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_以261个地级市为例_陈晓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C 为常数项,C1、C2、C3、C4、C5、C6、C7、C8、C9 为 X1~X9对应的相关系数。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采用调整 的判定系数 R2,R2 越接近于 1,说明回归模型对样 本数据点拟合得好。相关系数用 t 检验,t 值为正 数,t 值越大,自变量与因变量越相关,反之亦然。 用膨胀因子法 VIF 检验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状况, VIF 的最大值接近或者超过 10,说明自变量 Xi与方 程中其他自变量之间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多元线 性回归模型假设检验的结果不显著,应重建方程。
中国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以 261 个地级市为例
陈晓红 1,张文忠 2,张海峰 3
(1.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3.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美国 路易斯维尔 40292)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普遍出现了以低价出让农业用地,盲目投卷
城市经济的贡献率极大,地方政府用低价格购入 农地,将其转化为非农地后(即城市建设用地)以 高价格卖出,构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国城市财政收入的 30%~70%来自于土地出让 金[23],那么,仅从买卖土地获取的经济发展是否是 可持续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
因此,本文试图从空间城市化角度,结合人口 城市化,剔除土地收益相关指标,对全国尺度来探 讨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力求 客观地分析中国城市空间拓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 的效应与城市空间拓展合理性问题,对中国城市 未来空间发展趋势与健康状态进行合理疏导与调 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城市房地产投资总额(1990~2010 年) 9213992.28 0.342***
城市 2010 年总人口
142.310 0.218***
人口密度
1058.776 0.098
人均 GDP 增长幅度
4.778 0.185**
1990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
31.636 0.328***
注:** 相关系数在 0.01 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在 0.001 水平 上显著。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990~2010 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时
间跨度较大,而且某些城市统计口径无数据,在全 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
湾省)范围内,剔除数据不全地级市,选取 261 个地 级城市为研究单元(图 1,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 [24]),并将各个地级城市 2010 年人均 GDP 作为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FDI)、房地产泡沫效应等因素后,城市现有建成区
面积及其扩展幅度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单纯追求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张并不
能直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市空间拓展;经济增长;关系;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6)08-1141-07
由于卫星遥感数据更为直观、客观、全面的反
图 1 2010 年 26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分布
Fig.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n urban built-up area of 26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2010
8期
陈晓红等:中国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10 年各地级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正相关 关系,其中包括 21 a 的城市外商投资总额,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及城市房地产投资总额。城市用地蔓 延总量(1990~2010)及 1990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也与 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系,即城市建成 区蔓延越多,人均建成区面积越大,则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越高,或者说城市蔓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143
映城市建成区扩展的变化,本文的城市建成区变 化不但通过统计口径获取,而且通过遥感数据进 行研究,直观地印证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发展有 无直接关系。城市建成区变化的相关矢量数据主 要来源于清华大学王磊等学者的研究结果[24]。 1.2 研究方法 1.2.1 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分析
首先,运用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方法对城市蔓 延及其相关要素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行 初步诊断。即用 SPSS 软件对每个自变量与 2010 年 各地级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因变量)的相 关系数进行单独分析。本文综合 9 个相关指标作为 自变量,分别包括 21 a 来城市建成区面积蔓延总量 (1990~2010 年)(X1)、2010 年人口城市化水平(X2), 21 a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0~2010 年)(X3)、 21 a 城市房地产投资总额(1990~2010 年)(X4)、21 年城市外商投资总额(1990~2010 年)(X5)、城市 2011 年总人口(X6)及人口密度(X7)、人均 GDP 增 长幅度(X8)、1990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X9)。 1.2.2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分 析层面,容易错误地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虽然 城市蔓延看起来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但是这种关系可能因为这二者都与第三个要 素 相 关 ,因 此 他 们 的 相 关 关 系 便 只 是 一 种 假 象 。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相关关系并不代表因果关系, 即使城市蔓延与经济发展有显著相关关系,也不 能断言城市建成区扩张一定会促进经济发展。恰 恰相反,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 或是城市用地扩展及城市人口增长,或者说经济 发展是因而城市蔓延是果。 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考虑到数据指标的代表性及其多年数据的可 获取性,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本文选取了固定资 产投资额、外商投资额、房地产投资额作为城市经 济增长指标;为了更好地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长 期效应,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外商投资和房地 产投资都是 1990~2010 年的累计量;用人口城市化 率、人口密度,总人口数量作为人口城市化率与经 济增长关系的衡量指标。1990~2010 年各城市用 地蔓延总量及人均 GDP 增长幅度都是动态指标, 可以揭示出城市空间扩展及人均 GDP 变化对经济 发展水平的动态影响。各年人均 GDP 按 1990 年 可比价计算,以减小误差;统计数据来自 1996~ 2011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5]。
收稿日期:2016-05-09;修订日期:2016-06-29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41101548)、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项 目(41230632)、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科 技 发 展 预 研 项 目 (11XYG-01)、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学者支持项目(SYQ2014-06)、2016 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16JBL01)资 助 。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101548,41230632),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11XYG-01),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Youth Fund Projects(SYQ2014-06),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JBL017).] 作者简介:陈晓红(1978-),女,山东日照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研究。E-mail:chenxh440@ 通讯作者:张海峰,副教授。E-mail:c.zhang@
然产物还是驱动因素。 中国正处于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大量
城市出现土地低密度无序扩张、自然景观破坏、公 共投入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蔓延现象[9~13]。各地 竞相建设各类开发区、大学城及新城现象十分普 遍,土地城市化[14]和空间失控现象极为严重 。学 [15] 者们普遍认为空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有强烈 的相关性[16],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根本驱动 力 ,城 [17] 市空间拓展是经济发展的作用力[18, 19],而 且城市规模越大,这种相关性越强[20]。也有学者认 为中国城市蔓延与经济发展基本符合 Logistic 曲 线趋势,即经济发展对城市蔓延扩展的需求程度 是由强变弱的[21],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是随着发展阶段演进逐渐减小的[22]。但需要强调 的是,经济增长应是可持续的增长。中国土地对
自变量
平均值
双变量相 关系数
城市建成区面积蔓延总量(1990~2010 年)
264.442 0.208***
2010 年人口城市化水平
35.3 0.375***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0~2010 年) 46590283.53 0.457***
城市累计外商投资总额(1990~2010 年) 550735.56 0.435***
第36 卷第 8期 2016 年 08 月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Vol. 36 No. 8 Aug., 2016
陈晓红,张文忠,张海峰.中国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 261 个地级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6,36(8):1141-1147.[Chen Xiaohong,Zhang Wenzhong,Zhang Haifeng. The Relations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26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8):1141-1147.] doi: 10.13249/ki.sgs.2016.08.003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城市地 理学、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热点话题。长期以来,国 内外学者们普遍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 关,钱纳里关于城市化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 间互动关系的经典分析模型被广泛引用 。 [1~6] 然 而,Bloom 等 研 [7] 究 180 个国家的结果表明人口城 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无关,陈明星 [8]等人运用全球 数据证明 226 个国家在过去 30 a 里人口城市化与 GDP 增长是没有联系的。这些无疑为国内外的城 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 路和审视角度。但是,由于城市人口定义的变化, 单纯通过人口城市化率测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 足以说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真实关系,从空间 角度,应该重新审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 就是说要辨清城市空间拓展到底是经济增长的自
相对于双变量线性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城市化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进 行更全面可靠的诊断。首先用 SPSS 软件进行自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剔除自变量间高度相关 的自变量。其公式为:
Y=C0+C1X1+ C2X2+ C3X3+ C4X4+ C5X5+ C6X6+ C7X7+ C8X8+ C9X9
础设施,大规模兴建新城区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蔓延现象。造成这种城市建成区低密度无序扩张的原因,除了不
规范的城市用地转化机制外,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不当认识。以全国 261 个地级市为
例,基于 1990~2010 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客观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蔓延与经济增长的
2 结果分析
2.1 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分析 每个指标(自变量)单独与 2010 年各地级市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因变量)的相关系数结果 见表 1,可以看出,除人口密度以外所有自变量都与
表 1 中国城市蔓延相关要素与城市经济发展 水平的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
Table 1 The bivariat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urban sprawl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China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采用调整 的判定系数 R2,R2 越接近于 1,说明回归模型对样 本数据点拟合得好。相关系数用 t 检验,t 值为正 数,t 值越大,自变量与因变量越相关,反之亦然。 用膨胀因子法 VIF 检验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状况, VIF 的最大值接近或者超过 10,说明自变量 Xi与方 程中其他自变量之间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多元线 性回归模型假设检验的结果不显著,应重建方程。
中国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以 261 个地级市为例
陈晓红 1,张文忠 2,张海峰 3
(1.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3.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美国 路易斯维尔 40292)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普遍出现了以低价出让农业用地,盲目投卷
城市经济的贡献率极大,地方政府用低价格购入 农地,将其转化为非农地后(即城市建设用地)以 高价格卖出,构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国城市财政收入的 30%~70%来自于土地出让 金[23],那么,仅从买卖土地获取的经济发展是否是 可持续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
因此,本文试图从空间城市化角度,结合人口 城市化,剔除土地收益相关指标,对全国尺度来探 讨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力求 客观地分析中国城市空间拓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 的效应与城市空间拓展合理性问题,对中国城市 未来空间发展趋势与健康状态进行合理疏导与调 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城市房地产投资总额(1990~2010 年) 9213992.28 0.342***
城市 2010 年总人口
142.310 0.218***
人口密度
1058.776 0.098
人均 GDP 增长幅度
4.778 0.185**
1990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
31.636 0.328***
注:** 相关系数在 0.01 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在 0.001 水平 上显著。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990~2010 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时
间跨度较大,而且某些城市统计口径无数据,在全 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
湾省)范围内,剔除数据不全地级市,选取 261 个地 级城市为研究单元(图 1,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 [24]),并将各个地级城市 2010 年人均 GDP 作为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FDI)、房地产泡沫效应等因素后,城市现有建成区
面积及其扩展幅度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单纯追求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张并不
能直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市空间拓展;经济增长;关系;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6)08-1141-07
由于卫星遥感数据更为直观、客观、全面的反
图 1 2010 年 26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分布
Fig.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n urban built-up area of 26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2010
8期
陈晓红等:中国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10 年各地级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正相关 关系,其中包括 21 a 的城市外商投资总额,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及城市房地产投资总额。城市用地蔓 延总量(1990~2010)及 1990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也与 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系,即城市建成 区蔓延越多,人均建成区面积越大,则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越高,或者说城市蔓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143
映城市建成区扩展的变化,本文的城市建成区变 化不但通过统计口径获取,而且通过遥感数据进 行研究,直观地印证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发展有 无直接关系。城市建成区变化的相关矢量数据主 要来源于清华大学王磊等学者的研究结果[24]。 1.2 研究方法 1.2.1 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分析
首先,运用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方法对城市蔓 延及其相关要素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行 初步诊断。即用 SPSS 软件对每个自变量与 2010 年 各地级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因变量)的相 关系数进行单独分析。本文综合 9 个相关指标作为 自变量,分别包括 21 a 来城市建成区面积蔓延总量 (1990~2010 年)(X1)、2010 年人口城市化水平(X2), 21 a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0~2010 年)(X3)、 21 a 城市房地产投资总额(1990~2010 年)(X4)、21 年城市外商投资总额(1990~2010 年)(X5)、城市 2011 年总人口(X6)及人口密度(X7)、人均 GDP 增 长幅度(X8)、1990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X9)。 1.2.2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分 析层面,容易错误地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虽然 城市蔓延看起来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但是这种关系可能因为这二者都与第三个要 素 相 关 ,因 此 他 们 的 相 关 关 系 便 只 是 一 种 假 象 。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相关关系并不代表因果关系, 即使城市蔓延与经济发展有显著相关关系,也不 能断言城市建成区扩张一定会促进经济发展。恰 恰相反,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 或是城市用地扩展及城市人口增长,或者说经济 发展是因而城市蔓延是果。 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考虑到数据指标的代表性及其多年数据的可 获取性,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本文选取了固定资 产投资额、外商投资额、房地产投资额作为城市经 济增长指标;为了更好地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长 期效应,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外商投资和房地 产投资都是 1990~2010 年的累计量;用人口城市化 率、人口密度,总人口数量作为人口城市化率与经 济增长关系的衡量指标。1990~2010 年各城市用 地蔓延总量及人均 GDP 增长幅度都是动态指标, 可以揭示出城市空间扩展及人均 GDP 变化对经济 发展水平的动态影响。各年人均 GDP 按 1990 年 可比价计算,以减小误差;统计数据来自 1996~ 2011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5]。
收稿日期:2016-05-09;修订日期:2016-06-29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41101548)、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项 目(41230632)、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科 技 发 展 预 研 项 目 (11XYG-01)、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学者支持项目(SYQ2014-06)、2016 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16JBL01)资 助 。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101548,41230632),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11XYG-01),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Youth Fund Projects(SYQ2014-06),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JBL017).] 作者简介:陈晓红(1978-),女,山东日照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研究。E-mail:chenxh440@ 通讯作者:张海峰,副教授。E-mail:c.zhang@
然产物还是驱动因素。 中国正处于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大量
城市出现土地低密度无序扩张、自然景观破坏、公 共投入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蔓延现象[9~13]。各地 竞相建设各类开发区、大学城及新城现象十分普 遍,土地城市化[14]和空间失控现象极为严重 。学 [15] 者们普遍认为空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有强烈 的相关性[16],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根本驱动 力 ,城 [17] 市空间拓展是经济发展的作用力[18, 19],而 且城市规模越大,这种相关性越强[20]。也有学者认 为中国城市蔓延与经济发展基本符合 Logistic 曲 线趋势,即经济发展对城市蔓延扩展的需求程度 是由强变弱的[21],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是随着发展阶段演进逐渐减小的[22]。但需要强调 的是,经济增长应是可持续的增长。中国土地对
自变量
平均值
双变量相 关系数
城市建成区面积蔓延总量(1990~2010 年)
264.442 0.208***
2010 年人口城市化水平
35.3 0.375***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0~2010 年) 46590283.53 0.457***
城市累计外商投资总额(1990~2010 年) 550735.56 0.435***
第36 卷第 8期 2016 年 08 月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Vol. 36 No. 8 Aug., 2016
陈晓红,张文忠,张海峰.中国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 261 个地级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6,36(8):1141-1147.[Chen Xiaohong,Zhang Wenzhong,Zhang Haifeng. The Relations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26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8):1141-1147.] doi: 10.13249/ki.sgs.2016.08.003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城市地 理学、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热点话题。长期以来,国 内外学者们普遍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 关,钱纳里关于城市化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 间互动关系的经典分析模型被广泛引用 。 [1~6] 然 而,Bloom 等 研 [7] 究 180 个国家的结果表明人口城 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无关,陈明星 [8]等人运用全球 数据证明 226 个国家在过去 30 a 里人口城市化与 GDP 增长是没有联系的。这些无疑为国内外的城 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 路和审视角度。但是,由于城市人口定义的变化, 单纯通过人口城市化率测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 足以说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真实关系,从空间 角度,应该重新审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 就是说要辨清城市空间拓展到底是经济增长的自
相对于双变量线性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城市化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进 行更全面可靠的诊断。首先用 SPSS 软件进行自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剔除自变量间高度相关 的自变量。其公式为:
Y=C0+C1X1+ C2X2+ C3X3+ C4X4+ C5X5+ C6X6+ C7X7+ C8X8+ C9X9
础设施,大规模兴建新城区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蔓延现象。造成这种城市建成区低密度无序扩张的原因,除了不
规范的城市用地转化机制外,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不当认识。以全国 261 个地级市为
例,基于 1990~2010 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客观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蔓延与经济增长的
2 结果分析
2.1 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分析 每个指标(自变量)单独与 2010 年各地级市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因变量)的相关系数结果 见表 1,可以看出,除人口密度以外所有自变量都与
表 1 中国城市蔓延相关要素与城市经济发展 水平的双变量线性相关系数
Table 1 The bivariat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urban sprawl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