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转型案例
资源终将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

11/2013 New Economy Weekly / 新经济导刊 / 43资源终将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OVERSEAS海 外——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编译/辛妍2013年7月18日,背负超过180亿美元债务的底特律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的城市。
作为国家汽车产业的故乡,底特律一度是美国工业实力的象征,最近却成为了市区老化、充满犯罪和绝望的典型案例。
底特律的破产申请让市政债券持有人、政府雇员以及遍布美国大城市的城镇居民不寒而栗。
因为美国最大的61个城市中,有许多都面临着和底特律类似的困扰。
或许底特律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的城市,但它并不是唯一一个。
据《经济学人》估计,如果要恢复底特律,必须至少要投资12.5亿美元用于恢复像警察和消防队员一类的服务队伍,减轻城市衰败,并改善城市老旧的IT 系统使之现代化。
然而,底特律将要得到的3亿美元联邦援助中的大约一半要专门用于移走摧毁的建筑。
底特律的复苏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全球有许多像底特律这类以资源为基础,或依赖于单一的传统产业发展的城市,而这类城市似乎总是难以逃脱“建设-发展-萎缩-废弃”的命运。
由于长期依赖资源开采或发展单一传统产业,在经历长期的发展后,这些城市通常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尴尬境地。
所有这些都带来了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和谐,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城市由于资源而兴旺,却也因为资源而逐渐消亡。
然而,不能因为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困境就悲观的认为城市转型遥不可及。
事实上,国外许多资源型城市依托文化已经转型成功。
本文所述的匹兹堡、利物浦和鲁尔就是这样的案例。
美国匹兹堡匹兹堡是许多世界著名公司的摇篮,包括亨氏、美国钢铁公司、Mylan 实验室等。
它也是一些著名企业的故乡,包括美国拜耳和美国铝业公司的运营中心等。
从贸易和制造业,到文化产业和绿色经济,匹兹堡的发展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史。
在美国的著名城市中,匹兹堡因其不断上升的生活质. All Rights Reserved.量和不断下降的人口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方。
底特律案例 美国锈带城市转型经验:成功、失败与借鉴

问题之二: 靠文化娱乐经济,能否复兴?
旅游、会展
休闲、娱乐
底特律转型失败原因 及经验借鉴
原因一:错误的转型措施 借鉴一:城市不是建造出来的,而必须依靠可持续
的产业发展
原因二:单一产业过度垄断 借鉴二:培养产业创新基础:多样化的产
业,企业家创新精神,以及高素质 的人力资本
• 最可怕的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原有产业将 城原因市三的:产恶化业的创种新族关能系力完全抹杀
2. 大公司垄断vs.企业家创新精神
• 汽车业产生时:
• 125家公司 • 企业家创新精神迸发
• 衰退时:三大巨头垄断且高度垂直整合
“当大公司倒下时,企业家创新精神起来了”
3.人力资本低下vs.高素质的劳动力
美国城市居民大学毕业生比例(1970,2010)
50.0 40.0 30.0 20.0 10.0
151.1
140
120
99.4
102.8
100
80
71.4
60
40
28.6
20 0.1 0.9 4.6 11.6
0
1820 1830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成功转身 的匹兹堡
*将近70所大学 *机器人 *医疗 *艺术和创意
底特律:辉煌vs.衰败
主要内容
1. 底特律城市转型:失败原因及经验借鉴 2. 锈带城市转型的一般经验
地理位置:五大湖核心区位
五大湖区域
底特律百年兴衰
底特律人口变迁
200
185.0
180 160
美国底特律市衰败的原因及启示

近来,美国底特律市爆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已由密歇根州政府宣布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被接管的最大城市。
总结底特律市衰败的教训,对于健康持续地推进我国城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底特律市深入发展陷阱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底特律市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2008~2012年,政府长期负债从86亿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净资产从12.6亿美元减至-3.7亿美元。
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与产业衰退相互交织,使底特律市陷于破产。
20世纪上半叶,底特律聚集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产业巨头,成为举世闻名的“汽车城”。
1929年底特律的汽车产量占美国的80%和全世界的70%。
汽车产业的兴盛吸引了大量美国南部居民,底特律市的人口迅速增长,并在1950年达到185万的峰值。
然而,目前底特律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底特律市“产业空洞化”严重,徒有“汽车城”虚名,三大汽车厂商中只有通用汽车的总部还在底特律市。
1990年以来,底特律市的失业率长期维持在10%以上的高水平上,2009年甚至达到24.9%,2012年仍高达18.6%。
从收入水平看,2010年底特律市人均收入仅1.5万美元,远低于州3.6万美元和全国4万美元的水平。
底特律市总人口从1950年的185万,锐减至2010年的71万。
从社会治安情况看,底特律市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受这些因素影响,作为地方重要税源的房地产市场持续走低,房屋总价的中位值仅有8.6万美元,总空置率达22.8%。
二、底特律市衰败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未能实现产业转型城市的生命和活力源于城市的产业。
对于一个大城市来说,要想实现经济的持久繁荣,必须具有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体系。
只有生产专业化,城市才有竞争力;只有结构多元化,城市才有持久的竞争力。
底特律衰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主导产业单一,在传统的汽车产业夕阳西下时,没有培育出可以替代汽车产业的主导产业。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条:(一)美国独特的政治体制固化了底特律市产业单一化的格局在美国的“许可性建制法”体系下,地方选民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成为自治法人。
公共政策学案例:拖车问题案例资料

案例:底特律的拖车居住者问题这是美国密其根大学的研究生进行的一次实证研究, 他们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的数据来分析社会问题的自然发展史。
拖车居民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 年的春天。
当时只是在城市的外围地区出现了一小片营地, 大概住有8 户到10 户人家。
这些居住者大都是产业工人, 他们以自己的拖车为家, 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
当时在底特律并没有人觉得拖车居民构成了社会问题。
底特律的三家主要报纸都没有报道这方面的情况, 市警察局、卫生部门、社会工作机构的档案文件中对此也没有任何记载。
尽管住在这个营地附近的居民每天都可以看到住在拖车里的那些人, 但他们坚持认为“根本没有什么麻烦”。
然而, 形势发展得非常快, 不知不觉中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到1930 年, 在城区范围内已经有了4 个象模象样的拖车营区。
到了1935 年, 这个数目上升为9 个。
在这9 个营区中, 有5 个营区的居民丝毫没有暂时居住的迹象, 他们干脆把车轮从拖车上卸下来, 放到锯木架上一分为二, 看似准备永久性地居住下来。
随着拖车和拖车式活动房屋居住者人数的不断增多及其营区的不断扩大, 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公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从报刊的专栏、邻居的闲谈、居民们向新闻媒体和市政当局表达的正式抱怨、以及底特律市官方机构所发布的有关言论来看, 底特律市的拖车居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
通过对底特律市三家报纸内容的调查发现, 直到1925 年1 月才看到有一家报纸发表了一条有关的新闻, 对某个拖车营区“过分吵闹”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在此之前, 无论是消息栏目还是评论栏目都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情况。
在接下来的十年期间, 即1925 年~1935 年, 相关报道的数量稳步上升。
在1936 年~1937 年两年内, 这种新闻报道的频率达到了最高峰。
如果需要对这些新闻的性质加以解释的话, 我们可以说在1930 年之前, 报道的主旨更多的是猎奇和娱乐而不是提出警告。
工业产业衰败案例

工业产业衰败案例那我给你讲讲美国底特律的故事吧。
底特律啊,以前那可是个超牛的工业城市,汽车工业是它的拿手好戏。
你想啊,满大街跑的汽车好多都和底特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福特、通用这些汽车大牌都在那扎根呢。
可是呢,这底特律就像一个一路狂奔却不看路的选手。
它把宝都押在汽车制造这一个事儿上了。
这汽车行业要是一帆风顺还好,但是呢,世界在变呀。
别的国家开始生产又便宜又好的汽车,底特律的汽车竞争力就下降了。
而且他们也没想着早点转型或者多搞点别的产业。
再加上底特律当地的社会问题也不少。
犯罪率就像火箭一样往上蹿,好多人都不敢在那生活或者投资。
慢慢地,汽车工厂开始关门大吉,工人一个个都失了业。
城市没钱了,公共服务也越来越差,那些高楼大厦就像被抽走了灵魂一样,变得破破烂烂。
底特律就从一个工业明星城市,一下子衰败成了一个到处是废墟、人去楼空的地方,简直就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还有咱们国内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就说东北的一些靠煤炭发家的小城吧。
以前那煤炭挖出来就跟挖金子似的,整个城市就靠着煤炭这一个产业过得风生水起。
但是呢,煤炭总有挖完的一天。
这就好比一个人天天吃老本,不考虑以后。
这些城市就光盯着煤炭,没想着发展点别的新玩意儿。
等到煤炭资源快枯竭的时候,问题就全来了。
矿井一个个关闭,工人下岗,整个城市就像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
城市里到处都是灰扑扑的,因为没钱去搞新的建设。
那些和煤炭相关的企业也跟着不行了,产业链断得七零八落,曾经热火朝天的工业城市就这么变得冷冷清清,就像一个被时代遗忘的角落,只剩下一些回忆和空荡荡的厂房在那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从汽车之城到自行车之都底特律的轮回转型之路

辉煌一时的“汽车城”底特律在经历了近年的破产危机后已经成为工业城市衰败的全球样本。
现如今,这座城市的企业家和执政者决定用自行车来复兴底特律。
他们能成功吗?1896年,一间配有大礼堂和保龄球馆的豪华会所在底特律开幕。
《底特律自由新闻》当时称它“是整个西方迄今为止建成的、最高级的私人会所”。
这间会所4万美元的总投资(大约相当于今天100万美元的购买力)由底特律市“骑行者俱乐部”的450名会员共同筹得――这个“骑行者俱乐部”的成员全都是自行车的爱好者,它的成立从侧面反映出底特律曾经有过的、一段不为人知的自行车城市文化。
在19世纪末,新兴工业城市底特律一度聚集了超过300家自行车制造厂,它的市民也曾是自行车的忠实粉丝。
然而就在会所建成的同一年,底特律的首辆内燃汽车在伍德沃德大道上路了。
这辆汽车的发明者查尔斯?布拉德?金曾是一家自行车厂的老板,但现在,他决定引领一场出行方式的大革命。
不久之后,几乎所有底特律的自行车商都开始试着研发自己的汽车产品,其中就包括今日大名鼎鼎的福特和道奇。
在市内,自行车修车铺也开始被一个又一个的加油站和汽修店所替代。
不到10年之内,底特律的自行车年销售额就从120万美元跌到了16万美元。
当1928年福特公司在底特律市郊建起来一家崭新的汽车工厂时,整个美国一年产出的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万――这些故事成就了底特律在二战之后的“汽车城”美誉,也为这座城市21世纪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2004年,有着76年历史的这间福特工厂最终结业。
汽车行业的专家们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压垮底特律的最后一根稻草,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移(往美国南部和发展中国家)早已让底特律出现“空心化”的情况。
据密歇根州汽车工会2004年的统计,底特律的工作岗位比起90年代初期已经缩减了惊人的三分之二,城市的衰败早已开始。
现在,历史开始了新的循环。
经过了大风大浪的底特律人开始思考,能否让自己的城市像一些欧洲城市一样,复兴19世纪的自行车文化,重建一个后工业化时代的环保都市。
底特律汽车产业转型失败及启示

收 稿 日期 :0 2 0 —0 修 订 日期 :0 2 0 — 0 2 1 —6 1 ; 2 1 — 8 1
第 2 l卷 第 3期 2 0
Vo . 1. . 1 2 No 3 S p. e ,2 0 1 2
W ORLD REGI ONAL S UDI T ES
底 特律 汽车产 业转型 失败及启示
刘 艳 艳 0 ,
(. 东 商 学 院 资 源 与 环 境 学 院 , 州 5 0 2 ;. 山 大 学 地 理 科 学 与 规划 学 院 , 州 5 0 73 1广 广 13 0 2 中 广 1 2 5
第 二次世 界大 战期 间 , 工业 尤其 是军火 产 品的 需求急剧 增加 , 特律 充分利 用 旺盛 的 重 底 国防需 求 , 为美 国和 世界 提供 了大 量 汽车 , 同时也将 生 产 流水 线转 向军事 硬件 、 飞机 坦 克和 其它 运载 工具 的大 批量 生产 ( 1 4 — 9 7年 间 , 特 律制 造业 就业 率提 高 了将 近 4 % , 如 9 0 14 底 0 ) 并 充分 发挥 利用其 发达 的水 陆交通 优 势 , 使底 特 律成 为军事 工业 综合 体之 一 [。
随着底特律的通用、 福特 、 克莱斯勒三大汽车 巨头地位的确立 , 围绕三大企业集 团形成 了联系 紧密 的多个 生产 体系 , 也吸 引 了从零件 制造 、 融服务 到汽 车维 修公 司等 为汽车 产业 金
国外收缩城市案例

国外收缩城市案例
那我给你说说美国的底特律吧。
底特律啊,以前那可是超级牛的汽车城呢。
就像一个汽车的超级王国,满大街都是和汽车有关的产业。
福特、通用这些汽车大牌都在那扎根。
可是呢,后来就慢慢不行了。
为啥呢?一方面汽车产业竞争越来越大,其他国家的汽车做得越来越好,底特律的汽车厂订单就少了很多。
再加上城市规划没跟上趟儿,种族问题也闹得挺凶,治安变得特别差。
好多人就开始往外跑了,房子空了,工厂也荒废了。
你走在底特律的街上,能看到好多破破烂烂的建筑,就像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佬,一下子落魄了。
那些废弃的工厂就像一个个巨大的伤疤,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衰落。
还有德国的莱比锡,这个城市曾经工业很发达。
不过后来产业转型的时候没那么顺利。
比如说,传统的制造业因为成本啊、技术更新啊这些问题,开始走下坡路。
新的产业又没那么快能撑起来,就业机会就越来越少。
年轻人一看,在这儿没什么发展前景啊,就跑到像柏林、慕尼黑这些发展得更好的城市去了。
结果莱比锡的人口就不断减少,城市里有些地方也是变得冷冷清清的,房子啊,公共设施啊,都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大公司垄断vs.企业家创新精神
• 汽车业产生时:
– 125家公司 – 企业家创新精神迸发
• 衰退时:三大巨头垄断且高度垂直整合
“当大公司倒下时,企业家创新精神起来了”
3.人力资本低下vs.高素质的劳动力
%
美国城市居民大学毕业生比例(1970,2010)
50.0 40.0 30.0 20.0 10.0
业,企业家创新精神,以及高素质 的人力资本
原因三:恶化的种族关系 借鉴三:良好的社会群体(族群)关系,是城市成功发展
转型的社会基础
1. 让工厂回来
1981年,强行拆迁1400户(约4000人)人家,以便通用汽车公司建造高科 技工厂,但实际雇佣了1300名员工。
2. 大规模建造(城市更新)
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1977)
120
100 80
99 99 96 92 91 84
71
76 82 83
60
56 63
40 20
0
44
29
1
1
4
8
9
16
34 22 12 11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骚乱之后,白人剧减
白人% 黑人%
主要内容
1. 单一产业垄断 vs. 产业多样化
当年汽车业产生时, 多样化的产业基础…
芝加哥vs.底特律
芝加哥:成功转型的世界城市
多样化的产业 • 制造业
– 钢铁 – 机器
• 农产工业 • 运输与物流
为多样化产业全球化服务的需要,导 致了知识经济的生产,芝加哥从工 业城市转变为以金融、法律等服务 为主的全球城市。
99.4
102.8
100
80
71.4
60
40
28.6
20 0.1 0.9 4.6 11.6
0
人口(万)
1701 1820 1830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0.0
旧金山
纽约
芝加哥 底特律
2010 1970
排名: 4
12
18
65
底特律转型失败原因 及经验借鉴
原因一:错误的转型措施 借鉴一:城市不是建造出来的,而必须依靠可持续
的产业发展
原因二:单一产业过度垄断 借鉴二:培养产业创新基础:多样化的产
业,企业家创新精神,以及高素质 的人力资本
原因三:恶化的种族关系 借鉴三:良好的社会群体(族群)关系,是城市成功发展
人民捷运(1987)
3. 文化与消费
汽车城赌场(1999) 河滨改造
老虎队赛场(2000)问题一:城市能否靠建造复兴?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1977)
人民捷运
大规模建造 使城市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大规模建造后, 基础设施进一步过剩
人口(万)
底特律人口变迁
200
185.0
180 160
156.9
业,企业家创新精神,以及高素质 的人力资本
原因三:恶化的种族关系 借鉴三:良好的社会群体(族群)关系,是城市成功发展
转型的社会基础
底特律转型失败原因 及经验借鉴
原因一:错误的转型措施 借鉴一:城市不是建造出来的,而必须依靠可持续
的产业发展
原因二:单一产业过度垄断 借鉴二:培养产业创新基础:多样化的产
1.要塞/市镇 2.商贸重镇 3.工业之城 4. 汽车之城
(一)早期
(二)工业化
(1701-1860)
(1861-1950)
5.去工业化 6. 转型失败
(三)去工业化 (1951-)
底特律转型失败原因 及经验借鉴
原因一:错误的转型措施 借鉴一:城市不是建造出来的,而必须依靠可持续
的产业发展
原因二:单一产业过度垄断 借鉴二:培养产业创新基础:多样化的产
美国锈带城市转型经验: 成功、失败与借鉴
Rust Belt
Sun Belt
•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 Erie, Pennsylvania • Bethlehem, Pennsylvania • Youngstown, Ohio • Canton, Ohio • Cleveland, Ohio • Steubenville, Ohio • Gary, Indiana • Flint, Michigan • McKeesport, Pennsylvania • Wheeling, West Virginia • Detroit, Michigan • Milwaukee, Wisconsin • Buffalo, New York • Rock Island, Illinois • Baltimore, Maryland
1. 底特律城市转型:失败原因及经验借鉴 2. 锈带城市转型的一般经验
问题之二: 靠文化娱乐经济,能否复兴?
旅游、会展
休闲、娱乐
底特律转型失败原因 及经验借鉴
原因一:错误的转型措施 借鉴一:城市不是建造出来的,而必须依靠可持续
的产业发展
原因二:单一产业过度垄断 借鉴二:培养产业创新基础:多样化的产
业,企业家创新精神,以及高素质 的人力资本
• 最原因可三怕:的恶化不的是种去族关工系业化,而是原有产业将 城借鉴市三的:产良转好型业的的创社社新会会群基能体础力(完族群全)抹关杀系,是城市成功发展
151.1
140
120
99.4
102.8
100
80
71.4
60
40
28.6
20 0.1 0.9 4.6 11.6
0
1820 1830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成功转身 的匹兹堡
*将近70所大学 *机器人 *医疗 *艺术和创意
底特律:辉煌vs.衰败
主要内容
1. 底特律城市转型:失败原因及经验借鉴 2. 锈带城市转型的一般经验
地理位置:五大湖核心区位
五大湖区域
底特律百年兴衰
底特律人口变迁
200
185.0
180 160
156.9
151.1
140
120
转型的社会基础
“城市危机的起源: 战后底特律的种族和不平等”
白人的郊区化(1950-1960)
1967年骚乱
43人死亡, 467人受傷, 超過7,200人被捕, 超過2,000座建築物受破壞
“Burn, Baby, Burn”
“底特律从未从那场灾难中复原”
%
底特律种族构成变化(190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