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脑积水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指的是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潴留,导致脑室扩张、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脑室室内引流术等传统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积水治疗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内窥镜技术在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内窥镜技术能够通过小切口插入脑室内,直接观察和治疗脑室内的病变,如脑室内肿瘤、囊肿等。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内窥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为脑积水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脑室内引流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脑室内引流术通常是通过椎管或外ventriculostomy,将脑室内积聚的脑脊液引流到体外,从而缓解脑积水症状。
传统的脑室内引流术主要采用硅胶管,但存在堵塞、感染等问题。
现在,一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脑室内引流术的效果更加稳定和可靠。
使用抗堵塞和抗感染功能的导管,可以减少发生感染和堵塞的风险。
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也在脑积水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微创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小切口和精细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包括腹腔腔镜辅助内窥镜技术和经鼻腔镜技术等。
这些技术使得脑积水手术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且保留了正常组织结构,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创伤性脑积水也有了更新的治疗方法。
创伤性脑积水是由于颅脑外伤导致的脑室内积聚脑脊液而引起的。
过去,对于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主要是控制颅内压和脑脊液排出,但近年来,一些新药物的应用使得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些神经保护剂和抗炎药物在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减轻脑损伤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积水治疗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内窥镜技术、脑室内引流术、微创手术技术以及创伤性脑积水治疗的新方法等都为脑积水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手术风险等因素。
外伤性脑积水的病例观察

外伤性脑积水的病例观察目的分析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病例特点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近几年收治的4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所有病例全部行腰穿测压,12例为CSF 压力276mmH2O,136mmH2O与276mmH2O之间的22例。
全部病例中,32例行单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例行单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2 例行分流术后又行造瘘术。
结果共34例行分流术,20例为有效,其中16例治疗效果满意。
10例没有变化。
2例因感染堵管造成恶化。
2 例因为肺感染导致死亡。
6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6例均为有效。
其中2例是分流术后堵管又行造瘘术。
没有出现直接手术死亡病例。
结论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做好相应的检查以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Abstract:Objectiv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ydrocephalu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treated 40 cases of traumatichydrocephalus patients,all patients underwent lumbar puncture,12 cases were CSF pressure of 276mmH20,136mmH20 and 276mmH20. In all cases,32 cases underwentventriculo peritoneal shunt, 6 cases underwent third ventriculostomy,2 by shuntafter fistulization.Results A total of 34 cases of shunt,20 cases effective,16 cases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satisfactory. In 10 cases no change. 2 cases of infection due to plugging caused deterioration. In 2 cases resulted in death because ofpulmonary infection. 6 cases of third ventriculostomy,6 cases were effective. which 2 cases are pipe for ostomy plug shunt. There was no direct operationdeath case.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ydrocephalus,do a good job in the examination and the choice of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Key words:Traumatic hydrocephalus;Cases;Clinical外伤性脑积水多数是由于脑挫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的,大量的血性脑脊液对脑膜将产生很大的刺激,由此引发无菌性炎症反应,会在软膜和蛛网膜之间出现粘连,以至于堵塞蛛网膜绒毛,这样以来就会导致脑脊液的循环与吸收障碍。
48例外伤性脑积水临床治疗观察

7 ・ 6
21 0 0年 5月 第 4卷 第 9期
C i Mo mgA p Ma 0 0. 1 4. o 9 hnJ dD p 1 y 2 1 V0 . N .
.
杂 志 ,0 8 6 2 ) 4 -1 2 0 , (2 :04 .
中 医 药科 技 ,0 9,6 4)3 03 1 20 1 ( :2 —2 .
治愈 2 8例 , 5 . % ; 占 8 3 中残 1 0例 , 2 . % ; 占 0 8 重
残 8例 , 1. % ; 占 6 7 死亡 2例 , 4 2 。结论 占 .%
复 、 高 患 者 的 预后 和生 存 质 量 。 提
正确评估 、 及时发现和诊治 , 有助于控制颅高 压、 促进康
d, 为脑室 内出血 可延 长引流 时间至 3周 以上 , 若 待脑 脊液
转 清 。如 果 拔 除 1流 管 高 颅 压 与 脑 积 水 无 改 善 则 尽 早 行 分 流 术 。慢 性 脑 积 水 采 用 腰 穿 放 出脑 脊 液 , 症 状 改 善 则 尽 如 早 手 术 ,以减 少 皮 层 损 害 。有 学 者 提 出 虽 有 脑 室 扩 大 而 无
【 关键词】 外伤性脑积水 ; 脑室腹腔分流术 ; 诊断 ; 预后
脑 积 水 可 由多 种 原 因 引 起 , 伤 性 脑 积 水 是 其 中 之 一 , 外 有 报 道 外 伤 性 脑 积 水 发 生 率 占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的
1 0% …
,
是否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 32 治 疗 一 旦 确 诊 为 外 伤 性 脑 积 水 , 脑 室 腹 腔 分 流 术 . 则 是 公 认 的治 疗 方 法 , 论 是 颅 内高 压 脑 积 水 还 是 正 常 颅 压 无
外科治疗脑积水临床研究

脑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现 日益增 多, 其发病率 为较 高,是脑
外 伤 长 期 昏迷 、 病 情 加 重 、 致 伤 、致 残 甚 至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
我院收治脑 外伤 后脑 积水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料 .
我 院 20 0 5年- 0 9年 收治颅脑外伤 4 3例患者 ,发生脑 - 0 - 2 5 积水 5 0例 , 1.%, 中男性 3 , 占 1 0 其 2例 女性 1 例 ; 8 年龄 l~ 3 5 7
侧 脑 室 周 围 特 别 是额 角 部 可 见 因 脑 脊 液 渗 漏 而 出 现 问质 性 水 肿 ,表 现 为低 密 度 区 ,脑 室 扩 大 程 度 甚 于 脑 池 的扩 大 ,脑 沟 正
例, 硬膜外血肿 8例 。比较特征性 的改变 是侧脑 室的下角在伤
后早期 出现 向两侧下外方移位和变 形。 脑积 水患者 C T检查 除
21 0 0年 4月第 1 第 O 期 9卷 8
C ia a hC r hn Hel ae t
・
临床研究 ・
外科治疗脑积水临床研究
李 立 民
( 句第一人 民 医院脑外科 桦
中图分类号:R 4 . 727
文 献标 识 码 :B
1 20 ) 340
文 章 编 号 :1 0 — 4 4( 0 O 4 0 0 - 2 0 4 78 2 1 )0 - 17 0
术 后并发消化道 出血抢救 无效死亡 ,2例 因并发颅 内感 染死
亡 ,另 1 例死于肺部感染 。 后 良好 2 预 4例 ,预后一般 1 4例, 临床有效率为 7 %。预后不 良 8例 。8例预后不 良患者 中,2 6 例植物样生存 6月及 1 O月患者恢复知觉 。脑室 明显缩小 2 6 例 ,中度缩小 1 6例 ,无变化者 8例 。
脑积水治疗方案

脑积水治疗方案第1篇脑积水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脑积水是因脑脊液分泌、循环或吸收异常导致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为提高脑积水治疗效果,确保患者获得及时、准确、人性化的治疗,特制定本方案。
二、治疗原则1. 早期诊断:对疑似脑积水患者,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3. 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手术、康复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4. 预防并发症: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处理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
5. 心理关怀: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三、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1)观察:对于病情较轻、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进行观察,定期复查。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以下药物:- 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积水症状;- 营养神经药物: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康复;- 抗感染药物:预防或治疗感染。
2. 手术治疗(1)脑室-腹腔分流术(VPS):适用于大部分脑积水患者,通过在脑室和腹腔之间建立分流通道,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积水症状。
(2)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ETV):适用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通过脑室镜在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恢复正常脑脊液循环。
(3)脑室镜下脉络丛电灼术:适用于部分脉络丛过度分泌的脑积水患者,通过电灼减少脑脊液分泌。
3. 康复治疗(1)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理疗等手段,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2)语言训练:对伴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语言训练。
(3)心理康复: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疗期间管理1. 定期复查: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 预防感染:加强手术部位护理,预防感染发生。
3. 并发症处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4.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脑积水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五、总结本方案旨在为脑积水患者提供全面、规范、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研究

a ewihpp ttru h a d mia a i ol e.Reut T eo eaini l ainswa mo tl g t ie h g b o n cvt t i r o l y v sl s h p rt na te t ss ohy,a dterciia y tmsh db e u e o l p n h i l c smpo a e ntr d n l n
Y h ec e l optl D ng a D n g a u n dn 2 6 0, hn . ,T eP aeP o e H si og u n, og u nG a g og5 3 0 C ia p" s ao f
【 bt c】 0 j fe T p r te l i li icneads g a rkovn cl—proelhn ( Ps n)ape r A s at r bei oe le h cn a sn ac n u ili f et u cv x o ic g f i r c s r o et a sut V— ut pldf i in h i o
将 患者智力和运动能力下降 , 而且还可能导致颅 内压持续 部 的 切 口处 , 腹 腔 的 上 端 绑 到 线 上 引 到 颈 部 的切 口 增高 , 引起脑疝 。因此合适 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预后 处。然后使脑部切 口的上端向外弧开 , j 使头部的皮瓣呈 / 放置调节 器 , 在切 口的最外端做 隧道 至 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去骨瓣引流可有效减压引流 , 但并 近似于 14圆, 颈部 的切 口处 , 腹 腔 引 流 管 引 到该 处 , 将 用调 节 器 连 接 发症 较 多 , 后 残疾 率 较 严 重 , 以对 部 分 病 情 稳 定 的 术 所 患者 来 说 , 考 虑 采 用 行 脑 室~ 腹 腔 分 流 术 , 可 以保 证 引 脑室 管 与腹腔 管 , 试 引 流 装 置 , 到 畅 通 为 止 。然 后 调 直 流效 果 , 改 善 预后 J 并 。我 们 对 4 O例 外 伤 性 脑 积 水 患 切开 腹腔 , 到肝 圆韧 带 , 腹 腔 管 的 远端 置 到肝 上 约 找 将 者采 用脑 室 一腹 腔分 流手 术治疗 , 现报告 如 下 。 1 m 固定在 肝 圆韧 带上 , 5a 以使 其 不 能移 动 到 肝 下为 目
脑部积水如何治疗方法

脑部积水如何治疗方法
脑部积水,又称颅内积液,是指颅内脑脊液在脑室系统或蛛网
膜下腔内异常积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的一种疾病。
脑部积水的治
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等多种方式。
下面
将详细介绍脑部积水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 利尿剂治疗,利尿剂能够增加尿液的排出量,从而减轻体内
的水分积聚,降低颅内压力。
常用的利尿剂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2. 脱水剂治疗,脱水剂能够帮助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减轻颅
内压力。
常用的脱水剂有甘露醇、甲基麦角酸等。
二、手术治疗。
1. 脑室分流术,通过在脑室内植入分流管,将多余的脑脊液引
流至其他部位,以减轻颅内压力。
2. 脑膜下腔引流术,通过在蛛网膜下腔植入引流管,将多余的
脑脊液引流至其他部位,以减轻颅内压力。
3. 脑室内囊肿去除术,对于由脑室内囊肿引起的脑部积水,可以通过手术将囊肿去除,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
三、辅助治疗。
1. 物理治疗,如颈部按摩、颈椎牵引等物理疗法,可以缓解颅内压力,改善症状。
2. 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搭配对于脑部积水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情的好转。
总之,对于脑部积水的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饮食,避免劳累,有助于病情的好转。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脑部积水患者有所帮助。
早期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早期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1. 引言1.1 背景外伤性脑积水是指由于头部外伤引起的颅内积液,是一种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外伤性脑积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蛛网膜下腔、脑实质损伤或脑室系统破裂,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而积聚在颅内,使颅内压力升高,进而影响脑功能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的外伤性脑积水常伴有颅骨缺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恢复和生存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脑脊液引流和保守治疗,但存在术后颅内感染、脑膜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早期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颅骨修补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该疗法旨在通过第三脑室造瘘来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同时修补颅骨缺损,改善颅内压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治疗手段和效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价值。
1.2 目的外伤性脑积水是外伤性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进程。
而颅骨缺损则可能导致脑膜破裂和脑积水加重,同时也增加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对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手术干预,可以及时调节脑脊液的循环和压力,减轻脑积水的程度,同时修复颅骨缺损,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旨在通过本研究的临床实践,评估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从而为外伤性脑积水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患者资料本研究共纳入了30例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20岁至60岁之间。
入组患者均有明显头部外伤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等脑积水症状,以及头皮软组织凹陷或凹陷感觉,碎裂性骨折等颅骨缺损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09年收治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65例,给予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
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的预后。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侧脑室穿刺引流术
外伤性脑积水多见于重型脑损伤并伴脑挫裂伤、SAH病人,是造成重型脑损伤昏迷病人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地行CT检查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有望挽救病人的生命。
脑积水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有明确原因的脑积水患者若能去除病因,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若病因不能去除,则需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或行分流手术。
选取我院2009年共收治外伤性脑积水65例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收治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本组65例,男性47例;女性18例。
年龄6~75岁。
脑脊液(CSF)白细胞≤10×106/L,蛋白≤400mg/L。
术前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有重度对称性脑室扩大。
车祸伤42例,跌落伤23例。
临床病状有头痛、呕吐、智力下降、精神障碍、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伤后清醒至昏迷28例,伤后持续昏迷37例。
1.2临床表现除原有脑挫裂伤、SAH、颅内血肿等临床表现外,急性外伤性脑积水呈进行颅内压增高,伤后持续性昏迷,虽经手术清除血肿、挫裂伤脑组织及脱水治疗,意识一度好转又加深,减压窗可出
现脑膨隆。
慢性外伤性脑积水病人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运动(步态)障碍及尿失禁。
可出现淡漠、情绪不稳、痴呆、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下肢僵硬、震颤性麻痹等临床表现。
1.3辅助检查CT、MRI检查显示脑室系统扩大,急性外伤性积水可于扩大的脑室旁白质内出现间质性水肿,CT为不规则的低密度带,MRI的T1像为低信号,T2像为高信号。
急性外伤性脑积水,多伴颅内压增高,不宜腰穿;慢性者为正常压力,脑脊液蛋白含量可升高。
放射性核素脑池造影可有核素自脑池到脑室反流,最常见的为核素自第四脑室正中孔反流回脑室,脑室系统显影而蛛网膜下腔不显影,说明脑脊液的循环与吸收发生障碍。
1.4鉴别诊断外伤性脑积水为继发性脑损害之一,且出现高峰在急性期颅内出血稳定或清除、脑水肿高峰期之后,因而主要与发生时间相近,同样可以导致颅内压升高的外伤性脑梗死、外伤后亚急性硬膜下积液和慢性硬膜下血肿引起的临床恶化相鉴别。
仅从临床症状常难以识别,重点是CT复查在影像上十分容易区分。
2治疗方法及结果
局麻或全麻下施术,病人仰卧头偏向左侧,右肩稍抬高使颈部侧方伸平。
对有颅内压增高者可采取不同分流手术;颅内压力不高者,视情况而定,可采用体外引流以观察症状是否有改善。
22例急性外伤性脑积水急诊行脑室外引流,12例急性外伤性脑积水缓解后及全部慢性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
良好36例,中残23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无手术直接死亡,手术后因多脏器衰竭死亡1例。
3讨论
单纯脑积水概念是指脑脊液在颅内过多蓄积。
其常发生在脑室内,也可累及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动力学障碍性脑积水是指脑脊液的产生或吸收过程中任何原因的失调所产生的脑脊液蓄积。
如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道阻塞,引起其吸收障碍,脑室系统不能充分地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称梗阻性脑积水。
如阻塞部位在脑室系统以外,蛛网膜下腔为脑脊液吸收的终点,称为交通性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或梗阻性脑积水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如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小儿可有头围增大、头皮静脉怒张等表现。
代偿性脑积水和正常压力脑积水无颅内压增高症,根据积水程度不同,有些病人可有智力减退、反应迟钝、步态不稳、尿失禁或其他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
外伤性脑积水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脑积水是指伤后2周内发生的脑积水,原因①血块直接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因蛛网膜绒毛被红细胞阻塞而影响脑脊液吸收;②脑水肿、颅内血肿、脑疝、脑膨出或突出亦可压迫脑池和脑表面的蛛网膜下腔,影响脑脊液的循环与吸收。
③脑室内出血、脑室穿通伤,积血可阻塞室间孔、导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使脑脊液不能回流到蛛网膜下腔。
慢性脑积水是指伤后3周乃至1年内发生的脑积水。
原因可能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脑膜,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形成粘连,阻塞蛛网膜下腔及蛛网膜绒毛而影响脑脊液的吸收与回流,以脑脊液吸收障碍为主,病理切片可见蛛网膜增厚纤维变性、室管膜破坏及脑室周围脱髓鞘改变。
多呈正常
压力性脑积水,其机制在于慢性积水的早期有一个脑脊液压增高阶段,当升高的压力使脑室系统扩张后,压力可下降,扩大的脑室系统与颅内压形成动态平衡而呈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重型脑损伤病人,特别是脑挫裂伤伴SAH者,在经过降颅内压措施(包括手术减压)后,颅内压仍高,意识障碍不见好转者,需及时行头部CT扫描,确定有无急性脑积水。
脑外伤后长时间出现痴呆、行动障碍、尿失禁者,应行CT或MRI检查,若发现脑室系统扩大,腰穿为正常压力,核素脑池造影发现异常反流,即可考虑慢性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
外伤性脑积水一旦发生,急性者可采取颅骨钻孔脑室体外引流术,多可缓解症状,拔管后又出现脑积水,宜采取脑脊液分流术。
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脑积水并发颅内高压危象时(急性枕大孔疝),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
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头皮切开、环钻钻颅、切开硬膜的钻颅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快速细孔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术能够迅速缓解各种急性脑积水,所以,对于各种原因的(例如幕上中线、脑室内和后颅窝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结核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急性蛛网膜炎、自发性或外伤性脑室内出血、脑积水分流术后分流管梗阻或感染拔除分流管后、以及原因不明者)急性脑积水经常规降颅压药物治疗措施无效或/和出现颅内高压危象的病人均可行陕速细孔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术,以迅速缓解急性脑积水引起的颅内压增高,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慢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根据发生机理的不同分为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外为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受阻所致,而交通性脑积水由于脑脊液的吸收障碍或脑脊液分泌过多所引起。
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是行分流手术将脑脊液引入体内其他腔隙,有颅内分流术,包括:三脑室底造瘘术、透明膈造瘘术、终板造瘘术、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侧脑室—枕大池分流术等;颅外分流术,包括: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侧脑室一颈静脉分流术、侧脑室一心房分流术、腰椎蛛网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等等。
其中被公认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是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虽然该分流手术已成为近代治疗脑积水的经典手术,但其存在诸如分流管堵塞、感染及过度引流等并发症,而对于分流失败者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的难题。
手术中应注意:在脑室穿刺后,CSF要少放,以免颅内压急剧下降导致硬膜下和/或硬膜外出血,甚至血肿形成;行侧脑室枕角穿刺时分流管脑室端置入8cm 以上,使分流管头端位于室间孔前方,该处无脉络丛,不易阻塞脑室管开口;.分流管入腹腔处勿打折,否则影响分流效果。
随着神经内窥镜器械及应用技术的发展,对于导水管狭窄或其他非交通性脑积水,神经内窥镜技术治疗脑积水有了用武之地,特别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作为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
应用内窥镜做第三脑室造瘘术则具有明显的优势。
应用神经内窥镜行第三脑室造瘘术有其独到之处,可以在直视下通过解剖定位,准确达到第三脑室底,并在直视下确定所造瘘口的大小,且可以准确地避开基底动脉及其分支,避免造成术中大出血。
手术后神经症状一般会有所改
善,头痛消失,精神较为活泼,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至心房分流术后,大多数患者可恢复工作或生活自理。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5-377.
[2]姚洁民.脑积水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9:471.
[3]邢海亭.外伤性脑积水的治疗体会.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29(3):2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