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3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A.30°B.40°C.50°D.90°

2.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了一种“结绳计数”的方法,一女子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下列图示中表示91颗的是

()

A.B.

C.D.

3.以下选项中比-2小的是()

A.0 B.1 C.-1.5 D.-2.5

4.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α与∠β不.相等

..的图形是

()

A.B.

C.D.

5.晚上七点刚过,小强开始做数学作业,一看钟,发现此时时针和分针在同一直线上;做完数学作业八点不到,此时时针和分针又在同一直线上,则小强做数学作业花了多少时间()

A.30分钟B.35分钟C.420

11

分钟D.

360

11

分钟

6.宁波港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年货物吞吐量达9.2亿吨,晋升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并连续8年蝉联世界第一宝座.其中9.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B.C.D.

7.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x3,-x5,x7,-x9,x11,……第n个单项式是( )

A.(-1)n-1x2n-1B.(-1)n x2n-1

C.(-1)n-1x2n+1D.(-1)n x2n+1

8.在下边图形中,不是如图立体图形的视图是()

A .

B .

C .

D .

9.如图是由下列哪个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 )

A .圆柱

B .三棱锥

C .三棱柱

D .四棱柱 10.若-4x 2y 和-23x m y n 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分别是( ) A .m=2,n=1 B .m=2,n=0 C .m=4,n=1 D .m=4,n=0 11.已知105A ∠=?,则A ∠的补角等于( )

A .105?

B .75?

C .115?

D .95?

12.如图,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 重叠在一起,且OB 恰好平分COD ∠,则AOD

∠的度数为( )

A .100

B .120

C .135

D .150

二、填空题

13.若212

-

m

y x 与5x 3y 2n 是同类项,则m +n =_____. 14.因原材料涨价,某厂决定对产品进行提价,现有三种方案:方案一,第一次提价10%,第二

次提价30%;方案二,第一次提价30%,第二次提价10%;方案三,第一、二次提价均为20%.三种方案提价最多的是方案_____________.

15.在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 8-,10.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从A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从点B 出发沿数轴在B ,A 之间往返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点P ,Q 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时,t 的值为__________. 16.计算

221b a a b a b ?

?÷- ?-+??

的结果是______ 17.如果向东走60m 记为60m +,那么向西走80m 应记为______m.

18.学校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知在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有27人,在乙处参加社会实践的有19人,现学校再另派20人分赴两处,使在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可列方程______. 19.|﹣

1

2

|=_____. 20.下列命题:①若∠1=∠2,∠2=∠3,则∠1=∠3;②若|a|=|b|,则a=b ;③内错角相等;④对顶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21.当12点20分时,钟表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是___________.

22.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1: 2 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三分线,显然,一个角的三分线有两条.如图,90AOB ?∠=,OC 、OD 是∠AOB 的两条三分线,以O 为中心,将∠COD 顺时针最少旋转__________ ,OA 恰好是∠COD 的三等分线.

23.一个由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 这个几何体是由_________个小立方块搭成的 .

24.如图都是由同样大小的黑棋子按一定规律摆出的图案,第①个图案有4个黑棋子,第②个图案有9个黑棋子,第③个图案有14个黑棋子,…,依此规律,第n 个图案有2019个黑棋子,则n=______.

三、解答题

25.定义新运算“@”与“⊕”:@2a b a b +=,2

a b

a b -⊕= (1)计算()()()3@221---⊕-的值;

(2)若()()()()()3@23,@329A b a a b B a b a b =-+⊕-=-+-⊕--,比较A 和B 的大小 26.如图,图1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个;图2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3=4=22个;图3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3+5=9=32个;图4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3+5+7=16=42个;…

(1)根据你的发现,第n 个图形中有小正方形:1+3+5+7+…+ = 个. (2)由(1)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已知连续奇数的和:(2n +1)+(2n +3)+(2n +5)+……+137+139=3300,求n 的值. 27.计算: (1)31324()864-?-

- (2)4323

1[2(2)](3)5

--?---- 2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3,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 (1)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为 个单位长度;点B 到原点O 的距离为 个单位长度;线段AB 的长度为 个单位长度;

(2)若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则点P 表示的数为 ;

(3)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 +PB 的和为6个单位长度?若存在,请求出PA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请直接回答:几分钟后点P 与点Q 重合?

29.已知,若2

(1)20a b ++-=,关于x 的方程2x+c=1的解为-1.求代数式

22282(4)abc a b ab a b ---的值.

30.如图1,在一条可以折叠的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9和4.

(1)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2)如图2,如果以点C为折点,将这条数轴向右对折,此时点A落在点B的右边1个单位

长度处,则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如图1,若点A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

的速度也沿数轴向右运动,那么经过多少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四、压轴题

31.如图,从左到右依次在每个小方格中填入一个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方格中所填

数之和都相等.

6a b x-1-2...

(1)可求得x =______,第 2021 个格子中的数为______;

(2)若前k 个格子中所填数之和为 2019,求k 的值;

(3)如果m ,n为前三个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那么所有的|m-n | 的和可以通过计算

|6-a|+|6-b|+|a-b|+|a-6| +|b-6|+|b-a| 得到.若m ,n为前8个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

求所有的|m-n|的和.

32.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且满足(a-1)2+|ab+3|=0,

c=-2a+b.

(1)分别求a,b,c的值;

(2)若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相

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i)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使得3BC-k?AB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

变?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ii)若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与点A,B同时运动,何时点C为线段AB的三

等分点?请说明理由.

33.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尺

(∠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

(1)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t秒,当OM恰好平分∠BOC时,如图2.

①求t值;

②试说明此时ON平分∠AOC;

(2)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顺时针旋转,设∠AON=α,∠COM=β,当ON在∠AOC内部时,试求α与β的数量关系;

(3)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射线OC也绕点O以每秒8°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互补的定义得出这个角的度数,进而利用互余的定义得出答案.

【详解】

解:∵一个角的补角是130?,

∴这个角为:50?,

∴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40?.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于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所以从右到左的数分别进行计算,然后

把它们相加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详解】

解:A、5+3×6+1×6×6=59(颗),故本选项错误;

B、1+3×6+2×6×6=91(颗),故本选项正确;

C、2+3×6+1×6×6=56(颗),故本选项错误;

D、1+2×6+3×6×6=121(颗),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以古代“结绳计数”为背景,按满六进一计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根据图中的数学列式计算;本题题型新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比较大小法则: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反而越小可得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

-<-<-<<,

2.52 1.501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关键在于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值越小.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余角与补角的性质进行一一判断可得答案.

.

【详解】

解:A,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α=∠β=45o;

B,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α=∠β;

C,由图可得∠α不一定与∠β相等;

D,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α=∠β.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度的计算及余角、补角的性质,其中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5.D

解析:D

【解析】

由题意知,开始写作业时,分针和时针组成一平角,写完作业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设小强做数学作业花了x 分钟,根据分针追上时针时多转了180°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分针速度:30度÷5分=6度/分;时针速度:30度÷60分=0.5度/分. 设小强做数学作业花了x 分钟, 由题意得 6x -0.5x =180, 解之得

x = 360

1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追击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6.A

解析:A 【解析】

因为科学记数法的表达形式为:,所以9.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达形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

达形式.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观察可知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除符号外,底数均为x ,指数比所在项序数的2倍多1,由此即可得. 【详解】

观察可知,奇数项系数为正,偶数项系数为负,

∴可以用1(1)n --或1(1)n +-,(n 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来控制正负, 指数为从第3开始的奇数,所以指数部分规律为21n , ∴第n 个单项式是 (-1)n -1x 2n +1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题——数字的变化类,正确分析出哪些不变,哪些变,是按什么规律发生变化的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C 【解析】

直接利用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进而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

解:A选项为该立体图形的俯视图,不合题意;

B选项为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不合题意;

C选项不是如图立体图形的视图,符合题意;

D选项为该立体图形的左视图,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正确掌握观察角度是解题关键.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底面是三角形.

【详解】

解:由图可得,该展开图是由三棱柱得到的,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展开图,熟记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0.A

解析:A

【解析】

根据同类项的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可直接得出答案.

解:由题意得:

m=2,n=1.

故选A.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求解即可.

【详解】

解:∵∠A=105°,

∴∠A的补角=180°-105°=7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补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是关键.

解析:C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COB=∠BOD=45°,再根据角的和差得出∠AOC=45°,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OB平分∠COD,

∴∠COB=∠BOD=45°,

∵∠AOB=90°,

∴∠AOC=45°,

∴∠AOD=13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角的性质和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将两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

二、填空题

13.4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列出方程,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2n=2,m=3,

解得:n=1,m=3,

解析:4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列出方程,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2n=2,m=3,

解得:n=1,m=3,

则m+n=4.

故答案是:4.

本题考查了利用同类项的定义求字母的值,熟练掌握同类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根据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即可.

14.三 【解析】 【分析】

由题意设原价为x ,分别对三个方案进行列式即可比较得出提价最多的方案. 【详解】 解:设原价为x , 两次提价后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综上可知三种方案提价最多的是方

解析:三 【解析】 【分析】

由题意设原价为x ,分别对三个方案进行列式即可比较得出提价最多的方案. 【详解】 解:设原价为x ,

两次提价后方案一:(110%)(130%) 1.43x x ++=; 方案二:(130%)(110%) 1.43x x ++=; 方案三:(120%)(120%) 1.44x x ++=. 综上可知三种方案提价最多的是方案三. 故填:三. 【点睛】

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并化简代数式比较大小即可.

15.【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别表示P,Q 的数为-8+2t 和10-3t ,并分到A 前和到A 后进行分析求值. 【详解】

解:由题意表示P,Q 的数为-8+2t ()和10-3t (),-8+3(t-6)() 解析:

12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别表示P ,Q 的数为-8+2t 和10-3t ,并分Q 到A 前和Q 到A 后进行分析求值. 【详解】

解:由题意表示P ,Q 的数为-8+2t (09t <≤)和10-3t (06t <≤),-8+3(t-6)(69t <≤)

Q 到A 前:103826t t -+-=,求得12

5

t =

,且满足06t <≤, Q 到A 后:82836t t -++--()=6,求得12t =,但不满足69t <≤,故舍去,

综上12

5

t =. 故填

125.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动点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进行分析求解.

16.【解析】 【分析】

先将括号内进行通分计算,再将除法变乘法约分即可. 【详解】 解:原式=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计算,掌握分式的通分和约分是关键.

解析:

1a b

- 【解析】 【分析】

先将括号内进行通分计算,再将除法变乘法约分即可. 【详解】 解:原式=

()()+??÷- ?-+++??

b

a b

a a

b a b a b a b

=()()

+?-+b

a b

a b a b b

=

1a b

- 故答案为:1a b

-.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计算,掌握分式的通分和约分是关键.

17.-80 【解析】 【分析】

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详解】

解:如果向东走60m 记为,那么向西走80m 应记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

解析:-80 【解析】 【分析】

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详解】

解:如果向东走60m 记为60m +,那么向西走80m 应记为80m -. 故答案为80-. 【点睛】

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8.【解析】 【分析】

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人,根据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解: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人, 解析:()27x 21920x ??+=+-??

【解析】 【分析】

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20x -人,根据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解: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20x -人, 根据题意得:()27x 21920x ??+=+-??. 故答案为()27x 21920x ??+=+-??. 【点睛】

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9.【解析】

【分析】

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了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解析:1 2

【解析】

【分析】

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详解】

解:|﹣1

2

|=

1

2

故答案为:1 2

【点睛】

考查了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0.①④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对顶角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

①若∠1=∠2,∠2=∠3,则∠1=∠3,真命题,符合题意;

②令a=1,b=-1,此

解析:①④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对顶角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

①若∠1=∠2,∠2=∠3,则∠1=∠3,真命题,符合题意;

②令a=1,b=-1,此时|a|=|b|,而a≠b,故②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③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③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④对顶角相等,真命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真假命题,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110°

【解析】

【分析】

12时整时,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当12时20分时,分针和时针都转过一定的角度,用分针转过的角度减去时针转过的角度,就得到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

【详解】

解:因为

解析:110°

【解析】

【分析】

12时整时,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当12时20分时,分针和时针都转过一定的角度,用分针转过的角度减去时针转过的角度,就得到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

【详解】

解:因为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

所以钟表上12时20分时,时针转过的角度是:0.5°×20=10°,

分针转过的角度是:6°×20=120°,

所以12时20分钟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120°-10°=110°.

故答案为:1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解决的关键是理解钟面上的分针每分钟旋转6°,时针每分钟旋转0.5°.

22.40

【解析】

【分析】

由OA 恰好是COD 的三等分线可得或,旋转角为,求出其度数取最小值即可. 【详解】

解:因为,OC、OD 是AOB 的两条三分线,所以

因为OA 恰好是COD 的

解析:40

【分析】

由OA 恰好是∠COD 的三等分线可得'10AOD ?∠=或'20AOD ?∠=,旋转角为'DOD ∠,求出其度数取最小值即可. 【详解】

解:因为90AOB ?∠=,OC 、OD 是∠AOB 的两条三分线,所以30AOD ?∠= 因为OA 恰好是∠COD 的三等分线,所以'10AOD ?∠=或'20AOD ?∠=, 当'10AOC ?∠=时,''301040DOD AOD AOD ???∠=∠+∠=+=

当'20AOD ?∠=时,''302050DOD AOD AOD ???∠=∠+∠=+=,

综上所述将∠COD 顺时针最少旋转40?. 故答案为: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相关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23.5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下图所示,所以这个几何体是由5个小立方块搭成的 .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5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下图所示,所以这个几何体是由5个小立方块搭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24.404

【解析】

【分析】

仔细观察每一个图形中黑棋子的个数与图形序列号的关系,找到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

【详解】

解:观察图1有5×1-1=4个黑棋子;

图2有5×2-1=9个黑棋子;

图3有

解析:404

【解析】

【分析】

仔细观察每一个图形中黑棋子的个数与图形序列号的关系,找到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

【详解】

解:观察图1有5×1-1=4个黑棋子;

图2有5×2-1=9个黑棋子;

图3有5×3-1=14个黑棋子;

图4有5×4-1=19个黑棋子;

图n有5n-1个黑棋子,

当5n-1=2019,

解得:n=404,

故答案:404.

【点睛】

本题考查探索与表达规律——图形类规律探究.能根据题中已给图形找出黑棋子的数量与序数之间的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

25.(1)1;(2)A B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新运算的符号进行求解;

(2)根据新运算符号分别求出A 、B 的值在进行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得: ()()()3@221---⊕-

3221

22--+=

- =1; (2) ()()332

3@233122b a b a A b a a b b -+-=-+⊕-=

+=-, ()()()392

@329=

3122

a b b a B a b a b b --+=-+-⊕--+=+, 3131b b +>-,

A B ∴<. 【点睛】

本题考查新运算,解题关键在于对题意得理解. 26.(1)(2n ﹣1);n 2;(2)n 的值为40. 【解析】 【分析】

(1)根据各图形中小正方形个数的变化可找出变化规律“第n 个图形中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3+5+7+…+(2n-1)=n 2个”,此问得解;

(2)根据(1)的结论结合(2n+1)+(2n+3)+(2n+5)+……+137+139=3300,即可得出关于n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图1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个;图2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3=4=22个;图3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3+5=9=32个;图4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3+5+7=16=42个;…,

∴第n 个图形中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3+5+7+…+(2n ﹣1)=n 2个. 故答案为:(2n ﹣1);n 2.

(2)∵(2n +1)+(2n +3)+(2n +5)+……+137+139=3300, ∴702﹣n 2=3300,

解得:n =40或n =﹣40(舍去). 答:n 的值为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根据各图形中小正方形个数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第n 个图形中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n 2个”是解题的关键. 27.(1)13;(2)-16. 【解析】 【分析】

(1)直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

(2)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 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

(1)原式=-9+4+18=13; (2)原式=-1-6-9=-16.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运算能力. (1)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

(2)灵活地利用简便算法准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8.(1)1,3,4;(2)1;(3)存在,PA=1;(4)经过4分钟后点P 与点Q 重合. 【解析】 【分析】

(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设点P 表示的数为x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可求解;

(3)设点P 表示的数为y ,分1y <-,13y -≤≤和3y >三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4)设经过t 分钟后点P 与点Q 重合,由点Q 的路程﹣点P 的路程=4,列出方程可求解. 【详解】

解:(1)∵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3, ∴()OA=011--=,OB=303-=,()AB=314--= 故答案为:1,3,4; (2)设点P 表示的数为x , ∵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 ∴3(1)-=--x x ∴x =1,

∴点P 表示的数为1, 故答案为1; (3)存在, 设点P 表示的数为y , 当1y <-时,

∵PA +PB =136--+-=y y , ∴y =﹣2,

∴PA =1(2)1---=, 当13y -≤≤时,

∵PA +PB =(1)36--+-=y y , ∴无解, 当y >3时,

∵PA +PB =(1)36--+-=y y , ∴y =4, ∴PA =5;

综上所述:PA =1或5.

(4)设经过t 分钟后点P 与点Q 重合, 2t ﹣t =4, ∴t =4

答:经过4分钟后点P 与点Q 重合.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以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并运用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9.-34.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解出a ,b 的值,然后将x=-1代入方程求出c 的值,最后将代数式化简,代入数据求值. 【详解】

解:因为2

(1)|2|0++-=a b , (a+1)2 ≥0,|2|0-≥b 所以a+1=0,b-2=0 解得:a=-1,b=2

因为关于x 的方程2x+c=1的解为-1 所以2×(-1)+c=1 ,解得c=3 因为8abc -2a 2b -(4ab 2-a 2b) =8abc-2a 2b-4ab 2+a 2b =8abc-a 2b-4ab 2

把a=-1,b=2,c=3代入代数式8abc-a 2b-4ab 2中,得 8×(-1)×2×3-(-1)2×2-4×(-1)×22 =-48-2-(-16) =-34. 【点睛】

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以及代数式化简求值,熟记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30.(1)13;(2)-2;(3)t= 9秒或17秒. 【解析】 【分析】

(1)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2)设点C 表示的数是x ,分别表示出AC 、BC ,再根据AC-BC=1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3)运动t 秒后,可知点A 表示的数为-9+3t ,点B 表示的数为4+2t ,再根据AB 的距离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