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放置准备:a、取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小心轻放,放置实验台中部略偏左位置,距桌3-4cm。

b、插电源

c、旋转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就位

e、使虹彩光圈调到最大,聚光器转到最高

2)放装片,准备观察:a、放载玻片

b、从左侧观察,调至最中心

c、用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目镜

3)观察:a、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使其清晰,上调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推进器使物体于视野中央

d、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4)高倍镜观察:a、侧面转动转换器(不换油镜)

b、调节光源亮度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d、画图

5)换载玻片:a、载物台放至最低

b、调节至最低物镜

c、换新片

d、用低倍镜观察

6)结束整理:a、关闭电源

b、载物台放至最低

c、取下载玻片

d、4倍,10倍物镜内呈八字形放置

e、电源线缠绕2圈半(至镜筒上)

2、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有哪几种?

共5种——临时水封片、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离析法

3、详细说明生物绘图的具体步骤与要求

a、观察:细心观察,对各部分的位置、比例、特征等有完整的认识

b、起稿:勾画轮廓,用软铅笔(HB)勾勒观察对象的轮廓和结构

c、定稿:用硬铅笔(2H或3H)将全图绘出。用线条表示结构,线条要均匀,光

滑,用圆点表示各部分的对比度,点要圆。

d、标注名称:一般为直接标注,标出指示部位的名称,最好在右侧

e、核实全图:核实绘图内容,保持图画整洁,并在下方写图名称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根据观察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你都观察到了那些细胞器?

植物细胞:细胞壁——纹孔和胞间连丝

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和胞机制

后含物细胞核

细胞膜

观察到的细胞器有: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

液泡

2、植物细胞中后含物包括哪些,通常位于细胞的什么细胞器内?

1)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在造粉体内形成并贮藏

2)蛋白质——通常位于细胞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

3)脂肪和油——存在于白色体

4)晶体——液泡

实验三、植物分生组织和细胞分裂

1、从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位置和细胞特点等方面说明分生组织的特点

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1)原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的最前端,是从胚胎中保留下

来的,具有永久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由原

始细胞组成,细胞分化少

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的,位

于原生组织后方,细胞已出现初步分化,

其又可划分成三部分即原表皮、基本分生

组织和原形成层,随后依次发育成表皮,

维管柱,皮层

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细胞小,壁薄,原生质丰富,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没

有液泡或会有分散的小液泡,细胞排列紧

2、做好根尖压片的关键是什么?

1)固定液要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其保持分裂状态

2)解离时注意解离时间

3)染色时间充分

4)轻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

实验四、植物组织观察

1、比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结构:同:都由长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均无细胞核

异:导管:以端壁形成的穿孔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由有花纹的死细胞构成,

有五种类型

筛管:细胞连接处稍微膨大,连接端壁即筛板上有许多筛孔;由活细胞构

功能:同:都有运输功能

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2、机械组织有何类型,简述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细胞壁在细胞角隅加厚,一般存在于幼茎和叶柄内

厚壁组织——纤维:以尖端交错连接,多成束,成片分布于植物体中,根

据存在部位可分为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石细胞:可单个或成群分布,或形成连续的坚硬组织,在植

物的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均存在,少数植物的根

中也有发现

实验五、藻类植物

1、根据绿藻门中各类群植物形态结构特征,探讨生物在自然中的演化趋势

1)从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衣藻属是单细胞生物,有鞭毛无液泡、细胞质

水绵属则由一系列细胞构成不分枝的丝状体,无鞭毛但有液泡与细胞质

2)由水生到陆生

衣藻属有鞭毛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可见其生活在水中

水绵属合子耐旱性强,水涸不死

小球藻属能在土壤中存在

丝藻属有固着器,能进行营养繁殖,可生活在岩石上

实验六、菌物观察

1、黑根霉和青霉形态结构有何不同?

黑根霉是匍匐生长的无隔菌丝,有垂直向上的孢子囊梗,孢子囊及向下生长的假根

青霉是有隔菌丝,营养菌丝上生有长而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且分生孢子梗能经2—3次分枝形成扫帚状,分子孢子小梗顶端产生多个圆形,成串的分子孢子

2、异层地衣和同层地衣的结构有何不同?

异层地衣有上皮层、藻胞层、髓层、下皮层

同层地衣有上皮层、髓层、下皮层(衣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分布)实验七、苔藓植物观察

实验八、蕨类植物观察

1、怎样从显微镜下识别蕨类植物的精子器和颈卵器

精子器位于假根附近呈球状突出于配子体表面,外层细胞是精子器的壁,较厚

颈卵器位于原叶体腹面凹刻处,位于生长点下方精子器上方且比精子器大颜色较深

实验九、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

以小麦为例比较禾本科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解剖结构有何异同?

根:1)禾本科植物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且只有初生结构

2)禾本科植物外皮层由机械组织细胞构成,内皮层细胞五面加厚,有通道细胞

3)2者在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差别,它们的初生构造都由表皮、皮层、维管柱构成

茎:

禾本科植物双子叶植物无形成层的有限维管束,木质部“V“形有形成层的无限维管束

维管束二轮排列或散生轮状排列

具基本组织皮层、髓射线和髓界限分清导管、筛管终生有功能不终生有功能

二者都有表皮和维管束

叶: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1)叶片——上表皮表皮毛,气孔器

下表皮

2)叶肉——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

3)叶脉——维管束鞘

木质部

韧皮部

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1)表皮:a、由长细胞和短细胞构成

b、细胞排列整齐规则

c、气孔器——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

d、刚毛

e、泡状细胞

2)叶肉:等面叶

3)叶脉:a、平行脉序

b、无维管形成层

c、木质部“V“形

实验十、种子植物营养器官(二)木本植物

旱生环境植物叶的解剖结构有何特点?

1)降低蒸腾:外形上——叶片小而硬

结构上——表皮细胞小,且外壁增厚,外壁外面有厚的角质层,表皮

外常密生表皮毛,气孔下陷或局限在气孔窝内,表皮下面

常有下皮层,形成复表皮。叶肉组织排列紧密,细胞间隙

小,栅栏组织层次多,特别发达,甚至于上下两面均有栅

栏组织分布,机械组织和疏导组织发达

2)贮水:肉质植物形成肉质叶,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叶肥厚多汁,在叶肉内有发达

的薄壁组织,贮存了大量的水分,其细胞保持水分,以适应旱生的环境。

实验十一、种子植物营养器官形态类型及其变态

1、写出下列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

萝卜:贮藏根——肥大直根

藕:地下茎——根状茎

马铃薯:地下茎——块茎

慈姑:地下茎——球茎

红薯:贮藏根——块根

洋葱:地下茎——鳞茎

2、用学过的形态学术语结构描述以下植物的特征

爬山虎:攀援根、攀援茎——吸盘

叶:互生、基部楔形,粗锯齿缘,叶尖钝形,掌状网脉,复叶

仙人掌:无明显直根、须根系

直立茎、肉质茎

刺状叶

夹竹桃:直根系

木质茎,直立,三叉分枝

针形(线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全缘,三叶轮生(二叶对生),侧脉羽

状平生

美人蕉:须根系

粗壮的根状茎

长椭圆状披针形,互生,叶尖尖形,单生,侧出平行脉

豌豆:直根系

木质茎

长圆形至卵圆形,全缘,偶数羽状复叶,叶卷须

实验十二、种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发育

如何理解花是适应生殖而变态的枝?

从植物系统进化和植物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花实际上是一种不分枝且节间缩短的,适于生殖的变态的短枝。花柄是枝条的一部分,花托是花柄的顶端略为膨大的一部分,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是着生于花托的变态叶。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形成雌雄生殖细胞核进行有性生殖的场所。被子植物通过花器官完成受精结果,产生种子等一系列有性生殖过程,以延续种族。

实验十三、花序类型和果实的结构(详情见实验报告)

实验十四、裸子植物

实验十五、被子植物分类(一)实验十六、被子植物分类(二)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放置准备:a、取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小心轻放,放置实验台中部略偏左位置,距桌3-4cm。 b、插电源 c、旋转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就位 e、使虹彩光圈调到最大,聚光器转到最高 2)放装片,准备观察:a、放载玻片 b、从左侧观察,调至最中心 c、用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目镜 3)观察:a、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使其清晰,上调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推进器使物体于视野中央 d、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4)高倍镜观察:a、侧面转动转换器(不换油镜) b、调节光源亮度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d、画图 5)换载玻片:a、载物台放至最低 b、调节至最低物镜 c、换新片 d、用低倍镜观察 6)结束整理:a、关闭电源 b、载物台放至最低 c、取下载玻片

d、4倍,10倍物镜内呈八字形放置 e、电源线缠绕2圈半(至镜筒上) 2、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有哪几种? 共5种——临时水封片、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离析法 3、详细说明生物绘图的具体步骤与要求 a、观察:细心观察,对各部分的位置、比例、特征等有完整的认识 b、起稿:勾画轮廓,用软铅笔(HB)勾勒观察对象的轮廓和结构 c、定稿:用硬铅笔(2H或3H)将全图绘出。用线条表示结构,线条要均匀,光 滑,用圆点表示各部分的对比度,点要圆。 d、标注名称:一般为直接标注,标出指示部位的名称,最好在右侧 e、核实全图:核实绘图内容,保持图画整洁,并在下方写图名称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根据观察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你都观察到了那些细胞器? 植物细胞:细胞壁——纹孔和胞间连丝 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和胞机制 后含物细胞核 细胞膜 观察到的细胞器有: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 液泡 2、植物细胞中后含物包括哪些,通常位于细胞的什么细胞器内? 1)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在造粉体内形成并贮藏 2)蛋白质——通常位于细胞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 3)脂肪和油——存在于白色体 4)晶体——液泡 实验三、植物分生组织和细胞分裂

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营养器官 1.茎的形态术语 根据茎的性质和寿命可分为: (1)木本茎,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具有木本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又可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 乔木:植株高大、主干显著直立,上部繁盛的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灌木:植株矮小,无显著主干,常于近地处分枝的木本植物。半灌木:外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 (2)草本茎: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具有草本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根据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 一年生草本:在一个生长季完成全部生长史的植物。 二年生草本: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在第一年生长,第二年开花结实直至枯萎死亡。 多年生草本:生存期超过2年以上的草本植物。植株地下部分生活多年,每年进行发芽生长,而地上部分每年生长季节末死亡。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 (1)直立茎:茎垂直地面直立生长。

(2)缠绕茎:茎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3)攀缘茎:茎柔软,不能直立,借助攀缘器官攀附他物上生。 (4)平卧茎:茎细长柔软,平卧地面生长。 (5)匍匐茎:茎平卧地面生长,节间极长,节上有不定根2.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 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 复叶:在一个叶柄上有两片以上的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总叶柄上着生的叶称为小叶,着生小叶的轴状部分称为叶轴。

3.描述10种植物的叶,并给出图片 ○1天竺桂 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直贯叶端,在叶片上部有少数支脉,基生侧脉自叶基1-1.5厘米处斜向生出,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有时自叶基处生出一对稍为明显隆起的附加支脉,中脉及侧脉两面隆起,细脉在上面密集而呈明显的网结状但在下面呈细小的网孔;叶柄粗壮,腹凹背凸,红褐色,无毛。

植物多样性 实验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 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1201班 姓名汪雪怡 学号2012119010134 成绩 日期2014年04月04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 (3) 二.实习内容 (3) 三、实习线路 (3) 四、实习过程 (3) 五、结果与分析 (9)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对植物标本馆中植物的观察,了解制作植物标本的几种方法,如风干标本、浸制标本、蜡叶标本等。 (2)认识更多自然界的常见植物,了解它们的各种特性,如植物的特征、习性与用途等,感受植物学的内在美和其中蕴藏的规律。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与标本制作等基本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识别植物。 二、实习内容 (1)通过比较和观察校园不同种类植物,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通过参观生命科学院标本馆,了解蜡叶标本的制作,并制作蜡叶标本。 (3)通过比较和观察植物界各大类群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初步掌握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方法和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的方法。 三、实习线路 2014年4月4号下午两点在生科院门口集合,由葛绪广老师带领我们进入生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随后又进入动物标本馆进行参观。 四、实习过程 1.风干标本 风干标本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置于空气流通的地方,让 它风吹日晒,自然干燥而成的标本。有些制成腊叶标本时不 易压干的,如向日葵花盘、石蒜鳞茎、鳄梨等,一般都制成 风干标本。 风干标本常用于生物学教学和农业科学研究。例如识别 水稻珍珠矮和矮仔粘的形态特征等,就要两者的全株、稻穗、 谷种等制成风干标本,以比较株高、有效分蘖、穗长、种子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课程实习 实 习 报 告 年级专业:13林学2班 学号:136725067 姓名:刘雨欣

一、实习目的: (1) 通过实习,认识更多的植物,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巩固加深印象。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实地实习考察。 (3)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标本的采集、制作进行实地教学,提高学生制作标本的能力。 (4) 老师对更多植物的特性、性状进行解析,对相似植物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理解。 (5) 了解更多植物的产地以及生活习性。 二、实习意义: (1) 通过实习锻炼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 (2) 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及巩固 (3)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通过实习加强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 三、实习任务: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进行植物认识和辨析以及采集标本的工作。 实习时间:2014年5月31号-6月2号 四、实习内容:在中华植物园里的每个地方认识它的特色植物,熟记和辨析。采集制作适合的标本。 五、标本制作方法: 1、标本的采集 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

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要有代表性。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好。 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2、植物标本的制作 工具:小刀、记录本、笔。 材料:标签、草纸(或报纸) 铺几层吸水性好的草纸,把采集来的标本放在纸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较长的标本可折成两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标签,再盖上几层草纸,这样,可使每件标本间隔着几层草纸置放,最后压好,拿到阳光下晾晒,每隔一定时间(24小时)用干草纸换去标本夹里的湿纸,连续换5天左右,标本就会完全干燥了,最后,把已经干燥的标本分别固定在纸上,并换上新标本,标本上要填写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的姓名。这样,一件植物标本就制作完成。 3、植物标本的保存 避光保存。阳光照射,标本易变色,失去原色。低温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杂菌生长,要避免经常搬动。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 篇一:药用植物学实验一1 实验一植物细胞、组织的观察及植物装片的制作方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植物细胞观察方法,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了解质体类型及特点。 2.掌握细胞后含物、细胞壁特化的主要类型及鉴别。 3.掌握各种成熟组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部位。 4.熟练植物制片技术操作和生物绘图方法。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 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尖头镊子、解剖针、刀片、剪刀、吸水纸、擦镜纸、纱布块、吸水纸、 蒸馏水、稀碘液、苏丹Ⅲ试液、水合氯醛、稀甘油、20%蔗糖液、间苯三酚试液、浓盐酸、黑墨水。 三、实验材料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制片、新鲜洋葱、新鲜女贞叶、新鲜

绿辣椒、新鲜红辣椒、番茄、萝卜、马铃薯块茎、姜块茎、无花果或秋海棠叶柄、夹桃叶、花生或蓖麻种子、半夏粉末、大黄粉末、黄柏粉末。 柿子胚乳细胞切片;南瓜茎横切永久制片、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松茎横切永久制片;洋葱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或洋葱根尖横切永久制片、黑藻顶芽纵切永久制片。 菠菜叶、油菜叶、油麦菜叶、小白菜叶或板蓝根叶、冬青叶、决明叶、薄荷叶、桑叶、桑枝、姜、橘子、半夏粉末。 芹菜、梨、豆芽、肉桂粉末、人参粉末、甘草粉末。 四、实验内容 <植物的细胞>: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①取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永久制片或用新鲜洋葱材料撕 取表皮制临时装片观察,可见表皮为一层细胞,其细胞多为近长方形,选择形状较规则、结构清晰的细胞移至高倍镜下观察,可分辨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结构。由于大液泡的形成,细胞核位于一侧,高倍镜下还可看见核仁。通过调节细调焦轮可使细胞的不同层次依次成像,加深对细胞立体结构的理解。 ②加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再加稀甘油。镜下观察细胞

植物学实验 细胞及细胞结构

实验二、细胞及细胞结构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特征; 2、了解后含物的种类与识别方法; 3、理解和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二、实验要求: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训练,基本掌握植物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步骤和方法,懂得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和特征,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征。根据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器具与用品:生物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纱布、吸水纸、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滴瓶、蒸馏水。 2、植物材料:蚕豆或花生种子、蓖麻种子、棉花种子、小麦颖果纵切制片、玉米、小麦颖果、水稻“种子”、洋葱鳞茎、黑藻叶、红辣椒、马铃薯块茎。 3、临时玻片标本片:洋葱鳞叶表皮细胞装片、马拉松块茎淀粉涂片、辣椒果皮临时玻片。 4、永久玻片:柿胚乳细胞胞间连丝制片、花生子叶制片、松木贯心纵切制片、水稻愈伤组织切片、夹竹桃叶横切制片、石细胞制片、洋葱根尖纵切片、蓖麻胚乳细胞切片、小麦颖果切片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1临时玻片标本切片的制作(按先后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取洋葱鳞叶片一片,用双面刀片在其上作3-5mm长宽的“井”字格轻轻划切;取已擦洗干净的载玻片与盖玻片各一枚,将载玻片置于座位前方的桌面上,滴加一滴蒸馏水于玻片中央;撕取一小片鳞叶,平铺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上方;用镊子夹取一枚盖玻片,先将盖玻片的一边与载玻片上的水滴边缘接触,然后自一侧轻轻放下(如突然放下,易产生气泡,影响观察),如已产生气泡,则在盖玻片一侧加少许蒸馏水,并用解剖针轻挑盖玻片一侧,再垂垂放下,可去除产生的气泡。 2、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结构观察 1).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结构观察 将制好的临时玻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低倍物镜观察,表皮细胞近呈六边形网格,选择图象清晰、结构完整的区域,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配合调节细调焦手轮,可观察到如下细胞结构层次(图2—1)。 细胞壁细胞壁近透明,用I-KI染色(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的边缘,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边吸水,稍等片刻后,染料即进入细胞),可见厚薄不均的细胞壁,且细胞壁中央较亮(胞间层)而两边较暗(初生壁),仔细调节细调焦手轮,可看到初生壁上有许多凹陷的区域——初生纹孔场。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报告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特征,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 功能。 实验器材:显微镜、草叶片、无菌注射器、盐水、玻璃片、垫片、草细胞标本。 实验步骤: 1. 取一片新鲜的草叶片,放入无菌注射器中,注入适量的盐水。 2. 将草叶片置于玻璃片上,用剪刀轻轻剪开表皮和叶肉组织,取得一小片草细胞标本。 3. 用滴管将一滴盐水滴在草细胞标本上,覆盖一片垫片。 4. 用镊子将垫片取下,放在显微镜物镜下进行观察。首先用放大镜将标本放大到适 当的倍数,然后进一步放大,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实验结果: 1. 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比较厚实,由纤维素和其他多糖构成。细胞壁可保证 细胞在环境变化下的稳定性和保护细胞免受机械伤害。 2.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内和外环境的隔离层。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分为内外两层, 其中内层富含磷脂和蛋白质,外层则横跨于其外部,形成异构鞘。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起 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物质称为细胞质,主要由水分和溶质构成。细胞质中含有各 种酶、核酸、膜蛋白、细胞骨架等物质,可满足植物细胞的生物学活动所需。 4. 细胞核:细胞核是植物细胞的控制中心,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外核含有许多孔隙,可以与细胞质交流;内核则包裹着核染色质,内核和外核之间相互隔离。核染色质是蕴含 着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是细胞有序生长和分裂的重要因素。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特征,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同时也体现了细胞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这次实验的成功为我们探究细胞生物学的研究 提供了一定帮助,相信我们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会不断深入,为植物学及生命科学的 研究贡献更多重要信息。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的应用与观察 引言: 显微镜是植物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本次实验旨在探索显微镜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深入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一、显微镜的原理与使用 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利用光线的折射和放大原理,使我们能够观察到肉眼 无法察觉的微小结构。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复合显微镜,它由物镜、目镜和 光源组成。首先,我们需要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使其合适地放大样本。其次,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和对焦,确保显微镜能够清晰地显示细胞结构。 二、植物细胞的观察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植物叶片作为观察对象。首先,我们将新鲜的叶片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通过调节焦距,我们可以看到叶片中的细胞。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清晰可见。我们还发现了叶绿体,这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 作用的重要器官。通过观察叶绿体的形状和数量,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光合效 率和生长状态。 三、细胞分裂的观察 除了观察静态的细胞结构,显微镜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在实 验中,我们选取了植物根尖细胞进行观察。通过放大显微镜的倍数,我们可以 看到细胞核的变化。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逐渐分裂成两个子核,并最终 分离成两个新的细胞。这个过程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通过观察细胞分裂,

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细胞增殖的机制。 四、显微镜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显微镜还可以帮助我们检测植物病原体。在实验中,我们将病叶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放大显微镜的倍数,我们可以看到病 原体的形态和数量。这对于植物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 察病原体的特征,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显微镜不仅可以帮助我 们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分裂和病原体检测。这些 观察结果对于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显微镜作为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将继续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 构 摘要: 本实验主要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探讨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显微镜可以显著增强对植物细胞的观察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引言: 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它可以放大细小的物体并让其清晰可见。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对于研究植物生长和发展过程至关重要。因此,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生物学。 材料与方法: 1.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显微镜和玻璃片。 2.取一块植物组织,如鲜叶片或根尖组织。 3.将植物组织切片,切片厚度约为0.1毫米。 4.将切好的植物组织放在玻璃片上,再叠加一片盖玻片。 5.将叠加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平台上。 6.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强,以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7.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进行观察,并调整物镜的放大倍数。 8.通过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强,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结果与讨论: 我们使用上述的方法观察了鲜叶片和根尖组织的植物细胞。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组织层次。主要观察到的结构包 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 植物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围结构,其由纤维素组成。细胞壁可以提 供对细胞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还可以通过孔道与相邻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质是细胞内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器的区域。细胞质中含有许多细 胞质器,如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这些细胞质器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线粒体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高尔基体参与蛋白 质合成。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着遗传信息。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编码了细胞的遗传信息。细胞核还包含着 核仁,核仁参与转录过程。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 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等组 成部分。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生物学具有 重要意义。

苹果横切面结构图植物学实验报告

苹果横切面结构图植物学实验报告 这次我们的苹果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横切面结构的研究。横切面结构这个很简单的东西我们平时在看文章上面看过很多次,因为我们也在做这个的相关实验。那么苹果什么是横切面呢?横切面又分为横切线面和纵切面这两种类型。在我们做这个课题之前我们对横切面结构有很多的了解,但是我们对横切面结构里面所包含一些东西并不是很清楚。这次我们去实验室了之后就是按照这个原理做了实验。 1.横切面结构的形成过程 在苹果开花的时候,雄蕊就会先来一个大迁移行为去掉雌蕊里面的雄蕊,然后还会再来一个新的迁移行为。这个迁移新的花粉就会经过植株上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但是在花序分化开花结果之后再来一个大迁移行为就可以去掉雄蕊里面所有的孕酮物质和一些营养物质了,所以说苹果树最终就是由雌蕊分而化开了随后雄蕊分蕾开了,同时在雌蕊的上面还生出几个小花蕾。到开花后雄蕊和卵分离在形成一个新的胚珠,这个过程到苹果长到一定程度之后,雌核分蕾开了。 2.通过横切面的发现 我们发现的第一个苹果横切面结构在我们拿到的样品上面就有表现。苹果的花瓣为一种正圆形、一种弧形或者是两种花瓣形之类的形状。通过苹果花瓣的形状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花瓣组成一个花瓣、有一个花瓣。这样的一种苹果品种它就叫“乔纳森”、“富士”等品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乔纳森苹果,因为它花朵的形状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苹果比较喜欢在阳光照射下生长。所以我们选择从苹果花瓣这一部分做实验的原因就是因为能够观察出

乔纳森苹果所具有更好的光线条件这一点。再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苹果叶片可以表现出比较典型的“倒V”状纹路。 3.结论与建议 通过这次的苹果横切面结构实验,我对我们苹果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研究苹果品种的横切面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因为苹果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而且有很多学问。首先苹果是一种非常好的水果,我们在食用苹果之后一定要充分了解它的这些特性,这样才能将这种水果吃好,吃新鲜。其次还要充分了解苹果里面的一些信息,因为苹果里面我们有的植物也是有一些生物信息,但是有些生物信息我们并不是很清楚。而植物里面的植物生物信息如果我们掌握了,那么我们就能更加的了解植物里面哪些生物信息是非常有意义哒。最后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个实验能够让更多大学生知道苹果是有哪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横切面结构类型,让他们在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

校园植物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实验报告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家园,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激发广大学生学习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兴趣,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校园植物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邀请植物学专家走进南京十余所国际生态学校、环保小局长学校等环保特色中小学和幼儿园,结合校园植被分布情况,调查了解校园内或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孩子们从与自然的交流中,培养一种自然情怀,拥有一双感受美的眼睛,感悟生命的伟大,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自然生态安全屏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四十四中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我们高一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

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野生类不列为次研究范围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2017 年4 月到2017 年5 月 五、研究成员生物兴趣小组 六、指导老师:xxx 七、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 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探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下的植物叶片进行测量,研究了它们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三大因素,其中光照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引言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代谢过程,叶绿体是其发生的主要场所。光合速率是衡量光合 作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植物生长状况和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参数。在不同的环境条 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会发生变化,因此探究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规律非常重要。 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绿豆、淀粉碘液、酒精、液氮。 实验设备:光照强度计、温度计、二氧化碳计、恒温水浴器、叶绿素荧光测定仪、液 体氮保温饮水机。 实验方法: 1. 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取一片绿豆叶片,将其放入恒温水浴器中,以25℃的恒温条件下进行测量。使用光照强度计分别测量2500 lx、5000 lx、7500 lx、10000 lx、12500 lx下的光照强度。在测 量前,让叶片充分适应光照环境。在每个光照强度下,测量10min,并记录每分钟的CO2 浓度变化值。 将一片绿豆叶片放入恒温水浴器中,使用叶绿素荧光测定仪进行测量,分别将水浴器 的温度设置为5℃、15℃、25℃、35℃、45℃。在每个温度下,测量10min,并记录每分钟的光合速率变化值。 结果 在25℃下,分别测量了2500 lx、5000 lx、7500 lx、10000 lx、12500 lx下的光合速率。数据见表1。 光照强度(lx)光合速率(μmol/m²s) 2500 2.80

【实验】植物调查实验报告

【关键字】实验 植物调查实验报告 篇一: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1 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 2、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 3、了解生活型谱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2、实验原理 1. 生活型(life form) : ? 生物对外界环境综合适应的外在表现形式。 ?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特别是对气候的适应而在外貌上的反映。? 特定环境下不同科属的植物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 ? 生活型是植物对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包括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只要物种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而且在外貌特征上相似,它们就属于同一生活型。 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按植物的越冬休眠芽的位置与适应特征,将高等植物分为五大生活型类群: ①高位芽植物(Ph)。其芽离地面高,完全受气候的影响。在温暖和潮湿地区很多,不需要保护。5个亚型是:大高位芽植物(MG)(植物体超过30米以上的大乔木)、中高位芽植物(MS)(高8~30米的中乔木)、小高位芽植物(M)(高2~8米的小乔木和灌木)、矮高位芽植物(N)(高2米以下的灌木及小灌木)、攀援植物(S)(没有高度限制,在温暖潮湿地区占优势); ②地上芽植物(Ch)。草本或木本植物,芽紧贴地面,冬季被雪覆盖保护,包括北极地区和高山寒冷气候下的植物,温带也有分布; ③地面芽植物(HK)。芽的一半埋在土层顶部或腐殖质层中,地上部分冬季全部死亡。温带多年生草本大多属此类; ④隐芽植物(K)。芽完全埋在土中或水中,以适应寒冷或干旱的气候,冬季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部分死亡。如球茎、块茎、根茎植物; ⑤一年生植物(T)。 植物生活型图解 2. 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 ? 生长在同一地区的所有植物中各生活型的数量比例(百分数)就是该地区的植物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 ? 生活型谱不但反映当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而且反映该地区气候特点。温暖潮湿地

白菜实验报告

白菜调查报告 在2013年9月16日到2013年10月28日这段时间内,我们对白菜的生长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定期 调查,调查的频率是每周一次。调查及分析如下: 一、大白菜生长调查 1. 调查数据记录汇总 调查对象:试验田白菜调查区第8、9、10行最外端的3棵白菜,分别编号为1、2、3。 说明: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所调查的编号为2的白菜生长异常,没有结球,叶子呈现细长条状向上直立生长,所以我们没能继续观察进入结球期后2号白菜的生长状况。 调查心得:在对白菜生长的连续调查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对于白菜调查的项目和方法有了熟悉的体会,能够熟悉的了解白菜的生长规律,以及在实际的生产当中白菜的产量有哪些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 2.白菜生长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我们获得的原始数据对株高、开展度以及叶球大小的数据进行了汇总计算了3棵白菜 的平均值如表二: 调查日期 2013/9/16 2013/9/23 2013/10/8 2013/10/14 2013/10/21 2013/10/28 株高(cm) 28.7 36.8 47.9 47.6 48.9 50.6 开展度(cm) 53.667 63.733 69.8 81.3 80.8 80.3 叶球大小(cm3) 1799.14 1898.64 1994.88 2088.46 依照表二可以做出白菜株高、开展度、叶球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图2、图3: 从大白菜生长的株高和开展度(图1、图2)来观察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前期随着白菜的生长植 株的高度和开展度都增加,而白菜的株高在10月上旬开始趋于稳定而,植株的开展度从十月中旬开始趋于稳定,这是因为白菜的生长进入了结球期,主要进行叶球的生长和充实,株高和开展度不在有大幅度的增长。 白菜于10月上旬进入结球期,叶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从调查的数据作出的叶球体积曲线来看, 叶球体积的增大有线性的趋势,但由于调查的样品数量有限不能确定线性增长速率的普遍性。在白菜结球后, 植株的株高和开展度都趋于稳定,所以叶球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叶球的直径,所以叶球的增大是由于叶球得到充 实后叶球的直径增大。 二、收获后大白菜植物学性状调查 1.白菜收获后我们对大白菜的植物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见表 2. 2.白菜品种中白76产量测定: 根据实测的有关种植密度的数据以及表2中经济性状的考查可以对中白76进行测产。计算过程如下:行长:5.85m 株数:14 行距:80~85cm 每亩的株数=5.85×0.825×14=1935棵单个毛菜重量: 3.39kg 667 单个净菜产量:2.034kg 中白76的毛菜产量:3.39×1935=6560kg 中白76的净菜产量:2.034×1935=3936kg 3. 白菜解 剖调查: 4. 调查分析:我们所测的一颗中白76的净菜率是60%,与查的资料中75%左右的净菜率有较大的差距,与资料中显示的4kg左右的毛菜重量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测得的亩净菜产量与中白76的高产水平还是 有一定差距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有:我们测的白菜的样本很小只有一株,具有特殊性不能反映种植中 大多数白菜的经济性状情况;测得的毛菜产量与现实中种植的中白76的毛菜产量差距不大,但是净菜率不高 造成我们的净菜产量没有体现出中白76净菜率高的优势,可能是因为种植过程中因为人的活动或病虫害对白 菜植株的外围叶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使得构成产量的净菜重量减小;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在考查净

药用植物学总结范文

药用植物学总结范文 师学院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习地点:省市紫蓬山景区 实习时间:2022年5月26日 年级专业: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报告评分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巩固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的特征及其经济价值。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4.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和掌握植物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 5.识别药用野外植物,掌握植物拉丁学名、药材学名,熟悉药用植物野外生长环境,实地考察。

6.识野外药用植物的特征及相关科、属特征和药用价值,采集野外药 用植物,植物标本的鉴定,植物拉丁学名和药材学名确定。 二、实习单位概况 位于紫蓬山山脚,位于省市紫蓬镇南,距离市区约18公里。 三、介绍当地至少20种常见药用植物(写出植物中文名称)的鉴别要点 及疗效应. 1.夏枯草,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带紫色。叶长卵形。轮伞花序密 集茎顶成粗穗状,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全草或花序(果穗)能清肝 明目,清热散结,降血压,常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2.荔枝草,唇形科。 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多分枝。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 多数须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3.羊蹄,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基生叶长圆形或披针状长 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心,边缘微波状,花序圆锥状,花两性,多 花轮生;根入药,有小毒。凉血止血,通大便,解毒,杀虫。用于大便秘结,淋浊,黄疸,吐血,肠风,秃疮。 4.鼠曲草,菊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上 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 寻常用药,服还有降血压、降尿酸疗效。 5.平车前,车前科。

实验一至实验八 观赏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观赏植物的形态观察与辨识 1.植物的叶分为那几种类型?什么是羽状复叶、三出复叶、单身复叶? (1)单叶、复叶、羽状复叶、三出叶、掌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和单回羽状复叶、三出复叶、单身复叶。 (2)羽状复叶:3枚以上的小叶排列在叶轴的左右两侧,呈羽毛状,如蚕豆、月季等的叶。 三出复叶:仅有3片小叶着生在总叶柄的顶端。 单身复叶:形似单叶,可能是三出复叶的一退化类型,其两侧的小叶退化不存在,顶生小叶的基部和叶轴交界处有一关节,叶轴向两侧延展,常成翅,如柑桔、金桔等的叶。 2.什么是叶序?叶序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1)叶在茎上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 (2)叶序的类型 簇生:2片或2片以上的叶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茎上,称为簇生。例如,马尾松是2针一束,白皮松是3针一束,银杏、雪松多枚叶片簇生。在某些草本植物中,茎极度缩短,节间不明显,其叶恰如从根上成簇生出,称为基生叶,如蒲公英、车前草。基生叶常集生成莲座状,称为莲座状叶丛 互生:在茎枝的每个节上交互着生一片叶,称为互生,如樟树、向日葵。叶通常在茎上呈螺旋状分布,因此,这种叶序又称为旋生叶序。 对生:在茎枝的每个节上相对地着生两片叶,称为对生,如女贞、石竹。有的对生叶序的每节上,两片叶排竹列于茎的两侧,称为两列对生,如水杉。茎枝上着生的上、下对生叶错开一定的角度而展开,通常交叉排列成直角,称为交互对生,如女贞。 轮生:在茎枝的每个节上着生三片或三片以上的叶,称为轮生。例如夹竹桃为三叶轮生,百部为四叶轮生,七叶一枝花为5~11叶轮生。在各种植物中,绝大多数植物具有一种叶序,也有些植物会在同一植物体上生长两种叶序类型。例如圆柏、栀子花具有对生和三叶轮生两种叶序;紫薇、野老鹤草有互生和对生两种叶序;金鱼草甚至可以看到互生、对生、轮生三种叶序。 3.简述白玉兰、紫荆花的构造。 白玉兰: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紫荆花:常绿小乔木,单叶互生,革质,阔心形,先端2裂深约为全叶的1/3左右、似羊蹄状。花为总状花序,花大,盛开的花直径几乎与叶相等,花瓣5枚鲜紫红色,间以白色脉状彩纹,中间花瓣较大,其余4瓣两侧对成排列,花极清香。 4.花被、花冠、花萼、雌蕊群、雄蕊群、两性花、单性花的概念。 花被:是一朵花中的花萼与花冠的合称,位于雄蕊和雌蕊的外围。 花冠:全部花瓣的统称; 花萼:萼片的统称,位于花冠下方; 雌蕊群: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总称; 雄蕊群: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的总称; 两性花:指被子植物的一朵花,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这种花称为两性花; 单性花:被子植物花的一类,与两性花相对,指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 5.什么是花序?总状花序、柔荑花序有啥特点?举例说明。 花序是花在花序轴(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 总状花序:花轴单一,较长,自下而上依次着生有柄的花朵,各花的花柄大致长短相等,开花顺序由下而上,如紫藤、荠菜、油菜的花序。 柔荑花序:花轴较软,其上着生多数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雄花或雌花),花无花被或有花被,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开花后常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的花序;栎、榛等的雄花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