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平津战役观后感

大决战平津战役观后感
大决战平津战役观后感

大决战平津战役观后感

今天把《平津战役》看完了,至此《大决战》都看完了。看完了有这么几个感觉:首先,觉得国民党军部署没太大问题。无论在东北、华中还是华北,都是既有固守要点的兵力,也有机动兵团。据个例子,东北有固守锦州、长春的几十万军队,也有廖耀湘麾下的精锐辽西军团;华中更不用提了,有9个兵团:包括邱清泉、黄维、黄百韬这样的精锐部队;华北也有35军这样的机动部队。其次,觉得国民党军输在两个方面,首先缺乏进攻精神;其次内部战略情报都被对手知道了。纵观三大战役,国民党军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主动进攻,要么被对手牵这鼻子走,如锦州之战中辽西兵团不是围魏救赵,而是直接去救锦州,结果锦州没救下来,自己也让共军拖住了;甚至干脆坐视对手行动,不采取任何积极行动解决问题,譬如天津战役中傅作义对陈长捷的求救坐视不管。应该说国民党军守城还是很顽强的,无论在锦州、双堆集、碾庄、陈管庄还是在天津,都打到最后了,最惨烈的是黄百韬兵团,最后幸存者据说不到一千人,可是救兵不来也没办法。而来,更要命的是国民党内泄漏情报的地方太多,纵贯三大战役都是如此:辽沈战役前国防部作战厅的厅长把情报交给了共产党,让共产党先发制人在东北发动进攻,还有郑洞国被部下逼着起义;淮海战役时黄百韬兵团西撤,负

责掩护的何基沣部突然战场起义,让前者莫名其妙陷入重围,淮海战役一开局,国民党军的战役部署就被打乱,陷入被动,后面的黄维兵团也是如此,一个师长叛变导致整个兵团陷入重围;平津战役更别提了,傅作义的女儿干脆就是共产党,围着父亲做了大量工作,傅作义的朋友马占山也在跟共产党接触,最后说服傅作义起义。当然国民党这边指挥不是没有亮点的。辽沈战役中的锦州之战、淮海战役中双堆集、碾庄之战、平津战役中天津战役都很激烈,国民党军打得很顽强。国民党军中辽西兵团、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还有华北方面的35军都算得上精锐。国军将领中不乏思路清晰的人,比较典型的如杜聿明。淮海战役中杜提出过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集中九个兵团先吃掉中野,再对付华野。要真的照办了,淮海战役恐怕更精彩!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此外感觉蒋介石这个人不是糊涂人,他明白三大战役的重要性,所以他投入了很大精力指挥。如亲自飞到沈阳指挥战局,他的判断也并非全错,如他判断对了解放军会线进攻锦州,但是每次却事与愿违,其中原因太多了。反观共产党方面,毛泽东指挥比较放手,下级能够自由发挥。另外解放军虽然没有那么多机动装备,但是进攻意识、运动战水平明显在对手之上,每次占据主动权。这里要提一个人——林彪。可以说《大决战》中对解放军将领的描写中他是最多的,国民党方面杜聿明是最多的。他这个人很沉静,心

机很深,打仗方面很有一手,给我印象战役谋划、战术组织上很突出,战略眼光上稍差。但是这个人很大的优点就是能沉住气,没想清楚之前决不动手,辽沈战役之前很大篇幅放在他和老毛争论,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其实从战役上说先打长春好,从解放全国角说先打锦州好,这就是战役和战略层次不同的结论。

今天我们有幸观看了历史题材的电影——《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令人震撼的塔山阻击战还有那些反映我党精神的种种细节。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这场战役打了52天,用三个半小时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相较于以往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在场面设计和人物造型上都属于经典之作,尤其是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细腻的人物刻画。

从影片中,我感受到我党与国民党的种种不同,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记得有这么一些场景,都反映出我军与国民党的最大不同:我军战士为打仗而挖土豪时,老百姓挑来了自家的木箱当挡板,一位大婶还将自己的头巾围在了一名小战士颈上;毛主席和战友们调侃,一点架子都没有,特别是与同学谈天时,为人谦虚;在战斗中,战士们奋勇搏击,哪怕年龄小,也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献出自己的生命,

当坦克驶过战友的尸首时,他毅然决然的拔出了塞子,消失在他热爱的土地上,而在远处炊事员手中的猪肉炖粉条,他却连一口都来得及尝。相对于我军,国民党则显得失去了民心,将自己摆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又怎能和人民达成一致呢;上下层之间的那份猜疑之心,不团结勾心斗角只能让让内部变得混乱,对于蒋介石,至始至终与卫立煌都没有达成共识,最后空降沈阳直接指挥,由主帅降为将军,以一人之智对多人之谋,焉能不败?就连他的美国参谋也说:因为毛泽东没有专机,所以只有在家里等待捷报即可。相比之下,毛泽东在面对林彪的反对意见上,选择以退为进,在不影响局势的程度上,加以引导来达到战略统一。可见,在上下层关系中,充分相信自己的下属,给予足够的尊重是多么的重要。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这场战役我军歼敌万人,也有无数革命先烈埋骨东北。虽然是一场胜战,但却十分不易。我们要始终记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要更加珍惜,学习他们的精神,走好以后的路。

历史是一面镜子,一面反映过去光辉或沧桑岁月的事实的明镜。以史为镜,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人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决战——平津战役》只是历史长河中一颗小小的璀璨的明珠。

当镜头被拉开,军号声声、炮火隆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士们奋不顾身、出

生入死……我在思索,我们当代的青年该怎样从这部巨片中获取教义,该怎样从这面镜子中找到自己引以为戒的事实,如何以先人为榜样,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傅作义集团的三十五军逐步突破防线直逼新保安,可是主力部队还没有到达预定地点进行阻截,战局已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将士们接到中央指令,人心雷动了,尽管面前困难重重,大家都咬咬牙,在那寒冷的夜里趟水过险,终于完成任务。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克服这重重艰险呢?是坚定的信念、严明的纪律、顽强的毅力,将士们的团结一心……而这,也正是在战争年代的艰难岁月中磨练出来的。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今天,是九十年代,是幸福安乐的时代,我们年青一代是在和煦的阳光、温暖的春风中沐浴成长,过着如蜜甜如酒醇的生活,我们当珍惜。在中学生中,有刻苦攻读,奋发图强者,也不乏意志薄弱,畏葸不前者,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我认为主要是缺乏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缺乏生活的实践,艰难的磨练。

怎样树立正确而坚定的信念呢?我以为多看近代中国史事,多读中国革命先辈的事迹和他们的著作将会很有帮助,从那些悲壮的事迹中体察到伟人身上闪耀的思想光华,树立心中光辉的榜样和偶像,潜移默化中可使自己得到提高。正如《大决战》中毛泽东为决策而半夜起身;周恩来关心战友,

以自己受冻来换得同志的安康等。

现在有些中学生常常感叹“时势造英才”,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既不能生在战争年代,能在沙场殊死搏击或指挥谋划,也不能在未来太空时代成为太空飞行员……这种思想对不对呢?很显然,不对。固然,环境对人才的造就,对人的才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我认为在“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问题上泛泛空谈,无边幻想,简直是空耗年轻的生命。今天的学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掌握好知识,锻炼好本领,才能在将来投身四化建设的广阔战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成为建设战场的英雄。

要成为英雄,就必须锻炼。既要锻炼身体,更要锻炼意志。我们要善于迎接各种挑战,尝试各种竞技,在失败或成功中积累经验,学习“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这才是关键。

毛泽东会因为兵缓而要“骂人”;傅作义有思想斗争;蒋介石善于运用“下野”作手段避政治祸端……八路军也会有打败仗的时候,国民党也有出生入死打胜仗的时候……《大决战》较公正地再现了历史的事实,突破了过去八路军回回必胜,国民党次次败北的模式,给人以详实的耳目一新之感。这是我体会至深的另一面。

冰河上,后方人民滑动雪撬给战士送成堆的兽肉,满箩满筐的粮食,华北人民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亲切的笑容;掩埋烈士遗体时,群众自动组织起来,怀着沉重的心情,

深深的叹息为将士们掬一把黄土。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士与人民之间深厚的鱼水之情。在艰难的岁月里,红军、八路军战士依靠“小米加步枪”战胜了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团结就是力量。在今天来看,加强党政建设,密切干群关系,成为四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廉政的上级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和爱戴,而他们的两袖清风将化作甘霖与清泉滋润人心,群众会信任地跟他走;反过来说,如果“贪官污吏”当道,且“上梁不正下梁歪”,群众苦不堪言,又谈何鱼水情呢?“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终有一天损了他人,损了公家而肥了自己的人会被人民赶下台去。看看我们的伟大领袖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吃得简简单单、过得朴扑素素,哪象当今有些人公款吃喝,大摆宴席?相比之下,我有很多感慨。

历史,是一面巨镜,有水银般明亮的辉映,也有班驳的黑影。我们都是镜中影像,我们群体价值的攒射可以使这面镜明亮光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