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合集下载

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逼迫中国政府签下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并且在战争中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向中国政府勒索巨额赔款,强占中国领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但是,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也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使一部分仁人志士开始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普遍开始觉醒,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

1.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

通过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列强还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此外,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经济危机,还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2.经济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除了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使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

3.文化渗透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又冲击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

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造成近代中国的贫穷与落后。

1.军事侵略。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屠杀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这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实行的公开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2.政治控制。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3.经济掠夺。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这些是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长期不能有效发展的根源。

4.文化渗透。

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大肆为侵略中国有理制造舆论,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诚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比如中国在西方列强的炮口下被迫开放,与世界发生联系,从封闭中走出来。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已解决问题: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最佳答案1、消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这是主要的。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的主权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治等方面完全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加剧了中短缺;帝国主义国家贷款给中国军阀官僚,造成军阀混战,中国局势动荡不宁,使中国的经济建设缺乏和平安正常进行。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利用特权,与中国民族企业争夺市场,民族企业。

中国近代化趋势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下发展艰难。

2 、积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中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逐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以上是经济的影响.简要概述就是: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时期结束,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政治:其实政治上很简单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阶级上: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

这时的阶级关系可以说已经稳定在了这一层面,因为过去的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消亡了.社会矛盾: 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了首要的第一的矛盾,人们并不甘心受外强欺负,所以社会矛盾的两个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西方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西方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 从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出发,许多人对慈禧皇 太后当政的结果做出负面评价。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 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 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 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此外,令中国丧失 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 等之缔结,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以及 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慈禧皇太后的执政及决策, 于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负面评价
在“同治中兴”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 的铺张浪费,以及对于国际时局缺乏认识,允称导致 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之一。 受到戊戌政变的影响,慈禧皇太后排斥维新改革,并 宠信端王载漪、刚毅等守旧亲贵,甚至考虑撤换光 绪皇帝; 联军入京,祸及华北多省,帝后西狩,终以缔结辛丑 和约解决。造成日俄军队长驻满洲的局面,中国的 主权以及清帝国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损失。事件发展 的过程中,慈禧皇太后诸般考量均以个人权位为重, 结果严重损害国家利权以及无辜人民生计,堪称其 主政期间最大的过失。
近代西方侵略给中国带来 了什么
近代中国受到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决定近代中国 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重要依据。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 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 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主要原因。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一、政治 二、经济 三、军事 四、文化五、思想负面评价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慈禧太后素有残忍和狡诈名。 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 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 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极为高压严峻。 对权力她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求,她的大半生 都在恣意领略追逐权力的刺激和尽情享受得到权力的 快感。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影响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影响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影响目录一、近代列强侵略概述 (2)1. 英国侵略 (3)1.1 鸦片战争 (5)1.2 扩张贸易与掠夺资源 (5)1.3 势力范围及政治干预 (7)2. 其他欧洲列强侵略 (8)2.1 法国侵略 (9)2.2 俄国侵略 (11)2.3 美国及日本侵略 (12)二、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 (13)1. 武力侵略 (14)1.1 战争与军事占领 (16)1.2 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17)2. 经济侵略 (18)2.1 贸易扩张与关税控制 (20)2.2 资本输出与投资设厂 (21)2.3 银行业与金融控制 (22)三、政治与文化影响 (23)1. 政治影响 (24)1.1 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 (25)1.2 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5)1.3 影响中国政治体制变革 (26)2. 文化影响 (28)2.1 传播西方文化价值观 (29)2.2 教育领域的渗透与改造 (30)四、经济影响与社会变革驱动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31)一、近代列强侵略概述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逐渐成为列强争夺的对象。

从鸦片战争开始,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包括领土侵占、资源掠夺、不平等条约签订等。

这些侵略行为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力,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境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为了推广鸦片贸易,发动了鸦片战争。

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在美俄支持下,攻占了北京,烧毁了圆明园。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割让领土,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为了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发动了对清朝的侵略战争。

近代列强殖民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列强殖民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列强殖民侵略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背景下,各大侵略战争迫使着中国革命中国近代史共年,一部近代史是一部压迫与反压迫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其中发生了非常多的列强侵略事件,每一次都迫使着中国进行革命由于外力的打击和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屈辱地位,刺激了内部的反应,史无前例的积累和调集了本身的能量,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变革。

1.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十九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

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他们需要不断的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用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

当时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贸易之门,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入了鸦片,之后林则徐发动的禁烟运动成为了英国政府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起点。

战争的践踏使一批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爱国官僚和知识分子醒悟,开始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可是以道光帝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上层并没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鸦片战争以后的虚假和平又使他们自我陶醉。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耗费了大量军费,加之巨额战争赔款,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这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

太平天国起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农民反清运动,从1851年起共14年,势力扩展到17个省,有力的打击了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迟缓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但由于领导集团在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外交上的误判,使其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内外镇压,终致失败。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1856年,英法在俄美的支持下,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联手进攻清政府。

最终,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太平天国的打击,加之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表现出的坚船利炮,清政府的先进分子们为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徐图中兴,发动了洋务运动。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第一次鸦片战争西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直到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货物进出口关税须经两国协定,即所谓“协定关税”;取消公行制度,实行自由贸易。

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完全的侵略中国的利益。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都是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的扩大加深而逐渐形成。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没有革命的彻底性,所以也没有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中国人民在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更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主压迫。

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中国人心头,中国人民终于开始奋起反抗。

无数的仁人志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是为此进行了不屈不饶,,英勇顽强的斗争。

中国人民通过革命斗争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从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无数爱国志士和革命先驱者为之献身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因与影响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因与影响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因与影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古老国家,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经历了许多次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

这些入侵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而且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因素是多方面的。

在18世纪和19世纪期间,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列强迅速崛起,它们积极寻求新的市场和资源。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和资源丰富的国家,吸引了这些列强的注意。

此外,中国的王朝衰落和无能的政府,以及不断的内外战争也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提供了契机。

其次,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所使用的手段多种多样。

最早的是鸦片战争,这是英国发动的一场战争,目的是为了推广鸦片的贸易和剥削中国的经济。

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英、法、德等国家相继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如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这些战争摧毁了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交通网络,导致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文化遗失。

此外,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首先,它削弱了中国的国家实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领土割让,使得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压迫和剥削。

其次,西方列强带来的国家混乱和社会动荡,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成为无家可归的流亡者。

最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引起了中国社会的觉醒和变革。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国家的命运和未来的前途,积极寻求自救和振兴的道路。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面临选择和变革的压力,不得不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和技术来改进自身。

在腐朽的王朝被推翻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努力赶上西方列强。

这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改革。

列强入侵的压力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促使他们为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而奋斗。

总之,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因与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它们不仅引发了中国内外的冲突和痛苦,而且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觉醒和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引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

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期间近乎可以说是中国的一段屈辱史。

帝国列强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着中国一步步走上了丧失领土与主权的不归路。

但同时,列强的入侵也打开了中国对外的大门,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各方面都给中国带来了一番新气象。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与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关系,即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束缚着又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阻碍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互勾结依赖也相互矛盾。

总之,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马克思在谈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 曾提出了殖民主义具有双重历史使命的着名论断, 即“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中国。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对帝国主义列强来说,实在是不小的诱惑。

于是他们纷纷将贼手伸向了天朝。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惨烈失败而告终,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为代价。

于是法国联合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下《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95年,日本“不甘示弱”,大举入侵中国,于是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诞生。

1901年,八国联军浩浩荡荡侵犯国
土,大肆掠夺压榨中国人民。

这些自称为“西方文明传播者”的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政治影响
消极影响:一系列非正义的侵华战争的发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具体表现在领
土完整遭破坏,使中国长期不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海关行政权的丧失,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外国公使驻京和在中国驻军,使中央政府处于列强外交和刺刀的监视之下。

与此同时,列强通过中国内部的妥协派贵族大臣如琦善、耆英、伊里布等人逐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等
破坏殆尽,中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积极影响: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动摇了在中原大陆上持续上千年的封建社会根基,促使其
逐步解体。

有压迫即有反抗,在列强的虎视眈眈下,国内涌现了大批有志之士,尝试推
翻封建基础,实行君主立宪,虽未成功,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列强用军舰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大肆掠夺的同时也打破了清王朝一直以来愚昧的闭关锁国状态,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总理衙门的设立,便是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的标志。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经济影响
消极影响:他们发动战争侵略中国,残害中国人民,却还要中国人民去承担其战争费用。

他们通过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要求交纳各种莫须有
的费用。

其中,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马关条约》为最,列强规定中国应支付的赔款额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近10亿两之巨!迫不得已,中国政府只能举借外债,主要是以关税和盐税为担保。

帝国主义列强就此直接控制了这两项税收,等于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此外,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兴办银行,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利用特权,控制通商口岸,在中国市场倾销商品,与中国民族企业争夺市场并恶意垄断。

随之而来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大批破产。

积极影响: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商品市场,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

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国开办企业,是中国大地上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虽然其主观目的是经济侵略,但客观上又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备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文化影响
消极影响:1860年,英法联军进军中华,抢劫并焚烧了离宫圆明园,“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使中国乃至全世界失去了一笔珍贵无比的文化财富。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披着宗教外衣,以传教为名,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进行文化渗透,以此为更长久的利益铺路。

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积极影响:过去的中国闭关锁国,致使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当然无论在经济,政治体系还是其他方面都明显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西方列强的入侵的同时也传播西方文化、科学知识,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 在列强不断入侵破坏中国主权时,民国朝野皆不断提出修约以回收主权。

这表明中国人已逐渐接受西方思维, 注重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远胜于往昔的“国体”; 在具体做法上, 一方面承认条约这一形式的重要性, 也试图以西方外交的常规方式来进行修改。

帝国主义列强本意图通过奴化人民来控制中国,可惜的是,与他们的主观愿望相反,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他们投入反帝爱国运动和革命斗争。

总之,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相对于它们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影响无疑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

毕竟西方列强入侵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自身利益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决不是为了传播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国家真正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然而一味的把列强对近代中国带来的危害归于外来客观因素,也是不正确的。

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了检讨自己的不足。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中,侵略者们独把目光集中在了中国呢,而又是为什么近代中国被侵略者们一击就破呢?这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人们不思进取,好逸恶劳有关,而前者则是根本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清政府的不断让步,让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不断退让,然而正如《六国论》中所说“六国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尽”,清政府的退让换来的不是外国侵略者的满足与和平,而是让侵略者们发现了可从中国得到的利益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大,于是爆发了西方列强的全面侵华战争。

这一点,正是我们应该不断反思与检讨的主观原因。

只有全面的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了解到侵华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我们才能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才能真正让
中国强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或许这就是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之一: 它不仅开启了一个时代, 也设定了结束这一时代的方式。

不得不承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而言,不仅仅意味着伤害,他们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动摇了这个时代的根基,却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

中国社会在内乱外忧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曲折中谋发展。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先例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励志图强,所谓“少年强则国强”。

21世纪的我们,应当勿忘国耻,保卫民族独立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胡绳在《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6期) 2.汪敬虞在《近代中国社会和中西关系的实质问题》(《近代史研究》1990年1期) 3.丁名楠、余绳武等人合着的《帝国主义侵华》
4.王鼎杰《当天朝遭遇帝国大战略视野下的鸦片战争》重庆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