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教案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高一地理)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地理)第⼆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师⽤书独具)●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课标解读1.通过实例简述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实例学会评价旅游地的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和其他条件。
(教师⽤书独具)●新课导⼊建议通过看图⽚,了解敦煌莫⾼窟。
莫⾼窟⼜名“千佛洞”,位于⽢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处鸣沙⼭的崖壁上。
这⾥全年⽇照充⾜、⼲燥少⾬、四季分明、昼夜温差⼤。
⽯窟南北长1600余⽶,上下共五层,最⾼处达50⽶。
莫⾼窟规模宏⼤,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西云冈⽯窟、河南龙门⽯窟并称为中国“三⼤⽯窟艺术宝库”。
那么把它开发成旅游资源,我们如何进⾏开发,是否具备开发条件。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就可以解决!导⼊新课——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教学流程设计1.美学价值:⾃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吸引⼒,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2.科学价值: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都具有某种典型性,因⽽具有较⾼的科学价值。
3.历史⽂化价值:⼈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化艺术、⼯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4.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巨⼤的经济效益。
1.⾃然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提⽰】不完全相同。
它们都具有经济价值,⾃然旅游资源侧重于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旅游资源侧重于历史⽂化价值。
1.地位: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2.评价: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化⽔平等。
3.基本指标(1)客源地: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高中地理精品教案)人教版新课标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整套教案

旅游地理授课日期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高二(3)班章节或课题第一章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目标与要求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认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难点:旅游资源的内涵。
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后记: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你去哪儿旅游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休闲活动。
例如,2004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7亿元。
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外,都市旅游、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等开始走俏,西部旅游持续升温。
思考最近的一个长假你去哪儿了?说一说你所去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学习新课】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概念: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2、旅游资源的内涵:(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2)能够被旅游者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变异性、观赏性等各种特性,其中多样性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特性。
1、在内容上:自然、人文;景观、文化;古代、现代;实物、体察。
2、在地域上:各有特色。
3、在季节上:季节不同,景观不同。
4、在组成上:多要素组合产生不同的旅游资源。
5、在价值上: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
5、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2)科学价值:自然科学考察与研究(3)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历史、文化、建筑方面的考古与研究(4)经济价值:合理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所在地区的重要产业部门教学过程美丽的丹霞地貌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章末分层突破教案中图版选修3

(4)提高服务水平:培训景区工作人员,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3.论述题:
题目:论述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通过评价,了解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为旅游规划、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讨论,课堂氛围活跃。
2.作业完成情况良好:学生在课后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知识掌握扎实。
3.实践活动成果显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周边旅游资源的评价报告撰写认真、分析到位,提出的建议具有实际意义。
4.小组合作能力提升: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2)指导旅游资源合理利用:评价结果有助于政府和企业合理利用旅游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破坏。
(3)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评价关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旅游产品质量:通过评价,发现并改进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4.案例分析题:
题目:请结合以下案例,分析旅游资源评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课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身边的旅游资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以报告形式提交。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用于展示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指标,使知识更加直观易懂。
(2)视频:导入环节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分析环节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评价过程。
(3)在线工具:如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辅助学生进行旅游资源空间分析,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旅游地理教案:南北地区旅游资源的比较与开发

旅游地理教案:南北地区旅游资源的比较与开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南北地区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南方有美丽的水乡、秀丽的风景,北方则拥有广袤的草原和雄奇的自然风光。
如何比较南北地区的旅游资源,找出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次授课的重点内容。
一、南北地区旅游资源的比较1.自然景观南方地区自然景观多为山水风光,风景优美。
如三亚、桂林等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而北方地区则有广袤的草原和壮美的自然风光,如内蒙古、新疆等地,这些自然景观的壮美和独特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2.历史文化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苏州园林、黄山文化、西湖文化等,这些地方的建筑、文化、历史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北方地区则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如北京故宫、长城等,这些地方记录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成为了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俗文化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闽南文化、粤剧文化等,这些地方的民俗文化往往与地域文化联系在一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而北方地区则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草原民俗文化、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最能体现北方的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寻。
4.经济发展南方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如广东、浙江等地,经济发展十分繁荣,这些地方的旅游业也迅速发展,成为当地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而北方地区则有经济落后的地区,如东北地区等,这些地方的旅游资源相对较为稀少,但也有着独特的旅游价值。
二、南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1.南方地区的合理开发南方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应该建立更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增加旅游产业对整个地区经济的贡献。
应该加强旅游区的管理和维护,防止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北方地区的合理开发北方地区的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但也有着独特的旅游价值。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

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2. 理解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初步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4.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5.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重点难点】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学法指导】1.运用实例,比较不同景区的资源价值2.针对某一著名景区,正确评价其开发条件的优劣,提出合理化建议。
【知识链接】知识点一资源价值评价标准:主要是看资源的①__________,即美学价值、②__________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③________价值四个方面。
知识点二地理位置与交通知识点三客源市场1.地位评价: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⑥________。
2.评价指标: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⑦____________、停留时间、⑧_________,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3.基本指标基本指标影响结果客源地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⑨______、⑩______、⑪________⑫________ ________ _____ 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⑬____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知识点四基础设施1.2.意义:基础设施决定了旅游地的⑳________________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习过程】一、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价值含义资源类型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自然景观科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价值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人文景观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典例剖析1】下面两幅苏州景区图片中的景物,具有突出美学价值的是______________,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是____________。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 教案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掌握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旅游事业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 自然旅游资源3. 人文旅游资源4. 旅游资源的评价5. 旅游资源的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评价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旅游资源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类旅游资源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旅游宣传片引起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1)讲解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
(2)讲解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资源,让学生掌握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
(3)讲解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宗教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类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3. 案例分析:以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为例,分析其特点、评价和保护措施,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资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旅游资源评价与保护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掌握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培养他们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以桃花源为例(教案)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以桃花源为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指标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和实地调查对桃花源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实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兴趣,养成通过实地调查然后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树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针对某一实例,对该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实行评价。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在自习课,学生预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理解如何对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实行评价。
在预习过程中若有不懂问题,提出并即时解决。
2、任务布置A、全班同学推选一位主讲人主持课堂,主讲人负责组织课堂有序实行B、将全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甲乙丙丁)每小组指派一个小组长并分配相关任务甲组负责搜集桃花源旅游资源相关资料乙组负责搜集桃花源地理位置与交通的相关资料丙组负责搜集桃花源客源市场的相关资料丁组负责搜集桃花源基础设施的相关资料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组员任务3、桃花源景区实地调查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学生把有价值的资料记录下来,考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整理,组织语言,准备发言稿,并做好相对应课件。
二、讲授新课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宋祖英的《桃花源》mv,宋祖英唱的就是我们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桃花源,今天呢,我们就以桃花源为例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实行评价,在课前我们已经对桃花源的相关资料实行实地考察。
下面我是一位投资者,请科代表带着大家一起说服我为此地开发而投资,对桃花源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实行评价。
第一组代表上台利用多媒体展示在考察中拍摄的景点,并一一解释其来源和欣赏方法,并为大家讲述了关于桃源名茶——擂茶的故事。
通过第一组的讲解我们理解到了桃花源确实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第二组代表为大家展示桃花源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每条交通线路都是通过falsh动画为大家展示,课件做的非常生动,很明确为大家展示了桃花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交通的通达度。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五篇模版]》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b4dcb10b1c59eef9c7b46e.png)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五篇模版]》第一篇: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1)游览价值: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景点数量及集中程度。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特征相似的雷同景点的有无状况(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通达度)(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地区接待能力的高低)(4)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包括容人量、容时量,一般空间大的较优)(5)客源市场距离的远近(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较优越)分析图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靠近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欧洲。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xx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xx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篁岭(图7)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
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
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信一中教学设计方案
主备人:—年_月—日星期______________ 第—节
集
体
备
课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自主学
习
探究
讨论
探究
自主学
习
探究
点拨
一、资源价值
(一)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1 •美学价值一一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探究活动: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哪些类型?
点拨: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2 .科学价值
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都具有某种典型性。
探究并讨论:说明下列风景名胜区分别具有什么科学价值?
①夏威夷的火山②东非的大裂谷③瑞典的峡湾风光④我国的泰山、
庐山⑤桂林山水、路南石林⑥黄山⑦长江三峡
(提示: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东非大裂谷、我国的泰山、庐山的形成与断层有关,瑞典的峡湾风光是冰川侵蚀地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山
为高山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对研究地质
地貌有重要作用。
另外许多名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风景名
山对研究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3•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如古建筑群、摩崖石刻、书画题记,以及名人活动的遗迹和旧址等),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
价值。
4•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探究活动:在资源价值相同的情况下,孤立的景点与景观群中的景点比较,哪一种旅游价值大?
点拨:单个孤立的旅游景观,即使有特色,但开发价值并不一定高。
只有在一定地域内,多种类型旅游景观协调布局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才能形成一
定的开发规模,获得较高开发效益,故旅游资源的结构和规模应是其评价不可缺少的内容之
一。
(三)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如果所要开发的资源与邻近的景点雷同,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 值就会大大下降。
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二、 地理位置与交通
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图2. 11天柱山风光
图2.11展示了天柱山优美的风光, 结合文字资料,掌握以下知识:①长期以来, 天柱山景区游人稀少的原因是交通不便;②近年来,由于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 游人大增。
2. 12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以下内容: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从飞机通航后, 游客量大增。
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
课下探究活动:列举出因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而增强了吸引力的世界著名旅游 点(区)。
(提示:新加坡、香港等) 三、 客源市场
1.客源地:
⑴概念:游客的来源地;
⑵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⑶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如国际上的西欧、北美、日本。
2 .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 :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 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 源,其开发
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图2. 13我国城市居民出游率陆出行距离变化曲线
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
我国城市居民旅游的客源市场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80 %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
客源地500千米以内的范围内。
四、 基础设施一一决定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 用
f 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 L 配套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根据案例,结合图2 .15,试对武夷山景区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提示: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四人一组在材料中画出关键词。
2 .讨论在作业本上写出答案。
3. 小组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4. 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