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设备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工作原理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工作原理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工作原理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一种临时安装在建筑物或临时使用场所的高压水泵系统,用于提供高压水源供消防设施使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水源供应: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通常通过水源泵将水抽取自自然水源,如蓄水池、水塔或近邻的水源。

水源泵将水抽入系统中。

2. 水泵增压:经过水源泵后,水进入高压水泵,由高压水泵进行进一步增压。

高压水泵利用机械能将水推动,使其产生高压。

增压后的水进入高压泵出口。

3. 泵房控制: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通常设有泵房控制系统。

泵房控制系统可根据消防设备的需求控制水泵的启停和运行方式,以确保系统工作的安全和可靠。

4. 高压喷嘴供水: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可以通过管道将增压后的水送至消防设备,如喷水喷头、水枪等。

当消防设备需要用水时,根据消防系统的控制信号,高压水泵将水泵入消防设备供应水源。

5. 系统监控和报警: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通常设有监控和报警系统,可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水源供应情况。

一旦系统发生故障或水源出现异常,监控与报警系统将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问题。

总之,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通过抽水、增压、管道输送和供应消防设备等方式,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提供高压水源供消防设备使用,以控制和扑灭火灾。

给水的工作原理

给水的工作原理

给水的工作原理
给水的工作原理是指水从水源输送到用户使用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给水系统中主要包括水源、水处理设备、输水管道、水泵和配水设备等组成部分。

首先,水源可以是地下水、湖泊、河流等,通过取水设备将水源引入到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消毒设备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杂质、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以确保水的质量达到卫生标准。

经过水处理的水被输送到用户使用地点的输水管道中。

输水管道一般由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钢管、铸铁管等。

在输送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阀门来调节水流量和水压,以满足用户需求。

为了保证水能够顺利地从水源到用户使用地点,常常需要使用水泵。

水泵通过电力或其他动力源提供动力,将水从水源输送到较高或远的地方。

水泵的选择通常需要考虑输送距离、水位差、流量和压力等因素。

最后,配水设备将输送到用户使用地点的水分配给不同的水龙头、水器等。

配水设备可以通过设置压力容器、储水箱等来平衡水压和缓冲水流的变化,以确保水能够稳定地供应给用户。

总之,给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水源取水、水处理、输水管道、水泵和配水设备等一系列步骤,将源源不断的清洁水输送到用户使用地点,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

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

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地铁系统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站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具有关键作用。

而地铁车站的给排水系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设施。

本文将从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工程实施和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是确保车站内外水位稳定,并将雨水、污水、地下水等有效地排除出地铁车站,保证车站设施不受水灾影响,实现正常运行。

为达到这一目标,设计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铁车站内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地铁车站内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和地下水排泵等。

通过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和管径选择,能够有效地收集和排除车站内部产生的雨水和污水。

同时,地下水排泵的设置可以控制车站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渗入车站。

地铁车站外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通过合理设置雨水渠道和雨水收集设施,将车站周边的雨水收集并排除到指定的排水系统中。

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对车站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保证排放的污水符合环保要求。

二、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工程实施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工程实施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并结合实际施工条件进行施工。

具体的工程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规划与设计阶段,需要对地铁车站的周边环境、施工条件和需求进行详细研究,确定合适的给排水系统方案。

通过合理布局和管道设计,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果。

2. 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在施工阶段,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

这涉及到管道的敷设、连接和固定等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调试和验收。

通过试运行和检测,确保系统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地铁车站的需要。

三、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维护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维护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建筑给水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是指为建筑物供应清洁、安全、方便的用水的一套系统。

它包括供水管道、水泵、水箱等设备,以及各种连接部件和控制部件。

建筑给水系统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建筑给水系统。

一、系统结构建筑给水系统主要由供水管网、室内供水管网和各种设备组成。

1. 供水管网为了将水源引入建筑物,供水管网通常由地下水源或主干管道连接到建筑物的入口。

供水管网包括进水管、水表、阀门等组成,用于控制和计量供水。

2. 室内供水管网室内供水管网将水从入口输送到各个用水点,主要由直供水系统和循环供水系统组成。

直供水系统是指从进水口直接输送给水到各个用水点,一般适用于小型建筑物。

这种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水压稳定性可能较差。

循环供水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设置回水管和循环泵,将未消耗的冷水或热水回收再利用。

这种系统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并保持用水点的稳定水压和水温。

3. 设备建筑给水系统的关键设备包括水泵、水箱和水处理设备。

水泵用于增加水的压力,保证供水能够顺利输送到各个楼层和远离水源的用水点。

水泵的选型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用水量以及水压要求等因素。

水箱作为储水设备,用于存储水源,以应对突发情况或供水压力不足的情况。

水箱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高处,利用重力为下层楼提供水压。

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过滤和消毒水源,保证供水的卫生和安全。

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消毒器等。

二、工作原理建筑给水系统实际上是一个闭合循环系统。

水源经过处理后,进入建筑物的供水管网,通过水泵的增压作用,将水运输到各个楼层的用水点。

未消耗的水可以经由回水管回收再利用,或者排放到下水道。

水箱则用于储备水源,并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阀门和控制部件进行调控。

阀门用于控制水流量和水压,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控制部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动调节,比如根据用水量的变化进行水泵的启停控制。

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给水系统是指供应和分配生活用水的设备和管道网络。

它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是确保水源可以供应给用户,并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水源的净化、加压和分配。

首先,水源可能来自自来水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井。

水源经过净化工艺,如沉淀、过滤、混凝和消毒,以去除杂质和杀灭细菌。

净化后的水被储存在水库或水塔中,以确保有足够的水量和压力供应给用户。

为了确保水源能够供应给用户,给水系统需要增加水压。

这可以通过水泵实现,水泵将水从水源抽到水箱或水塔中,增加水压。

水泵可以根据需求来启动和停止,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来监测和控制水压。

一旦水压增加,给水系统将水分配到用户的家庭、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中。

这需要一系列的管道网络来传输水源。

管道通常由金属(如铸铁、镀锌钢)或塑料(如聚乙烯)制成,并埋设在地下或穿越建筑物。

给水系统的作用是确保居民和企业有可靠的供水。

它的主要作用包括:1. 生活用水供应:给水系统为居民提供洗浴、饮用、烹饪、冲洗马桶等日常生活用水。

2. 灭火供水:给水系统还可以为消防系统提供灭火用水,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工业用水供应:给水系统为工业企业提供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水源,如冷却、清洗和加工。

4. 公共设施供水:给水系统为学校、医院、公园、游泳池等公共设施提供供水服务,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5. 农业灌溉供水:给水系统也可以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支持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

除了供应水源,给水系统还需要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这可能涉及监测和检测水质,以确保水中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和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在安全标准范围内。

此外,给水系统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管道不泄漏和设备正常运行。

总而言之,给水系统是供应和分配生活用水的设备和管道网络。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水源的净化、加压和分配,而其作用是确保供应可靠的水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并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给排水运行系统的原理

给排水运行系统的原理

给排水运行系统的原理排水运行系统(Drainage Operation System)用于排除不需要的液体或废物,保持环境的干燥和清洁。

它被广泛应用于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设施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排水运行系统的原理。

排水运行系统的原理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管道布局、施工工艺和运行设备。

首先,管道布局是排水运行系统的基础。

在建筑物中,管道是将废水从源头运输到排水系统的关键路径。

一般而言,排水系统由主排水管和分支管道组成。

主排水管连接到建筑物的污水排放点,将废水从源头运输到外部污水处理设施。

分支管道则将废水从不同的区域或设备中收集,并将其输送到主排水管。

为了确保顺畅的排水,管道布局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如维度、坡度和排水对接方式等。

其次,施工工艺是排水运行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施工工艺包括管道安装、连接、维护和修复等。

首先,管道的安装必须按照建筑规范和标准进行。

管道的安装要求需要保证管道的连续性和严密性,以防止漏水和堵塞。

管道的连接则需要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纹连接或嵌套连接等。

管道的维护是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清洁、排除细小障碍物和修复破坏等。

同时,修复工作也是保持排水系统良好工作状态的重要环节,将受损的管道修复或更换,以防止废水泄漏或流失。

最后,运行设备是排水运行系统实现污水排除的关键。

运行设备包括泵站、污水处理设备和传感器等。

泵站是将废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关键设备。

它们通常由电动泵和水箱组成,通过将废水抽出并提升到适当的高度,以便和主排水管相连接。

污水处理设备是将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和有害物质过滤和处理的设备。

它们包括格栅、沉淀池、生物反应器和消毒器等,可以有效地净化废水并保护环境。

传感器是监测和控制排水系统运行的关键工具。

传感器可以测量废水的流量、压力、水位和水质等指标,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中,以实现自动化的运行控制。

综上所述,排水运行系统的原理涉及管道布局、施工工艺和运行设备三个方面。

给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给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给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排水系统是指为了将废水从建筑物中有效排出,从而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的系统。

它起着连接室内污水和城市污水管网的重要作用。

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重力和排水设备的联动作用,将废水从低处经过排水管道排到下水道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管道网络、排水设备和附件。

排水管道网络是由各种材料制成的管道系统,通常包括排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等。

排水设备则包括各种用于收集和排除废水的装置,如下水道、横截面器等。

排水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收集、输送和处理三个阶段。

首先,废水从房屋内部的各种排水装置进入下水道中。

这些排水装置包括厨房的水槽、浴室的浴缸和洗手盆、卫生间的马桶等。

在这个阶段,重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废水能够自然地流入下水道。

接下来,废水通过排水管道输送到下水道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排水管道通常采用坡道设计,以便废水能够顺利地流动。

排水系统中的附件,如排气阀、排气管等,能够排除管道中的气体,确保废水畅通无阻。

在这个阶段,流体力学和液流特性的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合适的管道布局和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最后,废水到达下水道或污水处理厂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才能达到排放要求。

这些处理过程包括污水的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

污水处理厂会将废水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进行分离和处理,以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排水系统的运行还需要考虑安全和环保问题。

例如,排水系统中应该设置适当的截流装置,以避免污水倒灌或污水逆流。

此外,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也要符合环保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排水系统的布局和选材是关键的环节。

合理的管道布局和合适的管道材料能够保证废水的畅通和系统的高效运行。

此外,排水设备的选择和维护也是确保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总之,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重力和排水设备的联动作用,将废水顺利从建筑物中排出,并通过管道网络输送到下水道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简述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工作原理

简述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工作原理

简述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工作原理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指在建筑物或其他场所发生火灾时,通过临时设置的高压水泵和消防水源,向火灾现场提供高压水源,以便进行灭火救援工作的一种消防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水源和水泵,将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火灾现场,以提供灭火所需的高压水源。

下面将详细介绍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需要设置一个临时的消防水源,通常是通过水池或水箱储存大量的水。

这些水源可以是自来水、消防水井或者其他水源,但需要保证水质符合消防要求,并且水量充足。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需要配备一台或多台高压水泵。

这些水泵通常是柴油或电动驱动的,具有较大的流量和较高的压力输出。

在火灾发生时,水泵会被启动,将储存的水源抽出,并将其加压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火灾现场。

为了保证水源能够顺利输送到火灾现场,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需要设置一套完善的管道系统。

这个管道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连接管道。

进水管道将水源与水泵连接起来,出水管道则将水泵输出的高压水源输送到火灾现场,连接管道则将不同的管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输水网络。

在火灾现场,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通常会设置一个或多个消防栓或水枪。

这些消防栓或水枪通过连接管道与高压水源相连,可以通过开启阀门来获取高压水源,进行灭火作业。

消防栓通常是固定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而水枪则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位置,更加灵活。

在实际工作中,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还需要设置一些附属设备,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例如,需要设置水泵的自动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火灾的情况自动启停水泵。

同时,还需要配备一些阀门和压力表等仪表设备,以便监测和控制水源的流量和压力。

另外,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通过设置临时的高压水泵和消防水源,以及配备相应的管道系统和消防设备,可以为火灾现场提供高压水源,以进行有效的灭火救援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以提供可靠的灭火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设备的研究
【摘要】它深入阐述了电厂给水系统的流程,深入了解了设备的构成,对电动给水泵及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对给水系统的实践操作及变工况运行进行指导。

【关键词】给水泵;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引言
在热力发电厂中,电能是由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中间媒介转换而来的,水是能量转换的中间介质。

直流锅炉中给水依次通过省煤器、蒸发受热面(水冷壁)、过热器并全部变为过热水蒸气,在省煤器受热面、蒸发受热面和过热器受热面之间没有固定的分界点,分界点随锅炉负荷变动而变动。

故在其蒸发受热面中有时会出现流动不稳定、脉动、膜态沸腾等现象,造成管壁超温,影响锅炉运行安全;另外,给水流量与燃料量的比值(水煤比),对主汽温和主汽压均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重点介绍一下锅炉给水系统。

除氧器水箱的给水经粗滤网下降到前置泵的入口,前置泵升压后的给水经精滤网进入给水泵的进口,给水泵的出水经出口逆止阀、电动闸阀汇流至出水母管,然后依次进入3号、2号、1号高压加热器,给水泵的出水母管还引出一路给水供高旁的减温水,给水泵的中间抽头(汽泵的第二级后、电泵的第四级后)引出的给水供锅炉再热器的喷水减温器。

1.前置泵
前置泵作为除氧器至锅炉给水泵间的升压泵,此泵能保证给水泵所需的进口压力,使给水泵达到必须的汽蚀余量,以避免给水泵入口汽化,前置泵进出口采用侧进侧出方式。

前置泵是单级双吸卧式水平中分式水泵,泵壳的支撑点设计在中心线处,允许泵在运行中轴向和径向自由膨胀而保持对中。

泵端自由端设有双向可倾式推力轴承和径向轴承,用以平衡残余轴向推力及转子轴向定位,径向轴承由甩油环(润滑环)带油润滑。

泵与电机采用叠片式挠性联轴器连接。

主要零部件有:泵体、径向轴承、推力轴承、冷却水套、机械密封,泵座、泵轴以及一个由两单吸叶轮背靠背组成的双吸叶轮。

2.电动给水泵用途
给水泵与其前置泵组成锅炉给水泵组,它向锅炉连续供水并向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汽轮机高压旁路提供减温水(再热器减温水8.8MPA,)。

给水泵中间抽
头保证在任何工况条件下,流量不小于85t/h,扬程满足再热器喷水减温的要求.给水泵及前置泵采用机械密封,机械密封型式能保证给水泵安全连续运行。

2.1给水泵冷却方式
电动机为空-水冷却;给水泵为水冷却,给水泵机械密封冲洗水采用凝结水;前置泵、偶合器冷油器均为水冷却。

电动机可采用全封闭水-空冷却方式。

对于水-空冷却方式的冷却器置于电机顶部,由液力耦合器向电动机看,冷却水进、出口均在左侧。

冷却水为闭式循环水,进水温度不高于39度。

2.2电泵运行方式
每台电动给水泵(包括其前置泵)由电动机驱动,给水泵经液力偶合器调节转速,液力偶合器的调速范围为25%~100%电动泵额定流量。

偶合器的控制精度在2%。

机组正常运行时,3台35%电动给水泵可同时并联运行,也可任意二台泵运行一台泵备用,或一台泵运行,二台泵备用。

任意一台35%容量电动给水泵均可用于机组启动时给水供给及水量调节。

当运行中的某一台给水泵事故跳闸时,处于备用状态的给水泵自动投入,与运行给水泵并联运行。

2.3给水泵基本原理
在打开给水泵后,叶轮在泵体内做高速旋转运动(打开水泵前要使泵体内充满液体),泵体内的液体随叶轮一块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出口处被叶轮甩出,甩出的液体在泵体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液体被甩出后,叶轮中心处形成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水泵内。

泵体扩散室的容积是一定的,随着被甩液体的增加,压力也逐渐增加,最后从水泵的出口被排出。

液体就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吸上来,然后又连续不断地从水泵出口被排出去。

3.电动给水泵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它是以液体为介质传递功率的一种液力传动装置,它安装在电动机和给水泵之间,并在电动机转速恒定的情况下无级调节给水泵的转速。

3.1液力偶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的主要部件:泵轮、涡轮、转动外壳、输入轴、输出轴、勺管、大小传动齿轮、主油泵、辅助油泵等,液力耦合器和传动齿轮安装在一个箱体内,功率传输从电动机到液力耦合器,再传到泵上。

泵轮安装在与电动机轴相连的主动轴上,相当于离心泵的叶轮;涡轮装在与泵相连的从动轴上,相当于水轮机的叶轮,两轮彼此不接触,不能进行扭矩的直接传递。

涡轮与泵轮的形状相似,尺寸相同,相向布置,一般均有20-40片叶轮,涡轮的片数比泵轮少1-4片,以避免产生共振。

形成的凹形流道成为工作腔。

运行时工作有就在两轮的凹形工作腔
内循环流动。

为防止工作有泄漏,一般在泵轮外缘还用螺栓连接旋转外壳,将涡轮密封在壳内。

液力偶合器的泵轮和涡轮对称布置,它们的流道几何形状相同,中间保持一定间隙,轮内有几十片径向辐射的叶片,运转时在偶合器中充油,当输入轴带动泵轮旋转时,进入泵轮的油在叶片带动下,因离心力作用由泵轮内侧流向外缘,形成高压高速流冲向涡轮叶片,使涡轮跟随泵轮作同向旋转,油在涡轮中由外缘流内侧被迫减压减速,然后流入泵轮,构成了一个油的循环,这里传递能量的介质是工作油。

在这个循环中,泵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成油的动能和势能,而涡轮则将油的动能和势能又转变成输出轴的机械能,从而实现能量的柔性传递。

转动外壳与泵轮相连,转动外壳腔内放置一根可上下移动的勺管,运转时,当偶合器工作油腔充满油时,能量最大,传动扭矩的能量最大,当偶合器工作油腔排空油时,能量最小、传动扭矩的能量最小。

既通过勺管来调节工作油腔的油层厚度,把勺管以下内侧的循环圆中的油导走,以改变工作腔内的油量,则偶合器传递的扭矩将随着勺管的上下移动带来工作腔内的油量变化,即实现了偶合器的调速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