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成功心理学期末论文》

《祝你成功心理学期末论文》
《祝你成功心理学期末论文》

自助者天助之

这学期选修了卢家楣老师的《“祝你成功”心理学》,我感到非常幸运,上他的课心情总是很愉悦,卢老师喜欢将丰富生动的案例、激情澎湃的讲演和理论知识结合,以前对于这类心理学知识,我总是不大相信,然而十周课下来,从情商、智商、人际交往、到创造力的培养这些方面,每一节课都有收获,每一节课都有期待。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最后一节课上,卢老师说他已经站在上师大的讲台上10周年了,希望和我们大家拍照留恋,这样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更加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半学期的学习,我感触最深的,是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强大的精神(思想)往往能够在你最绝望的时候让你看到一丝光亮,而正是这丝光亮让我们冲破一切荆棘,抵达成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对成功的渴望,成功总是件令人羡慕的事情。然而每个人到达成功的路径不同,聪明的人会运用智慧减少地插成功所花费的时间,达到最佳效率,普通的人虽然也会抵达成功,但中途耗费的时间、经历已经让他(她)疲惫不堪,没有精力去享受自己的成果。当成功心理学在欧美大行其道之时,我们中国人仍然在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关注教育、关注管理、关注成功。中国有句古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然而,铁杵有铁杵的优势,为什么一定要把铁杵磨成针呢?这正是国人正面临的需要突破的一种思维定势。成功心理学是一门帮助你发挥最佳效能的科学,他致力于发现和促进那些能够帮助个体和社会成功的因素,关注于成功的生活与职业。方法得当,才能事半功倍。成功并不是那么神秘,它往往是有规律可循的。引用《圣经》里的一句话,我总结的一条成功规律是:自助者天助之。

首先不得不阐述一下“自助”和“天助”的关系。所谓“自助”,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而这里的“天助”,绝不是什么老天爷的帮助,所谓的老天爷只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我认为这里的“天助”指的是机遇。自助者天助之是说,成功不会从天而降,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才有可能达到心中的目标,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的人而准备的。那么怎样做到“自助”呢?下面我将运用本学期的学到的知识浅谈下我的看法:

一、真正的自助者往往是觉悟者

在古希腊帕尔索山上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显然,认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想要成功,你必须要先认识你自己,要知道你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人生不能什么都要,你选择的目标就要放弃其他的各种欲望,否则这个目标达不成,那你达成的话你才能快乐。

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活了一辈子都不能认识自己,对别人认识的很清楚,把握的很准确,而对自己却不认识,也不能准确把握。也有人感叹自己不了解别人,却认为完全了解自己,这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你要认识你自己”,就是说,包括认识自己的情感、气质、能力、水平、优缺点、品德修养和处世方式等,能对自己做出较为准确、恰如其分的估量和评价,不掩饰,不溢美。

乔叟说:“自知的人是最聪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这显然是把自知和自胜放在更高的层面上来评价的。没有自知,不能自胜,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通过各种方法了解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首先要自己跳出[庐山],以旁观者的眼光分析和审视自己。功是功,过是过,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认识不足,才能克服缺点,推动自身进步。其次,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认识自己。自我评价高或低,把自己放在年龄相似并较熟悉的人中间作比较,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在群体中的地位,找到差距和努力方向。再者,通过交往征求别人意见,依靠朋友,向他们了解对自己的看法,从中总结自己。

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必须正确地认识自己。把自己估计过高,会脱离现实,守着幻想度日,怨天尤人,怀才不遇,结果小事不去做,大事做不来,一事无成;把自己估计过低,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导致自暴自弃,明明能干得很好的事,也不敢去试,最后抱怨终生。可见,认识自己多么重要。倘若能正确认识自己,面临成功,不会忘乎所以,瞧不起别人;遇到挫折失败,也不会丧失信心,只能更加谦虚,更加勤奋。

真正的自助者往往是觉悟者,在竞争压力如此巨大的今天,他们懂得充分认

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少劣势,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最终获得成功。

二、真正的自助者往往是创意者

课上,卢老师让我们做了智力测验,教授了我们很多提高记忆的方法。如:对于意义性不强的材料,可以用谐音法、形象法、数字运算法;对于孤立的材料,可以用定位法、口诀法、串字法;对于语意性材料,可以用首字概括、数字概括、关键字概括、主题概括、内容概括等等。这些都是能让生活、学习、工作变得轻松的都是创意。创意对于我们的价值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成功而言,它无疑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那么如何激发创意呢?

励志大师莫特夫在他最近畅销的作品《如何激发创意》一书中指出:我们把创意比作是一根火柴,目标受重是根火柴,火柴只有先点燃自己,才能点燃蜡烛。所以创意人首先要让好的创意点燃自己,才能以卓越的创意点燃观众。莫特夫总结了十条激发创意的法则:

1.开拓人际创意源头

2.养成随时捕捉灵感的习惯

3.挑战非习惯领域

4.接受多元的训练

5.享受玩乐与幽默

6.接纳各种不同的看法

7.要有冒险精神

8.学习多种强力思考技巧

9.善用现成的创意

10.善用第六感与直觉

任何事情都有最佳的解决之道,懂得创意,不仅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会让我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三,真正的自助者不是孤军奋战,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

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可见人际关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成功人士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不是生活在孤岛上,所有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因为

他们懂得分享观点、互相援助、相互指导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悉心培养与别人的关系。这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将不会孤立无援,自己也就有了力量和信念。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要想成功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在社会生活中了解、遵循和掌握以下所述的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

(1)平等原则。在人际交往中总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两个方面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2)相容原则。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要做到心理相容,应注意增加交往频率;寻找共同点;谦虚和宽容。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只要干事业、团结有力,做出一些让步是值得的。

(3)互利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互助互利。可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相互依存,通过对物质、能量、精神、感情的交换而使各自的需要得到满足(4)信用原则。信用即指一个人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轻许诺言.与人交往时要热情友好,以诚相待,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作伪,要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心。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赖.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就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取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于与你交往的魅力。

上述这些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处理人际关系不可分割的几个方面。运

用和掌握这些原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四、真正的自助者靠的不是智力,而是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又称情商(EQ),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长期以来,人们都很重视智力的开发,认为智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将来成功与否。智商的确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高考考生承受不了压力,选择轻生?为什么每年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

不久前,美国公布了一项权威调查,显示了美国近二十年来政界和商界的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而情商确很高。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20%的决定作用,其余的80%来自其他因素,最关键的是情感智慧,亦称情商。Goleman也在其著作《情绪智力》中提到:“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

情绪智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是认识自身的情感。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2、是能妥善调控自己的情绪。3、表达自身的情感,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4、是认知他人的情感。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5、是调控他人的情感。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中学时代我们都学过一篇古文,叫《伤仲永》,这是关于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可怜的仲永,如果他的父亲注重他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培养他的情商,那么仲永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每个人都有其特定价值、尊严与独具的潜能,我们每个人首先应当成为自助者,我们可以为自己以及他人构筑梦想,正如一句古老的格言所说:“假如一个人想要梦想成真,他首先必须醒过来”,面对问题,逃避,沮丧,抱怨是没有用的,有理想,有目标就应该努力去实现,成功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因为“自助者天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