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位经济学家
中国十大知名经济学家 观点

3、林毅夫
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
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郎咸平的《整合》、《运作》、《操纵》在图书市场上销量也极好。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普遍认可。
8、胡鞍钢
胡鞍钢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他是这一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钢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思想库。
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
2、厉以宁
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萧灼基多年研究《资本论》,近年着重运用《资本论》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0、张五常
张五常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理论主张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其对国内股份转让、外汇转让、政府管制等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张五常在广州谈中国应对WTO挑战时,认为中国农业人口未来应降到25%……几乎他的每次公开言论都会引起一片哗然--当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张五常教授对自己夸张的评价赢得了很多眼球的作用。
世界华人经济学家排行榜

陈志武(ChenZhiwu),排名第202位,现任职于美国耶鲁大学。
他1983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1986年获得长沙工学院硕士学位,19
90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1995年在美国威斯康辛—
麦迪逊大学任教,1995?199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1997年
家中位居第一。目前任教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石寿永1965年出
生,1984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系管理学院
物资管理工程专业,后到加拿大多伦多学习,1998年获得经济学硕士
学位,199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任加拿大文森大学
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艾春荣教授的
主要研究领域是计量经济学(半参数计量经济学方法)。他在这—领
域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对如何确定半参数估计值的上界这一问题给出
了初步的解;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找到一个半参数估计值这一问题
提供了全面和满意的答案。其研究成果推进了半参数研究方法对时间
275876021
1248580
世界华人经济学家排行榜
在欧洲经济学会的资助下,2000年E-cares在其博士论文中给出了一个经济学家比较能接受的世界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的排名,也给出了世界大学和经济学家的成绩随时间演变的情况,分析了关于美国大学和非美国大学之间的差距。Ecares使用的是E-conlit数据库([url][/url]),这个数据库索引了世界上650种经济学杂志,组成了比较全面和权威的“经济学文献”(中国目前只有一种刚刚被索引的杂志《AnnalsofEco-nomicsandFinance》)。根据Econlit数据库,1994?1998年间,大约有55000人在经济学文献上发表了文章,Ecares
当今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当今中国十大经济学家我想列出我最欣赏的前十名中国经济学家,供爱好经济学和关心中国改革进程的朋友参考。
给出的排名,不敢侈谈准确、权威,但无不言之有据。
其依据,是经济学家的人文作风、专业水平和社会良知。
第一名茅于轼,近乎完美,我毫不犹豫选他。
要说原因,先请各位思考一个问题:类似巴以冲突、印尼暴乱那样人间惨剧会不会在今天的中国上演?有人可能觉得它跟中国人毫不相干,我却觉得它近在咫尺,阴魂不散。
就在去年,因为台湾选举,政府怒不可遏,又是军事演习又是发射导弹,配合伟大领袖讲话:我们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统一。
这时候,谁敢保证两岸之间不会爆发战争?而战争爆发后的结果又会怎样?这时候,一个清醒善良的中国人应该怎么做?一个具有公众影响力的学者闻人应该怎么做?在经济学界,我仅看到一篇公开反战的文章《统一台湾的小民之见》,作者是他——这位富有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的智者,从此成为我心目中无可替代的精神偶像。
在我的见识内,茅于轼是将经济学的美感发挥到最高境界的学者。
第二名张五常,专业大师,但性格有些古怪。
张五常给人印象比较狂傲。
例如,他自称是身价最高的经济学家,香港政府有事问他也要看他高不高兴;他还说自己的著作必定流芳后世,而诺贝尔奖得主大多不甚高明;他常常回忆,科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跟他探讨经济问题,听了他的回答茅塞顿开……这些话像李敖的风格。
张五常大师级的专业地位不容置疑,他的经济随笔令人陶醉,他深入实际生活求证经济学的态度,更是弥足珍贵。
我想不通是,难道天才的智慧与谦和的性格真的水火不容么?张先生的专业水平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如果他的性格更谦和一些,能降低他和外界交流的交易成本,必定有利于整个中文经济学界的效率改进。
第三名杨小凯,雄心勃勃,在国际学术界广受认同。
有人说杨小凯可能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不是开玩笑。
杨小凯及其新兴古典经济学派野心太大了,他们要做的,是把经济学回溯到斯密的分工和交易理论,运用新的“超边际分析”和最新发展的数学方法,在一个理论框架内,统一地推导和阐释目前所谓的微观、宏观、贸易、发展、产权等各种分支经济学。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简介范文

一、吴敬琏简介: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现工作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为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
主要研究:把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注意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研究方面。
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想法,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现代公司管理。
主要观点:1.发展基础理论,推动市场取向改革。
2.提倡整体改革的主张。
3.规划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
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论证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5. 倡导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
6.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二、林毅夫简介: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毕业1971-1975年,台湾国军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1978年取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学专业硕士。
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观点: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
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三、厉以宁简介: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一、吴敬琏简介: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现工作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为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
主要研究:把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注意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研究方面。
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想法,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现代公司管理。
主要观点:1.发展基础理论,推动市场取向改革。
2.提倡整体改革的主张。
3.规划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
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论证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5. 倡导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
6.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二、林毅夫简介: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毕业1971-1975年,台湾国军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1978年取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学专业硕士。
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观点: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
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三、厉以宁简介: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
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评语

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语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贡献无法忽视。
本文将评选出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并对他们进行评述。
这些经济年度人物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政治家、学者和创新者。
他们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创新创业和国内外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评选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可以展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活力。
这些人物代表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杰出人才,他们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评述这些经济年度人物的成就和贡献,深入了解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希望这些人物的经验和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中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
接下来的正文将从第一位到第十位经济年度人物逐个进行评述,以便更加全面地展现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力。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以及这些人物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述,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和思考,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让读者对文章的组织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来介绍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首先,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概述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对文章的目的进行说明。
然后,进入正文部分,依次介绍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每位经济年度人物都将包括两个要点的介绍。
在每个经济年度人物的章节中,首先会对该人物进行简要的背景介绍,包括其职务、所属行业等信息。
接下来,会针对该经济年度人物的贡献和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每个要点的介绍都将以段落为单位展开,使用合适的论据和事实来支持评价。
揭密!中国十大经济学者与其背后的财团关系

揭密!中国十大经济学者与其背后的财团关系瞭望东方周刊报道,2004年1月20日,亚信公司(Nasdaq: ASIA)发布了其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的2003年第四季度季报。
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亚信第四季度的总收入为306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净收入(除去硬件成本)达到1620万美元,同比增长21%。
在亚信人的努力里面,应该还包含了一种特殊的贡献。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去年10月亚信庆祝成立10周年的时候,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以亚信独立董事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
其时,业界把张维迎出任独立董事看作是亚信“打造最强董事会”的一步重要棋子。
亚信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任董事长丁健表示,张维迎教授“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理解以及他在中国企业管理、战略规划方面丰富的经验,将为亚信的董事会创造很多价值。
”亚信仅仅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吗?张维迎教授是中国最有名望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校长助理,是经济学界最有名望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对于舆论最有影响力的公众经济学家之一。
他参与政府决策咨询,从而是一位对政府重大措施出台有影响的学者。
1998年,张维迎教授和盛洪教授在《改革》杂志发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文中列举了中国邮电部的种种垄断和压制打击竞争对手联通公司的行为,最后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政策建议:组建新的“国家电信管理委员会”(或电信管理局)、将长话经营与市话经营分离、将中国电信分解为几个公司、将邮电部的一部分电信网划拨给联通公司,等等。
文中特别提到:“中国电信市场非常大,从长远看,双寡头的市场结构不足以形成有效竞争,需要引入更多的竞争者。
”看看今天的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不对张维迎等经济学家的政策影响力表示由衷的赞叹──中国电信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的,甚至可以说,亚信这样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参与并在电信行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张教授在政策上的鼓与呼。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据悉,张五常教授继续名列首位,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排列第二,而备受争议的郎咸平教授位居第三。
林毅夫、邹恒甫、吴敬琏、张维迎、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等七位教授也名列十强榜。
值得关注的是,除吴敬琏外,其余9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欧美名校。
张五常:张五常,新浪专栏作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在交易费用、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8年后获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授。
1982年返港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至2000年退休。
张五常教授著作甚多,求学之时,就凭一本《佃农理论》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
返港后,以一系列用中文下笔的专栏文章在华文世界取得广泛的影响,代表作是《卖桔者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等。
其近年来下笔完成的三卷本经济学著作《经济解释》,2005年末更出版英文学术文集《张五常英语论文选》(Economic explanation: Selected papers of Steven NS Cheung)。
此两书,被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将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
毕业后留学美国,分别于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年至2001年任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2001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2006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郎咸平:1956年出生,祖籍山东。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认为不可不知。
经济学怪才——张五常·1935年生于香港。
·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跟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学习。
·1963年—1967年攻读博士学位。
1967年到芝加哥大学跟从科斯做博士后研究。
·1969年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
1982年至今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
·《世界商业评论》对张五常教授的评价是:一代经济学怪才!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1997年,他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职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他的理论主张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
其对国内股份转让、外汇转让、政府管制等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张五常在广州谈中国应对WTO挑战时,认为中国农业人口未来应降到25%……几乎他的每次公开言论都会引起一片哗然--当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张五常教授对自己夸张的评价赢得了很多眼球的作用。
他的经济学“实用论”亦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
有的人评价他是天才,有的人说他哗众取宠。
1969年他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他的《合约机构与非私产的理论》、《企业的合约性质》等论文继续发展了他在交易费用以及产权重要性方面的理论。
1991年他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忧国忧民的经济学大师——杨小凯·原名杨曦光,湖南人,1948年出生于吉林敦化。
1988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1998年1月-2004年7月: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和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成员;·1993年1月-2004年7月:莫纳什大学经济学系高级讲师、教授;·1987年-1998年:耶鲁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商业评论》对杨小凯教授的评价是:忧国忧民的经济学大师!杨小凯绝对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
在海内外华人经济学家中,杨小凯是惟一坐过十年牢的经济学家,是惟一没有上过大学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
2004年7月7日,北京时间9:49分,杰出的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辞离人世,享年55岁。
曾任澳洲莫纳殊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澳洲社会科学院院士、递增报酬和经济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论文见于《美国经济评论》、《发展经济学杂志》等国际一流学报,已出版《经济学原理》等多部中英文专著,所提出和研究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和理论,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称为当今最重要的经济学研究成果。
杨小凯则是公认的研究劳动分工——超边际经济学的开创者。
他对于经济学的一些贡献已被一些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出版物的匿名审稿人、评论以及他的出版物和研究计划的评估报告所承认。
中小股民的代言人——朗咸平·1986年获得宾夕法尼亞(UniversityofPennsylvania)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School)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郎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和長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
·《世界商业评论》对朗咸平教授的评价是:中小股民的代言人!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于世银经济学家StijnClaessens和SimeonDjankov合作,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課題.在东亚地区,此项研究尚属首次。
郎教授2001年下半年在国內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以及“集体诉讼”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
他的观点受到媒体,学术界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被媒体尊称为“郎监管”。
郎教授的监管思维在重要媒体包括“新财富”,“财经杂志”,“21世紀经济报导”,“三大证券报”,“中央电视二台经济半小時”,“中央电视二台财经报导”,“凤凰卫视”等等经常报导。
根据学术论文的贡献而言,郎教授是世界級的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专家,成就斐然。
他曾经在多家世界主要的经济和金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郎教授的论文被大量引用,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普遍认可。
郎咸平在国内的知名度极高,他以保护中小股民为理念因而被媒体尊称为“郎监管”,就学术论文的贡献而言,郎咸平是世界级的经济与金融专家,他曾经在多家世界顶级的经济和金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成就斐然。
多篇论文被引用。
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普遍认可。
追求真理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出生:1952年10月15日籍贯:台湾,宜兰·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工作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世界商业评论》对林毅夫教授的评价是:追求真理的经济学家!他一直主张市场取向的改革,认为只有实行市场经济,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形成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信息指标体系,才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卸除国有企业背负的政策负担(包括社会保障负担和执行赶超战略的负担),培育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深入研究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林毅夫教授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针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林毅夫教授指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于动员资金和配置资金,资金动员的能力其实决定于配置的效率。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林毅夫教授正是从研究农业问题入手,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的。
关于中国农业问题,他始终坚持推行市场取向的改革。
林毅夫教授的制度经济学研究在国际经济学界享有盛誉。
最讲实话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出生:1930年1月24日学历: 大学毕业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毕业院校:金陵大学文学院·《世界商业评论》对吴敬琏教授的评价是:最讲实话的经济学家!1948年,考取金陵大学文学院, 因病于1950年正式入学,学经济系学习;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金陵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53 年,大学毕业;1954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5—1956年,从教于后来在柯西金时期成为著名改革派经济学家的前苏联专家阿·毕尔曼,研究企业财务和国家财政问题;1956—1957年,参加全国范围的体制调查和体制改革研究。
他在知天命之年从海外找到了“理论天命”,帮助中国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他有一个曾经给他带来过压力,但现在带来了更多荣誉的绰号——吴市场。
2001年在中国股市论战后上镜率极高,只要吴教授出现,就会成为焦点。
吴敬琏教授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在商务人士中颇受好感,点击率达到70%。
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
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
言词能影响政府决策的经济学家——厉以宁·1930年11月生,江苏仪征人。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组成员、中日关系学史学会会长。
1998年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世界商业评论》对厉以宁教授的评价是:言词能影响政府决策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在比较中外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
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他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这一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这一理论与政策主张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为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所广泛接受,厉以宁教授因此被尊称为“厉股份”。
他曾经获得包括孙冶方经济学奖、“金三角”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最高奖)等多项重要奖励。
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
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
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中国产业经济学第一人——张维迎·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
·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
·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M. Phil.),1994年获博士学位(D. Phil.)。
·《世界商业评论》对张维迎教授的评价是:中国产业经济学第一人!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师从著名经济学家、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Mirrlees和产业组织经济学家Donald Hay,主攻产业组织和企业理论,硕士论文曾获1992年牛津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最佳论文奖。
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1984-1990年在体改委工作期间,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有广泛影响的论文,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
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
据对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1995-1997年间论文引证统计,张维迎教授的论文被引证的次数排名第一,其中《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名列单篇第一。
将经济学讲得最清楚的人——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
·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商业评论》对茅于轼教授的评价是:将经济学讲得最清楚的人!1986年赴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
1987年回国,以后7年内担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
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招聘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