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导游词_黄帝陵景区导游词.doc

合集下载

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陕西黄帝陵,这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黄帝的陵墓,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在传说中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物,善于治理国家、教化民众,被尊为圣人。

因此,在古代,黄帝陵得到了极高的尊崇和膜拜,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圣地”。

黄帝陵所在的位置是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境内,总面积达到2200多亩,包括文物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和景观区等多个区域。

这里风景优美,山清水秀,绿树环绕,让人心旷神怡。

如果你想了解黄帝的生平事迹和文化影响,建议先参观黄帝陵博物馆。

博物馆内有大量的文物和图片,向你展示黄帝帝王之风、治国方略、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让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黄帝。

接下来,我们将带大家参观黄帝陵主体建筑——黄帝祠。

黄帝祠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分为前殿、正殿和后殿三部分。

前殿内是用黄土夯筑的一堵高约5米的土墙,墙上刻着“黄帝陵”三个大字;正殿内供奉着黄帝的神像,神像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后殿则是历代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

在黄帝陵参观时,大家还要留意陵前的牌楼、牌坊和碑刻等建筑物,它们都是黄帝陵历史上的重要标志,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

最后,我们也可以在黄帝陵的景区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景区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如钟亭、鼓亭、祭筵亭、凉亭、岩画等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此外,景区内还有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如太极拳、中国民俗文化展示、黄帝服饰体验等等,让游客们在参观中不仅看到陵墓和博物馆的文物,也可以通过游玩和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总之,陕西黄帝陵是一个迷人的景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景色也十分优美。

我们期待着您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

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范文篇1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黄陵县城北桥山。

1961年,国务院将黄帝陵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墓之前的“黄帝陵”三个大字为蒋介石所提。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

陵区景点包括:天下第一陵、轩辕桥、陵墓区、轩辕庙、黄帝手植柏、诚心亭、挂甲柏等。

乔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

山上有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整个陵区宏大磅礴。

天下第一陵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

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

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

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

《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黄帝庙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

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

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

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篇2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陵导游词[智库]。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黄帝陵的导游词(实用3篇)

黄帝陵的导游词(实用3篇)

黄帝陵的导游词(实用3篇)1.黄帝陵的导游词第1篇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乡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中国本始社会末期一位巨大的部落首领,是首创中华民族文亮的先人。

他用玉做兵器,制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造制了文字,其臣大挠造制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造做了乐器。

中国厥后能巍然屹立于全国四大文亮今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没有合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初次同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进史籍。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

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升。

它对黄帝说:“您的使命已经完成,请您以及我一块女死吧。

”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

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

黎民公民闻讯从大江北南赶去,个个痛哭流涕。

在黄龙的再三敦慌忙下,西北地区,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几回再三挽留。

黄龙带走了黄帝来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

这等于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去。

但是也有人说,黄帝逝世后就安葬在桥山。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行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合始了。

从孔子,孟子的文章中以及他们与学生对话语录中,已经得到证实。

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今史乘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合始形成一种造度。

黄帝陵园最早修于秦代。

秦同一六国后,又划定天子的坟墓一概称做“陵”,日常庶民坟都称做“墓”。

汉代又划定天子陵旁必设“庙”。

刘邦修立大汉后,汉朝早期就在桥山西麓修起“轩辕庙”。

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对轩辕庙举行了用时两年重建扩修,并栽植柏树一千一百四十株。

宋朝合宝两年,因沮河水连年腐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发火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升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

这等于当今人们前去拜谒的轩辕庙。

在来后的元,亮,清各朝和辛亥革命先后直至当古,都对黄帝陵庙举行过多次建缮以及扩修。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陕西黄帝陵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陕西黄帝陵导游词,欢迎参考!陕西黄帝陵导游词1陕西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被称为中华第一陵,是民族圣地。

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络绎不绝。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

黄帝陵,地处黄陵桥山,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四季青翠,环境幽雅。

山下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

祭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

祭亭后的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

陵墓前数十米处有一高台,相传汉武帝征朔方还,来这里祭奠黄帝,筑台祈仙,故称“汉武仙台”。

轩辕庙,呈四方形,庙门朝南,气势雄伟。

庙院内有大殿,门额上悬挂着“人文初祖”大匾。

大殿中间安放着巨大的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

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4000余年。

巨柏高米,树干下围10米,有谚语称:“七搂八扎半,圪里圪哒不上算”,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

另有一株高大古柏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柏”,又名“将军柏”。

庙内碑亭,有碑石约50通,内容主要是历代帝王的“御制祭文”和历代修葺陵庙的记载。

其中有孙中山、毛泽东亲笔撰写的祭文。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面积28平方公里。

划分为东湾、西湾、马山、印台山、黄花沟、桥山镇6个景区。

黄帝陵陵寝圣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桥山夜月、沮水秋风、南谷黄花、北岩净雪、龙湾晓雾、凤岭春烟、汉武仙台、轩辕古庙等被誉为黄陵八景。

桥山现有古柏8万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多万株,面积86 7公顷,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古柏林。

高者参天,低亦拂云,常青不凋,树姿优美。

黄帝陵经过大规模整修,一、二期工程已经竣工。

新建轩辕庙山门、黄帝陵祭祀大殿、庙前广场、轩辕桥、桥南广场,拓宽改造了陵区道路,并广植松柏花木,绿化美化陵区。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

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一)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

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

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

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

封于有熊,号有熊氏。

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

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

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

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

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

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

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

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

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

逛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三篇

逛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三篇

逛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三篇导游词一:黄帝陵之旅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的黄帝陵!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这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墓,一同了解中华民族的源流和传统。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安塞县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黄帝的陵墓。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他发明了农业、渔业、医药等许多重要的技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帝陵占地面积广达五十余万平方米,其中主要景点有墓道、神道、坛场、陵园等。

游览黄帝陵,首先我们将进入陵墓的主体——墓道。

墓道全长约400米,是一条由大石块铺成的宽敞通道。

墓道两旁有数十个石雕,这些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特色,代表了黄帝的事迹和民间传说。

在墓道的尽头,我们将来到一个巨大的广场——坛场。

坛场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这里有一座高大的祭坛,上面供奉着黄帝的神像。

每年的黄帝诞辰和清明节期间,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这里,烧香祭拜,表达对黄帝的崇敬之情。

从坛场出来,我们将进入一个美丽而宁静的陵园。

陵园被绿树环绕,四季花开不败。

园内有一座仿古建筑——黄帝祠,这是供奉黄帝的场所。

祠堂内有一尊黄帝的塑像,塑像栩栩如生,神态庄重。

在祠堂前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黄帝的事迹和历史记载。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帝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自尊心的象征。

希望大家能带着对黄帝的崇敬之情,继续探索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谢谢大家!导游词二:黄帝陵之行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河南省新郑市的黄帝陵!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这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墓,一同了解中华民族的源流和传统。

黄帝陵位于黄河南岸的巨鹿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黄帝陵占地面积广达五十余万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墓道、神道、坛场、陵园等。

游览黄帝陵,首先我们将进入陵墓的主体——墓道。

墓道全长约400米,是一条由巨石铺成的通道,两旁有石雕和铭刻,记录了黄帝的事迹和民间传说。

黄帝陵导游词600字

黄帝陵导游词600字

黄帝陵导游词
嘿,朋友们,咱们今儿个来到了个特别的地方——黄帝陵!这可是咱们中华民族的根儿啊,感觉咋样,是不是心里头有点小激动?
一走进黄帝陵的大门,哎呀,那气氛,杠杠的!满眼都是古木参天,绿油油的树叶在微风里头轻轻摇曳,好像在跟咱们打招呼呢。

脚下的小路,是用青石铺成的,踩上去,感觉历史就在脚底下。

往前走,一座巍峨的陵墓映入眼帘,那就是黄帝陵的主体了。

这陵墓啊,庄严得很,让人一看就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周围那些石碑、石刻,每一块都透着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诉说着咱们祖先的故事。

绕过陵墓,咱们来到了祭祀广场。

每逢清明、重阳这些个重要的日子,这里可热闹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是为了给黄帝老人家上个香,祈求平安。

广场上那棵老柏树,听说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长得那叫一个粗壮,简直就是个活化石!
再往前,就是黄帝庙了。

这庙里啊,供奉着黄帝的塑像,神态安详,好像还在为咱们华夏儿女操心呢。

庙里头香火不断,人们进进出出,有的祈福,有的感恩,场面温馨得很。

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伙儿说两句心里话。

黄帝陵啊,不仅仅是个旅游景点,它更是咱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每次来这里,我都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归属感,心里头那个自豪啊,简直是没法用言语来表达。

所以啊,朋友们,咱们可得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好好感受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这份文化的传承。

说不定啊,你还能从这里面悟出点啥人生道理呢!
好了,咱今儿个就聊到这儿吧,你们自个儿去逛逛,好好体会体会吧!。

延安黄帝陵导游词_导游词

延安黄帝陵导游词_导游词

延安黄帝陵导游词陕西延安黄帝陵导游词1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

因位于延安黄陵县城北约0.5公里的桥山之上,故。

是国务院公布保护的第1号古墓葬。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

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

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

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

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陵龙驭阁位于黄帝陵后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征黄帝“驭龙升天”,也是游客登高远眺,观看桥山全貌及周围古城与山川形势的最佳地点。

诚心亭沿中轴线北行即到诚心亭。

该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1/ 5积约85平方米。

歇山顶上,灰布板瓦与筒瓦紧紧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四边无墙,栏额下为花格装饰,旋子彩绘。

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间、补间外侧有围栏围护。

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

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汉武仙台神道尽头,便步入陵园了。

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

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

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陵导游词_黄帝陵景区导游词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是我国有名的旅游风景区,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黄帝陵参观,导游要结合黄帝陵的特色,详细介绍给游客了解。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黄帝陵景区导游词,欢迎参考!
黄帝陵导游词篇1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黄陵县城北桥山。

1961年,国务院将黄帝陵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墓之前的"黄帝陵"三个大字为蒋介石所提。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

陵区景点包括:天下第一陵、轩辕桥、陵墓区、轩辕庙、黄帝手植柏、诚心亭、挂甲柏等。

乔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

山上有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整个陵区宏大磅礴。

天下第一陵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

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

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

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

《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黄帝庙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

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

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

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黄帝陵导游词篇2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

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

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

"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

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

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

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
帝的衣襟一再挽留。

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

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

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

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

再后面便是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

此台系公元前0xx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

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

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

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

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

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黄帝陵导游词篇3
黄帝陵,素有天下第一陵的称号,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
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

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

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

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

陵园区内地铺着砖,显得古朴典雅。

黄帝庙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每到清明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常到这里拜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