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最无前途的10个中国城市

合集下载

国内城市打分

国内城市打分

国内城市打分一、北京(9.5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拥有许多世界级的景点和建筑。

比如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此外,北京还有很多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然而,由于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等问题,北京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这也是为什么评分没有达到满分的原因。

二、上海(9分)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上海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便捷的交通系统,同时也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外滩、东方明珠等。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然而,上海的房价较高,空气质量也不太理想,这些问题影响了评分。

三、深圳(8.5分)深圳是中国的特区之一,也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

深圳的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深圳有着较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者。

此外,深圳的交通便捷,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也是一个宜居城市。

然而,深圳的人口密度较大,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影响了评分。

四、广州(8分)广州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广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食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

广州的交通便捷,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也是一个宜居城市。

然而,广州的空气质量较差,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影响了评分。

五、成都(8.5分)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

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游客。

成都的交通便捷,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也是一个宜居城市。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美食和特色小吃,被誉为中国的“美食之都”。

然而,成都的空气质量较差,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影响了评分。

六、杭州(9分)杭州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杭州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西湖、灵隐寺等都是著名的景点。

我国最穷十大城市

我国最穷十大城市

我国最穷十大城市
我国最穷十大省会城市
第一名:贵阳
贵阳的自然风光不错,矿产资源丰富。

但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落后,在省会中经济GDP总是垫底的省会城市。

第二名:银川
这里被誉为"塞上江南",水草丰美,是沙漠中的明珠。

但是资源频贫乏。

第三名:拉萨
多少人心中的圣地,一个无污染的灵魂之地。

这里没有轰鸣的现代工业,质朴得让人感动。

第四名:西宁
这里有牦牛、青海湖、寺庙,但是经济发展缺乏推动力。

但是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会让人惊艳。

第五名:兰州
母亲河穿城而过,哺育了两岸儿女。

但是地处内地,而且交通很是拥堵。

第六名:太原
这是号称2千多年历史的龙城,却是一座被煤炭工业包围的城市,靠煤炭换来的带血GDP不会长久。

第七名:合肥
很多人眼中,合肥似乎没有什么特色
第八名:昆明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

是云南省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

亦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

但是在云南,每年的游客虽说不少,但由于地理位置限制,经济增长也比较缓慢。

第九名:乌鲁木齐
虽说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交通中心。

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十名:长春
一座老工业城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鼻祖,红旗轿车就是在这里制造的,都说长春一汽工人薪资不错。

但是除了这个之外,长春经济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了。

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

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

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
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
在经济发展、人文荟萃、城市环境和发展成就等多方面力求完美的中国,有十大口碑最差的城市,他们的口碑是逆风而行的,而这十大口碑最差的城市分别是:拉萨、贵阳、宣城、宿迁、铁岭、衢州、临沂、泉州、吴忠、恩施。

首先,让我们从拉萨说起。

拉萨的拉萨旅游业比其他城市要落后,以至于景点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

同时,这里环境恶劣,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政府也没有对此采取一些得当的措施。

其次是贵阳,这里不仅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政治角力,并且处于深加工的边缘位置。

由于贵阳的发展进展落后,人口拥挤,政治不稳定,贫困比例居高不下,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法制也有待加强。

再来就是宣城,宣城是一座考验城市,它缺乏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且经济收入水平止步不前,它的䙴活力也一般,致使病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同时,城市管理混乱,无法胜任现代化城市的管理职能。

这十座城市,当中国口碑最差的城市,对别的城市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们的发展衰退,会给国家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迫使国家加紧投资并解决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在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和投入经济上全面加大投入,以改善这些城市的口碑。

中国十大衰落城市

中国十大衰落城市

中国十大衰落城市1、西安:衰落指数10西安,曾经的长安。

未到过中国的老外知道的除了北京上海之外不多几个城市,不为别的,只因她的辉煌。

直到今天,当你下了火车,走出火车站的广场,映入你眼帘的古城墙仍能给你带来巨大的震撼,但当你得知,一千多年前的这座古都,面积是现在西安老城的十倍;一座大明宫,是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三倍时,她就可以想象他当时的成就了。

盛唐时代的长安城,人口过百万,东罗马从贞观到开元年间五次派使者到长安,波斯仅在开元、天宝年间就十多次派使者前来,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共有十三、四次之多,每次前来的人数多时达到五百人左右,在长安居住的时间长的住到二、三十年。

韩国派来的使节比日本更多。

中华文明可谓万国来朝,闪耀着最亮的光芒,辐射着周边的国家,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建筑,文化,生活习惯等等各个方面。

今天,每年数百万的国外游客,来到这里,就为能寻找一下古代中国最能震撼世界的城市风采,真可谓尽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也难掩其昔日的风采。

也许是太过辉煌,从此便再也不能重温,西安自唐以后的地位从来就没有高过地区行政中心,现在的西安,还在继续着衰落的步伐,建国初西安也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在一五期间是重点发展的城市。

然而现在西安不仅GDP总量在全国40名左右,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更是一泻千里,西部开发时,西安好像来了精神,打出口号,号称:“西部最佳”,但实际上与重庆、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GDP也只有成都的一半多一点。

整天沉迷于古代辉煌中不能自拔,不思进取。

城市环境也很差,由于遍布城中村,城市的现代化改造显得举步维艰,不怪乎有人说西安像一个大城镇,自然环境也给人一种灰土的沉重感。

贾平凹对其的称谓恰如其分:废都。

2、洛阳:衰落指数9.8洛阳:在开始的时候,我想用司马光的一句名言来形容她:“若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在中国古代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也就是具有法定天然国都地位的城市。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宋朝以前,洛阳和长安占据着绝对的中心,可以说,没有在这两座城市建都的朝代称不上伟大,没有到过这两个城市的文人写不出流传千古的佳句!这两座城市演绎着中国版的双城记!关于这两座城市,我也不想过多的描述,因为它们的辉煌已经超越了中国的版图,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记载也是浩如烟海,我就不多费笔墨了,关于洛阳,我用几个小例子说说吧!二月河先生在他的《乾隆皇帝》一书中称这样描写洛阳:“洛阳为中原大郡名城,九朝故都胜地,其治化沿革比省城开封还要烟霞鼎盛些,也许正为有此位份声望,加上此城水舟陆车人口辐辏且为中原向川陕湘鄂的通衢之枢,所以虽然仍是府治,却不用“洛阳府”,开府为‘河南府’―――来显得体制尊大,二来也有为洛阳之尊避讳的意思――这是写书人无妄之思,也不在话下。

全国最穷的50个地级市

全国最穷的50个地级市

全国最穷的50个地级市1、果洛州51.5亿元;2、玉树州71.1亿元;3、阿里地区77.65亿元;4、海北州100.4亿元;5、黄南州110.45亿元;6、大兴安岭地区153.1亿元;7、那曲市186.9亿元;8、海南州193.61亿元;9、克孜勒苏州197.84亿元;10、林芝市209.01亿元;11、甘南州230.04亿元;12、七台河市231.4亿元;13、怒江州234.11亿元;14、山南市237.27亿元;15、昌都市279.24亿元;16、迪庆州293.27亿元;17、伊春市318.7亿元;18、嘉峪关市326.5亿元;19、日喀则市348.26亿元;20、鹤岗市354.2亿元;21、阿拉善盟、363.6亿元;22、阿勒泰地区371.06亿元;23、临夏州373.8亿元;24、固原市375.13亿元;25、儋州市(不含洋浦区) 395.33亿元;26、金錫市428.61亿元;27、吐鲁番市433.35亿元;28、铜川市439.41亿元;29、甘孜州447.04亿元;30、博尔塔拉州448.03亿元;31、阿坝州449.63亿元;32、和田地区456.72亿元;33、辽源市463.49亿元;34、定西市500.76亿元;35、陇南市502.5亿元;36、中卫市504.73亿元;37、双鸭山市516亿元;38、张掖市526.23亿元;39、白山市541.41亿元;40、阜新市544.7亿元;41、白城市548.83亿元;42、平凉市553.97亿元;43、四平市554.02亿元;44、海东市554.7 1亿元;45、德宏州556.21亿元;46、通化市567.9亿元;47、丽江市570.49亿元;48、白银市571.02亿元;49、张家界市580.29亿元;50、武威市600.2亿元。

安徽发展最让人失望的城市,第二个旅游发达,第一从省会沦为四线!

安徽发展最让人失望的城市,第二个旅游发达,第一从省会沦为四线!

安徽是在我国中部,算是我国中部的中心省份,它上对接河南这个人口和资源大省,下有江西和浙江这两个资源同样不俗的城市,更是紧紧依靠我国长三角的省份,在经济上的优势还是很大的,也是我国这些年来发展很快的省份,它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我国一直以来进步的缩影。

在安徽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应该是当属是合肥,安徽由于这些年一直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期,而且在经济上它所拥有的资源也是我国一直以来所最好的,合肥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在安徽省内同样也是有城市的发展是很差的,而有的城市其实并不差,但发展的结果却是让人不能接受的,所以就介绍3个安徽发展最差的城市,看完后你也会觉得这些城市没有发展起来是很让人失望的。

3.马鞍山。

它是在安徽的东部,跟江苏是接壤的,也是安徽经济发展很不错的城市,它的经济总量也是达到了1720亿元,在省内也是排名靠前的,但是很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城市的发展还是会让人觉得很遗憾,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它所拥有的地理位置和城市人均的收入等优势因素很强,而且也是跟南京接壤的,所以它的城市经济发展成这样是说不过的,也是很让人失望的城市。

2.黄山。

在安徽对外的城市发展中,旅游名气最大的当属是黄山,这是因为在我国所有的城市发展中,黄山的城市文化是很浓厚的,不仅是有黄山,还有很多的古建筑等文化景点,所以它每年的旅游景点也是很发达的,但是黄山的城市经济也只能是依靠旅游,所以导致它的城市经济在省内是垫底的,也是安徽很令人失望的城市。

1.安庆。

这个城市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是不了解的,但其实对于省内的人来说,这个城市的名气的都是比合肥都有名,这是因为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安庆都是安徽的省会,也是安徽最为看重的城市,但如今的安庆也逐渐是沦为了四线城市,在经济上也在省内是不如芜湖,更是不如省会合肥了,所以它能发展成如今的境地也是很让人失望的。

在安徽整个省份来说,也仅有合肥是属于二线城市,其它的城市发展都是在国内的名气的不大,而有的城市经济和文化等都是我国一直以来所发展的最慢的,比如说池州等,可能经济本身就是一直没好的,就更不要说是其它的城市发展了。

中国50大鬼城排行 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中国50大鬼城排行 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在具体分析今年的“鬼城”指数排行榜之前,先给大家讲下标准。

国家住建部的“占用地标准”为每平方公里建成区容纳1万人口(即人口与建成区面积之比的合理比值为1)。

以城区人口(今年加上城区暂住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占比来计算一个城市成为“鬼城”或“空城”的可能性,这一数值称为“鬼城指数”。

举个例子,一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按照占用地标准,这个城市容纳的城区人口应该为100万人,如果目前该城区仅有50万人,而该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并不强的话,短时间内难以达到100万人的容纳量,就很可能沦为“鬼城”、“空城”。

2015中国50大鬼城排行与去年对比一、去年的样本以地级城市为主,兼顾部分知名的县级城市,今年则是扩大为中国大陆所有的658个设市城市;二、去年的“鬼城”指数以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占比来计算,今年的方法论即标准并没有变化,只是人口加上了城区的暂住人口。

所以,因为县级城市的大量加入以及增加了暂住人口的计算,导致去年榜位靠前的拉萨、三亚、鄂尔多斯等城市位次在今年有所下降;而去年榜上的惠州、中山、义乌、宁波、合肥等城市因外来人口多,则直接排除了“鬼城”的可能性。

此外,因为县级城市的全部加入,新疆突然成为拥有最多入榜城市的地区,有7个城市入选“鬼城”指数排名前50。

这或许与新疆地广人稀,城市框架习惯性拉大的因素有关。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了有5个城市入榜前50的内蒙古。

1、过去五年中国大陆相当于新建了50个洛阳城根据研究发现,2009年到2013年五年间,中国设市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加了0.9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建了50个洛阳城(截至2013年底,洛阳建成区面积为191.85平方公里)。

如果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来算,结果将更加惊人。

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初,全国设市城市658个,城市城区人口3.77亿人,暂住人口0.56亿人,建成区面积4.79万平方公里。

以城区人口(加暂住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来计算,中国大陆城市的这一比值平均数额为0.9052。

四大直辖市哪个最差

四大直辖市哪个最差

四大直辖市哪个最差
天津。

原因如下:
1、城市风格不明显,性格不突出。

天津的城市风格是什么?有的人说是民国风,五大道绚丽的西洋建筑群;有的人说是北方都市风,大气的城建。

虽然天津两样都具备,但都没有别人那么极致。

2、居民富裕程度一般,活力不强。

天津是一个实力强大的直辖市,这一点无可置疑。

然而城市实力的强大似乎并没有完全和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天津的居民收入水平非常一般化,在全国2015年城镇均可支配收入排第41位,其它有关民生的指标天津也不算高。

比说百货消费、奢侈品布点、网购总额、电影院票房总额等等,天津的名次都不突出,很显然天津的商业活力、居民富裕程度与城市地位有一定的差距。

3、本地媒体弱势,宣传水平不强。

不知道天津有什么强势的本地媒体,也不知道天津有什么出名的新媒体、自媒体。

传统媒体是北上广的天下,再次就是成都南京这样的省会。

新媒体、互联网,看的是北京杭州深圳,再次是苏州成都南京武汉等等。

似乎都没天津什么事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最无前途的10个中国城市(附名单)2016年10月25日15:23 新浪综合来源:叶檀财经在筛选的标准上,首先是人口流失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这些城市在此前三十年以制造业发展为主体的工业化改革中,作为人口的输出地,人口作为劳动力源(12.270, 0.01, 0.08%)源不断地流出本地。

目前面临经济转型期,人口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出本地,只不过换了一批人,当地有想法、有实力的人率先出走,给当地留下一地鸡毛。

其次是一个城市只有几个国企主导的行业,并且大企业办社会,使得城市服务业无法细分,导致当地市场意识落后,父母热衷于逼迫子女考公务员、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从进入的第一天就可以看到退休的那一天。

第三是人均财富占有量低,教育相对不发达,相应的消费数据也较低。

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我对当地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期,这一部分源自我在各地的实地感受,比较有弹性。

必须强调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不是第一个写的城市就最糟糕。

1、长春根据2015年新华网(39.870, 12.18, 43.99%)转发《人口快速流失在这10个城市买房要当心贬值风险》文章中,作者根据相对确实的小学生在校人数进行统计,列出了从2008年到2014年小学生人数快速下降的十个城市。

东北人口流失上榜的城市最多,包括哈尔滨、长春、大连三个城市。

笔者与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公报相参照,可以看出人口的涨落。

长春2005年小学生人数为47.6万人,2010年为42.2万人,2015年人数为38.4万人,连续下降,情况比沈阳更糟糕,沈阳的数据中间有过反弹。

哈尔滨也是如此,从2005年到2015年,人数连续下降。

撇开小学生数量,从2009年到2014年人口流入数量来看,显示大连是东三省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流入52万人,其次沈阳流入42万人,而后是长春流入16万人,哈尔滨流入2万人。

从吸纳成年人就业与城市吸引力看,长春与哈尔滨情况比较糟糕。

从人均本外币存款与消费来看,毫无疑问大连仍然是东北最高大上的城市。

长春人均本外币存款从2005年的2.824万元,到2015年的11.376万元,看上去增长不少,但沈阳为16.928万元,大连为19.843万元,对比之下可以看出长春的人均财富积累量不算高,在全国勉强算得上中游略偏下的水平。

财富占有率不高直接影响了居民消费心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年为2217.5亿元,看上去不少,人均为28690.65元左右。

而沈阳与大连的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均超过了3000亿,无论从人均还是总量,长春都相对落后。

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都城,建国后东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重镇,中央政府将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落户长春,长春与沈阳、鞍山、大庆共同成为了共和国的骄子。

长春的一汽奥迪曾经如此领风气之先,这一汽车工业如果在东南沿海地区,不知道有多少汽车产业链已经形成,汽车城早已成型,围绕汽车的高端旅游与文化服务也已经成型,可惜的是,长春居然长期未能形成配套产业链,汽车城兴起很晚。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春汽车工业大幅度滑坡,后起的上海大众、天津丰田、广州本田等城市纷纷弯道超车。

长春在东北的地位现在连沈阳、大连都比不上,是一个名符其实失落的城市。

根据2016年8月18日第一财经网的文章《近十年城市经济竞逐:长沙重庆领跑东莞温州大减速》,2005年长春GDP为1508.6亿元,2015年为5530亿元,仅好于南宁等少数省会城市。

一个如此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沦落到这个地步,实让人扼腕叹息。

作为黑色的花絮,以前曾经认识的一个长春企业家,因为与邻座一言不合就被捅死,在企业家行列中生命如此消失的,我听到的很少。

2、哈尔滨哈尔滨兴起于20世纪初,是中俄文化会聚之地,城市遍地俄式建筑,这可以说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城市。

很遗憾,上次去马爹尔吃俄餐,其菜式与服务、环境,都是一次灾难性的回忆。

从2005年到2015年,哈尔滨的GDP从1830亿元到5751.2亿元,十年时间增加了3921.2亿元,平均年增392.12亿元,在省会及特别市中排名偏后,甚至比长春还低。

这不奇怪,作为资源与农业主导的省份,黑龙江最引人关注的GDP重镇是大庆,哈尔滨应该是省内的消费、金融、资源调度城市。

可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随着大庆等资源性城市日落西方,哈尔滨必须找到自己新的发展方向。

哈尔滨有发展中国北部旅游地产、俄罗斯文化深度游、特色农业金融的基础,由于发展滞后、人才匮乏,虽然当地政府已经在努力,但相对发展速度慢。

加上受俄罗斯经济不振的拖累,边贸数据极不景气。

黑吉辽作为农业重镇,非常依赖政府的农业改革、土地改革政策,没有这方面的改革,没有办法形成高效的大农场与之伴生的农业品牌。

加上当地资源性城市,居民形成了依赖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习惯。

我听到的情况是,到现在为止,一些父母还在逼子女进入自己所在的企业,形成了非常不良的市场生态。

从小学生的数量看,哈尔滨甚至还不如长春,属于难兄难弟。

2008年,哈尔滨小学生人数为48.1万人,2014年只剩下41.4万人,6年下降了14%,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人口明显流失地区。

在全国省会以及副省级城市中,黑龙江人口流入排名最后一位,为2万人。

笔者身边朋友在海南买房的,黑龙江的人数让人瞩目,因此有人戏称三亚为“黑龙江省三亚市”。

与长春、大连一样,哈尔滨的高等教育不算落后,从高校数量看远远好于深圳,哈尔滨的人均本外币存款从2005年的2.699万元到2015年的10.078万元,比长春更差。

有个好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高,达到3394.5亿元。

从房地产租金看,哈尔滨的涨幅在国内也不算慢,这个城市骨子里拥有消费基因与服务基因,现在被割裂了太长时间,亟需恢复。

黑龙江的齐齐哈尔等城市人口流出更快,齐齐哈尔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净迁出37779人,2013年这一数字为25381人,流出速度加快。

周边城市的衰落,无法成为省会城市的喜讯。

3、沈阳在东北三省中,辽宁是人均本外币存款最多的、也是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从理论上来说,作为辽宁省会的沈阳,应该情况在东三省中最好。

事实并非如此。

辽宁省内有个强大到可以与沈阳争夺资源的城市大连,从发展速度与市场观念看,如果大连经济迟迟无法复苏,包袱沉重的沈阳不可能好到哪儿去。

沈阳虽然在东三省中人口流失比较少,但从小学数量看未来劳动人口处于下降趋势。

2005年沈阳小学数量977所,到2015年直线下降到274所,小学生数量倒没有吓死人的下降,仅从39.7万人下降到36.51万人。

幸运的是,沈阳的高校数量与人数,在省会城市中并不落后。

GDP增长较为缓慢,2005年沈阳GDP2084亿元,2015年升至7280.5亿元,十年时间上升约3.494倍。

对比其他发展较为缓慢的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这个数据不像这两年的GDP数据这么让人难堪。

长沙从1520亿上升到8510亿元,上升约5.6倍;贵阳从603亿元到2891亿元,上升约4.79倍;昆明从1062亿元到3970亿元,上升约3.74倍;其他太原、石家庄、温州、东莞等城市,增速也不快。

现在,东北GDP在全国垫底。

2015年,辽宁省以3%的增速在全国排名中垫底,东北三省GDP增速均列入倒数五位。

2015年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降幅达到27.8%。

沈阳人均本外币为16.928万元,位居中游,在东三省的省会城市中是最高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年为3883.2亿元,按照829.1万的常住人口,消费总量不算少,无论从财富从消费从教育还从城镇化数量的角度衡量,沈阳是有历史底蕴的,很可惜,这个底蕴给折腾得七零八落。

辽宁曾经有过计划经济的好日子,从1953年到1957年“一五”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援建的156个项目中,东北包揽56项,仅辽宁就占据24项,这是中国计划经济最彻底的地区。

计划经济的坏日子也曾经有过,并且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日子越过越糟糕,制度赶不上市场发展的趟儿。

尤其是重化工业过剩之后,包括沈阳在内的东北转型首当其冲。

据《新京报》今年2月24日报道,整个东北地区95%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仅占5%。

沈阳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例也高达9比1。

近两年不仅固定资产投资量下降,全社会的研发投入也严重滞后,辽宁省的全部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到2.7%,位列全国倒数第一;有研发活动的仅占4.5%,全国倒数第二。

制度、观念、基础,决定了东北转型成功会比东南沿海地区慢得多。

虽然东北、辽宁有全国一流的工程师、大规模受过训练的工人,无奈成为珠三角、长三角的人才输出地,当地的人才没有高效配置。

电影《钢的琴》是本好片子,很多人认为反映的是沈阳铁西区,钢厂旧厂区如同鬼城,一片狼藉。

并不奇怪,沈阳也是中国房地产库存较高的城市,没有多少外地人愿意在此地购房,享受东北风光。

东北还有其他城市,但重要省会城市已经如此,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4、兰州兰州人口流失速度与东北城市、与太原相当。

2008年,太原在校小学生人数29.8万人,到2013年(2014年数据没有查到)为25.4万,5年下降了14.8%(全国小学生5年平均下降9.4%)。

2008年,兰州小学生人数为23.5万人,2013年为20.3万人(2014年数据未查到),5年里小学生人数下降了13.6%。

与银川这样的较小城市不同,兰州、太原经过此前煤炭、石油等行业的发展,人均财富有了提升,已然培育起一个新富阶层。

太原2015年本外币存款高达10830.05亿元,人均本外币存款在25.08万元;兰州2015年本外币存款7945.82亿元,人均本外币存款为21.543万元,全国排名不算落后,在深圳的一半左右,在西北城市中令人垂涎,高于西北经济最大门户城市西安。

兰州的经济数据勉强过得去,建立在大规模投资的基础上,2005年兰州GDP为567.04亿元,2015年为2095.99亿元,上升约3.7倍,低于银川的5.13倍与西安的4.17倍。

经济增速就比较漂亮了,根据兰州官方数据,2000年到2002年,甘肃省经济增速在10%以下,从2003开始的十年间,在10%以上。

兰州市生产总值增速2000年的9.2%,2007年达到12.5%,2009到2013年均增长率14.3%,2015年也在8%以上。

相当漂亮的数字,所以兰州是在发展。

经济结构没有太大变化,从2004到2012年,轻重工业比重变化不大,重工业比重远远大于轻工业比重,兰州的文化产业与周边西安、南宁等城市的差距在拉大,政府意志过于强大,但又没有强大到受宠,成为西北独一份的程度。

对于兰州这座城市来说,最要命的是没有培育起大型民企,我们说不出当地的知名产业和企业,城市定位模糊不清,从西北门户到西北工业重镇似乎都沾得上边,在西北的经济、教育地位与西安越拉越大,再下去要与西宁等城市为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