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1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16张PPT)

失败 原因
①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启示: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农民阶级不能担任领导中国民主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革力命的的联重合任镇压(时代局限性)
连连看:
治国方案 起义时代 担负任务 失败原因 所属范围
反封建反侵略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 旧民主主义革命
准充 ◆ ◆ 展 备或 非 展 示 质纠 展 示 要 疑正 示 人 求 和; 人 员 : 补浏 员 快 充览 协 速 ;并 助 高 做思 本 效 好考 组 , 笔其 展 板 记他 示 书 。小 人 工
组员整 展,规 示进范 内行。 容补
探究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 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 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 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三:1843年,广东省的秀才洪秀全赴广州第四次参加科举考 试……偶然得到的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随后,他创立拜 上帝会。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 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从珠江攻到克长武江昌
1853年3立政权 1851年初,金田起义
北京
武昌
天京
九江
长沙 南昌
永安 金田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金田起义1851 定都天京1853 西征1853-1859 北伐1853-1855 天京变乱1856 天京沦陷1864
正式建立政权 沉重打击清政府在北方的 统治 提供可靠根据和物质基础 地 由胜而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18张PPT)
1.开始时间:1853年
2.结果: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 军取得重大胜利。控制了从湖北
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 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
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背景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 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2)概况
(3)影响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 “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 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
2)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组织基础
3)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推翻清 政府
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对劳
苦大众有很大号召力 ); 理论来源
永安建制 ——初步奠定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根据课文描述,你能画 出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 的结构图吗?
定都天京
1.正式建立政权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 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 衰
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内容: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 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结果:受历史条件限制, 未能付诸实施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李秀成东征失败
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共同镇压
中外联合镇压 太平天国
(1)安庆陷落
1860年
(1)内容:
(3)局限性: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
2.颁布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
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天朝田亩制度》 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
(2)目的:
社会财富,是不可能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 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3张PPT)(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3张PPT)(共23张PPT)

天国震撼了天朝
永安封王
永安封王建制示意图
1851年永安封王建制遗址 (今广西蒙山县)
天国震撼了天朝
天 平 天 国 的 兴 衰
北伐西征 定都天京 1853年 武昌誓师
天京事变 1856年
长沙之战
桂林之战 永安封王 金田起义 1851年
天京陷落 1864年
天国震撼了天朝之
1853年定都天京
1853年 洪秀全 攻下 南京 改名 天京 定都天京
他忽视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客观存在的种种
围困天京 限制,包括人性的种种局限,直接取消各种差别要求一步
进入完美设计类这样一个空想社会。在理论上并没有存在 过在实践中往往会带来更加有破坏性的结果。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鱼宏亮
无可挽回的败亡
历史的回响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 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马克思)
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 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 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围困天京
鱼宏亮
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使西方把中 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胡绳
无可挽回的败亡
历史的回响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 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
教育部审定 人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目录
危机四伏中酝酿
天国震撼了天朝 无可挽回的败亡
危机四伏中酝酿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次次落榜
仇视孔子,毁弃孔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4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47张PPT)

鸦片战争后——
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 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
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让我们走近
(1851—1864)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
一 、 洪 秀 全 与 金 田 起 义
3.北伐和西征
措施 目 的 为了推 北 伐 翻清政 府 为巩固 西 征 天京大 本营 时间 将 领 1853 林凤祥 李开芳 意 义
二 、 定 都 天 京
1853 赖汉英 石达开
深入清朝腹地, 牵制了清军大量 兵力,为西征创 造了条件 。 巩固了天京大本 营,夺取清朝半 壁江山,太平天 国进入全盛时期。
1853年5月8日,太平军云集浦口,在林凤祥、 李开芳、吉文元等率领下出师北伐。(画)
太平军在江西湖口大败清骑兵。 原载《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北 伐 形 势 图
经过3年多的西征,太平天
国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 部和江苏部分,占领中国半壁
江山,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资料延伸:
一 、 洪 秀 全 与 金 田 起 义
2.金田起义
一 、 洪 秀 全 与 金 田 起 义
2.金田起义
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 军称“太平军”。这是金田村全景。
一 、 洪 秀 全 与 金 田 起 义
3.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
安庆失守------天京陷落(失败标志)
天王府模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31张PPT)

3、天京陷落
时 间:1864年
失败标志:天京陷落。
影 响:标志着天平天国农 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1、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 民战争。 2、失败原因: (1)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无法提出 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客观上: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挽救措施
政治上: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颁布《资政新篇》。
军事上: (3)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 年将领。
《资政新篇》
(1)时间:1859年
(2)目的:为了振兴太平 天国
(3)提出者:洪仁玕
(4)内容: 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②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 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③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④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回答 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 间、地点、原因与领导人。 (2)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主 要过程。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①清政府为支付巨额兵费和赔款,大肆搜刮,增加税收一至三倍 以上,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②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廉价商品自通商口岸源源而入,破坏了沿 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和传统手工业,造成大批劳动人民破产失业。 (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3、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26张PPT)

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至52岁病 逝,在美女丛中生活 11年,从 天王宝座 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 杀敌,也不过问朝政。 11年仅颁 天王府花园 布过25篇诏书,而且1854年至 1858 年是空白,5年竟然未发一 诏。
天王府西花园—
洪秀全僻处深宫,诸王罕识其面。杨秀清 自恃功高,朝见洪秀王立而不跪…… 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要 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亲密无间 争权夺利,矛 盾重重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 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 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轰 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曾国藩(1811—1872) ,湖南湘乡人。1852年创建 湘军,1854年始与太平天国 军作战,1860年升任两江总 督,次年节制苏、皖、赣、 浙四省军务,派李鸿章、左 宗棠分两路,他居一方指挥 ,分三路围攻天京,1864年 7月陷天京,太平天国亡。 后从事洋务运动,举办军事
天京事变: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 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 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 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 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 转衰。
天京事变:
事件 韦昌辉滥杀杨秀清部下
兵力损失 两万多人
洪秀全处死韦昌辉,秦 日纲等同时被杀 石达开带走的太平军将 士 共计
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
项 目 时 间 目 的 经 过 意 北 伐 1853--1855 年 推翻清朝 打到天津郊 区 因孤军深入 牵制清军 失败 ,为西征 创造条件 西 征 1853-1856年 巩固天京 挺进安徽、湖北、湖 南 石达开鄱阳湖大败湘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军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 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21张PPT)

精讲点拨
3.北伐、西征
北伐:为了推翻清政 两万北伐军孤军深入,全军覆

灭。
西征:巩固天京 西征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胜时 期。
精讲点拨
说说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 因
主观方面:①这是一次反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战争,赢 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②太平军有严密的组织和 严明的军纪,具有英勇顽强斗争的坚强意志。③坚强的领 导核心,灵活主动的战备战术。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下列对太平天国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 命运动 B.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 C.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革命战争 D.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1021.9.1004:16:4804:16:48September 10,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0日星期五上午4时16分48秒04:16:4821.9.10
1.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 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
永安建 制
金田起 义
定都天 京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1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4:16:4804:16:4804:169/10/2021 4:16:48 AM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30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30张PPT)

资政新篇
1859年冬,洪仁玕为 振兴太平天国,提出 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 设国家的新方案——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具有 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的纲领,是先进的中 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
返回
3、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 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进攻上 海。上海官绅与西方侵略者勾结,雇佣美国人华 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太平军在上海 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慈溪战役中 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 声。”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 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 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 ,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 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 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 归纳:可以这样说。因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给中国 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带来巨大灾难,一是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激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 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 化了阶级矛盾。二是基督教传入又为农民战争带来新 的主要税收,在 的思想武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 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 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材料三: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 一亩之课而不足。
巩固练习——
1. 【课后作业1】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 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 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