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传感器技术

环境监测方案模板

×××项目 监测方案 ××××××××××有限公司

××年××月××日

×××项目 监测方案 部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技术审定人:高级工程师技术审核人:高级工程师编制:工程师

1环境空气 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1.1监测点位布设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见表1.1-1及附图1。 1.1.2监测项目及频次 监测频次见表1.1-2。 1.2厂界特征因子监测 厂界特征因子监测点见表1.2-1及附图2。 表1.2-1 厂界特征因子监测点一览表 1.3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5)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相关规定。 1.4监测报告 应包括监测结果、各项目监测分析方法与检出限、同步监测的气象数据等。

2.1监测点布设 共设置××个监测断面,详见表2.1-1。 (HJ/T2.3-93)中有关河流或湖泊、水库相关规定,进行河流或湖泊、水库监测点布设。 2.2监测项目 常规水质参数和特征水质参数,具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相关规定进行选择。 2.3监测频次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相关规定。 2.4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执行《水和废水分析监测方法》中相关规定。

3.1监测点位布设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见表1.1-1及附图3。 3.2监测项目 (1)水质监测:×××(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监测因子) (2)井点监测:地理坐标、水位、水温、水量、井深、水井的使用功能、结构。 3.3监测频次 监测一天,每天1次。 3.4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执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中相关规定。 注:以上各项可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中相关规定进行适当调整。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介绍)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城市及工业企业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和能力要求 1)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解决本专业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达到一定的英文水平,较熟练地运用、处理本专业的中英文资料。 2)掌握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化学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具有化学分析的基本技能。 4)掌握本专业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5)具有对水、大气、固体污染进行调查、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能力。 6)具有对城镇和工矿企业的给排水和“三废”排放的监测、评价的初步能力,具有对“三废”所造成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的基本知识与初步能力。 7)具有开展环境工程工作的初步能力。 8)掌握环境保护法规和有关标准,具有一定的执法和管理能力。

2、知识和能力结构表(含技能考核指标) 职业能力能力要素课程设置考证考级 要求 基本素质1、懂得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会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 3、具良好的身体素质; 4、具有基本的数据处理、 信息收集与处理及自学 能力。 毛泽东思想概 论、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形 势与政策、就业 指导与职业道 德教育、高等数 学、体育 国家体育 锻炼标准 达标测试 合格 外语及计算机运用能力1、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 力; 2、具有熟练运用、处理 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的 能力; 3、具有计算机操作系统 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 能力。 实用英语、计算 机应用基础 江苏省应 用能力考 试A级 全国计算 机等级考 试一级B 化学分析能力1、具有化学分析的基础 理论和实验方法; 2、具有化学分析的基本 技能。 基础化学、分析 化学 监测与评价能力1、具有对水、大气、固 体和噪声污染进行调查、 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的 能力 2、具有对城镇和工矿企 业的“三废”排放的监测、 评价的能力; 3、对本专业常用分析仪 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环境化学、环境 监测、仪器分 析、环境影响评 价、室内空气污 染检测与治理 化学检验 工中级工 考核 环境治理能力1、具有对城镇和工矿企 业的“三废”所造成污染 的预防和治理的基本知 识与能力 2、具有工程制图与读图 能力; 环境微生物、水 /大气污染控制 技术、固体废弃 物处理与处置、 化工设备、化工 仪表及自动化、 环境工程CAD、 环境专业综合 废水处理 工考核 (选)

环境监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环境监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项国家发明授权专利——基于拉曼效应的环境监测传感器以及环境检测方法。该专利由青岛中一监测有限公司申请,并于2018年8月24日获得授权公告。 内容说明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拉曼效应的环境监测传感器以及一种环境检测方法。 发明背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也在日趋严重。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人们发现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环境中的微生物生存和代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微生物的多样性、敏感性,决定了微生物能够对环境中多种污染情况做出多种反应,同时也能反映出环境污染的历史状况。因此,对环境中微生物进行检测,对于监测环境污染情况、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种环境监测主要是对环境液体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尤其是水体的质量。例如:用大肠菌群的数量作为水体质量的指标,利用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的组氨酸缺陷变株的回复突变(即“艾姆氏试验法”)检测水体的污染状况以及食品、饮料、药物中是否含有致癌变、致畸变、致突变毒物等。 但是,在现有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对环境中微生物检测采取的是现场采样、实验室培养、实验室鉴定分析的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而且由于没有及时检测样品,中途发生的变化以及样品传输过程中的污染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开发出快速检测环境中微生物的方法以及仪器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高精密拉曼光谱传感系统主要采用显微镜、激光系统、单色系统、检测系统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设备庞大,不利于现场检测。手持式拉曼光谱仪精度不高,稳定性不够,只能对少量表面无污染的固体大分子材料进行定性分析,特别是一些能够产生荧光的物质及微生物样品,容易受到背景荧光的严重干扰,无法进行测试。共振拉曼光谱虽然能够提高拉曼光谱灵敏度,但是仅能在少数分子和特定波长的激光上具有相匹配的电子吸收能级,也容易干扰特征物的拉曼光谱。此外,现有的拉曼光谱仪都是将激光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做成一体式,也就是激光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共同,这样容易造成干扰。因此,对于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发表时间:2015-03-12T10:28:02.94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奕红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环境监测理论和环境监测体系。陈奕红(四川省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环境分析是环境检测的主要方法,主要对环境质量因素进行测定,通过测定值来研究环境变化的因素,并且通过环境变化曲线,来预测环境质量改变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进程的研究,并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对我国未来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此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分析,环境质量,环保事业 1.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变坏的负面影响。为此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的改变和监测具有重大的作用,他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环境的改变,作出相应的保护措施[1]。目前,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环境监测理论和环境监测体系。 现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政府的支持下环境监测技术取得了很多的进步,同时,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环境技术专家,为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环境监测技术的相关理论2.1 环境监测技术的概念环境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兴行业,监测的对象为人为因素、污染因素、自然因素。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据,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测量,来评价环境质量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操作过程。在对环境污染物检测时,并延伸到对生物和生态变化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和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持续监控,,实现信息全面的获取、传输、和控制。环境监测一般包括:背景调研→制订方案→优化方案→现场采样→样品输送→样品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过程。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有通过对声学、光学研究的物理手段,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化学手段,还有对生态和生物研究的生物手段。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放射分析法、仪表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分析测试技术,同时还应该包括数据采样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 2.2 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意义环境监测是对环境管理和进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它是制订相应保护法规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包括:研究环境质量的改变,并且合理的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收集环境背景及其变化趋势数据和长期积累的监测数据,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合理使用的自然资源,并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揭示了新的环境问题,识别新的污染因素,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方向。 3.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3.1 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不完善自从“十七大”我国提出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时,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政府也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和投资力度,但是,由于过去我国对环境监测的技术比较落后,所以以往获得的环境数据大多数不精确,这对环境保护工作也没任何指导意义,显然我国目前的监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提高环境监测技术。 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逐渐摆在我们面前。 目前,我国旧的监测技术方法已经对我国未来环保工作失去了指导意义,而且现有的监测方法还不完善,存在较大的漏洞,在对环境质量监测时存在较大的差距[2]。此外,我国在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技术水平还不太高,这进一步制约了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的发展。我们要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尽快找到一种快速、准确、完善的监测方法。 3.2 环境监测队伍薄弱目前,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太高,这与我们迫切解决环境问题不相符。由于,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流动性不大,所以,环境监测部门对新员工引进的数量比较小,同时,对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训练不够完善,很多地区环境监测部门对新进人员要求不严厉,这严重影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的发展。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加大高校在环境保护专业的发展和投资,但是由于受到环境监测部门人员的限制,很多毕业生不能从事该方面工作,这使得人才大量流失,并且现有的该方面人才发展的环境不乐观。 3.环境监测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也导致我国不同地区环境监测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缺乏先进的设备和留不住专业人才,使这一地区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落后。而在一些发达地区,环境监测部门已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大量该方面的专家。为使我国环境监测全方面的发展,我们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注重对该地区人才的培养,使我国环境监测均衡发展。 3.4 环境监测领域狭窄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领域比较狭窄,并且对监测的项目不深入、不全面、不具体,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监测领域差距很大[3]。 我国目前对环境监测只停留在表面的、可看的到的方面,而对更深一层次,比如光学污染、地下水监测、核污染等领域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此外,我们对常规项目的监测要求也不严格,监测的数据不够精确,存在很大的误差,这无法真实的反应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 4.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4.1 注重提高环境监测技术针对我国监测技术落后的现状,我们应重视环境监测技术的改善。在很多发达的国家已经具有完善的环境监测方法。在发达的国家开始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例如,3S 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技术等,而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还很落后,我们应该努力朝着更高水平方面的发展。并且,加大对高精度环境监测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同时,我们对环境监测项目进行分析时,也应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有针对性和逐次的改善环境监测技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技术发展的保证。我们应该严格规范新引进人才的制度,杜绝走后门的情况,不断地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对已引进的人才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采取有竞争性奖金的方法,激励工作人员的素质发展,注重引进复合型人才,加大对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成长空间,为他们的技术水平进步提供保证。进一步规范高校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此外,也应加大对各个地区监测人员之间技术的交流,使好的技术和方法共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充分发挥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作用环境监测站是环境监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监测站的协调作用。

环境监测实施方案设计

XX 县作为本项目监测点,鉴于本次监测任务顺利进行,特绘制XX 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XX 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 1监测内容 XX 县地表水水质、县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水、气)、城区及交通干线噪声质量等监测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1地表水水质监测 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1.1.1 监测断面 哈尔腾河红崖子断面。 1.1.2 监测指标及方法依据(见表1-1) 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粪大肠 监测区域现场勘查及资料收 集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 象气候、土壤利用等) 编制监测方案确定监测项目及类别 确定确定监测点 布置及采样时间 和方法 电话预约 现场样品采集 检测室样品分析 检测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上报 出具监测报告 接受委托 后期服务

菌群以外的23项指标。具体监测项目见下表: 表1-1 地表水监测因子及检测方法依据监测指标技术要求方法依据 水温,℃ pH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COD)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氨氮(NH3-N) 总磷(以P计) 总氮(湖、库,以N计) 铜 锌 氟化物(以F-计) 硒 砷 汞 镉 铬(六价) 铅 氰化物 挥发酚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硫化物

此外还可根据XX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污染物监测。1.1.3 监测网点布置(见表1-2) 表1-2 地表水监测网点布置 组号监测点名称监测点位置设点依据 1.1.4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见表1-3) 表1-3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 样品名称采样方法采集设备 地表水 1.1.4监测时间及频次(见表1-4) 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全面至少监测4次,且需在各监测月份的上旬(1-10日)完成水质监测的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具体监测时段按下表执行(特殊情况除外) 表1-4 监测时间及频次 季度监测时段选测时段频次选测原因第一季度1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届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毕业论文 题目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和维护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班级环境 09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岗位综合实训 开题报告论文类 姓名学号毕业届别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毕业设计题目污水站运行管理和维护指导教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课题是结合自己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次的研究内容主要五项1查阅了大量文献并全面的综述电镀废水处理现状2了解超群机电污水站电镀废水来源情况3分析超群机电电镀废水处理选择该工艺选择的依据4分析影响超群机电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影响因素5分析超群项目现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结合在超群机电的工作总结运行管理经验突发事件的处理 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强省正在大力进行生态省的建设作为故乡及以后事业发展所在地对浙江省污水处理厂站的运行管理进行全面的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

对有关科技工作者及部门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次研究选取环保处理相对薄弱的电镀行业对超群电废水处理更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也将会对其它综合电镀废水处理工程的 工艺选择及调试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其预期目的 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以文献索引法和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研究手段采用观察亲身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预期目标通过对超群机电电镀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其方法和原理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分析其出水水质影响因素的并提出相对措施 系统化的形成污水站运行管理应用型论文及相应的运行机制 课题进度计划 周次 工作内容 备注 第7周 布置设计任务熟悉资料确定研究对象 第8周 查阅文献制定毕业论文方案完成开题报告查各类专业期刊 第9周 分析污水处理厂站基本情况 分析本厂站选择该工艺的依据 第10周

环境监测传感器的安装指南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环境监测 安 装 指 南 成都铁路局电务处四川网达科技有限公司 二OO五年八月

环境监测传感器的安装指南 1.配线的要求 传感器的电源线+12V用RV42×0.15(0.74mm2)红色多芯线。 传感器的电源线GND(12V)用RV42×0.15(0.74mm2)黑色多芯线。 传感器的报警电源+24V(2000型)或+5V(98型)用 RV42×0.15(0.74mm2)黄色多芯线。 传感器的报警电源GND用RV42×0.15(0.74mm2)白色多芯线。 环境监测传感器的电源线 +12V和GND(12)和报警电源+24V采 用并联、双环连接。 开关量报警输出用RV23×0.15(0.4mm2)的绿色或兰色多芯线。 模拟量监测输出线用SBVVP 2×16×0.15 的屏蔽线。 以上连线都接入微机监测机柜。 空调遥控器RS-485通信线用SBVVP 2×16×0.15 的屏蔽线,多个 遥控器并联连接后至微机监测的上位机(微机桌)。 2. 传感器的安装接线要求 1.烟雾传感器与明火探测器组合 1.1 安装要求 传感器组合要求吸顶安装。安装在重要设备上方。 1.2 探测范围 明火探测器:安装在距地面3米、无遮挡的情况下,探测范围为直径6

米的圆。 烟雾传感器:无遮挡的情况下,探测范围为25-40m2。 1.3烟雾传感器设置 烟雾传感器内部跳线应设置为:J2、J3的短路跳线都位于1、2处(跳线设置前应断电,设置后重新上电生效)。 1.4 配线要求 传感器组合的接线(如图),对应标识连接 1)+12V 2)GND(12V)地 3) +24V 4)明火报警线 5)烟雾报警线 2.温湿传感器与玻璃破碎传感器组合 2.1 安装要求 传感器组合安装在对温湿度有要求的设备附近的墙面上,下沿距地面 1.5米。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不能安装于特别潮湿的地方。 玻璃破碎传感器应安装于正对、侧对被监测玻璃的位置。 2.2 探测范围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环境监测技术成为了影响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准确、及时的监测和分析,对实现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3S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科学技术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污染物监测中应用广泛。同时,本文对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将向着以有机污染物作为监测的主要目标、监控介质范围扩大、监测分析精度痕量化、分析技术快速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应用广泛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技术;污染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Abstract:Toda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is deepening,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work to carry out. Using moder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pollutants accurately and timel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existing stud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3S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hysical and 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widely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contaminants in water, air, soil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media.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t will be toward to regard the organic pollutants as the main monitoring targets, expand the scope of monitoring media, analyze to achieve mark quantization, analyze fast, and use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widely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echnology;Pollution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问题和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监测不仅是加强环境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政府及社会各界不断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对环境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总

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方案(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山东汇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公司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为环境管理、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确保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监测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第二次修订)、《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工艺过程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和公司环评中环境监测管理要求等内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三)监测范围 定期对公司废气、废水、地下水、噪声等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测。 (四)监测要求 1. 废气监测 监测项目:厂界无组织:氨、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 臭气、甲醇;有组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 粒物。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一次。 监测点位:无组织废气监测——厂界四周。 监测方法:委托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监测。 2. 废水、地下水监测

监测项目:送往达斯玛特污水处理公司的废水:pH、COD Cr、 NH3-N 监测点位:污水处理站清水池。 监测频次:每日监测。 监测方法:公司自行监测。 监测项目:地下水: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氯化物。 监测点位:地下水取样口。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一次。 监测方法:委托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监测。 3. 噪声监测 监测项目:对公司厂界昼间、夜间噪声进行监测。 监测频次:按照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执行。每季度监测一次。 监测点位:四周厂界外一米。 监测方法:委托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监测。 山东汇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12-28

环境监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名: 性别:男 学校: 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 专业:室内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 班级: 学号:

目录 一、自我评价 二、外部职业环境探索 三、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评估与反馈 五、结束语

一、自我评价 1、我的性格 我非常重视与别人的关系,容易觉察出他人的需要,并善于给他人实际关怀,待人友好、有很强的责任心。有热情,有活力,乐于合作,有同情心,做事有条理,彻底,有一致性,对细节和事实有出色的记忆力,并且希望别人也如此,总是着眼于目前,在经验和事实之上做出决策,将事情安排妥当。能很好地适应日常的常规工作和活动,不喜欢做需要掌握抽象观点或客观分析的工作。喜欢安全和稳定的环境,支持现存制度,注重并很好地遵守社会约定规范,愿意与他人合力按时圆满地完成任务。忠于自己的职责,并愿意超出自己的责任范围,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或有益处的事情。 2、我的价值观 事业;有所成就,能让自己和父母都过上不错的生活。 家庭:有一个幸福、美满、安定的家庭,亲人都健康。 个人:自己可以决定生活的节奏,有闲暇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钱够花就可以。 3、我的气质类型(行动风格) 我做事小心谨慎,善于观察到别人观察不到的微小细节。在团体中表现的积极认真、努力向上、毫不懈怠。无论担任什么责任,就会尽力把他做好,不喜欢被别人领导。 4、我的能力 ①专业技能(主要为化学方面) ②自我管理技能 我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在生活中我观察敏锐,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如果做一件事,我会搜集很多相关的资料,反复比较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理性的判断。朋友和同学对我的评价是:“我是一个坦诚、值得信赖的人”。 ③缺乏的能力 有效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灵活处事的能力 5、职业评测(霍兰德测试) 从测评得分上看,我的职业类型倾向于:IRS型 较适合我兴趣的职业有:农业科学家、动物学家、仪器设计专家、植物学家、细菌学家、解剖学家、药物学家、生物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临床化学家、遗传学家、分子生物学家、质量控制工程师、地理学家、兽医、放射治疗师。

环境监测实施方案设计

XX县作为本项目监测点,鉴于本次监测任务顺利进行,特绘制XX 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XX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 1监测内容 XX县地表水水质、县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水、气)、城区及交通干线噪声质量等监测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1地表水水质监测 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监测区域现场勘查及资料收 集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 象气候、土壤利用等) 编制监测方案 确定监测项目 及类别 确定确定监测点 布置及采样时间 和方法 电话预约 现场样品采集 检测室样品分析 检测 数据处理及结 果分析上报 出具监测报告 接受委托 后期服务

1.1.1 监测断面 哈尔腾河红崖子断面。 1.1.2 监测指标及方法依据(见表1-1) 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3项指标。具体监测项目见下表: 表1-1 地表水监测因子及检测方法依据 监测指标技术要求方法依据 水温,℃ pH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COD)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 氨氮(NH3-N) 总磷(以P计) 总氮(湖、库,以N计) 铜 锌 氟化物(以F-计) 硒 砷 汞 镉 铬(六价) 铅

氰化物 挥发酚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硫化物 此外还可根据XX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污染物监测。 1.1.3 监测网点布置(见表1-2) 表1-2 地表水监测网点布置 组号监测点名称监测点位置设点依据 1.1.4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见表1-3) 表1-3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 样品名称采样方法采集设备 地表水 1.1.4监测时间及频次(见表1-4) 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全面至少监测4次,且需在各监测月份的上旬(1-10日)完成水质监测的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具体监测时段按下表执行(特殊情况除外)

企业环境监测方案

XXXXXX 有限公司环境监测方案 一、监测指标 (一)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颗粒物。 (二)噪声(厂界)。 (三)☆如环评有破碎清洗工艺必须监测废水。 二、监测频率 每年四次(每季度一次)。 三、应急监测预案 (一)目的 为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经济损失,在事故处理和应急情况下,迅速及时地进行环境监测,制定以下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XXX 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情况监测。 (三)基本原则及应急监测措施 1 、基本原则:本预案是XXXXXX 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各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指挥部的具体指挥和领导。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日常监测服从应急监测原则。 2 、应急监测措施:

(1)公司环保安全部门在接到环境污染事故信息、后,按环境污染信息报送规定上报市环保局。同时立即与市坏境保护监测站联系,及时判断可能的污染因未,进行应急准备,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分别进行现场监测采样和化验准备工作。 ①人员准备:技术人员现场X 名,采样人员X 名,化验人员X 名,司机X 名。 ②做好采样容器的准备工作。 ③及时协调市环保监测站化验室负责分析化验人员做好相应的分析项目的一切准备工作。 (2)监测人员在接到环境污染事故信息后,必须在XX 分钟内到达现场采样,并在XX 分钟内送到化验室。 (3)协调市坏保监测站化验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样品.分析,及时出具数据,并保留样品。 (4)当对某污染物缺少监测手段时,应立即对外请求支援。 (5)监测数据可用电话或书面形式娜最快速度上报应急指挥部。 (6)应急监测应做到从事故的发生直到事故的处理终结全过程的监测,监测次数以能满足减少损失和事故处理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生产恢复为要求。 应急监测点位及次数表

环境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1)

1目的 通过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和活动的关键特性的监测,实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活动的关键特性的监测与测量,其中包括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的监测以及监测设备的校正和维护。 3职责 3.1综合办公室负责: a)对运行控制程序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b)定期评价公司环保法律、法规标准遵循情况; c)定期监控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完成情况; d)联系环保部门进行例行环境监测; 3.2技术质量科负责监测设备的委外校准。 3.3各部门负责监控相关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及监督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控制情况。4程序 4.1监测的内容 4.1.1环境例行监测的内容:废水、废气、噪声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和能、资源消耗统计。4.1.2监控的内容: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4.1.3监督的内容包括:体系文件特别是运行控制/应急文件执行情况和职责的实施情况。4.2环境例行监测 4.2.1综合办公室联系法定监测部门每年年底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如下:

室每月对水、电、汽进行监测,出现不符合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3监控 4.3.1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监控 综合办公室每季组织人员对各部门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执行情况检查表》,出现不符合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应提交管理评审。 4.3.2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控 XX部将日常环境行为(包括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与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规定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出现不符合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每半年作一书面评价(初次内审前也应进行),填写《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表》。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应提交管理评审。 4.4监督 4.4.1各部门对本部门各项运行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不符合时及时纠正,执行《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4.4.2综合办公室每季度对各部门体系运行情况特别是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填写《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表》,出现不符合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5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环境监测仪器包括压力容器上的压力表、水表、电表及消防器材。监测设备由技术质量科委托外部有资质机构进行校准和维护。 5相关文件 5.1《信息交流程序》 5.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6记录 6.1《监督检查表》 6.2《环境会议记录表》

智慧农业中有哪些传感器

智慧农业中有哪些传感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智慧农业中有哪些传感器? 传感器是系统检测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温室环境因子等非电物理量转变为控制系统识别的电信号,为系统管理人员提供判断和处理的依据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漂移、精度等 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如何实现温室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并且将这些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其秘密就在于它所使用的各种传感器。 根据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的需求不同,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中需要配备的传感器数量和种类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可以说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是属于定制型的农业物联网系统。 温湿度传感器 从温室大棚生产中与作物生长息息相关的环境因素来看,其实科技认为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中会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水份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 首先来说温湿度传感器,不管是在何种条件下,作物的生长与温度和湿度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参数中,温度和湿度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这也表示温湿度传感器是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传感器种类。 通常温湿度传感器会采用悬挂的方式固定在空中,以便更好的监测温室中的温湿度变化。光照传感器 雨雪传感器

其次再来说土壤水份传感器,作物的生长需要水分,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做到既不影响作物生长又不浪费水资源呢,秘密就在无线土壤水份传感器,通过它的实时监测,管理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当前土壤中的温湿度变化,从而确定是否需要灌溉以及灌溉的水量是多少,因此土壤水份传感器也是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 最后一起来说二氧化碳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虽然它们的监测对象不同,但是都是属于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的,比如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控制温室中CO2的浓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利用采用光照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光照强度,使作物可以得到均匀一致的光照,这些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单产和品质的目的。

振动试验时传感器的安装

振动试验时传感器的安装 唐永革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继续贯彻加之国产设备的不断完善,电动振动台将会在科研及应用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怎样正确使用电动振动台,已成为从事环境试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现结合实例,谈谈就怎样使用电动振动台提高振动试验再现性。 一.必须明确的概念(GB/T2423.10) 1.固定点:固定点是指试验样品和夹具或试验样品和振动台(如果振动台装有附加台面时,则指试验样品和附加台面)点接触的部分,此处在实际使用中通常定试验样品的地方,如果实际安装结构的一部分作夹具使用(诸如减震架、托架等届试验样品本身所带)则应取其和振动台点接触的那部分作固定点,而不能用试验样品和安装结构点接触那部分作固定点。 2.测量点:在GB/T2423.10中附录中规定了两种类型的测量点,主要点就是检查测量位于振动台、夹具或试验样品上所承受的实际振动量值,该点尽可能要接近固定点,在任何情况下,检测点上的传感器都要和固定点刚性连接,因为试验的要求就是通过许多检测点来保证的。 3.检测点:在振动试验中,所选择的用以监视和测量台面振动量值和试验样品(或试验样品某一薄弱环节)响应的传感器的安装点。 4.基准点:是从检测点中选定的点,为了满足GB/T2423要求,该点的信号是用来作控制试验用的. 5.控制点:在振动试验中用以控制振动量值(该量值是试验样品标准所规定的值)的传感器的安装点,该点也必须是固定点中具有代表性的点。 控制点可分单点控制和多点控制. 二.如何选择控制点、检测点、监测点的位置 1.控制点的位置:控制点必须选择在与试验样品安装点直接点接触的固定点的最近处。 (1)由于电动振动台的台面较小,加之原台面不易直接安装试验样品,一般使用者都安装了附加台面,并且在安装时充分利用了原台面上的所有安装孔,都和附加台面进行了刚性固定连结,把它看成与原台面合成了一个新的整体,这是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省湘潭市,411201) 1引言 摘要: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我国目前环境监测研究现状,对存在的环 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抓住其中的原因,不断地创新探索。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对策 2正文 2.1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一、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国已经建立2223 个环境监测站,大概 36 万人在岗工作,占整个环保系统总人数的4%,高级技术人员有2350 人,中级技术人员8400 人,再者,其他行业中还有大概 1 万人参加环境监测事业,其中,环境监测机构约有2634 个,在岗人员约为21 万。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迅 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拥有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噪声、 海洋、酸雨、地下水、生态以及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各个监测要素的监测站数量也初具规 模了,多的已经达到了近1100 个监测站,最少的也有30 多个,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已经具备较强的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就目前而言,全国已经约有70 个城市具配备了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立了50 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部分省市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系 统的试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再者,在全国31 个省和 10 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信系统。 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 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目前已经有400 多项,其中大部分的污染因子,已经有了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标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各类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就目前而言,全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 4 级环境监测网络。全国共有专业和行业监测站4800 多个,其中环保系统监测站约2200 个,行业监测站约 2600 个。共有103 个空气质量监测站,113 个酸雨监测站,135 个水质监测站被国家控制。再者,国家还建立了噪声监测网络,辐射监测网络和区域监测网络等等。 二、国环境监测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监测方法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对照环境监测部门现有的实验室分析检测能力以及国内外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的发展水 平,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

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SF6开关室环境智能化监控报警系统 技 术 方 案 山东泰开自动化有限公司 2009年6月

目录 一、概述 1.项目必要性——SF6气体的危害性分析 2.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3.项目特点 4.项目的可扩充性 二、产品选型和安装位置分析 三、系统工作原理 四、基本操作指南 五、项目安装 六、工程业绩 七、项目附件 1.SF6安全法规摘录 2.开关室CG8000设备安装布局图 3.系统扩充后的布局图 4.变压器室温控自动通风控制布局图

一、概述 1.项目必要性——SF6气体的危害性分析 SF6气体以其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几乎成了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开关中所使用的唯一绝缘和灭弧介质。 虽然在常态下,SF6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重、不易与空气混和的惰性气体,对人体没有毒性。但是,在高压电弧的作用下,SF6气体会发生部分分解,而其分解产物遇到水份后会产生一些剧毒物质,如氟化亚硫酰(SOF2)、四氟化硫(SF4)、二氟化硫(SF2)等, 气体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室内开类似这些剧毒物质,即便是微量也能致人非命。当使用以SF 6 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时,泄漏出来的SF 气体及其分解物会往室内低层空间积聚,且不易 6 散发,造成局部缺氧和带毒,对进入室内的检修及巡视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危险。 当前,由于SF6气体的大量使用,其安全性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SF6气体有关 配电装置室时必部门已制订了一系列响应的行业安全法规,法规中明确规定了人员在进入SF 6 须先通风15分钟,对空气中的SF6浓度及氧气含量进行监测,在SF6配电装置的低位区应安装能报警的氧量仪和SF6气体泄漏报警仪,CG8000型SF6开关室环境智能化监控报警系统,正是按照这些行业安全法规的要求而开发设计的一种智能化环境再线监测系统。 2.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SF6开关室环境智能化监控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 ●SF6气体浓度超标检测 当开关室内SF6气体浓度超过1000ppm时,显示浓度超标信息。 ●氧气浓度检测 轮流显示开关室内各气体探头处的氧气浓度值。 ●缺氧报警 当氧气浓度低于18%时,输出触点报警信号,并进行现场语音报警。 ●SF6气体浓度超标(≥1000ppm)或氧气浓度过低(≤19.6%)时,控制风机启动通风, 直至空气中SF6气体、氧气浓度恢复正常为止。 ●定时通风 系统可以设定风机每天定时启动和停止的时间,以保证开关室每天至少通风一次。 ●手动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