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完整版)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D.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5. 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则其( B )A.ΔH>0,ΔS<0;B. 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6.1mol气态化合物AB和1mol气态化合物CD按下式反应:AB(g)+CD(g)→AD(g)+BC(g),平衡时,每一种反应物AB 和CD都有3/4mol转化为AD和BC,但是体积没有变化,则反应平衡常数为( B )A.16B.9C.1/9D.16/97.400℃时,反应3H2(g)+N2(g)→2NH3(g)的K673Θ=1.66×10-4。

同温同压下,3/2H2(g) +1/2N2(g)→NH3(g)的Δr G mΘ为( D )KJ.mol-1。

A.-10.57 B.10.57 C.-24.35 D.24.358. 已知下列反应的标准Gibbs函数和标准平衡常数:(1)C(s)+O2(g) → CO2(g) ΔG1Θ,K1Θ(2)CO2(g) → CO(g)+1/2O2(g) ΔG2Θ,K2Θ(3)C(s)+1/2O2(g) → CO(g) ΔG3Θ,K3Θ则它的ΔGΘ,KΘ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A )A.ΔG3Θ=ΔG1Θ+ΔG2ΘB.ΔG3Θ=ΔG1Θ×ΔG2ΘC.K3Θ= K1Θ- K2ΘD.K3Θ= K1Θ+ K2Θ9. 若反应A+B → C对A,B来说都是一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反应是一级反应B.该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用min-1C.两种反应物中,无论哪一种物质的浓度增加1倍,都将使反应速率增加一倍D.两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半时,其反应速率也相应减半.10. 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ΔGΘ越小,反应速率越快B.ΔHΘ越小,反应速率越快C.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1. 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 C )A.促使反应正向进行B.增加反应活化能C.改变反应途径D.增加反应平衡常数12.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A.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B.活化熵增加C.活化能增加D.压力增加13. 某反应298K时, Δr GΘ=130KJ•mol-1, Δr HΘ=150KJ•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可以求得298K时反应的Δr SΘB.可以求得298K时反应的平衡常数C.可以求得反应的活化能D.可以近似求得反应达平衡时的温度14. 某基元反应2A(g)+B(g)→C(g),其速率常数为k.当2molA与1molB在1L容器中混合时,反应速率是( A )A.4kB.2kC.1/4kD.1/2k15. 某反应在370K时反应速率常数是300K时的4倍,则这个反应的活化能近似值是( A ) KJ·mol-1A.18.3B.-9.3C.9.3D.数值不够,不能计算第2章溶液与离子平衡一.是非题1.高分子溶液与溶胶都是多相不稳定系统。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化学热力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C 4.B 5.D 6.C 7.C 8.C 9. A 10. C 11. A 12.C (二)填空题1.40;2.等温、等容、不做非体积功,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3.>,<,=,> 4.增大、不变 5.不变 6.3.990 kJ·mol -1(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 (四)计算题1.解:(g)O N (l)H 2N 4242+O(l)4H (g)3N 22+(l)H N 42摩尔燃烧热为2.解:)mol ·(kJ 28.254166.963.502)84.285(401f B r --=-⨯--⨯+=∆=∆∑HH ν)mol ·(kJ 14.627211r-Θ-=∆=H Q pK1077.3109.9824.37333mr r ⨯=⨯--=∆∆=-S T 转)mol ·(kJ 78.34357.86)15.137(36.3941f B r --=---=∆=∆∑G ν)K ·mol ·(J 9.9865.21056.1975.191216.21311B r ---=--⨯+==∆∑νNO(g )CO(g )+(g)N 21(g)CO 22+)mol ·(kJ 24.37325.90)52.110(5.3931f B r --=----=∆=∆∑H ν此反应的 是较大的负值,且)(,)(-∆-∆S H 型反应,从热力学上看,在 T 转的温度以内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3.解:外压kPa 50e =p ,11p nRT V =,22p nRTV =,2e p p = 系统所做功:定温变化,0=∆U0=+=∆W Q U ,所以Q =1 247.1(J ) 定温过程pV =常数 ∆(pV )=0 所以 0)(=∆+∆=∆pV U H 4.解:查表知CaO(s) + SO 3(g) = CaSO 4(s)求得同理求得 因为 所以根据经验推断可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大学基础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31

大学基础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31

大学基础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1.[单选题]氯化亚汞(Hg2Cl2)的俗名是A)皓矾B)升汞C)甘汞D)明矾答案:C解析:2.[单选题]下面四种电解质对于AgI正溶胶的聚沉值最小的是 ( )A)MgCl2B)Na2SO4C)AlCl3D)K3[Fe(CN)6]答案:D解析:3.[单选题]已知Mg(OH)2的Ksp为5.7×10-12,若溶液中Mg2+浓度为1.0×10-4 mol·L-1,OH-浓度为2.0×10-4 mol·L-1,则下列正确的是( )A)有沉淀析出B)无沉淀析出C)为饱和溶液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4.[单选题]下列物质中,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的是 。

A)乙烯B)丙烯C)乙炔D)丙炔答案:A解析:5.[单选题]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包含四步操作:①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试管②通入氢气③撤去酒精灯④继续通入氢气直至冷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6.[单选题]一定量的某气体,压力增为原来的4倍,绝对温度是原来的2倍,那么气体体积变化的倍数是()。

A)8B)2C)1/2D)1/8答案:C解析:7.[单选题]下列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不产生沉淀,再继续加人氢氧化钠溶液后才产生沉淀的是( )A)NaHSO4B)NaNO3C)AgNO3D)NaHCO3答案:D解析:8.[单选题]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轭二烯烃的是A)CH2=CHCH2CH=CH2B)CH2=CH-CH=CH-CH=CH2C)CH2=CH-CH=CH2D)CH2=C=CHCH3答案:C解析:9.[单选题]标准状态下,88g CO2的体积约是( )A)11.2LB)22.4LC)44.2LD)44.8L答案:D解析:10.[单选题]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2B)NOC)NO211.[单选题]配平下列反应式:FeSO4+HNO3+H2SO4=Fe2(SO4)3+NO↑+H2O,下列答案中系数自左到右正确的是()。

《大学化学》习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习题及答案

《⼤学化学》习题及答案《⼤学化学》习题⼀、单选题1、在定温定压条件下,某反应的ΔG>0,这表明该反应(B)A.正向⾃发进⾏B.逆向⾃发进⾏C.视具体情况⽽定D.不能确定2、往1 dm3, 0.10mol·dm3HAc溶液中加⼊⼀些NaAc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的情况是: (C)A.HAc的Ka值增⼤B. HAc的Ka值减⼩C.溶液的PH值增⼤D. 溶液的PH值减⼩3、下列分⼦中键⾓最⼤的是:(C)A.H2OB.BF3 C.HgCl2D.NH34、已知A+B=M+N;△Hθ1=35 KJ?mol-12M+2N=2D;△Hθ2=-80 KJ?mol-1则A+B=D的△Hθ3是(B)A.-10 KJ?mol-1B.-5 KJ?mol-1 C.-45 KJ?mol-1 D.-25 KJ?mol-15、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向进⾏:Cr2O72- +6Fe2+ +14H+ = 2Cr3+ +6Fe3+ +7H2O2Fe3+ +Sn2+ = 2Fe2+ +Sn4+他们中间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D)A. Sn2+和Fe3+B. Cr2O72-和Fe3+C. Cr3+和Sn4+D. Cr2O72-和Sn2+6、对可逆反应,加⼊催化剂的⽬的是(C)A.改变反应进⾏的⽅向B.加快正反应速度⽽减慢逆反应速度C.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D.使平衡向右移动7、盖斯定律适⽤条件是(B)A.定温或定压B.定压或定容C.定温或定容D.不确定8、⾃然界中,硬度最⼤的⾦属是(A)A.Cr B.Au C.⾦刚⽯D.SiO29、导电性能最好的⾦属是(A )A. AgB. CuC. AlD. Au10、下列溶液凝固点⾼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a)1.00mol·dm-3NaCl; b) 1.00mol·dm-3H2SO4;c) 0.10mol·dm-3C6H12O6; d) 0.10mol·dm-3CH3COOH溶液A.a>b>c>dB.b>a>c>d C.c>d>a>b D.a>b>d>c11、下列分⼦中键⾓最⼩的是:(A)A.H2OB.BF3 C.HgCl2D.NH312、下列各物质中,含有氢键的是(A )A.HFB.NaClC.CH4/doc/f036d59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b.html l413、在稀醋酸溶液中,加⼊等物质量的固态NaAc,在混合溶液中不变的量是( C )A.pHB.电离度C.电离常数D.OH-离⼦的浓度14、稀溶液依数性中⼼的核⼼性质是( D )A.溶液的沸点升⾼B.溶液的凝固点下降C.溶液是有渗透压D.溶液的蒸⽓压下降15、下列各组量⼦数合理的是( C )A. n=2, l=0, m=1, m s=1/2B. n=2, l=2, m=0, m s=1C. n=1, l=0, m=0, m s=-1/2D. n=1, l=0, m=-1, m s=-1/216、下列各物质的分⼦间只存在⾊散⼒的是( A )A. CO2B. H2O;C. NH3D. CHCl317、在下列溶液中AgCl的溶解度最⼩的是( B )A. 0.1mol/L的NaCl溶液B. 0.1mol/L的MgCl2溶液C. 0.1mol/L的AgNO3溶液D. 0.5mol/L的Na2SO4溶液18、以电对MnO4-/Mn2+与Fe3+/Fe2+组成原电池,已知Eθ(MnO4-/Mn2+)> Eθ(Fe3+/Fe2+) ,则反应物是( A )A. MnO4-与Fe2+B. MnO4-与Fe3+C. Mn2+与Fe2D. Mn2+与Fe3+19、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A=B;K1θ(2)B+C=D;K2θ则反应:A+C=D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 B )A. (K1θK2θ)2B. K1θ K2θC. K2θ/ K1θD. K1θ/ K2θ20、已知氢氧化合反应:H2(g) + 1/2O2 (g) = H20(l),反应△r Hmθ(298.15℃)=-285.kJ.mol-1,要有利于取得H2的最⼤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A. 低温⾼压B. ⾼温低压C. 低温低压D. ⾼温⾼压21、下列个物质的化学键中,只存在σ键的是( C )A. N2B. C2H4C. PH3D. ⽆法确定2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毒品的是( B )A. 吗啡B. 黄曲霉素C. 海洛因D. 冰毒23、具有下列表现:⼉童⾻质⽣长不良和⾻化不全,囟门晚闭,出⽛晚,“鸡胸”或佝偻病,成⼈患软⾻病、易⾻折,⼿⾜抽搐是由于缺乏什么元素造成( A )A.CaB.ZnC.FeD.I224 真实⽓体⾏为接近理想⽓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 B )(A)低温⾼压(B) ⾼温低压(C) 低温低压(D)⾼温⾼压25、向等体积的浓度均为1mol·dm-3 HAc和NaAc 混合溶液中加⼊0.01 mol·dm-3的HCl溶液0.005ml,则溶液PH值的改变为( C )A. 增⼤B. 减⼩C. 基本不变D. ⽆法确定26、试指出下列物质中何者不含有氢键( B )A. B(OH)3B. HIC. CH3OHD. H2NCH2CH2NH227、⼀⽀充满氢⽓的⽓球,飞到⼀定⾼度即会爆炸,这主要取决于⼀定⾼度上的(D )A.外压B.温度C.湿度D.外压和温度28、电镀⼯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A)A. 阴极B. 阳极C. 阴阳两极D. ⽆法确定29、下列对于功和热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都是途径函数,⽆确定的变化途径就⽆确定的数值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状态有⼀确定值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关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30.将物质a.K(s);b.Na(s);c.Br2(l);d.Br2(g);e.KCl(s)的标准熵值Smθ(298.15K)由⼤到⼩顺序排列的是( C )A. abcdeB. bdcaeC. dceabD. cdeba31、下列各物质结构中,含有叁键的是( C )A. ⼄烯B. H2O;C. N2D. BF332、升⾼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最主要是因为( B )A. 增加了分⼦总数B.增加了活化分⼦的百分数C.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促使平衡向吸热⽅向移动33、向等体积的浓度均为1mol·dm-3 HAc和NaAc 混合溶液中加⼊0.01 mol·dm-3的HCl 溶液0.005ml,则溶液PH值的改变为(C )A. 增⼤B. 减⼩C. 基本不变D. ⽆法确定34、依据酸碱质⼦理论,PO43-:( C )A.是酸,其共轭碱是H3PO4。

《大学化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大学化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1、自然界中,有的树木可高达100m ,能提供营养和水分到树冠的主要动力为( C )。

(A)因外界大气压引起树干内导管的空吸作用(B)树干中微导管的毛吸作用(C)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其渗透压大(D)水分与营养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2、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A )。

(A)A 杯高于B 杯 (B)A 杯等于B 杯(C)A 杯低于B 杯 (D)视温度而定3、活化能的降低,主要是达到( A )目的。

(A )提高反应速率 (B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 )平衡向反方向移动 (D )增大反应热效应4、298K ,下列反应的△r G m θ 等于AgCl(S)的△f G m θ 的为( B )。

(A) 2Ag(S)+Cl 2(g) ═ 2AgCl(S)(B) Ag(S)+ 21Cl 2(g) ═ AgCl(s)(C) Ag(s)+Cl(g) ═ AgCl(s)(D)Ag+(aq)+Cl -(aq) ═ AgCl(s)5、H 2PO 4-的共轭碱是( B )(A)H 3PO 4 (B)HPO 42- (C)PO 43- (D) OH -6、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气态CO 2和O 2装入同一容器中,则混合气体的压力等于( B )。

(A)CO 2单独存在时的压力 (B)O 2单独存在时的压力(C)CO 2和O 2单独存在时的压力之和(D)CO 2和O 2单独存在时的压力之积7、pH=2的溶液中的H +离子浓度是pH=6的溶液中H + 离子浓度的( D )。

(A)4倍 (B)40倍 (C)4000倍 (D)10000倍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学物质中既可作为酸又可以作为碱的是 ( D )。

(A)NH 4+ (B)H 2CO 3 (C) H 3O + (D)H 2O9、已知反应A + B =2C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1Ө ,那么反应2A + 2B = 4C 在同一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 2Ө为( D )(A)K 2Ө=K 1Ө (B)K 2Ө= (K 1 Ө)1/2 (C) K 2 Ө = 1/2 K 1 Ө (D)K 2 Ө = (K 1 Ө)210、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 D )。

大学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A. 灯光明暗程度不变
B. 灯光变暗
C. 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
D. 灯光变亮

3. 现将足量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①20ml 0.01mol?L-1 KCl溶液 ②30ml 0.02mol?L-1 CaCl2溶液 ③40ml 0.03mol?L-1 HCl溶液 ④10ml蒸馏水 ⑤50ml 0.05mol?L-1 AgNO3溶液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
C. 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 试纸显示白醋的为
34.PH=4的醋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关系前者与后者的比较(B)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35.享有“未来的金属”的美誉的是: C
A. 铁
B. 镍
C. 钛
D. 铜
36.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 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 △H为(D)
B. P2(V2-V1)
C. [P2V2γ/(1-γ)](1/V2γ-1)- (1/ V1γ-1)
D. (P2V2-P1V1)/(1-γ)
7. 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杂质需要调节溶液的pH到4,应加入试剂是(C)
A. 氢氧化钠
B. 氨水
C. 氧化锌
A. 能量的循环供给
B. 能量的不断供给
C. 无能量供给
D. 能量的自我供给
32.下列不是化工能源的是: A
A. 氢气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一章课后作业答案1-4.判断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它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

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电子、质子、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错误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3)4g H2和4g O2所含分子数目相等;错误4g H2含有2mol氧气分子。

氢气相对分子质量2,4g/(2g/mol)=2mol。

4g O2含有0.125mol氧气分子。

氧气相对分子质量32,4g/(32g/mol)=0.125mol。

所以分子数目不相等。

(4)0.5mol的铁和0.5mol的铜所含原子数相等;正确铁和铜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金属,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相同,即摩尔数相同,就表示原子数相同。

(5)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错误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物质的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6)化合物的性质是元素性质的加合。

错误化合物的性质是由组成该化合物的微观结构决定的,例如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性质却不同。

1-5.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NH4HCO3和尿素CO(NH2)2三种化肥的含氮量各是多少?哪种肥效最高?答:①硫酸铵(NH4)2SO4,含氮量为(14*2)/(14*2+1*8+32*1+16*4)≈0.212②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为14/(14+1*5+12+16*3)≈0.177③尿素CO(NH2)2,含氮量为(14*2)/(12+16+14*2+1*4)≈0.467综上,0.177<0.212<0.467,这三种肥料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所以尿素的肥效最高。

【精品】大学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docx

【精品】大学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docx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一元酸的是(A) H3A S O3 (B) H3BO3 (C) H3PO3 (D) H2CO3()2..干燥氨气可选择的干燥剂是(A)浓H2SO4 (B) CaCl2 (C) P2O5 (D) CaO()3.加热分解可以得到金属单质的是(A) Hg(NO3)2 (B) C U(NO3)2 (C) KNO3 (D) Mg(NO3)2()4.下列物质中,既能和H2S反应,又能和HNO3反应的是(A) FeCl3 (B) SO2 (C) KI (D) SO3()5.制备F2实际所采用的方法是(A)电解HF; (B)电解CaF2 (C)电解KHF2 (D)电解NH4F()6.下列各对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是(A) FeCl3与KI; (B) FeCl2与B R; (C) FeCh 与KBr; (D) KI 与KIO3()7.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A) Be 与Mg; (B) Mg 与Al; (C) Li 与Be; (D) Be 与Al()8.既易溶于稀NaOH又易溶于氨水的是(A) C U(OH)2 (B) Ag2O (C) Zn(OH)2 (D) Cd(OH)2()9.向Hg2(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是(A) Hg2O (B) HgOH (C) HgO+Hg (D) Hg(OH)2+Hg ()10.在下列各对物质中,能够发生反应的一对是(A) FeSO4和I2 (B) BaSO4和浓HNO3(C) Ag 和HI (D) H2S 和AICI3()11.酸性介质中,不能将Mi?+氧化为MnC)4-的是(A) (NH4)2S2O8(B) NaBiO3 (C) K2Cr2O7 (D) PbO2()12.下列金属单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 V (B) Cr (C) W (D) Mn()13.某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弱场中的磁矩为5.90B.M.,在八面体强场中的磁矩不为零,则该离子可能是(A) Co3+ (B) Co2+ (C) Fe3+ (D) Fe2+()14.将H2O2加入H2SO4酸化的高镒酸钾溶液中,H2O2起什么作用?(A)氧化剂作用(B)还原剂作用(C)还原H2SO4 (D)分解成氢和氧()15.下列原子半径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Be<Na<Mg (B) B<C<N (C) Be<Mg<Na (D) I<Br<K()16.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A) BaCO3 (B) CaCO3 (C) K2CO3 (D) Na2CO3()17.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盐沉淀的离子是(A)Al3+ (B) Ba2+ (C) Cu2+ (D) Hg2+()18.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A) H2S (B) H2SO3 (C) H2SO4 (D) H2S2O7()19.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A) NF3 (B) NO2 (C) PC13 (D) BCI3()20.下列化合物用煤气灯火焰加热时,其分解产物不是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是(A) NaNO3 (B) Mg(NO3)2 (C) LiNO3 (D) Pb(NO3)2()21.下列化合物中氢键最强的是(A) CH3OH (B) HF (C) H2O (D) NH3()22.向K2O2O7溶液中滴加BaC12溶液生成的沉淀是(A)BaCr 2O 7 (B) Ba(HCr 2O 7)2 (C) K 2Cr 2O 7 (D) BaCrO 4 ()23.下列金属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V (B) Ti (C)W (D) Cr ()24.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二元酸的是:(A) H3PO4 (B) H3PO3 (C) H3PO2 (D) H3BO3 ()25.不溶于Na?S,也不溶于Na 2S 2的硫化物是:(A) Bi 2S 3 (B) SnS (C) As 2S 5 (D) Sb 2S 3 ()26.下列提炼金属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 Mg 还原TiCl 4制备Ti (B)热分解Cr 2O 3制备Cr (C) H 2还原WO 3制备W (D)魂化法提纯Ni ()27.在热碱溶液中,C12的歧化产物是(A )cr 与 c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1、在标准态的规定中,下述表达不正确的是 ( )A、标准压力PӨ=B、T=C、bӨ=mol·kg-1D、纯固体或纯液体处于标准压力。

2、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式中能表示CO2的Δf H mӨ的反应式为( )A、C(金刚石)+ O2(g)= CO2(g)B、C(石墨)+O2(g)= CO2(g)C、CO(g)+1/2O2(g)= CO2(g)D、CO2(g)=CO(g)+1/2O2(g)3、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热效应:4Fe2O3(s)+Fe(s)=3Fe3O4(s), ΔrHmӨ=-74kJ·mol-14Fe(s)+3O2(g)=2Fe2O3(s), ΔrHmӨ=-1664kJ·mol-1则可计算出Fe3O4(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 )4、等压过程,高温非自发,低温自发的条件是( )5、等温条件下,某反应Δr GmӨ=10kJ·mol-1,这表示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 )A、自发进行B、非自发进行C、自发与否,需具体分析6、汽车尾气中的CO,可用加入催化剂催化其热分解的方法消除。

已知热分解反应CO(g)= C(s)+O2(g)的ΔrHmӨ=·mol-1,Δr S mӨ=·mol-1·K-1这一方法正确与否?解释其原因: 7、(1)U,S,H,G均为( )(2)Δr Hm>0为 ( )(3)Δr Gm<0为 ( )(4)KӨ为 ( )8、反应的Δr HmӨ<0,温度升高时(T2>T1)则平衡常数( )当ΔrHmӨ>0,温度升高时则( )9、碳燃烧反应为基元反应,其方程式为C(s)+O2 (g)→CO2 (g)则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A、υ=kc(C)c(CO2)B、υ=kc(O2)c(CO2)C、υ=kc(CO2)D、υ=kc(O2)10、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度,主要因为( )A、增加了分子总数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C、降低了活化能D、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11、已测得高温时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CO2→2CO的活化能为167kJ·mol-1。

则当反应温度自900K升高到1000K 时,1000K的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倍。

12、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则其平衡常数也随之增大。

正确与否( )13、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A、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均为1的反应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C、任何实际上能够进行的反应14、对于下列反应A、4NH3(g)+3O2(g)=2N2(g)+6H2O(g)B、S(s)+O2(g)=SO2(g)C、2SO2(g)+O2(g)=2SO3(g)它们分别与哪个关系式:△H=△U, △H<△U, △H>△U 相对应。

△H =△U( ) ;△H <△U( ) ;△H >△U( )15、1mol液体苯在量热计中燃烧,C6H6(l)+7/2O2(g)=6CO2(g)+3H2O(l)测得25℃时的恒容反应热Q V= ,求Q P=?16、用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来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反应物浓度增大,是由于( ) ,提高反应温度,是由于( ) , 催化剂的存在,( ) ,因而都可提高反应速率。

17、反应速率常数k,可表示( ) 时的反应速率。

k值不受( ) 的影响而受( ) 的影响。

18、反应3A + B = 2C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19、对于参考态单质,规定它的Δf HmӨ()= 0,Δf GӨm,B()= 0,Δr S mӨ()= 0 。

是否正确( )20、某化学反应的Δf GmӨ>0,此反应是不能发生的。

是否正确( )21、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发应。

是否正确( )22、下列物质中Δf HmӨ不等于零的是( )A、Fe(S)B、C(石墨)C、Ne(g)D、Cl2(l)23、将固体NH4NO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ΔG,ΔH,ΔS符号依次是( )A、+,-,-B、+,+,-C、-,+,- D、-,+,+24、下列过程中,ΔG=0的是( )A、氨在水中解离达平衡B、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C、乙醇溶于水D、炸药爆炸25、一容器中有4.4g CO2,14g N2和12.8g O2,气体总压为×105Pa,求各组分的分压。

答案:1、B2、B3、4、ΔH <0, ΔS <05、B6、方法错误。

因Δr HmӨ>0 ,Δr S mӨ<0,在任何温度Δr G mӨ>0,反应非自发。

7、状态函数、吸热反应、自发反应、标准平衡常数8、变小、变大9、D10、B11、12、错13、B14、B、C、A15、解: Q P-Q V= RTΔn = ×× J = 6197J所以Q P= + =16、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更多的分子获得了能量而成为活化分子,即活化分子分数增加、降低了活化能17、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为单位浓度、浓度、温度18、3、1、219、错20、错21、错22、D23、D24、A25、解: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n(CO2)= =n(N2)= =n(O2)= =由道尔顿分压定律=得所以Pa= ×104PaPa= ×105PaPa= ×104Pa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1. 东北和西北地区,冬季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的主要原因是:( )A、沸点上升B、蒸气压下降C、凝固点下降D、渗透压2. 在高山上烧水,不到100℃就沸腾,是因为高山( )把冰放到0℃的盐溶液中,冰将( ),是因为( )3. 根据相同条件下的解离常数可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是否正确?( )4. 当二元弱酸的K2Ө<<K1Ө时,酸根离子的浓度在数值上近似等于K2Ө,与酸的浓度( ) 。

5. 向·kg-1 HCl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溶液中的S2-浓度可近似地按 b(S2-)≈K2Ө计算。

判断对错( )。

6. 缓冲溶液是由_______或_______组成的混合溶液。

7. 向10g蒸馏水中,加入10 g ·kg-1 HCl后,水离子积常数KwӨ( )。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变为零8. 已知K sӨ(Ag2CrO4)=×10-12, K sӨ(AgCl)=×10-10,KӨs (AgI)=×10-17,在含有CrO42-,Cl-和I-离子的(三者浓度均为·kg-1)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生成 ( )沉淀,其次生成( )沉淀,最后生成( )。

用简单计算解释之。

9. 将·kg-1下列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后,pH变化最小的是( )。

A、HClB、H2SO4C、HNO3D、HAc10. 用水稀释含有大量CaCO3固体的水溶液时,CaCO3的溶度积_____,溶解度_______,溶解量_______。

11. [CoCl(NH3)5]Cl2的配合物的内界是_______, 外界_______ ,配位体是______,配位数是_____ ,配位原子是_____,配合物名称为_____。

12. KI能从配合物[Ag(NH3)2]NO3中将Ag+沉淀为AgI,而不能从K[Ag(CN)2]中沉淀Ag+,解释其原因。

13. 0.10kg ·kg-1的HCl溶液与0.10kg ·kg-1的NaAc 溶液混合,可以作为缓冲溶液使用。

是否正确( )14. 25℃时,K sӨ[Ca(OH)2] = ×10-6,Ca(OH)2的饱和溶液中b(Ca2+)=_______,b(OH-)=_______,Ca(OH)2的溶解度_______15. 同离子效应可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_______,使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度_______。

16. 在25℃时,·kg-1氨水溶液中氨的解离平衡常数为×10-5, 25℃时,·kg-1氨水溶液中氨的解离平衡常数为1/2××10-5 判断对错。

( )17. 0.1mol·kg-1 HAc溶液中H+浓度是·kg-1溶液中H+浓度的( )A、1倍B、2倍 C、3倍 D、4倍18.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度积大的化合物溶解度一定大B、向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适量的水使AgCl溶解又达到平衡时,AgCl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C、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平衡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D、AgCl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AgCl为弱电解质19. 下列试剂中能使CaSO4(s)溶解度增大的是( )A、CaCl2B、Na2SO4C、NH4Ac D、H2O20. 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_______。

21. 已知18℃时水的K wӨ=×10-15,此时中性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mol·kg-1,pH为_______。

22. 在 mol·kg-1HAc溶液中加入少许NaCl晶体,溶液的pH将会_______,若以Na2CO3代替NaCl,则溶液的pH将会_______。

23. 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NaB,NaC,NaD的水溶液pH依次增大,则相同浓度的下列稀酸中离解度最大的是( )A、HDB、HCC、HBD、HA24. 某一元弱酸HA的浓度为·kg-1,在常温下测得其pH为。

求该一元弱酸的解离常数和解离度。

答案:1、C2、压力低、熔化、稀溶液蒸汽压降低,导致冰的蒸汽压高于0℃的盐溶液,故熔化。

3、错4、无关5、错6、弱酸及弱酸盐、弱碱及弱碱盐7、C8、AgI、AgCl、Ag2CrO4、解:生成Ag2CrO4沉淀所需最低Ag+浓度为:×10-12/=×10-6生成AgCl沉淀所需最低Ag+浓度为:×10-10 / = ×10-9 mol·kg-1生成AgI沉淀所需最低Ag+浓度为:×10-17 / = ×10-16 mol·kg-19、D10、不变、不变、增多11、[CoCl(NH3)5]2+、 Cl- 、Cl和NH3、 6、 Cl,N、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12、KӨ([稳,Ag(CN)2]-)> KӨ(稳,[Ag(NH3)2]+)、b(Ag+){Ag(CN)2}< b (Ag+)[Ag(NH3)2]、b(I-)·b(Ag+){Ag(CN)2}<K sӨ·(bӨ)2< b(I-)·b(Ag+) [Ag(NH3)2]13、正确14、·kg-1、 mol·kg-1、S = mol·kg-115、减小、减小16、错17、B18、B19、C20、减小21、8×10-8、22、减小、增大23、D24、K aӨ= 10-6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1. 下列属于电极的是()A、H+/H2 B、H2|H+C、Pt|Fe3+,Fe2+D、Pt | Cl2|Cl-||Zn2+|Zn中的Zn和Pt2.将氧化还原反应 Fe+ Hg2Cl2= FeCl2+ 2Hg装配成原电池写出其电池符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