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寒假作业精练5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含解析)

高中生物 寒假作业精练5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含解析)
高中生物 寒假作业精练5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含解析)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

1.(2019·新课标Ⅰ卷·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2.(2019江苏卷·17)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

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

1.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

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

2.科研人员为研究某植物的光合特性,测定了该植物在光、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典题温故

经典集训

A.暗期CO2吸收速率大于0

B.从暗期变到光期的瞬间,叶绿体中C3含量升高

C.光期CO2吸收速率下降可能是CO2浓度降低所致

D.暗期植物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的原因是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 3.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氮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氮元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磷元素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合成

C.氧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水D.碳元素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光合作用中碳元素从CO2开始直接经C5形成糖类4.下图表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O来自CO2和H2O

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贮存于ATP中

D.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成熟干燥后,细胞呼吸速率下降

B.CO2的固定可发生在黑藻叶绿体的基质中

C.施有机肥能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D.叶绿素a、b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是相同的

6.如图是生理状况相同的油料作物种子在清水中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10d前,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和N

B.10d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从图中可知前10d内光照对幼苗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

D.幼苗在黑暗条件下发黄而在光下变绿,说明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7.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8.科研人员测定了航天诱变番茄突变体与野生型在6:00~18:00内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研究还发现早晨和傍晚突变体的气孔开放程度明显高于野生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突变体和野生型均于6:00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突变体和野生型体内光合与呼吸相关酶的活性相同

C.16:00~18:00突变体与野生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供应不足D.6:00~18:00时间段内突变体有机物的积累量高于野生型

9.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素的提取需要加入层析液作为提取液

B.过滤时应使用单层尼龙布,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

C.分离色素时应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

D.选材不同,四条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不同

10.研究人员对日光温室内的番茄叶片补充等强度不同波长的光,测得番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分析,在10:00左右适当补充红光,对番茄的生长最有效

B.14:00~16:00,引起三组黄瓜光合速率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室内CO2浓度过低

C.9:00-11:00对照组CO2固定量比补蓝光组多

D.12:30时,若适当提高温室内CO2浓度,短时间番茄植株中三碳酸的合成速率不变11.如果将一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物质中能含18O的有几项

①周围空气的O2②周围空气的CO2 ③周围空气的水分子④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2.植物果实发育所需要的有机物来源于叶片的光合作用,但过多枝叶的生长不仅会消耗大量光合产物及无机盐等,而且对植物果实的产量也会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者用金桔来研究叶片光合作用与果实产量的关系,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在金桔的叶片中检测到有淀粉生成。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第Ⅰ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其果实干重一定大于第Ⅱ、Ⅲ两组

B.植物以淀粉的形式将光合产物运输到果实或其他需要有机物的场所

C.由此可知,应尽量将植物多余的枝条及叶片摘除,以提高光合速率

D.据实验结果推测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速率

13.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反应吸收的____________,在暗反应中,RuBP羧化酶(R酶)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C3,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光照条件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内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

(2)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活动中,提取新鲜菠菜叶片的色素并进行分离后,滤纸条自上而下两条带中的色素合称为。分析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可知,其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光。环境条件会影响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如秋天叶片变黄的现象主要与抑制叶绿素的合成有关。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多种环境因素对水稻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中,测得水稻吸收(用“+”表示)或释放(用“-”表示)CO2的速率(单位:mgh?1)随温度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数据可表示水稻的_______________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由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同温度下,C组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B组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水稻进行光照、黑暗处理各12小时,根据表格中信息,应选择光照为__________、CO2浓度为__________、光照下温度为__________和黑暗下温度为__________的条件,以保证水稻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

一、典题温故

1.【答案】A

【解析】黄瓜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鲜重;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合成相关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细胞干重。植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并没有增加黄瓜幼苗的质量,故黄瓜幼苗在光照下增加的质量来自于水、矿质元素、空气。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2.【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由图可知,菠菜含有四种色素,蓝藻(原核生物)只含有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A错误;层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号汽油代替,B错误;层析时,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C错误;由图可知,蓝藻只有两条色素带,不含有叶绿色b,D正确,故选D。

二、经典集训

1.【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A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误;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C正确;用H218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进行水的光解形成氧气和[H],可在氧气中检测到放射性。H218O还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18O2,C18O2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所以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D正确。故选B。

2.【答案】B

【解析】从图示曲线可知,暗期CO2吸收速率大于0,A正确;从暗期变到光期的瞬间,光反应增强,C3的还原增强,C3消耗增加,而C3合成速率不变,故C3含量减少,B错误;光期CO2吸收速率有下降趋势,可能是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O2不断被吸收,导致环境中CO2浓度降低所致,C正确;没有光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无法进行,故暗期植物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是因为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D正确。

3.【答案】A

【解析】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光反应有ATP合成,暗反应过程有ATP消耗,B错误;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氧来自于二氧化碳,C错误;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从二氧化碳开始先后经C3形成C5和(CH2O),D错误;故选A。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表示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

基质中;③表示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④表示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错误;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O来自CO2,B错误;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少部分贮存于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错误;④表示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D正确;故选D。

5.【答案】D

【解析】种子成熟干燥后,自由水含量减少,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呼吸速率下降,故A 正确;黑藻为真核生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其二氧化碳的固定(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B正确;增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透气的性能,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C正确;叶绿素a、b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很相似,但是略有不同,D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由于油料种子在清水中萌发,最开始干重增加的原因是脂肪转换成糖类,因而导致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0,A错误;10d后,白光下,由于幼苗叶子变绿能进行光合作用,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即ATP合成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正确;图中前10d内光照条件下幼苗的长度低于黑暗条件下,可以判断前10d内光照对幼苗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C正确;黑暗条件下幼苗发黄而光下变绿,可说明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D正确。故选A。

7.【答案】A

【解析】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在红光区不吸收光能,A项错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项正确;CO2的吸收速率和O2的释放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均可表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C项正确;根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由于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6:00时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净光合速率均为0,说明二者此时的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不是6:00开始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由图不能得出二者呼吸速率的大小,所以无法比较突变体和野生型体内呼吸相关酶的活性是否相同,B错误;16:00~18:00突变体与野生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C错误;由图可知,6:00~18:00时间段内,大部分时间段内是突变体净光合速率大于野生

型的净光合速率,而其它时间段内,突变体净光合速率和野生型的净光合速率几乎完全相同,所以6:00~18:00时间段内突变体有机物的积累量高于野生型,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提取叶绿素使用无水乙醇,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过滤时使用单层尼龙布,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以防止挥发性强的无水乙醇挥发;分离色素时不能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否则色素会溶入层析液中;不同材料中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相同,来自不同材料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含量可能不同,经过纸层析后,在滤纸上的排列顺序相同,色素带粗细可能不同。

10.【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若采取在10:00前适当补充红光措施,对黄瓜的生长最有效,A正确;14~16时,三组的光照强度均下降,三组黄瓜光合速率均降低,B错误;9:00-11:00,对照组的光合速率高于蓝光组,故对照组CO2固定量比补蓝光组多,C正确;12:30时,番茄气孔关闭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若适当提高温室内CO2浓度,短时间番茄植株中三碳酸的合成速率不变,D正确。故选B。

11.【答案】D

【解析】因为植物吸收的水可以参与光合作用释放出18O2,所以周围空气中的O2具有放射性,①项正确;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以生成含有18O的CO2,②项正确;周围空气中的18O2被植物吸收,进行细胞呼吸生成水,或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空气中,③项正确;CO2参与光合作用会生成含有18O的葡萄糖,④项正确,答案选D。

12.【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第Ⅰ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但其叶片的数量最少,所以其果实干重不一定大于第Ⅱ、Ⅲ两组,同理,虽然摘除叶片越多,剩余叶片的光合速率越高,但叶片过少,光合总产量不高,不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因此不能为提高光合速率,而将植物大量的枝条及叶片摘除,A、C错误;淀粉是大分子,无法在植物体内运输,光合产物是以小分子糖(如蔗糖)的形式输出光合细胞,然后经韧皮部长距离运输到果实等器官中,B错误;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同样条件下,叶片越多,光合速率越低,可推测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速率,D正确。

13.【答案】(1)光能温度、CO2浓度 R酶活性、R酶含量、C5含量、pH(其中两个)

(2)类胡萝卜素蓝紫光和红低温

【解析】(1)地球上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有机物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

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光反应吸收光能,转化为ATP的化学能,然后ATP为暗反应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合成糖类。在暗反应中,RuBP 羧化酶(R酶)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C3,这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二氧化碳的固定。暗反应的进行需要相关酶的催化,二氧化碳做原料,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光反应需要色素、酶、水、光照等,故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有光照、温度、CO2浓度、水、无机盐等;内部因素包括色素含量及种类、酶的含量及活性等。(2)光合色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中,滤纸条自上而下两条带中的色素分别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合称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秋天叶片变黄主要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14.【答案】(1)呼吸速率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

(2)在温度和CO2浓度都相同的情况下,C组的光照强度强于B组的,C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较多,促进了C3的还原,使暗反应加快光合速率升高

(3)全光照 1.22% 30℃ 10℃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A组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代表各温度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图中温度条件下,B与C组的单一变量是光照强度,C与D组的单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1)A组实验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可以表示水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呼吸速率;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2)根据表格分析,B与C组的单一变量是光照强度,即在温度和CO2浓度都相同的情况下,C组的光照强度强于B组的,C 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较多,促进了C3的还原,使暗反应加快,光合速率升高,所以表格中在相同温度下,C组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B组。(3)根据题意分析,对水稻进行光照、黑暗处理各12小时,且要求水稻内有机物积累的最多,则光照的净光合速率与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的差值应该最大,因此应选择光照为全光照、CO2浓度为1.22%、光照下温度为30℃和黑暗下温度为10℃的条件。

2020版高中生物专题三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3(B)生物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3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B卷)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新题预测)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 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B.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C.过程②比过程⑤耗氧速率低的原因可能是[H]不足 D.过程④比过程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 【解析】选C。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A错误。由图中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过程①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了氧气,B错误。分析图可知,过程②加入ADP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较慢,加入呼吸底物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加快,由于氧气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水,因此限制过 程②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ADP后,过程⑤氧气浓度降低的速度加快,说明该过程限制氧气与[H]结合的因素是ADP的量,因此过程②比过程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H]不足,C正确。过程④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过程⑤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限制过程④耗氧速率的应该是ADP的量,所以过程④比过程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量少,D错误。 2.(2018·汕头一模)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隔绝O2的一组产生的CO2量远大于通入O2的一组

B.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并去除培养液中的O2 C.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 D.可以通过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解析】选B。隔绝O2的一组进行的是无氧呼吸,通入O2的一组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消耗相同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大于无氧呼吸,A错误;实验中酵母菌培养液在加入前先要煮沸再冷却,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培养液中的O2,并杀灭杂菌,B正确;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C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CO2, 所以不能根据实验中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错误。 3.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点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的时刻为10点与20点 B.20点以后该植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该植物17点时有机物积累量少于19点时 D.该植物10点时细胞中[H]的总产生量少于8点时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三点: (1)密闭容器内,曲线转折点对应的时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2)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范围内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 (3)植物细胞除有氧呼吸产生CO2外,无氧呼吸生成酒精的同时也能产生少量CO2。 【解析】选B。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的时刻为8点与17点,A错误;20点以后密闭容器中的CO2增加量大于O2的减少量,说明该植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正确;因17点后容器中CO2增多,说明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量会减少,故该植物17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习题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关于ATP 1 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 ( ) A B .酶具有高效性 C .酶具有专一性 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4.ATP 中的化学能储存于 ( ) A .腺苷内 B .磷酸基内 C .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 D .普通磷酸键和高能磷酸键内 5.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 .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 C .Ⅱ中CO 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 D .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 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7.右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 基质中发生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 10.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也有可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1.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1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ATP的组成元素和核酸的一致 C.温度或pH改变可以导致酶结构的改变 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 13.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4.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

高中生物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度年皖西高中质量检测高生物试卷分析 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三生物组 一、本次的理综生物试卷结构及考核容和目标 本次理综生物试卷是按照全国课标卷模式进行命题,包含6道选择题,4道必做非选择题,2道选做非选择题,在题型与分值设置上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考核容涵盖必修一、二和三的前两章部分和选修部分,在容上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考核的能力目标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均有考察,与全国卷考试能力要求上保持一致。具体的试题特点如下: 1、注重基础,重视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的考查 在本次试题中,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基本能力的提高,尤其注重高考考纲要求容,突出重点,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好的基础。 (1)选择题1~6题分别考查:(1)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特性(2)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自噬(3)用放射性标记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相关知识(4)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5)病毒的相关知识与免疫调节(6)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2)非选择题(29)题考查了以光合作用为主,结合细胞呼吸、物质交换等知识。(30)题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31)题考查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32)题考查了遗传学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7)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和利用。(38)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本次质检卷的考点覆盖都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表现出本次考试命题最大程度的贴近全国卷,贴近实战,不过分要求不同知识点试题的覆盖率。至于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容哪个更重要,我们不应该划分十分明确的

界限,而应该视知识是否适合设计出能够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水平而定,在此基础上再兼顾必修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容围。 2、注重考查各种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本次考试对学生的能力的要求几乎涵盖考试大纲要求的所有方面。如第2题考查了获取信息能力和细胞结构基础知识的识记辨析能力,第3题考查了放射性标记与细胞分裂,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第29、31、32题通过曲线图、调节过程示意图和表格,考查学生的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第30题通过设计实验测定酶的最适PH,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 3、注重与生活实际及当下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相联系 第2题中细胞自噬是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就,第5题中寨卡病毒,第29题中雾霾天气,第30题中急性胰腺炎,第31题中糖尿病等无不与学生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联系。 二、学生总体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部分:第3题错选A的较多,反映出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与放射性标记的关系不清晰,没有能够综合理解和运用;第4、5两题各校学生普遍得分较低和错选率较高,特别是第4题遗传和变异,多数学生错选A项,暴露出学生不重视课本,眼高手低的现象,只想到自由组合,却忽略了交叉互换。第6题多数学生错B项,反映出学生对分泌腺概念没有掌握。(2)非选择题部分:第29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应用,基础性较强,正答率较高,平均得分5.67。个别学生在(2)○2题错误主要是饱和点、补偿点的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知道实际变化的是什么。○3题反映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不够。

高中生物 竞赛辅导资料 专题五 光合作用 新人教版

专题五:光合作用 [竞赛要求]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I和光系统II) 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 5.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 6.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一、光合作用概述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蓄积太阳能量和环境保护为三方面。 2.叶绿体和光合色素 应注意吸收光谱只说明光合色素吸收的光段,不能进一步说明这些被吸收的光段在光合作用中的效率,要了解各被吸收光段的效率还需研究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即不同波长光作用下的光合效率称为作用光谱。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磷光现象:叶绿素在去掉光源后,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用精密仪器测知)的现象。 3.光合作用的发现

● 17世纪,van Helmont ,将2.3kg 的小柳树种在90.8kg 干土中,雨水浇5年后,小柳树重76.7kg ,而土仅减少57g 。因此,他认为植物是从水中取得所需的物质。 ● 1771年,Joseph Priestley ,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污染了空气,使放于其中的小鼠窒 息;若在密闭容器中放入一支薄荷,小鼠生命就可得到挽救。他的结论是,植物能净 化空气。 ● 1779年,Jan Ingenhousz ,确定植物净化空气是依赖于光的。 ● 1782年,J.Senebier ,证明植物在照光时吸收CO 2并释放O 2。 ● 1804年,N.T.De Saussure 发现,植物光合作用后增加的重量大于吸收CO 2和释放O 2所 引起的重量变化,他认为是由于水参与了光合作用。 ● 1864年,J.Sachs 观察到照光的叶绿体中有淀粉的积累,显然这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 葡萄糖合成的。 ● 20世纪30年代,von Niel 提出光合作用的通式: ● 1937年,R. Hill 用离体叶绿体 培养证明,光合作用放出的O 2, 来自H 2O 。将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光诱导的电子传递以及水的光解和O 2的释放(又称希尔反应);这一阶段之后才是CO 2的还原和有机物的合成。 ● 1940年代,Ruben 等用18O 同位素示踪,更进一步证明光合作用放出的O 2,来自H 2O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和暗反应 根据需光与否,可笼统的将光合作用分为两个反应――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O 2的释放和ATP 及NADPH (还原辅酶II )的生成。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需要光。暗反应利用光反应形成的ATP 和NADPH ,将CO 2还原为糖。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不需光。从能量转变角度来看,光合作用可分为下列3大步骤: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通过原初反应完成);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碳同化完成)。前两个步骤属于光反应,第三个步骤属于暗反应。 (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 ①原初反应:为光合作用最初的反应,它包括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将光 能转换为电能的具体过程(图5-1)。 H 2O+A AH 2+1/2O 2 6CO 2+2H 2O (C 6H 12O 6)+ 6H 2O +6O 2 6CO 2+6H 2O C 6H 12O 6+6O 2 光 绿色细胞 CO 2+2H 2A (CH 2O)+2A+H 2O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精选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1.(2008·宁夏高考)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2.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溴甲酚紫指示剂在pH减小的环境中变为黄色 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由于金鱼藻呼吸作用释放出CO2 C.这个实验可表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 D.实验操作3~5表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3.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 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 D.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 4.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5.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复习试题30题

光合作用专题复习试题30题 1.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30 题图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经________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________光减少而降低了光合速率。由此推知,若遇到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可对植物进行________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 (2)提取上述四组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对上述四组色素提取液分别进行纸层析分离,结果发现,第 4 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的第________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 (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 提取液并测定________,可得到叶绿素a 的吸收光谱。 1【答案】(1)叶绿素含量,光+0℃,红光和蓝紫光,遮光(2)碳酸钙三、四(3)吸光率 2.(16年10月30T)在高光强环境下,将某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施以低氮肥和高 氮肥,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绿素和Rubisco酶(该酶催化CO2和RuBP反应)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实验表明,突变型的含量比野生型低,采用法分离突变型植株叶片色素,与野生型相比滤纸条上有的色素带颜色变浅。变浅的色素带位于滤纸条从上到下的第条。 (2)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其中NADPH是NADP+被水中的还原而成的。NADPH参与的还原,形成碳反应的第一个糖。 (3)高氮肥下,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植株。结合实验结果分析,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2答案:(1)叶绿素a 纸层析三(2)化学能氢(或H++e-) 3-磷酸甘油酸 (3)Rubisco酶含量 3.(16年4月30T)叶绿体中的色素,蛋白质等在某种膜上的分布及部分反应的示意图如下,

汤耀武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1.面积内叶面积之和)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成负相关 B 叶面积指数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C 叶面积指数大约为4时对农作物增产量有利;超过6时,农作物将减产 D 两条曲线围成的阴影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值 2.以下对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膜上 B 所有反应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 C 温度在0℃时有的植物仍然能进行光合作用 D NADP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葡萄糖中 3.有关光合作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4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含叶绿体 B 不含有叶绿体酌细胞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 只要其他条件适宜,提供CO2便能进行光合作用 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暗反应一定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B 暗反应产生的物质均是叶绿体无法利用的有机物 C 参加暗反应的物质包括将CO2固定在有机物中的酶 D 暗反应的主要产物为五碳化合物 5.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色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 B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属于同化作用 C 光合作用将水分解成[H]和O2,属于异化作用 D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6.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氧气及合成ATP都离不开 A 叶绿素和CO2 B 水和CO2 C 水、色素和光能 D 水、光能和CO2 7.用2H来标记H2O,追踪光合作用中氢转移的最可能途径是 A H2O→[H]→C6H12O6 B H2O→[H]→C3化合物→C6H12O6 C H2O→[H]→C5化合物→C6H12O6 D H2O→[H]→C5化合物→C3→C6H12O6 8.温室栽培胡萝卜,采用什么颜色的玻璃做顶棚更能提高产量 A 红色 B 蓝紫色 C 绿色 D 无色 9.下列各项中既是光反应产物又是暗反应所必需的物质是 A [H]、ATP B ADP、H2O C C5和O2 D H2O、CO2 10.正常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发现其叶肉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6 光合作用(2)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训练6—2光合作用(2) 一、选择题 【必考集训】 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暗环境下线粒体和叶绿体均消耗氧气 B.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NADH均与O2结合生成水 C.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以为线粒体提供葡萄糖和氧气 D.植物光合强度在全日照之前就达到最大 2.(2017浙江温州选考模拟)光照、温度对贮藏的番茄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有促进作用 B.番茄果实的呼吸强度仅与温度有关 C.光照、2 ℃条件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藏 D.番茄果实在黑暗、8 ℃条件下呼吸强度大于光照、15 ℃条件 3.在密闭、透光的玻璃钟罩内,放着一株盆栽棉花。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钟罩内某物质的变化曲线。该曲线可以表示() A.一昼夜中,棉花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变化 B.一昼夜中,棉花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 C.一昼夜中,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 D.一昼夜中,钟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4.为探究某植物生长的最佳光强度,设计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装置中液滴移动距离来表示 B.若此装置给予黑暗条件,则单位时间内液滴移动的距离可表示细胞呼吸消耗O2的速率 C.为使测得的O2变化量更精确,该装置烧杯中应盛放CO2缓冲液,还应增加对照装置,换死亡的同种植物幼苗替代装置中的植物幼苗 D.为了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调节白炽灯的光强,只有在达到全日照光强时液滴向右移动量才最大 5.(2017浙江台州选考模拟)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外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中午12:30时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对照组实验实验实验实验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梳理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 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6、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2019-11-16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②、叶绿素 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A组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A 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 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C 吸收CO2放出O2 D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2.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 B 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 ~ 生命现象: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变量:Ⅰ:CO2的吸收量(释放量);Ⅱ:温度;Ⅲ:生长速率 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 b c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为: A 甲为①a为Ⅲ;乙为③b为Ⅲ;丙为②c为Ⅰ B 甲为②a为Ⅱ;乙为③b为Ⅲ;丙为①c为Ⅰ C 甲为③a为Ⅰ;乙为①b为Ⅲ;丙为②c为Ⅱ D 甲为①a为Ⅲ;乙为③b为Ⅰ;丙为②c为Ⅱ 3.在室内由于有适宜的阳光、温度和充足的CO2,植物长势良好;如CO2发生器突然发生故障,此时测定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NADPH的含量变化情况,应该是 A 下降、下降、上升、上升 B 下降、上升、上升、上升 C 上升、上升、下降、下降 D 上升、下降、上升、上升 4.摘取某一植物的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植株上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大小都与叶片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结果是 A 甲叶片比乙叶片重 B 乙叶片比甲叶片重 C 两叶片重量相等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下面有关说正确的是 A 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的著名经典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 B 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品种的自交后代约有1/16的纯合体 C 在50m短跑比赛中,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产物 D 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物质,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6.伴随着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叶绿体内类囊体上发生的物质变化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2H2O→4H++4e+O2②NADP++2e+H+→NADPH③ ADP+Pi→ATP ④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_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综合专题 1.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 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化 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 代表C 3植物,b 、d 代表C 4植物 B .a、d 代表 C 3植物,b 、c 代表C 4植物 C .b 、c 代表C 3植物,a 、d 代表C 4植物 D .b 、d 代表C 3植物,a 、c代养C 4植物 2.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如果突然中断CO 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 3和C 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C 3增多,C5减少? B.C 3增多,C 5增多 C .C 3减少,C 5增多 D .C 3减少,C 5减少 3. 下面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4 .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 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 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 点右移 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5、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 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 CO 2,使光合产量高于m 点的选项是 A 、若a点在a 2,b 点在b 2时 B、若a 点在a1,b 点在b 1时 C 、若a 点在a 2,b点在b 1时 D 、若a 点在a 1,b点在b2时 6.右图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量的状况。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绘出人参、甘蔗两种植物其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状况的曲线,其中a 、b 、c、d 点位置的变化应是 A.人参:a点上移

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分×14=28分) 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6.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2 B.2 C.3 D.6 7.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 5 C.6D.10 8.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A、NaCl——HCl B、NaHCO3——H2CO3 C、NaOH——HCl D、NaHCO3——NaCl 9.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 10.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趋于酸性 11.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 ) 12.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基础知识,考查识图能力、理解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 分析图示可知,这一天的6:00(甲曲线的a点)和18:00时左右,甲乙两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在6:00之前,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开始,但光合作用比细胞呼吸弱,故选项A错误;在18时后,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开始小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积累最多的时刻应为18:00时,e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已经减少,故选项B错误。 图示曲线的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叶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H]和ATP的速率减慢。这两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故选项C错误。 b~d段,乙曲线的变化为植物的"午休现象",是气孔关闭导致叶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之故;甲植物可能不存在"午休现象"或气孔关闭程度很小或气孔无法关闭,故选项D正确。 2.【答案】B 【解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种子提供的,此时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有机物不断消耗。积水过多,根细胞的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对细胞有害,及时排涝,可以减少酒精毒害。进入夜间,叶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也可以产生ATP。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叶片黄化,说明叶绿素含量减少。这样对红光的吸收会减少。 【试题点评】本题以豌豆为背景,考察有关植物细胞代谢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细胞呼吸、叶绿体等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试题中文字简洁,但是信息量大,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3.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根据题目中图象进行分析,a点以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a 点以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速度;菜豆较适宜的光照强度为700LX;菜豆最适宜的CO2浓度为350mg/L.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a点以前曲线变化比较快,所以a点以前CO2浓度,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a点以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速度,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菜豆较适宜的光照强度为700LX,故C 正确; D、由图象可知,菜豆最适宜的CO2浓度为350mg/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信息题,要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来抽取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所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综合专题 1.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 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 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c 代表C 3植物,b 、d 代表C 4植物 B .a 、d 代表 C 3植物,b 、c 代表C 4植物 C .b 、c 代表C 3植物,a 、d 代表C 4植物 D .b 、d 代表C 3植物,a 、c 代养C 4植物 2.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如果突然中断CO 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 3和C 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 .C 3增多,C 5减少 B . C 3增多,C 5增多 C .C 3减少,C 5增多 D .C 3减少,C 5减少 3. 下面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4 .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 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 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 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5、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 物积累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 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 点的选项是 A 、若a 点在a 2,b 点在b 2时 B 、若a 点在a 1,b 点在b 1时 C 、若a 点在a 2,b 点在b 1时 D 、若a 点在a 1,b 点在b 2时 6.右图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量的状况。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绘出人参、甘蔗两种植物其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状况的曲线,其中a 、b 、c 、d 点位置的变化应是 A .人参:a 点上移 B .人参:b 点右移 C .甘蔗:c 点左移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能力方面: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教学方法】学案式教学 + 过程式教学 +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 【知识框架】 【教学过程】 上课前分好学习小组、指定好小组长。 Ⅰ导入 时间:4min 教学设计:导言 + 情景剧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讲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我小时候就知道咱们桓台县是全国闻名的吨粮县,最近我又听说咱们桓台县要推广种植大棚蔬菜,这不,我刚到咱桓台二中,就碰到了菜农老王和老李,老王兴高采烈,但老李却愁眉哭脸,这是为何呢?让老王、老李来给大家说说,有请老王和老李。 非常感谢老王和老李的精彩表演,谢谢! 就让我们开始《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探究吧!(板书) 啥是光合作用呢?不仅老李想知道,早在3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揭开光合作用神秘的面纱吧!(板书:(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请拿出学案,看学案的第一部分内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请按要求完成该内容的学习,5分钟后,找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Ⅱ主要内容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时间:10min 教学设计:自学 + 小组合作学习 + 教师适当讲授 设计意图:体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艰辛和巧妙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法:自学 + 小组合作学习 教法:学案导学 + 讲授 教法:学案导学 讲授: (边讲授边板书,分别找小组同学起来回答,并及时评价):通过问题1,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通过问题2、3,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二氧化碳,并且有氧气生成,通过问题4,我们知道了氧气来自于水中的氧。通过问题5 ,我们知道了在有光

光合作用复习专题

光合作用专题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 实验结果:

3、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4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6CO 2 + 12H 2 O C 6H 12O 6 + 6H 2O + 6O 2 5、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测定 (1)光合作用速率表示方法:通常以一定时间内CO 2等原料的消耗或O 2、(CH 2O )等产物的生成 数量来表示。但由于测量时的实际情况,光合作用速率又分为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2)在有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容器中O 2增加量、CO 2减少量或有 机物的增加量,称为表观光合速率,而植物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右图所示。 (3)呼吸速率:将植物置于黑暗中,实验容器中CO 2 增加量、O 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都可表 示呼吸速率。 (4)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用CO 2量表示)可用下式表示:积累量=白天从外界吸收的CO 2量-晚上呼吸释放的CO 2量。 (5)判定方法 ①若为坐标曲线形式,当光照强度为0时,CO 2吸收 值为0,则为真正(实际)光合速率,若是负值则为表观光合速率。 ②若所给数值为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测定 值,则为表观光合速率。 ③有机物积累量一般为表观光合速率,制造量一般为真正(实际)光合速率。 6、净(表观)光合速率与实际(总)光合速率细胞微观水平分析 图1 1个植物细胞 图2 置于小室中的植株 注 m 表示CO 2 n 表示O 2 图3植物细胞气体代谢状况 (1)呼吸速率 a .用产物CO 2表示:m 1即线粒体释放CO 2量或“黑暗”条件下细胞或植物体释放CO 2量(如图3中①)。 酶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 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这四种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2.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变成活跃化学能发生在( ) A.水的光解 B.ATP的水解 C.CO2的固定 D.三碳化合物还原 3.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 )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 4.用含同位素18O的水来浇灌植物,经光照后,18O可发现于( ) A.生成的葡萄糖中 B.生成的淀粉中 C.合成的蛋白质中 D.周围的空气中5.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 ( ) 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O2 D.大气中的CO2 6.右图为四种植物(Ⅰ、Ⅱ、Ⅲ、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7. 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 2,装置如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 A.仅在甲中B.尖在甲和乙中 C.仅在甲和丙中D.在甲、乙和丙中 8.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 A.分子量最小B.分子量最大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9.(07北京理综)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 时,造成曲线I和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10.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光照和充足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 ①光反应停止,由于没有[H]和A 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因而积累了许多三碳化合物。②暗反应仍进行,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继续形成三碳化合物。③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ATP。④光反应仍进行,形成ATP A.④③②B.③②①C.④②D.③② 11.测试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曲线。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相符的一项是( ) 12. 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 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B.〔H〕等的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 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13.(08江苏)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 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14.(08江苏)叶绿体的DNA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叶绿体DNA能够转录B.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