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积水的病例观察
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3、同位素脑池造影 方法:经腰穿或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放射性同位素,然后用伽马照像机观察, 追踪同位素脑脊液循环的途径。
正常情况下,24h后即可到达大脑表面,48h后大脑表面的同位素完全消失,同 位素不能进入脑室内,而且两侧的流动和分布是对称的。
在正常压力脑积水则可发现以下各种情况:
①小脑延髓池注入同位素后30-60min即可在 脑室内发现,并在此停留24-72h以上,而大 脑表面无同位素,或仅在外侧裂池有少量存 在 ②脑室显影短暂而大脑表面显影延迟或正常 ③脑室不显影而大脑表面显影延迟或正常
制
手术示意图
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
【概述】
脑挫裂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量的血性脑脊液
无菌性炎症反应 软膜与蛛网膜之间发生粘连
堵塞蛛网膜绒毛
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障碍 颅内压增高,且脑室系统也随之扩大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病情将日趋恶化
【脑外伤后脑积水的病因】
1、脑挫裂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室穿通伤或脑内血肿破入脑室 3、小脑幕切迹疝致脑干移位 4、不适当的大骨瓣减压致脑严重膨出、移位
SPECT 核素逆流脑室
(+)
损伤后脑萎缩
中度 不光滑 (-) 变宽 减低 均扩大
(-) >1400 无变形 无变形
(-)
【防 治】
一、预防
在严重颅脑损伤时,如系损伤性脑室内出血应行脑室穿 刺,持续外引流,直至脑脊液清亮,压力正常为止。 如系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激素治疗的同时可每天 腰穿1-2次,放出血性脑脊液,使脑脊液循环通路通畅。
⑶ 脑脊液分流术后的疗效预测评定:
①术前有无步态障碍。统计结果和经验表明,术前有步态障碍者,术后 疗效较无此症状者为佳。 ②NPH病人连续颅内压监测显示压力峰值超过2.67或常伴有B波活动者, 分流术后疗效佳。 ③通过腰穿或侧脑室外引流管释放一定量的脑脊液后,若症状改善,则 分流术易成功。这是预测分流术疗效的一个较为可靠的指标。 ④CT或MRI像显示扩大的脑室旁(额角旁多见)低密度区的出现提示行 分流术效果佳,这一预测指标在临床上简单易行,较为实用。 ⑤早期行脑室分流其效果较晚期分流者佳,但术后出现并发症者,效果 均差。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临床分析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诊疗措施。
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
结果本组64例患者治疗后,相关的临床症状和意识状况均有明显好转,ggs评分有所提高。
头颅ct复查所示脑室基本恢复正常,出现分流管堵塞的患者有6例,给予患者再次手术后患者情况改善。
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患者各项情况都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甚至完全康复。
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应予以早期诊断,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其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情况。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54-01颅脑外伤为外科比较常见的急性疾病,此疾病多因为外力创伤所导致,患者发生疾病后多会合并出现脑积水,其对疾病有很大的影响。
患者会有颅压上升的临床表现,其会导致患者处于危重状态,甚至死亡,故应对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早期诊治对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1]。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共64例,笔者疾病的诊治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共64例,其中17例患者为女性,4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为15-63岁。
7例患者为打击伤所致,15例患者为坠落伤所致,42例患者为车祸伤所致。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进行gcs评价,结果显示平均得分为(7.3±1.5)分,27例患者得分为8-l2分,37例患者得分为4-8分。
所有患者都有颅压上升,昏迷等临床表现,并出现震颤性麻痹、痴呆、情绪不稳定、步态不稳、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脑脊液辅助检查,如其各项标准符合后可手术治疗。
脑外伤重症患者的救治与观察:95例临床分析

脑外伤重症患者的救治与观察:95例临床分析一、病例资料本报告共纳入95例脑外伤重症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34例;年龄分布为1075岁,平均年龄43.2岁。
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48例,高空坠落21例,摔伤15例,打击伤11例。
伤后就诊时间范围为0.524小时,平均就诊时间4.3小时。
二、救治策略1. 急救处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紧急评估,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处理创伤出血、骨折等并发症。
2. 神经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颅CT或MRI检查,以评估脑部损伤程度和范围。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脱水、降颅压、激素治疗、抗感染等药物治疗。
其中,48例行脑室引流术,3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
4. 外科治疗:对于严重脑挫裂伤、脑挫裂合并脑内血肿、脑挫裂合并脑积水等患者,及时开展外科手术治疗。
5. 综合治疗:包括早期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等。
三、观察要点1. 意识状态:持续监测患者意识状态,评估意识障碍程度,及时发现意识变化。
2. 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3. 颅内压:定期监测颅内压,观察有无增高趋势,及时采取措施。
4. 神经功能: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运动、感觉、言语、视觉等方面功能。
5. 并发症:警惕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结果1. 救治效果:经过积极救治,95例患者中,47例恢复正常生活,38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10例患者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
2. 观察体会:在救治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五、案例分享1. 案例一:患者男性,45岁,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受伤。
伤后就诊时间为3小时,头颅CT检查显示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立即行脑室引流术,并给予药物治疗。
经过1周治疗,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2. 案例二:患者女性,32岁,因高空坠落致头部受伤。
外伤性脑底池出血致急性脑积水18例分析

外伤性脑底池出血致急性脑积水18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底池出血致急性脑积水的发生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
方法经头颅CT明确诊断,给予止血、脱水、腰椎穿刺、脑室引流等治疗。
结果 18例患者恢复良好5例,轻残3例,重残5例,死亡5例。
结论外伤性脑底池出血致急性脑积水是颅脑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使病情加重、病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积极防治。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池出血脑积水外伤性脑底池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限在脑底池的表现,有其特定发生机制,并易产生急性脑积水,是颅脑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并且也是使病情加重、病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笔者现将2001~2007年收治18例外伤性脑底池出血致急性脑积水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3例;年龄25~53岁,平均36岁;GCS评分3~5分9例,6~8分7例,9~15分2例,车祸受伤14例,坠落伤3例,跌伤1例,伤后6 h内查头颅CT发现脑积水者6例,24 h 9例,24~72 h 3例,环池出血9例,四叠体池3例,枕大池1例,2池或数池多部位出血5例。
少量出血时呈现相应部位局灶高密度影;出血量大者呈铸形并广泛。
其中合并脑疝8例,原发脑干损伤5例,颅内血肿3例。
1.2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绝对卧床,床头抬高15°,苯巴比妥钠肌注镇静、防癫痫,视情况给予脱水、限液,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小剂量甘露醇,止血及防脑血管痉挛治疗;(2)对脑积水轻度表现者,CT示脑室轻度扩大,脑池少量出血,神志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者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及早积极行腰穿置管引流或反复腰穿放出脑脊液治疗。
若上述疗法无效,症状继续恶化,应立即行脑室外引流术;(3)严重积水者伤后早期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CT示脑室明显扩大,或伴有脑疝、脑干损伤、脑池大量出血者及早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以尽快缓解脑积水造成的颅高压,同时引流出血性脑积液。
对出现血块铸形者经脑室引流管注入尿激酶1~2万u/次来溶解,夹闭3~4 h后开放引流。
30例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Y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发症中,比较常见的是外伤性脑积水。
在颅内肿瘤、寄生虫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颅内出血和手术后常常发生。
外伤性脑积水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白质的增生以及皮层神经元的凋亡,并对颅脑损伤的预后有很中直接的影响。
目前,诊断脑积水较为容易,但确定积水的程度和性质有较大难度,临床选择分流装置也有较大难度。
临床手术治疗的方法多,但疗效却不太理想。
本文主要对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3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法作简要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入的3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6.2±1.4)岁;原发疾病:颅内多发血肿者2例,额叶脑挫伤者6例,弥散性轴索损伤者4例,脑干损伤者5例,额颞叶脑挫伤者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7例。
入院时GCS 评分情况:2~7分者10例,8~12分者9例,>12分者11例[1]。
3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过程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临床表现30例患者中,智力下降1例,脑膨出5例,小便失禁6例,出现意识障碍且没有好转反而加重11例,行走不稳3例,恶心呕吐伴有头痛4例。
1.3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2]:根据显示侧脑室最大径的CT 层面上测量脑室中间部分的脑室径和双顶径的比值(V/BP),60%~90%为重型脑积水,40%~60%为中型脑积水,26%~40%为轻型脑积水,25%为正常值。
其中,重型的有4例,中型的有11例,轻型的有15例。
患者均于术前行腰穿检查,部分患者脑脊液呈现淡黄色,其余患者脑脊液均清亮。
患者颅内压为66~318mmH 2O,平均162mmH 2O 。
将脑积水正常压力80~180mmH 2O 作为标准,将30例患者分为:①高压性脑积水,大于180mmH 2O 者8例;②正常脑积水,80~180mmH 2O 者15例;③低压性脑积水,小于80mmH 2O 者7例[3]。
外伤性脑积水讲课PPT课件

手术治疗:通过手 术来引流或分流脑 脊液,以减轻脑积 水症状
放射治疗:使用放 射线来减少脑脊液 的生成或改变其流 向
辅助治疗:如高压 氧治疗、康复训练 等,以改善患者的 神经功能和日常生 活能力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脑部 检查,及早发 现和治疗脑积
外伤性脑积水可 导致头痛、呕吐 、视力模糊等症 状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外伤性脑积水的重要 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脱 水剂、抗炎药等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颅内压、 缓解病情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目的:清除血肿、解除脑脊液梗阻,恢复脑脊液循环 手术方式: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等 手术时机:伤后早期或伤后晚期,根据病情选择 手术效果:多数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总结和启示
案例概述:介 绍案例的基本 情况,包括患 者年龄、性别、
病史等。
临床表现:描 述患者的症状 和体征,如头 痛、呕吐、意
识障碍等。
诊断与治疗: 说明诊断方法 和治疗方案, 包括影像学检 查、脑脊液检
查等。
预后与康复: 评估患者的预 后情况,以及 康复过程中的
注意事项。
研究进展和成果
生或加重
及时就医:如 有疑虑或出现 症状,及时就 医检查和治疗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必要性: 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训练的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职 业疗法、语言疗法 等
康复训练的时机: 在外伤性脑积水病 情稳定后及早进行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 项: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注意 安全防范措施
外伤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治临床分析

周 围 呈低 密度 。MR 检 查 结 果 也 均 显示 并发 症 之 一 , 大多 数 脑 积 水 呈 进 行 性 加 据 病 情 可 随 时 调 节 阀 门 压 力 ,从 而 避 免 I 脑室 系统 扩 大 .且 扩 大 程 度 大 于 脑池 的 重 , 生 高 压 脑 积 水 , 分 脑 积 水 可 能 因 了 脑 脊 液 分 流 过 度 或 分 流 不 足 的并 发 产 部
12 治 疗 方 法 : 积 水 目前 最有 效 的治 正 常 压 力 脑 积 水 。 因可 能 是 : 病 初 期 控 制 病 情 ,所 以在 确 诊 外 伤 性 正 常 压 力 . 脑 原 发
疗 方 法 为 脑 室一 腔分 流 术 , 组 病 人 选 可 能 有 脑 脊 液 压 力 增 高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脑 积 水 后 , 时 、 确 地 选 择 行 脑 室一 腹 本 及 正 腹
张军淼 高 竣 俞 鑫苗 张建 海
T检 查 发 现脑 室 系 统 普 遍 扩大 , 本 院于 20 0 2年 1月 至 2 0 0 6年 1 1 结 果 : 组 1 例 行 脑 室 一 腔分 流 如 头 颅 C 2 . 3 本 1 腹 脑 脑 月 5年 间 .共 收 治 外 伤性 正 常压 力脑 积 术 的病 人 中 所 有 病 人 的 症 状 和 体 征 获 得 脑 室 扩 大更 显 著 : 室 周 围 呈 低密 度 ; 水患者 1 3例 , 对 其 临 床治 疗 过 程 及 预 改 善 或 消 失 . T或 MR 复查 显 示 全 脑 室 沟 变 浅 或消 失 。MR 检 查 结 果 显 示 脑 室 现 C I I
维普资讯
浙 江创 伤 外 科 2 0 0 8年 6月 第 1 第 3期 3卷
Z J J Ta m t ,ue2 0 , 1 3 N . H ru ai Jn 0 8Vo 1 , o3 c .
外伤后脑积水的诊疗探讨

外伤后脑积水的诊疗探讨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脑积水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总结其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8月~2015年2月年收治的颅脑外伤后继发脑积水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患者术后CT显示脑室明显缩小或恢复正常形态,其中恢复正常工作及学习18例;生活能自理42例;丧失自理能力18例;死亡2例。
结论颅脑外伤脑积水一旦确诊实施脑室外引流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能够保证患者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外伤后脑积水;脑室外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急、重症病种,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发程度不同的并发症,其中脑积水最为常见,特别是发生了脑损伤同时伴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的患者[1],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其致死、致残率均较高[2],一旦确诊后应积极给予治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应用最广的方法[3]。
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8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8月~2015年2月年收治的颅脑外伤后继发脑积水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男43例,女37例,急性(颅脑损伤后3周内发生)脑积水者20例,慢性脑积水患者(颅脑损伤3~8周发生)60例;患者一旦发病后常表现出程度不一的意识障碍、瘫痪、语言功能受损,同时伴有颅内压升高。
CT或MRI检查提示脑室扩大,脑回无萎缩表现,脑沟不加宽,急性脑积水患者在脑室旁白质内有间质性水肿,进行CT检查可显示出低密度带,且呈现出的形态不规则;进行MRI检查显示,T1为低信号,T2为高信号,脑室前后角变大。
1.2 方法一旦确诊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
急性脑积水患者急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病情好转后与慢性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脑积水的病例观察目的分析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病例特点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近几年收治的4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所有病例全部行腰穿测压,12例为CSF 压力276mmH2O,136mmH2O与276mmH2O之间的22例。
全部病例中,32例行单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例行单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2 例行分流术后又行造瘘术。
结果共34例行分流术,20例为有效,其中16例治疗效果满意。
10例没有变化。
2例因感染堵管造成恶化。
2 例因为肺感染导致死亡。
6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6例均为有效。
其中2例是分流术后堵管又行造瘘术。
没有出现直接手术死亡病例。
结论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做好相应的检查以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Abstract:Objectiv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ydrocephalu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treated 40 cases of traumatichydrocephalus patients,all patients underwent lumbar puncture,12 cases were CSF pressure of 276mmH20,136mmH20 and 276mmH20. In all cases,32 cases underwentventriculo peritoneal shunt, 6 cases underwent third ventriculostomy,2 by shuntafter fistulization.Results A total of 34 cases of shunt,20 cases effective,16 cases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satisfactory. In 10 cases no change. 2 cases of infection due to plugging caused deterioration. In 2 cases resulted in death because ofpulmonary infection. 6 cases of third ventriculostomy,6 cases were effective. which 2 cases are pipe for ostomy plug shunt. There was no direct operationdeath case.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ydrocephalus,do a good job in the examination and the choice of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Key words:Traumatic hydrocephalus;Cases;Clinical外伤性脑积水多数是由于脑挫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的,大量的血性脑脊液对脑膜将产生很大的刺激,由此引发无菌性炎症反应,会在软膜和蛛网膜之间出现粘连,以至于堵塞蛛网膜绒毛,这样以来就会导致脑脊液的循环与吸收障碍。
外伤性脑积水是导致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不仅要及早利用CT检查确诊,而且要在检查确诊后给予相应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帮患者驱赶病魔。
以下在笔者针对我院近几年收治的4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做出的临床病例分析,具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一共为40例,男28 例,女12例;年龄4~68岁;病程28~760d。
颅脑损伤程度分别为重型、中型以及轻型,病例数分别为22例、12例以及6例。
经CT检查显示:头颅CT提示脑挫裂伤并发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单纯脑挫裂伤和单纯硬膜下血肿分别为8例和10例,硬膜外血肿6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2例为头颅CT无异常。
意识障碍加深10例,头痛以及头晕患者26例,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协调有障碍的患者18例,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的患者8例,智力缺陷,记忆力差的患者为12例。
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经CT 以及MRI 证实。
全脑室系统扩大22例,第四脑室以上扩大18例。
1.2方法本组所有病例全部行腰穿测压,12例为CSF 压力276mmH2O,136mmH2O与276mmH2O之间的22例。
单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2 例,单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6例,行分流术后又行造瘘术2 例。
2结果据统计,共34例行分流术,有效20 例,其中16例获得满意效果。
10例无变化。
2例因感染堵管造成恶化。
2 例由于肺感染导致死亡。
共6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6例均显示满意。
其中2例是分流术后堵管再行造瘘术。
没有出现直接手术死亡病例。
3讨论以上治疗中,8 例为外伤后脑积水,全部通过MRI与CT检查,检查结果确定是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适当大小,腰穿CSF压力是恰当数值,经过造瘘术治疗后,患者状况非常好。
由此笔者指出,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病例,尤其是在给予治疗年龄较小的病例的手术选择时,要将第三脑室底造瘘考虑为首选。
脑积水的手术治疗当前有经典的脑室分流术与近期开展的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但由于分流术的指征情况到现在为止还是无确切的标准。
有关医者认为,若CSF 压力276mmH2O时,分流术则为有意义。
再者就是,如果CSF压力在136mmH2O与276mmH2O之间时,只靠CSF压力是不能给予最终结果的,若引流20~30mL 脑脊液可暂时但显著改变临床状况时,比较适合行分流术[1]。
本组行分流术的患者中,经过分析患者术后效果,足以表明这一观点。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经典的脑室分流术,在脑积水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也是应用最多的方法,脑室-腹腔分流术一直被视为治疗成人脑积水的不二方法。
但是,在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的不足的地方,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其并发症较高。
相关资料认为,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对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治愈率较高,而手术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又极低。
不论从治疗效果上,还是从患者安全上,都比其他方法合适。
在国外多数医院,此手术已被选为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重要方法。
其不但有着很多的优点以及分流术本身难以避免的问题,近几年在世界范围里也受得了广大医者的应用。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主要用在替代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的CSF分流术,用于脑室没有接受放疗的非感染性以及非出血性梗阻性脑积水的病例。
外伤后脑积水由于其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所以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除原有脑挫裂伤和SAH以及颅内血肿这些症状外,还有以下几种表现,①急性外伤性脑积水呈进行颅内压增高,脑挫裂伤程度较大,受伤后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通过排除血肿和减压手术,甚至是激素这些方法的处理后,意识仍不能恢复正常。
患者颅内压持续升高,减压窗脑膨隆,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颅内没有发现异常残留以及迟发血肿的痕迹,所以多数医者会诊断为为迁延性昏迷以及植物人。
②慢性外伤性脑积水慢性病例大部分表现是正常颅压脑积水,自伤后至有脑积水症状平均为9个月左右,提出都不到1年。
患者大多数表现为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协调有障碍以及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
往往会有记忆力极差、不愿与人交谈、走路需要人搀扶、神经变性等临床表现,也有时会出现大小便失控以及情绪暴躁等情况[2]。
病情发展很慢,状况时好时坏。
测压时腰穿以及脑室内压力大都均无异常,脑脊液蛋白含量上升。
眼底检查也没有视盘水肿情况出现。
③脑外伤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尽快的相应的治疗后,虽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患者无法恢复正常意识,甚至出现新的神经受损体征时,要马上进行影像学检查,查看是否有急性脑积水。
此外,脑外伤后长期有痴呆、行动障碍以及小便不能自控的患者,要接受CT以及MRI检查,如果检查得知脑室系统扩大,腰穿是压力适当,放射性核素脑脊液成像检查,对脑积水诊断也有重要价值,根据核素在脑室内滞留的时间对判断脑积水的严重程度很有帮助。
本组6例轻型颅脑损伤都是通过CT显示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伤性脑积水大部分因为脑脊液回流以及吸收障碍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机制。
有关学者认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干会有点状出血和水肿。
由于中脑平面的损伤导致脑干肿胀,压迫中脑导水管,造成导水管阻塞可能是轻型颅脑损伤出现脑积水的病因之一。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报告差别较大,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率报告差异悬殊,原因是统计病例的基础不一样[3],虽然外伤后脑积水大部分是出现在重型颅脑损伤,可是轻型颅脑损伤也会出现,本组有6例,其中包括2例3 岁外伤患儿。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轻型颅脑损伤发生脑积水的可能性也不要忽略。
此外,做好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与预防很重要。
外伤后脑积水由于其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所以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除原有脑挫裂伤、SAH、颅内血肿等临床症状外,还有急性外伤性脑积水与慢性外伤性脑积水,其预防手段主要有:颅脑损伤后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要立即采取腰穿放脑脊液;开颅术后,放置引流,尽量引出血性脑脊液;脑室出血,置脑室引流,若发现血凝块,则需要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4]。
严重的脑挫裂伤以及SAH病例要尽早行脑室穿刺引流以及腰穿放出血性CSF,只要是严重脑创伤,若可以早期施行颅内压监护,并顺利排出血性脑脊液,可降低后期脑积水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刘海文,马祥生,于娜.外伤性脑积水的常见并发症[J].药物与人,2014(01).[2]吴雨欣,李红娜.外伤性脑积水的保守治疗利弊[J].健康之路,2014(03).[3]马广超,谢佳宝.外伤性脑积水的常规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13(11).[4]刘艳杰,李卫东.外科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注意事项综述[J].健康必读,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