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

合集下载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
21
溶酶体
消化细菌、异物、自身衰老细胞
*
22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
*
23
中心体
成对存在,参与细胞有丝分裂
*
24
微丝与微管
细胞骨架
*
25
线粒体
动力工厂
*
26
(三)细胞核
一般位于细胞中央,球形 多数细胞一个核,也有2个或多个的(肝细胞),
也有无核的(成熟红细胞) 组成:
◦ 核膜 ◦ 核液 ◦ 核仁 ◦ 染色质
◦ 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
*
13
被动转运:一些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 基酸、Na+、K+,在与跨膜蛋白结合后,经细胞膜 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
◦ 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
14
主动转运:把物质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至浓度高的 一侧,同时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能量的过程。
◦ 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
51
肥大细胞
多分布于小血管周围 分泌肝素(抗凝血)、组织胺(扩张毛细血管、增
强通透性)
*
52
浆细胞
数量少,慢性炎症时数量多,可产生抗体
*
53
2、间质
纤维
◦ 胶原纤维:白色、较粗、索状、韧性强 ◦ 弹性纤维:黄色、较细、细丝状、有弹性 ◦ 网状纤维:短而细、有分支、相互吻合成网状、无弹性、
*
35
*
36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状细胞 组成
如分布于甲状腺滤泡、肾小管等处的上皮
细胞游离面常有微绒毛
具有分泌和吸收等功能
*
37
*
38
单层柱状上皮:一层柱状细胞组成

《人体基本结构》课件

《人体基本结构》课件

人体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是循环系统的载体,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循环系统的功能包括运输、调节体温、防御和维持酸碱平衡等
骨骼肌纤维分布:骨骼肌纤维在人体各部位分布不同,如四肢、躯干、 颈部等
肌肉系统功能
运动:肌肉收缩产生力量,使人体进行各种运动 支撑:肌肉支撑骨骼,保持人体姿势和稳定性 保护:肌肉保护内脏器官,防止外力损伤 代谢:肌肉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参与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人体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概述
矿物质储存:储存钙、磷等矿物质,维 持骨骼健康
内分泌作用:某些骨骼细胞可以分泌激 素,参与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
人体肌肉系统
肌肉系统概述
肌肉系统是人 体的重要组成 部分,由骨骼 肌、心肌和平
滑肌组成
骨骼肌是人体 最大的肌肉系 统,负责运动
和维持姿势
心肌是心脏的 肌肉,负责心 脏的收缩和舒

平滑肌主要分 布在内脏器官 和血管壁上, 负责维持器官 和血管的形态
大肠:吸收水分,形成粪便
胃: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
肛门:排出粪便
消化系统功能
消化食物: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便于吸收 吸收营养: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供身体利用 排泄废物:将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调节免疫: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人体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
和功能
肌肉系统组成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是人体主要的运动器官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

头颈部: 头面部、颈部、项部
人体分部
躯干部:
胸部、腹部 背部、腰部、骶部
四肢部 上肢: 上臂 前臂 手
下肢:大腿 小腿 足
人体解剖方位: 1.解剖学姿势
2.切面 3.器官的方位
的表示
小结
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单位是什么? 构成人体器官最基本的组织是什么? 演示解剖学姿势 演示不同的切面 在自己身上指出人体各个部分名称?
人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
肌 细 胞
神经细胞
横纹肌
心肌 平滑肌
血 细 胞
1、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2、细胞的化学组成:
无水 机 质 无机盐
蛋白质 有糖 机 脂类 质 核酸
维生素
第二节 基本组织
细胞: 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 由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
胞,借细胞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骼肌组织
心肌组织
平滑肌组织
4、神经组织
组成: 由神经细胞和
神经胶质细胞构 .成。它们在全身 分布形成神经系 统。
第三节 器官、系统、人体分部
由不同的组织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 的器官,如心、肝、脾、肺、肾、脑等。
系统
许多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器 官结合起来,共同连接完成某一方 面的功能,称为系统,人体有运动、 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 感觉、内分泌、神经等系统。
四大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四类组织称 为基本组 织。
1、上皮组织
分类:按分和功能可分 被覆上皮 腺上皮 感觉上皮
(1)被覆上皮: 被覆于人体的表面,衬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共104张PPT)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共104张PPT)
分布:胃肠道和子宫等。
功能:吸收、分泌。 杯状细胞:散在柱状细胞间 ,形似高脚酒杯,是一种腺
细胞,分泌粘液,有滑润上皮 及保护上皮的作用 。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 梭形细胞 锥体形细胞 杯状细胞 高矮不等的细胞基底端均附
于基膜上 。 分布:呼吸道腔面。
5.变移上皮
表层:呈大立方形,胞质丰富 ,有的双核;
1、分类及其分布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心血管、淋巴管腔面 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外表
单层上皮
复层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等 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等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 移行上皮:泌尿道 复层扁平上皮:角化〔皮肤〕未角化〔口腔等〕
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男性尿道等
1.单层扁平上皮
外表:细胞呈不规那么多边形 。 垂直面:细胞核呈扁平形。 特点: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便 于液体流动及内脏运动。

概念:
指细胞通过直接利用ATP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
质(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 转运的过程。
化学本质:
如:钠泵是Na+-K+依赖式ATP酶。 也称Na+-K+-ATP酶。 启动机制: 启动和活动强度与膜内高浓度Na+和膜外高浓度K+有
关。
钠泵活动时 泵出Na+和泵入K +同时进行或“耦联〞在一起
类型: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能合成和储存脂肪,参与脂质代谢。
(蛋3)白小质胶介质导细不胞(M能icrogl杀ia) 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 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 是胶态的均质性物质,主要由蛋白多糖、糖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构成的具有一定粘性的胶状物质。

《人体结构概述》PPT课件

《人体结构概述》PPT课件
第六十一页,共61页。
• 嗅觉(xiùjué)上皮 • 味觉上皮
• 视觉上皮 • 听觉上皮
• 位觉上皮
第三十三页,共61页。
2、结缔组织(jiédì-zǔzhī)(connective tissue)
• 位置:广布于身体各处,连接身体各种组织。 • 特点:有大量的间质和多种细胞构成。细胞的位置不固定,
不形成完整的细胞层。
序言。骨与骨连结。构成:由小分子氨基酸(Aa)构成的链状结构。构成:由小分子葡萄糖等构成的链状结构。溶酶体 (lysosome):“回收车间”和“保卫处”。扁平膜囊结构,周围有大量囊泡。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细胞膜在相邻细胞之间分化而 形成的特定连接。位置:覆盖于动物体的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及囊的内表面。位置:广布于身体各处,连接身体各种 组织。特点(tèdiǎn):含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细胞和基质较少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第四十七页,共61页。
A、骨骼肌
• 肌细胞:长圆柱状,多核。含丰富的肌原纤维。
• 肌原纤维 肌球蛋白:粗肌丝 肌动蛋白:细肌丝
• 收缩就是(jiùshì)肌动蛋白在肌球蛋白上的滑行。
第四十八页,共61页。
第四十九页,共61页。
第五十页,共61页。
B、心肌(xīnjī)
• 特点:心脏特有。具有横纹但不明显。肌细胞有分支,且 只有一个核。 细胞间形成闰盘,有利传导。 受植物性神经控制(kòngzhì),为不随意肌。
»功能:与中间代谢有关;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内 物质运输。
第十二页,共61页。
GO
第十三页,共61页。
第十四页,共61页。
流动(liúdòng)镶嵌模型
第十五页,共61页。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PPT课件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PPT课件

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TP结合蛋白)
第一信使
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特异 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配体
(细胞外信息分子)
膜G蛋白耦联受体
腺苷酸环化酶
G蛋白效应器
磷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A2 鸟苷酸环化酶
磷酸二脂酶
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
(、、亚单位)

cAMP I P3
2 神经胶质细胞 包被在每个神经元包体和突起的周围 作用:支持、绝缘、营养、保护、修复、等 中枢包括4种神经胶质细胞
3 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突起和外包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许多神经纤维结合成束。 可分:有髓鞘纤维、无髓鞘纤维
4 突触 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5 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末梢
2 平滑肌 主要分布于内脏和血管的壁,所以又叫内脏肌。 结构特征: 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 细胞核位于肌纤维中央; 受内脏神经支配,不受意识控制,属于不随意肌。 功能特点: 具有自动性,在脱离神经支配或离体培养下, 也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
3 心肌
主要分布于心脏壁。 结构特征:呈短柱状,有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
The secondary
str疏uc水tur区e
The quaternary structure
膜离子通道结构
3) 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受体分子胞浆侧自身具有酶活 性,或者可直接结合并激活胞 质中的酶而不需要G蛋白参与
生长因子 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
包括有: 酪氨酸激酶受体: 如 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连接处有闰盘结构, 核呈卵圆形位于肌纤维中央, 单核并偶见双核。 肌原纤维有明带和暗带,具有横纹。 受内脏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 功能特点:心肌收缩慢、有节律而持久, 不易疲劳。

人体的基本结构ppt课件

人体的基本结构ppt课件
* 这种结构不仅见于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亦见于各种 细胞器的膜性结构,如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
* 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结构形式—称为单位膜式生 物膜。
精选ppt课件
9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生物膜是以有极性的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 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 理功能的蛋白质。脂质的亲水性端分别朝向膜的 内外两侧,疏水性端相互靠近位于膜的内部。膜 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上:有的附着在 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半镶嵌在膜的内或外表面; 有的蛋白质侧贯穿整个脂质双分子层,两端暴露 在膜的内外两侧。糖和膜上的脂质或蛋白质结合, 形成糖脂和糖蛋白。糖脂和糖蛋白的糖链部分, 几乎都棵露于膜的外表面。这些糖链可以成为细 胞的特异性标志。
如:红细胞膜A、B凝集原的差别在于糖链中一个糖基的差别。
精选ppt课件
3
传统: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现代:膜性体系、微纤维体系、微球体体系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根据所处的环境、生理功
能不同而由很大的差别。
精选ppt课件
4
精选ppt课件
5
精选ppt课件
6
(一)细胞膜(原生质膜)
从原始生命物质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特征 之一,是生命物质外面出现一层膜性结构即细胞 膜又称质膜。细胞膜不但是细胞核环境之间的屏 障也是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 的门户。
精选ppt课件
41
胞吐:
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性分泌物 高尔基复合体
膜性结构包被=分泌囊泡
囊泡向质膜内侧移动
囊泡膜与质膜的某点接触并融合 融合处出现裂口 分泌物排出
精选ppt课件
囊泡的膜成为细胞膜的组成部分
42
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及其特点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_PPT幻灯片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_PPT幻灯片

突触
几种突触形式
(二)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的几种 主要形态类型
突触
(三)神经胶质细胞
特点:数目多
有突起,但不分树突、轴突 不形成突触 有分裂能力
纤维性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4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形式
1).被动转运:顺梯度(动力)一,-3-4 不耗能 (F) A 单纯扩散:气体(O2,CO2),P高P低 B 易化扩散:需膜蛋白参与 载体运输: 象船,eg:GS,AA 通道运输: 象水龙头,eg:各种离子(K、,Ca、 Na)
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 化学依赖性离子通道 特点: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二 结缔组织 P23
• 由细胞、纤维和基质组成 • 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基本组织 • 主要起支持、连接作用,并且有营养和防御、保护作用 • 分为 疏松结缔组织:含多种细胞,三种纤维
致密结缔组织:细胞少,纤维多 脂肪组织:含大量的脂肪细胞 网状结缔组织:合网状细胞网状纤维 软骨组织:含有软骨细胞和丰富的纤维 骨组织:含骨细胞、骨纤维 血液:含血细胞、纤维蛋白原
(一)、 疏松结缔组织
• 1细胞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
脂肪细胞
P24
2 纤 维 : 胶 原 纤 维 、 弹 性 纤 P25 维 和 网 状 纤 维
(二)、致密结缔组织 (三)、脂肪组织 (四)、网状结缔组织
(五)、软骨组织: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
三 肌肉组织
靶细胞膜 上的受体
跨膜信 号传递
(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脱落。
分布:皮肤、口腔、阴道。 功能:机械性保护作用(耐磨擦、
阻止异物侵入)。
复层柱状上皮:
结构: 表层细胞为柱状,排 列整齐, 中间层亦为多边形, 深层是低柱状细胞。
分布:此种上皮分布范围较 窄,仅见于眼睑结膜和男 性尿道等处。
腺上皮以具有分 泌功能的细胞 为主的上皮,
腺体由腺上皮构 成的器官。分 为外分泌腺和 内分泌腺。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 梭形细胞 锥体形细胞 杯状细胞
结构:高矮不等的细胞基底 端 均附于基膜上。
分布:呼吸管道腔面。
复层扁平上皮
基膜:较厚波浪状,扩大连接面。
近基膜:一层为立方形或矮柱状
细胞,较幼稚,具分裂 能力,补充表层脱落细胞。
中间:数层多边形细胞, 浅层:几层扁平细胞,最表层退化,
胞间的通讯。
神经胶质细胞
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其数量比神经元的数量大得多,胶 质细胞与神经元数目之比约10:1~ 50:1。
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一样具有突起, 但其胞突不分树突和轴突,亦没有 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 修复等功能功能。终生具有分裂繁 殖能力。
第三节 器官、系统和人体形态
呈液体状,有的呈胶态状,有的呈固态状,纤维可分为胶 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 4、分布于全身各部,形态多样,有液体的血液、淋巴液, 胶状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有固态的软骨组织 和骨组织。
(二)分类
1、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 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2、软骨组织 3、骨组织 4、血液
二、人体形态
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部分。 头颅:面颅和脑颅。 颈:连接,灵活。 躯干:前为胸腹后为背腰骶;体腔分胸腔和腹腔。 四肢:分上下肢;上肢由肩至手,具有灵活的关节;下肢 由髋到足,宜于直立行走。
标准姿势
又称解剖学姿势,为了说明人体各个局部或者各个器官及 结构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一种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 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 干的两侧,手掌向前。描述任何结构时均以此为标准。 上和下:靠近颅的为上,靠近足的为下 前(腹侧)与后(背侧) :近腹者为前(腹侧),近背面者为后 (背侧)。
固有(纤维)性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
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分布 皮下、组织与组织之间
器官与器官之间 皮肤、真皮、肌腱、韧带
皮下、内脏周围、网膜
造血和淋巴器官
(1)疏松结缔组织
细胞少,种类多;纤维少,基质多,结构稀疏。 特点— 分布广泛(组织、器官之间)。
连接,支持,营养,防御,保护和修复。
内和外:与人体正中面的相对 距离。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 者为外。
浅和深:近皮肤者为浅,离皮 肤远而近人体内部中心者为深。
矢状面(纵切面):将人体或 器官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或 器官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额状面(冠状面):将人体或 器官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第四节 人体机能的调节
3、无血管,营养靠深层结缔组织内血 管供应。
4、分布在体表及器官的内表面
小肠上皮模式图
上皮
绒毛 皱襞 小肠断面
(二)分类
被覆上皮:覆于体表和衬于有腔器官 的腔面,起保护、分泌 和吸收等 作用,可分为单层和复层上皮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
1、被覆上皮分类
内皮:心血管、淋巴管腔面
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
垂直切面观:细胞核呈扁平形,
胞质很薄,含核部分略厚。
功能: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便
于液体流动及内脏运动。
名词解释:
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 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 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表面观:每个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
形。
切面观:细胞呈立方形,细胞核圆
神经元的种类
按突起数目分 (1)单极神经元 (2)双极神经元 (3)多极神经元
神经元的种类
按功能分
(1)感觉神经元 (2)运动神经元 (3)中间神经元(联
络神经元)
突触
是神经元与神经元
之间的机能接触点, 是神经元与神经元 之间,或神经元与 非神经细胞之间的 一种特化的细胞连 接,通过它的传送 作用实现细胞与细
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身处变化着的环境中, 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等的功能需要协调统一。人 体机能的调节有三种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定义:指通过神经系统对机体组织、器 官和系统进行的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 激的规律性应答。
形、位于细胞中央。
功能: 具分泌、吸收等功能。 分布: 肾小管上皮、甲状腺滤泡
等。
单层柱状上皮
切面观:细胞呈柱状,细胞核
长圆形,多位于近基底部。
分布:胃肠道和子宫等。
功能:吸收、分泌。
柱状细胞:散在柱状细胞间,
形似高脚酒杯,核为三角形或 扁圆形,是一种腺细胞,分泌 粘液,有滑润上皮及保护上皮
的作用 。
功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一节 细胞
细胞核
位于细胞中央,为球形,多数细胞有一个细胞核。 核膜、核液、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功能: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是遗传 信息的载体,主要功能和遗传密切相关。
第一节 细胞
特殊的细胞结构 1. 微绒毛 2. 纤毛 3. 鞭毛
第二节 组织
组织
由形态相近、功能相似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 而构成。根据其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 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一、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 (二)分类
(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
1、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
2、有极性:即细胞两端结构和功能具 有显著的差别,具有游离面和基底面。 朝向体表或管腔的内面即游离面;另一 极为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以一层基 膜相连。
单层上
其它:肺和肾小囊壁层上皮
皮(由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等
一胞层构细成)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等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
复层扁平上皮:角化(皮肤)、未角化(口腔、阴道)
复层上
皮(由多
层上皮 细胞构
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男性尿道等
成)
单层扁平上皮
表面观: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
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在体内,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是互相联系的,一
方面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 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机体是在神 经—体液调节下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称为 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的定义: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 用,细胞和组织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 的反应,又称局部体液调节。
(2)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 细胞少,基质少,纤维多
分类—
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肌腱,腱膜 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真皮,被膜 弹性组织—项韧带,黄韧带
功能:以胶原纤维为主的致密结缔组织,具有连接、 支持和保护功能。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3)脂肪组织
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分白色脂肪细胞和棕色脂肪细 胞。分布在人体皮下、肠系膜、大网膜、以及心、肾、肾 上腺等器官周围。具有支持、营养、保持体温、保护、缓 冲外力等功能。
(4)网状组织
组成
有突起的星形细胞,相邻突起连接成网
网状细胞 核大、圆、卵圆,着色浅,1~2个核

胞质丰富细丝状
网状纤维 网状细胞产生
细丝状,交织成网
分布—淋巴组织、造血组织的基本成分
功能—提供造血细胞与免疫细胞所需的微环境
三、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所组成,肌细胞细长 如纤维,又称肌纤维。许多肌细胞聚集在一 起,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肌束。细胞质称为 肌浆,内含丰富的肌原纤维,且含有能收缩 的蛋白质,可使细胞缩短。根据肌肉组织的 形态和功能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一、器官和系统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的形态, 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
系统:若干功能、结构相近的器官组成系统,共同 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
人体共有九大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 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 尿系统、感觉系统和生殖系统。
第三节 器官、系统和人体形态
些刺激先作用于相应细胞膜的感受性结构,使刺激信息通 过跨膜信号传递,最后形成生物电或者细胞内的改变(耳 蜗毛细胞接受声波、视网膜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 能量转换功能 :人体关节的活动主要靠肌肉收缩与舒张, 而这些主要靠肌细胞上相应的收缩蛋白有关
第一节 细胞
细胞质
为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原生质,为复杂的有机 物,分为细胞液和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复合 体、线粒体、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微丝、 微管)
特点:作用精确的局部调节。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基本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特点:神经调节作用快而精确,且范围较局限。
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的定义:一些化学物质通过组织间液或 血液循环对机体的组织和器官等进行功能调节。
内分泌腺分泌的各种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 方式。
特点: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弥散,作用较 缓慢而持久。
2 泌物称激素。

外分泌腺:由导 管和腺泡组成。 又称有管腺。
二、结缔组织
(一)结缔组织的特点 (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