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

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表1;DVT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

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 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 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的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PTS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

DVT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2.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是DVT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在超声检查前,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表2;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可能的患者,建议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3.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5.静脉造影:准确性高,不仅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其他方法的诊断价值;

二临床可能性评估和诊断流程

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参考Wells临床评分表2,DVT诊断流程见图1;

四、治疗

一早期治疗

1.抗凝: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从而减轻症状、降低PE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药物包括普通肝素、图1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流程

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Ⅹa因子抑制剂等;

1普通肝素:治疗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一般采用静脉持续给药;起始剂量为80~100 U/kg静脉推注,之后以10~20 U·kg-1·h-1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再作调整,使APT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在

~;普通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epa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在使用的第3~6天应复查血小板计数;HIT诊断一旦成立,应停用普通肝素;

2低分子肝素:出血性副作用少,HIT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使用时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凝血功能;临床按体质量给药,每次100 U/k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如阿加曲班:相对分子质量低,能进入血栓内部,对血栓中凝血酶的抑制能力强于普通肝素;HIT及存在HIT风险的患者更适合使用;

4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如磺达肝癸钠:治疗剂量个体差异小,每日1次,无需监测凝血功能;对肾功能影响小于低分子肝素;

5 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是长期抗凝治疗的主要口服药物,效果评估需监测凝血功能的INR;治疗剂量范围窄,个体差异大,药效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治疗首日常与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联合使用,建议剂量~ mg/d,2~3 d后开始测定INR,当INR稳定在~并持续24 h后停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继续华法林治疗; 6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治疗剂量个体差异小,无需监测凝血功能;单药治疗急性DVT与其标准治疗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合用疗效相当;

推荐:急性期DVT,建议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在INR 达标且稳定24 h后,停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也可以选用直接或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

高度怀疑DVT者,如无抗凝治疗禁忌证,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可行抗凝治疗,根据确诊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抗凝;

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普通肝素;

2.溶栓治疗

1溶栓药物:尿激酶最为常用,对急性期血栓起效快,溶栓效果好,过敏反应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治疗剂量无统一标准,一般首次剂量为4000 U/kg,30 min内静脉推注;维持剂量为60~120万U/d,持续48~72 h,必要时持续5~7 d;重组链激酶,溶栓效果较好,但过敏反应多,出血发生率高;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效果好,出血发生率低,可重复使用;

2溶栓方法: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和系统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是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系统溶栓是经外周静脉全身应用溶栓药物;导管接触性溶栓具有一定的优势,能提高血栓的溶解率,降低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系统溶栓的血栓溶解率较导管接触性溶栓低,但对早期DVT有一定效果,在部分患者能保留深静脉瓣膜功能,减少PTS发生;

溶栓治疗过程中须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酶时间TT,FG< g/L应停药,TT 的INR应控制在~;

推荐:对于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DVT,在全身情况好、预期生存期≥1年、出血风险较小的前提下,首选导管接触性溶栓;如不具备导管溶栓的条件,可行系统溶栓;

3.手术取栓:是消除血栓的有效方法,可迅速解除静脉梗阻;常用Fogarty导管经股静脉取出髂静脉血栓,用挤压驱栓或顺行取栓清除股腘静脉血栓;

推荐:出现股青肿时,应立即手术取栓;对于发病7 d以内的中央型或混合型DVT

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也可行手术取栓;

4.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处理: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在DVT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导管溶栓或手术取栓后同时矫正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可以提高通畅率,改善治疗效果,减少PTS的发生;

推荐:成功行导管溶栓或切开取栓后,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50%,建议首选球囊扩张和, , , 或支架置入术,必要时采用外科手术解除髂静脉阻塞;

5.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指征: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预防和减少PE的发生,长期置入导致的下腔静脉阻塞和较高的深静脉血栓复发率等并发症亦逐渐引起关注;

推荐:对多数DVT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下腔静脉滤器;对于有抗凝治疗禁忌证或有并发症,或在充分抗凝治疗的情况下仍发生PE者,建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下列情况可以考虑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1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漂浮血栓;

2急性DVT,拟行导管溶栓或手术取栓等血栓清除术者;

3具有PE高危因素的患者行腹部、盆腔或下肢手术;

二长期治疗

DVT患者需长期行抗凝等治疗以防止血栓蔓延和或血栓复发;

1.抗凝治疗

1抗凝的药物及强度: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等对预防复发有效;低标准强度治疗INR ~效果有限,而且不能减少出血的发生率;高标准强度治疗INR ~并不能提供更好的抗血栓治疗效果,相反出血的风险增加; 推荐:如果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过程中应使INR维持在~,需定期监测;

2抗凝的疗程:根据DVT的发生情况,抗凝的疗程也随之不同:①继发于一过性危

险因素如外科手术的首次发生的DVT患者,个月的抗凝治疗已经足够;②对危险因素不明的情况下首次发生DVT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比较疗程为1~2年与3~6个月的抗凝治疗效果,发现延长疗程能够有效地降低 VTE的复发率,但出血的危险性增加;对于此类DVT患者是否进行长疗程的抗凝治疗应充分考虑其利弊后再决定;③伴有癌症的首次发生DVT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3~6个月后,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④具有血栓形成的原发性危险因素的首次发生DVT的患者,复发率较高,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的治疗是有益的;⑤反复发病的DVT患者,长期抗凝治疗对预防复发和控制血栓蔓延也是有益的; 推荐:对于继发于一过性危险因素的初发DVT患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3个月;危险因素不明的初发DVT患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6~12个月或更长;伴有癌症并首次发生的DVT,应用低分子肝素3~6个月后,长期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对于反复发病的DVT患者和易栓症患者,建议长期抗凝,但需定期进行风险效益评估;

2.其他治疗

1静脉血管活性药物:如黄酮类、七叶皂甙类等;前者可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从而改善症状;后者具有抗炎、减少渗出、增加静脉血管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壁等作用;

2物理治疗:包括加压弹力袜和间歇气压治疗又称循环驱动治疗;两者均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淤血和水肿,是预防DVT发生和复发的重要措施;

推荐:对于慢性期患者,建议服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并长期使用弹力袜;有条件者,可使用肢体循环促进装置辅助治疗;

附:DVT的临床分期

急性期:发病后14 d以内;

亚急性期:发病15~30 d; 慢性期:发病>30 d;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45441

一、病因与危险因素 DVT的主要原因就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与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与继发性因素(表1)。DVT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 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与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与心率加快。股青肿就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与静脉性坏疽。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的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就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与溃疡。PTS 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 DVT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就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2、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就是DVT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与监测。在超声检查前,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表2)。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可能的患者,建议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3、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与下肢深静脉情况。 4、MRI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5、静脉造影:准确性高,不仅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与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其她方法的诊断价值。 (二)临床可能性评估与诊断流程 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参考Wells临床评分(表2),DVT诊断流程见图1。 四、治疗 (一)早期治疗 1、抗凝:抗凝就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自溶与管腔再通,从而减轻症状、降低PE发生率与病死率。但就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药物包括普通肝素、图1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流程 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Ⅹa因子抑制剂等。 (1)普通肝素:治疗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一般采用静脉持续给药。起始剂量为80~100 U/kg静脉推注,之后以10~20 U·kg-1·h-1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再作调整,使APT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在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 一、诊断 DVT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一般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和静脉曲张。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以根据Wells评分系统判断DVT的概率。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多普勒检查和CT扫描。超声多普勒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准确显示静脉血栓的位置和范围。CT扫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DVT的情况,但由于其辐射剂量较高,一般在超声多普勒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时才使用。 二、治疗 DVT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机械栓塞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抗凝剂,如肝素和华法林。肝素是一种直接抗凝剂,可以迅速抑制血液凝固,但需静脉注射。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剂,具有长效的抗凝效果,但开始起效较慢。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控制DVT的病情。机械栓塞治疗主要包括下肢外压和滤器植入两种方法。下肢外压是将压力通过特殊的包扎或袜子施加在下肢上,以增加静脉回流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滤器植入是将一个特殊的装置植入下腔静脉,目的是阻止血栓从下肢进入肺部并导致肺栓塞。 三、预防 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时间的静卧患者和手术后患者,应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降低DVT的发生率。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弹力袜、活动、药物预防等。弹性袜可以增加下肢静脉的收缩力,提高静脉回流;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动,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药物预防主要是使用抗凝剂,以抑制血液凝固。

四、随访和复发预防 对于已经诊断和治疗过DVT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随访中,应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以及评估并处理潜在的复发风险因素。复发预防主要包括继续使用抗凝剂、行动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控制其他相关疾病的进展。 总结而言,下肢静脉血栓的诊疗指南为临床提供了一系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提高DVT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风险。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诊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 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表1;DVT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 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 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 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的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PTS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

DVT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2.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是DVT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在超声检查前,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表2;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可能的患者,建议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3.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5.静脉造影:准确性高,不仅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其他方法的诊断价值; 二临床可能性评估和诊断流程 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参考Wells临床评分表2,DVT诊断流程见图1; 四、治疗 一早期治疗 1.抗凝: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从而减轻症状、降低PE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药物包括普通肝素、图1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流程 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Ⅹa因子抑制剂等;

2023年静脉血栓指南

2023年静脉血栓指南 一、血栓形成机制 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流受阻。这些因素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流淤滞和血液高凝状态等。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深静脉,如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等。 二、风险评估和预防 对于存在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这些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卧床、下肢骨折、手术、肿瘤等。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早期活动: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机械预防: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或弹力袜等机械装置,有助于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药物预防: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考虑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 三、诊断技术和工具 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静脉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等。其中,超声是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四、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于急性期血栓,应以溶栓治疗为主;对于慢性期血栓,则以抗凝治疗为主。在药物选择方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等,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五、患者管理和随访 对于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加强管理和随访。在住院期间,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出院后,应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六、并发症处理和预防 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对于这些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此外,应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早期诊断和治疗、定期随访等。 七、康复和日常护理 在康复期间,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在饮食方面,应保持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指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诱发因素:产后、手术后、外伤、晚期肿瘤、长期卧床; 2.发病情况及持续时间; 3.患肢疼痛性质及程度; 4.发热、脉搏加快。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着重心血管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患肢疼痛及压痛。 (2)患肢浅静脉曲张。 (3)患肢肿胀、甚至股青肿。 (4)血栓部位压痛或扪及条索状物,尤其注意股三角区。 (5)足靴区皮肤有无营养性改变。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肝功能、血生 化、尿常规、尿糖。 2.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3.特殊检查: (1)多普勒超声波下肢深静脉检查。 (2)下肢深静脉造影。 【诊断】 1.根据病史及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2.多普勒超声波及下肢深静脉造影可确诊并了解病变范围。 【鉴别诊断】 1.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 (1)一般处理:急性期卧床,抬高患肢。

(2)溶栓疗法:病程不超过72小时者可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3)抗凝疗法:适用于保守治疗及取栓术后,肝肾功能不良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通常先以 肝素开始,3~5天后改用香豆素类衍生物。用药期间必须每日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根 据凝血时间调整剂量和给药时间。 (4)祛聚疗法: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及潘生丁等。 2.手术疗法: (1)Fogarty导管取栓术:适用于3天以内的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7天以上栓子则 不容易取出。 (2)大隐静脉移植转流术:在病变已经稳定但未酿成踝交通静脉破坏前进行。 【疗效标准】 可作为治愈标准。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南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 南 简介 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和建议。VTE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血管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诊断 - 根据典型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病情。 - 使用下肢超声检查和/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认DVT的诊断。 - 使用肺动脉造影和/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认PE的诊断。 治疗

- 对于DVT和PE患者,初始治疗建议使用抗凝治疗,如低分 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或华法林(Warfarin)。 - 对于高危患者(例如癌症患者、长时间卧床患者),推荐使 用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作为初始 治疗。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调整抗凝治疗的剂量和疗程。 - 对于DVT和PE患者,推荐在抗凝治疗的同时进行自发溶栓 治疗。 预防 - 高危患者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术后应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 - 长时间卧床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机械预防,如弹力袜的使用。 - 长途旅行时,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VTE的风险,如定期 活动腿部、保持水分摄入和避免长时间静止。 结论

本指南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2023年版VTE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和建议。在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进行个性化的诊疗决策,并遵循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

(完整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编者按】2008年3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第1版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对规范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为适应学术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对第1版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水平。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 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 VTE)。DVT常导致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 PTS),严重者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为提高我国的DVT 诊治水平,指导各级医院的DVT 诊治工作,特制订本指南。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 DVT 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表1)。DVT 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 DVT 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 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 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 征和Neuhof 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 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 征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 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股青肿是下肢DVT 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 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 的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 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PTS 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 DVT 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 >500卩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 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 的诊断、疗效评估、VTE 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2. 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是DVT 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 的筛查和监测。在超声检查前,按照DVT 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 的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表2)。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可能的患者,建议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3. 螺旋CT 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4. MRI 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第三版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第三版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国际上相继发布了多个版本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第三版(DVT Guidelines 3rd Edition)是目前最新的指南,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和分析。 第三版指南是由国际著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专家共同编写的,旨在提供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指南首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指南对诊断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其中,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具有无创、准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在治疗方面,指南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对于低危患者,指南推荐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使用弹力袜、抗凝治疗等。对于高危患者,指南建议尽早采取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的进一步扩展和栓塞的发生。抗凝治疗的药物选择主要包括肝素、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此外,指南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栓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指南强调了预防肺栓塞的重要性,包括积极治疗和预防血栓的形成、早期行肺栓塞的筛查和预防等。此外,指南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预防措施,如早期活动、使用弹力袜、合理用药等。

总的来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第三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份 权威的参考,对于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 意义。然而,指南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于特殊人群的治疗建议 不够明确、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指南,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第三版是目前最新的指南,对 于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指 南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 进一步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 驾护航。

ACCP指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

ACCP指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ACCP指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DVT/PE)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阻塞。DVT/PE的发病率随年龄逐渐增高,临床上易被忽视,而其并发症及死亡率却极高,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在DVT/PE的治疗中,ACCP指南是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ACCP指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 一、ACCP指南 ACCP指南是由美国胸科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制定的DVT/PE诊断和治疗的官方指南,旨在综合评估全球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为医生提供合理科学的诊疗方案,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ACCP指南的更新版本会随着临床研究产生变化,并根据药品更新和全球卫生形势的变化及时更新。 二、ACCP指南的主要内容 ACCP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因学、诊断和临床评估、预防、急性和长期治疗、临床应用的问题等。 1、病因学

DVT/PE是一个多因素疾病,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经常久坐、年龄、外科手术、肿瘤、孕产妇、中重度外伤、遗传和使用荷尔蒙类药物等。 2、诊断和临床评估 临床治疗DVT/PE的主要目的是确诊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不稳定和稳定两种类型。不稳定类型的患者需要快速的处理,稳定类型的患者需要根据情况选取适当的治疗方式。 3、预防 对于处于高风险人群的患者,需进行有效预防。预防措施包括:术后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药物预防的药物主要有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类药物。 4、急性和长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通过抗凝剂抑制凝血系统来避免新的血栓形成,把已形成的血栓尽可能地溶解。主要药物有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和新型抗凝药物等。长期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因素,对患者的病因和病史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长期预防措施的选择。 三、ACCP指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 在DVT/PE的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因素选 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常规的治疗包括抗凝、溶栓、静脉滤器等,新型抗凝药物也逐渐地进入临床应用。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指南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指南 简介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档将介绍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指南,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如何进行治疗。 治疗策略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策略应该简单明了,避免法律纠纷和复杂的操作。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简单策略: 1.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治疗方法。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和华法林。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使用何种抗凝药物以及剂量。 2. 压缩疗法:压缩循环,减轻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医务人员可以使用弹力袜等压缩装置,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下肢静脉血栓病例,手术治疗可 能是必要的。手术治疗可以包括血栓切除术、血栓摘除术等。医务 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 并发症管理: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还需要 及时管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现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注意事项 在进行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患者监测: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凝 指标、疼痛症状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个体化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医务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 症等因素,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3. 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应提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预防血栓 再次发生。例如,避免长时间静脉注射、积极参与运动等。 结论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需要简单明了的策略,并且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也应注意预防血栓再次发生。

最新静脉血栓栓塞症指南解读

最新静脉血栓栓塞症指南解读 简介 本文档旨在对最新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指南进行解读。VTE是一种常见的血液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及时诊断和治疗VTE对于病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指南解读 最新的VTE指南强调以下几个关键点: 1. 风险评估:对于可能患有VTE的患者,应进行风险评估以 确定其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评估因素包括年龄、手术史、肿瘤等。根据评估结果,可以选择是否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2. 抗凝治疗:对于已确诊的DVT或PE患者,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和华法林。治疗期间需要监测凝血 指标,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3. 长期抗凝治疗:对于高风险的VTE患者,如有复发风险或肿瘤相关的VTE,建议进行长期抗凝治疗。华法林是常用的长期抗凝药物,但需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 4.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机械栓塞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PE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滤器来阻止血栓进一步传播。 5. 预防措施: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或手术后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VTE的发生率。这包括穿着弹力袜、进行下肢肌肉锻炼、及时起床活动等。 结论 通过解读最新的VTE指南,我们了解到对于VTE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清晰的指导。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包括抗凝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VTE的发生率。这些指南为医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提高VTE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下肢静脉血栓指南第三版

下肢静脉血栓指南第三版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 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 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为 了更好地指导医生在临床上处理这一问题,下肢静脉血栓指南第三版特别编写了相关内容。本文将全面介绍该指南的内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血栓指南2023指南解读

【导言】 1. 静脉血栓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上更加普遍。 2. 近年来,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治技术有了较大发展,2023年的下肢静脉血栓指南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 【指南解读】 3. 2023年的下肢静脉血栓指南侧重于疾病的防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4. 本次指南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提供相应的解读和建议。 【预防措施】 5. 指南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术后和长时间卧床患者、高危人裙的预防措施等。 6. 专家建议,在手术后尽早活动、使用压力袜等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7. 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改变体位、进行被动活动等,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诊断方法】 8. 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一直以来都是临床诊疗的难点之一。该指南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提供了最为全面的介绍。 9. 除了传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判断外,该指南还介绍了一些影像学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提高了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性。 10.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相关的检查方法,以确诊下肢静脉血栓。 【治疗方法】 11. 除了预防和诊断外,指南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12. 对于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推荐使用抗凝药物,同时也提到了其他治疗方法的应用。 13. 对于慢性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指南着重介绍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结语】 14. 通过对2023年下肢静脉血栓指南的解读,我们对该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清晰。 15. 相信这些指导将对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以及患者的日常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16. 我们期待未来医学研究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下肢静脉血栓这一疾病,找到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7. 2023年下肢静脉血栓指南的发布,为医学界和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的治疗指导,也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升。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容易引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在这一背景下,不断更新的指南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本篇文章将进一步扩展指南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诊疗指南解读

美国医师学会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诊疗指南解读 美国医师学会和美国家庭医师委员会近期公布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 )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指南。该指南的目的是总结现有的证据,主要是针对初级医疗保健人员提供治疗DVT 和PE 的合理建议,帮助临床医师理解和应用不同的诊断工具,如D-Dimer 和超声,以及识别高危的临床特征。 VTE 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和肺栓塞(PE )。根据美国的资料,每年发生的VTE 约60万例,因漏诊没有得到治疗的患者中,26%将发生致命性血栓事件,还有26%的患者再次发生非致命性血栓事件而最终致死。存在于膝以上的血栓易合并PE ,小腿部的血栓发生PE 的风险较低,但有可能发生血栓后综合征。因此,应重视早期诊断,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一、临床诊断 1.临床预测VTE 可能性的方法 由于单纯应用个体的临床特征诊断VTE 的准确性较差,指南推荐应用有效的预测方法估计VTE 的危险性,并以此作为进一步采用其他实验室和影像学方法的根据,或解释其他检查结果的基础。迄今为止,多个临床研究证实了Wells 预测法的有效性(见表1和表2)。但应注意,没有并发疾病年龄较小者和有VTE 病史的患者应用Wells 预测法的预测价值较高。老年人或合并疾病较多的患者最好结合临床判断。 表1 WELLS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评分 临床可能性:低度≤0;中度,1~2分;高度,≥3。若双侧下肢均有症状,以症状严重的一侧为准。 表2 WELLS 肺栓塞的临床评分

临床可能性:低度,0~1;中度,2~6分;高度,≥7。 2.联合应用D-dimer和Wells评价法 DVT风险低、D-dimer阴性的患者在3个月内 DVT的发生率仅为0.5%,临床上无需再做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DVT的可能性为中度和高度但D-dimer为阴性的患者3个月DVT的发生率分别为3.5%和21.4%。D-dimer对于没有合并疾病、年龄较小的患者,或无VTE病史,或症状持续时间短的患者的阴性预测值最高。但老年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若D-Dimer阴性不足以排除VTE。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和乳胶凝集比浊法两种测定方法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相似。 二、影像学检查 1.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建议根据Wells标准判断为中度和高度可能性的DVT患者接受下肢静脉超声检查。但超声检查小腿部位血栓的敏感性低,阴性结果不能除外血栓的存在。怀疑小腿部静脉血栓但超声阴性、肢体近端DVT或超声不能得到明确的结果时,可选择静脉造影。使用造影剂的静脉造影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超声诊断有血栓症状患者的下肢静脉近段血栓的敏感性是89%~96%,特异性是94%~96%。超声诊断无症状患者的下肢静脉近段血栓的敏感性较低,仅为47%~62%。各研究对超声诊断有症状患者的小腿部血栓的敏感性有差异,在73%~93%之间。无症状的患者敏感性在50%左右。 2.中度或高度可能性的PE患者应接受影像学检查,包括通气灌注扫描(V/Q)、多排螺旋CT或肺动脉造影。 系统回顾分析表明,应用螺旋CT诊断PE的敏感性为66%~99%,特异性为89%~98%。Segal等进行的系统回顾仅分析了前瞻性研究,而且以肺动脉造影作为对照,其敏感性的范围更大,为45%~100%,特异性为78%~100%。对这些证据的解释存在争议,一方面是作为参照的检查手段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所分析的文献落后于CT技术的进步。有的研究报告,螺旋CT诊断PE的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高达95%。但最近有两项系统回顾发现,对于高度可能性的PE患者,单独应用CT不能排除PE的诊断。因此,对于PE可能性大但CT阴性的患者,需要单次或序列的超声评价下肢静脉或肺动脉造影。 三、治疗 1.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 目前的证据一致表明,低分子肝素(LMWH)作为DVT的初始治疗优于普通肝素,特别是降低死亡率和出血风险,因此建议应用LMWH作为DVT患者的初始治疗。而对于PE患者,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都可以作为初始治疗,因为二者的有效性相似。但也要注意,LMWH起效快、治疗效果稳定,而应用普通肝素有可能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的情况。两种药物均可导致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而LMWH引起的抗体形成的可能性更小。

最新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共11页)

精品资料 下肢静脉血栓 (x uès h uān)诊疗指南 ........................................

一、病因(bìngyīn)和危险因素 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表1)。DVT多见于长期(chángqī)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二、临床表现 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zēnggāo);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yātòng),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静脉

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的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bāokuò)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PTS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zhěnduàn) DVT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还需要(xūyào)辅 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fǔzhù)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 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的筛查、特殊情况(qíngkuàng)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2.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是DVT 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在超声检查前,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表2)。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

一、病因与危险因素 DVT得主要原因就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与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与继发性因素(表1)。DVT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得患者。 二、临床表现 DVT主要表现为患肢得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与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 严重得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与心率加快。股青肿就是下肢DVT 最严重得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与静脉性坏疽。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得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就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得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得脂性硬皮病与溃疡。PTS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 DVT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就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得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得灵敏度较高(>99%),>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 得筛查、特殊情况下DVT得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得危险程度评估。 2、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就是DVT诊断得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得筛查与监测。在超声检查前,按照DVT诊断得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得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表2)。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得患者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可能得患者,建议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3、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与下肢深静脉情况。 4、MRI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5、静脉造影:准确性高,不仅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与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其她方法得诊断价值。 (二)临床可能性评估与诊断流程 DVT得临床可能性评估参考Wells临床评分(表2),DVT诊断流程见图1。 四、治疗 (一)早期治疗 1、抗凝:抗凝就是DVT得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自溶与管腔再通,从而减轻症状、降低PE发生率与病死率。但就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药物包括普通肝素、图1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流程 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Ⅹa因子抑制剂等。 (1)普通肝素:治疗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一般采用静脉持续给药。起始剂量为80~100 U/kg静脉推注,之后以10~20 U·kg-1·h-1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再作调整,使APTT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