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性混凝土收缩试验
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标准测量方法

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标准测量方法混凝土干燥收缩是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而导致体积缩小的现象。
这种收缩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标准的测量方法。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标准测量方法。
一、测量设备1. 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为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件。
试件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无毛细孔。
2. 测量设备:应具备以下设备:(1)电子秤:量程应大于200g,分度值应小于0.01g。
(2)比重计:应满足ASTM C70的规定,比重范围应为0.01-1.30。
(3)恒温恒湿箱:应能够保持试件在23°C±2°C、50%±5%的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
(4)千分尺: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分辨率,可测量试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5)浸水缸:应能够容纳试件并浸泡在水中。
二、测量方法1. 制备试件(1)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4小时内制备完成。
(2)试件的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无毛细孔。
(3)试件的重量应在0.1g以内。
2. 测量试件的初始长度、宽度和高度(1)将试件放置在水平的表面上。
(2)使用千分尺测量试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测量三个方向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初始尺寸。
3. 测量试件的初始重量和比重(1)使用电子秤测量试件的初始重量,记录至0.01g。
(2)将试件放入比重计中,测量试件的比重。
比重应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试件的比重。
4. 干燥试件(1)将试件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在23°C±2°C、50%±5%的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28天。
(2)取出试件,使用千分尺测量试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测量三个方向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干燥后尺寸。
(3)使用电子秤测量试件的干燥后重量,记录至0.01g。
5. 计算干燥收缩率(1)计算试件的初始体积和干燥后体积:初始体积 = 初始长度× 初始宽度× 初始高度干燥后体积 = 干燥后长度× 干燥后宽度× 干燥后高度(2)计算试件的干燥收缩率:干燥收缩率 = (初始体积 - 干燥后体积) ÷ 初始体积× 100%6. 测量重复性和准确性(1)应对同一混凝土配合比制备至少三个试件,并对试件的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处理。
混凝土干燥收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的收缩性能,了解不同混凝土配合比、骨料种类、养护条件等因素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为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 砂:河砂,细度模数2.8。
3. 骨料:碎石,粒径5-20mm。
4. 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
5. 水:自来水。
6. 标准养护箱、电子天平、收缩仪、量筒等。
三、实验方法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不同水胶比、骨料种类、外加剂用量等混凝土配合比。
2. 混凝土试件制作: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称取相应材料,搅拌均匀后,浇筑成标准试件(150mm×150mm×150mm)。
3. 混凝土试件养护:将试件置于标准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4. 干燥收缩测试: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置于干燥箱中,设定不同干燥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收缩测试。
5. 数据处理:记录试件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值,计算收缩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水胶比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混凝土干燥收缩率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水胶比越高,混凝土内部孔隙率越大,水分蒸发越容易,从而导致干燥收缩率增大。
2. 不同骨料种类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骨料种类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较大。
河砂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明显高于碎石混凝土,这是因为河砂的颗粒级配较差,孔隙率较大,水分蒸发越容易。
3. 外加剂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水剂和引气剂可以降低混凝土干燥收缩率。
这是因为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引气剂可以增加混凝土内部孔隙率,从而降低水分蒸发速度。
4.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较大。
高温、高湿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较低,低温、低湿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较高。
五、结论1. 混凝土干燥收缩受水胶比、骨料种类、外加剂、养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收缩率检测标准

混凝土收缩率检测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然而,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这是由于水分蒸发和水泥水化反应导致的。
混凝土的收缩会对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收缩率检测。
本文旨在提供混凝土收缩率检测的标准。
二、检测方法混凝土收缩率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干缩法和湿缩法。
1. 干缩法干缩法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在干燥环境中收缩的长度来计算混凝土收缩率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混凝土样品制成标准试件,试件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将试件放置在干燥环境中,环境温度和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试件的长度,记录测量数据。
(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混凝土的收缩率。
2. 湿缩法湿缩法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在湿润环境中收缩的长度来计算混凝土收缩率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混凝土样品制成标准试件,试件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将试件浸泡在水中,保持一定时间。
(3)将试件取出,擦干表面水分。
(4)将试件放置在湿润环境中,环境温度和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试件的长度,记录测量数据。
(6)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混凝土的收缩率。
三、检测标准混凝土收缩率的检测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的要求。
具体标准如下:1. 检测方法(1)混凝土的收缩率应采用干缩法或湿缩法进行检测。
(2)检测前应制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试件,试件的尺寸应符合要求。
(3)检测环境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
2. 检测频率混凝土收缩率的检测频率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后的早期阶段,应每天检测一次。
(2)在混凝土硬化后,应每周检测一次。
(3)在混凝土使用前,应进行最后一次检测。
3. 收缩率限值混凝土的收缩率限值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根据不同的混凝土用途和工程要求,限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混凝土自由收缩试验标准

混凝土自由收缩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和耐久性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而混凝土自由收缩试验是评估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制定一份详细的混凝土自由收缩试验标准,对于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试验目的混凝土自由收缩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混凝土材料在未受外力作用下,由于自身收缩而引起的变形和裂缝情况,以及其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三、试验范围本试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混凝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等。
四、试验设备1.收缩计: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收缩量,精度不得小于0.01mm。
2.测量工具:包括卷尺、直尺、游标卡尺等,精度不得小于0.1mm。
3.试件模具:用于制作混凝土试件,应符合相关标准。
4.试验机:用于测定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变形等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五、试验样品制备1.试件形状:极限长度大于100mm,最小截面积不得小于100mm²。
2.试件数量:每个试验条件下至少应制备3个试件。
3.试件制备: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件的制备,试件的加工应注意保持一致性和精度。
试件的加工过程应注意避免任何损伤或变形。
六、试验程序1.试件放置:试件应放置在干燥、平整、无震动和风力的环境中,且不得有任何作用于试件的外力。
2.试件测量:在试件放置后,应测量试件初始长度和初始截面积,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
3.试件浸水:将试件放入水中,浸泡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4.试件放置:从水中取出试件后,应将其放置在干燥、平整、无震动和风力的环境中,且不得有任何作用于试件的外力。
5.试件测量:每隔24小时,应测量试件的长度和截面积,并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
直到试件收缩量小于0.01mm/24h时,停止测量。
6.试件强度测试:在试件测量结束后,应进行试件的强度测试,以评估试件在自由收缩过程中的强度损失情况。
七、试验数据处理1.收缩率计算:试件收缩率计算公式为:收缩率=(L-L0)/L0×100%(其中,L为试件长度,L0为试件初始长度)。
混凝土土收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收缩现象及其影响因素;2. 掌握混凝土收缩实验的方法和步骤;3. 分析不同条件下混凝土收缩的变化规律;4. 为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收缩是指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化学反应等原因导致的体积减小现象。
混凝土收缩可分为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等类型。
本实验主要研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砂- 碎石:5-20mm连续级配碎石- 水:自来水- 外加剂:减水剂2. 实验仪器:- 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试模:100mm×100mm×100mm- 水准仪- 电子天平- 恒温恒湿箱- 游标卡尺- 收缩仪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的用量。
2. 混凝土拌制: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3. 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倒入试模中,用捣棒捣实,使其密实。
4. 试模养护:将浇筑好的试模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养护至设计龄期。
5. 收缩试验: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初始长度,然后放入收缩仪中,设定测试时间。
6. 数据记录:每隔一定时间,记录试件的长度变化,直至达到实验要求的时间。
7.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绘制收缩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1 混凝土收缩实验结果| 时间(d) | 收缩量(mm) | 收缩率(%) || -------- | ---------- | -------- || 1 | 0.12 | 0.12 || 3 | 0.24 | 0.24 || 7 | 0.48 | 0.48 || 14 | 0.72 | 0.72 || 28 | 1.00 | 1.00 |2. 结果分析:(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存在明显的收缩现象,且收缩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影响耐久性混凝土收缩因素的试验及探讨

② 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 善混凝 土 的施 工性 能和抗 裂性 改 能, 混凝土中宜适量掺加 优质 的粉煤灰 、 矿渣 粉或硅灰 等矿物 掺和料 。不 同矿物掺和料 的掺 量应根 据混凝 土的性能通 过试
验确定 。
裂从而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 物耐久性 就成为一 个非 常有价值
的研究项 目, 对实 际工程施工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
水: 拌合站施工用地 下水 ; 为 了真实反应施工 中混凝土 的实际收缩状态 , 有原材料 所 都 和实 际施工使用 的完全相 同。
表 3 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配合 比
单位 :
3 试 验结 果和讨 论
国 标 GB 8 J2— 8 5规 定 了 的 收 缩 测 试 方 法 : 0 mm × 10
外加 剂 : 配合 比选用格 雷斯 中 国有 限公 司聚羧酸 类 A D—
注 :s s一3的细度模 数为 2 3 s一1的细度模数 2 8 s一2的细度 . ,s . ,s 模数为 3 3 .。
VA1 2 L高效减水剂( 5D 液体 ) ; 水: 拌合站施工用地下水 。
22 C 0 . 5 梁体混凝土 收缩试验设计
配合 比用于施工 。 () 3 混凝 土增加 了在各 种环境 作用下 耐久性 的要求 , 混凝 土的配合 比设计周期往往要 比以往长 1 个月_ 。 ~2 1 ]
形值 。为了探讨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因素 , 按照 国标 GB 8 - 8 J2 5
规定 了混凝土干燥收缩衡量的标准方法 , 设计 了不 同细骨料细
10 0 mmX5 5 mm的棱柱体试件 , 1 端部 预埋 不锈钢测头 , 试件 成 型后 1 d后拆模 , 标准 养护 3 置于 2 ℃、 d后 o 相对 湿度 RH6 0
混凝土干燥收缩标准

混凝土干燥收缩标准混凝土干燥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因失去自由水分而产生的体积缩小现象。
收缩的大小与混凝土材料的性质、配合比、施工工艺、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需要制定相应的干燥收缩标准。
一、干燥收缩测试方法1.测量基准:混凝土试块或构件表面2.测量仪器:线性变形计、应变计、激光扫描仪等3.测试环境:恒温恒湿室或气候控制室4.测试程序:a.混凝土试块或构件制备完毕后,放置于恒温恒湿室或气候控制室中,恒定温度和湿度下等待一段时间,待混凝土内部达到稳定状态。
b.测量基准确定后,根据实验要求,在基准上固定测量仪器,记录初始读数。
c.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混凝土试块或构件进行测量,记录读数。
d.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干燥收缩率。
二、干燥收缩标准1.干燥收缩率干燥收缩率指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失去自由水后体积缩小的百分比。
干燥收缩率的大小与混凝土材料的性质、配合比、施工工艺、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干燥收缩率的标准值应根据混凝土用途、设计要求等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干燥收缩率不应超过0.05%。
2.控制干燥收缩的措施为了控制混凝土干燥收缩,可采取以下措施:a.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和孔隙,从而减小干燥收缩率。
b.采用低收缩性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高抗裂混凝土等。
c.在混凝土中加入收缩剂,能够减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
d.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减少混凝土干燥收缩。
三、干燥收缩的影响因素1.混凝土材料的性质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粘结性、水胶比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
一般来说,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越小。
2.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率的影响较大。
为了减小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应合理控制水胶比和砂率等参数。
3.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如振捣、浇筑、养护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混凝土试块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

混凝土试块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混凝土试块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1.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干燥收缩性能对于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干燥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干燥环境下由于水分损失而产生的体积收缩。
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在设计阶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从而避免结构损坏和维修。
2.基本概念2.1 干燥收缩干燥收缩是由于混凝土内水分的蒸发而引起的体积收缩。
当混凝土失去含水量时,水分从混凝土中蒸发,导致混凝土体积的减少。
2.2 干燥收缩应变干燥收缩应变是干燥收缩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减小所导致的应力。
它是描述干燥收缩性能的重要参数。
3.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测。
以下是常用的混凝土试块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3.1 ASTM C157ASTM C157是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
该标准要求制备一定数量的混凝土试块,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干燥收缩测量。
其中包括使用压缩计、悬臂梁或光学传感器等设备来测量试块的收缩量。
3.2 EN 1770EN 1770是由欧洲标准化组织(CEN)制定的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
该标准要求采用光学传感器来测量混凝土试块的收缩量,并计算干燥收缩应变。
该标准还规定了试块的尺寸、测量设备的要求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4.方法比较和评估ASTM C157和EN 1770是常用的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两者在测量原理、设备要求和数据处理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4.1 测量原理ASTM C157使用压缩计、悬臂梁或光学传感器等设备来测量试块的收缩量。
而EN 1770仅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测量试块的收缩量。
由于光学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式和高精度测量的特点,因此在测量精度和方便性方面优于其他设备。
4.2 设备要求ASTM C157和EN 1770对测量设备的要求不尽相同。
ASTM C157要求仪器精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而EN 1770则更加详细地规定了光学传感器的分辨率、灵敏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耐久性混凝土收缩试验
摘要: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期,通过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收缩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细骨料细度模数、砂率、矿物掺和料掺量等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施工效果提出了有效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
关键词:耐久性;混凝土;收缩因素
abstract: in early concrete proportion design, through different shrinkage of concrete mixing the contrast t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fine aggregate fineness modulus, sand ratio, and mineral admixture is on material mixed shrinkage of concrete influence, and combining with actual construction effect put forward effective reduce shrinkage of concrete, enhance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method.
keywords: durability; concrete; shrinkag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影响混凝土收缩因素的试验设计
耐久性混凝土配置时应鼓励采用较少的水泥用量,掺用较多的掺和料,采用较低的水胶比.c30及以下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m³、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m³、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m³;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混凝土中宜适量掺入优质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等矿物掺和料,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掺量应通过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确定.
1.1 混凝土试验配合比设计
为了研究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设计了不同的细骨料细度模数、砂率、矿物掺和料掺量等进行对比试验.在配合比设计中,不同细骨料细度模数的混凝土试件sj-1,sj-2,sj-3的配合比及其他原材料完全相同,其细骨料细度模数则分别采用2.8,3.3及2.3。
表1不同砂率混凝土配合比
表2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配合比
1.2 混凝土试验原材料的选用
为了真实反映施工中混凝土的实际收缩状态,所有的试验原材料均与实际施工所使用的完全相同;即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级配碎石、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外加剂、减水剂(粉状)、水;
2试验结果及分析
收缩测试方法,即采用100㎜×100㎜×515㎜的棱柱体试件,端部预埋不锈钢测头,制作成型1d后拆模,标准养护3d后置于20℃、相对湿度rh60%的干燥环境中,用0.01mm的百分表测量其变形.
2.1 不同细骨料细度模数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表3不同细度模数的混凝土收缩值
从试验数据来看,随着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增加,混凝土收缩量在减小:细骨料细度模数2.8的混凝土(sj-1)比细度模数3.3的混凝土(sj-2)120d收缩量增加了4%;细度模数2.3的混凝土(sj-3)120d收缩量比细度模数2.8的混凝土(sj-1)增加了11.9%,比细度模数3.3的混凝土(sj-2)增加了16.5%.从理论上讲,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是水泥石的收缩,骨料对水泥石的收缩起内约束作用.在混凝土各种原材料之间相互形成最密实的形态下,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强度及收缩性能是最佳的.通常,混凝土配合比具有骨料的总空隙填充系数大于100%、砂浆体积大于石子空隙含量的基本特点,当采用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不变,连续改变砂的细度模数时,实际上已造成混凝土骨料堆砌体空隙率和比表面积的连续变化,使得胶凝材料浆体体积不足以填充骨料空隙,混凝土不能完全密实,在宏观表现上即出现了细度模数越小,混凝土收缩越大的现象.
2.2 不同砂率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表4不同砂率的混凝土收缩值
数据显示混凝土的收缩随砂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该组试验中,配合比在总容重不改变即骨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了砂率.试验结果表明sj-5120d的收缩值最大,分别比sj-1,sj-4增加了5%,11.6%.从细观角度来看,水泥石和集料的界面并非一个“面”,而是一个有一定厚度的“过渡层”,其厚度为0~10um.“过渡层”是由于水泥浆体中的水在向集料表面迁移时所
形成的水灰比梯度而产生的.从集料表面向水泥石体系,水灰比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水泥石本体的水灰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单个集料和浆体界面过渡层的厚度随集料表面积的大小而变化,粒径小的集料过渡层厚度较小.据中心质假说,各级中心质和介质之间都存在过渡层,中心质以外所存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变异范围均属过渡层.混凝土的集料属于大中心质,大中心质对周围介质所产生的一切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的效应均称为大中心质效应,其效应所能达到的范围称之为“效应圈”.过渡层是效应圈的一部分,有利的大中心质效应不仅可改善过渡层的大小和结构,而且能使效应圈的大介质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大中心质的某些性能,为之增加有利的效应,减少不利的效应,从而在改善混凝土宏观行为上发挥重要作用.
2.3 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从表5中可以看出,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
均比基准混凝土收缩值小.粉煤灰掺量达到10%时,混凝土收缩值比基准混凝土收缩量减小了5%;粉煤灰掺量达到20%时,收缩量减小了14.9%,抑制效果较明显.同时也可看到粉煤灰掺量达到30%的混凝土收缩量相对于20%掺量,减小不是很明显.表5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收缩值
从水化放热角度来看,水泥水化放热是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的重要因素.混凝土属于热惰性体,随着混凝土与外界的热交换,在混凝土内会形成温度梯度,外部混凝土则由于温度低而收缩.粉
煤灰水化也是一个放热反应,但其单位放热量明显低于水泥,故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水化热明显低于未掺粉煤灰的混凝土,且随掺量的增加使水化热减弱,降低了混凝土内的温度梯度,从而弱化了混凝土收缩的驱动力,降低了收缩.
3 结语
通过试验以及实际施工效果观察,认为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有:(1)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同时,细骨料应尽量选择级配良好,质
量优良,粒径较大的中粗砂,以利于降低混凝土的干缩.(2)混凝土砂率对混凝土的收缩具有重要影响.(3)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加粉煤灰等活性矿物掺和料以替代水泥用量,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收缩,且粉煤灰的大量掺入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水化放热,从而缓解水化热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4)在混凝土施工中应从原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等方面加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以达到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出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1986
[2]喻骁.砂率变化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