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基础知识培训--洗涤
化妆品学-第04章 清洁类化妆品

第四章清洁类化妆品1.掌握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制2.熟悉清洁类化妆品类型和分类3.了解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由于人体皮肤每时每刻都在分泌着皮脂、汗液,角质形成细胞也不断地进行着更新换代,而且皮肤长期暴露于外界,表面极易黏附粉尘、刺激物及致敏物等物质,这些外界的物质与皮脂、汗液、脱落死亡细胞以及涂抹的化妆品等混合在一起形成污垢,影响到皮肤的健康和美观,因此必须及时清洗。
各种清洁类化妆品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第一节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制清洁类化妆品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产品其作用机制有所区别。
肥皂、泡沫清洁类化妆品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来降低皮肤污垢的表面张力,通过乳化、增溶和溶解等方式来去除污垢;清洁霜主要通过其油相成分和水相成分来溶解残留于皮肤上的化妆品(如粉底霜、唇膏等)和污垢;面膜类和祛死皮膏类产品通过祛除老化的角质层作皮肤深层的去污。
第二节清洁类化妆品的分类一、按产品的功能分类清洁类化妆品按照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和作用的机制,可分为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和以溶剂型为主的两大类产品。
二、按产品的剂型分类:清洁类化妆品按照其产品的剂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固体类如肥皂、透明肥皂等,具有轻便、使用感好,但用后有发黏感。
2.乳膏类如各种洗面乳、沐浴露等,多数是泡沫清洁剂,使用感觉和起泡性好,除保持固体的优良去污能力外,往往还加有保湿和润肤成分。
其主要成分为各种高级脂肪皂、甘油、高级醇的羊毛脂以及发泡成分。
3.霜剂类如清洁霜,对清除胭脂、唇膏和香粉等残留物的功能较优越,具有性质温和的特性。
主要由油相和水相组成,油相一般用矿物油。
清洁霜又可分为无水、无矿物和乳化型三种类型,其中无水的清洁霜由矿物油、凡士林等配制而成;无矿物的清洁霜主要由洗涤剂组成;乳化型清洁霜包括了油/水型和水/油型。
4.其他类型市面上还有液态的清洁性化妆品水、面膜类、气溶胶状和磨砂类等多种清洁产品。
三、按产品的适用性分类1.适用于干性皮肤的清洁类化妆品主要针对干性皮肤的清洁而设计的产品。
洗涤与化妆品PPT学习教案

▪ 外观检验
要求是图案清晰,字迹清楚,形状端正 ,色泽 均匀, 无不良 异味。
第25页/共104页
肥皂的外观质疵现 象
❖ 三夹板
❖ 出汗
❖ 冒霜
❖ 软烂
❖ 开裂和糊烂
第26页/共104页
▪理化检验
依 据 洗 衣 皂 的物理 化学指 标 。
项目
干皂质量分数,W/%
≥ 54
氯化物质量分数,(以NaCL计),W/% ≤ 0.7
▪ 开发洗涤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洗涤剂。可以用冷水洗涤而仍有较 好洗涤效果,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 洗涤用品向专用型方向发展,以便根据洗涤对象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 ▪ 随着洗衣机的日益普及,洗衣粉由高泡型向低泡型和制泡型(或控泡 型)方向发展。
▪ 合成洗涤剂由单一的粉状向液体、浆体、浓缩型等多种外观形态改变 。
第62页/共104页
牙粉 含漱水
口腔卫生用 品
牙膏
第63页/共104页
护肤类化妆品 美 容 类 化妆 品
发 用 化 妆品
香水类 特 殊 用 途化 妆品 口 腔 卫 生用 品
第64页/共104页
护肤类化妆品
雪
花 膏
润 肤
霜
和
蜜
第65页/共104页
▪ 雪 花 膏 的 性 能特点 和成分 特征:硬脂酸、甘油、水在乳化剂—— 肥皂作 用下而 形成的 油/水型 乳化体 ,雪花 膏是一 种半固 体膏状 化妆品 ,白似 雪花, 涂在皮 肤上遇 热融化 ,像雪 花一样 地消失 ,故得 名雪花 膏。
第8页/共104页
家用
按用途分
工业用
第9页/共104页
❖ 油脂 合成脂肪酸
❖
培训学习资料-洁肤化妆品_2022年学习资料

正确认识皮肤上的微生物-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与机体具有-密切的关系,对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冬在一般情况下 正常菌群与人体-《老子》-保持着动态平衡,菌群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因此不会使人致病。-冬但当皮肤、黏膜受 时,某些正-常寄居于人体皮肤上的菌群,就-可引起疾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不要对实施过度 生措施
污垢-未清洁的皮肤-清洁:去除皮肤表面污垢
第一节皮肤污垢的概念-二、皮肤污垢的组成-1.脱落的角质形成细胞和上皮细胞-2.皮脂(皮脂腺分泌,粘附灰尘 )-3.汗液95-99%水,尿素,乳酸,氯化钠等无机盐-4.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5.灰尘 各类化妆品的残留物(油脂、粉末、颜料等)
眼结膜-外耳道-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鼻咽腔-葡萄球菌 甲,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表皮葡萄球菌-口腔-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皮肤-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 -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肠道-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阴道-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 -大肠杆菌、乳杆菌-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等-★
第二节洁肤类化妆品原料及作用机制-水相成分和油相成分-一、表面活性剂-增溶、乳化、去污、润湿、发泡等作用、保湿剂-三、活性添加剂-四、防腐剂-五、香料、着色剂等
第三节洁肤类化妆品的特点-一、洁肤类化妆品的性能特点-脱脂能力-不能太大-1.结构细致、稳定性好、使用方便 2.软化皮肤、易涂抹均匀、无拖滞感-3.迅速除去皮肤、粘膜和毛孔的污垢-4.用后不感觉干燥、紧绷和油腻,最 能形成薄的保护膜-5.无刺激性,保持皮肤光泽润滑
商品知识---洗化

卫生巾
1、 卫生巾分为日用和夜用型。日用巾身较短, 夜用巾身较长。超薄型夏季更加适用。 2、 卫生巾按巾面分为两种:干爽网面型和棉质 热风无纺布型。干爽网面因是漏斗型,液体不会 反渗,故而较干燥,但因干爽网面是化纤类物质, 个别人会出现过敏反映,停用后过敏现象自行消 失;百热风无纺布巾面是纯棉型,更和肌肤紧密 相亲,使你更舒适,缺点是受压反渗;而三片式 卫生巾将二者相结合,巾身中间为干爽网面,两 侧为棉质面巾,尽可能的减少过敏与反渗现象。
护肤化妆品
作用:主要有清洁、洗净、擦净、保湿、 抗紫外线、抗氧化、细胞赋活等功能, 同时又具有增白、防晒、防皱祛斑、防 治粉刺等特殊功能。
霜与露
霜油性较大,冬季适用,露水份大,适 用于夏季。一般一个小包装为12个,又 统分为增白与营养。防晒露以防晒度分 类,分值为15倍、20倍、25倍。另油性 肌肤应选择露类;干性肤质应选择霜类; 而过敏性肤质应选择敏感肌肤类面霜, 因为此类不含色素香精。
增白皂: 增白皂:
精选优等动植物油脂,添加新型表面活 性剂调配而成,,特别对衣领袖口等油 垢产多处去污能力强。
洗衣粉
1、 加香、加酶、超浓缩、无磷类。 2、加香型使衣物带有清香味;加酶型中 活性酶更彻底清除污渍,使用时注意, 将加酶洗衣粉放入50度水温中溶解,并 且将有色衣物与无色衣物分开;
洗衣粉
领洁净
分为喷剂与洗涤剂。主要洗涤领口的黄 渍等,将领洁净擦在领口或袖口或污渍 处,稍等片刻后,使其于污渍处产生润 湿、增溶、降解、分散后,用手搓或刷 子擦,使污垢分散,切勿先将衣物浸湿, 降低效果。
《洗涤用品和化妆品》PPT课件

〔二〕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品种
1、合成洗衣粉 2、液体洗涤剂 3、浆状洗涤剂 4、餐具洗涤剂 5、住宅用洗涤剂
三、合成洗涤剂的质量检验 〔一〕包装检验
合成洗涤剂可采用塑料袋或硬 纸盒包装,要求封口结实整齐, 印刷图案、文字清晰美观,不能 褪色或脱色。
小包装箱,不得松动或鼓盖, 必须放平码齐。小包装箱上应有 以下标志:产品名称、类别型号、 商标图案、厂名厂址、性能及保 管说明。大包装上应有以下标志;
2、按使用部位分类
皮肤用化装品 黏膜用化装品 头发用化装品 指甲用化装品 口腔用化装品
3、流动性和吸潮结块性
流动性较好的洗衣粉,为包装工艺和 使用都带来了方便;而吸潮结块性的洗 衣粉那么相反,并易造成变质失效。
〔三〕稳定性
洗衣粉在储存过程中,有无因受潮 而出现的泛红、变臭现象。稳定性 差的洗衣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它的组成和内在质量问题。
第七章 化装品
第一节 化装品定义及作用
〔一〕外表活性剂的分子构造特点
分子的一端是由一个较长的烃链 组成的,它是憎水性,能溶于油, 但不能溶于水中,因此称为憎水基 或亲油基;分子的另一端是较短的 极性基团,它能溶于水中而不能溶 于油中,称为憎油基或亲水基。
〔二〕外表活性剂的作用
〔1〕分散乳化作用 〔2〕润湿渗透作用 〔3〕泡沫作用 〔4〕增溶作用
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 内包装一般用蜡纸和外包纸两 层包装,较高级的香皂常用蜡纸、 白报纸和外包纸三层装。
〔二〕肥皂保管
肥皂应贮存于枯燥通风的仓库 内,防止受冻、受热、曝晒,堆 放应垫离地面20厘米上,以免受 潮,纸箱堆垛最高不超过15箱, 防止压坏底层纸箱,每垛间隔20 厘米左右。
肥皂运输时,必须轻装轻卸, 有遮盖物,并防止受潮、受冻、 曝晒。
精细化工化妆品与洗涤剂资料第五章 清洁化妆品

第五章清洁用化妆品主要内容5.1 头发的结构和性质5.2 洗发香波5.3 沐浴剂5.4 清洁霜5.5 清洁面膜5.6 化妆水教学目标(1)了解头发的结构和性质;(2)理解清洁化妆品的概念;(3)理解发用清洁化妆品的配方组成和组分特点;(4)初步掌握发用清洁化妆品的配方生产和工艺规律;其中,(3)是重点(4)是难点。
(5)教学方法:多媒体+提问互动;学时:6概述清洁化妆品的作用对象:毛发和皮肤头发的清洁、保护和修饰是美容的重要内容,毛发化妆品提供了所必需的物质基础。
皮肤的清洁可以延缓皮肤的老化、保持皮肤的健康和良好的外观。
本章介绍毛发清洁用化妆品5.1 头发的结构和性质头发的分类(1) 中性发(健康的正常头发)(2) 干性发(3) 油性发(4) 受损发头发的组织结构头发由毛干、毛根、毛乳头等组成毛干的结构毛干的结构头发的化学组成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角蛋白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以胱氨酸的含量最高,其他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如表5-1所示。
头发的化学结构主链交联键二硫键、盐键、氢键、酯键等头发的化学性质1 氢键断裂2 酸碱对盐键的破坏容易使得头发易于伸直,纤维粗糙、无光泽、强度下降,易断裂.3 碱对二硫键的破坏4 氧化剂的作用使得头发纤维强度下降、头发变得粗糙、缺乏弹性和光泽金属铬和铁能够强烈催化双氧水的氧化作用。
5 还原剂的作用还原剂多为含硫的化合物头发的硫硫键断裂时的头发柔软易于弯曲。
碳的电负性:2.54;硫得电负性:2.586. 其他反应除了盐键、二硫键反应外,其他的活性支链也可以起反应。
如书上例子染发的原理。
染发是用染膏中的碱性成分把头发表层的毛鳞片打开(头发上的鳞片遇碱张开),人工色素进入到头发的皮质层,与天然色素中的一部分相结合,形成想要的颜色。
碘的电负性:2.36 ;氢原子的电负性:2.25.2 洗发香波香波的发展历史椰子油皂为原料的洗发用品;月桂醇硫酸钠为原料的液体乳化型洗发香波和膏状乳化型香波;近年的洗发、护发、去头屑、止痒等多功能作用的洗发香波是现在洗发香波的主流产品。
化妆品基础知识培训ppt详解.

c.公司生产代理的EmucareSE100是典型的非离子型乳化剂,具有很 强的乳化能力,较低添加量即可乳化高达70%的油相。且肤感轻盈。
异壬酸异壬.5
十六十八醇
3.0
维生素E醋酸酯 0.5
水相:汉生胶
0.1
甘油
5.0
去离子水
to100
芦荟提取液
防腐剂
香精
2.0
适量
适量
乳化剂 植物性油 合成油酯 合成油酯 矿物性油 动物性蜡
增稠剂 抗氧剂、营养剂
悬浮稳定剂、增稠剂
保湿剂
植物提取活性营养剂
第二十三页,共49页。
润肤乳液参考配方
第十二页,共49页。
合成油性原料
由天然动植物油脂经水解精制而得的脂肪酸、脂肪醇等单体原 料。如硬脂酸,鲸蜡醇,硬脂醇,胆甾醇等膏霜原料。
合成的脂肪酸酯类物质由于分子中酯基的存在而具有极 性,流体酯类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性较其他滋润物质好, 涂于皮肤上留下相对无油腻的膜。其优良的溶剂性能使 原来不相容的油脂和蜡能相互混合并增加乳化体油相的 塑性,也能加强矿油对皮肤的黏附。如棕榈酸异辛酯、 辛癸酸甘油酯、油酸癸酸酯、异壬酸异壬酯等。目前合 成酯类在化妆品中普遍使用。
第十七页,共49页。
增稠剂简介
卡波系列为比较传统的水溶性增稠体系,例如940、941。其中940可以形 成透明凝胶,增稠性好;但是940体系对电解质敏感,体系中存在电解质 时,940凝胶难以达到预期稠度,适用于膏霜等。941体系透明度高,但是 稠度较低,流变性高,适用于乳液等低粘度的产品。
化妆品基础知识培训--洗涤.doc

化妆品基础知识培训■■洗涤个人护理品原料技术基础知识培训个人护理用品产品分类・个人洗涤类洗面奶,理想的洁面产品要求:具良好的清洁作用,且对皮肤温和,不会过分脱脂。
洗面奶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成分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儿种体系:1.表活体系洁面乳:以普通表面活性剂做为主要成分,可以做成透明或者珠光体系,外观为可流动乳状液体,清洁效果适中,泡沫丰富度一般,但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洗不干净的感觉,这是表面活性剂所固有的特性,同时此类产品还容易出现低温果冻现象,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效果,此类产品适合于各种类型的皮肤使用,产品成本较低。
2.皂基体系洁面乳:采用脂肪酸皂作为产品的主要成分,产品为稠厚的膏状外观,一般珠光效果较强,产品泡沫丰富,清洁力强,适合于油性皮肤使用,缺点是使用后可能会有紧绷或者皮肤发干的感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消费者使用习惯此种类型的产品,会对其清洁能力产生依赖性,再使用其他类型的洗面奶永远会有一种清洁力度不够的感觉,同时,因为产品的清洁力过强, 对皮肤容易造成脱脂,使用此类产品必须同时使用膏霜类护肤产品。
3.乳化型洗面奶:采用乳化体系,产品外观和普通的膏霜乳液,使用是基本无泡,清洁效果较差,但因采用乳化体系,因为有一定的润肤效果,适合于中干性皮肤使用,同时也适合于那些只用洁面产品,不使用其他护肤品的消费者。
表面活性体系工艺:一般把需要提前分散的先分散好(如一些高分子增稠剂,调理剂等),加入水和A相中所有成分,加热到85度左右,搅拌分散,直到完全分散好,冷去到50度以下加入B相即可。
皂基工艺:一般A相,B相分别加热到85度左右(注意大生产时放热),然后B 加入A中,或者A加入B中,后均质lOmin左右,看是否皂化完全,若皂化完全,(如还有皂粒继续均质几分钟)搅拌降温到65度左右加C,后降温到50度以下加入Do乳化体系工艺和护肤中乳化产品一样。
沐浴露,洗手液等1.沐浴露,洗手液和洗面奶的体系很类似,常见有表活体系,皂基体系,乳化体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护理品原料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个人护理用品产品分类- 个人洗涤类
洗面奶,
理想的洁面产品要求:具良好的清洁作用,且对皮肤温和,不会过分脱脂。
洗面奶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成分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体系:
1.表活体系洁面乳:
以普通表面活性剂做为主要成分,可以做成透明或者珠光体系,外观为可流动乳状液体,清洁效果适中,泡沫丰富度一般,但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洗不干净的感觉,这是表面活性剂所固有的特性,同时此类产品还容易出现低温果冻现象,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效果,此类产品适合于各种类型的皮肤使用,产品成本较低。
2.皂基体系洁面乳:
采用脂肪酸皂作为产品的主要成分,产品为稠厚的膏状外观,一般珠光效果较强,产品泡沫丰富,清洁力强,适合于油性皮肤使用,缺点是使用后可能会有紧绷或者皮肤发干的感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消费者使用习惯此种类型的产品,会对其清洁能力产生依赖性,再使用其他类型的洗面奶永远会有一种清洁力度不够的感觉,同时,因为产品的清洁力过强,对皮肤容易造成脱脂,使用此类产品必须同时使用膏霜类护肤产品。
3. 乳化型洗面奶:
采用乳化体系,产品外观和普通的膏霜乳液,使用是基本无泡,清洁效果较差,但因采用乳化体系,因为有一定的润肤效果,适合于中干性皮肤使用,
同时也适合于那些只用洁面产品,不使用其他护肤品的消费者。
表面活性体系
工艺:
一般把需要提前分散的先分散好(如一些高分子增稠剂,调理剂等),加入水和A 相中所有成分,加热到85度左右,搅拌分散,直到完全分散好,冷去到50度以下加入B相即可。
皂基
工艺:
一般A相,B相分别加热到85度左右(注意大生产时放热),然后B加入A中,或者A加入B中,后均质10min左右,看是否皂化完全,若皂化完全,(如还有皂粒继续均质几分钟)搅拌降温到65度左右加C,后降温到50度以下加入D。
乳化体系
工艺和护肤中乳化产品一样。
沐浴露,洗手液等
1.沐浴露,洗手液和洗面奶的体系很类似,常见有表活体系,皂基体系,乳化体系等。
去污机理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洗面奶是清洁脸部,沐浴露清洁身体,洗手液清洁手。
所以人们对每类产品的清洁能力,清洁后的感觉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沐浴露相对价格做的比较便宜,使用的量也比较大,洗手液做的更便宜。
配方成本:
◆一般沐浴露,洗手液,洗洁精等配方成本
低档:2-5元/kg
中档:5-10元/kg
高档:10元以上
◆洗面奶(因要求较高,成本也的做的高些)
低档:5-10元/kg
中档:10-20元/kg
高档:20元以上
补充:
一,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去污机理
表面活性剂定义: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降低水和其他溶液体系表面张力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
无论何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均由两部分构成。
分子的一端为非极亲油的疏 水基,有时也称为亲油基;分子的另一端为极性亲水的亲水基,有时也称为疏油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羧酸盐类 磺酸盐类 硫酸酯盐类 磷酸酯盐类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胺盐 季铵盐 杂环类 盐
两性表面活性剂
甜菜碱型
咪唑啉型
氨基酸型
聚氧乙烯型
多元醇型 酯型
嵌段聚醚
表面活性剂
基或形象地称为亲水头。
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特有结构通常称之为“双亲结构”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这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带负电荷的亲水性基团,按其亲水基又可分为:
①羧酸盐型R-COONa
②硫酸酯型R-OSO3Na
③磺酸盐型R-SO3Na
④磷酸酯型R-OPO3Na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这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带正电荷的亲水性基团。
又可分为:
①胺盐型R-NH2·HCl R-NH(CH3)·HCl
②季铵盐型R –N+(CH3)3Cl¯R-N(CH3)2·HCl
③其它型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是双十八烷基双甲基氯化铵(C18H37)2
N+(CH3)2Cl¯,季铵盐氮原子上的正电荷为分子提供了水溶性,它主要用作纺织品的柔软剂和抗静电剂。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这类表面活性剂在它的分子中同时含有可溶于水的正电性和负电性基团。
在酸性溶液中,正电性基团呈阳离子性质,显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性质;在碱性溶液中,则负电性基团呈阴离子性质,显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而在中性溶液中,则呈非离子性质。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①氨基酸型R—NHCH2CH2COOH
②甜菜碱型R—N+(CH3)2CH2COO¯
③咪唑啉型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这类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不离解成离子,因而没有带电荷的基团,但同样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
按其亲水基结构可分为以下四类:
①醚型R―O (C2H4O)n H 其亲水基为氧乙烯基(OCH2 CH2 )n
②酯型多元醇的脂肪酸酯
∣
H—C—OH
∣
H—C—OH
∣
③醚酯型多元醇脂肪酸酯的氧乙烯醚R—COOR′(OCH2CH2 )n OH
④多元醇型R—R—COOCH2(CHOH)3H
(5)特殊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功能:
起泡、乳化、破乳、分散、絮凝、润湿、铺展、渗透、润滑、抗静电、杀菌、胶团催化、形成为乳状液等
去污机理
衣物上的污垢常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以物理-化学作用,或甚至机械作用,吸附在衣服纤维的表面上或进入纤维组织之间,既有损于衣物的外观,也有损于衣物的组织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洗涤用品的去污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织物·污垢+洗涤剂─→织物+污垢·洗涤剂
(脏的衣物)(脏的洗涤液)
去污过程的机理,则比较复杂,大致包括下列物理-化学作用:
①润湿作用:由于洗涤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了水对织物的润湿能力,使洗涤液充分渗入纤维之间,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和被洗织物上的污垢产生亲合作用,使污垢从织物上分离。
②吸附作用:在水和被洗织物之间、在水和污垢之间,都存在着界面,洗涤液中的有效成分被织物和污垢吸附后,改变了界面能与织物对污垢的静电引力,使污垢在水里呈悬浮或乳化状态。
③增溶作用:污垢被裹夹在洗涤液的胶束层之间,产生增溶现象。
④机械作用:当污垢和织物吸附表面活性剂时,在人工搓洗或机械搅拌作用下,污垢从织物上分离而分散在溶液中,经反复漂洗,污垢即可除去。
二,其他类型的洗面奶
1.MAP体系洁面乳:MAP洁面乳外观和普通洗发水的状态完全一致,其使用
效果介于表活体系洁面乳和皂基洁面乳之间,泡沫比表活洗面奶丰富,但没皂基的多,清洁力比表活的强,但没皂基的强,因此该产品适合各种类型的皮肤使用,
2.烷基糖苷洁面乳:采用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作为主要成分,烷基糖苷是一
种生物降解性极好的温和型表面活性剂,可使用于儿童产品,该产品的使用效果和普通表活体系洁面乳相近,但性质更温和,泡沫更丰富、肤感也更舒适,但缺点是该类型产品增稠稍难,作出的产品外观不是很漂亮,一般是类
似于沐浴露一样的外观。
3.氨基酸类洁面乳:氨基酸类产品是性质最温和的产品,此类产品特性是兼具皂
基产品的泡沫丰富、清洁效果好的特性,而无皂基产品的紧绷感和干燥感,使用时肤感舒适,用后滋润感较强,此类产品从状态上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膏状的,没有粘度和拉丝感,这种产品是纯氨基酸体系的,靠氨基酸自身的特性结晶增稠,但成本超高;一种是类似于粘稠的洗发水状态的,这种是使用一般的增稠剂来增稠,一般不能做成纯氨基酸体系的,必须复配其他表面活性,因此使用效果要稍差些,成本也低些。
三,洗面奶的其他相关知识
1. 主表面活性剂是洁面产品配方中的最重要的成分,它直接决定配方的温和性
和起泡能力。
很多时候,泡沫与温和性是矛盾的两方面
2. 以皂基作为主表面活性剂的产品泡沫丰富细腻,适合于泡沫型洁面膏。
但是
皂基的pH值比较高,一般在9~10,也就是偏碱性一些。
3. 现在已经有很多合成的很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它们比皂基要温和,但泡沫的
丰富细腻程度要差。
故它们可用来做温和的无泡或低泡型的洁面膏。
相对于皂基产品,表面活性剂体系会觉得比较不容易冲干净。
4. 如果将皂基和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则可兼顾泡沫和温和性两个方面。
5. 表面活性剂型脱脂力较强,适用于油性和中性皮肤;溶剂型适合于干性皮肤;
乳化型兼有护肤的功能,它的去污作用除了少量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外,主要利用产品中的油性成分作为溶剂对皮肤上的脏物起溶解作用,它适合于中干性皮肤。
6.洁面产品可做成半流动状,一般称为洁面乳,如做成膏状,则称为洁面膏。
膏状和乳状只是物理状态的差异,现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