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沼”的综合利用
三沼综合利用

三沼综合利用沼气发酵不仅是生产沼气——能源的厌氧微生物过程,而且伴随这一过程富集了有机废弃物中的大量养分,如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和锌、铁、钙、镁、铜、铝、硅、硼、钴、钒、锶等丰富的微量元素;同时,沼气发酵过程中,复杂的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生了许多生物活性物质——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类、全套植物激素、腐殖酸等,使其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一、沼气发酵残留物的特性由于沼气发酵所涉及的微生物群类相当复杂,有水解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产甲烷菌、某些具有合成功能的细菌等。
所以,沼气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是非常丰富的,这就构成了沼气发酵的多功能性,这种多功能性表现出系统利用的综合功能和农牧复合生态工程建立基础的多功能性。
(一)沼气发酵残留物的营养成分:沼气发酵残留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从营养元素来看,沼气发酵过程是碳、氢、氧的代谢过程,农牧复合生态工程有机废弃物中的碳、氢、氧经发酵转化为沼气——甲烷和二氧化碳;有机废弃物中大量的氮、磷、钾则保存于发酵残留物中,而且这些元素在发酵过程中被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被动物、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
例如,有机废弃物中的有机氮素,一部分被转化为氨态氮(NH3-N)的形式,相当于速效氮,另一部分则参与代谢或分解为氨态氮——游离氨基酸的形式。
氨态氮是理想的氮肥,而氨基酸则是饲料的最佳氮素来源。
从营养成分来看,农牧复合生态工程有机废弃物经沼气发酵后,原料中的纤维素被部分降解,蛋白质一方面通过蛋白水解酶降解为氨基酸,另一方面通过微生物繁殖而转化为菌体蛋白。
总体比较分析,沼气发酵残留物中的粗纤维含量比有机废弃物中的低,而粗蛋白含量则高于有机废弃物。
用于沼气发酵的农牧复合生态工程有机废弃物通常为人畜粪便和植物废弃茎叶等,这些原料的成分大都为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
通过沼气发酵后,其发酵残留物保留了丰富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
人们把有机质厌氧消化后的残留物统称为沼肥,它是沼液和沼渣的混合物。
秦安县“三沼”的综合利用与推广

秦安县“三沼”的综合利用与推广摘要:通过对秦安县“三沼”的综合利用与推广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三沼”的综合利用与推广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秦安县;“三沼”;利用;推广沼气是我国广大农村可以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
自从2003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在秦安县实施以来,县政府就将农村沼气建设列为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农村户用“一池三改”的模式。
在中央投资的前提下,结合地方政府的配套,群众自筹的原则,由能源站具体负责实施,逐年稳步推进。
截止目前,秦安县沼气建设共涉及17个乡镇的147个行政村,共完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5 070口,“一池三改”的建设,以物质形式有力地保证了“三沼”的综合利用,由点到面,逐步示范推广。
截止目前,我县农村沼气虽然有了广泛的应用,但还是存在着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全方位、大面积地在各项目村推广,农村沼气池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1“三沼”综合利用现状及成就目前秦安县共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15 070口,利用沼气液进行小麦、玉米叶面喷施1 466.67hm2,利用沼液喂猪10 800头,沼液喷施果树700hm2,80%以上农户一年四季都能够用沼气照明、做饭。
人畜粪便进池,沼渣肥田,沼液进园,为建设生态农业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据调查,建1口8~10m3的沼气池年可节支1 400~2 000元。
只要发酵原料充足,管理得当,每年可提供350~500m3的沼气,年节约开支480元左右;利用沼液作添加剂喂猪可缩短育肥期2个月,喂鸡提高产蛋率20%,户均增收380~670元;用沼液喷施和沼渣作为有机肥料,户均增收300~350元,粮食产量提高18%以上,增收240~500元。
1.1沼气改善农村环境,促进文明建设随着“一池三改”的建设,从根本上治理了农村卫生脏、乱、差的现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极大地解决了燃料的问题,把妇女从主要靠秸秆、煤炭生火做饭的烟熏火燎中解脱出来,节能源,节时间,省劳力,干净卫生,在农村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口碑。
“三沼”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三沼”综合利用模式探索汪 霞湖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综合处近些年,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发展快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产生的大量沼肥由于利用不当也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
本文以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工程为例,解析其“三沼”综合利用历程,评估其综合效益,并对该模式予以总结,以期对我省“三沼”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1 “三沼”综合利用简介1.1 沼气的综合利用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含有60%~70%的甲烷、30%~35%的二氧化碳,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氢、氨、硫化氢、氧和氮等。
沼气作为优质气体燃料,除可用于煮饭、点灯外,还可广泛用于发电、孵鸡、育蚕、烘干、粮果贮藏、二氧化碳施肥等生产领域。
1.2 沼液的综合利用沼液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不仅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还存留了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生长素、对病虫害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或因子。
可用来养鱼、喂猪、喂牛、浸种、叶面施肥、防治作物的某些病虫害、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广泛的综合利用前景。
1.3 沼渣的综合利用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摘 要:随着养殖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省大力推广沼气工程建设,切实增加了农村能源供应,也防治 了畜禽养殖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然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三沼”(即沼气、沼渣和沼 液)综合利用所带来的效益并不明显。
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新“三沼”综合利用模式, 在土地流转、生态养猪、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和清洁乡村建设领域做出了有益探索,避免了二次 污染,实现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并为节能减排、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 创建提供了良好借鉴。
最后,借鉴银河公司个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三沼”综合利用;模式探索;节能减排;生态农业——以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个案固体物质,含有丰富的机质、腐殖酸、粗蛋白、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种缓速兼备的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
安阳市三沼综合利用典型模式及效益

安阳市三沼综合利用典型模式及效益一、引言三沼综合利用是指把日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水等不同来源的污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和利用。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大背景下,三沼综合利用成为了近年来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安阳市三沼综合利用的典型模式及效益两个方面对该领域进行探讨。
二、安阳市三沼综合利用的典型模式1. 传统模式传统的三沼综合利用模式首先是通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水等不同来源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然后分别进行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工艺,最后直接排放或者进行部分再利用。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处理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但同时也存在着资源浪费、排放污染等问题。
2. 现代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度提高,现代的三沼综合利用模式更加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污染的减少。
在这种模式下,首先通过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不同来源的污水进行处理,提取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和有机物质,然后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有机物质则可以进行再生资源利用。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主流方向。
三、安阳市三沼综合利用的效益1. 环境效益采用现代的三沼综合利用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水的排放,降低水体污染的程度。
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利用,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资源效益现代的三沼综合利用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水资源进行再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可以提取出有机物质进行土壤改良和能源利用,增加了资源的再生利用率。
3. 经济效益通过对污水中的水资源和有机物质进行再利用,可以节约用水成本,减少土壤肥力的衰减,降低土地治理成本,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安阳市三沼综合利用的典型模式及效益是当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领域的重要话题。
采用现代的三沼综合利用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三沼”的综合利用技术

94% 以 上 。
2.5沼液 养 猪 。沼 液 养 猪 并 不 是 用 沼 液 代 替 饲 料 .而 是 把 沼 液 当 作 一 种 饲 料 添 加 剂 ,起 到 杀 虫 灭 菌 、 加 快 生 长 、缩 短 育肥 期 的 作 用 。选 择 发 酵 时 间 长 ,且腐 熟 较 好 并 与 猪 圈 、厕 所 结 合 正 常 使 用 的 沼 气 池 发 酵 液 ,于 喂 猪 前 1 天 以 上 从 沼 气 池 内抽 出 新 鲜 沼 液 ,使 其 在 空 气 中暴 露 .交 搅 动 多 次 ,使 少 量 的 硫 化 氢 气 体 逸 出 ,并 清 除 沼 液 内 的 残 渣 。 按 重 量 饲 料 比 沼 液 为 1:1.5的 比例 ,将 饲 料 和 沼 液 搅 拌 均 匀 ,进 行 养 猪 。
2.6沼液 用 作 无 土 栽 培 营 养 液 。无 土 栽 培 是 人 工 创 造 的根 系环 境 ,取 代 土 壤 环 境 .并 针 对 这 种 根 系进 行 调 控 以满 足 植 物 生 长 的 需 要 。利 用 沼 液 作 无 土 栽 培 营 养 液 栽 培 蔬 菜 ,效 果 好 、技 术 简 单 ,易 于 推广 。
三沼的综合利用及沼液资源化利用的两种新技术

三沼的综合利用及沼液资源化利用的两种新技术将沼气、沼液、沼渣运用到生产过程中,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
本文整理了沼气、沼液、沼渣的多种利用途径和技术操作规程,并介绍了沼液资源化利用的两种新技术,希望可作为沼气工程进行三沼合理利用的参考。
一、沼气利用沼气是人畜粪便等有机物,经沼气池厌氧发酵,最终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沼气池的主产物。
1.炊事照明①炊事:先开气后点火,调节灶具风门,以火苗蓝里带白,急促有力为佳。
②照明:先开气后点灯,点灯可用点火枪或电子点火器。
2.增温增光通常大棚内每100m2设置一个沼气灶或50m2设置一个沼气灯,主要通过点燃沼气灯、灶。
燃烧时间为凌晨5:30~8:30。
3.增施二氧化碳燃烧沼气,时间安排在凌晨6:00~8:00。
放风前30min停止燃烧沼气。
二、沼肥利用沼液沼渣总称为沼肥,是人畜粪便等有机物经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副产品。
富含氮、磷、钾、钠、钙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生物和酶类,能够促进作物生长代谢,防治某些作物病虫害。
(一)沼液浸种沼液浸种即利用沼液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以及相对稳定的温度对种子进行播种前的处理。
1.水稻浸种①沼液条件沼液必须取自正常产气使用2个月以上沼气池,沼液PH值在7.2~7.6之间。
长期停用的沼气池中的沼液不能用于浸种,以免伤害种子。
②晒种为提高种子吸水性,沼液浸种前,将种子翻晒1d~2d,清除杂物。
③装袋选择透水性好的编织袋或布袋,将种子装入,并留出适当空间,以防种子吸水后胀破袋子。
④清理将出料间浮渣和沉渣尽量清除干净,以便浸泡种子。
⑤浸种将绳子一端系紧袋口,一端固定在池边,使种子处于沼液中部为好。
浸泡时间12h以内的种子,可以在容器中进行。
⑥时间浸种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常规稻种以一次性浸种为主,24h左右为宜;杂交稻种采取间歇式浸种,在沼液中浸泡8h~10h,提出晾6h,三浸三晾,直至种子吸足水分。
⑦清洗沼液浸种结束后,应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淘净,然后催芽、播种。
“三沼”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方案

“三沼”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方案一、目的意义“三沼”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是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抓手,是全面落实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的重要举措。
通过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作物”能源生态技术模式,实现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农业循环经济新格局,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树立典型。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一)指导思想根据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村能源示范推广项目,推广“猪、沼、作物”能源生态模式,将沼气的开发利用与清洁化生产、废弃物利用融为一体,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二)建设原则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结合养殖场和花卉基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方案,确定与养殖规模和基地面积相配套的建设和投资规模。
2.扶持引导,多元投入。
加强指导,给予必要的扶持,切实发挥养殖场和基地业主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落实自筹资金。
3.完善机制,创新技术。
项目参与各方签订有约束性的建设和管理协议,明确责权利关系。
以成熟技术为主导,推进项目建设管理的标准化,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示范。
4、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承建项目建设的施工队伍应具有厌氧工程施工资质。
5.综合利用,务求实效。
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基本目标,坚持综合利用沼渣沼液,充分发挥沼气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效益。
强化建设质量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成效的发挥。
三、项目实施点概况养殖占地15亩,饲养母猪200头,常年存栏1500头,日排猪粪污水约15吨,已列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该场周边无法消纳沼液沼沼渣,因此与之相邻近的花卉种苗繁育基地结合,位于花卉产业科技园内,总种植面积490亩,2006年培育各类花卉种苗2000万株以上,年沼肥需求量达3600吨。
“三沼”的综合利用

“三沼”的综合利用摘要:农作物秸秆、人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在沼气池的厌氧环境中,通过沼气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所产生的沼气、沼液和沼渣,统称“沼气发酵产物”,通常也称“三沼”。
广泛推广并综合利用好“三沼”,既有降本增效的功能,又能改善环境,保护生态。
本文介绍了贵州遵义凤冈县“三沼”综合利用模式,并提出了“三沼”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三沼;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沼气建设是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三沼”就是沼气池在生产中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
“三沼”的综合利用是沼气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把沼气池建设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效结合起来,寻找最佳切入点,以菜促畜,以畜建沼,以沼促菜、促果、促畜,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村综合生产效益。
如何真正实现“三沼”综合利用,提高沼气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沼气建设重大课题。
我国沼气利用历史悠久,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废弃物资源、闲置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生态农业的一大特点。
生态户的建设需建沼气池,沼气池的正常运转又消耗处理掉大量畜禽粪便、秸秆杂草等农业废弃物。
这样不仅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还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新途径。
1 “三沼”综合利用简介1.1沼气的用途1.1.1沼气养蚕。
沼气养蚕是指利用沼气灯给蚕种感光和燃烧沼气给蚕宝加温,可以达到孵化快,出蚕齐、缩短饲养期、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1.1.2沼气保鲜和储存农产品。
沼气气调储藏,就是在密闭条件下利用沼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高,含氧量极少,甲烷无毒的性质和特点来调节储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以控制果蔬、粮食的呼吸强度.减少储藏过程中的基质消耗,防治虫、霉、病、菌,达到延长储藏时间并保持良好品质的目的。
1.2沼液在种植业中的综合利用1.2.1沼液浸种。
小麦、水稻、棉花、花生等多种作物均可用沼液浸种,浸过的种子播后萌芽早,出芽齐,抗病力强,幼苗生长旺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沼”的综合利用
摘要:农作物秸秆、人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在沼气池的厌氧环境中,通过沼气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所产生的沼气、沼液和沼渣,统称“沼气发酵产物”,通常也称“三沼”。
广泛推广并综合利用好“三沼”,既有降本增效的功能,又能改善环境,保护生态。
本文介绍了贵州遵义凤冈县“三沼”综合利用模式,并提出了“三沼”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三沼;生态农业;综合利用
沼气建设是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三沼”就是沼气池在生产中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
“三沼”的综合利用是沼气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把沼气池建设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效结合起来,寻找最佳切入点,以菜促畜,以畜建沼,以沼促菜、促果、促畜,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村综合生产效益。
如何真正实现“三沼”综合利用,提高沼气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沼气建设重大课题。
我国沼气利用历史悠久,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废弃物资源、闲置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生态农业的一大特点。
生态户的建设需建沼气池,沼气池的正常运转又消耗处理掉大量畜禽粪便、秸秆杂草等农业废弃物。
这样不仅使农
业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还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新途径。
1 “三沼”综合利用简介
1.1沼气的用途
1.1.1沼气养蚕。
沼气养蚕是指利用沼气灯给蚕种感光和燃烧沼气给蚕宝加温,可以达到孵化快,出蚕齐、缩短饲养期、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1.1.2沼气保鲜和储存农产品。
沼气气调储藏,就是在密闭条件下利用沼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高,含氧量极少,甲烷无毒的性质和特点来调节储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以控制果蔬、粮食的呼吸强度.减少储藏过程中的基质消耗,防治虫、霉、病、菌,达到延长储藏时间并保持良好品质的目的。
1.2沼液在种植业中的综合利用
1.2.1沼液浸种。
小麦、水稻、棉花、花生等多种作物均可用沼液浸种,浸过的种子播后萌芽早,出芽齐,抗病力强,幼苗生长旺盛。
注意事项:选用上年生产的新种良种,浸种前对种子进行翻晒和筛选,以确保种子质量和纯度。
1.2.2沼液叶面喷洒。
根据不同作物种类和生长期,可采用纯沼液、稀释沼液或与药物混合的沼液进行喷洒。
叶面喷洒沼液可调节作物生长代谢,为作物提供营养,还可杀灭蚜虫等病虫害。
注意事项:不要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灼伤叶片:下雨前不要喷洒,以保证效果;最好喷洒于叶片背面,
利于作物快速吸收。
1.2.3沼液水培蔬菜。
水培用沼液从水压间取出后需放置3天以上,以去除部分还原态物质。
由于沼液成分变化较大,需要根据目前国内水培蔬菜采用的营养配方补充各种元素。
pH值可用98%磷酸调节到5.5~6.0,调剂好的沼液与人工合成营养液作用相当。
1.2.4果园沼液滴灌。
沼液滴灌技术只适合山地果园,沼气池需建在最高处(高于果树种植区)。
1.3沼渣的综合利用
1.3.1沼渣作为肥料使用的方法和效果。
沼渣是沼气池底部沉淀物。
固体含量在10%左右,其性质与发酵原湿性粉剂等杀真菌药物轮换使用,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对甘蓝菜青虫、小青虫、甜菜夜蛾等,首选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绝对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毒农药,其次进行生物防治,667m2用10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300g兑水50~60kg喷雾;或用10亿活芽孢/g青虫菌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用100亿活芽孢/g杀螟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以上药剂任用一种,于害虫初现期开始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化学防治可以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20%杀灭菊酯30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等。
5收获
根据甘蓝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在叶球大小定形,紧实度达到8成时,陆续采收上市,采收时要保留1~2轮外叶,以保护叶球免受机械损伤及病菌侵入。
当水果甘蓝叶球长到0.6kg时,口感已经适合生食,即可收获上市,同时,
在市场价格平稳且尚未裂球的情况下,也可适当晚一些上市,因为在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管理条件下,每个叶球每天能增重40~50g,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产值。
甘蓝叶球可隔株
进行采收,既可缓冲上市时间,又能使其余甘蓝充分生长,增加产量。
料有关。
由于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所以沼渣与通常的堆肥、沤肥相较,营养成分要丰富,尤其是腐殖酸含量很高,可达10%~24%。
而腐殖酸对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因此沼渣的土壤改良功效明显。
施肥方法:通常是在春、秋季作为底肥使用,先翻耕土地1次,施入沼渣后再翻耕,将地平整。
每667m2施用量在20~45kg,果树施于基坑内,其他作物直接施于土壤中。
沼渣还可与磷矿粉、碳铵等肥料配合施用,均可提高化肥利用率。
1.3.2沼渣的其他用途。
沼渣还可用于制作玉米、棉花等作物营养体,栽培蘑菇、养殖蚯蚓等。
2“三沼”运用实例
2014年2月至10月在凤冈县花坪镇朝阳茶业有限公司
茶园实施“牛――沼――茶”模式,有投产茶园面积66.67hm2,
茶园海拔750~980m,茶园土质黄沙壤,微酸性,土层深厚,地势缓坡地,四周生态良好,有养殖圈舍2200 m3,牛存栏150头,建200m3中型沼气池1座,产气效果好。
2.1示范内容
2.1.1示范面积:总面积66.67hm2,其中:自动喷灌设施安装核心面积6.67hm2,人工淋施核心面积6.67hm2,辐射淋施面积5
3.33hm2。
2.1.2示范方法:示范区实施春夏秋三季进行淋施、喷淋纯沼液各1次,喷施3次,667m2施沼液量2000kg。
2.2小区试验课题设置
示范区内设置喷淋沼液与专用有机肥对照试验研究、淋施沼液与专用有机肥对照试验研究,小区面积350m2,喷淋沼液区667m2用沼液量2500kg,淋施沼液区667m2用沼液量2000kg,分别施专用有机肥200kg。
2.3实施效果
(1)茶叶施用沼液,对春、夏、秋茶氨基酸、水浸物质影响较大,与施茶叶专用有机肥对比,除夏茶茶多酚有下降趋势外,均有所增加,效果十分显著。
(2)茶叶施用沼液后,茶青叶片厚实,叶片表面油分好;百芽重增大0.8~7.38g,芽头数增加76.2~1 7.4个/m2,与施茶叶专用有机肥对比效果明显。
(3)茶叶施用沼液,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改善
茶园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给生产优质有机茶叶创造一个优越的土壤环境。
(4)茶叶喷淋沼液对茶叶病虫害能达到一定的防控效果,同时施用生物农药,配套绿色防控技术(安插黄板)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更好。
(5)实施朝阳茶业有限公司“牛沼茶”模式标准化茶园施用沼肥项目,通过安装自动喷灌设施,有效地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益,节约了生产成本,投产比值高(投产比为1:4.83)。
茶叶施用沼液,不但茶叶内在品质好,同时给茶行间杂草生长创造了协调的生长环境,长势良好,确保养殖牛青饲料和氨化饲草来源。
因此,养牛――建沼气――沼肥供茶叶――茶中植桂花树一树间茶行间种杂草、杂草养牛,形成了一个合理的相对协调发展的有机生物循环链,达到养牛、茶叶双增收,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
3“三沼”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切实将“三沼”综合利用技术作为推进新时期农村沼气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制定工作计划,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业务指导,落实支持措施,确保“三沼”综合利用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3.2搞好统筹规划
根据不同地区的农村沼气建设和农业发展实际以及农
户的需求和能力,因地制宜,制定“三沼”综合利用规划,推进科学发展。
在布局安排上要以规模化养殖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势农产品基地等为重点;在利用技术上要以沼液、沼渣替代化肥、农药为重点,将沼肥利用纳入到蔬菜、果品无公害认证范围;在建设内容上要突出沼肥存储、加工、运输、施用等配套条件的规范化建设。
3.3加大宣传力度
要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采取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推动沼气综合利用全面发展。
3.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把是否具备“三沼”综合利用条件作为今后沼气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优先安排种养结合的企业,户用沼气、联户沼气供气项目优先支持“三沼”综合利用条件好的村,沼气服务体系项目向农业种植园区、种植基地、合作社和相关农业企业倾斜。
3.5加强沼气用户自身培训
通过集中举办培训班、举行现场会、印发“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手册等形式,切实加强对沼气用户的技术培训,把综合利用技术打捆给用户自己掌握操作,不断增强用户自我服务能力。
让农民能够建好沼气、用好沼气,为沼气建设健
康发展提供保障。
3.6抓好示范带动
抓好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宣传发动,并在基础条件好的村建设示范点,示范典型引路,示范与推广同步,辐射带动全市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
推出一批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傻瓜式”沼肥产品和技术,试点发展沼肥利用专业公司,延长沼气产业链条,促进沼气产业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