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静脉曲张的治疗指南静脉曲张治疗的全面指南

静脉曲张的治疗指南静脉曲张治疗的全面指南

静脉曲张的治疗指南静脉曲张治疗的全面指南静脉曲张的治疗指南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疾病,特征是静脉迂曲、扩张,以及血管壁的退化和瓦解。

静脉曲张通常发生在下肢,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部位,例如食管、子宫和直肠。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理解该疾病并做出明智的治疗选择。

一、保持生活方式健康对于轻度和中度的静脉曲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的首要步骤。

以下措施有助于减轻症状并预防进一步恶化:1. 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自行车骑行,有助于加强肌肉和改善血液循环。

2. 保持正常体重:肥胖是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之一,减肥可以减轻血管的负担和压力。

3. 抬高双腿:休息时尽量抬高双腿,有助于改善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

4.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血液滞留,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静脉曲张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症状的缓解。

常用的药物包括:1.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缓解疼痛和降低炎症反应。

2. 局部外用药物:如抗凝胶和乳霜,可以通过皮肤吸收缓解症状。

3.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

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外部手段改善静脉曲张的症状和血流动力学。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1. 压力治疗:使用弹性绷带或压力袜等具有一定压力的器具,可以增加静脉内血流速度,减少淤血和水肿。

2. 热疗:热敷或热浴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

3. 冷疗: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血管扩张和消肿。

四、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和复杂的静脉曲张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以下是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1. 静脉内热消融术:通过导管将高温能量引入静脉,使其受热并闭塞,达到治疗效果。

2. 静脉注射硬化疗法:将特定的药物注射到受影响的静脉中,引起炎症反应,并最终导致静脉闭塞。

3. 静脉剥除术:通过手术切开和拔除受影响的静脉段,达到治疗效果。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45441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45441

一、病因与危险因素DVT的主要原因就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与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与继发性因素(表1)。

DVT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

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与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

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与心率加快。

股青肿就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与静脉性坏疽。

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的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

主要症状就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与溃疡。

PTS 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DVT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检查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就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

可用于急性VTE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2、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就是DVT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与监测。

单侧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单侧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单侧静脉曲张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2 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下肢静脉曲张相关国家规范指南最新

下肢静脉曲张相关国家规范指南最新

下肢静脉曲张相关国家规范指南最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静脉曲张 病情说明指导书

静脉曲张 病情说明指导书

静脉曲张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静脉曲张概述静脉曲张(venous varicose)是指静脉出现隆起、扩张、迂曲等表现,可发生于多个部位,其中较常见的有下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眼眶静脉曲张等。

静脉曲张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引起患者相应部位的不适症状以及功能异常。

静脉曲张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方式,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式。

英文名称:venous varicose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下肢,生殖部位,眼,腹部常见症状:肢体沉重、静脉隆起迂曲、阴囊沉重及坠胀感、间歇性眼球突出主要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体积描记检测、下肢动态静脉压、血常规、血生化、细菌培养、CT 静脉造影(CTV)、磁共振静脉造影(MRV)、X 线静脉造影、胃镜重要提醒:静脉曲张会影响局部的功能,可能导致下肢运动障碍、不育等,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静脉曲张的发病特点三、静脉曲张的病因病因总述:静脉曲张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先天性的静脉壁结构缺陷、后天的静脉结构改变、静脉回流障碍等因素均可能与发病相关。

基本病因:1、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主要因为先天性浅静脉壁薄弱或瓣膜关闭不全,以及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导致静脉扩张,近端静脉属支瓣膜发生闭锁不全,使血液逆流,又逐渐破坏了远端瓣膜而形成静脉曲张。

2、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可能与精索静脉先天发育异常、后天性疾病累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会导致患者精索静脉回流障碍,出现异常的扩张、伸长和迂曲等表现。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因主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使食管和胃底静脉血液循环障碍、血流压力增加,导致食管和胃底的静脉扩张、迂曲。

最新《SVSAVFAVLS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更新要点解读

最新《SVSAVFAVLS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更新要点解读

最新≪SVS∕AVF∕AVLS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更新要点解读下肢静脉曲张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慢性静脉疾病(COS~C6类)的总体负担估计范围为45.6%~83.6% ,各个临床分类的总体汇总患病率分别为:C0s类9%s C1类26%s C2类19%s C3类8%s C4 类5%s C5 类1 %、C6 类0.42% £2 类的年发病率为0.22%~2.3%[1 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 SVS )、美国静脉论坛(American Venous Forum , AVF )和美国静脉与淋巴学会(American Vein and Lymphatic Society , AVLS )最近发布2023年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2023版指南"),是关于下肢静脉曲张即C2类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对静脉曲张患者行双功超声扫描(doppler ultrasound scanning , DUS \加压治疗的管理、药物和营养补充剂治疗、浅静脉主干反流的评价和治疗、属支静脉曲张的评价和治疗、浅静脉瘤、静脉曲张并发症的管理及其治疗等提供证据,以帮助医师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适当的、新的管理[2-3]。

本文总结2023版指南更新要点,并结合新循证医学进展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同行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静脉曲张患者的评估慢性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的分类和分级2023版指南建议使用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学(clinical-etiology-anatomy-pathophysiology ,CEAP 汾类系统2020 年升级版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分类,使用改良版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revised 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 , rVCSS )进行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和治疗后结局评估。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与参考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与参考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与参考1. 概述1.1 定义下肢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 LEVT)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中形成血栓。

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指发病后14天以内,慢性期指发病后14天以上。

1.2 发病率下肢静脉血栓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较高,约为每年每10万人中有1-2人发病。

在我国,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剧,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 病因与危险因素2.1 病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与静脉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缓慢三个因素有关。

2.2 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 Factor II、 Factor V Leiden、Prothrombin GA 等基因突变。

- 后天因素:长时间制动、肥胖、吸烟、口服避孕药、创伤、手术等。

- 疾病相关:癌症、糖尿病、 heart failure、肾病等。

3. 临床表现3.1 急性期- 疼痛:患肢明显疼痛,尤以腓肠肌为甚。

- 肿胀:患肢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亮。

- 发绀:患肢皮肤呈暗紫色。

- 浅静脉曲张:可见患肢浅静脉明显扩张、弯曲。

3.2 慢性期- 疼痛和肿胀减轻,但可能持续存在。

- 皮肤硬化、色素沉着:慢性期患者皮肤可出现硬化、色素沉着。

- 静脉溃疡:慢性期患者可出现静脉溃疡,经久不愈。

4. 诊断4.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关注有无诱因、症状、体征等。

4.2 体格检查- 观察患肢肤色、肿胀程度。

- 触诊患肢,了解静脉走行、触痛等情况。

4.3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首选检查方法,可显示血栓部位、范围和静脉血流情况。

- D-二聚体:急性期患者 D-二聚体升高,有助于诊断。

- 血常规、凝血功能:了解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 静脉造影:可见阻塞部位及阻塞程度。

5. 治疗5.1 急性期治疗- 抗凝:首选治疗,降低血栓扩展风险。

常用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

- 溶栓:对于大面积血栓患者,可选用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药物。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诊疗指南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诊疗指南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诊疗指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诊疗指南静脉曲张是慢性静脉高压引起的永久性扩张,筋膜外浅静脉或交通静脉均可呈圆柱状或囊状的扩张。

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曲张和继发性曲张。

“varicos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varicose”的意思是“多节的”静脉曲张可以是局部或长短的,常合并有卷曲,延长或迂曲。

【病因】以下因素和原发行性静脉曲张有关:1、家族易感性。

2、年龄增加。

3、先天性静脉瓣缺如。

4、机械或激素因素引起的静脉壁薄弱;5、肥胖6、妊娠(静脉曲张未生育女性为21%,有一个孩子的女性为34%,有两个孩子的为42%)7、继发性静脉曲张常于静脉血栓形成后发生,但也可能继发与动静脉瘘。

【诊断】一、临床表现:1、下肢沉重感,行走或跑步后改善。

2、下肢疲劳。

3、曲张区域疼痛,特别是站立时4、月经前曲张静脉周围以及网状和串珠状静脉疼痛5、踝部肿胀,特别在傍晚6、受热时症状加重7、下肢抬高时症状改善8、晚期出现足靴区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二、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压测定,静脉顺、逆行造影。

三、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下肢浅静脉扩张迁曲,甚至足靴区出现色素沉着和溃疡。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实验、深静脉通畅试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彩色多普勒或静脉顺、逆行造影可准确的判断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和瓣膜形态及功能。

第36 / 39页【鉴别诊断】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症:是由于血栓机化后再通,深静脉回流障碍或倒流引起。

浅静脉曲张是代偿性症状。

2、Klippel-Ternaunay综合症:属于先天性血管畸形,肢体静脉曲张较广泛,常累及大腿外侧和一侧,患肢较健侧增粗增长,皮肤有大片“葡萄酒色”血管痣。

称三联症。

3、动静脉瘘:瘘多的部位可扪及震颤和连续性血管杂音、皮温增高,远端肢体可有发凉缺血表现。

【治疗】静脉曲张不可忽视,如果对患者产生影响或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征象时就应手术,其他指征包括反复发作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曲张静脉破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概述】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为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亦称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继发性类型则是深静脉病变导致深静脉压增高,破坏隐-股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而引起浅静脉曲张。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大隐静脉,也有大、小隐静脉同时发病,单纯小隐静脉曲张较少见。

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病率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国外统计女性病人多于男性,而在我国男性发病率高。

【临床表现】
1.病人久立、坐位或行走后患肢沉重,酸胀或胀痛,易疲劳,平卧休息或抬高患肢后症状可减轻,有晨轻暮重的特点,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2.好发因素
(1)长时间站立或坐位。

(2)体型高大和肥胖。

(3)妊娠和腹压增高。

(4)遗传和习惯性便秘可能与下肢浅静脉曲张有关。

3.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甚至迂曲成团,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

病情长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如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的溃疡。

4.曲张静脉容易并发浅静脉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可扪及红肿的索条,有压痛。

【诊断要点】
1.患肢沉重、酸胀,且晨轻暮重,下肢浅静脉迂曲张。

2.踝部和足背部肿胀,病情严重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

3.Trendelenburg试验可发现有无大隐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Perthes实验阴性,证明深静脉通畅。

对怀疑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应做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或静脉造影。

4.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见深静脉通畅及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

可以作为手术的依据。

5.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可鉴别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导致的浅静脉曲张。

无创检查能够确诊的病例不必常规行静脉造影。

【治疗方案及原则】
1.保守台疗适用于病变轻、妊娠期妇女或者不愿手术和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

保守治疗只能够减轻症状,而不能治愈本病。

(1)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坐位和习惯性便秘等。

(2)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坐位者和妊娠妇女,可以穿循序减压袜治疗。

(3)药物治疗:药物可以减轻下肢水肿、改善微循环及预防血栓形成。

2.手术术治疗是本病的根治方法。

(1)高位结扎和剥脱曲张的大、小隐静脉。

(2)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

3.硬化剂注射治疗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后加压包扎,刺激静脉内膜发生炎性反应,导致血管腔纤维性阻塞。

只适用于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局限曲静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