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输入输出系统习题

合集下载

第7章习题

第7章习题

第7章习题一、单选题1、(C )的特点是能够使读图者对整个二次回路的构成以及动作过程,都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

A、安装接线图B、屏面布置图C、归总式原理图D、展开式原理图2、( C)可以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低电压下的工作时间、减少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A、可靠性B、选择性C、速动性D、灵敏性3、相对编号常用于(A )中。

A、安装接线图B、屏面布置图C、归总式原理图D、展开式原理图4、(B )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

A、主保护B、远后备保护C、辅助保护D、近后备保护5、下列电缆编号属于35KV线路间隔的是( B)。

A、1Y123B、1U123C、1E123D、1S1236、下列( D)属于电气设备故障。

A、过负荷B、过电压C、频率降低D、单相断线7、小母线编号中,I段直流控制母线正极用(C )表示。

A、+KM2B、-KM2C、+KM1D、-KM18、电压保护属于按(B )分类。

A、被保护的对象B、保护原理C、保护所起作用D、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9、下列(A )表示110KV母线电流差动保护A相电流公共回路。

A、A310B、A320C、A330D、A34010、下列不属于微机保护装置人机接口主要功能的是(D )。

A、调试B、定值调整C、人对机器工作状态的干预D、外部接点输入11、( A)指正常情况下有明显断开的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或备用线路。

A、明备用B、冷备用C、暗备用D、热备用12、110KV及以下线路保护测控装置的线路电压报警为:当重合闸方式为( C)时,并且线路有流而无压,则延时10秒报线路电压异常。

A、检无压B、检同期C、检无压或检同期D、不检13、继电保护的( A)是指发生了属于它该动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动作而在不该动作时,它能可靠不动。

A、可靠性B、选择性C、速动性D、灵敏性14、(A )是以屏面布置图为基础,以原理图为依据而绘制成的接线图,是一种指导屏柜上配线工作的图纸。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重点及例题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重点及例题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什么叫微处理器、微机?微机系统包含哪些部分?2 .为什么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计数制?3.CPU 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4 .十六进制的基数或底数是。

5.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二进制、八进制数:563 6571 234 1286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精确到小数点后4 位数):0.359 0.30584 0.9563 0.1257.将1983.3151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8.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八进制数:(1)101011101.11011 (2 )11100011001.011 (3 )1011010101.00010100111 9.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AB7.E2 5C8.11FF DB32.64E10.判断下列带符号数的正负,并求出其绝对值(负数为补码):10101100;01110001;11111111;10000001。

11.写出下列十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设字长为8 位):+64 -64 +127 -128 3/5 -23/12712.已知下列补码,求真值X :(1)[X]补=1000 0000(2 )[X]补=1111 1111(3 )[-X]补=1011011113.将下列各数转换成BCD 码:30D,127D,23D,010011101B,7FH14.用8421 BCD 码进行下列运算:43+99 45+19 15+3615.已知X =+25,Y =+33,X = -25,Y = -33,试求下列各式的值,并用其对应的真值进行验证:1 12 2(1)[X +Y ]补1 1(2 )[X -Y ]补1 2(3 )[X -Y ]补1 1(4 )[X -Y ]补2 2(5 )[X +Y ]补1 2(6 )[X +Y ]补2 216.当两个正数相加时,补码溢出意味着什么?两个负数相加能产生溢出吗?试举例说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_计算机组成原理第7章输入输出IO系统_课件PP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_计算机组成原理第7章输入输出IO系统_课件PPT
9
7.2 外部设备:习题
设一个磁盘盘面共有200个磁道,盘面总存储容量 60MB,磁盘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5ms,每磁道有8个扇 区,各扇区间有一间隙,磁头通过每个间隙需1.25ms。 则磁盘通道所需最大传输率是_____。
A. 10MB/s
B. 60MB/s
C. 83.3MB/s D. 20MB/s
14
7.3 I/O接口(I/O控制器):习题
在统一编址的情况下,就I/O设备而言,其对应的I/O 地址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要求固定在地址高端 B. 要求固定在地址低端 C. 要求相对固定在地址的某部分 D. 可以随意在地址的任何地方
7 第 章 输入输出(I/O)系统
7.4 I/O方式
2021年9月3日 21:40:22
7.4 I/O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 实现简单;CPU与I/O设备只能串行工作。
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类型 按中断源的位置: 内中断 外中断 如何得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向量中断: 由中断事件自己提供(硬件向量法) 非向量中断:由CPU查询得到(软件查询法)
19
7.4 I/O方式
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过程:
中断请求:由中断源发出
中断响应:每条指令执行阶段结束前,未屏蔽
断点保护(硬件完成) 中断判优
PUSH PSW 关中断: IF=0; TF=0
中断源识别
PUSH CS
获得中断服务程序首地址 PUSH IP
中断处理
PUSH regs STI (选) 中断处理
一台字符显示器的VRAM中存放的是_____。
A. 显示字符的ASCII码
B. BCD码
C. 字模
D. 汉字内码

电工电子学第7章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第7章习题答案

7.1.1 选择题.(1)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根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 A .A.交流功率B.直流功率C.平均功率(2)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B.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3)在选择功放电路中的晶体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参数有__B D E .A. 3B. I CMC. I CBOD. U (BR) CEOE. P CMF. f T(4)在OCL乙类功放电路中,假设最大输出功率为1 W,那么电路中功放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C.A. 1 WB. WC. W(5)与甲类功率放大器相比拟,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的主要优点是B.A.无输出变压器B. 能量转换效率高C.无交越失真(6)所谓能量转换效率是指—B.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上消耗的功率之比B.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功率之比C.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功率之比(7)功放电路的能量转换效率主要与—C _______ 有关.A.电源供应的直流功率B. 电路输出信号最大功率C. 电路的类型(8)乙类互补功放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C.A.输出电阻太大B. 能量转换效率低C. 有交越失真〔9〕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应当使功率放大电路的功放管工作在 B 状态.A.甲类B. 甲乙类C. 乙类〔10〕乙类互补功放电路中的交越失真,实质上就是__C.A.线性失真B. 饱和失真C. 截止失真〔11〕设计一个输出功率为20W勺功放电路,假设用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那么每只功放管的最大允许功耗PC"小应有B.A. 8WB. 4WC. 2W〔12〕在题图7.1.1所示功率放大电路中.二极管D1和D2的作用是B.A.增大输出功率B.减小交越失真C.减小三极管的穿透电流题图7.1.17.1.2题图所示为三种功率放大电路. 图中所有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饱和管压降的数值等参数完全相同,导通时b-e间电压可忽略不计;电源电压V C C和负载电阻RL均相等.〔1〕分别将各电路的名称〔OCL OTL或BTL〕填入空内,图〔a〕所示为 OTL电路,图〔b〕所示为OCL 电路,图〔c〕所示为BTL 电路.〔2〕静态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U E为零的电路为有OCL〔由于图〔a〕和〔c〕所示电路是单电源供电,为使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最大,静态应设置晶体管发射极电位为V C C/2O因此,只有图〔b〕所示的OCL电路在静态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为零.因此答案为OCL 〕〔3〕在输入正弦波信号的正半周,图〔a〕中导通的晶体管是__T1,图〔b〕中导通的晶体管是—T1 ,图〔c〕中导通的晶体管是T!和T4 .〔根据电路的工作原理,图〔a〕和〔b〕所示电路中的两只管子在输入为正弦波信号时应交替导通,图〔c〕所示电路中的四只管子在输入为正弦波信号时应两对管子〔T i和丁4、T2和交替导通.〕T3〕〔4〕效率最低的电路为—C.题图7.1.27.1.3 电路如题图所示.电源电压V Cc=15V, R L=8Q,U CE S^0,输入信号是正弦波.试问:〔1〕负载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最大值分别是多少?〔2〕当输入信号u i = 10sincot V时,求此时负载得到的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题图7.1.3【相关知识】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性能指标.【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给定条件确定输出电压幅值的最大值,计算最大可能的输出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估算电压增益,推算输出电压,求相应的输出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解题过程】(1)图示电路为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最大的输出电压幅值,所以W(2)对每半个周期来说,电路可等效为共集电极电路,所以A J ^ 1Uo= Ui = 10sin w t V即 U om= 10V故W7.1.4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如题图 所示,试求:(1)忽略三极管的饱和压降 U CES 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Rm .(2)假设设饱和压降 U C E =1V 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 om.【解】(1 ) P orrf^ 9W (2) Rm27.1.5 功放电路如题图所示,设输入为正弦信号, R.=8 ,要求最大输出功率略三极管的饱和压降 U C E §试求:(1)正、负电源 Me 的最小值.(2)输出功率最大(F 0m =9W 时,电源供应的功率P E O【解】(1)正负电源 Vx 的最小彳1为士 12V .(2)输出功率最大(F 0m =9VV 时,功率:F E =题图7.1.4题图7.1.6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如图题 所示,设三极管「、T 2的饱和压降 U C ES =2V,P °m =9W 忽电源供应的(1)当T3管的输出信号U O=10V有效值时,求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应的功率和效率.(2)该电路不失真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所需的U O3有效值是多少?(3)说明二极管D、D2在电路中的作用.【解题过程】(1)根据电路有:VP E=P>m+Pn+P T2 = + 5 + 5 =%(2)电路不失真的最大输出电压峰值:Um=V cc—H ES=20-2=18V电路不失真的最大输出功率:U O3的有效值:U>3(3)二极管D、D为输出的BJT提供静态偏置电压,用以克服交越失真.7.1.7 国产集成功率放大器5G31的简化原理图如题图所示,试答复以下问题:(1)电路中有几级电压放大,几级功率放大?他们分别由哪些三极管组成?(2)三极管「、T2组成什么形式的放大电路?(3)两个输入端(1和2)中,哪个是反相输入端,哪个是同相输入端?(4)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至「的集电极,而不是接在V cc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5)二极管D和D〜D3各起什么作用?(6)三极管T5、飞和T7、T8、T9是什么接法?它们分别可用一个什么类型的三极管(NPN 或PNB等效?(7)电阻R构成什么支路?有何作用?(8)假设用5G31驱动8扬声器,应如何连接?在图中画出.(9)假设把功放的1端与虚线框中的/端相连,2端与虚线框中的2/端相连,写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表达式.(10)设V=12V, T6和T9的饱和压降U:ES=2V, R=8 ,输入为正弦信号,求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 Omo【解题过程】(1) T 1〜T4管组成三级电压放大电路. T5〜T9管组成一级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2)三极管T i、T2组成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3) 1端是同相输入端,2端是反相输入端.(4)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至T1的集电极,而不是接在Vx上.这样可以将差动放大器的单端输出信号转换为双端输出信号,使输出信号的幅度加倍.(5)二极管D给T3管提供偏置电压.它同时具有温度补偿作用. D〜Q为输出级提供适当的偏置电流,还能保证T5和T7管的基极交流电位根本相等.另外,它们也有温度补偿作用.(6) 三极管丁5、T6和丁7、丁8、T9是复合管接法.丁5、T6管等效为NPNf , 丁7、丁8、丁9管等效为PNP管.(7)电阻R构成电压串联负反应支路,可以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改善交流信号的放大性能.(8)假设用5G31驱动8扬声器,应使其输出端经过一个200 F大电容与负载电阻R L相连. 电容极性左正右负.(9)(10) P om=1W1 .整流的目是A .(a)将交流变为直流;(b)将高频变为低频;(c)将正弦波变为方波2 . 在题图7.2.1示的桥式整流电路中,假设, R L=100W二极管的性能理想.(1)电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为―C.(a) (b) 10V (c) 9V(2)电路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为C.(a) 0.14A (b) 0.1A (c) 0.09A(3)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C.(a) 0.07A (b) 0.05A (c) 0.045A(4)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最大值 A .(a) (b) 10V (c) 9V(5)假设开路,那么输出A .(a)只有半周波形(b)全波整流波形(c)无波形且变压器被短路(6)如果正负端接反,那么输出(a)只有半周波形(b)全波整流波形(c)无波形且变压器被短路(7)如果被击穿(电击穿),那么输出_C .(a)只有半周波形(b)全波整流波形(c)无波形且变压器被短路(8)如果负载被短路,将会使B.(a)整流二极管被击穿(b)整流二极管被烧坏(c)无法判断3 .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C .(a)将交流变为直流(b)将高频变为低频(c)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4 .在直流稳压电源中的滤波电路应选用旦 .(a)高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带通滤波器5 .在题图7.2.1.2所示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 假设二极管具有理想的特性, 那么,当,, 时题图7.2.1.2(1)电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约为 C .(a) 9 (b) 10 (c) 12(2)电路输出电流的平均值约为 C mA(a) (b) 1 (c)(3)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约为C mA(a) (b) 0.5A (c)(4)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的最大值为A .(a) (b) 10V (c) 9V(5)在一个周期内,每只二极管的导通时间C .(a)等于一个周期(b)等于半个周期(c)小于半个周期(6)与无滤波电容的电路相比,二极管将旦.会被击穿(a)会承受更高的反向电压(b)会有较大的冲击电流(c)(7)电容滤波电路只适合于负载电流 A 的场合.(a)比拟小或根本不变(b) 比拟小且可变(c) 比拟大(8)如果滤波电容断路,那么输出电压平均值将会B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9)如果负载开路,那么输出电压平均值将会 A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6.电路如题图7.2.1.3所示,那么车出电压=B .7.2.2 串联型稳压电路如题图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负载.(1)标出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2) 试求输出电压的调整范围.(3) 为了使调整管的,试求输入电压的值.题图7.2.2相关知识】串联型稳压电路.解题思路】(1) 运算放大器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的连接要保证电路引入电压负反应.(2) 根据确定输出电压的调整范围.(3) 由,并考虑到电网电压有波动,确定输入电压的值.解题过程】(1) 由于串联型稳压电路实际上是电压串联负反应电路.为了实现负反应,取样网络A+).(2) 根据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由图可知式中,为可变电阻滑动触头以下局部的电阻,.当时,最小当时,最大因此,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为.3)由于当时,为保证,输入电压假设考虑到电网电压有波动时,也能保证,那么,实际应用中,输入电压应取.【常见的错误】容易无视电网电压有波动.7.2.3某串联反应型稳压电路如题图所示,图中输入直流电压U I=24V,调整管不和误差放大管T2的U BE均等与,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等于,负载电流等于100mA试问:(1)输出电压UO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等于多少伏?(2)当Ci的电容量足够大时,变压器副边电压廿等于多少伏?(3)当电位器R W的滑动端处于什么位置(上端或下端)时,调整管T i的功耗最大?调整管「的极限参数P C拴少应选多大(应考虑电网有10%勺波动)?题图7.2.3相关知识】串联反应型稳压电路.解题思路】〔 1 〕由,可求得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由关系,确定变压器副边电压的大小.〔3〕调整管T1 的极限参数.解题过程】〔1〕图中,晶体管T2的基极电位故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2〕〔3〕 T1的最大功耗出现在Rv的最上端考虑电源10%波动时7.2.4 题图中画出了两个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的电路,静态电流I Q=2mA.〔1〕写出图〔a〕中电流I.的表达式,并算出其具体数值;(2)写出图(b)中电压UO的表达式,并算出当兄=时的具体数值;3)说明这两个电路分别具有什么功能?图(a)图(b)题图7.2.4【相关知识】三端集成稳压器.【解题思路】(4) 写出图(a) 电路输出电流与稳压器输出电压的表达式.(5) 写出图(b) 电路输出电压与稳压器输出电压的表达式.(6) 由表达式分析各电路的功能.【解题过程】( 1)( 2)(3)图(a)所示电路具有恒流特性,图(b)所示的电路具有恒压特性.。

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1.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D 。

A .输入/输出设备B .外存储器C .输入/输出设备及外存储器D .除了CPU 和内存以外的其他设备2.打印机根据印字方式可以分为 C 和 D 两大类,在 C 类打印机中,只有 A 型打印机能打印汉字,请从下面答案中选择填空。

A .针型打印机B .活字型打印机C .击打式D .非击打式3.一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每帧有1024×1024像素,可以显示256种颜色,问刷新存储器容量至少需要多大解:因为28=256,一个像素存储256色需8位,所以一帧的存储空间至少需要1024×1024×8bit=1MB]4. 一个双面CD -ROM 光盘,每面有100道,每道9个扇区,每个扇区512B ,请求出光盘格式化容量。

解:格式化容量=盘面数×每面道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2×100×9×512=900KB5. 试推导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的公式。

答: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为T a =平均找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一块数据的写入(或读出)时间设磁盘转速为r 转/s ,每个磁道存储的信息量为N 个字节,则平均等待时间为磁盘旋转半圈所用的时间,即1/(2r);设要传送的数据块大小为b 个字节,则有:磁盘旋转一周读出一个磁道的信息,即,每秒钟读出rN 个字节,所以传输b 个字节多用的时间为b/(rN);由此,可得磁盘读写一块信息所需的时间公式为:rNb r T T s a ++=21秒,其中T s 为平均找道时间) 6. 一个双面磁盘,每面有220道,已知磁盘转速r=4000转/分,数据传输率为185000B/S,求磁盘总容量。

解:格式化容量为:因为转速r=4000转/分,所以每秒400/6转数据传输率为185000B/S ,所以磁道容量为185000/(400/6)=2775B双面,每面220道,所以总容量为2×220×2775=1221000B7.某磁盘存储器转速为3000转/分,共有4个记录面,每道记录信息为12288B ,最小磁道直径为230mm ,共有275道,道密度为5道/mm 。

微机原理第7章练习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第7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7章输入/输出与中断一、自测练习题㈠选择题1.一微机系统有10根地址线用于I/O端口寻址,因而具有I/O空间的范围是( )字节。

A) 1024 B) 10K C) 0.5M D) 1M2.8086CPU读/写一次存储器或I/O端口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 )。

A) 总线周期 B) 指令周期 C) 时钟周期 D) 基本指令执行时间3.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有三种不同的控制方法,其中以( )控制的输入/输出是微机进行I/O的一种最主要的控制方式。

A) 程序控制 B) 中断控制C) DMA控制D) 以上均可4.程序查询I/O方式的工作流程是按( )的次序完成一个字符的传输。

A) 写数据端口,读/写控制端口B) 读状态端口,读/写数据端口C) 写控制端口,读状态端口,写数据端口D) 随I/O接口的具体要求而定5.在CPU与外设的I/O传送控制方式中,效率高、实时性强的方式是( )。

A) 同步传送 B) 查询传送 C) 无条件传送 D) 中断传送6.在CPU与外设的I/O传送控制方式中,传送速度最快的方式是( )。

A) 无条件传送 B) 查询传送 C) 中断传送 D) DMA传递7.用具有两个状态(“0”和“1”态)的一组开关作简单输入设备时,应采用( )传送方式来输入信息。

A) 无条件B) 查询C) 中断D) DMA8.用一组发光二极管作为简单输出设备时,应采用( )传送方式来输出信息。

A) DMA B) 无条件C) 查询D) 中断9.在微机系统中引入中断技术,可以( )。

A) 提高外设速度B) 减轻主存负担C) 提高处理器的效率D) 增加信息交换的精度10.CPU响应中断请求的时刻是在( )。

A) 执行完成正在执行的程序以后 B) 执行完正在执行的指令以后C) 执行完本时钟周期以后D)执行完正在执行的机器周期以后11.8086/8088CPU向应两个硬中断INTR和NMI时,相同的必要条件是( )。

A) 允许中断B) 当前I/O操作执行结束C) 总线空闲D) 当前访问内存操作结束12.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高速外设与内存储器进行批量数据传送时,应采用( )。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第七章 习题答案 人民邮电出版社(周杰英 张萍 郭雪梅 著)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第七章 习题答案 人民邮电出版社(周杰英 张萍 郭雪梅 著)

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习题与参考答案这一章的习题与参考答案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输入输出概述及DMA控制器的习题与参考答案;另一部分是中断及中断控制器部分的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输入输出概述及DMA控制器的习题与参考答案1、请说明为什么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必须有三态输出功能而输出接口却不需要的原因。

解: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的输出端是直接接在数据总线上的,如果数据寄存器没有三态输出功能,则无论数据寄存器被寻址选中或未被选中,其数据都会被送上数据总线,若此时总线上真正要传送的数据与该输入缓存器的内容不一致时,就会发生总线冲突。

所以,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器必须有三态输出功能,以便当接口未被寻址选中时,其输出端处于高阻态,从而与总线隔离。

对于输出接口来说,是输入端与数据总线相连,而输出端是与外设相连,因此其输出不影响总线状态;另外,一个外设一般只与一个输出数据缓存器相连,因此输出接口的数据缓存器无须有三态输出功能。

2、8086/8088CPU中哪些寄存器可以用于I/O寻址?若I/O端口地址分别是10H和100H,分别写出向这两个端口写入73H的程序段。

解:8086/8088CPU内可以用于I/O寻址的寄存器为AL、AX和DX。

向端口10H写入73H的程序段为: MOV AL,73HOUT 10H,AL向端口10H写入73H的程序段为: MOV AL,73HMOV DX,100HOUT DX,AL3、图为7段显示器接口,显示器采用共阳极接法,试编写程序段,使AL中的一位十六进制数显示于显示器上。

输出锁存器地址为40H。

解:TABLE DB 3FH,06H,5BH,4FHDB 66H,6DH,7DH,07HDB 7FH,67H,77H,7CH,DB 39H,5EH,79H,71HLEA BX,TABLEXLATOUT 40H,AL4、PC/XT机有哪些输入输出方式?各自的特点如何?DMA控制器应具备哪些功能?解:无条件方式:需要外设处于就绪状态,硬件简单;查询方式:CPU需要不断地查询外设是否就绪,浪费CPU时间,硬件较简单;中断方式:外设准备好后,向CPU发中断请求,请求CPU完成数据传输,外设与CPU并行;硬件又比前两者复杂。

第7章习题详细解答

第7章习题详细解答

第7章习题解答7—1判断题(对的打√,不对的打×)1。

数字电路分为门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

(× )2。

边沿触发器和基本RS触发器相比,解决了空翻的问题.(×)3. 边沿触发器的状态变化发生在CP上升沿或下降沿到来时刻,其他时间触发器状态均不变。

(√)4. 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端就是直接置0端和直接置1端。

(√)23 的计数器。

(×)5。

3位二进制计数器可以构成模为16。

十进制计数器最高位输出的周期是输入CP脉冲周期的10倍。

(√)7. 构成一个7进制计数器需要7个触发器。

(×)8.当时序电路存在无效循环时该电路不能自启动.( √)9。

寄存器要存放n位二进制数码时,需要n2个触发器。

(×)10.同步计数器的计数速度比异步计数器快。

(√)11。

在计数器电路中,同步置零与异步置零的区别在于置零信号有效时,同步置零还需要等到时钟信号到达时才能将触发器置零,而异步置零不受时钟的控制。

(√)12。

计数器的异步清零端或异步置数端在计数器正常计数时应置为无效状态。

(√)13。

自启动功能是任何一个时序电路都具有的。

(× )14。

无论是用置零法还是用置数法来构成任意N进制计数器时,只要置零或置数控制端是异步的,则在状态循环过程中一定包含一个过渡状态;只要是同步的,则不需要过渡状态。

(√)15。

用置零法或置位法可以设计任意进制的计数器.(×)7—2 由或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如图7—38所示,已知R、S的电压波形,试画出与之对应的Q和Q的波形。

图7—38 题7-2图解:由或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的特性表,可得该题的输出端波形如下图所示:或非门RS 触发器特性表 题7—2 波形图7—3由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如图7-39所示,已知R 、S 的电压波形,试画出与之对应的Q 和Q 的波形。

图7-39 题7-3图解:由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的特性表,可得该题的输出端波形如下图所示:与非门RS 触发器特性表 题7—3波形图7-4已知如图7-40所示的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均为0,试对应画出在时钟信号CP 的连续作用下各触发器输出端Q 的波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微型机系统中.I/O设备通过( B )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 DMA控制器B.设备控制器C.中断控制器D. I/O端口I/O设备不可能真接与主板总线相连接,总是通过设备控制器来相连的。

2.下列关于I./O指令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I/O指令是CPU系统指令的一部分B.I/O指令是机器指令的一类C.I/O指令反映CPU和T/O设备交换信息的特点D. I/O指令的格式和通用指令格式相同I/O指令是指令系统的一部分,是机器指令,其为了反映与I/O设备交互的特点,格式和其他指令相比有所不同。

3.以下关于通道程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通道程序存放在主存中B.通道程序存放在通道中C.通道程序是由CPU执行的D.通道程序可以在任何环境下执行I/O操作通道程序存放在主存而不是存放在通道中,豳通道从主存中取出并执行。

通道程序由通道执行,目.只能在具有通道的I/O系统中执行。

4.挂接在总线上的多个I/O设备( B )。

A.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B.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C.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D. 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为了使总线上的数据不发生“碰撞”,挂接在总线上的多个设备只能分时地向总线发送数据。

总线上接收数据的设备可以有多个,因为接收数据的设备不会对总线产生“干扰”。

如向一个人说话可以多个人听,如果多个人说话一个人听的话,那会是非常混乱的场面。

5.一台字符显示器的VRAM中存放的是( A )。

A. 显示字符的ASCII码B.BCD码C.字模D.汉字内码在字符显示器中的VRAM存放ASCII码用以显示字符。

6.CRT的分辨率为1024x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每单元字长为( B ),总容量为( )。

A.8B,256MBB.8bit,IMBC. 8bit,256KBD. 8B,32MB刷新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字长取决于显示的颜色数,颜色数为m.字长为n,二者的关系为2n=rn。

本题颜色数为256.因此刷新存储器单元字长为8位。

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每个像素点的位数和像素点个数的乘积,故而刷新存储器的容量为1024x1024x8bit= IMB。

7.一个磁盘的转速为7200r/min,每个磁道有160个扇区,每个扇区有512B.那么在理想情况下,其数据传输率为( C )A. 7200x160KB/sB. 7200KB/sC. 9600KB/sD. 19200KB/s磁盘的转速为7200r/min=120r/s,转一圈经过160个扇区,每个扇区为512B.所以数据传输率为120x160x512/1024=9600KB/s。

8. 硬磁盘共有4个记录而,存储区域内半径为l0cm,外半径为15.5cm.道密度为60道/cm.外层位密虚为600bit/cm,转速为6000r/min。

问:1)硬磁盘的磁道总数是多少?2)硬磁盘的容量是多少?3)将长度超过一个磁道容量的文件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是否合理?4)采用定长数据块记录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寻址命令中磁盘地址如何表示?5)假定每A1扇区的容量为512B,每个磁道有l2个扇区,寻道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0.5ms,试计算磁盘平均寻道时间。

l)有效存储区域=15.5-10 =5.5cm.道密度:60道/cm,因此每个面为60x5.5330道,即有330个柱面,磁道总数4x330-1320个磁道。

2)外层磁道的长度为2piR=2x3. 14x 15.5=97.34cm每道信息量= 600bit/cmx97.34cm=58404bit =7300B磁盘总容量=7300B x132=9636000B(非格式化容量)3)如果长度超过一个磁道容量的文件,将它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比较合理,因为不需要重新寻找磁道,这样数据读/写速度快。

4)采用定长数据块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一个扇区,每个扇区记录固定字节数目的信息,在定长记录的数据块中,活动头磁盘组的编址方式可用如下格式:此地址格式表示最多可以接4个硬盘,每个最多有8个记录面,每面最多可有1 28个磁道,每道最多可有16个扇区,5)读一个扇区中数据所用的时间=找磁道的时间十找扇区的时间十磁头扫过一个扇区的时间。

找磁道的时问是指磁头从当前所处磁道运动到目标磁道的时间,一般选用磁头在磁盘径向方向上移动1/2个半径长度所用时间为平均值来估算,题中给的是10.5ms。

找扇区的时间是指磁头从当前所处扇区运动到目标扇区的时间,一般选用磁盘旋转半周所用的时间作为平均值来估算,题中给出磁盘转速为6000r/min,则为lOOr/s,&妇战盘转一周用时为10ms,转半周的时间是5ms。

题中给出每个磁遒有12个扇区,磁头扫过一个扇区用时为10/12=0.83ms,计算结果应该为10.5+5+0.83:=16.33mS。

为了减少寻找磁道和等待扇区所占时间的比例,磁盘通常应该以多个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一旦开始具体的读写操作,就对多个连续的扇区进行顺序读写.读写的数据首先保存到系统设置的一个缓存区中,CPU通常要经过操作系统与这个缓冲区交换数据.而不是直接与磁盘设备本身交换数据。

9.下列关于I/O端口和接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按照不同的数据传送格式,可以将接口分为同步传送接口和异步传送接口B.在统一编址方式下,存储单元和I/O设备是靠不同的地址线来区分的C.在独立编址方式下,存储单元和I/O设备是靠不同的地址线来区分的D. 在独立编址方式下,CPU需要设置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访问端口选项D显然正确。

按照不同的数据传送格式,可将接口分为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故A错:在统一编址方式下,存储单元和I/O设备是靠不同的地址码而不是地址线来区分的,故B错;在独立编址方式下,是靠指令的不同来区分的.故C错。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只有I/O指令可以访问I/O设备B.在统一编址下,不能寅接访问I/O设备C.访问存储器的指令一定不能访问I/O设备D. 在具有专门I/O指令的计算机中.I/O设备才可以单独编址在统一编址的情况下,CPU访问端o如网访问存储器一般,所以访问存储器方式适用于I/O端口,可以通过强大的访存指令直接对I/O设备进行操作。

在独立编址的方式下,访问l硒地址空间必须用专门的I/O指令。

11.设置中断排队判优逻辑的目的是( B )。

A. 产生中断源编码B. 使同时提出的请求中的优先级别最高者得到及时响应C. 使CPU能方便地转入中断服务子程序D. 提高中断响应速度当有多个中断请求同时出现时,中断服务系统必须能从中选出当前最需要给予响应的且最重要的中断请求,这就需要预先对所有的中断进行优先级排队,这个工作可由中断判优逻辑来完成,排队的规则可由软件通过对中断屏蔽寄存器进行设置来确定。

1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中断服务程序一般是操作系统模块B. 中断向量方法可提高中断源的识别速度C. 中断向量地址是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D. 重叠处理中断的现象称为中断嵌套A中,中断服务程序:处理器处理紧急事件可理解为是一种服务,是通过执行事先编好的某个特定的程序来完成的,一般属于操作系统的模块,以供调用执行:B中,中断向量由向量地址形成部件.也就是硬件产生,并且不同的中断源对应不同的中断服务程席,因此,通过该方法t可以较快速地识别中断源,实际上,向最地址形成部件,就是根据中断源来得到中断向量的输出的;C中,中断向量是中断服务程序的入o地址,中断向量地址是内存中存放中断向量的地址:而D中,重叠处理中断的现象称为中断嵌套。

13.能产生DMA请求的总线部件是( B )。

Ⅰ.高速外设Ⅱ.需要与主机批量交换数据的外设Ⅲ.具有DMA接口的设备A. 只有ⅠB.只有ⅢC.Ⅰ、Ⅲ.D. Ⅱ、Ⅲ只有具有DMA接口的外设才能产生DMA请求,即使当前设备是高速设备或者需要与主机批量交换数据,如果没有DMA接口的话,也是不能产生DMA请求的。

14.中断向量表用于保存( B )。

lA.向量地址B.服务程序入口地址C-中断类型号D.控制/状态字中断向量表中存放的是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中断向量地址是向量表的地址,中断型号是用以指出中断向量地址的。

15.下列不属于程序控制指令的是( C )。

A. 无条件转移指令B. 有条件转移指令C. 中断隐指令D.循环指令中断隐指令并不是一条由程序员安排的真正的指令,因此不可能把它预先编入程序中,只能在响应中断时由硬件直接控制执行,中断隐指令不在指令系统中,敬不属于程序控制指令。

16.下列叙述中( C )是正确的。

A. 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中实现数据传送都需要中断请求B. 程序中断有式中有中断请求,DMA方式中没有中断清求C.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中都育中断请求,但目的不同D. DMA要等指令周期结束时才可以进行周期窃取程序中断方式在数据传输时,首先要发出中断请求,此时CPU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转而进行数据传输,直到数据传送结束,CPU才返回中断前执行的操作。

DMA方式只是在DMA的前处理和后处理过程中需要用中断的方式请求CPU操作,但是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并不需要中断请求。

DMA方式和程序中断方式都有中断请求,但目的不同,程序中断方式的中断请求是为了进行数据传送,而DMA方式中的中断请求只是为了获得总线控制权或者交回总线控制权。

CPU对DMA的响应可以在指令执行过程中的任何两个存取周期之间。

17.通道程序结束时引起的中断是(B )。

A.机器校验中断B.I/O中断C.程序性中断D. 外中断I/O中断是通道和中央处理器西调工作的一种手段。

通道借助I/O印断请求中央处理器进行干预,中央处理器根据产生的I/O中断事件了解输入/输出操作的执行情况。

I./O中断事务由于通道程序的执行而引起,或由于外界的原因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