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教案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及反思总结

• 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 优化实验教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验技能,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实验教学效果
• 设计实验教学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
• 了解国内外实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 学习和借鉴实验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分析实验教学发展趋势,指导实验教学改革
• 分析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如实验教学信息化、实验教学个性化等
• 根据实验教学发展趋势,指导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 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等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
•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应对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挑战,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 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学生积极性不高、实验条件限制等
• 针对挑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 借鉴国内外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实验教学效果,评估实验教案的实施效果
•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反馈意见,评估实验教学效果
• 分析实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了解实验教案的实施效果
• 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足,了解教案的实施过程
意见,评估实验教学效果
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分析化学教案》课件

《分析化学教案》PPT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任务和分类,掌握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配制及稀释,了解常见分离和富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任务和分类;(2)掌握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配制及稀释;(3)了解常见分离和富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任务和分类;(2)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配制及稀释;(3)常见分离和富集方法。
2. 教学难点:(1)溶液的浓度计算;(2)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实验操作法:演示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手段:(1)PPT课件:展示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分析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新课内容:(1)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任务和分类;(2)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配制及稀释;(3)常见分离和富集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的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实验操作:演示实验操作,讲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分析化学基础教案

分析化学基础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理解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 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4. 能够对常见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2. 对常见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分析化学的概念和作用,并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学科。
2.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介绍分析化学的起源和关键里程碑,包括重要科学家的贡献。
3. 分析化学的应用领域:从环境分析、食品安全、医药制造等方面介绍分析化学的实际应用。
三、实验操作演示(30分钟)1. 常见实验器材和操作规范:介绍常用的实验器材和操作要求,并进行示范。
2. 常见实验操作技巧:讲解常见的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巧,如草酸标定、滴定等,并进行实例演示。
四、定性分析实验(30分钟)1. 常见定性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如气体析出法、络合反应等。
2. 定性分析实验操作步骤: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解定性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定量分析实验(30分钟)1. 常见定量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如容量分析、光度法等。
2. 定量分析实验操作步骤: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解定量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六、总结(5分钟)由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资源准备:1. 分析化学相关教材、课件和实验指导书;2. 实验器材和试剂;3. 实验室设备和安全措施。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表现;2. 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 对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摘要本教案旨在为分析化学实验提供指导。
通过分析实验的设计和步骤,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并培养实验操作的技能。
本教案包括了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步骤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实验。
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析化学原理的理解,掌握实验技能,并培养实验操作中的注意力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学生需要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在此教案中,我们将涵盖以下实验原理:- pH指示剂的性质与应用- 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比色法测定物质浓度的原理3. 实验仪器设备为了完成实验操作,学生需要熟悉并使用以下仪器设备:- 酸碱滴定管- pH计- 比色计- 称量仪器- 试剂瓶4. 实验步骤本教案涵盖了多个实验步骤,其中包括了以下内容:1. 实验准备:准备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2. 样品处理:对待测样品进行处理,使其适合进行实验分析。
3. 方案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确定所需试剂的用量。
4.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5. 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通过比对标准值或数值计算,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解释。
5. 安全注意事项分析化学实验需要注意安全,以下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戴上实验室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 注意试剂的储存和处理,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 操作酸碱试剂时要小心,避免溅到眼睛和皮肤。
- 使用仪器设备时要仔细阅读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使用。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并提升对分析化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第4章分析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第2节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干燥

第四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2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干燥4.2.1定量分析实验常用器皿介绍表4-3 定量分析实验常用器皿介绍名称规格表示方法一般用途及性能使用注意事项烧杯1.玻璃品质:硬质或软质。
2.容积(mL)。
反应容器,可以容纳较大量的反应物。
1.硬质烧杯可以加热至高温,但软质烧杯要注意勿使温度变化过于剧烈。
2.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不应直接加热。
烧瓶1.玻璃品质:圆底和平底。
2.容积(mL)。
反应容器,在需要长时间加热时用。
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不能直接用火加热,应避免骤热骤冷。
锥形瓶1.玻璃品质:硬质或软质。
2.容积(mL)。
反应容器,摇荡方便,口径较小,因而能减少反应物的蒸发损失。
同烧杯。
称量瓶1.玻璃品质。
2.上口有磨口塞。
3.分高形和扁形两种。
1.精确称量试样和基准物。
2.质量小,可直接在天平上称量。
称量瓶盖要密合。
移液管1.玻璃品质。
2.在一定温度时以刻度的容积(mL)表示。
吸取一定量准确体积的液体时用。
1.不能加热或烘干。
2.将吸取的液体放出时,管尖端剩余的液体不得吹出,如刻有“吹”字的要把剩余部分吹出。
容量瓶1.玻璃品质。
2.规格:一定温度下的容积(mL)。
例20℃1000mL。
配制标准溶液。
1.不能盛热溶液或加热或烘烤。
2.磨口塞必须密合并且要避免打碎,遗失和互相搞混。
碱式酸式滴定管1.玻璃品质。
2.所容的最大容积(mL)表示。
3.分酸式(玻璃活塞)或碱式(橡皮管),酸式有无色和棕色两种。
1.滴定时用。
2.用以取得准确体积的液体时用。
1.小心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避免打碎,遗失或相互搞混。
2.用滴定管时要洗洁净,液体下流时,管壁不得有水珠悬挂,滴定管的活塞下部也要充满液体,全管不得留有气泡。
表面皿1.玻璃品质。
2.口径(cm)表示。
(如直径9cm)。
1.用作烧杯等容器的盖子。
2.用来进行点滴反应。
3.观察小晶体及结晶过程。
1.不能加热。
2.用作烧杯盖子时,表面皿的直径应比烧杯直径略大些。
分析化学教案

分析化学教案【篇一:分析化学教案】《分析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1. 定性分析── 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如元素、离子、原子团、化合物等,即“解决物质是什么的问题”。
2. 定量分析── 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即“解决物质是多少的问题”。
3. 结构分析── 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三、分析化学的分类按分析原理分类: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化学分析──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又称经典分析法。
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滴定分析)。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低、分析速度慢。
仪器分析──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包括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波谱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放射化学分析等。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
四、分析化学的作用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及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可以说,当代科学领域的所谓“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囗、粮食、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与分析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
1.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气、江河、海洋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正在破坏着正常的生态平衡,甚至危及人类的发展与生存,为追踪污染源、弄清污染物种类、数量,研究其转化规律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分析化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材料的研究中,表征和测定痕量杂质在其中的含量、形态及空间分布等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微电子工业的关键;? 在资源及能源科学中,分析化学是获取地质矿物组分、结构和性能信息及揭示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的主要手段,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核材料资源的探测、开采与炼制,更是离不开分析检测工作; ? 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用分析化学实验方法及其操作。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一、分析化学概述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发展简史。
2.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定量分析1. 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和减小方法。
3.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等。
三、定性分析1. 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定性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3. 常用定性分析方法: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滴定等。
四、光谱分析1.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五、色谱分析1. 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2.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
六、实验室安全与环保1. 实验室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2. 常用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和废弃物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发展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结合实例说明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讲解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误差等。
2. 讲解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基本原理。
三、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1. 实验操作:讲解常用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数据处理:讲解实验数据的记录、计算和分析方法。
四、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2. 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分析方法、原理和实验操作。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理解。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2. 常用分析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样品的分析与分离;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教学内容:一、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3. 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重量法、光谱法等;4. 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二、常用分析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1. 酸碱滴定仪:滴定原理、滴定操作、滴定终点判断;2. 重量分析仪器: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等;3. 光谱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4. 色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三、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1. 数据处理方法: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等;2. 误差分析: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相对误差等;3. 误差处理方法:减小误差、修正误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讲解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讲解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3. 讲解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重量法、光谱法等;4. 讲解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三、讲解常用分析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1. 讲解酸碱滴定仪:滴定原理、滴定操作、滴定终点判断;2. 讲解重量分析仪器: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等;3. 讲解光谱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4. 讲解色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四、讲解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1. 讲解数据处理方法: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等;2. 讲解误差分析: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相对误差等;3. 讲解误差处理方法:减小误差、修正误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南阳师院课程(课时)教学计划
课程:基础化学实验(III)
教师:陈新峰
系(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学年学期:
2
南阳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安排
3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
4
5
6
7
8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
9
10
(5)天平的载重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负载。
称量时应轻拿轻放,并尽可能放于秤盘中心
(6)称量的物体必须与天平箱内的温度一致。
(7)称量完毕,关闭天平,关好侧门,记录使用情况,切断电源,罩上天平罩。
三、称量练习
1、校准天平
2、直接称量法:称一称量纸的质量
大约0.35 g左右
3、递减法:精确称取0.3 g左右NaCl三份
(1)取三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1,2,3
(2)将装有NaCl的称量瓶在天平上准确称取其质量,记为m1 g,
(3)从称量瓶中倾出一定量的NaCl于锥形瓶1中,将称量瓶放入天平上,再称其质量为m2 g,则锥形瓶1中NaCl的质量为
G1 =m1–m2(g)
(4)重复“(3)“,称出余下两份的NaCl
G2 =m2–m3(g) G3 =m3–m4(g)
思考题 2,3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
实验原理
一般含有Ca 2+、Mg 2+盐类的水叫硬水,有暂时硬度和
永久硬度之分。
暂时硬度——水中含有钙、镁的酸式碳酸盐
Ca(HCO 3)2CaCO 3↓+H 2O + CO 2↑
Mg(HCO 3)2MgCO 3↓+H 2O + CO 2↑
+ H 2O
Mg(OH)2↓ + CO 2↑
永久硬度——水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硝酸
盐。
暂硬和永硬的总和称为“总硬”
用EDTA 滴定 Ca 2+、Mg 2+离子总量,应在pH=10的氨缓
冲溶液中进行,用铬黑T 作指示剂,铬黑T 与 Ca 2+、Mg 2+形
成紫色配合物,在pH=10时,铬黑T 为纯蓝色,因此,终点
时溶液颜色自紫红色变为纯蓝色。
Mg-铬黑T + Y 2- Mg-Y + 铬黑T 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随各国的习惯有所不同。
1、以度表示: 1° = 10ppmCaO ,相当于10万份水中含
1CaO 。
2、以水中CaO 的浓度(ppm )计,即相当于每升水中含
有多少mg CaO 。
本实验用上面第二种方法表示水的总硬度,即:
1000(mg/L)(mL)
10001000
M V C CaO EDTA EDTA ⨯⨯⨯
⋅=水样水总硬度 滴定过程中,Fe 3+、Al 3+的干扰用三乙醇胺掩蔽,Cu 2+、
△ △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
南阳师范学院课时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