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
颅脑创伤后脑积水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展l蚴口重的唧者,应该及时给予治疗卜2。“0’13。1 8’舭川。(1)临
时陛治疗方法:①药物疗法:使用抑制脑脊液分泌药物和降低颅内 压的渗透性脱水剂及利尿剂;②手术治疗:通过间歇性腰椎穿刺、 控制性腰池引流术、脑室外引流术和皮下Ommaya囊植入术等方 法,释放—定量的脑脊液,以达到暂时缓解颅内高压、引流血性脑 脊液和控制颅内感染的目的”’4’10’驯。(2)永久性治疗方法:①脑脊 液体腔分流术”‘2’4。1。砘甄孙…:目前仍然是PIH治疗的主要方 式。其中以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占第一位;侧脑室一心房分流术 虽然逐渐减少,但对有腹部手术史、或分流后腹腔感染者,仍然是
理¨’”’18’1…:绝大多数硬脑膜下积液可自行吸收,少数进展f生发展
并引起占位效应,或转化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对有症状和体征 的患者,可选择钻孔引流、硬脑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或侧脑室一腹腔 分流(有脑室扩大者)。少量厚包膜形成者,则需要开颅手术。(6) 脑脊液颅内转流术脚刀坷]: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被公认为梗阻 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对分流失效者和脑室内有新生隔膜存 在者,内镜下治疗也是有效的选择之一。脑脊液颅内转流术的实 施,应遵循相关的规范化原则。 3.疗效评估:术后的短期疗效评估一般选择在术后1—14
作者单位:中华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专业组,中华创伤学会分 会神经创伤专业组 通信作者:江基尧,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 经外科,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Email:jiyaojiang@126.corn
称扩大;②辅助征象:部分患者扩大的脑室周围,可有低密度(Cr
扫描上)或高信号(MRI的r12加权成像上)的脑脊液渗出表现,为
的临床表现和脑室系统代龇扩大,需要与PIM鉴别。脑萎缩常
见于弥漫|生.轴索损伤和脑缺氧后,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为脑室系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的发生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份—2015年4月份接诊的20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患者年龄、GCS评分、是否进行去骨瓣减压术、SAH 特征等创伤性SAH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本文研究的202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出现脑积水,在对临床因素以及脑积水发生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时,得知脑积水发生与患者的年龄、GCS评分有着密切联系,与是否去骨瓣减压术没有明显关系。
在Logisticl回归分析结果中显示,患者年龄、分布、脑室内出血是引发脑积水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脑积水作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主要并发症,与患者的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布情况以及脑室内出血有着密切联系,临床中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脑积水的发生。
标签: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危险因素脑积水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易产生的并发症之一,脑积水对神经系统功能的损伤,从根本上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国内外有关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发脑积水的相关报道比较少,本文针对于此,对20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份—2015年4月份接诊的20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10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1.5±2.8)岁。
致伤原因:95例交通事故伤、87例坠落伤、11例殴打伤、9例其它原因;202例患者在入院后均行CT检查,并确诊存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2 影像学检查与脑积水排查202例患者均行CT检查,部分患者行头颅MR检查,依据患者头颅检查结果,发现患者脑室逐渐扩大,脑沟无扩大现象,并且患者两侧脑室额角间距与最大颅内横径之比超过45%,并呈现出椭圆形扩大趋势[1]。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临床分析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诊疗措施。
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
结果本组64例患者治疗后,相关的临床症状和意识状况均有明显好转,ggs评分有所提高。
头颅ct复查所示脑室基本恢复正常,出现分流管堵塞的患者有6例,给予患者再次手术后患者情况改善。
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患者各项情况都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甚至完全康复。
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应予以早期诊断,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其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情况。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54-01颅脑外伤为外科比较常见的急性疾病,此疾病多因为外力创伤所导致,患者发生疾病后多会合并出现脑积水,其对疾病有很大的影响。
患者会有颅压上升的临床表现,其会导致患者处于危重状态,甚至死亡,故应对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早期诊治对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1]。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共64例,笔者疾病的诊治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共64例,其中17例患者为女性,4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为15-63岁。
7例患者为打击伤所致,15例患者为坠落伤所致,42例患者为车祸伤所致。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进行gcs评价,结果显示平均得分为(7.3±1.5)分,27例患者得分为8-l2分,37例患者得分为4-8分。
所有患者都有颅压上升,昏迷等临床表现,并出现震颤性麻痹、痴呆、情绪不稳定、步态不稳、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脑脊液辅助检查,如其各项标准符合后可手术治疗。
你知道脑积水的危害吗

正常压力性脑积 水:脑脊液循环 正常,但脑室内 压力升高,导致 脑脊液在脑室内
积聚
梗阻性脑积水: 由于脑脊液循环 通路受阻,导致 脑脊液在脑室内
积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2
脑积水的危害
智力障碍
添加 标题
脑积水可能导致智力障碍,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添加 标题
脑积水可能影响患者的语言能力,导致语言障碍
水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05
脑积水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标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标题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标题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标题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标题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康复训练
语言训练:通过语言训练提高 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热敷等 方式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提高 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帮助 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
康复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胎盘因素:胎盘功能异常, 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引发
脑积水
后天性因素
脑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导致脑组织受损,引起脑积水 脑部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脑组织,导致脑组织受损,引起脑积水 脑部肿瘤:肿瘤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组织受损,引起脑积水 脑部手术:手术过程中损伤脑组织,导致脑组织受损,引起脑积水
04
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

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汪春雷;朱洁【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5【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因颅脑外伤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有无颅骨骨折、有无脑挫裂伤、有无合并脑室出血等11个相关指标上有无差异.结果脑积水组及非脑积水组患者在脑挫裂伤发生率、脑室出血发生率、硬膜下血肿发生率、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开颅手术率、昏迷发生率、脑脊液升高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骨骨折和硬膜外血肿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是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结论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为脑外伤后发生脑积水的风险因素.【总页数】3页(P2824-2826)【作者】汪春雷;朱洁【作者单位】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外科,山东,淄博,255029;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外科,山东,淄博,255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R742.7【相关文献】1.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 [J], 黄强2.颅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危险因素及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 [J], 孔成; 厉航; 童民锋3.神经外科康复单元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J], 胡安明;王宇;孙炜4.颅脑外伤后脑积水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J], 马兴才;农大环;陈艳;廖佳琪5.重度颅脑外伤后发生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J], 宋波;王琨;巨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6例临床分析

和点燃癫 痫 ;3 脑 水肿后 急性颅 内压 增高 影响 神经 元 ()
维普资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 年 1 月第 1 卷第 9 07 2 0 期
!! o! ! 翌盟! J 塑
! ! !
望 !里 ! 竺: ! : !
!! :
‘9 ‘ 5
本 组 7 有 高 血 压 史 , 明高 血 压 动 脉 硬 化 是 6 说 S AH 的最 主要 的病理基 础 , 在激 动或不 明显 诱 因 的作 用下 , 血压升 高 , 致 皮层 区微 小 动脉 瘤 破 裂 出血 , 导 引 起 癫痫 发作 , 明 S 表 AH 是继发 癫痫 的直 接原 因 。
神 经 外 科 学分 册 , 9 5 2 ( ) 2 19 ,2 1 :5
( 稿 2 0 -9 2 ) 收 0 70 — 1
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能 异常 , 能 合 成 一 氨基 丁酸 以 降低 神 经 细 不
中 、 型 脑 外伤 后 脑 积 水 2 重 临 床 分 析 6例
刘 超 黄万振 崔 葆
脑 皮质血 管痉 挛 、 性脑 水 肿 颅 内高 压 及 血液 直 接 刺 急 激 大脑皮 质神 经元 引起 痫性 放 电。 S AH 后迟 发性癫 痫发 作 的机 制 , 主要与 下 列 因素
有关 L : 1 卒 中囊 的机 械 刺激 ; 2 S 5 () ] ( ) AH 后逐 渐 发 生
同情 况来 区别对 待 。在 S AH 急 性期 出现 的癫性 发作 可用 抗痉 治疗 , 孤立 出现 的 一次 癫 性 发作 或 急性 期 的 癫性 发作控 制 后 , 以不 继续长 期服用 抗痉 药 ; 晚期 可 而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临床分析20例

G i f h a dc eA g s2 1 , o. N . u e C i Me in , uu t 0 0 V 1 , o 4 do n i 8 2 表2 各 种 口服 降糖 药D Ds DD  ̄ 序 、D C D 、D s } z D 及排 序比
应 用与 监测 , 0 , 5 : 92 0 2 9 () 8 — 9 . 0 6 2
京市第六 医院格列美脲 ( 苏 )、格列 喹酮D D 排序列 前5 ,是磺 佑 D s 位
酰脲类 药物 中应用 较 多的 品种 ,其余 5 品规O s 序相 对靠 后 。 个 OO  ̄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 临床分析2 例 0
用量 没有佑苏多 。格列喹酮 不 良反应少 ,不易引起低血糖 ,是轻 、中
血糖的优点 ,与其他药物 ( 如血管 紧张素转换 酶抑制剂 、 p 体阻滞 受 剂等 )合用 时亦极少发生药 物间相互 作用 ,安全性 高尤其适 合老年患 者及 游离 脂肪 酸浓 度 的 作用 ,可作 为伴有 高胰岛素 血症肥 胖的轻 、中度患者 的首选 药物 。 ] 拜糖苹和卡博 平D D 分 别列第2 D s 位和第 6 , c一 昔酶抑制 剂销售金 位 【 糖 额排序 列第 1 ,为北 京市第 六 医院 口服 降糖药 应用 的主要选择 。二 位 甲双胍对正 常人无降血糖 作用 ,不 引起 体质量增 加 ,不刺激 胰岛素分
参考 文 献
[] 国家 药典 委 员 会 编. 1 中华 人 民 共和 国 药典 ・ 床 用药 须 知( 学 临 化 药 和生 物制 品卷 ) 】 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0 : 04 6 [. s北 人 2 54 ・3 . 0 3 [] 付 美 霞, 2 罗俊鸿 , 懿睿 等 . 0- 0 8 口服 降糖 药 利用分 析 [. 王 2 6 2 0年 0 J ] 中国 医院药 学杂 志,003() 4 2 1, 1: . 0 8 [] 伦 新 强.0 62 0 年 我 院 E服 降糖 药 的应 用 分析 [ . 3 20 ̄08 l J 中国 药物 ]
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疗体会(附36例诊治分析)

结 果
根据因病施治的原则 , 3 对 6位 患 者 分 别 采 取 手 术 和 非 手 术 治 疗 , 体 疗 效 满 意 , 到预 期 效 果 , 数 病 例 由于 原 发 创 伤 严 重 , 终 预 后 不 良。 整 达 少 最 结 论 脑 积 水 是 较 常 见的 颅 脑 外 伤 后 并 发 症 , 时 的 诊 断 和 个 体 化 治 疗 对 于 改 善 预 后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及
意 2例 患 者 因原 发 创 伤 严 重 .生 命 体 的 表 现 为 逐 渐 加 重 的 骨 窗 压 力 增 高 ,
例 , 性 1 女 2例 : 高 年 龄 7 最 8岁 。 低 1 征 不 稳 定 ,无 法 耐 受 手 术 ,最 终 放 弃 治 识 程 度 好 转 后 又 逐 渐 恶 化 ,或 者 与 预 期 最 3 岁 , 均 年 龄 3 . 。 重 型 颅 脑 外 伤 1 疗 2例 患 者经 过 动 态 观 察 , 积 水 症状 不 符 的 迁 延 性 昏迷 。合 并 有 严 重 脑 挫 裂 平 67岁 4 脑 例 , 型颅脑 外伤 1 中 6例 , 型 颅 脑 外 伤 不 典 型 . 予 手 术 治 疗 , 院继 续 随访 观 伤 及 蛛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的 昏迷 患 者 ,持 续 轻 不 出 6例 。 2 6例 为 脑 外 伤 开 颅 术 后 发 现 脑 积 察 。4例 患 者 脑 干 伤 严 重 , 苏 无 望 , 复 脑 1周 以 上 未 清 醒 。均 应 高 度 警 惕 脑 积 水 水 . 0例 为 保 守 治 疗 过 程 中 发 现 脑 积 积 水 进 展 至 一 定 程 度 趋 于稳 定 ,不 至 于 的 存 在 。诊 断 外 伤 后 脑 积 水 需 要 影 像 1 水 。发 现 脑 积水 的 时 间 距 离 受 伤 时 平 均 危 及 生命 ,分 流 手 术 已无 法 再 进 一 步 改 学 证 据 支 持 ,但 是 临 床 表 现 也 是 重 要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2T10:55:32.760Z 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作者:杜宏达
[导读] 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为脑外伤后发生脑积水的风险因素。
伊春市第一医院(黑龙江伊春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颅脑外伤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有无颅骨骨折、有无脑挫裂伤、有无合并脑室出血等11个相关指标上有无差异。
结果脑积水组及非脑积水组患者在脑挫裂伤发生率、脑室出血发生率、硬膜下血肿发生率、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开颅手术率、昏迷发生率、脑脊液升高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骨骨折和硬膜外血肿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是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
结论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为脑外伤后发生脑积水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脑外伤;脑积水;风险因素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急症、重症病种,由于涉及要害器官(脑),患者往往预后不良。
在颅脑外伤后常并发脑积水,其发生机制尚有争议,但毫无疑问增加了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脑外伤后脑积水根据其发生于创伤后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外伤性脑积水指脑积水发生于创伤后2周内,较易早期发现而及时处理;而慢性创伤性脑积水则发生于创伤后2周后,且起病隐匿,往往不易察觉,故临床上容易被原发病症状所掩盖,从而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更增加了患者的致残、致死率。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近些年来我院颅脑外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期找到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因颅脑外伤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致伤因素为交通事故者566例(74.5%),殴打所致151例(19.9%),坠落伤43例(5.7%),患者年龄40~72岁。
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106例,男79例、女27例,其中急性脑积水37例、慢性脑积水69例;非脑积水组654例,男489例、女165例。
所有患者经临床、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为颅脑外伤;患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且经影像学证实。
2、外伤后脑积水诊断标准患者有明确的外伤病史,致伤后出现颅脑损伤的症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排除合并的其他颅脑疾病(如脑萎缩等);影像学支持脑水肿征象,如MRI和(或)CT示:尾状核平面侧脑室前角宽度与同平面颅内板间的宽度比值(Hesson脑室指数)高于正常年龄水平上限值。
3、外伤后脑积水拟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有无颅骨骨折、有无脑挫裂伤、有无合并脑室出血、有无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有无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hemorrhage,tSAH)、致伤后有无开颅手术、致伤后有无昏迷、脑脊液压力正常与否。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ostic多因素从单因素中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脑积水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对脑积水组及非脑积水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颅骨骨折、有无脑挫裂伤、有无合并脑室出血、有无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有无合并tSAH、致伤后有无开颅手术、致伤后有无昏迷、脑脊液压力正常与否等11个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脑积水组脑挫裂伤、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的发生率及开颅手术率、脑脊液升高率的指标与脑积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骨骨折和硬膜外血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脑积水组年龄(55.2±9.6)岁,非脑积水组年龄(53.8±12.1)岁,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5,P=0.2569)。
2、影响脑积水发生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数据显示,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tSAH以及脑脊液压力升高是导致脑积水发生的独立风
险因素(表2)。
三、讨论
脑外伤后脑水肿是颅脑外伤后较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发生率各地报道不一,国外数据显示发生率在1.5%~72.0%之间,可能与评估标准不统一相关,本研究则显示发生率为13.9%(106/760),但不管怎样,外伤后脑水肿无疑恶化了患者的病情,类于原发创伤后的二次损伤,升高了患者的致残、致死率。
对于外伤后脑水肿的治疗,手术常不可避免,较为经典的术式主要为分流手术,如植入性分流及脑室外引流;随着微创外科的理念不断深入临床,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的发展和应用也较为普遍[5],但无论哪种手术方法都具有一定风险性。
对于外伤后脑积水的发生应当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能保证愈合生活质量。
对于急性脑外伤后脑水肿,较易诊断,一般发生于脑外伤后3d左右,症状较为明显及典型[6]。
而慢性脑外伤后脑水肿则起病隐匿:一般发生于致伤后2周以上,有的甚至伤后几个月才发生,颅内压多正常或呈现慢性增高;一般无明显头痛症状,仅表现为轻微的性格改变;体格检查往往亦无阳性发现,或仅表现为原发病的体征;脑室内压及腰穿测压也可正常;部分患者因脑积水压迫功能区脑组织而出现特异性症状,如压迫额叶出现智力障碍、尿失禁、运动障碍(三联征),但脑组织压迫症状个体差异性很大,无特异性表现。
因此,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这些特点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部分患者因此而延误了治疗。
有关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很多,但各自所阐述的观点并不统一。
脑积水发生于脑脊液在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的循环受阻,导致脑脊液局部聚积而形成,因而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是脑积水形成的最终通路。
主流的研究观点认为,造成外伤性脑积水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脑细胞的损伤,如外伤所致的脑挫裂伤、脑缺血、脑缺氧等;二是脑室高压所致的脑室系统扩大,如硬膜下血肿、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等情况下。
外伤可导致蛛网膜绒毛微血管系统受压而关闭,引发蛛网膜绒毛颗粒的阻力增高,这会直接影响到脑脊液的吸收;外伤等所致的红细胞破裂等会阻塞蛛网膜绒毛,亦可阻碍脑脊液的吸收;外伤后所致的颅内高压,使得蛛网膜下腔与矢状窦压力差减小,也可引起脑脊液的吸收减少。
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蓄积,导致脑室扩张,产生压迫神经的一系列症状。
脑外伤后脑积水虽无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治疗上较为明确,一般主张行脑脊液分流术,目前主张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此种手术较为简单,安全性高,术后缓解率也较高。
有些学者提出神经功能的改善有赖于分流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术前脑脊液压力较高者,血流灌注低,术后恢复血流后神经功能改善较为明显。
总之,如脑外伤后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脑积水,其治疗效果总体较为满意。
参考文献:
[1]齐向前,于明琨.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与脑水肿[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6(8):85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