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教案
植物学实践教案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植物实验的操作与观察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植物实验的操作与观察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操作和观察植物生物学实验,提高学生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1. 绿豆种子2. 培养皿3. 滤纸4. 显微镜5. 台式显微镜6. 切片玻璃刀7. 片基8. 盐溶液9. 水镜10. 古铜钥匙11. 透明胶带实验步骤:1. 取出一些绿豆种子,将种子放在台式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种子的外部形态和结构。
2. 将观察到的绿豆种子放在一块湿滤纸上,放入培养皿中,用透明胶带覆盖保持湿度,然后放置于室温下培养一段时间。
3. 定期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到绿豆幼苗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的结构。
4. 取出一些植物茎、根和叶片,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制片。
先用切片玻璃刀切取植物茎、根和叶片的薄片,然后将薄片放到片基上。
5. 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好的植物组织切片,观察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
使用盐溶液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6.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质壁、细胞核等细胞器的特点,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绿豆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和生长。
观察到的绿豆幼苗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器官之间的联系与功能。
通过制作植物组织切片,我们可以更加详细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如细胞壁、质壁、细胞核等细胞器的特点。
实验教学要点:1. 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促进他们对植物生物学的理解和兴趣。
4. 强调实验安全,保证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
实验延伸:1. 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可以设置不同的环境条件,在不同条件下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章节:第一章植物形态学课时:2课时年级:生物学专业大一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植物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功能教学难点:植物形态学实验操作技巧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植物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形态学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并记录实验现象。
4. 结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形态特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 总结: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强调植物形态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包括实验现象的描述、结果分析和结论。
3. 团队协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情况,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显微镜、放大镜等。
2. 参考教材:植物学实验教材、植物形态学相关论文等。
3. 网络资源:植物学相关网站、视频教程等。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采集和标本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组织学生参加植物学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第六章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实验2. 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3. 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加深对植物生长特点的理解。
实验材料:
- 豆类种子(如绿豆、豌豆等)
- 小花盆或花盆
- 水
- 喷壶
- 太阳光
- 土壤
实验步骤:
1. 准备种子和花盆,用土壤将花盆填满至三分之二的高度。
2. 在土壤中放入适量的种子,然后轻轻浇水使土壤湿润。
3. 将花盆放在充足的阳光下,并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高度和叶子的数量。
5. 持续观察几周,直到植物长大成熟。
实验原理:
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可以了解到植物生长需要光合作用、水分和土壤中的养分等因素。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
水分则是植物生长的必需物质,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实验注意事项:
1. 避免过量浇水导致根部窒息。
2. 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记录数据。
3. 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影响植物的生长。
4. 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或危险化学品。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了解到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要素。
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对植物生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在实验中获得乐趣,同时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
植物的日常实验教案

植物的日常实验教案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还可以为我们提供食物和药材。
因此,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日常实验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
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材料,小花盆、土壤、种子、水壶。
步骤:1. 将土壤填满小花盆,并在土壤中间挖一个小洞。
2. 将种子放入小洞中,并轻轻地用土壤盖住种子。
3. 用水壶给种子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4. 将小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并每天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
观察重点,观察种子从发芽到长成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记录每一天的观察结果。
实验二,植物对光线的反应。
材料,小花盆、土壤、种子、水壶、纸板。
步骤:1. 将土壤填满小花盆,并在土壤中间挖一个小洞。
2. 将种子放入小洞中,并轻轻地用土壤盖住种子。
3. 用水壶给种子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4. 在小花盆的一侧放上一块纸板,使植物只能从一侧接收光线。
5.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观察重点,观察植物在只能从一侧接收光线的情况下,生长的速度和形态是否与正常情况有所不同。
实验三,植物对水的需求。
材料,小花盆、土壤、种子、水壶。
步骤:1. 将土壤填满小花盆,并在土壤中间挖一个小洞。
2. 将种子放入小洞中,并轻轻地用土壤盖住种子。
3. 用水壶给种子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4.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5. 在观察过程中,停止给植物浇水,观察植物对水的需求。
观察重点,观察植物在得到充足水分和缺少水分的情况下的生长情况,记录下观察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能够对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爱护植物。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1. 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2.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器官的形成和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植物标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各一份。
2. 显微镜、放大镜、剪刀、镊子、滴管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观察植物标本,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特征。
2. 学会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植物组织的结构。
3. 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各种器官的形成和变化。
五、实验报告要求1. 描述所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分析植物组织的结构,并简要说明其功能。
3. 总结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各种器官的形成和变化。
六、实验方法与技巧1. 观察植物标本时,要仔细观察每个器官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
2. 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时,要学会调整焦距,使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3. 观察植物组织时,要掌握正确的切片和制片方法。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爱护仪器设备,避免损坏。
2. 操作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防止镜头脱落。
3. 切片时要均匀切割,避免切片过厚或过薄。
八、实验拓展与思考1. 讨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探究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分析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原因。
3. 思考植物学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九、实验成绩评定1. 实验报告:描述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组织结构分析、生长发育过程等内容。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技巧掌握程度。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
十、实验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次实验的重点内容,加深对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和组织结构的认识。
2. 反馈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案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案第一章: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1.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标本的重要性学会正确采集植物标本的方法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技巧1.2 教学内容植物标本的概念与作用采集植物标本的工具与方法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1.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分组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示范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学生动手制作植物标本1.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采集工具(如剪刀、采集箱等)植物标本制作材料(如标本纸、标签等)显微镜等观察器材第二章:植物细胞的观察与分类2.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学会观察植物细胞的方法掌握植物细胞的分类与鉴别2.2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植物细胞的观察方法与技巧植物细胞的分类与鉴别2.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分组进行植物细胞的观察示范植物细胞的分类与鉴别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细胞的观察与分类2.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叶片、根等样本显微镜等观察器材植物细胞分类与鉴别图谱第三章:植物组织的观察与分类3.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学会观察植物组织的方法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与鉴别3.2 教学内容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的观察方法与技巧植物组织的分类与鉴别3.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分组进行植物组织的观察示范植物组织的分类与鉴别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组织的观察与分类3.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叶片、根等样本显微镜等观察器材植物组织分类与鉴别图谱第四章:植物器官的观察与分类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学会观察植物器官的方法掌握植物器官的分类与鉴别4.2 教学内容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植物器官的观察方法与技巧植物器官的分类与鉴别4.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分组进行植物器官的观察示范植物器官的分类与鉴别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器官的观察与分类4.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叶片、花朵、果实等样本显微镜等观察器材植物器官分类与鉴别图谱第五章: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与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学会植物分类学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应用与实践5.2 教学内容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如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植物分类学的观察与研究方法(如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等)植物分类学的应用与实践(如植物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5.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与应用分组进行植物分类学的观察与研究示范植物分类学的应用与实践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分类学的观察与研究5.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样本分类学观察与研究器材(如野外调查工具、实验室分析器材等)植物分类学相关书籍与资料第六章: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观察6.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学会观察植物生长与发育的方法掌握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关键因素6.2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观察方法与技巧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关键因素(如光照、水分、养分等)6.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过程分组进行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观察示范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关键因素的观察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观察6.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样本(如种子、幼苗等)观察器材(如放大镜、测量工具等)植物生长与发育相关书籍与资料第七章:植物生态学的观察与研究了解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与研究植物生态学的方法掌握植物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7.2 教学内容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植物生态学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植物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种群动态、生态系统分析等)7.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组进行植物生态学的观察与研究示范植物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生态学的观察与研究7.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样本(如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等)观察与研究器材(如野外调查工具、实验室分析器材等)植物生态学相关书籍与资料第八章:植物遗传与进化的观察与研究8.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与研究植物遗传与进化的方法掌握植物遗传与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植物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植物遗传与进化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植物遗传与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杂交实验、分子标记等)8.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组进行植物遗传与进化的观察与研究示范植物遗传与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遗传与进化的观察与研究8.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样本(如植物种子、叶片等)观察与研究器材(如显微镜、实验室分析器材等)植物遗传与进化相关书籍与资料第九章:植物生理学的观察与研究9.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与研究植物生理学的方法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9.2 教学内容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植物生理学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9.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组进行植物生理学的观察与研究示范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生理学的观察与研究9.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样本(如植物叶片、根等)观察与研究器材(如显微镜、实验室分析器材等)植物生理学相关书籍与资料第十章: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观察与研究10.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与研究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掌握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0.2 教学内容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酶活性分析、基因表达分析等)10.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组进行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观察与研究示范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观察与研究10.4 实验材料与器材第十一章: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观察与研究11.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与研究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方法掌握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基本研究方法11.2 教学内容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基本研究方法(如RNA提取、基因表达分析等)11.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组进行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观察与研究示范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的观察与研究11.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样本(如植物叶片、根等)观察与研究器材(如显微镜、实验室分析器材等)植物遗传转录与翻译相关书籍与资料第十二章:植物细胞的信号传导与调控12.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与研究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方法掌握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基本研究方法12.2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信号通路分析、基因表达调控等)12.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组进行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观察与研究示范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的观察与研究12.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样本(如植物叶片、根等)观察与研究器材(如显微镜、实验室分析器材等)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相关书籍与资料第十三章: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13.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与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方法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基本研究方法13.2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基因表达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等)13.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组进行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观察与研究示范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观察与研究13.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样本(如植物叶片、幼苗等)观察与研究器材(如显微镜、实验室分析器材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相关书籍与资料第十四章:植物逆境生物学1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逆境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与研究植物逆境生物学的方法掌握植物逆境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4.2 教学内容植物逆境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植物逆境生物学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植物逆境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植物抗逆性评价、信号通路分析等)14.3 实验步骤讲解植物逆境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组进行植物逆境生物学的观察与研究示范植物逆境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植物逆境生物学的观察与研究14.4 实验材料与器材植物样本(如植物叶片、根等)观察与研究器材(如显微镜、实验室分析器材等)植物逆境生物学相关书籍与资料第十五章: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5.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与研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法掌握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基本研究方法15.2 教学内容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观察与研究方法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分析、生态系统分析等)15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主要涵盖了植物生物学实验的各个方面,从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到植物细胞的观察与分类,再到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观察,以及植物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第一章:植物学实验基本技能1.1 实验工具的使用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植物细节。
学习如何使用剪刀、镊子等工具进行植物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1.2 植物样本的采集与保存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样本进行采集。
学习如何正确地保存植物样本,以保持其形态特征。
1.3 植物标本的制作与观察学习如何制作植物切片和装片,以便于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
学习如何正确观察和记录植物标本的特征。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与发育2.1 植物的生长方式学习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过程,理解植物的生长方式。
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如根的生长、叶的展开等。
2.2 植物的发育过程学习植物的胚胎发育和种子形成过程。
观察植物的发育过程,如种子的萌发、花的开放等。
2.3 植物的生殖器官学习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和种子。
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植物的分类与鉴定3.1 植物的分类系统学习植物的分类系统,了解植物的分类等级和分类依据。
学习如何使用植物检索表进行植物的分类鉴定。
3.2 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学习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植物的分类鉴定。
3.3 植物的遗传与进化学习植物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学习植物的进化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四章:植物的生态与适应4.1 植物的生态功能学习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学习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4.2 植物的适应机制学习植物的适应机制,包括形态适应、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等。
观察不同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4.3 植物的生态分类与群落学习植物的生态分类和群落结构。
观察不同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植物群落的生态特点。
第五章:植物的利用与保护5.1 植物的利用价值学习植物的经济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用等。
学习植物的非经济价值,如观赏、生态环境保护等。
5.2 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学习植物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包括自然保护区、植物迁地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构造及使用方法
植物学实验规则
1.每次实验带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纸、HB和2H铅笔、橡皮擦、直尺等绘图工具。
2.实验开始前5min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3.按小组入坐,取用。
4.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5.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交谈实验方面问题时,说话要小声,在室内走动,脚步要轻。
爱护仪器设备,爱惜标本材料(玻片、盖片用完实验结束后要用清水浸泡,单面刀片用完要擦拭干净,显微镜的物镜、目镜要保持干燥)。
6.爱护仪器设备,爱惜标本材料。
未经老师许可不得擅自将标本等带出实验室。
实验废弃物不能随意乱扔,应按要求放入指定地方。
7.实验过程中,应节约使用一切消耗品,保护实验室的一切设备。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检查,损坏物品要及时报告。
填写仪器损坏清单,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该报损的报损,该赔偿的赔偿。
8.实验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用完了要放归原处。
(实验完毕,罩上显微镜,将看过的玻片、盖片放入培养皿中,用清水浸泡,其他材料归位,保持桌面清洁)。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机械部分:
镜筒:一个金属长筒,筒口上端安装目镜镜头,下端装有镜头转换器和物镜镜头。
镜座: 位于镜臂下方,用于稳固和支持镜身。
镜臂:上接镜筒,下连载物台,呈弓曲形。
为显微镜上的手握之处。
镜头转换器:安装在镜筒下面的一个旋转圆盘。
镜头转换器上有4个孔,分别装有低倍或高倍物镜镜头。
载物台:放置玻片的平台,其中央具有通光孔,载物台上有金属夹片,是用来卡住载玻片的夹子,转动左、右移动尺螺旋,还可使切片在载物台上移动。
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可以转动,以便使载物台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
细准焦螺旋:位于粗准焦螺旋外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可以细调焦距。
光学部分:
目镜:插在镜筒顶部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它可以使物镜成倍的分辨、放大物象。
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的孔上,也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
物镜上刻有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
聚光器调节螺旋:可以使聚光器升降,用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下降时明亮度降低,上升时明亮度加强。
底光源:位于底座上,开关位于底座侧方。
光线的强度可以调节。
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光线先由集光镜反射到聚光镜汇集成一束较强的光束,然后通过载物台的通光孔射到载玻片的标本上。
标本通过物镜第一次放大,再通过目镜第二次放大。
从物体成像位置来看,物体位于物镜一倍焦距及两倍焦距间,在镜后两倍焦距外会产生一放大的倒立实像。
所产生的倒立实像会透过透镜再产生一个放大的正立虚像。
这就是我们透过显微镜所看见的成像。
是不是比真实的物象放大了许多?而且位置也有所变化?
显微镜的使用规程:
1.取用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底座。
显微镜不能倾斜。
取送显微镜要轻拿轻放。
2.将显微镜放在身体正前方,插电,打开光源开关。
3.转动转换器(不要搬动物镜镜头),使低倍物镜镜头正对载物台的通光孔。
4.将所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载物台上(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使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使物镜逐渐接近玻片(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
观察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慢慢下降,至视野中出现放大的物象。
6.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物象偏离视野,可以慢慢移动左右移动尺(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象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7.如需高倍物镜观察,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象中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
用细准焦螺旋微调焦距,调节底座光源的光线。
8.观察完毕,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将显微镜复原,检查零件有无损伤(物镜是否沾水,如果沾水要用镜头纸擦净)最后,用显微镜罩套好,放回镜柜中。
实验八:果实的结构和类型
真果:一般花凋谢时花萼、花冠和雄蕊同时枯萎,雌蕊的柱头与花拄也萎谢,仅子房迅速膨大形成果实。
桃的果实,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十分清晰(外果皮膜质、中果皮肉质多汁,内果皮为坚硬的骨质),是比较典型的真果,属核果类。
假果:作为子房下位,花上位即子房与花筒合生的代表取苹果作实验材料,。
图中花的形态可以看到,子房完全陷入花筒之中,并与花筒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花萼、花冠和雄蕊均为上位。
将苹果纵剖,与花的结构对照分析,注意花的各部分在果实形成时,仅保留了下位子房与花筒部分,其他部分全部枯萎和凋落,有时花萼有残余宿存。
再用刀片通过花筒与下位子房形成的果实做一横切面观察:可见它是5个心皮连合构成的,中轴胎座,并与花筒紧密结合为一体,我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来源与花筒,真正的果皮在心皮外限以内的部分,外果皮及中果皮较薄但也肉质化,内果皮最薄,纸质或革质。
这种由花中的子房和花中其他部分参与形成的果实是假果。
单果:如上述桃和苹果只有一个雌蕊,后来只形成一个果实,就叫单果。
这种单果可以由一个心皮形成,也可以由2至多数心皮合生而成。
聚合果:在一朵花中,有许多分离的雌蕊(心皮),以后每个心皮形成一个小果,并相聚在同一个花托之上,称聚合果。
如图草莓花和草莓果纵剖观察。
可以看见一朵草莓花中有许多分离的雌蕊,然后每个雌蕊的子房长成一个小瘦果。
这是真正的果实,我们食用的肉质部分则为花托膨大而成。
所以,从本质上看,草莓也是假果;从结构上看,草莓是聚合瘦果。
聚花果:聚花果是由多数花朵形成的果实。
凤梨、无花果属于聚花果。
所不同的是:凤梨可食部分除肉质化的花被和子房外,还有花序轴。
而无花果则主要以肉质化的凹陷的花序轴为可食部分。
肉果:果皮肉质化,肥厚多汁。
浆果(葡萄):观察葡萄果实,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化多汁,为食用部分。
瓠果(黄瓜):由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由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
黄瓜食用部分包括花托、子房壁、胎座等。
(葫芦科植物特有)
桔果(柑橘):柑橘类果实。
由合生心皮具中轴胎座的上位子房发育而成。
外果皮革质,具油腺;中果皮疏松白色,有许多分枝状维管束;内果皮膜质,向里包围成若干室(橘瓣),并向内部伸入许多内生腺毛,内含汁液,成为主要可实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特有)
核果(桃):果皮可明显地分为三层,外果皮较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细胞壁木质化,形成坚硬的核。
核内含一枚种子。
梨果(苹果):由下位子房和花筒共同发育形成假果,子房五心皮、五心室,中轴胎座。
肉质食用部分,主要由花筒发育形成。
干果:果实成熟后,果皮干燥。
干果包括很多类,根据果皮是否开裂分成裂果和闭果两大类。
裂果:
骨突果(八角):由多个离生单雌蕊发育而成,实际为聚合果,成熟时沿背缝线或腹缝线开裂,内含数枚种子。
闭果:
荚果(花生):单心皮雌蕊、上位子房发育而成。
一般荚果成熟后沿背缝、腹缝线同时开裂,位裂果,花生特殊不开裂。
(豆科植物特有)
瘦果(向日葵):单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不开裂,但果皮和种皮易分离。
坚果(板栗):单粒种子,果皮坚硬木质化。
颖果(玉米):单粒种子,果皮薄,革质,只含一粒种子。
果皮和种子愈合在一起,不易区分和剥离。
果实小,一般易误认为种子。
(禾本科植物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