对立统一原理及典型题

合集下载

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对立统一原理•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答题模式:•(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2)一方面,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另一方面,A与B也具有统一性-----•(3)---既要---又要---(或把---有机结合或•兼顾-----)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1)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关键词:•先试点,后推广(普及);先进经验的推广运用;树立典型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试点…推广、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1)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忽略次要矛盾的解决,做到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1)原理:每一个矛盾当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善于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住其本质和主流。

•(2)原理:矛盾次要方面虽然居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视支流。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色社会主义。 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注意
1、能不能反过来说:“特殊性寓于普 遍性之中”或“普遍性包含了特殊 性”? 2、能不能说: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多 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名言名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示范引导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先试点,后推广 列宁: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
A .要善于抓住重点 B .要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
C .要坚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D .要善于抓住矛盾 的主要方面
C
“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某些江湖“神医” 声称可以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
A、意识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逢山开路,逢水搭桥 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抽薪止沸;入乡随俗;
你能举出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 俗语吗?
你能举出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 俗语吗?
张冠李戴;生吞活剥; 生搬硬套;火上浇油 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 千篇一律,一刀切;东施效颦;
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锦州是通向关内咽喉 ,
又是敌军关内外,陆海 空联结的总枢纽,还是 敌军唯一在陆上物资补
我军与长春 之敌的矛盾
给基地。
我军与锦州 之敌的矛盾
我军与沈阳之 敌的矛盾
(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 (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 (3)辽沈战役的胜利在哲学上说明什么问题?

24知识讲解_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24知识讲解_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1.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_、对事物发展起___________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_、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_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2.处于__________、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即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___________。

(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___________的认识方法。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___________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___。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___________,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 支配地位决定作用2.从属地位3. 相互转化(二)1.支配地位主导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2.被支配地位3.相互转化(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一点论均衡论(四)1.矛盾普遍性原理重要原则活的灵魂2.基础关键【要点精析】要点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高清课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注意:①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

高考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考点

高考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考点

高考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考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为帮助考生们复习好这部分内容,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高考政治》考点:对立统一规律,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点:对立统一规律(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得出这一论断的理由:(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物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

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理解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实质。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以及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4)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

它具有两种基本含义: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a.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它简单理解成政治领域里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对立面之间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关系。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典型例题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典型例题
《意见》把握了矛盾特殊性,对于不同类型电视节目 区别对待,扶持健康类节目发展,限制低俗类节目,做到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 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2分)
《意见》正确区分主次矛盾,提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 要以新闻宣传为主,抓住了节目制作中的主要矛盾和重 点,提高播出量,促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弘扬。(4 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 调控原则的提出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9分)
答: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 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 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分)
②中央根据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及时调整财政、 货币政策,(2分)
典型例题分析
1、材料二:众所周知,对历史文化古迹的最好保护是 坚持“三原”原则:原物、原址、原状。但现实中,以 “开发保护”之名擅自改建、整饬、位移、拆迁文物建 筑等的现象却大行其道,此次梁、林故居被毁,甚至搬 出了“维修性拆除”的荒唐名目。而明眼人一看便知, 许多地方的所谓“开发保护”,大多是重开发轻保护, 甚至只开发不保护。流毒所至,全国一大批文物建筑、 历史遗存被“保护”得面目全非,处处败笔,历史风貌 和文化内涵尽失。
2、2007年,由于我国经济存在投资增长过快、 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中央要求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 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始至2010年,为应对全 球金融危机,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2011年为抑制通胀形势,并保障经济继续平稳 运行,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2012年将继续实施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要求财政政策和 信贷政策在不同领域都要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 的原则。

矛盾对立统一经典案例 (2)

矛盾对立统一经典案例 (2)

矛盾对立统一经典案例引言矛盾对立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通过斗争实现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经典案例来解释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和资本是两个基本对立的方面。

资本家利用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利润,而劳动者则被资本家剥削。

这种对立关系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例如,19世纪末的美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组织了大规模的工会运动。

这场运动是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矛盾对立的集中表现,工人们通过罢工、示威等方式,迫使资本家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

然而,矛盾的对立并没有永远存在下去。

经过长期斗争后,工人们逐渐取得了一系列权益,如八小时工作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改善了劳动者的生活状况。

同时,资本家也发现,只有让劳动者获得一定的福利和待遇,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这使得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逐渐得到缓解,二者的利益开始逐渐统一,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对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现代社会中另一个典型的矛盾对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经济增长仍然是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以中国为例,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然而,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这种矛盾对立的局面使得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为了生态平衡和健康,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投入到环保技术研发、污染治理等方面。

在国际合作的推动下,环保产业逐渐崛起,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立统一的例子与理解

对立统一的例子与理解

对立统一的例子与理解对立统一,也叫矛盾统一,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对立双方通过矛盾斗争呈现出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对立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斗争和内部转化,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新特点的事物。

对立统一是物质世界的内在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下面就对立统一的例子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例子一:社会中的阶级矛盾社会中的阶级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典型例子。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占据统治地位,而无产阶级则是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取生活所需。

这两个阶级之间存在着对抗与斗争,因为他们的利益是相互排斥的。

然而,阶级矛盾的存在推动了社会运动的发展。

无产阶级不满于自己的剥削状况,开始组织起来,争取自身权利与利益。

这种斗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群体力量,成为对资产阶级的挑战。

而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对无产阶级进行一定的改革和让步。

这种改革和让步反过来又使得无产阶级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最终,经过长期的斗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实现了对立的统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得到确立。

这说明,阶级矛盾不仅是矛盾与斗争,更是矛盾之中存在着统一的可能。

例子二:自然界中的对立统一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许多对立统一的例子。

比如,水的三态转换。

水在不同的温度和气压下,可以呈现出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对立的,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相互作用。

然而,它们又是通过热量的输入和输出,通过加热和降温、蒸发和凝结等过程相互转化的。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水开始沸腾,变成水蒸气;当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水开始冰冻,变成冰。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描述了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

在转变的过程中,水既被对立的因素推动,又通过对立因素的调节实现了新的状态。

这种例子告诉我们,对立统一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方面,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典型例题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典型例题

2、2007年,由于我国经济存在投资增长过快、 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中央要求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 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始至2010年,为应对全 球金融危机,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2011年为抑制通胀形势,并保障经济继续平稳 运行,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2012年将继续实施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要求财政政策和 信贷政策在不同领域都要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 的原则。
(2)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 调控原则的提出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9分)
答: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 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 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分)
②中央根据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及时调整财政、 货币政策,(2分) 这是具体分析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 盾作出的解决问题的正确决策。(1分)
典型例题分析
1、材料二:众所周知,对历史文化古迹的最好保护是 坚持“三原”原则:原物、原址、原状。但现实中,以 “开发保护”之名擅自改建、整饬、位移、拆迁文物建 筑等的现象却大行其道,此次梁、林故居被毁,甚至搬 出了“维修性拆除”的荒唐名目。而明眼人一看便知, 许多地方的所谓“开发保护”,大多是重开发轻保护, 甚至只开发不保护。流毒所至,全国一大批文物建筑、 历史遗存被“保护”得面目全非,处处败笔,历史风貌 和文化内涵尽失。
③中央针对经济社会不同领域提出财政政策和信贷政 策要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原则,(2分)
这是具体分析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找到的解决问题 的正确方法。(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1.矛盾
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
①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联系:
①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对立,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例题1】
都说人生的苦难是财富,但全国道德模范、笑对人生的坚强母亲田秀英说,经历苦难并不是财富,人生只有战胜了苦难,苦难才能成为财富。

从哲学角度看,田妈妈强调的是()
A.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例题2】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转化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的同一性贯穿矛盾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例题3】(2014·重庆卷,14)目前,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

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答案:
①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

中俄双方在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

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以彼此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之中要维护各自的利益。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关系发展。

【例题4】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国具有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但是,各国又是有着共同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复杂关系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制订方针政策提出更高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说明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关系。

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中国与沿线各国具有不同的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中国与沿线各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中国与沿线各国复杂关系促进了各国决策水平的提高。

【例题5】卢湾区是上海中心城区,城区中有商业化的淮海路也有一大会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在发展中面临着商业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局。

请运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卢湾区的“商业化”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答案:卢湾城区中的“商业化”与“文化遗产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分)
②二者具有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1分)片面追求商业化会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只强调文化遗产保护而不发展商业,就无法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物质基础。

(1分)
③二者具有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2分)合理发展商业化能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经济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则是商业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1分)
④要善于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统一。

卢湾区城区建设,既要符合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又要保护其历史文化特色,处理好商业化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1分)
【原理运用归纳】
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或者具有对立关系的事物)
答题模式: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
②一方面, A与B存在一定的同一性,------
另一方面, A与B也具有斗争性-----
③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A和B的关系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处理好A和B的关系促进……发展
【方法论】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善于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