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PPT玛雅农业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技术PPT课件

农业生态技术PPT课件
第16页/共93页
人工输入的能量
第17页/共93页
5.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类别
自然生态系统
生物构成 生物
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
系统稳定性 高
开放性
封闭
净生产力 低
服从规律 自然规律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物、人类 人工调控 低 开放 高 自然和经济规律
第18页/共93页
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
生物群落 ( biotic community )
第23页/共93页

第24页/共93页
二、经度地带性 (主要受水分梯度的影响)如:我国从 东到西因距海远近造成水分的差异。相应分布着 湿润 森林 半干旱草原 干旱荒漠 等不同的植被类型。
第25页/共93页
三、垂直地带性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地势、热量和水 分等环境因子条 件会发生变化,相应物种的分布也会受到 影响。以台湾玉山西北坡为例:从山脚到山顶植被群落依次 是:热带雨林 山地雨林 樟栎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 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 叶林 暖温带针叶林 亚高 山针叶林 山顶矮林 杜鹃灌丛。
第21页/共93页
群落的分布往往受环境梯度的制约,表现出明显 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在温度 和水分 的共同 走用下 的世界 植被分 布情况
第22页/共93页
一、纬度地带性 (主要受温度梯度的影响)北半球欧亚 大陆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热量减少,形成了以热 量为主的环境地带性分布,从南到北植被类型依次是:热 带雨林 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 林 草原 荒漠。
第14页/共93页
第15页/共93页
4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能量流 (energy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除输入太阳能 外, 还输入人工辅助能。(见图) 物质流 (matter flow) :各种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被 生物吸收并传递,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以 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连续的物质流。 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通过信源 的信息产生,信道的信息传输和信宿的信息接受形成 信 息流。 价值流 (catipal flow) :价值可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被 转换成不同的形式,并可以在不同组分间转移。

生态农业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

生态农业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

生态农业的内涵
一、生态农业必须是遵循生态规律进行生产的循环良 性农业。
二、生态农业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并进行全面规 划、协调的整体农业。
三、生态农业要建立一个高功能、高效益的人工生态系 统,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结合的高效益 农业。 四、生态农业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科学知识,是技术 高度密集型的科学农业。
五、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产量
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
一、立体复合型模式(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
二: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型模式。
三:资源开发利用型模式(大丰县沿海滩 涂养殖场的鱼-苇 -草-牧生态系统)。 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型模式(高坡栽种果树、茶树;缓 坡大力发展畜牧业;山谷低洼处精养鱼塘) 。
沼气站

沼 气
粪 尿
农户
沼液 蔬菜
茎叶 林地 沼 渣
鱼塘
前卫村“种、养、沼”三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 式
崇明五大生态农业实践模式
一是农、副、工、旅四业结合的综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二是以粮经作物高效组合为重点的粮经结合型生态农业 模式。 三是以特种水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农渔结合型生态农业模 式。
四是以节粮型特色畜禽为主的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五是以农田林网化为主的农林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15 日上午6 时26分 20.12.1 520.12. 15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2月15 日星期 二上午6 时26分 1秒06:26:0120 .12.15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2月 上午6时 26分20 .12.150 6:26De cember 15, 2020

生态农业PPT

生态农业PPT

1.1.1 农业环境污染的表现
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 据调查,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 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 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亿亩。
1.1.1 农业环境污染的表现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 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在大气 中扩散和流失及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 地膜年残流量近千吨。
1.3 农业环境监测
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质的 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的 一项工作。
1.3 农业环境监测
农业环境监测对象:
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
和水产养殖等。 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 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 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 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 物和水果、蔬菜、菜叶、烟草等作物为主要监测对象。 农田大气监测。包括农田大气监测和乡镇村落大气监测。 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监测,主要是对危害农 业区的工业“三废”进行监测。 背景值调查测定,包括水体、大气、土壤、作物、沉淀 物背景值的测定。
*基质化
基质化是指利用经适当处理的农业废弃 物作为农业生产的基质原料。
*工业原料化
原料化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一个重要途 径, 其关键是依靠科技开发利用, 最大程 度的利用农业废弃物中有益的物质循环利 用,是未来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一个重要方 向。
3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 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 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 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课件

《生态农业》课件

生态平衡
生态农业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和 生物多样性,实现了农业与自 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意义
1
环境保护
2
生态农业保护了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
减少了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3
起源与发展
生态农业的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 在近几十年内得到不断发展和推广。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可以提供长期和可持续的农业 收入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生态农业的现状与挑战
全球应用
生态农业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 推动。
技术创新
科技的进步可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但也需 要面对技术转化和推广的挑战。
市场需求
消费者对健康和可持续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业的发展至 关重要。
生态农业的案例分析
2 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打造健康的农业生 态系统。
3 抗病虫害
通过生态措施和合理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降 低病虫害发生。
4 资源保护
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农业的特点
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 目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高品质的农产品
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通常拥 有更高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有机蔬菜园
农田林业种植
基于生态农业原则的有机蔬菜园, 通过有机肥料和自然防治方法, 生产高品质健康的蔬菜。
农田林业种植结合了农业和林业 的特点,实现了农田的多功能利 用。
水产农业系统
水产农业系统集合了水产养殖和 植物种植,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 利用。
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创新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 农业环境
1.1 农业环境污染 1.2 农业环境保护 1.3 农业环境监测 1.4 农业环境管理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1 农业环境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指过度施用化肥、农药 造成的土壤污染,焚烧秸杆造成的环境污染 和土壤氮、磷、钾的缺失,大量畜禽粪便对 水体的污染,新兴的温室农业产生的塑料等 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3 农业环境监测
农业环境监测对象:
➢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
和水产养殖等。
➢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
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 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
➢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
农业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 术等手段,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效 的影响,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达到既 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的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4 农业环境管理
农业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与
许多行业的生产密切相关。加强农业环境管理 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 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2 农业环境保护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 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 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 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
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 业环境管理体制。

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菲律宾玛雅农场

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菲律宾玛雅农场

---------------------------------------------------------------最新资料推荐------------------------------------------------------ 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菲律宾玛雅农场世201本文生态并把物与世界生6-07-25 17文转自:创态农场是运把贯穿于整与非生物环生态农:07 意农场运用生态学的整个系统中的环境间的能量农业典的观点和手的各种生物量转化和物范:菲手段,以农物群体,包括物质循环联系菲律宾农场作为农括植物、动物系起来。

宾玛雅农业生态系统物、微生物雅农场统的一个整物之间,以及场场整体,及生对环衡,生态的桑生态环境生物改善土地态农场既是桑基鱼塘、蔗态农场的雏物系统进行科地利用环境特是生产的单位蔗基鱼塘、雏型。

科学合理的特别是农业位,又是环境果基鱼塘等的组合,以达业坏境质量为境净化和保等均为在长达到获得最适为目的的一保护的单位长期的农业生适生物产量一种农业发展。

如中国广生产实践中量和维护生态展新模式。

广东珠江三角中所创造的一态平角洲一种菲律玛雅玛雅立了农场雅农律宾是东南雅农场最具雅农场的前了养畜场和场的发展,农场。

南亚地区开展具有代表性。

前身是一个面鱼塘;为了增经营主开拓展生态农业面粉厂,经营增加农场的拓了一块 24业建设起步较营者为了充的收入,建立4 公1 / 3顷的丘较早、发展较充分利用面粉立了肉食加丘陵地,扩大较快的国家粉厂产生的加工和罐头制大了生产规家之一,其中的大量麸皮制造厂。

随规模,取名为中以,建随着为玛玛雅农场雅农场位于场的农林牧于菲律宾首都牧副渔生产形都马尼拉附形成了一个附近,从 20 世个良性循环的世纪 70 年代的农业生态代开始,经过态系统。

过 10 年建设设,为了车间另外的沼农田了控制粪肥间,每天产外,从产气沼液经藻类田生产的粮肥污染和循环产生沼气十几后的沼渣中类氧化塘处理粮食又送面粉环利用各种几万立方米中,还可回收理后,送入粉厂加工,种废弃物,玛米,提供了农收一些牲畜入水塘养鱼养进入又一次玛雅农场陆续农场生产和畜饲料,其余养鸭,最后次循环。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系统设计 ppt课件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系统设计 ppt课件

(二)北方“四位一体”庭院生态系统模式
▪ 基本概念:
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 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 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 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 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 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 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
2、结构 立体开发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垂直结构明显, 从山上到山下,从地上到地下,形成了林、 参、果、粮、畜、稻、鱼、矿等多元复合或 立体生态农业结构。
3、功能 1)林果(参)间作,充分利用太阳能; 2)牧草共生,林下放牧,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3)农牧结合,促进资源的转化增值。
二、综 合 治 理 型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系统设计
第六章 生态农业模式与系统设计
第一节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第二节 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设计
第一节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一、立 体 开 发 型 二、综 合 治 理 型 三、综 合 经 营 型 四、庭 院 生 态 型 五、能 源 型
一、立 体 开 发 型
▪ 立体开发型是根据土、光、水、气、热等自然资 源和不同农业生物特征、特性,通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 立体模式及其综合性技术。
第二节 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设计
一、生态农业模式系统设计的特点; 二、生态农业模式系统设计的步骤。
一、生态农业模式系统设计的特点
1、它涉及到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科技各个子系统的、 综合的、全方位的优化,并以生态系统、技术系统和经 济系统的综合优化为重点。
▪ 这种模式是一种充分利用山地资源,种植业空间 结构,实行多元复合式的立体开发、综合经营型 的模式,适用于山区生态农业和庭院生态农业建 设。

《生态农业》PPT课件

《生态农业》PPT课件
[教学难点]
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内涵、产生的背景、特点、主要技术、生态农业模 式及应用。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农业形态的演变为主线而展开。
[教学内容]
第十章 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
§1 农业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2 国外替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3 中国生态农业
§1 农业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1)实行有机农业的农场虽然规模大小不等,但都是生 产水平和经营水平较高的,所以有机农场不是过去的小 农经营或传统农业的农民经营;
(2)个别有机农场在特殊情况下施用少量化肥或农药;
(3)所有的有机农场都使用农业机械,因为发达国家农 业劳动力短缺,离开农业机械是不能耕作的,这也表明 有机农业不是恢复手工劳动的传统农业;
(三)、现代农业
1、主要形式与特点 主要形式:机械化集约农业(mechanized intensive
agriculture)和石油农业。 主要特点:
运用发达的工业能力,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 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
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及商品生产率都大大提高。 20世纪2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
(二)有机农业核心技术:
轮作制。轮作中保持绿肥、豆科作物、覆盖作物等的 覆盖面积;
耕作方法。用凿型耙和圆盘耙浅耕,不犁翻土壤; 维持土壤肥力。利用生物固N、轮作、秸杆、 厩肥等
保持土壤肥力和耕性; 控制病虫害。主要采用非化学的方法。利用耕作、栽
培、生物措施防治病虫害。
(三)有机农作制的主要内容:
实施效果:无污染,田间用工减少,土壤肥力和保水 能力提高,水稻产量4927-5824kg/hm,
与当地传统方法栽培水稻产量水平相当。
二、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整体,循环,协调,再生”的要求,合理的组织农 业生产,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结合起来,把种 植业与林业,渔业结合起来,吧生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 结合起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关系,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的统一。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中国式生态农业发展之 路
• 稻田养鱼、桑基鱼塘等模式
• 生态农业建设的县已达300多个,其中国家 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 范县2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
经验与借鉴:
• 农林牧副渔业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不用 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 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这样的剩菜过程符合生态学 原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了生物物资的充分循环的利 用。
第四,畜禽——稻作——沼气型。
大棒+胡萝卜:老牌农业帝国的生态农业之 路
一:美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有完善的法律法规
美国 体系作为保障。早在1990年,美国颁布的
《污染预防法》中就对生态农业做出过明 确规定
二:有力的财政扶持就是生态农业持续壮大 的基础。目前美国已有2万多个生态农场, 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便开始对农业进行 “绿色补贴”,
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 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 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 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 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 一。
• 发展历程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世 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 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 ,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 ;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 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日本农业资源有限,因此日本的生态农业的 形式往往因地制宜 第一,再生利用型。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再生
日本 利用,减轻环境负荷。
第二,有机农业型。不采用通过基因工程获 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 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 质,
第三,稻作——畜产——水产三位一体型。在 水田种植稻米、养鸭、养鱼和繁殖固氮蓝 藻的同时,形成稻作、畜产和水产的水田 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
原理: 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
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环的主渠道
即,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 量被分层次利用
原来他们这样做!
生态农业典范 ——玛雅农场
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场前身
利用里厂产生的大量麸皮
面粉厂
养畜场和鱼
塘 增加农场的收入 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
丘陵地,扩大了生产规模 玛雅农场
• 到了1981年,农场已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养了 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 利用各种废弃物,他们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 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 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 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 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 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循环。
生态农业
什么叫生态农业呢?
• 生态农业的概念
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伯里奇 首先提出的。他看到有机农业确能克服 石油农业的种种弊端,但有机农业仅限 于农业内部的封闭循环,生产力不高。 因此,他认为理想的替代农业,应是生 态上能自我维持,经济上又有高效益的 农业。
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 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 农业。
• 意义
(一)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
(二)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建设
(三)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一)深化改革,推动整体协调 (二)加大投入,增强农业后劲 (三)重点突破,加快科技进步 (四)优化配置,保护生态资源
以色列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 国家,以色列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 展了滴灌和其他微量灌溉技术的生态 农业,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以色列 • 此外,以色列研究利用废水进行农田 灌溉的再循环利用。将废水通过不同 的过滤装置,降低其污染物质和细菌 含量,使废水面为适宜灌溉的水源。 灌溉时,综合考虑水质、土壤质地与 状态,制定出合理的灌溉策略与方式 ,并选定适宜的作物,以利于水中物 质的分解和避免地下水质的污染。
➢(一)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四)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五)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六)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七)推广力度不够
特点
①高效性:实现经济增值 ②综合性: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 ③持续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