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操作ppt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口腔科四手操作PPT

实时监测
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 时向医生反馈。
诊疗后的整理与清洁
器械归位
治疗结束后,及时将使用过的器 械清洗、消毒、归位。Fra bibliotek环境清洁
对诊疗区域进行彻底清洁,保持 环境整洁。
医疗废物处理
按照规定分类处理医疗废物,防 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04
四手操作的培训与实践
理论学习
了解四手操作的基本概念
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的重要性
通过模拟训练,可以让护士更好地熟悉四手操作的环境和流程, 提高实际操作中的应对能力。
模拟训练的方法
可以通过模拟器或模型进行训练,模拟实际治疗中的场景和情况, 让护士在模拟训练中不断练习和提高。
模拟训练的评估与反馈
模拟训练后需要进行评估和反馈,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帮助护士更好地掌握四手操作的技能。
同时,护士应注意自身的安全,正确使用和处理医疗器械, 避免意外伤害和感染的风险。
03
四手操作的流程与规范
患者准备
01
02
03
患者信息核对
确保患者身份与治疗计划 一致,防止医疗差错。
心理疏导
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缓 解紧张情绪,提高治疗依 从性。
患者体位调整
根据治疗需要,指导患者 调整至舒适体位。
诊疗设备的准备
提升患者满意度
四手操作能够减少患者等待和滞留 时间,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四手操作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口腔科四手操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最初是为了提高治疗效率而发展起来的。
普及与发展
随着四手操作的优势逐渐被认可,这种操作方式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现代的四 手操作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操作技术,对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要 求越来越高。
四手操作技术ppt

4、在交换之前,医生把器械A 向上并靠近自己移动,而不 是向下向外移动,这样,器 械交换是在病人脸以上的平 面进行 。
二、吸引器放置的规则
为确保获得最大的吸引效率,为医生创造 最佳视野而又不损伤患者的组织应做到: 1.吸引器由助手的右手握持;
2.吸引器必须放置在靠近助手一侧的牙 弓上;
3.助手的手和吸引器必须不干扰医生的 工作区域 4.吸引器头必须不触及软腭或不超过咽 前柱,超过此界限会引起患者恶心反射
6.保持手术区和口镜反光面视野的清 晰; 7.准备好所有材料以备随时使用; 8.及时交换器械;
9.在治疗中预先知道医生的需要,了 解医生制定的合理的工作顺序
pd操作的基本要求:
1.医生和助手有他们各自的、互不干扰 的工作区域,以保证通畅的工作线路和 密切的相互配合。以病人的长轴为中心 把术区分为医生工作区和助手工作区
牙科助手的职责:
1.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并将常用的器械按规 定放置得井井有条,随时准备接待病人 2.安置病人,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3.将病人置于适当位置,使医生在操作时能处 于正确的姿势
4.及时吸去病人口腔内的液体,保持医生有清 晰的视野,且不引起病人的不适 5.协助医生拉开病人口腔的软组织以保持手术 区清晰的视野,并保护病人的软组织
二、器械握持
1.器械握持的三相: 握持:医生握持或助手握持。 传递:由助手传递。 交换:在医生和助手之间交换。
2.握持 有四种基本握持法: 执笔法; 掌握法; 掌一拇指法; 掌一拇指反握法。
器械的传递
正确的器械传递需要三个先决条件: 1.助手要预先知道医生的需要,即知道在 操作顺序中下一步的器械是什么; 2.医生设定合理的器械应用顺序; 3.在医生用完器械后,他必须示意这一器 械已用毕,通常将这一器械的工作端离开 病人的牙齿,同时,把器械柄向外移出2cm, 这样,助手就知道医生已用毕这一器械, 需要下一步的器械,并考虑通畅的器械动 线。
四手操作ppt课件

掌握法
*器械握于手掌内,食 指、中指、无名指和小 指并拢扣住一侧器械柄, 拇指扣住另一侧器械柄, 利用拇指及鱼际肌和掌 指关节活动来张开或贺 龙器械,常用于拔牙钳、 橡皮障夹钳、技工钳等 器械的握持
掌拇指法
*器械握于手掌内,四指紧绕器械柄,大拇指 沿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牙铤、三用 枪、强力吸引器、釉凿的握持
护士座位应面 对医生,比医 生高10-15cm
护士的体位
▲头部微向前倾,视线向下、 两眼瞳孔的连线及眼角-耳屏 线与地面平行
▲操作时,眼与病人口腔距 离约为46~61cm
病人的体位
●病人采用平卧位, 诊疗椅靠背呈水平或 抬高7~15° ●脊柱完全放松,头 部必须靠在头托内
●位置舒适
●操作时,病人的头部左右转动的角度分别不得超45° ●头部前倾或后倾分别不得超过正8°及负25°
△熟悉本专业及四手操作等相关知识
△熟悉现代口腔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的性能,使用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对环境的要求
•要求有足够的诊疗空间, 约9平方米为宜
• 且通风良好
• 室内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5℃,湿度应保持在 50%
对设备的要求
•有无手指触动的开关; • 有无手握的把柄,如器械盘的把柄等; • 有无带有铰链状移动的臂; • 有无长的管线,≤60厘米 • 有在地上没有轮子,即没有带轮子的药车之类的物品; • 有无痰盂及漱口杯; •有无可使病人背部倾斜的牙椅; • 有无纸与笔,即用电脑记录与储存
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器械握持方法四手操作31改良握笔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握持器械柄部中指腹紧贴器械的颈部食指的第二指关节弯曲拇指食指中指构成一个三角形力点四手操作32器械握于手掌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扣住一侧器械柄拇指扣住另一侧器械柄利用拇指及鱼际肌和掌指关节活动来张开或贺龙器械常用于拔牙钳橡皮障夹钳技工钳等器械的握持四手操作33器械握于手掌内四指紧绕器械柄大拇指沿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牙铤三用枪强力吸引器釉凿的握持四手操作34用拇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持器械食指沿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调拌刀等器械的握四手操作35指夹持器械柄并将器械托起常用于必兰麻剂注射器的握持两指套法即拇指和无名指分别插入器械柄的两环内中指放在无名指环上食指压在器械轴节处作为支撑常用于剪刀针持等器械的握四手操作36在四手操作过程中为维持医生正确的操作体位充分利用治疗时间及提高工作质量护士应协助医生选择并传递治疗所需的器械器械传递是指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护士将器械传递给医生时医生能快速接过器械而不需要更换手指位置就能使用器械
四手操作技术-PPT

充填器传递 磨光器传递 磷酸锌 玻璃离子 纳米树脂 咬合纸传递 小毛刷、海绵棒的传递
成形片传递
充填器传递
磷酸锌、玻璃离子传递
海绵棒/纳米树脂传递
咬合纸传递
根管充填材料、器械的传递
糊剂的传递 侧压针的传递 牙胶尖的传递 刮匙(烧器)的使用及传递 酒精灯传递及使用 暂封传递(氧化锌)
2. 保证正常操作
姿势的基本条件
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1)操作体位的调整 (2)设备配备合理
环境设备要求
(1)环境 安全、整洁、安静、明亮、舒适
牙椅间以屏障相隔或采用独立单间,单位 牙椅面积不少于6m2(浙江)/3×3m2(北京)
按四手操作布局设计
诊室地面、墙面、天花板应采用光滑无孔 隙、易清洁、防水防火、防尘的材料装饰
方法 双手器械交换法 旋转器械交换法 平行器械交换法
(临床上最常用)
平行器械交换法
定义: 平行器械交换法是 指护士以左手拇指、 食指及中指递送消 毒好的器械,以无 名指和小指接过使 用后的器械。
准备:每次器械交换前先准备好下一步使用的器 具
回收:以无名指和小指接收用过的器械
传递: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握持器械传递给医 生
尺子选择
糊剂、侧压针的传递
1
3
2
牙胶尖的传递
1
2
3
刮匙(烧器)传递、酒精灯使用
暂封传递(氧化锌)
目的:保持视野清晰,吸净口腔内的水雾、碎屑及唾液 注意事项: 规范操作,避免损伤粘膜; 牵拉软组织时动作轻柔
吸引器避免放入患者口内敏感区,如软腭,咽部等。
橡皮障隔湿护理
根管显微镜下的器械传递
4.传递区 :位于 时钟4~7点(传 递器械和材料区)
成形片传递
充填器传递
磷酸锌、玻璃离子传递
海绵棒/纳米树脂传递
咬合纸传递
根管充填材料、器械的传递
糊剂的传递 侧压针的传递 牙胶尖的传递 刮匙(烧器)的使用及传递 酒精灯传递及使用 暂封传递(氧化锌)
2. 保证正常操作
姿势的基本条件
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1)操作体位的调整 (2)设备配备合理
环境设备要求
(1)环境 安全、整洁、安静、明亮、舒适
牙椅间以屏障相隔或采用独立单间,单位 牙椅面积不少于6m2(浙江)/3×3m2(北京)
按四手操作布局设计
诊室地面、墙面、天花板应采用光滑无孔 隙、易清洁、防水防火、防尘的材料装饰
方法 双手器械交换法 旋转器械交换法 平行器械交换法
(临床上最常用)
平行器械交换法
定义: 平行器械交换法是 指护士以左手拇指、 食指及中指递送消 毒好的器械,以无 名指和小指接过使 用后的器械。
准备:每次器械交换前先准备好下一步使用的器 具
回收:以无名指和小指接收用过的器械
传递: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握持器械传递给医 生
尺子选择
糊剂、侧压针的传递
1
3
2
牙胶尖的传递
1
2
3
刮匙(烧器)传递、酒精灯使用
暂封传递(氧化锌)
目的:保持视野清晰,吸净口腔内的水雾、碎屑及唾液 注意事项: 规范操作,避免损伤粘膜; 牵拉软组织时动作轻柔
吸引器避免放入患者口内敏感区,如软腭,咽部等。
橡皮障隔湿护理
根管显微镜下的器械传递
4.传递区 :位于 时钟4~7点(传 递器械和材料区)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指导PPT模版

七: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 1:护士提前了解病情及治疗程序 ❖ 2:传递器械要准确,防止器械污染 ❖ 3:传递尽可能靠近病人口腔 ❖ 4:禁止头面部
八:操作后
❖ 交代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时间,清理用物, 消毒后归还原处
❖ 正确处理使用过器械,治疗椅及治疗台, 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试
❖ 手机及吸引器一人一用一消毒(丢弃)
四:助手的职责
❖ 1: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并将常用的器械按规定放置得井井有条,随时 准备接待病人;
❖ 2:安置病人,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 3:将病人置于适当位置,使医生在操作时能处于正确的姿势; ❖ 4:及时吸去病人口腔内的液体,保持医生有清晰的视野,且不引起病人
的不适; ❖ 5:协助医生拉开病人口腔的软组织以保持手术区清晰的视野,并保护病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XX
一:四手操作的定义及核心
❖ 定义: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 采取舒适的座位,病人采取放松的仰卧位, 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 这就是四手操作。简称为PD。
❖ 核心:以人为中心,以零为概念,以感觉 为基础。
二:四手操作技术应具备的条件
❖ 1:牙椅具备水平位的调节功能 ❖ 2:配备高速涡轮手机 ❖ 3:具备强力吸引装置 ❖ 4:具备三用枪或六用枪(热水,热气,热雾)
❖ 护士座位比医生高10-15CM,护士肘关节比 病人口腔高10-12CM,医生眼睛距病人口腔
❖ 36-46CM,医生肘部与病人口腔平齐。
护士双脚并放在坐椅底盘上。维持舒 适平衡的工作位置,髋部与患者肩部 平齐,大腿与地平行,与患者左耳和 左肩连线平行,大约与患者人体长轴
呈45°。
六:器械的传递及交换法
❖ 1:握笔式直接传递法
培训课件四手操作流程.ppt

.
6
註意事項:
器械交换过程中应注意:护士应提前了 解病情及治疗过程,准备及时交换医生 所用器械,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和方法, 以保证器械交换顺利,无污染,无碰撞,对 锐利器械要格外小心,防止病人面部.
.
7
四.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 求
操作前: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将常用的器械,
物品按常规摆放整齐,随时准备接待病人.护 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主动热情的 接待病人,病人进入诊间后,护士应协助病人 处舒适的体位,调节合适的光源,让病人口腔 含漱,围好围巾,以减少空气污染及病人衣 物污染.
4. 静止区:位于时钟4~7点.此区为传递器械和材料区, 是病人周围最大的活动性区域,是安放牙科设备最 适宜的位置.
.
4
三.四手操作技术口腔器械的传递与 交换
吸引器的开口平行于牙的颊 应用标准的平 行传递法,即在患者的颌下和上胸之间, 肘部平行将器械传递于医师手中,交换器 械时,被传递的器械应平行于医生手中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 求
操作中:护士必须熟悉口腔专业知识及口腔
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诊断,治疗
及预防方法,并熟练掌握各项操作,
才能更高效率,高质量的为病人服务。
同时要了解医生的工作程序,在治疗
过程中才能默契配合,使整个治疗过
程能达到最佳诊疗效果,并随时进行
卫生宣教,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如有
特殊情况及时报告. 并协助处理.
9
四.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 求
操作后: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预约下次复
诊时间,清理用物,严格按物品性质进行分 类消毒,灭菌!
.
10
谢谢大家!
.
11
谢谢
精选文档尽在此间
四手操作 PPT

护士传递技术—单手传递
➢从托盘里用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取出器械 ➢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取回用过的器械,持非工作端
非工作端
工作端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护士传递技术—双手传递
口镜 探针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握持的方法
握笔式直接传递法
掌握式直接传递法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平行器械交换法 ➢双手器械交换法 ➢旋转器械交换法
静止位于区
时钟
2 2
12~2
点
字内
容护士工作区 3
文字 内容
803
文字 内容
传递区
04 4
7
5
6
位于时钟4~7点
3.医护患的体位及动作
12
11
1
01
10
文内
容
9 医生工作区
静止位于区
时钟
2 2
12~2
点
字内
容护士工作区 3
文字 内容
803
文字 内容
传递区
04 4
7
5
6
位于时钟7~12点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无法直视时 口镜反射影像
灯光打在口镜上 口镜平面与患牙工作面平行
器械的交换方法—小器械、粘结剂棒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管状材料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橡皮障系统
根据牙位的方向传递
目的
吸引器的使用
吸唾
切削粉末,唾 液,血液,冷 却水
保护
• 颊粘膜 • 口唇 •舌
除味
电刀切割时, 使患者不舒服 的异味
扩大视野
➢从托盘里用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取出器械 ➢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取回用过的器械,持非工作端
非工作端
工作端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护士传递技术—双手传递
口镜 探针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握持的方法
握笔式直接传递法
掌握式直接传递法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平行器械交换法 ➢双手器械交换法 ➢旋转器械交换法
静止位于区
时钟
2 2
12~2
点
字内
容护士工作区 3
文字 内容
803
文字 内容
传递区
04 4
7
5
6
位于时钟4~7点
3.医护患的体位及动作
12
11
1
01
10
文内
容
9 医生工作区
静止位于区
时钟
2 2
12~2
点
字内
容护士工作区 3
文字 内容
803
文字 内容
传递区
04 4
7
5
6
位于时钟7~12点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无法直视时 口镜反射影像
灯光打在口镜上 口镜平面与患牙工作面平行
器械的交换方法—小器械、粘结剂棒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管状材料
4.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橡皮障系统
根据牙位的方向传递
目的
吸引器的使用
吸唾
切削粉末,唾 液,血液,冷 却水
保护
• 颊粘膜 • 口唇 •舌
除味
电刀切割时, 使患者不舒服 的异味
扩大视野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ppt课件

便粘接时用; 26.玻璃板:调材料用; 27.金属调拌刀:与玻璃板配用来调材料; 28.比色板:用于选择烤瓷冠的颜色;
24
29.托盘:由柄和体组成,按品牌分为国产的和进口的 两种;按形状分全口托盘和半边托盘;一副托盘又分 为上颌和下颌; 30.印模调拌机:用于调拌藻酸盐放在托盘上在口中取 模型; 31.持针器 32.牙钳:由喙,关节和柄组成;分上下颌,上颌牙钳 2个弯接近120度,下颌一个弯接近90度;上下颌的牙 要根据拔除的牙来选择牙钳的类型; 33.牙挺:用来挺松需要拔除的牙齿,有直,弯,粗,细的牙挺之分;
33
34
1、护士应了解病情和治疗程序。 2、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应该正确。 3、锐利器械要防止损伤病人面部。
28
树脂充填
器械盒、高低速手机、车针、 树脂水门汀充填器、小毛刷、粘结剂、咬 合纸、树脂抛光套装 树脂、氢氧化钙、光固化型玻璃离子
29
根管治疗
1.开放引流:器械盒、高低速手机、车针针、麻药、CP 2.失活:器械盒、高低速手机、车针、麻药、失活剂、氧化 锌、暂封膏、水门汀充填器 3.根管预备:手机高低速、车针、拔髓针、根管治疗盒、一 次性注射器、根管测量仪、水门汀充填器、氯亚明、CP、吸 潮纸尖 4.根管充填:螺旋充填器、根充剂、牙胶尖、酒精灯、打火 机、侧压器、吸潮纸尖、氧化锌、挖匙
可编辑课件医生独自埋头苦干事必躬亲护士来回穿梭忙碌被动执行医嘱病人反复起身不停变换体高效迅速准确轻松效益效率舒适可编辑课件医护用椅活动器械柜可编辑课件传递椭圆医生右手助手左手工作圈工作圈握持传递交换可编辑课件10可编辑课件111保持工作区无水无唾无碎屑为牙医提供清晰干燥的操作区域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
1
10
吸唾的目的
24
29.托盘:由柄和体组成,按品牌分为国产的和进口的 两种;按形状分全口托盘和半边托盘;一副托盘又分 为上颌和下颌; 30.印模调拌机:用于调拌藻酸盐放在托盘上在口中取 模型; 31.持针器 32.牙钳:由喙,关节和柄组成;分上下颌,上颌牙钳 2个弯接近120度,下颌一个弯接近90度;上下颌的牙 要根据拔除的牙来选择牙钳的类型; 33.牙挺:用来挺松需要拔除的牙齿,有直,弯,粗,细的牙挺之分;
33
34
1、护士应了解病情和治疗程序。 2、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应该正确。 3、锐利器械要防止损伤病人面部。
28
树脂充填
器械盒、高低速手机、车针、 树脂水门汀充填器、小毛刷、粘结剂、咬 合纸、树脂抛光套装 树脂、氢氧化钙、光固化型玻璃离子
29
根管治疗
1.开放引流:器械盒、高低速手机、车针针、麻药、CP 2.失活:器械盒、高低速手机、车针、麻药、失活剂、氧化 锌、暂封膏、水门汀充填器 3.根管预备:手机高低速、车针、拔髓针、根管治疗盒、一 次性注射器、根管测量仪、水门汀充填器、氯亚明、CP、吸 潮纸尖 4.根管充填:螺旋充填器、根充剂、牙胶尖、酒精灯、打火 机、侧压器、吸潮纸尖、氧化锌、挖匙
可编辑课件医生独自埋头苦干事必躬亲护士来回穿梭忙碌被动执行医嘱病人反复起身不停变换体高效迅速准确轻松效益效率舒适可编辑课件医护用椅活动器械柜可编辑课件传递椭圆医生右手助手左手工作圈工作圈握持传递交换可编辑课件10可编辑课件111保持工作区无水无唾无碎屑为牙医提供清晰干燥的操作区域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
1
10
吸唾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本专业及四手操作等相关知识
△熟悉现代口腔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的性能,使用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对环境的要求
•要求有足够的诊疗空间, 约9平方米为宜
• 且通风良好
• 室内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5℃,湿度应保持在 50%
对设备的要求
•有无手指触动的开关; • 有无手握的把柄,如器械盘的把柄等; • 有无带有铰链状移动的臂; • 有无长的管线,≤60厘米 • 有在地上没有轮子,即没有带轮子的药车之类的物品; • 有无痰盂及漱口杯; •有无可使病人背部倾斜的牙椅; • 有无纸与笔,即用电脑记录与储存
迎接病人上椅位
给病人系胸巾
给病人漱口
给患者戴上护目镜
调整椅位和光源
常规检查,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四手操作区域
将医生、护士、病人的位置 关系以病人口腔为中点假想 成一个钟面
四手操作区域
日本标准
美国标准
分为四个区域
*医生工作区 在假想时钟7~12点的区 域为医生工作区,是医生从事口腔治 疗操作的区域,医生根据病人的口腔 情况在此区域内调整最佳体位
护士座位应面 对医生,比医 生高10-15cm
护士的体位
▲头部微向前倾,视线向下、 两眼瞳孔的连线及眼角-耳屏 线与地面平行
▲操作时,眼与病人口腔距 离约为46~61cm
病人的体位
●病人采用平卧位, 诊疗椅靠背呈水平或 抬高7~15° ●脊柱完全放松,头 部必须靠在头托内
●位置舒适
●操作时,病人的头部左右转动的角度分别不得超45° ●头部前倾或后倾分别不得超过正8°及负25°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内科 易文凤 2015.11.17
何谓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概念:即在口腔治疗全 过程中,医生、护士采 取舒适的坐位,病人采 取放松的平卧位,医护 双手同时在口腔内完成 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 的传递所用器械材料,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 量。
医、护、患的体位
医生的体位
采用平衡舒适的坐位 坐骨粗窿与股骨权窿连 线呈水平状
四.医护人员的准备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 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 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 防护措施。
• 视所有就诊病人为疑似传染病人
口腔医院门诊的常规标准预 防措施
掌握法
*器械握于手掌内,食 指、中指、无名指和小 指并拢扣住一侧器械柄, 拇指扣住另一侧器械柄, 利用拇指及鱼际肌和掌 指关节活动来张开或贺 龙器械,常用于拔牙钳、 橡皮障夹钳、技工钳等 器械的握持
掌拇指法
*器械握于手掌内,四指紧绕器械柄,大拇指 沿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牙铤、三用 枪、强力吸引器、釉凿的握持
器械的传递
*在四手操作过程中,为维持医生正确的操作体位,充分利用治疗 时间及提高工作质量,护士应协助医生选择并传递治疗所需的 器械
*器械传递是指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护士将器械传递给医生时,医 生能快速接过器械,而不需要更换手指位置就能使用器械。器 械传递的方法分为:单手传递法和双手传递法
• 单手传递法用于传递单支使 用器械时的器械传递方法
*静止区 在假想时钟的12~2点的区域 为静止区,是放置治疗所需的器械、 材料等用物的区域
*护士工作区 在假想时钟的2~4点的 区域为护士工作区,是护士从事取用 静止区内治疗用物、吸唾等护理操作 的区域,护士根据医生的选择的体位 在此区域调整自己的最佳体位。为确 保治疗顺畅进行,此区不能放置任何 治疗物品
三.四手操作技术的基本要求
● 对医师的要求 ● 对护士的要求 ● 对环境的要求 ● 对设备的要求
对医师的要求
◇ 在诊疗中起主导作用
◇和护士组成医疗小组, 协同工作
◇负责组织临床实践,包 括设备、器械的选择
◇治疗计划的制定
◇执行规范化、标准化、 高效率的治疗程序
对护士的要求
△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大腿与地面约呈15° 角
□ 身体与长轴平直 □ 上臂垂直 □ 肘与肋接触
□ 头部微向前倾,视线向下, 两眼瞳孔的连线呈水平位
□ 双手持在心脏水平
□ 医生的眼与病人口腔距离 约为36~46cm
护士的体位
▲ 护士采用平衡舒适的坐位 背部伸直,大腿与地面平行, 双脚放于脚踏上。上臂与地面 垂直,座椅扶手调至内下方, 一前臂放于扶手上,另一前 臂与地面平行置于胸前,手指 自然放松
• 洗手 • 个人防护措施 • 牙椅位的诊间消毒(视频) •等
洗手
■ 洗手指针:“两前三后” 1、接触患者前 2、无菌操作前 3、接触血液、体液后 4、接触患者后 5、接触患者环境后
接诊病人
(1)迎接病人上椅位 (2)给病人系胸巾 (3)给病人漱口 (4)给病人戴眼罩 (5)调节椅位至治疗位 (6)调节光靠 (7)调节光源 (8)常规检查 (9)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 它分为:单手握笔式直接传 递法、单手掌拇指传递法、 单手掌握式传递法、单手夹 持式传递法、单手指环传递 法、单手抓持式传递法等
• 临床上最常用的器械传递法为单手握笔式直接传
递法
• 即医生右手拇指、食指分开呈接器械的准备姿势 ,护士用左手以握笔方式握持器械的非工作端手 柄,工作端指向治疗牙的牙位方向,在传递区将 器械传递给医生
8传递区 在假想时钟的4~7点的区域 为传递区,是医护双方传递和交换器 械、材料等治疗用物的区域
器械的握持方法
•握笔法 •改良握笔法 •掌握法 •掌拇指法 •抓持法 •指套法
握笔法
器械握在拇指与食指间,中指放在下面作支 持,类似握钢笔的方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器械握持方法
改良握笔法
*用拇指、食指、中指握持器械柄部,中指腹紧 贴器械的颈部,食指的第二指关节弯曲,拇指、 食指、中指构成一个三角形力点
抓持法
• 用拇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持器械,食指沿 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调拌刀等器械的握 持
指套法
• 分为单指套法和两指套 法
• 单指套法即拇指插入器 械柄的环内,食指和中 指夹持器械柄并将器械 托起,常用于必兰麻剂 注射器的握持
• 两指套法即拇指和无名 指分别插入器械柄的两 环内,中指放在无名指 环上,食指压在器械轴 节处作为支撑,常用于 剪刀、针持等器械的握 持
△熟悉现代口腔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的性能,使用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对环境的要求
•要求有足够的诊疗空间, 约9平方米为宜
• 且通风良好
• 室内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5℃,湿度应保持在 50%
对设备的要求
•有无手指触动的开关; • 有无手握的把柄,如器械盘的把柄等; • 有无带有铰链状移动的臂; • 有无长的管线,≤60厘米 • 有在地上没有轮子,即没有带轮子的药车之类的物品; • 有无痰盂及漱口杯; •有无可使病人背部倾斜的牙椅; • 有无纸与笔,即用电脑记录与储存
迎接病人上椅位
给病人系胸巾
给病人漱口
给患者戴上护目镜
调整椅位和光源
常规检查,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四手操作区域
将医生、护士、病人的位置 关系以病人口腔为中点假想 成一个钟面
四手操作区域
日本标准
美国标准
分为四个区域
*医生工作区 在假想时钟7~12点的区 域为医生工作区,是医生从事口腔治 疗操作的区域,医生根据病人的口腔 情况在此区域内调整最佳体位
护士座位应面 对医生,比医 生高10-15cm
护士的体位
▲头部微向前倾,视线向下、 两眼瞳孔的连线及眼角-耳屏 线与地面平行
▲操作时,眼与病人口腔距 离约为46~61cm
病人的体位
●病人采用平卧位, 诊疗椅靠背呈水平或 抬高7~15° ●脊柱完全放松,头 部必须靠在头托内
●位置舒适
●操作时,病人的头部左右转动的角度分别不得超45° ●头部前倾或后倾分别不得超过正8°及负25°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内科 易文凤 2015.11.17
何谓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概念:即在口腔治疗全 过程中,医生、护士采 取舒适的坐位,病人采 取放松的平卧位,医护 双手同时在口腔内完成 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 的传递所用器械材料,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 量。
医、护、患的体位
医生的体位
采用平衡舒适的坐位 坐骨粗窿与股骨权窿连 线呈水平状
四.医护人员的准备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 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 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 防护措施。
• 视所有就诊病人为疑似传染病人
口腔医院门诊的常规标准预 防措施
掌握法
*器械握于手掌内,食 指、中指、无名指和小 指并拢扣住一侧器械柄, 拇指扣住另一侧器械柄, 利用拇指及鱼际肌和掌 指关节活动来张开或贺 龙器械,常用于拔牙钳、 橡皮障夹钳、技工钳等 器械的握持
掌拇指法
*器械握于手掌内,四指紧绕器械柄,大拇指 沿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牙铤、三用 枪、强力吸引器、釉凿的握持
器械的传递
*在四手操作过程中,为维持医生正确的操作体位,充分利用治疗 时间及提高工作质量,护士应协助医生选择并传递治疗所需的 器械
*器械传递是指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护士将器械传递给医生时,医 生能快速接过器械,而不需要更换手指位置就能使用器械。器 械传递的方法分为:单手传递法和双手传递法
• 单手传递法用于传递单支使 用器械时的器械传递方法
*静止区 在假想时钟的12~2点的区域 为静止区,是放置治疗所需的器械、 材料等用物的区域
*护士工作区 在假想时钟的2~4点的 区域为护士工作区,是护士从事取用 静止区内治疗用物、吸唾等护理操作 的区域,护士根据医生的选择的体位 在此区域调整自己的最佳体位。为确 保治疗顺畅进行,此区不能放置任何 治疗物品
三.四手操作技术的基本要求
● 对医师的要求 ● 对护士的要求 ● 对环境的要求 ● 对设备的要求
对医师的要求
◇ 在诊疗中起主导作用
◇和护士组成医疗小组, 协同工作
◇负责组织临床实践,包 括设备、器械的选择
◇治疗计划的制定
◇执行规范化、标准化、 高效率的治疗程序
对护士的要求
△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大腿与地面约呈15° 角
□ 身体与长轴平直 □ 上臂垂直 □ 肘与肋接触
□ 头部微向前倾,视线向下, 两眼瞳孔的连线呈水平位
□ 双手持在心脏水平
□ 医生的眼与病人口腔距离 约为36~46cm
护士的体位
▲ 护士采用平衡舒适的坐位 背部伸直,大腿与地面平行, 双脚放于脚踏上。上臂与地面 垂直,座椅扶手调至内下方, 一前臂放于扶手上,另一前 臂与地面平行置于胸前,手指 自然放松
• 洗手 • 个人防护措施 • 牙椅位的诊间消毒(视频) •等
洗手
■ 洗手指针:“两前三后” 1、接触患者前 2、无菌操作前 3、接触血液、体液后 4、接触患者后 5、接触患者环境后
接诊病人
(1)迎接病人上椅位 (2)给病人系胸巾 (3)给病人漱口 (4)给病人戴眼罩 (5)调节椅位至治疗位 (6)调节光靠 (7)调节光源 (8)常规检查 (9)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 它分为:单手握笔式直接传 递法、单手掌拇指传递法、 单手掌握式传递法、单手夹 持式传递法、单手指环传递 法、单手抓持式传递法等
• 临床上最常用的器械传递法为单手握笔式直接传
递法
• 即医生右手拇指、食指分开呈接器械的准备姿势 ,护士用左手以握笔方式握持器械的非工作端手 柄,工作端指向治疗牙的牙位方向,在传递区将 器械传递给医生
8传递区 在假想时钟的4~7点的区域 为传递区,是医护双方传递和交换器 械、材料等治疗用物的区域
器械的握持方法
•握笔法 •改良握笔法 •掌握法 •掌拇指法 •抓持法 •指套法
握笔法
器械握在拇指与食指间,中指放在下面作支 持,类似握钢笔的方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器械握持方法
改良握笔法
*用拇指、食指、中指握持器械柄部,中指腹紧 贴器械的颈部,食指的第二指关节弯曲,拇指、 食指、中指构成一个三角形力点
抓持法
• 用拇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持器械,食指沿 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调拌刀等器械的握 持
指套法
• 分为单指套法和两指套 法
• 单指套法即拇指插入器 械柄的环内,食指和中 指夹持器械柄并将器械 托起,常用于必兰麻剂 注射器的握持
• 两指套法即拇指和无名 指分别插入器械柄的两 环内,中指放在无名指 环上,食指压在器械轴 节处作为支撑,常用于 剪刀、针持等器械的握 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