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毒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常见的病毒

网络安全常见的病毒

网络安全常见的病毒网络安全是当前信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而病毒作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威胁之一。

下面将介绍网络安全中常见的几种病毒。

1.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的程序代码,它通过附着在其他程序上进行传播。

一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会破坏或篡改一些文件,甚至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计算机病毒分为文件病毒、宏病毒、引导扇区病毒等多种类型。

2. 间谍软件:间谍软件是一种能够悄悄安装在计算机上并监视用户活动的恶意软件。

它可以记录用户的打字记录、浏览历史、密码等敏感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攻击者。

间谍软件通常会以广告软件、共享软件等形式传播。

3. 蠕虫病毒:蠕虫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自我复制和传播的恶意软件。

它可以利用漏洞或弱密码进入计算机,并在计算机上创建多个副本。

蠕虫病毒会耗尽网络带宽、降低系统性能,并可能导致网络故障。

4. 木马程序:木马程序是一种利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文件共享、电子邮件附件等方式植入计算机的恶意软件。

一旦感染,木马程序会在后台运行,并允许攻击者远程控制计算机,窃取敏感信息、传播病毒等。

5. 勒索软件:勒索软件是一种通过加密用户文件或禁用访问权限来勒索钱财的恶意软件。

一旦感染,用户将不能打开或使用自己的文件,攻击者会要求用户支付赎金才能恢复文件。

勒索软件通常通过恶意链接、广告等方式传播。

以上所列举的病毒只是网络安全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病毒也是网络安全威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个人和机构应该定期更新操作系统、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并保持警惕,避免点击可疑链接、下载不明文件等行为。

常见的各种病毒

常见的各种病毒

常见的各种病毒(一)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是一大类能引起呼吸道感染或经呼吸道引起其他器官病变的病毒。

大约9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1.流感病毒。

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对人危害最大。

流感病毒常发生变异,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

所以人会不断地患流感,也不易获得稳定的疫苗。

2.麻疹病毒。

引起麻疹。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冬春季好发,发病率高,易并发肺炎和脑膜炎。

3.腮腺炎病毒。

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引起单侧或双侧腮腺发炎、肿胀、疼痛,可并发睾丸炎、附睾炎、脑膜炎等。

4.腺病毒。

主要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眼结膜等途径传播,可引起急性发热性咽喉炎、咽结膜热、病毒性肺炎和急性结膜炎等疾病。

5.冠状病毒。

外形呈日冕状,故命名为冠状病毒。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一般认为,由其引发的典型的呼吸道感染呈普通流感症状,很少波及下呼吸道。

(二)肠道感染病毒肠道感染病毒常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消化道传播。

主要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轮状病毒。

1.脊髓灰质炎病毒。

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有Ⅰ、Ⅱ、Ⅲ三种不同类型。

经粪-口传播。

脊髓灰质炎是儿童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于全世界。

病毒可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肢体肌肉弛缓性麻痹。

多见于儿童,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2.柯萨奇病毒。

其生物性状与传播途径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

主要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心肌炎、心包炎、普通感冒、流行性胸痛、婴幼儿腹泻等多种疾病。

目前尚无特异的防治方法。

3.轮状病毒。

(三)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

目前确认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

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粪-口传播,有季节性,可暴发流行,不易转为慢性。

另一类包括乙、丙、丁型,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常转为慢性。

1.甲型肝炎病毒。

引起甲型肝炎,旧称传染性肝炎或黄疸型肝炎。

五种常见的计算机病类型及其特征

五种常见的计算机病类型及其特征

五种常见的计算机病类型及其特征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感染计算机系统的恶意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给我们的电脑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计算机病类型及其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计算机病毒。

一、蠕虫病毒蠕虫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我传播的计算机病毒。

它会利用计算机上的漏洞和弱密码等方式,通过网络扫描,感染其他主机。

蠕虫病毒不需要用户交互,具有自我传播的特点。

一旦感染,蠕虫病毒会占用大量网络资源,导致网络拥塞。

同时,它还会消耗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导致系统变得缓慢,甚至崩溃。

二、木马病毒木马病毒是一种隐藏在合法程序中的恶意软件。

它借助合法程序或者文件传播,一旦用户打开被感染的文件,木马病毒便会悄悄运行并在后台执行恶意操作。

木马病毒可以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删除文件、操控计算机等,对用户的个人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三、病毒病毒是一种最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

病毒依附在正常的文件中,当用户双击打开被感染的文件时,病毒会激活并感染其他文件。

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以快速蔓延到整个计算机系统。

病毒会破坏文件、操控系统、窃取用户信息等,对计算机系统和个人隐私造成重大威胁。

四、广告病毒广告病毒是一种以广告形式出现的恶意软件。

它会在计算机上弹出各种广告窗口,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广告病毒一般通过下载盗版软件、点击恶意广告等方式感染用户的计算机。

它不仅会打扰用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导致用户点击恶意链接,进一步感染其他计算机病毒。

五、间谍软件间谍软件是一种能够悄悄监视用户活动并窃取敏感信息的计算机病毒。

它会记录用户的按键记录、浏览历史、登录账号等,并传送给黑客。

间谍软件一般通过网络下载、电子邮件附件等方式感染用户的计算机。

它给用户的个人隐私带来了巨大威胁,一旦被感染,用户的账号、密码、银行信息等可能会被泄露。

为了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以修复系统漏洞。

常用的病毒名词解释有哪些

常用的病毒名词解释有哪些

常用的病毒名词解释有哪些在当今世界,病毒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存在。

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们依赖宿主生物来生存和繁殖,同时也对宿主生物产生病理性反应。

研究病毒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领域,因为它们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毒名词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病毒世界的奥秘。

1.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致病病毒。

流感病毒分为A、B、C型,其中A和B型是主要的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通常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

每年,流感病毒都会引起大规模的流感爆发,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

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其他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损害和慢性肝炎,长期感染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3. 腺病毒(Adenovirus)腺病毒是一类常见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毒。

腺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感冒症状,如喉咙痛、咳嗽和发烧。

腺病毒还可以引起其他严重疾病,如腺病毒性肺炎和腺病毒结膜炎。

腺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或接触病毒感染的人传播。

4.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登革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引起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流行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关节痛和皮疹。

在某些情况下,登革热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

HIV感染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使人体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目前仍然没有根治方法。

HIV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和垂直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6.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冠状病毒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动物中的病毒,包括一些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

常见病毒感染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常见病毒感染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常见病毒感染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一、常见病毒感染的症状1. 呼吸道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流感、感冒等,其主要症状有咳嗽、打喷嚏、鼻塞、流涕、低烧等。

患者常会出现乏力、头痛以及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的表现。

严重情况下,呼吸道感染可引发细菌继发性感染,导致肺部并发症。

2. 肠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传染性疾病,以腹泻和呕吐为主要表现。

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恶心、腹部胀气或腹部不适等。

轻型肠道病毒感染通常自限性,恢复较快;但重型肠道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

3. 皮肤疱疹性疾患:各种病毒引起的皮肤疱疹性疾患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如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

带状疱疹通常出现在一侧身体特定区域,并伴有严重的神经性疼痛。

手足口病则主要表现为口腔和手足部位的小水泡、红斑及溃疡。

二、常见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1. 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对于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是提供适当的支持治疗,包括充足休息和水分补充。

非处方药物可以缓解一些不适,如退烧药物对于发高热者比较有效。

抗生素对于呼吸道感染中的细菌继发感染无效,但在部分情况下可能会被滥用。

2. 肠道感染的治疗:对于轻型肠道感染,保持水分平衡很重要,及时补液来避免脱水。

建议患者采取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刺激肠胃。

对于症状严重的肠道感染,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抗病毒药物。

3. 皮肤疱疹性疾患的治疗:对于带状疱疹,可以使用口服或外用抗病毒药物来缓解症状和减少并发神经性疼痛。

手足口病一般在家庭中进行对称性治疗,包括局部药膏、保持干爽清洁以及适当休息与饮食。

4. 预防疫苗接种是预防常见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流感、水泡样口干等常见传染性呼吸道感染可通过相应的预防针接种来提高免疫力。

此外,在季节交替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都是常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总结: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和皮肤疱疹性疾患。

常见电脑病毒介绍(一)2024

常见电脑病毒介绍(一)2024

常见电脑病毒介绍(一)引言概述:电脑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安全威胁,可以对我们的电脑系统和数据造成严重损害。

了解常见的电脑病毒是保护我们的电脑和信息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电脑病毒,包括它们的传播方式、病毒类型、危害程度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电脑和个人信息。

正文内容:1. 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是一种假扮成合法程序的恶意软件。

- 它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件、文件下载或恶意链接等方式传播。

- 木马病毒可以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控制我们的电脑,窃取个人信息或者用于黑客攻击。

2. 记录键盘的恶意软件- 这种病毒可以记录用户在键盘上输入的所有内容。

- 通过截取敏感信息如密码、信用卡信息等,攻击者可以进行身份盗窃或金融欺诈。

- 这类病毒常常通过恶意软件下载、网络钓鱼网站或者通过操纵网络广告传播。

3. 文件加密型勒索软件- 文件加密型勒索软件通过加密用户文件,然后要求用户支付赎金以解密文件。

- 这类病毒通过电子邮件、恶意广告或者破解软件传播。

- 用户应定期备份数据,并使用强密码保护重要文件,以减少损失。

4. 病毒蠕虫- 病毒蠕虫是一种自我复制的恶意程序。

- 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感染其他计算机系统。

- 病毒蠕虫可导致网络瘫痪、系统崩溃以及数据丢失。

5. 广告弹窗病毒- 广告弹窗病毒会在我们使用电脑时不断弹出广告窗口。

- 这类病毒通常会通过广告网站、恶意链接或者软件下载传播。

- 这些广告不仅会干扰我们的工作和浏览体验,还可能引发其他安全风险。

总结:电脑病毒是我们电脑和信息安全的常见威胁,了解常见的电脑病毒类型和传播方式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措施。

在使用电脑时,我们应该谨慎下载文件,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附件,定期更新和扫描安全软件,并备份重要文件。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电脑免受电脑病毒的威胁。

最新整理十大最常见的电脑病毒有哪些

最新整理十大最常见的电脑病毒有哪些

十大最常见的电脑病毒有哪些电脑病毒想必大家都有一些了解,但是电脑中毒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中的是哪一类型的病毒。

为此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电脑病毒有哪些?什么电脑病毒最厉害等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大最常见的电脑病毒十大最常见的电脑病毒1、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 i n32、P E、W i n95、W32、W95等。

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 i n d o w s操作系统的 *.e x e和 *.d l l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

如C I H病毒。

十大最常见的电脑病毒2、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 o r m。

这种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

比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等。

十大最常见的电脑病毒3、木马病毒、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 r o j a 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 H a c k。

木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

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即木马病毒负责侵入用户的电脑,而黑客病毒则会通过该木马病毒来进行控制。

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

一般的木马如Q Q消息尾巴木马 T r o j a n.Q Q3344,还有大家可能遇见比较多的针对网络游戏的木马病毒如T r o j a n.L M i r.P S W.60。

这里补充一点,病毒名中有P S W 或者什么P W D之类的一般都表示这个病毒有盗取密码的功能(这些字母一般都为密码的英文p a s s w o r d的缩写)一些黑客程序如:网络枭雄(H a c k.N e t h e r.C l i e n t)等。

十大最常见的电脑病毒4、脚本病毒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 c r i p t。

脚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如红色代码(S c r i p t.R e d l o f)可不是我们的老大代码兄哦。

常见的计算机病案例分析

常见的计算机病案例分析

常见的计算机病案例分析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快速传播、破坏系统功能并且自我复制的恶意软件,给计算机系统和用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

本文将对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一、蠕虫病毒案例分析蠕虫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在计算机网络中传播的恶意软件。

2001年,“伊洛扎病毒”(ILOVEYOU)的爆发就是蠕虫病毒的典型案例。

该病毒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并自动复制并发送给用户的联系人。

一旦用户打开这个附件,病毒就会释放并开始传播,导致大量计算机系统瘫痪。

针对蠕虫病毒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和系统补丁、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和链接、加强用户教育等。

此外,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策略和完善的防火墙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二、木马病毒案例分析木马病毒是一种隐藏在合法软件中的恶意代码,通过欺骗用户而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

2005年,“黑客之门”(Blackhole)木马病毒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该病毒通过网络攻击获取用户终端的控制权,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和敏感数据。

预防木马病毒的关键是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加强软件来源的可信度。

用户应避免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并通过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安全工具进行保护。

三、病毒勒索案例分析病毒勒索是指黑客利用恶意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攻击,并要求用户支付“赎金”以解密或恢复文件和数据的过程。

2017年,“勒索病毒WannaCry”(WannaCry)的爆发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恶性感染。

该病毒通过利用操作系统漏洞进行攻击,并迅速传播至全球数十万台计算机。

预防病毒勒索的关键是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和文件,并使用强密码对其进行保护。

此外,及时安装系统补丁和防病毒软件、禁用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和端口也是必要的防范措施。

四、间谍软件案例分析间谍软件是一种监视用户计算机活动并收集用户隐私信息的恶意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病毒与实践病毒与实践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可给人类健康、畜牧业、种植业等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又可利用它们进行疫苗生产、生物防治、作为实验材料及基因工程载体等为人类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病毒增多近年来,新生病毒病层出不穷。

如 1994年发生在澳大利亚的Hendra病毒病,1997年发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地区Menangle病毒病,1998年至1999 年在马来西亚暴发的Nipah病毒病,2003 年暴发的SARS,以及2004年在东南亚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新发和再发传染性疾病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

应该说,病毒性流行病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包括病毒本身的变异、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一些所谓的“新”病毒只是刚刚发现,并非是真正新生的病毒。

归结起来,病毒越来越“多”的原因有如下几个:基因组变异:病毒基因组的变异能导致其表型发生一些改变,其中宿主范围的改变能使本来不感染人的病毒对人具有致病性,毒力的提高能使本来不致病的病毒具有致病性,而抗原性的改变使得病毒能感染已对原始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群体。

由于新的群体没有针对已经改变了的病毒的免疫背景,因而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流行。

生态环境的改变:一些新出现的病毒其实在一些动物宿主中早已存在,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黄热病病毒首先只是存在于猴子中;汉坦病毒只是存在于啮齿动物中,它们只有偶然的机会才能感染人。

但是,一旦环境条件改变就可能流行。

例如,人类进入如热带雨林等新的动物栖息地后暴露在新的病毒病原体面前,使得病毒能很快从动物宿主传播给人。

尼巴病毒原本存在于果蝠身上,而果蝠分布于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人类不断砍伐热带雨林,使得果蝠失去了栖息地,它们才飞到人类生存的地方。

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一方面能影响生态环境,导致新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而另一方面活动的本身也有助于病毒的流行。

全球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病毒的传播更为广泛、迅速。

如来自于非洲的猪瘟病毒通过猪的长途运输很快在葡萄牙、西班牙流行。

艾滋病等通过性和血液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正由于人的社会活动而得以大规模流行。

二、病毒与人类健康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 irus,HBV)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它属于一种复合体DNA病毒, 1963年Blumberq在两名多次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发现一种异常的抗体,它能与一名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起沉淀反应。

直到1967年才明确这种抗原与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有关,1970年Dane等在电镜下鉴定了Dane颗粒,即HBV颗粒,1986年将其列入嗜肝DNA病毒科。

1. 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大球形颗粒:亦称Dane颗粒,它是一种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直径约42nm。

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

游离的核衣壳只能在肝细胞核内观察到。

血中Dane颗粒浓度以急性肝炎潜伏期后期为最高,在疾病起始后则迅速下降。

Dane颗粒表面含有HBsAg ,核心中还含有双股有缺口的DNA链和依赖DNA的DNA多聚酶。

目前认为Dane颗粒即完整的HBV(图26-1)。

图 HBV病毒颗粒图示HBV DNA的两链长短不一,长链(L)完整,为负链,长度恒定,约3200个核苷酸。

短链(S)为正链,长度可变,约为长链长度的50~100%,链的增生按5′-3′顺序进行。

在不同分子中短链3′端的位置是可变的,而短链和长链的5′端位置固定点为粘性末端,通过250~300个核苷酸碱基配对,以维持DNA 分子的环状结构。

在粘性末端两侧,两链5′端各有一个由11个bp组成的直接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 DR)-5′TTCACCTCTCC,该DR位于第1824个核苷酸者称DR1,位于第1590个核苷酸者称DR2,在病毒复制中起作用。

小形球颗粒:直径约22nm的小球形颗粒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

它由HBsAg,即病毒的囊膜组成。

化学组成为脂蛋白,可按其特有的密度与正常血清蛋白部分分离。

在此颗粒中未检出达DNA多聚酶活性。

目前认为HBV的小颗粒不是HBV,可能是它感染肝细胞时合成过剩的囊膜而游离于血循环中。

管形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可在100~700nm之间。

实际上它是一串聚合起来的小颗粒,但同样具有HBsAg的抗原性。

(2)基因结构目前,已可从感染HBV病人的血清中及感染肝脏提纯的病毒核心中分离出环状双股DNA,从而确定HBV属DNA病毒。

研究Dane颗粒DNA结构发现,DNA分子含有约3,200个核苷酸。

它包括两个链;一个长度固定的负链和另一长度不定的正链。

由于DNA生物合成是在多聚酶作用DNA引物生长末端3′-OH与加入的脱氧核苷酸的5'-磷酸基形成磷酸二脂键完成的,因此,链的增生按5'-3'顺序进行,而且加到链上的每种脱氧核苷酸是按模板DNA的碱基配对互补规律进行,长链在1,800或1,818核苷酸附近有一个制品。

短链的5'-末端通过长达250-300个核苷酸的碱基配对而维持分子的环状结构。

DNA多聚酶作用不断延长短链3′端以修补缺口。

缺口可能与HBV 的DNA在感染细胞内的整合有关。

图 HBV病毒基因图示目前,由于克隆化DNA完整核苷酸已经确定,现已证实HBsAg和HBcAg都是由Dane颗粒的DNA所编码,并且二类基因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上。

有人比较病毒基因编码能力和病毒多少,发现HBVDNA负链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而其正链开放读码区,不能编码病毒蛋白。

HBV DNA负链有四个开放区,分别称为S、C、P及X(图26-2),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

S区可分为二部分,S基因和前S基因。

S基因(核苷酸155~833)能编码主要表面蛋白。

S基因之前是一个能编码163个氨基酸(2,848-154)的前S基因,编码Pre S1和Pre S2蛋白。

C区基因包括前C基因和C基因,分别编码HBeAg和HBcAg。

P区最长,约占基因组75%以上,编码病毒体DNA多聚酶。

X区(核苷酸1,374~1,835)可能编码有154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长链的裂口位于此区。

(3)HBV的抗原组成HBsAg:HBsAg是由HBV的基因组所特定的,为上述三种形态的颗粒所共有。

HBsAg 抗原活性属于高浮力密度范围内的脂蛋白类。

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表面抗原(小颗粒和管状颗粒)平均密度为1.20g/cm2。

Dane颗粒的密度略高,为1.25g/cm2。

纯化的22nm颗粒的平均沉降系数为33-54S,分子量约为24-2.5×106。

纯化的HBsAg 含有类脂质、糖类、脂质、蛋白质及糖蛋白。

它由8种多肽组成,定名为P1至P8。

其中至少有二种或三种多肽过碘酸Schiff试验阳性,提示存在糖类结构。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查提取的HBsAg,显示有典型的蛋白吸收光谱。

蛋白占总量的70~90%以上,广义的HBsAg 由三种蛋白组成:(1)主要表面蛋白(S蛋白,小分子HBsAg),由S基因编码的226个氨基酸组成。

(2)中分子蛋白(中分子HBsAg),由前S2、S基因编码,在S蛋白226个氨基酸的N端附加一个含55个氨基酸的Pre S2蛋白组成,共281个氨基酸。

(3)大分子蛋白(大分子HBsAg),由S,前S1和前S2 基因编码,在中分子蛋白281个氨基酸的N端附加一个含119个氨基酸的Pre S1蛋白组成,共400个氨基酸。

S蛋白即狭义HBsAg,是HBV囊膜的主要表面抗原的主要成份,包括糖基化的GP27和非糖基化的P24两种形式,以二硫键相连形成二聚体,代表HBsAg的结构单位,具备完整的抗原性。

如二聚体解离,则HBsAg抗原性将会明显下降。

HBsAg 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HBS,它是HBV的中和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HBsAg的检出是HBV感染的标志之一。

前S蛋白2(Pre S2),的C端HBsAg端相连,Pre S2暴露于HBV囊膜外层,具有多聚人血清白蛋白 (Polymenized Human Serum Albumin,PHSA)的受体(PHSA-R),能与PH-SA结合。

由于肝细胞表面也有PHSA-R,HBV能通过血循环中存在的PHSA的介导,吸附到肝细胞表面,最后经胞饮作用进入肝细胞内。

如病人血清中检出Pre S2,表示HBV在肝细胞中复制。

Pre S2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Pre S2。

此抗体出现于急性感染恢复早期,比抗HBs出现早而维持时间与抗HBs一样。

抗Pre S2具有中和作用,可作为机体康复的指标之一。

Pre S1有较强免疫原性,并能增强Pre S2和HBsAg的免疫原性;Pre S1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Pre S1。

该抗体有lgM和lgG两种,其中抗Pre S1在HBV感染潜伏期,也就是在抗HBV~lgM出现前已产生,故可作为HBV早期感染的特异性指标。

而抗Pre S1 lgG出现稍晚,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具有中和作用。

HBsAg对一些促进变性的化合物,如乙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30以及各种蛋白水解酶都很稳定。

HBsAg在酸性下孵育几小时仍很稳定。

在碱性下,冷冻融化不能使其灭活。

表面的类脂质可能对于一些主要由蛋白组成的抗原决定簇起保护作用。

HBsAg具有几种特异性抗原组分,包括各亚型共同抗原特异决定族a,和二组互相排斥的亚型决定簇d/y和 w/r。

HBsAg的主要亚型有adr、adw、ayr及ayw4种。

欧美各国adr、为主,我国汉族以adr居多中区地区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ayw为主(西藏、新疆、内蒙等)。

HBcAg:HBcAg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和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核内。

HBcAg一般从HBcAg阳性尸检肝或实验感染的黑猩猩肝脏提取。

在乙型肝炎的急性期、恢复期和HBcAg携带者中常可测出抗~HBc。

此抗体对病毒无中和作用。

体内如发现HBcAg或抗~HBc表示HBV在肝内持续复制。

HBeAg:有关e抗原的本质还不十分清楚,但多数认为它是潜藏存在于Dane 颗粒的核心部分。

到目前为止,尚未在HbsAg阴性的血清中出现过。

HBeAg是一种溶性抗原。

抗原已知有三种亚型:e1,e2及e3。

由于HBeAg 与DNA多聚酶在血液中的消长相符,故HBcAg的存在可作为体内有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一种标记,血中HBsAg滴度越高,HBeAg的检出率亦愈高。

有些病人可出现HBe抗体,可能也是一种有保护作用的抗体。

(4)HBV的培养HBV的组织培养尚未成功。

虽然近年来发展了从人胚肝获得的分化脓细胞初代培养、制备半连续人肝细胞系和诊断性肝穿刺培养的成人胚组织的方法,但应用各种肝组织在体外培养HBV仍很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