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程电子教案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PPT课件

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实例
铁矿石中铁含量的测定
采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将铁矿石中的铁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 液进行滴定分析。
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采用碘量法,将铜合金中的铜氧化为铜离子,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
2024/1/24
水质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采用重铬酸钾法,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然后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 行滴定分析。
13
酸碱指示剂及滴定曲线
2024/1/24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解释指示剂在不同pH值下的颜色变化及其与酸碱反应的关系。
滴定曲线
描述酸碱滴定过程中pH值随滴定剂加入量的变化曲线,及其与指 示剂变色点的关系。
指示剂的选择
探讨如何根据滴定曲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14
酸碱滴定法应用实例
强酸与强碱的滴定
色谱法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医药、 化工等领域中复杂样品的分离与 分析。
2024/1/24
33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原理
01
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携带样品通过色谱柱,各组分
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反复分配,实现分离。
气相色谱法特点
02 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
。
气相色谱法应用
2024/1/24
操作要点
选择合适的沉淀剂,控制溶液酸度,加热、搅拌、陈化等步骤,以 及过滤、洗涤、烘干、灼烧等操作。
注意事项
沉淀要完全,沉淀剂要过量,洗涤要干净,烘干和灼烧要彻底。同 时要进行空白试验以消除系统误差。
27
07
光谱分析法简介
2024/1/24
分析化学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板

1
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2
试剂的纯度足够高
3
性质稳定
4
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 副反应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2.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
直接法
标定法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4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2.4.1 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和常用的公式
其通式为: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2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2.2 滴定度
在生产单位的例行分析中 ,为了方便计算 ,常用滴定度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 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滴定剂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滴定度和浓度之间互算: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2.3.1 基准物质
(2)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相同之处是,曲线下面一定区间内的积分面积 ,就是该区间内随 机误差出现的概率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2 总体平均值的估计
(2)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3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5 显著性检验
(2)F检验法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6 回归分析法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回归直线 回归直线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回归直线与所有实验点的总误差即为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6 回归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又称为容量分析法 ,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即标准溶液滴 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 应完为止 , 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用量 ,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化学范文)(2024)

常见仪器分析方法
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
3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准确等,广泛应用于 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
2024/1/28
9
样品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技术
样品前处理的目的与意义
2024/1/28
13
酸碱滴定法在工业领域应用
产品质量控制
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 酸碱滴定法可用于测定产品的酸
碱度,以控制产品质量。
2024/1/28
废水处理
酸碱滴定法可用于测定废水的酸碱 度,以指导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酸碱 中和操作。
资源回收利用
在金属冶炼、电镀等行业中,酸碱 滴定法可用于测定废液中的金属离 子浓度,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结果计算
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待测溶液的酸碱浓 度。
12
酸碱指示剂选择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选择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 溴甲酚绿等,选择指示剂时应考虑其 变色范围与待测溶液的酸碱度相匹配 。
变色范围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指在酸碱滴定过 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pH值范 围。例如,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化学范文)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 • 酸碱滴定法及其应用 • 氧化还原滴定法及其应用 • 配位滴定法及其应用 •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简介 • 课程总结与复习指导
2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课件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第一课时《分子和原子》。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通过实验观察分子的运动,学习利用分子模型来表示分子,以及了解原子和离子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分子的基本性质,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分子的运动。
2. 学生能够利用分子模型来表示分子,并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学生能够理解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模型的表示方法,原子和离子的概念。
难点:分子运动的观察和解释,原子和离子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分子模型,原子模型,液体试剂,显微镜。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糖的溶解,引出分子的概念。
2. 分子运动的观察: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分子运动,并记录下来。
3. 分子模型的制作:引导学生利用教具制作分子模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子的组成和性质。
4. 实验观察:让学生利用教具进行实验,观察分子的运动,并记录下来。
5. 分子的表示:引导学生利用分子模型来表示分子,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6. 原子和离子的概念:介绍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它们。
六、板书设计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模型的表示方法用小球和小棍表示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分子的组成部分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七、作业设计1. 根据实验记录,描述分子运动的观察结果。
2. 根据分子模型的制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子的组成和性质。
3.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分子运动现象。
4. 区分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模型的制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和分子模型的表示方法,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分子的运动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分析化学实验》电子教案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与预期结果进 行比较。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
识别和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
误差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讨论与改进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可能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 施。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 2
数据记录与整理
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 归纳,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误差分析与处理
了解误差的来源和传递规律,掌握误差的减小和 消除方法,提高实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统计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 相对标准偏差等,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 分析方法。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
实验操作不规范: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如试剂用量不准确、仪器使用不当等。解决方案: 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指导,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确保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问题二
实验数据异常: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实验数据异常或误差较大的情况。解决方案:引导学生们对实验数据进行 仔细的检查和分析,找出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学习
本部分将介绍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数 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包括称量、滴定、光谱分析等方面 的内容。
本部分将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操作并分析实验结果。
常见分析方法
2024版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平时成绩评定方式
课堂表现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 论贡献和提问情况进行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是否按时提交作业,并 评估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报告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 范性、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以
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
期末考试形式和内容
考试形式
01
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多种题型。
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 教案
目录
• 课应用 • 仪器分析方法与应用 • 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 •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分析化学课程简介
03
分析化学的定义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 要分支。
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度高,适用于常量、微 量和痕量组分的分析。
缺点
对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和 滴定终点的判断要求较
高。
应用
广泛应用于酸碱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 定和沉淀滴定等领域。
分光光度法
原理
优点
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进 行定量分析。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 分的分析。
仪器分析原理及技术应用
01
光学分析法
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原子 吸收光谱、分子光谱等)和分 光光度法原理、仪器构造及应
用。
02
电化学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电解分析法、库 仑分析法等原理、仪器构造及
应用。
03
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基本原理、分类(液相 色谱、气相色谱等)、仪器构
造及应用。
04
质谱分析法
《分析化学(第2版)电子教案》1.3 第一组阳离子分析

PbO22-+CrO42-
HAc
PbCrO4↓(黄)
示有Pb2+
AgCl,Hg2Cl2
NH3·H2O
Ag(NH3)2+,Cl-
HNO3
AgCl↓(白)
NH2HgCl↓(白)+Hg ↓(黑) 示有Hg22+
示有Ag+
注:
1.AgCl见光易分解为Ag而不能溶于NH3·H2O造成Ag+ 丢失,得到的AgCl应立即鉴定。
Ag(NH3)2+, Ag(CN)2-, Ag(S2O3)23-, Pb(Ac)42-
Hg22+与配位剂反应往往转化为Hg2+的配合物
Hg22+
Hg2+ + Hg↓
[Hg 2 ]
K
1
[Hg
2 2
]
166
1.3.2 组试剂的作用条件
组试剂的作用条件一般指温度、酸度、组试剂浓 度、是否加辅助剂、是否搅拌等。
2.本组离子与碱反应
2Ag++ 2OH-== 2AgOH↓(白)→Ag2O↓(褐色)+H2O Hg22++ 2OH-== HgO↓+Hg↓(黑)+H2O Pb2++ 2OH-== Pb(OH)2↓(白) 本组离子的氢氧化物均不稳定,易失水生成氧化物。
3. 本组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能力
本组离子常见的配合物有:
本组氯化物与氨水的反应可用于三种离子的区别和 鉴定。
AgCl+2NH3 Ag(NH3)2++Cl-
Hg2Cl2+2NH3
[NH2Hg2]Cl↓+NH4++Cl-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气固色谱固定相的特点:
(1)性能与制备和活化条件有很大关系; (2)同一种固定相,不同厂家或不同活化条件,分离 效果差异较大; (3)种类有限,能分离的对象不多; (4)使用方便。
2020年5月12日5时5 分
11.2.2 气液色谱固定相
1. 气液色谱固定相 [ 固定液 + 担体(支持体) ] :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K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2020年5月12日5时5 分
分配系数 K 的讨论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K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1) 一定温度下, K值最小的组分最先流出色谱柱,而 K值越大的组分,出峰越慢;
(2) 试样一定时, 主要取决于固定相性质;
(3) 每个组份在各种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 K 不同;
不足之处:
不适用于高沸点、难挥发、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
2020年5月12日5时5 分
11.1.3 气相色谱分析流程
2020年5月12日5时5 分
气相色谱流程(动画)
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色谱柱
检测系统
温控系统
1.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的控制 和测量; 2.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气化室; 3. 色谱柱:柱体、固定相; 4. 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放大器、记录仪,有的还 带有数据处理装置。
气液色谱的分离机理: 气液两相间的反复多次分配过程。
2020年5月12日5时5 分
随着载气的流动,溶解、挥发,或 吸附、脱附的过程反复地进行。
(动画)
2020年5月12日5时5 分
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程教师:教学科研结合型
2005-09
a
GXQ 4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考试方式
➢ 半开卷 ➢ 课程论文 ➢ 课堂讨论 ➢ 课外作业
完成:1)撰写课程论文一篇(自定题目)
2)提交自我设计的综合性/开放性/设计 性题目一个,或相关文献翻译一篇(外文 期刊,全文或节选,3000字)
分子识别: 化学 分子生物学
ssDNA binding protein
Q
Denaturing reagent
Q
F
A
D
返回
2005-09
发光检测:物理学 电子学 数学
a
GXQ 11
化学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的任务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定性分析 测量各组成的含量——定量分析 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构象、形态、能态——结构分析、
3) 口头报告一个(8+2 min)
要求掌握基本的英语专业词汇,试题中含有英文题目。
学习方式
课堂听课 团队合作
Online learn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ersonal based learning
2005-09
a
GXQ 5
化学化工学院
教学目的—— 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教程 电子教案
2005-09
郭祥群
2005-2006学年
a
GXQ 1
2005-09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化学分析部分)
参考书 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教学目的
•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 分析化学的分类 • 分析化学的发展
2005-09
a
GXQ 7
化学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的定义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研究并应用确定物质的化学 组成、测量各组成的含量、表征物质 的化学结构、形态、能态并在时空范 畴跟踪其变化的各种分析方法及其相 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六要素: ➢ 课程讲授:核心的、最具迁移价值的知识点,深讲;把握学
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双向交流的过程。
➢ 课程作业:多做多练(强化科学训练);综合开放的题目;自 我提出问题,自我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设计性的题目。
➢ 课程讨论/课程论文:围绕课程知识点广泛阅读,自学研读。
➢ 课程教材:开放性体系,吸取现行教材的精华,补充教学。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的作用
对全球经济贸易统一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作用
对工业生产的作用 对国防建设的作用
计量认证与质量保证
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在新材料、新能源开发中的作用
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作用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法律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等等
a
GXQ 2
参考书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教程 (2005)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四版)(第三版)
R. Kellner et al., (FECS)
Analytical Chemistry (中译本:分析化学,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1)
构象分析,形态分析、能态分析
表征物质组成、含量、结构、形态、能态的动力学特征
——动态分析
例如:茶叶中有哪些微量元素?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咖啡碱的化学结构? 微量元素的形态?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茶叶中的 营养成分的变化? 例如: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005-09
a
GXQ 12
• 分析化学是一门发展并运用各种方法、仪器及 策略以在时空的维度里获得有关物质组成及性 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
• Analytical Chemistry ——Information Science
2005-09
a
GXQ 9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内容
吸取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包括化学、 物理、数学、电子学、生物学等),利用 物质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性质,研究新的检 测原理,开发新的仪器设备,建立表征测 量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最大限度地从时间 和空间的领域里获取物质的结构信息和质 量信息。
J. A. Dean: (世界图书出版社)
Analytical Chemistry Handbook (中译本:分 析化学手册)
D. Harvey: (McGraw Hill )
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09
a
GXQ 3
化学化工学院
教学方式——研究型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In-between-science
2005-09
Example
a
GXQ 10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Exampl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through energy transfer
Molecular beacons
F
Q
Target DNA
2005-09
a
GXQ 8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的定义(FECS对分析化学的定义)
•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that develops and applies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strategie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composition and nature of matter in space and time.
Analytical ChemiFra bibliotektry 分析化学
知识——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
能力——运用分析化学理论发现、提出、 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 发展与创新知识的能力
素质——将获取的知识、能力内化于身 心,升华为品质与素养
2005-09
a
GXQ 6
化学化工学院
绪论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