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一句话知识点

第一部分一句话必背知识点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青年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第四课走向小康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2、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

4、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党和政府提出了在2l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

、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9、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

第五课财富之源

1、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

2、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3、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很多,除了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外,资本、管理等因素也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让人民尽快富起来。

5、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

1、在现代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之中进行。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2、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3、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5、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

6、“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9、富而思进(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1、在我国,产生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有: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

、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

、平等不等于平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2、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

3、我国政府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

4、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已全面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有经济困难的青少年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5、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职扶贫公益机构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唯一完全致力于儿童事业的联合国组织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6、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

7、爱不仅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第十课聚焦两会

1、“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新时代。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6、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它的职权:①最高监督权: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监督国家机关工作);②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③最高立法权: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④最高任免权: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等。

9、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1、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

1、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3、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珍视民主权利,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既是对来之不易政治权利的珍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行动。

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5、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6、法律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

7、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

8、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

9、行使监督权,就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

10、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描绘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2、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3、我们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发展还不平衡,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现。

5、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6、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7、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发展阶段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1956——2050)

9、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党和国家制定和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1、基本路线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1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1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15、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16、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7、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十五课“三个代表”

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6、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7、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的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中国的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8、先进文化的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9、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国情。

2、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还存在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3、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都与人口太多分不开。人口问题成了制约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说服农村有实际困难、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夫妇实行适当间隔生育;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做法由所在自治区或区(市)决定。

7、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8、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相对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源小国。

9、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0、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1、保护环境是法律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2、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13、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