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2.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视频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宣传画和相关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如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农民生活的困苦等。

然后详细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和西征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如太平天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答案。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掌握太平军的军事组织、宗教信仰和社会主张。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形成原因
2.掌握太平军的组织形式和纲领,了解其宗教信仰和社会主张,并体会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发展
1.太平军的组织形式和宗教信仰
2.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
3.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时间:1课时
第二课时: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1.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意义和地位时间:1课时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1.讲授法:教师讲解并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引导学生理解太平军的军事组织、宗教信仰和社会主张。

2.问答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3.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思考。

4.阅读文章法: 通过阅读相关历史文章,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后记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师需要通过学生所学知识、资料和文献材料,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对历史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研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太平天国的纲领、太平天国的失败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对中国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过程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影响有一定的疑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具体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课件:制作太平天国运动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等资料。

3.教学资源:收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资料,包括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南方广大地区的贫困和落后,进而引出太平天国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材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洪秀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全貌,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这一段历史,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相关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主要事件。

3.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具体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资料:教师收集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太平天国吗?太平天国运动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电子教案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电子教案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设计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在加深民族危机的同时,激化了阶级矛盾。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其中最为波澜壮阔的是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一运动历时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它提出了反封建的《天朝田亩制度》和旨在向西方学习的《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是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虽因受阶级及时代局限最终失败,但其影响十分深远。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但是他们联系前后知识的思维还较差。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图示、材料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突破本课重难点,提升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唯物史观)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释)3.多难的民族产生雄健的精神,近代农民阶级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铸就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感悟农民阶级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书目)《太平天国》。

2.影视作品:(纪录片)《中国通史》。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他们看过的书籍和影视作品,说一说他们眼中的洪秀全,然后引导学生要从真实的史料、实物中去认识历史,并表明本节课将从一些更为真实的史料着手进行学习。

二、预习检查1.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迅速发展起来?2.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学生活动:了解永安建制的史实,认识到永安建制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部编版8年级上学期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分析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和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理解其兴亡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陷落。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新课导入】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有哪些内容?太平天国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问题探究: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

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进行大肆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

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拜上帝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关于金田起义,教师指导学生参阅《金田起义浮雕》《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两幅图,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史实: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北伐与西征天京变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洪仁玕与《资政新篇》湘军攻陷天京2、史能:(1)编制年表:太平天国运动的大事年表。

(2)比较辨异:太平天国运动同秦末、明末等古代农民战争相比,有何新特点。

(3)讨论评判: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所留下的启示。

3、史识:(1)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2)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之道,探索近代化之路的可贵努力。

(3)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复杂性,更说明了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艰巨性,也显示出农民阶级和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二、教学要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三、教学过程导入: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有那些?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一、金田起义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激化社会矛盾。

(1)、西方商品的涌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人民破产失业,这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2)、清政府的兵费支出、赔款和大肆搜刮,使百姓困苦不堪,这是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2、太平天国运动的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宗教为旗帜,组织发动群众。

3、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金田起义(1)、时间:1851年1月(2)、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3)、国号:太平天国(4)、军队:太平军(5)、领袖:天王洪秀全4、太平天国的建制:永安封王,整顿军旅、设官封王,奠定太平天国的立国规模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各王受东王节制。

5、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6、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性质:太平天国的一个纲领性文件(2)、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见教材第13页)(3)、作用: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4)、无法实行的原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图表和文字等。

2.教学资料:收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历史事件。

提问:“你们听说过太平天国运动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如鸦片战争、清朝腐败等。

通过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如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政权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件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8年级上学期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分析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和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理解其兴亡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陷落。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新课导入】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有哪些内容?太平天国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问题探究: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

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进行大肆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

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拜上帝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关于金田起义,教师指导学生参阅《金田起义浮雕》《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两幅图,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二、定都天京
教师首先提问: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是怎样到来的?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首先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了解起义军胜利进军的基本过程,即金田起义、分封诸王、建立政权、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等。

从而认识到太平天国一步步走向全盛的基本过程。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形式,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故事情节如下: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了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

平民甲、乙、丙在讨论: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

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小儿子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

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

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被允许的。

告示上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

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
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答案提示:进步性——革命性:农民阶级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平分土地的政策。

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三、天京陷落
关于天京事变,教师补充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会走上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烦琐等级之路?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天京变乱分别会给太平天国和清政府带来什么影响?
关于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简单讲解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只是因为条件不成熟没有实施。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对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

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负起反抗外国侵略者的重任;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

教师讲解: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关于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教师可以出示材料,让学生分组研讨,得出结论,材料如下:
材料一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二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

材料三
材料四1860年,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

盘踞在上海的英法侵略者,勾结地方官绅,雇用美国人华尔组织的“洋枪队”,抵抗太平军的进攻。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等。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教师小结: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在短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北伐、西征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

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滋生了腐败作乐的思想,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

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