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工作原理和特点
十三种类型换热器结构原理及特点(图文并茂)

十三种类型换热器结构原理及特点(图文并茂)一、板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板式换热器由高效传热波纹板片及框架组成。
板片由螺栓夹紧在固定压紧板及活动压紧板之间,在换热器内部就构成了许多流道,板与板之间用橡胶密封。
压紧板上有本设备与外部连接的接管。
板片用优质耐腐蚀金属薄板压制而成,四角冲有供介质进出的角孔,上下有挂孔。
人字形波纹能增加对流体的扰动,使流体在低速下能达到湍流状态,获得高的传热效果。
并采用特殊结构,保证两种流体介质不会串漏。
板式换热器结构图二、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换热器设备,适用汽-汽、汽-液、液-液,对液传热。
它适用于化学、石油、溶剂、医药、食品、轻工、纺织、冶金、轧钢、焦化等行业。
结构形式可分为不可拆式(Ⅰ型)螺旋板式及可拆式(Ⅱ型、Ⅲ型)螺旋板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图三、列管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列管式换热器(又名列管式冷凝器),按材质分为碳钢列管式换热器,不锈钢列管式换热器和碳钢与不锈钢混合列管式换热器三种,按形式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换热器,按结构分为单管程、双管程和多管程,传热面积1~500m2,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图四、管壳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管壳式换热器是进行热交换操作的通用工艺设备。
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石油化工、电力、轻工、冶金、原子能、造船、航空、供热等工业部门中。
特别是在石油炼制和化学加工装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换热器的型式。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图五、容积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钢衬铜热交换器比不锈钢热交换器经济,并且技术上有保证。
它利用了钢的强度和铜的耐腐蚀性,即保证热交换器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又使热交换器出水质量好。
钢壳内衬铜的厚度一般为1.0mm。
钢衬铜热交换器必须防止在罐内形成部分真空,因此产品出厂时均设有防真空阀。
此阀除非定期检修是绝对不能取消的。
部分真空的形成原因可能是排出不当,低水位时从热交换器,或者排水系统不良。
固定管板换热器工作原理

固定管板换热器工作原理固定管板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冶金等领域。
它主要用于液体与蒸汽、液体与液体之间的热量传递,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等特点。
本文将从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工作原理1. 热量传递原理固定管板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介质与管外介质之间的对流传热来完成热量交换。
通常情况下,热源介质(例如蒸汽)通过管内,被冷却介质(例如水或其他液体)包围在管外,通过管板将热源介质和冷却介质分开,使得两种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得以实现。
2. 流体动力学原理当热源介质进入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管内时,经过管道布局设计,介质将产生一定的流体动力学效应,通过管道快速流动,从而增加对流传热的效率。
管外介质也在与管内介质相对应的管道内流动,通过管板和管束的布置,使得两者之间的热量传递得以最大程度地实现。
3. 热平衡原理在固定管板换热器内部,热源介质和冷却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是在管道内部完成的,热源介质在管内释放热量,而冷却介质则在管外吸收热量,通过热量传递的过程,使得两种介质的温度逐渐趋于平衡,从而实现热能的转化和利用。
二、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结构特点1. 管束结构固定管板换热器的核心部件是管束,它由众多平行排列的管子组成,通常采用不锈钢、碳钢等材质制成。
管束的结构在换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管内流体的传热效率。
2. 管板设计固定管板换热器上设有管板,用于分隔管子内外的介质,同时也用于支撑管束,确保管子的位置保持稳定。
管板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需求。
3. 设备外壳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外壳通常采用钢制或合金制材质,具有较强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
外壳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保护内部管束和管板,同时也能够降低设备的泄漏风险,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清洗维护方便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使得设备的清洗和维护变得更加便捷,可以通过拆卸管板和管束等部件,进行设备内部的清洗和维护工作,从而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能的装置,它起到了加热、冷却、调节温度的作用。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如空调系统、锅炉、汽车发动机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1. 热交换换热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热交换实现热能的传递。
热交换是指在两个不同的流体之间,通过热传导、热辐射或者对流传热的方式,使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
换热器内部通常分为两个流体通道,分别为热源流体和冷却介质,通过这两个通道的热交换,实现热能的传递。
2. 热源流体热源流体是指需要被加热或冷却的流体。
它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常见的有蒸汽、水、油等。
热源流体进入换热器后,通过换热器内的管路,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热源流体的温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果需要加热,则热源流体的温度会升高;如果需要冷却,则热源流体的温度会降低。
3. 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用于吸收或排放热源流体传递出来的热量。
它可以是水、空气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冷却介质。
通常,冷却介质在进入换热器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控制装置,如水泵、风机等,将其送入换热器内部进行热交换。
在与热源流体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冷却介质的温度也会相应地升高或降低。
4. 热交换管热交换管是换热器内部用于传输热能的主要构件。
它通常由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热交换管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会根据换热器的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通过热交换管,热源流体和冷却介质之间发生热交换。
其中,热源流体进入管道的一端,通过管壁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最后从另一端出口离开。
5. 热损失和效率在热交换的过程中,由于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因素的存在,换热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热损失。
这些损失导致了换热器的热效率降低。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效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增加交换面积、改善流体的流动方式、选择合适的绝热材料等。
此外,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清洗和维护也是保持其高效工作的重要措施。
总结起来,换热器通过热交换实现热能的传递。
换热器工作总结

换热器工作总结
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其作用是将热能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
个介质中。
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制药等领域。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
首先,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传导的原理,通过换热器内部的传热面积,
将热能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中。
换热器有许多种类型,包括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束式换热器等,它们在传热面积、传热效率、使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
其次,换热器的工作特点是高效、节能、稳定。
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高温介质的热能传递给低温介质,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
同时,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都经过了严格的工艺要求,保证了其稳定的工作性能和长期的使用寿命。
另外,换热器的工作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换热器的清洗和维护工作。
由
于换热器长期处于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中,容易积聚污垢和结垢,影响传热效果。
因此,定期清洗和维护换热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其正常的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换热器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都非常
值得我们关注。
通过了解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和维护换热器,保证其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换热器工作原理及特点

换热器工作原理及特点1. 引言1.1 换热器工作原理换热器工作原理是指利用传热原理,通过换热面积的放大和换热系数的提高,将两种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给另一种介质的热交换设备。
换热器通过两种介质之间的对流传热来实现热量的转移。
在换热器内部,热量从高温介质传递到低温介质,实现了热量的平衡。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热量的传递和分布。
在换热器中,热量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传递到另一种介质。
传热方式可以是对流传热、传导传热或辐射传热,其中对流传热是最常见的方式。
通过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可以实现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为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工程热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热力学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量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换热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作用,为改善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提供技术支持。
1.2 换热器特点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能:换热器能够实现热能的高效传递,使得热量得以充分利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2. 设计灵活:换热器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结构和形式,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换热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
3. 维护方便:换热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清洗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4. 体积小巧:换热器通常占用空间较小,适合于安装在有限空间的工业生产场所。
5. 耐高温高压:换热器通常采用耐高温高压的材料制成,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具有较强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换热器具有高效能、设计灵活、维护方便、体积小巧和耐高温高压等特点,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热交换设备之一。
【换热器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换热器的特点,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
2. 正文2.1 换热器工作原理换热器是一种用于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即热量会从高温区域自发地流向低温区域,直到达到热平衡状态。
热管换热器工作原理及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管换热器工作原理及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管换热器是一种高效换热设备,利用热管作为传热介质,通过在换热器内部的传热管路中进行传热工作,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换热。
热管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换热效率高等特点,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希望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热管换热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工作原理和传热过程,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热管换热器的工作机制。
接着,我们将探讨热管换热器的特点,包括其高效换热、结构简单等优势,以便读者对热管换热器在工程中的应用有更全面的认识。
最后,我们将重点讨论热管换热器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以展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热管换热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优势进行全面介绍,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应用热管换热器技术。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介绍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探讨其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通过对热管换热器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换热器的优点和适用领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对热管换热器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进一步探讨该技术在换热领域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且深入的研究参考,促进热管换热器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2.正文2.1 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热管换热器是一种利用热管换热原理实现热量转移的换热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热管内介质的相变过程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热管换热器主要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两部分。
在蒸发段,工作介质(如液态水)受热后蒸发成为蒸汽,蒸汽通过热管的热传递作用被传输到冷凝段。
在冷凝段,蒸汽失去热量后冷凝成为液态介质,释放出的热量再次通过热管传递到冷却介质。
通过这样的过程,热管换热器实现了热量的高效传递,并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制药等工业领域。
它通过管道中的流体与外界介质之间的换热,将热量传递到管道中的流体中,以实现物料的加热或冷却。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
一、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通过管道中的流体与流经管道外表面的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实现热交换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热传质原理和流体动力学原理两个方面。
1. 传热传质原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传热传质主要通过管道中的流体和管子外表面的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来实现。
当热源流体从入口流入换热器,流体中的热量会通过管壁传递到外部的介质中,实现热量的传递。
冷却介质也会流经管子的外表面,吸收热量,以实现冷却或加热的目的。
2. 流体动力学原理流体在换热器中流动时,会形成流场,其流动状态会影响热传递效率。
通过设计合理的管板结构和流体分布方式,可以优化流场,使流体在换热器内部均匀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通过流体与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和优化流动状态,实现热量的传递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二、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结构特点:1. 管板结构合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中的管板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管道布置合理,使流体与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最大化。
2. 热交换效率高相比其他类型的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能够实现高效的热量传递,热交换效率高,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换热效率的要求。
3. 维护方便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和维护难度。
4. 适用范围广泛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可以适用于各种介质的热交换,包括液体、气体等不同形式的流体,适用范围广泛,适合不同的工业应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合理、热交换效率高、维护方便和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换热设备。
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中,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量的设备,它在许多工业和家庭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传导和对流来实现热量的传递和交换。
下面将详细介绍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一、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的过程。
在换热器中,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换热器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或不锈钢,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能够有效地传递热量。
二、对流对流是指通过流体(如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的过程。
在换热器中,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到另一侧。
换热器通常分为两个流体通道,分别为热源侧和冷却侧。
热源侧的流体通常是高温的,而冷却侧的流体通常是低温的。
热源侧的流体通过换热器时,会释放热量给冷却侧的流体,从而使两侧的温度差减小。
三、换热器的结构换热器通常由一系列平行的管道或片状结构组成。
这些管道或片状结构被称为换热面。
热源侧的流体通过换热面时,热量会通过热传导从流体传递到换热面上。
然后,冷却侧的流体通过换热面时,热量会通过对流从换热面传递给流体。
这样,热量就从热源侧传递到冷却侧,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四、换热器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换热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换热器类型:1. 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由一个管束和一个外壳组成。
热源侧的流体通过管束,而冷却侧的流体通过外壳。
这种换热器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应用。
2.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的金属板组成。
热源侧和冷却侧的流体分别通过板间隙,实现热量的传递。
板式换热器具有紧凑的结构和高效的换热性能。
3. 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螺旋形的金属板组成。
热源侧和冷却侧的流体分别通过螺旋通道,实现热量的传递。
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和较小的压力损失。
4. 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管道组成。
热源侧和冷却侧的流体分别通过管道,实现热量的传递。
换热管束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应用。
五、换热器的应用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能源系统、空调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的传热系数,因此它的传热效果好。液-液换热时,传热系数为 870 ~1750W/ (m2·℃)。这一点 特别适合于高压、小流量、低传热系数流体的换热。套管式换热器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单位传热面积 金属耗量多,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 5 倍;管接头多,易泄漏;流阻大。 ③结构简单,工作适应范围大,传热面积增减方便,两侧流体均可提高流速,使传热面的两侧都可以有较 高的传热系数,是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大,为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可在内管外壁加设各 种形式的翅片,并在内管中加设刮膜扰动装置,以适应高粘度流体的换热。 ④可以根据安装位置任意改变形态,利于安装。 ? 缺点: ①检修、清洗和拆卸都较麻烦,在可拆连接处容易造成泄漏。 ②生产中,有较多材料选择受限,由于套管式换热器大多是内管中不允许有焊接,因为焊接会造成受热膨 胀开裂,而套管式换热器大多数为了节省空间选择,弯制,盘制成蛇管形态,故有较多特殊的耐腐蚀材 料无法正常生产。 ③套管换热器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焊接标准,各个企业都是根据其他换热产品经验选择焊接方式,所以, 套管式换热器的焊接处,出现各类问题司空见惯,需要经常注意检查,保养。
四、螺旋板式换热器
? 由两块相互平行的钢板,卷制成相互隔开的螺旋形流道。螺旋板的两端焊有盖板。冷热流体分别在两流 道内流动。
? 性能特点: 1 、传热效率高(性能好) 一般认为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为列管式换热器的 1-3 倍。等截面单通道不存在流动死区,定距柱及 螺旋通道对流动的扰动降低了流体的临界雷诺数,水水换热时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最大可达 3000W/ (㎡.K )。 2 、有效回收低温热能 螺旋板式换热器由两张卷制而成,进行余热回收,充分利用低温热能。 3 、运行可靠性强 不可拆式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通道的端面采用焊接密封,因而具有较高的密封性,保证两种工作介质不 混合。 4 、阻力小 在壳体上的接管采用切向结构。比较低的压力损失,处理大容量蒸汽或气体;有自清刷能力,因其介质 呈螺旋型流动,污垢不易沉积;清洗容易,可用蒸汽或碱液冲洗,简单易行,适合安装清洗装置;介质 走单通道,允许流速比其他 换热器高。 5 、可多台组合使用 单台设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以多台组合使用,但组合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并联组合、串联组合、
六、热管换热器
? 一根密封的金属管子,管内壁覆盖一层有毛细结构材料作成的芯网,其中间是空的。管内装有 一定量的热载体(如液氨、氟利昂等),被气化,流向冷端,蒸汽在冷端被冷凝,放出汽化潜 热,而加热了冷流体。冷凝液又流回热端,如此反复。
? 性能特点: 1 、热管换热器可以通过换热器的中隔板使冷热流体完全分开,在运行过程中单根热管因为磨损、
腐蚀、超温等原因发生破坏时基本不影响换热器运行。热管换热器用于易然、易爆、腐蚀性强 的流体换热场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 、热管换热器的冷、热流体完全分开流动,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冷、热流体的逆流换热。冷热流 体均在管外流动,由于管外流动的换热系数远高于管内流动的换热系数,用于品位较低的热能 回收场合非常经济。 3 、对于含尘量较高的流体,热管换热器可以通过结构的变化、扩展受热面等形式解决换热器的磨 损和堵灰问题。 4 、热管换热器用于带有腐蚀性的烟气余热回收时,可以通过调整蒸发段、冷凝段的传热面积来调 整热管管壁温度,使热管尽可能避开最大的腐蚀区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以蛇形管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种类之一。 根据管外流体冷却方式的不同,蛇管式换热器又分为沉浸式和喷淋式。
? 优点:
这是一种古老的换热设备。它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清洗和维修方便,便于 防腐,能承受高压,价格低廉,又特别适用于高压流体的冷却、冷凝,所以现 代仍得到广泛应用。
七、套管式换热器
? 冷、热流体分别在内管和套管中流动并换热。 ? 优点: 这种换热器具有若干突出的优点,所以至今仍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 ①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增减自如。因为它由标准构件组合而成,安装时无需另外加工。 ②传热效能高。它是一种纯逆流型换热器,同时还可以选取合适的截面尺寸,以提高流体速度,增大两侧
五、喷淋式换热器
? 热流体在裸露的管中流过,冷却水喷淋流过蛇管。 ? 性能特点:
这种换热器是将换热管成排地固定在钢架上,热流 体在管内流动 , 冷却水 从上方喷淋装置均匀淋下 , 故 也称喷淋式冷却器 . 喷淋式换热器的管外是一层湍动 程度较高的液膜 , 管外给热系数较沉浸式增大很多 . 另外, 这种换热器大多放置在空气流通之处 , 冷却水 的蒸发亦带走一部分热量 , 可起到降低冷却水温度 , 增大传热推动力的作用 . 因此, 和沉浸式相比 , 喷淋式 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大有改善。
换热器工作原理和特点
管板
换热管
膨 胀 节
一、U型管式换热器
? 每根管子都弯成U形,固定在同一侧管板上,每根管可以自 由伸缩,也是为了消除热应力。
? 此类换热器的特点是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因管壳之间的 温差而产生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为双管程,流程较 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较好;承压能力强;管束可从壳体 内抽出,便于检修和清洗,且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 缺点:
由于容器体积比管子的体积大得多、笨重、单位传热面积金属耗量多,因此管 外流体的表面传热系数较小。为提高传热系数,容器内可安装搅拌器。
三、列管式换热器
? 冷流体走管内,热流体经折流板走管外,冷、热流体通过间壁换热。 ? 性能特点:
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此种换热 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 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子和管板 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 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至管子扭弯或 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 ? 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差补偿装置,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 50 ℃以上时, 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但补偿装置(膨胀节)只能用在壳壁与管 壁温差低于60 ~70 ℃和壳程流体压强不高的情况。一般壳程压强超过 0.6Mpa 时由 于补偿圈过厚,难以伸缩,失去温差补偿的作用,就应考虑其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