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的性质
离子液体综述

离子液体综述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子液体的定义和性质、合成和分离、在化学反应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在生物医学中的用途,同时探讨离子液体的环保和安全问题以及研究现状和前景。
1.离子液体的定义和性质离子液体是指全部由离子组成的液体,通常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组成。
离子液体具有以下主要性质:(1)低蒸气压:离子液体在常温下不易挥发,蒸气压很低,因此可以作为绿色溶剂使用。
(2)良好的热稳定性:离子液体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3)良好的电化学窗口:离子液体具有很宽的电化学窗口,可以作为电解质的良好溶剂。
(4)液体范围宽:离子液体的熔点较低,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液态。
2.离子液体的合成和分离离子液体的合成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合成两种方法实现。
化学反应法是通过酸碱反应或复分解反应等合成离子液体。
电化学合成法是在电解池中通电电解来制备离子液体。
对于离子液体的分离,通常采用物理分离方法,如过滤、萃取和蒸馏等。
由于离子液体的特殊性质,需要使用特殊设备进行分离和纯化。
3.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作为催化剂、反应介质和萃取剂等。
(1)催化剂: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许多化学反应,如烷基化反应、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等。
离子液体能够改变反应动力学,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2)反应介质: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反应介质,使得反应在均相中进行,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3)萃取剂:离子液体可以作为萃取剂用于萃取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4.离子液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材料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涉及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晶体材料等领域。
(1)高分子材料:离子液体可以作为聚合反应的介质和引发剂,制备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2)陶瓷材料:离子液体可以作为溶质,制备高性能的陶瓷材料,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离子液体的基本特性及应用

离子液体的基本特性及应用离子液体,是一种由离子组成的液态材料,具有多样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化学键与物理状态都有着相对应的性质。
离子液体是指由阳离子和阴离子共同组成的液态离子,它们具有高度的离子化倾向和较低的蒸汽压力,因此非常稳定。
此外,离子液体的熔点通常较低,而且溶解度高,因此更容易进行反应。
在此基础上,离子液体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催化剂、机械维护、电化学、纳米技术等等。
离子液体的基本特性离子液体有许多基本特性,这让它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材料。
首先是其高度的离子化倾向,因为离子液体是由带电离子组成的,而这些离子会在液体中进行交换,因此使得离子液体拥有极高的导电性和电解质液体的特性。
此外,离子液体由于其较低的蒸汽压力,使得其更为稳定。
这也让它成为一种较为环保的化学材料,相较于传统的有毒有害溶剂,离子液体更为安全。
离子液体还具有优秀的溶解性能,其可溶于氧化物、氯化物、酸、碱等许多化学品,而这在传统的有机溶剂中是很难实现的。
这也为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和合成中提供了很多便利。
应用领域离子液体的性质非常广泛,因此它也可以用于很多不同的应用领域。
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1. 催化剂离子液体的环保性质和高度的催化效率使其成为理想的催化剂。
使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使得反应速度更高同时也可以减少残留的有害物质。
2. 机械维护由于离子液体具有优秀的溶解能力和极低的蒸汽压力,因此它可以用作机械维护的清洁剂。
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清洁剂,可以更好地去除机械零件上的污垢和油脂,同时不会对机械产生任何损害。
3. 电化学离子液体的高离子浓度和高导电性常常使其作为电解液使用。
如果使用传统的溶剂,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而离子液体,由于其低挥发性和更好的溶解性,因此可以成为一种有见地的电解质液。
4. 纳米技术离子液体中的离子可以在纳米级别进行交换,从而可以促进许多纳米级反应的发生。
例如,一些离子液体在合成纳米颗粒时,可以控制粒子的大小和形状。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一、离子液体的概述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盐,其由离子对组成。
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离子液体类似于分子液体,但其具有可调控的性质,如熔点、粘度、溶解度等,同时也具有多种特殊性能,例如高电导率、热稳定性、化学惰性等。
二、离子液体的性质1. 物理性质离子液体具有极低的蒸汽压和表面张力,与普通的分子液体相比,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要低很多,这也是离子液体用作表面活性剂的原因之一。
此外,离子液体的熔点和沸点都非常低,某些离子液体的熔点比水还低,这使得它们可以在室温下呈液态。
2. 化学性质离子液体由离子对组成,它们之间的作用力非常强,常规的化学反应在离子液体中无法进行。
因此,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化学惰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承受高温、高压和强酸等恶劣的化学环境,这也是离子液体在化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3. 生物学性质离子液体具有低毒性、无臭味和不挥发等生物学性质,这使得它们能够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例如制备支持膜、生物催化剂等。
三、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1. 催化剂离子液体具有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因此,离子液体已经成为最常用的催化剂之一。
常见的离子液体催化剂有离子液体催化剂、离子液体支持催化剂等,例如提高生物质转化效率和降低催化剂的使用量等。
2. 分离技术离子液体的低挥发性和高热稳定性使得它们成为分离技术中的优秀溶剂。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用于萃取、液液分配等分离技术中,也能够用于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分离等。
3. 储能技术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在电化学能量存储中具有潜在应用。
由于其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离子液体可以作为电容器、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
4. 光电子器件利用离子液体的宽电化学窗口、低蒸汽压和高稳定性,制备高效、稳定和有望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液晶显示屏等中应用的光电子器件。
5. 加工技术离子液体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加工液体,例如制备高品质的电极,利用金属离子离子液体制备高硬度的金属材料等。
离子液体的特点

离子液体的特点
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液态物质,其特点如下:
1. 高热稳定性:离子液体具有高热稳定性,可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使得它们成为一种优良的溶剂和反应介质。
2. 低挥发性:离子液体具有极低的挥发性,因此可以在大气压下存在于室温下。
这种特性使得它们成为一种优良的溶剂和反应介质。
3. 高电导率:离子液体中含有大量的离子,因此具有极高的电导率。
这使得它们成为一种优良的电解质,并且可以用于电化学反应。
4. 溶解能力强:由于离子液体中含有大量的离子,因此具有强大的溶解能力。
这使得它们成为一种优良的溶剂,并且可以用于化学合成、分析等领域。
5. 可调节性强:由于离子液体中含有不同类型和数量的离子,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其组成来调节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使得它们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离子液体具有高热稳定性、低挥发性、高电导率、溶解能力强
和可调节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们在化学合成、分析、电化学反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离子液体资料

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又称离子溶液或离子液质,是一种特殊的熔融盐,通常指在室温下即能流动的液态物质。
它由离子组成,因此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与传统液体有所不同。
离子液体最早被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应用于电解质溶液,在近年来逐渐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多个领域。
起源与发展离子液体最早由保罗·沙诺姆于1932年发现,当时他合成了一种含有氯金酸氢盐的物质,并且发现其在室温下为液态。
由于具有低蒸气压、热稳定性好、高导电性等独特性质,离子液体开始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特性1.低蒸汽压:离子液体通常具有极低的蒸汽压,这使得它们在高温下不易挥发,有利于在反应过程中稳定性的维持。
2.高热稳定性: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较高,能够耐受较高的温度,使得其在高温反应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高离子导电性:由于离子液体中的离子浓度较高,因此其电导率也相对较高,具有优异的离子传导性能。
4.可调性:离子液体的离子种类和比例可以通过化学设计来实现调节,因此具有较高的可调性。
应用领域离子液体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化学催化:离子液体常被用作催化反应的溶剂或载体,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效率和选择性。
2.能源领域:离子液体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提高了能源设备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3.药物传递:离子液体可以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4.分离技术:离子液体也被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提纯技术中,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发展趋势随着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化学的重视,离子液体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未来,离子液体的设计和合成将更加精准,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综上所述,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液态物质,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未来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开发,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离子液体(IL)是一种化学溶剂,它由原子或分子的共价键所组成的液体。
离子液体由阴
离子(anion)和阳离子(cation)组成,这使其具有与强酸和基相似的性质。
它们是由特殊有
机或无机配体和适当的碱或酸试剂结合而成,通常有离子和非离子阶段。
离子液体具有良
好的低表面张力和较低的渗透性,使其变得非常有用,可用于以下应用:
1 、在化学合成领域,离子液体可用于自由基、酰基及其他反应。
它们减少杂质、提高反
应效率和纯度,成为无机和有机合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离子液体在石油加工中也被广泛使用。
它们可以提高油气起泡液的密度,最大限度地
减少污染物,并增加精炼过程中结晶体系的稳定性。
3 、此外,离子液体可用于抗菌剂和辅料的制造中。
在医学领域,它们可用于制造口腔、
无痛和抗生素药片,从而减少口腔的毒性作用。
4 、另外,离子液体可用于食物加工中,可用于稳定原料、消除毒素和改善口感。
5 、在分离过程中,离子液体也可广泛用于水处理加工,并可用于萃取和分离有用的化学
物质。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于金属和金属衍生物的沉淀,水和有机溶剂的萃取,多相反应催
化剂制备及生物液体细胞培养等。
综上所述,离子液体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它具有低表面张力、低渗透性等特性,可以被用于合成有机和无机化学反应中,并可以广泛用于水处理、石油加工、萃取和分离等过程中。
因此,可以说,离子液体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妥善使用可促进许多应用,进一步改善工业
和医疗等领域。
离子液体的特点

离子液体的特点离子液体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常用于催化、溶剂、电化学、分析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讨论离子液体的特点,并结合中心扩展进行描述。
1. 高离子化度和低挥发性离子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离子对,通常在室温下呈液态。
由于离子液体内离子对之间的吸引力较强,因此离子液体具有高离子化度和低挥发性,不易挥发和燃烧,可降低环境污染和火灾风险。
2. 宽广的电化学窗口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是指其在电极上可承受的最大电压范围,通常为2-6V。
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较宽广的电化学窗口,可承受更高的电压和电流密度,具有更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寿命。
3. 可调节的溶解性和极性由于离子液体的构成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或者改变它们之间的比例来进行调节,因此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和极性可以被调节和控制。
这使得离子液体成为一种理想的溶剂,在化学合成、分离、催化和生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4. 高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离子液体具有高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可用于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和分析,以及对氧化、还原和酸碱等化学反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由于离子液体的化学惰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常用于金属的电沉积和电解等过程中。
5. 绿色、可再生和可回收由于离子液体的高稳定性和低挥发性,使其成为一种绿色、可再生和可回收的溶剂。
离子液体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回收和再利用,这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离子液体是一种具有高度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能源、环境和生物领域。
其中,离子液体的可调节性、绿色性和高稳定性是其最为重要的特点,将为其未来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离子液体的化学结构与物理性质

离子液体的化学结构与物理性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在化学、材料、环境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离子对组成的稳定液态体系,具有较低的挥发性、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和较好的解剖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离子液体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一、离子液体的化学结构离子液体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阳离子和阴离子。
一般来说,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可以通过化学键、氢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力相互结合,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
其化学键通常包括共价键、离子键、氢键等多种化学键。
其中,离子键是最常见的化学键,它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而氢键是一种弱的化学键,是由氢原子和更电负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除了化学键,离子液体的化学结构还包括ジіω合物(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杂化型离子液体(封闭的化合物结构和传统离子液体结合成的类似复合物)、CO2俘获和CH4俘获等,其化学结构多样。
二、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是由其化学结构所决定的。
下面将重点介绍离子液体的熔点、密度、热稳定性以及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1. 熔点离子液体的熔点通常很低,常在100-200℃范围内。
这是因为离子液体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较小、较简单的分子结构,不具有大量的分子碰撞之间的热运动。
另外,在离子液体中,离子对通常具有较强的静电作用力,阻碍了离子的运动,导致熔点降低。
2. 密度离子液体的密度也比较高,通常在1.2-2.2 g/cm³之间。
这是因为离子液体具有很高的分子数,高分子密度,而且离子对之间的作用力很强,使其密度难以降低。
3. 热稳定性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在高温下,离子液体不会分解,也不会发生挥发。
这种稳定性是由其特殊的化学结构所决定的,其分子极化性小,分子键强度高、稳定性高,热辐射不易破坏。
4. 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离子液体是一种绿色、低毒性的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液体的性质,改性和下一代1:离子液体的性质,考虑到离子液体及其应用的宽泛性,很难简单的概括离子液体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因此著者更愿意总结离子液体的不同点而不是共同点。
而且前人总结的离子液体的某些性质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例如电化学窗口,热稳定的长久性(热稳定性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过于看重),极性,挥发性(某些离子液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蒸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争议呢?这是近年来所取得的改进技术所带来的,测量手段的进步,知识的深化,以及那些能够显著影响离子液体的热物理性质的杂质量化(离子色谱仪,ICP-MS)的精确性带来的描述的准确性。
就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言,实验手段的不同,数据库数据的时限性都会对其不一致性产生影响。
但是,离子液体还是具有广发接受的类属性质。
他们完全由离子组成(见表一)。
举个例子来说,在熔点为12摄氏度的【BMI】【PF6】系列中,离子熔化时的密度是4.8mol/l。
离子液体的熔化温度,人为地规定,要低于100摄氏度,离子度要高于99%。
这些基本的类属性质在离子液体的书籍和数据库(例如离子液体的热性质-美国标准与技术协会编著)中都可以找到。
这里不再一一详述-只在下文中讨论一些关键的具有代表性的性质。
熔点:文献中离子液体的熔点一定要谨慎对待,离子液体的熔点具有不确定性,它们能够经受超冷,而且可能存在杂质的影响。
挥发性:对于典型的离子液体,正常的沸点与它们的标准大气压下的饱和蒸汽压有关,通过实验的手段确定的饱和蒸汽压是不准确的,因为离子液体适当的低温条件下是不挥发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文献可循,离子液体在200-300摄氏度的情况下会蒸发,但是当压力急剧下降时,挥发的速度很低,小于0.01g/H。
问题是什么样的离子是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中的离子本性可以部分解释它们气态时的蒸汽压可以忽略不记的事实,也可以把它们同常规的分子溶剂区分开来。
离子度的量化是定义离子液体的指标。
而这些又可以通过有效的离子浓度来代替。
阻燃性:与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被证明有成为绿色溶剂的潜力,主要因为离子液体在环境中不易挥发而且具有阻燃性,即使是高温。
其他符合条件的溶剂也在研究当中,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离子液体用在热源处并不是因为它的阻燃性。
离子液体的活性很高。
它们可以代替肼及其衍生物,作为能量的供体。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仪推算的离子液体的热解温度,可以知道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很好,一般大于350摄氏度。
但是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等使用时的热稳定的长期性却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带有【NTF2】-和【N(CN)2】-阴离子的磷类离子液体分解为易挥发的物质要经过明显的几部。
分解的产物说明在此过程中发生过霍夫曼消去反应或者脱烷基化反应。
含氮的离子液体不完全分解,而是发生碳化(氰基化合物则易于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导电性和电化学窗口:电导率是评价离子液体能否既做溶剂又做电解液的重要性质。
离子液体表现出宽泛的电导率,0.1-20mS/cm。
在高电导率的离子液体中,咪唑基类的电导率要比铵基类高。
影响离子液体的电导率的因素很多,如粘度、密度、粒子大小、阴离子电荷离域效应、聚集态以及粒子运动。
人们现在引用强离子对效应来解释为什么【NTF2】-基的离子液体的电导率比【BF4】-基的离子液体低。
说到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典型的离子液体在4.5-5V,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类似或者稍低,但是比水溶剂的电解液高。
四基的的铵盐类离子液体的还原性比咪唑类稳定,可以还原形成N-杂环碳烯。
现在离子液体的研究方向仍然是使之具有宽泛的电化学窗口以及良好的电导率。
密度:有关离子液体的密度的文献很多。
其密度比水和有机溶剂的密度大,典型的是在1-1.6g/cm3。
人们现在可以模拟离子液体的密度和压力以及温度的变化关系。
粘度:从工程的角度来讲,离子液体的粘度会影响其运输性质,例如扩散,也可能会影响其实际的催化应用性能。
粘度在搅拌、混合和抽吸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比传统融合剂的粘度,离子液体的粘度要相对较高,大约高1/3等级。
大多数离子液体的粘度20-25摄氏度时在60-1110cP的范围内变化。
低粘度的离子液体的研究仍然是未来的方向。
极性:化学反应中,极性是定义溶剂效应的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也是离子液体的性质中最受争议的一项。
为什么呢?因为极性没有简单的限定也没有直接的测量工具。
铬显色试剂试剂可以作为经验性的定义极性限度的方法,但是这种量度(kamlet-taft方程)并非完全不受所用的测量分子的影响。
极性测量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溶剂探测分子,使测量的极性尽可能的可靠,不受溶剂的其他的影响。
毒性和可降解性:早期提到的离子液体由于其可忽略不计的蒸汽压而具有的低毒性和可降解性,现在看来是不现实的。
其实常见的离子液体是不易降解的。
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离子液体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呢?表面张力:这是相对来说研究较少的课题。
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要比有机溶剂的表面张力相对缓和。
至于工业应用,离子液体的一些性质还要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确定。
一些隐藏的性质,如离子液体的压缩性,要在高压的条件下长时间的观察。
和传统的溶剂相比较又怎样呢?图二就两者的极性和粘度给出了量化的描述。
2.2 离子液体适用范围的广泛性2.2.1 综述几年来离子液体的种类成倍的增长。
因此对所有叙述的阴阳离子的离子液体进行系统的编辑是很困难的。
对主要离子液体的描述可以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而各种各样的离子液体的开发则是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
一些离子液体会在下文中描述。
(1)开发(复合的)功能性(通常称为定向离子液体)的离子液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旨在其协同“化学”性质。
质子性的离子液体和质子酸或者lewis酸离子液体可以用作酸性的催化剂或者溶剂。
值得一提的是碱性的离子液体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作为溶剂,也可以作为碱性催化剂,对纤维素的乙酰化有潜在的使用价值。
离子液体具有作为可重复利用的过渡金属种类的催化剂的配体和固定相的功能(磷类,亚胺类,胺类,腈类,炔类),或者作为稳定金属纳米颗粒的保护剂和溶剂。
在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用于有机金属催化(例如脯氨酸作为手性催化剂用于非对称合成)的离子液体的开发,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循环利用的性能。
手性离子液体,溶剂型或者手性引入剂,经过不同方法的修饰,可以使手性分子分别连接在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上。
(2)阴阳离子结合的协调一致性和阴阳离子修饰的可能性为制备特定性质的离子液体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亲水/疏水的弹性,离子液体的粘度的降低,离子液体的稳定性的提高都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NTf2】-和【N(CN)2】-阴离子的离子液体表现出制备低粘度离子液体的可能性。
而取代咪唑上的烷基,代之以弹性的醚基,则可以降低粘度的同时降低熔点(表二)。
使用短支链的醚基代替烷基则可以显著的降低离子液体的粘度。
这种现象已经在阴离子(如硫酸盐)和阳离子(如PEG-功能性咪唑二烃基磷酸盐)的取代基中得到了论证。
硅代阳离子的新型离子液体也被报道,由于具有比醚基更柔软的侧链,从而降低了粘度。
降低粘度的重要性在于质量转移的重要性,粘度降低同时也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
离子液体在反应过程中呈现出的惰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PF6】-和【BF4】-阴离子由于水解作用而在原位产生HF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了。
以质子酸为催化剂的反应中,【PF6】-为基础的离子液体经常被提起,很可能是由于HF的出现。
在适当的条件下,过渡金属氟化物的形成也已经被发现。
以【(C2F5)3PF3】-阴离子为基础的离子液体被认为,其化学稳定性要高于【PF6】-为基础的离子液体。
咪唑上C(2)-H的活性会影响N-杂环烯烃的出现形式被广泛的报道。
实际上,以磷为基础的离子液体由于其在通常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而受到极大的关注,例如在Grigard反应中。
为了保护C(2)-H,2-甲基咪唑为基础的离子液体经常用到。
分析得知,这是由于碳质子被硫醇链所代替。
最新的离子液体的应用中,人们更关注离子液体的生物性质。
用带有二氰氨的离子液体代替肼的自燃剂的课题也已经被提上议程。
人们期望这些离子液体能够更好的提供热量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
离子液体中如二烃基磷酸盐甲酸酯类带有强烈的氢粘结剂的性质。
它们是多糖类物质在温和环境和高浓度条件下的良溶剂。
价格和生物可降解性依然是离子液体关注的重点,可回收的原料和“低价格”的初始反应物的衍生物也已经被开发出来(表5)。
这些“生物-离子液体”完全由生物材料组成。
例如以胆汁素氯化物为基础的“深度共晶体混合物”的研发,而其究竟是不是“离子液体”存在一定的争议。
胆汁素作为阳离子,可以很好的与适当的阴离子(胆汁素水杨酸盐的熔点在50摄氏度,根据1960年的报道)结合成离子液体。
不同物理性质(粘度,熔点,热稳定性,极性)的羧酸盐阴离子,如乙酸盐、酒石酸盐、乳酸盐、琥珀酸盐、乙醇酸盐、马来酸盐与胆汁素合成离子液体已经相继问世。
令人惊讶的是乙醇酸盐的Tm只有38摄氏度。
这一系列的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温度在183-223摄氏度之间。
马来酸盐表现出良好的粘度性质。
其他以胆汁素为基础离子液体则直接采用胆汁素氢氧化物和不同的芳香族或者环状的脂肪族羧酸中和的方法合成。
有趣的是,一些离子液体表现出低玻璃化温度或者低熔点。
这些离子液体的生物降解性质也逐渐被发现。
最近的研究发现,酯侧链部分连接在吡啶或者烟碱上的离子液体的生物降解性要比只有吡啶类似物的离子液体要好。
新型的研究材料可以使用咪唑作为骨架,使其柔韧性与硅胶和碳纳米管相近。
在甲矽烷基和咪唑阳离子之间,一般采用共价键性质的基团作为支撑。
硅胶表面固载的金属离子,其表面会出现一种新奇的性质,使这种金属所处的环境与【BMI】2【MX4】相提并论。
当离子液体的工艺程序可以预见的时候,离子液体的可回收性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性质:挥发性的离子液体(在相对的常温常压条件下),或是其他低热稳定性的离子液体。
这些离子液体一般由弱键的基本阴离子和叔胺或者可置换的质子阳离子组成(图7)。
通过挥发,中性酸性和碱性(如果易挥发)的离子可以同离子化的离子分离。
但随后它们可以再结合成为离子液体。
有许多这种阴阳离子组合,成为质子酸性的离子液体的实例。
氨基甲酸酯为基础的离子液体还可以形成其他种类的离子液体(主要是看溶剂的转变)。
每一种实际应用的实例都要求离子液体具有特定的性质,不可能存在能够同时满足所有条件的离子液体。
我们将继续关注离子液体的最新发展。
最早的离子液体之一,是Walden在1914年发现的,是质子酸种类中的一种,【EtNH3】【NO3】(熔点是12.5摄氏度,几乎所有讲述离子液体发展史的文献中都有描述),而在此之前,质子惰性的离子液体几乎占据了所有关于离子液体的文章,由于其对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惰性,及其在应用方面的巨大的潜在性,尤其是在催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