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 (2)

中国石拱桥 (2)
中国石拱桥 (2)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齐莹莹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式。

知识链接:

一、说明文 1.定义: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有关知识:

2.说明文的种类:(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3)科学小品文

3.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总体到部分……)

(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逻辑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递进。

5.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

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引用、作诠释等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在准确的前提下,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炼,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平实、生动)

二、作者介绍: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五十年代有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hú()形拱()形匀称()张鷟() xiáo河()残损()惟妙惟肖()石砌()推崇()巧妙绝伦() 2(解词)惟妙惟肖:巧妙绝伦:

3、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4、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5、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文章的结构安排是。

第二课时

二、再读课文,具体分析:

1、分别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2、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

3、概括第9、10段内容:

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三、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

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能否去掉?)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当时、可算是”能否删去?)

四、分析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3)“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

(4)张嘉贞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唐朝张鷟说“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师小结: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四.作业

做一篇说明文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说明方法多样课文同步讲解新人教版20180907136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说明方法多样,解说给力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一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作为一篇说明文,文章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解说给力。 ★打比方 【精彩在线】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这句话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石拱桥的桥洞喻为彩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拱”的形状特点。 ★列数字 【精彩在线】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第①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几个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的特点。第②句介绍了卢沟桥的长、宽、石拱的数量及石拱的长度,准确地介绍了卢沟桥的整体尺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举例子 【精彩在线】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这句话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另外,文章还使用了作比较、下定义等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清楚而严谨。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中国石拱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_2

《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教学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教材分析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 2.解释词义和字义:惟妙惟肖、和谐、匀称、古朴、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或利用投影显示。 3.讨论课题。 (1)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短语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三、点拨阅读 (一)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石拱桥:(1-2)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出现—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八年级上《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大李中学:李领兵教学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3、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

“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桥梁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三十年代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听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特征。(播放课文录音)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学生自学找出作者主要以那几座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明确:赵州桥、卢沟桥 四、再读课文,局部探究。 请学生速读4~8段,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1、找出赵州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迄今保存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教学目标 1、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2、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4、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突破方法: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本文内容相契合的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图片,引导学生渐入情景。 难点:1、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突破方法:1、学生品读赵州桥、卢沟桥的语段,找出两座桥各自的特点。经过合作探究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不同点:赵州桥——单拱石桥;卢沟桥——联拱石桥。 2、通过欣赏古今的大桥,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方法 1、信息筛选法:学生自读,学会扣住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抓住关键性语句,筛选重要信息。 2、问题教学法: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教师认真组织问题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辨析文体,导入新课。 1、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课前资料) 学生课前阅读,感知两段文字的区别,说出其文体,谈即一两点即可。 (1)《荷情万种》节选 我印象中的荷花应该是玲珑剔透的,花瓣像用淡色的红玉雕刻而成,袅袅伫立在碧波中,纤长而高傲。它不热烈如牡丹,也不忧伤如秋菊,它只是冷静地思索着、展望着。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设计:付空霞学习目标: 1、阅读说明文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 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认知并一起度过这难忘而快乐的四十五分钟。 今天老师将带领着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文体——说明文。那什么叫说明文呢?书上这样解释,说明文就是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就是给我们以科学的知识,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那么有同学就会问,那这种文章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学习呢?课本中的单元提示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说明文的方向,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学生看第三单元的单元提示,指名朗读) 这个单元的学习提示,我们可以概括一下学习说明文的目标,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 抓特征、理顺序、知方法、品语言 今天咱们就以我们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为例,来学习说明文。 【多媒体展示】中国石拱桥 二、授新课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 1、将自己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 2、这篇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在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它的特征 检测明确: 【多媒体展示】 (1)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2)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3——8)过渡: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初步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那作者是怎么把这些特征写清楚明白呢? (二)精读课文3---8段,

检测明确:【多媒体展示】 探究: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而要选择两个呢? (学生回答):预设:1、他们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的地方。 2、他们代表着我们国家不同结构的石拱桥。 再读课文,看看赵州桥和卢沟桥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完成下表: 作者选择两例互相对照,互相补充,既全面又典型的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理清说明顺序 过渡:那这篇文章是不是开篇就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呢?不是,而是先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再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最后总结概括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以及它的飞速发展,从结构来看,是总分式结构,从顺序上来看,是按照由一般到个别,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多媒体展示】 总石拱桥 赵州桥 分中国石拱桥逻辑顺序 卢沟桥 总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及其发展 在一篇说明文中,不但在整篇文章中要讲究一定的说明顺序,在局部同样也要讲究科学合理的说明顺序, 1、赵州桥的四个特点(一)(二)(三)(四) 2、我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首先,其次,再其次, 这些片段中又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来安排内容的,这种说明顺序就叫做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过渡,要想把事物的特点介绍的清楚明白不但要有清楚的说明顺序,也需要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四)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

《中国石拱桥》名师比赛教案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文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理清本文结构(分为三部分) 2、明确作者以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并且运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重点) 3、熟知本文运用的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重点) 教学设想 《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的说明文。在七年级学生已经学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有了初步了解,所以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无须再反反复复讲授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本课是典型的事物性说明文,学生理解起来并无太大难度。我以本课的说明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州桥和泸定桥运用了何种说明顺序和哪些说明方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分析本文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教学课时:2个课时 教学工具 粉笔、黑板、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桥,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随处可见,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类型的桥呢?(引出石拱桥,出示石拱桥的图片) 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请同学们看看图片,说说你眼中的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呢? 同学们刚刚回答是否正确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茅以升先生学习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看看中国石拱桥到底有什么特征,为何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 二、作者简介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长江大桥的建造。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他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有日、英、法、德、西班牙五种文本)。著有《钱塘江桥》、《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一、二)、《茅以升文集》、《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三、初步感知,理清结构 1、.快速默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 整体把握课文容。 2、本文的说明事物是什么?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州桥和卢沟桥?(中国石拱桥,州桥和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的代表) 3、快速默读课文,本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全文可分四部分。

(完整版)中国石拱桥阅读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一) ①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D)(2分)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原因到结果 D、由一般到个别 2.第①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打比方。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 3.结合第②③段内容,说说我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2分)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多样)、结构坚固、到处都有。 4.请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举例子。举旅人桥的例子,更真实具体的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5.第④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6.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6分)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早”限定了程度,说明石拱桥在桥梁史上出现的还不是最早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都表示对这些情况只是估计、推测,旅人桥修建于哪一年,是不是有记载最早的石拱桥还不能完全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一词限定了程度,表明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的可能。 《中国石拱桥》(二)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7.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 A. 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 B.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 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 D.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7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7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重难点) 3.把握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重点) 4.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爱国热情。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十岁那年,亲眼看见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故,他内心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所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 提问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提问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 明确: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 提问3: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自然

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开头第一自然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二自然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提问4: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提问5: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教师强调“桥长……11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明确:由整体到局部。 提问6: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并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双曲拱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提问7: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写赵州桥是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分明。 三、板书设计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事物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中国石拱桥教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目的要求: 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重点:1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难点: 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教具准备:U盘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说明文的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4、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 子分类别列图表 }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检查预习: 1字词 2、整体感知:给课文题目加上适当的定语:----------的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在这里可对比一下“令人骄傲”,看看哪个答案更适合这种文体)

三、分析课题——中国石拱桥 桥——??————拱————石————中国 (建筑物)-(形状)-(质料)-(地域) (此题目的是简单介绍中心语和修饰词之间的关系) 四、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莫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 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因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具有的共性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 赵州 桥:卢沟桥: 外形:“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 (形式优美) 是否坚固:一千三百多年,还保持原来的雄姿两岸河堤被冲毁,卢沟桥从未出事 (结构坚固) 修建时间: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历史悠久) 6、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1)、独拱石桥:1、只有一个弓型大拱(最长、无坡) (赵州桥)2、拱肩上各有两小拱(省料、防洪、美观) 3、28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 4、结构匀称环境和谐古朴美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联拱石桥:1、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 (卢沟桥)2、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 3、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7、思考: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 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8、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理解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方式。 4、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桥,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大家介绍的都很生动,但却没有把你举的桥系统的说出来,怎样说呢,那得抓住各个桥的特点,怎样抓住特点去说,《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会给你一个很好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洨河(xiáo)匀称(chan)惟妙惟肖(xiào) 2、解词:匀称古朴惟妙惟肖巧妙绝伦 三、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茅以升,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明确:(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桥洞拱形、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桥。 四、研讨归纳 提名学生朗读有关段落,思考研讨以下问题。 1、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2、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 3、赵州桥、卢沟桥各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明确:1、赵州桥:(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2)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 2、卢沟桥:(1)联拱石桥(2)坚固(3)形式美观 3、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 卢沟桥:“联拱石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坚固,发水时极少出事”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狮子形态各异,卢沟晓月”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了解本文作者茅以升的基本情况。 2.了解并概括有关石拱桥的知识,理解怎样去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本课的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和行文结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使用的各种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在了一起。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并排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是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今天,请大家随着我走进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背景资料。 本文原载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后经作者补充、修改。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

作时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即传播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3.知识链接。 说明文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学体裁。 说明文的特点:知识性(指其内容,使人有所“知”)、通俗性(指其语言,让人易懂)、条理性(指其结构,做到言之有序)。 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分类别、摹状貌。 说明文语言特点:科学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简练明确。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整理全文思路。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3-9):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原因。 第三部分(10):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部编版八上《中国石拱桥》课文详解

部编版八上《中国石拱桥》课文详解 课前预习 一、作品梗概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作。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因此,他写下了这篇科普说明文。 二、作者简介 茅以昇(1896一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知识重点 一、字音词义 记载zǎi:把事情写下来。 残损sǔn:(物品)残缺破损。 古朴pǔ: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桥墩dūn:桥梁下面的墩子,起承重作用。 推崇chóng:十分推重。 序幕:喻指重大事情的开端。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惟妙惟肖xiào: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二、主题概述 课文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总体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第二部分(3~8):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阐述我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9):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中国石拱桥》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 区别。 二、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三、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 民族自信心。 四、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一、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 明事物的方法。 二、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三、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 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 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 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

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 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几幅桥梁图,适时介绍桥梁的基 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让学生边看边说观看的感受。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 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设计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 大桥—钱塘江大桥,并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建造。著作有《中国古桥与新桥》,《桥话》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中国石拱桥》练习2

《中国石拱桥》作业练习 一、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洨河 ( ) A.jiāo B.xiáo 2.长虹饮涧() A.jiàn B.jiān 3.张鷟 ( ) A.zhuó B.zú 4.桥墩 ( ) A.duēn B.dūn 5.惟妙惟肖() A.xiāo B.xiào 6.匀称 ( ) A.chèn B.chèng 7.河水暴涨() A.zhǎng B.zhàng 8.双曲拱桥() A.qǔ B.qū 二、选出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河堤(dī) B.石拱桥(gǒng) C.记载(zài) D.石砌(qì) 答() .和谐(xié) B.残损(xuěn) C.陡坡(dǒu) D.推崇(chǒng) 答() .智慧(hùi) B.称赞(chēng) C.拱圈(quān) D.悠久(yōu) 答() .不朽(xiǔ) B.几乎(jī)

C.倾听(qǐng) D.雕刻(diāo) 答() 三、按拼音写出汉字。 古pǔshèng景 hú形巧妙jué伦 卢沟xiǎo月jiù地取材 cǎi虹yì想不到 wò虹chū月出云 四、给词语中加黑的字选择恰当的义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胜景() A.胜利 B.比另一个优越 C.承受 D.优美的 2.惟妙惟肖() A.相似 B.肖像 3.意想不到() A.意思 B.心愿 C.料想 4.就地取材() A.趁着 B.只 C.靠近 5.巧妙绝伦() A.条理 B.同类 C.人伦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江河上,发挥交通作用。(横跨、雄跨、横架) 2.赵州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姿态、规模、雄姿) 3.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称赞、推崇;欣赏、观赏;景色、奇观) 4.石拱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建筑、杰作、工程) 六、指出下边的句子中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将它们的序号分别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1.不要掉队呀! 2.这本书多少钱? 3.快看,有人家了。 4.人都到哪里去了! 5.不知道! 6.他觉得浑身轻松了。 7.我们顶着天啦! 8.好大的山呵! 9.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 10.我的老天爷! 主谓句 非主谓句 七、下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写在括号中。

11、中国石拱桥教案(公开课)

11、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桥梁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三十年代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扫清生字词障碍。 弧形(hú)长虹饮涧(jiàn)匀称(chèn) 桥墩(dūn)惟妙惟肖(xiào)河堤(dī) 2、词语解释。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巧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3、学生听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特征。(播放课文录音)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4、学生自学找出作者主要以那几座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明确:赵州桥、卢沟桥 四、再读课文,局部探究。 请学生速读4~8段,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1、找出赵州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 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鷟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迄今保存完整的大量石桥,是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找出卢沟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 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13世纪就闻名于世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 3、教师小结: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五、学习说明方法。 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

(人教部编版)第5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 同步练习5

《中国石拱桥》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匀称.()惟妙惟肖.() 桥墩.()洨.河() 河堤.()记载.() 2.解释下列词语。 (1)古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巧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头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一年,全球雅思考生数量突破首次300万人次。(将“突破”和“首次”对调) B.通过家长给孩子的自律性进行评分可见,得分越高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强。(删去“通过”) C.新技术融入教育后,老教师更担心自己能否赶上年轻教师的脚步,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将“不能”改为“能否”) D.长期在盲校从事计算机课教学的老师表示,目前国内盲校基本都普及了计算机教学。(删去“都”) 4.根据画线句子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谅解是一种美德,冰雪谅解了春风,便有了繁花似锦的明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_________,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属于___________说明文。 课内精读 1.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样说是不是主次颠倒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加点词,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 ..早。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 ..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拱的两肩 ..上,各.有两个小拱。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6段写了卢沟桥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