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国际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6年体育产业分析报告

2016年体育产业分析报告2016年4月目录一、东方巨龙宏图大展,体育大年波澜迭起 (5)1、剑指五万亿,国际比较下产业成长空间广阔 (5)(1)体育产业规模 (5)(2)占GDP比重 (6)(3)人均体育消费 (6)2、产业环境渐入佳境,在温床上跳舞 (7)(1)政策暖风频吹,实质性落地有声 (7)(2)体育大年千载难逢,大赛经济万众瞩目 (8)①2016年重要赛事目不暇接 (8)②大赛经济对相关产业形成积极推动效应 (9)③大赛临近有望扰动资本市场心弦 (11)二、体育产业加速资本化成为腾飞新引擎 (12)1、整体仍处于投入布局期,资本化程度不高 (12)2、资本野蛮切入,资本化程度大幅提升,独角兽蓄势待发 (14)(1)资本大鳄发力体育产业,引领投资热潮 (14)(2)更多优质体育资产在资本市场舞台闪亮登场 (16)三、体育服务业崛起,C端体育消费驶入快车道 (18)1、场馆经济:硬件升级伴随竞技体育爆发,盈利前景确定 (19)(1)重磅赛事云集驱动场馆改造需求上升 (19)(2)我国体育场馆建设进入快速成长期 (20)(3)场馆财政支出增加,运营模式转变激发活力 (21)2、赛事运营:以优质赛事IP 激活广阔天地 (22)3、体育休闲健身:彰显全民体育消费巨大潜力 (27)4、体育新媒体:内容与用户互动付费的重要窗口 (28)四、相关企业简析 (31)1、奥拓电子:积极卡位细分市场,战略升级进行时 (31)2、道博股份:“拔剑出鞘”,开创全新时代 (33)3、华录百纳:筑高竞争壁垒,进击中的体育传媒强者 (35)4、中体产业:顺应体育产业大改革,迎接市场化时代机遇 (36)5、莱茵体育:“416”战略深入推进,体育生态阔步前行 (37)本报告从体育产业资本化加速和体育服务业崛起,C端体育消费迎来爆发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及发展趋势。
东方巨龙宏图大展,体育大年波澜迭起。
我国体育产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十年,从产业规模、占GDP比重和人均体育消费的国际比较看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产业环境也进入绝佳时期,政策红利不断落地,今年更是千载难逢的大赛年,6月-8月将迎来4年一遇的欧洲杯、奥运会及美洲杯,而国足世界杯外围12强赛也将于9月开战,中超、亚冠、CBA精彩不断,对国内媒体收视、观赛人次、广告品牌都会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资本市场同样波澜迭起。
中美体育产业对比分析

中美体育产业对比分析韩靓【摘要】中美体育产业的成熟度差异较大,美国体育产业已有百年商业化历程,属于一个巨大的商业机构,中国的体育产业尚处于从行政化到产业化的过渡期,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资源,商业化运作不成熟,相关制度还不完备.对比中美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细分市场,旨在借鉴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经验,以探寻中国体育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期刊名称】《辽宁体育科技》【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中美;体育产业;对比【作者】韩靓【作者单位】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广东深圳518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美国体育产业已经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其中职业体育商业化程度高,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条,是整个体育产业的核心,且在体育科技等新兴领域暂露头角。
中国体育过去行政化色彩浓重,目前正处于产业化的初期,商业化运作不成熟,职业体育盈利薄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中美两国体育产业发展历程和细分市场对比分析,找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不足之处,借鉴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经验,以探寻中国体育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 中美体育产业发展历程美国体育产业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了商业化进程,第一个职业体育联盟是1871年成立的国家棒球协会,1875年改名为全美棒球联盟,联盟制订了各项规则,并有计划地开发棒球的联赛市场。
这种制度很快推广到篮球、橄榄球和冰球等项目中,最终形成了NFL、MLB、NBA、NHL四大职业体育联赛。
美国的体育产业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管理方由美国奥委会、美国单项体育联合会、美国大学生联合会三个组织构成,三者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在实际管理中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美国体育产业发展来源于群众,二战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提倡竞争、注重个人奋斗价值观深入人心,民众产生了对体育的诉求,体育产业开始步入快车道,职业体育愈发成熟,并出现了专业的体育管理公司。
步履不停,看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

步履不停,看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作者:刘煜来源:《留学》2021年第23期体育是超越国界融合全世界文明的人类共同语言。
从两千年前的古希腊,到1896年举办首届奥运会,百年间人类在体育运动上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奇迹,在体育的世界里,那些发挥自身潜能、无限拼搏的运动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努力。
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在世界各大体育赛事中不断刷新纪录,这本质上表明了一个国家的“飞”速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体育一词的: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
虽然中国古代有很多体育运动,但却没有用“体育”一词,事实上,“体育”是个舶来语。
在我国“体育”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由东渡日本求学的学子回国后带回“体育”一词。
而关于“体育”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则见于1904年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里:“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
”在 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道:“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
”自此以后,随着西方文化思想的不断涌入,我国开始设置更具多元化的体育课程,综合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我国体育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开启体育新时期、现代体育理论形成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开启体育新时期: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国体育开始回到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正确轨道,体育商业化蹒跚起步。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社会参与体育的思路,开始对出租场地等体育相关有形资产进行开发,这是体育产业兴起的第一步。
1979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的中国回归到国际体育大家庭中,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980年,我国首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冬奥会,我国的28名运动员在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现代冬季两项中,共参加了5个项目17个单项的比赛。
体育成就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体育工作者、运动员和教练员团结一心,拼搏进取,为国家的体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报告将总结过去一年的体育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二、体育竞技成绩1. 奥运会和世界大赛成绩本年度,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表现出色,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金牌总数位列第三。
在世界游泳锦标赛、田径世锦赛、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我国运动员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2. 全国运动会成绩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表现出色,共获得金牌199枚、银牌132枚、铜牌92枚,金牌总数位列第一。
这充分展示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全民健身事业1.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过去一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包括社区健身、广场舞、马拉松等,参与人数超过10亿人次。
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
2. 全民健身设施不断完善本年度,我国新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约1000万平方米,全民健身场地总量达到18.7亿平方米。
全民健身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健身场所。
四、体育产业1. 体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本年度,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8%。
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 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过去一年,我国体育产业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体育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了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
五、体育国际合作与交流1. 国际体育赛事举办本年度,我国成功举办了多项国际体育赛事,如世界杯、奥运会等。
这些赛事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地位,也为世界体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2. 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过去一年,我国与世界各国在体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我国运动员和教练员赴海外学习和培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孙鹏【期刊名称】《《体育科技文献通报》》【年(卷),期】2019(027)012【总页数】4页(P119-122)【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政策; 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作者】孙鹏【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体育部广东深圳 518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体育产业也实现了从零开始,由小到大,从点到面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体育产业保持了每年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率,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促进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
1995年6月16日,国家体委发布《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2010年)》中提出,“中国体育产业要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1]。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
2016年5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国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3]。
一系列的政策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之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1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1.1 体育的产业地位得到确立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逐步成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40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所体现出的经济功能却是非常强大的。
体育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通过对体育行业财务状况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盈利能力、运营效率以及风险状况,为投资者、企业和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述1. 行业背景体育行业涵盖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 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8.4%。
预计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
三、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1)整体趋势:近年来,我国体育行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2019年,体育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低于2018年的11.4%。
(2)细分领域: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竞赛表演等领域营业收入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体育用品制造领域增长最快。
2. 利润分析(1)整体趋势:体育行业利润总额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
2019年,体育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8%,低于2018年的9.6%。
(2)细分领域: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领域利润增长较快,体育竞赛表演领域利润增长相对较慢。
3. 盈利能力分析(1)毛利率:体育行业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2019年为28.5%,略低于2018年的29.2%。
(2)净利率:体育行业净利率逐年下降,2019年为10.8%,低于2018年的11.2%。
4. 运营效率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体育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2019年为8.2次,低于2018年的9.1次。
(2)存货周转率:体育行业存货周转率逐年上升,2019年为5.1次,高于2018年的4.9次。
四、风险分析1. 政策风险体育产业政策调整可能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如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税收政策变化等。
2017年体育产业分析报告

2017年体育产业分析报告2017年1月目录一、竞技体育:赛事培育周期长,在产业链上捕捉盈利环节 (4)1、赛事运营:赛事培育周期较长,新型自建赛事正扬帆 (4)2、场馆改造:场馆改造迫在眉睫,市场规模预计可达500亿左右 (6)3、体育营销:伴随体育产业腾飞,确定性增长较强 (8)二、大众体育:关注健身产业、体育培训、体育装备市场 (9)1、健身产业:上游器材制造商迎来转型升级,中游俱乐部证券化大幕拉开 92、体育培训:高门槛、高客单价、高平效三大标准 (12)3、马拉松:跑马拉松成时尚,2016 年赛事数量同比激增145% (13)4、骑行运动:运动自行车市场潜力巨大 (15)5、滑雪运动:百亿滑雪装备市场待挖掘 (16)三、行业相关企业 (17)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共塑体育产业。
体育运动可以分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两类。
竞技体育观赏属性较强,大众体育参与属性较强。
竞技体育以赛事IP 为核心,其他诸如体育俱乐部、体育营销、场馆运营、体育媒体等环节均依附且受益于赛事IP。
大众体育以参与为核心,项目类别众多,不同项目类别有望诞生众多小而美的公司。
小而美的公司可独立发展,也可被大而全的公司并购助其更大更全。
在精耕细作后出业绩的领域寻找机会。
过去两年,体育行业在政策支持下打开产业化之门,资本加速竞相涌入。
目前相关公司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所布局,后续将进入实际运营阶段。
经过梳理体育产业链,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场馆改造、场馆运营、体育营销、健身俱乐部、体育培训等精耕细作后可产生利润的细分领域。
赛事培育周期较长,现阶段建议关注场馆改造和体育营销。
赛事IP是竞技体育产业链的核心,也是竞技体育产业链商业价值之源。
赛事IP 的培育周期较长,但一旦培育成熟将孕育出长期且巨大的商业价值。
我国现有的赛事IP 在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上均处于起步阶段,短时期内赛事运营及俱乐部运营盈利难度较大。
现阶段更建议关注赛事数量增长、政策红利释放背景下的场馆改造和场馆运营行业,以及伴随体育产业腾飞,具备较为确定性增长的体育营销行业。
2017年中美体育产业对比分析报告

2017年中美体育产业对比分析报告2017年1月目录一、美国体育消费市场繁荣,中国体育服务业发展落后 (6)1、美国体育产业规模庞大,远超中国,是世界体育消费的火车头 (6)2、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失衡,以体育用品制造为主,主体产业——体育服务业发展滞后 (7)二、美国体育经历百年商业化历程,中国体育尚处于产业化转换初期 (9)1、美国体育产业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了商业化进程 (9)2、中国体育过去行政化色彩浓重,目前正处刚步入产业化的初期 (10)三、对比中美体育服务业,掘金五大细分市场 (12)1、体育赛事 (12)2、体育中介 (13)(1)世界最大的体育经纪公司CAA (14)(2)全球体育营销巨头IMG (15)3、体育传媒 (18)(1)EPSN vs.乐视体育 (20)4、健身休闲 (23)5、场馆运营 (25)(1)中国体育场馆的标杆:北京五棵松体育馆 (28)四、总结 (30)1、中体产业 (32)2、道博股份 (32)3、华录百纳 (32)4、奥拓电子 (33)5、雷曼股份 (33)6、莱茵体育 (33)7、互动娱乐 (34)从兴起到繁荣,诞生了全球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四大职业体育联赛和全球领先的大型跨国体育管理公司。
中国体育在政策、资本和消费需求的驱动下,正迎来黄金时代,各细分领域均有望诞生市值百亿、甚至千亿级别的公司。
我们推出本篇中美体育产业对比研究,重现美国体育商业变现路径,观中国体育之大国崛起。
美国体育经历百年商业化历程,中国体育尚处于产业化转换初期。
美国职业体育19世纪初就开始商业化进程,二战后步入快车道,以职业体育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衍生产业专业化发展。
第一个职业体育联盟是1871年成立的国家棒球协会,1875年改名为全美棒球联盟,联盟制订了各项规则,并开发联赛市场。
这种体制很快推广到篮球、橄榄球、冰球等项目,最终形成了NFL、MLB、NBA、NHL等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年国际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6年12月一、国际体育产业概况专家预测:体育产业将成为世界21世纪四大产业之一,将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进入了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列。
2000 年,全球体育产业总产值达4000亿美元,体育产业产值占各国GDP的比例如下:美国2-3%;瑞士3.37%(另有统计是1.8%);芬兰1.7%;西班牙1.68%;英国1.56%;德国1.25%;法国1.09%;意大利1.06%;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约占1%~1.5%。
主要国家体育产业统计数据美国美国的体育产业非常发达,2010年总产值高达4410亿美元。
四大职业联赛每年为美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就业、旅游等相关经济效益,若将体育产业直接产值与间接产值加在一起,总和将接近1万亿美元。
美国体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80年代的1%,到90年代的2%,现在已接近3%。
美国体育产业产值是汽车产业的2倍、影视产业的7倍。
加拿大加拿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居民消费水平较高,为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拿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约占全部国民的54%。
1995年体育产业总产值为88.58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1%。
近几年体育用品市场发展比较迅速,规模约为60亿美元,其中运动鞋、服占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澳大利亚2000-2001 年体育产业产值为53亿美元(不包括体育用品生产与销售)。
2004-2005年体育产业产值最高的项目是体育俱乐部和职业体育相关收入,为18.841 亿澳元(约合19亿美元),而利润最高的项目是体育场地设施收入,为9010万澳元,利润率为8.1%。
澳大利亚体育休闲用品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新西兰和美国,对新西兰的出口额比对美国更高。
俄罗斯2008年俄罗斯体育用品市场销售额为38亿美元,体育用品商店数量增长了18%。
尽管俄国内有十余家体育用品厂商生产的产品也具有市场竞争力,但体育用品市场80%的份额被进口产品占有。
与国民参与体育运动兴趣最高的德国(28%)和澳大利亚(23%)相比,俄罗斯只有10%的人是喜爱体育运动。
但随着2013年喀山世界大运会和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举办,经济快速发展的俄罗斯的体育产业也将得到较大推动。
俄罗斯“Megafon”和“Rostelecom”两家电信公司赞助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赞助合同金额名列世界第二和第三位,仅低于阿迪达斯。
英国英国体育产业总产值从80年代的68.5亿英磅提高到2000年的152亿英磅,到2008年达到166.68亿英镑(约合268亿美元),从1985年至2008年增长了140%,体育产业产值超过了汽车制造业与烟草业产值。
2008 年英格兰消费者在体育方面的支出为173.84亿英镑,占所有消费支出的2.3%,体育博彩方面的消费为31亿英镑,占体育总支出的17.8%。
体育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了44.1万,占总数的1.8%。
2000-2008的八年间,体育相关就业贡献更大,增长了20.7%,而且在2005-2008年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体育就业依然增长了2%。
欧洲其他国家瑞士2005年体育产业总产值为125.8亿美元;德国2001年体育产业总产值为180亿美元;法国2009年有91亿欧元的体育用品市场;意大利体育产业总产值从80年代的182亿美元升至2000年的500亿美元。
巴西巴西的体育赞助在未来几年里将随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预计国民经济年增长率为3.5%)。
由于世界杯和奥运会将在巴西举办,预计体育赞助投资数额将在6年后达到10亿美元,比2010年的4.8亿美元增长123%。
日本1990年体育产业总产值为4.2万亿日元(约合400亿美元),2001年达到400亿美元。
日本体育用品的年人均消费为888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新加坡2007 年体育产业总产值超过10亿美元。
新加坡体育理事会计划:到2015年体育产业为国民生产总值贡献达到20亿新元(约合16亿美元),创造2万个体育相关的就业机会,未来五年要主办更多的高品质体育赛事,如F1赛车(赛车史上首场夜赛取得商业成功,为新加坡带来约1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新加坡华侨银行自行车赛等。
印度在亚洲,印度的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健身市场的规模达到200亿印度卢比(约合4.5亿美元),近两年的增长率高达40%。
国际大型连锁健身企业“Curves”和“Identity”纷纷进军印度市场,其中“Identity”计划要在印度建立1500家健身中心。
二、国际体育产业新问题1、赛事转播权和电视收费模式引争议出售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项可观的收入。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体育赛事的广告收入在减少,媒体业也在向收费电视模式发展,在此趋势下,使得提供付费有线电视节目的公司成了赛事转播权购买的主要力量。
在很多国家,收费电视频道成功购得最精彩、重大的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这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是否应该规定一些体育赛事,特别是奥运会、足球世界杯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必须让观众免费收看。
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采取应对措施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欧盟等国都以强调自身利益为核心,对外态度逐渐用强,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最明显的例子有:2009年底,欧盟决定继续对中国和越南生产的鞋类征收15个月的反倾销税;南非将服装进口税从40%提高到了45%,达到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议中允许的最高关税比例;2008年年底,印度尼西亚要求鞋类等产品进口商必须向贸易部申请特殊的进口许可证,必须接受印尼贸易部指定的公司的检查,并由进口商承担检查费用。
近年来,因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引发贸易摩擦的事件层出不穷,受影响国家纷纷提出抗议并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倾销与反倾销的贸易战硝烟弥漫。
3、职业化俱乐部问题重重(以英超为例)进入职业化领域的球队和体育俱乐部不仅需要在联赛中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还必须建设促进俱乐部良性运转的财务制度。
以欧洲五大足球联赛中资本运作最成熟、影响力最大的英超为例。
英超俱乐部近几年来亏损严重,20支英超球队的负债总额已超过了30亿英镑,只有22%的俱乐部认为自家财务健康。
但是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俱乐部又必须支付球员的高额转会费和年薪,保持俱乐部在联赛中的水平,如此一来,使职业俱乐部的发展陷入怪圈之中。
199个国家收看比赛的英超在06-07赛季收益超过15亿英镑,仅三年的电视转播合同就高达27亿英镑。
因此球队宁愿负债也要留在英超,因为留在英超会有英超联盟的大额分红,如果参加欧足联冠军联赛还可获得至少4000万欧元的奖金。
讨论体育的职业化发展,不论NBA还是英超,不加限制的引入外来资本将会沦为富人们的斗富场。
因此,NBA为俱乐部设定了球员工资上限,欧足联也想限制债务过高俱乐部参加欧洲各项职业联赛。
三、国际体育产业发展趋势1、体育产业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小产业,未来体育产业总产值将增加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体育产业是受影响最小的产业。
通常经济衰退时,人们认为体育领域下滑的速度比经济整体要快。
但事实证明,在收入预期不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消费者仍尽量维持他们的消费习惯。
自1985年以来,全球体育市场的增长水平一直比全球经济整体增长水平要高。
2008年体育市场的通货膨胀率为0.9%,远低于经济整体的2.4%。
从2010年开始,经济环境的改善将会促进各类市场销售的进一步提高。
NPD《2010全球体育评估报告》年度体育产业产值变化率2009-20101%﹡2008-2009-2%2007-20080%2006-20074%2005-20064%注:带﹡数字为预测值。
即使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相比节约体育开支,德国人和英国人更愿意推迟购买新电视的计划。
一方面是由于西欧人对体育的热衷,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危机总体而言似乎还没有触及消费者。
英国球迷宁肯不吃饭,也要看球赛,意大利也是如此。
美国2008年体育用品产业总值663亿美元,虽然比2007年减少了3.2%,但比其他耐用消费品产业的表现要好得多。
美国人参与体育健身和户外活动的次数并不比经济危机前减少。
体育爱好者们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放弃参加这些活动。
体育比赛转播权收入受短期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很小,因为很多这样的转让合同都是长期合同。
近两三年,在许多国家GDP下降的情况下,全球体育赞助额还在同比增长,2009年增长了1.3%,达到了314.1亿美元,这也证明体育赞助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抵御经济衰退的能力。
2、体育用品市场规模庞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亚洲等国受关注2008年全球体育用品(运动器材、服饰、鞋类)销售平稳,达到了2840亿美元。
美洲地区整体下跌了1%,欧洲下跌了1%,由于亚洲(+4%)和中东、非洲(+7%)的贡献,全球市场保持稳定。
2009年体育器材、运动鞋服的全球销售额为2820亿美元,比2008年略有下降,其中美国下跌了4%,日本下跌了5%,但中东增长3%,北非增长5%。
——美国体育用品业规模约700亿美元。
——亚洲人口是北美的10倍,目前的市场价值仅为490亿美元。
——加拿大的体育用品市场规模约60亿美元。
——南美有3.7亿人,阿根廷和巴西的市场总额为35亿美元。
随着巴西获得了2014年男足世界杯和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南美的体育用品行业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欧洲的体育用品行业发展比较迅速,整体规模约为80亿美元。
——德国、英国、法国仍然是欧洲的主要市场,他们占了欧洲体育用品市场收入的50%。
——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将以非常高的速度发展。
——中东和非洲发展很快,如以色列、伊朗和阿联酋等国。
3、政府通过支持大众体育促体育产业发展举例说明,2010年初,美国各州政府连续第二年开展“学习冰雪运动月”活动。
在此次活动期间,美国14个州的高山滑雪场、单板滑雪场以及北欧两项运动中心向美国公众提供免费的或者低折扣的冰雪运动学习课程。
此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全体冰雪运动产业的配合与支持,冰雪运动产业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市场。
美国体育用品业还通过了一项《体育教育计划》,为学校和社区体育组织提供资金帮助,促使他们开展创新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方式,已为购买体育器材和体育训练花费了大约6亿美元。
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还正在支持美国国会审议通过《2009年美国个人健康投资法案》,以保证居民的健身宿求得到满足。
2009 年12月,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SGMA)成立了健身业零售商和制造商协会(AFIRM),使美国健身行业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有了代表自身利益的发言人。
AFIRM在帮助会员提高收益和减少开支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游说国会通过支持健身行业的法案、支持健身行业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