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岳麓版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国民革命课件北师大版

第一页,共24页。
※学习(xuéxí) 目标
1. 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史实及意义。 2. 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建 (chuàngjiàn)、北伐战争的经过和南京国民政 府的成立。 3.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初步认识南 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1923年春,高恬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同年6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在广州建立其外围组织— —新学生社,阮啸仙为书记,高恬波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高恬波与阮啸仙建立了真挚的情谊,他 们打破封建礼教的枷锁,结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1924年春, 高恬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党员。
A. 1912年 B. 1921年 C. 1924年 D. 1927年
5. 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 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 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Wǔ-SìYùnCdòng)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
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
救民的事业”是( B )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3.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
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歌中,国共
第九页,共24页。
10. 孙中山曾教导黄埔军校的学生说:“大家到这所学校来,
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而且更要知道枪朝什么人放。”这说明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红军长征巩固辅导第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巩固辅导第九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C、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场景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A、瑞金B、遵义C、会宁D、吴起镇【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红军领导人王稼祥在一次会议上说:“李德同志不适宜再领导军事了,应撤销他军事上的指挥权,让毛泽东同志参与军事指挥。
”这次会议应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瑞金→遵义→泸定桥→懋功→吴起镇→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图( )A、太平天国起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红军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
如图是遵义会议会址,这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确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针C、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D、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
“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博古B、陈独秀C、毛泽东D、邓小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是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其政权性质是( )A、中小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C、大商人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D、大地主大商人阶级利益的代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人盘点过中国历史上“从南方发起、朝北方进攻”的战争共有十一次。
在十一次南北大战当中,南方只获胜过一次,其余十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这唯一获胜的一次,也就是发生在90年前的北伐战争。
这次战争的目的是(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B、推翻国民政府政权C、推翻袁世凯的帝制,实现共和D、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下图是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它唱响于( )A、辛亥革命期间B、北伐战争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D、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明的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第四军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
请指出他是谁( )A、叶挺B、周恩来C、贺龙D、刘伯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中与北伐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原因是( )A、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B、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C、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D、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的配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学校是( )A、京师同立馆B、马尾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不包括( )A、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派人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B、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C、于1915年下令,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复辟帝制D、积极参与军阀混战【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政党。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国民革命复习特训第三篇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国民革命复习特训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武昌起义②黄埔军校创办③北伐战争胜利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依据“除军阀、铁军、攻克武昌”三个词语,可以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武昌起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共七大的召开地点B、朱元璋在应天称帝C、1927年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的地点D、太平军定都于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新文化运动D、红军长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右图为蔡升熙就读于某所学校的毕业证书。
你知道他毕业于哪所学校吗( )A、京师同文馆B、北京大学C、云南讲武学堂D、黄埔军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C、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第二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1925年,有位青年学生志在革命,他应报考( )A、北京大学B、南开大学C、复旦大学D、黄埔军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北伐战争的目的是( )A、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A、(1)B、(2)C、(3)D、(4)【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的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黄埔军校D、福州船政学堂【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B、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C、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D、打倒列强,除军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这一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新文化运动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伐战争时期盘踞江西的北洋军阀是( )A、孙传芳B、吴佩孚C、张作霖D、冯玉祥【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五四运动D、红军长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知识点练习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川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二第1题【单选题】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B、1935年1月C、1936年10月D、1935年10月【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作家李尔兹伯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
”此处“行军”、“撤退”是指(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下图所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推出追寻红军长征中浴血奋战红色脚印的历史纪录片《为了胜利的彼岸》,这部纪录片中会重点讲述( )①第五次反“围剿”②遵义会议③武昌起义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
小明同学暑假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遵义B、上海C、南昌D、南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重要会议与其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中共一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八七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遵义会议——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及中国所走的革命道路问题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D、四渡赤水河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某班策划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该班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圆明园遗址【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2020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展示图片:《讲坛上的教授》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辜鸿铭。
你认识图片中人物吗?这场由众多学者参加的运动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辜鸿铭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局混乱的局面之中。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7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也迁往北京。
3.《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华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五十八第1题【单选题】参考下图思考,1926年,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考察沿途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他可能会看到在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重大事件是( )A、八国联军的侵华B、国民革命军北伐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开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并肩作战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C、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D、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C、创建了黄埔军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右图是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
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
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
”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D、黄埔军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统一全中国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将革命推向全国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的“一炮”指的是( )A、辛亥革命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秋收起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27年,蒋介石成立了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国民政府”,此政府定都于( )A、北京B、南京C、广州D、武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岳麓版巩固辅导六十
第1题【单选题】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旧由军阀掌握政权”。
观察右图,你认为占据图中所示区域的军阀是( )
A、孙传芳
B、吴佩孚
C、张作霖
D、蒋介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
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地图是见证历史的载体,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遵义会议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D、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识读地图是我们历史学习应掌握的技能。
与如图信息相符合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最有可能获得下图奖章的是( )
A、李大钊
B、鲁迅
C、叶挺
D、孙传芳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打倒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中国近代史的第三条线索是一部中华民族探索史材料一:
(1)鸦片战争以后,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上述“名医”们开出了一张张济世良方,展开了一场场。
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分别展开了什么“救治行动”?(2)以下是“名医”们开出的济世良方思想变化示意图。
请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3)康有为和陈独秀领导的两场运动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4)上述材料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历程具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了探索救治中国危亡的行动,刚开始他们认为要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向俄国学习组织城市武装起义,以城市包围农村,最终夺取政权;在城市中心武装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的道路。
(5)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6)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同盟者合作做了哪些事情?(7)在向俄国学习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城市展开了哪些武装军事行动?(8)毛泽东开创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于哪一个农村根据地的创立?(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探索的认识或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2016年恰逢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为纪念这些历史事件,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始课外学史活动,收集了一些材料,现邀你共同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1936年12月13日上午,张学良在会见南京政府的代表时表示,只要委员长能改变态度,采纳意见,将亲自送他回南京,可见,张学良是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把西安事变往和平解决的方向上指引。
可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张学良的极力斡旋和巨大牺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历史地位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北师大教材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从1953 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
——以上材料引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五: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
——邓小平
请回答:
识读地图是我们历史学习的技能,请问与材料一相符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列举此战争中主要的战役一例。
据材料二可知,张学良在处理西安事变的过程中的态度如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重大意义?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据材料四,指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以及意义。
据材料五所知,“文化大革命”的“功”体现在什么地方?“反面教训”主要指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地图中近现代的两次开放,分别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创建军队”和“转折会议”相对应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归纳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历程的共同特点。
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历史事件包含原因、现象、影响等诸多基本要素。
阅读下表中的历史叙述,判断其分别属于哪种要素。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死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发展。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囯革命的新局面。
材料二: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由内战转向和平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了国家民族的一大危机。
材料三: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这次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主要指什么?
材料二中“国难当头”指什么?中共中央为什么对西安事变有如此高的评价?
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看法。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百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
材料二: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江泽民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先生”是谁?“先生”在1905年创建了一个革命政党,这个政党的名称叫什么?
这场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为培养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先生”后来创办了一所军校,这所军校叫什么?哪年创办的?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最终取得了胜利。
请回答: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开始。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的是国民党建立的什么学校?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