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资料

合集下载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要求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要求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要求一体化预制泵站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系统,通常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水质、供水流量及压力,以保证供水质量及安全性。

该系统最近一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它可以在节约能源、提高水质及灵活操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水行业行业标准,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设计计算要合理、准确,机电设备、装配及控制系统的选择要合理。

(2)泵站的建设要满足国家水行业标准,保证设备的安装、维护质量及安全性。

(3)主要设备如增压泵、水阀等要选用合格品,其专业用语及使用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或有关标准规定。

(4)系统设计必须考虑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要尽量减少出现泄漏的可能,并要规定好事故的处理办法。

(5)输水管道的设计要考虑就近原则,经济、安全性及节能减排的要求,设计要综合评估抗压强度、耐腐蚀性及防火性等特性。

(6)控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系统的功能及负荷特性,操作及保养简单,节能效果明显。

(7)一体化预制泵站应有良好的防护外壳,采用结构强度高,能够抵抗压强及液体冲击的材料,满足安全要求。

(8)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要考虑各种外界影响,采用较高的设计要求,确保安全性及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一体化预制泵站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系统,它能够节约能源、提交供水质量、降低设备维护及控制成本,但同时也要求设计者严格遵守有关泵站设计规范,保证系统运行时的安全性及高效性。

合理的组织及系统设置,坚固而安全的设备,恰当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设计者要掌握这些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作为最基本的依据。

为确保一体化预制泵站运行安全及稳定,提高系统质量及安全性,在系统设计及维护中,应按照泵站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及控制系统设备,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对系统运行情况实施经常检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综上所述,要符合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要求,就必须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安全性及质量要求,科学安全的进行,以确保预制泵站系统运行高效稳定,从而满足供水要求。

一体化预制泵站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标准
1.结构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需要符合相关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标准,包括抗风、抗震等设计要求。

房屋结构采用钢结构,主体采用钢板、型钢和特殊型材进行焊接或螺栓连接,保证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房屋内设有通风、防水、防腐处理,以及安全疏散通道和紧急照明等设施。

2.设备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备标准包括泵、管道、电气设备等方面。

泵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管道材质选择和尺寸设计满足输送介质的要求,保证管道的压力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电气设备包括电机、控制柜等,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电气标准,具备过载保护、远程监测等功能。

3.操作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操作标准主要包括运行、维护和安全等方面。

运行操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证书和经验,能够熟悉掌握泵站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流程。

维护操作包括定期巡检、设备保养、灰尘和异物清理等,保证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安全操作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方案,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标准需要从结构、设备和操作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符合相关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泵站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灵活调整标准和设计方案,提高一体化预制泵站的适用性和可扩展性。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要求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要求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要求
一体化预制泵站是一种在某种特定的应用条件下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实现整体建设、简易安装和快速运行。

为了使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建设和运行更加高效、可靠、安全,尤其为了保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必须在设计、施工和检修过程中严格遵守一些交叉的、相互衔接的规范要求。

首先,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必须符合当地地下管线、建筑物等的布局规划,以及相关国家规定。

其次,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必须考虑它们的操作工艺流程,对系统设备、控制装置等各种工艺因素进行严格的设计;必须根据水的物理特性,及传输、排放的水量、温度等各种内容,合理确定其形状、尺寸和安装形式;必须在规定范围内强制性实施节能技术;必须将其主要运行参数和状态记录在泵站运行日志中,以方便检修和维护。

此外,一体化预制泵站必须实施安全措施,按照国家安全规定,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安全因素,设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消防泵、烟蒸气报警器、蒸气启动装置、安全阀、过流保护装置等;必须安装防噪隔壁墙,避免噪声污染;必须检查泵站管路及控制系统中所用材料,确保它们均符合规定标准;必须在设计和施工、检修过程中,实施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泵站的完整性、可靠性和长期的安全运行;必须了解泵站的操作规程,即使在最紧急的情况下,也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安装及检查的系统和设备,以确保它们的可靠性并保
证整个设施的安全。

以上就是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要求,由此可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标准,保证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保证泵站的建设和运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施的安全和可靠,以及确保系统和设备的良好性能。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范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批准:审核:校核:编制:目录1. 概述 (3)2. 标准规范 (3)2.1设计标准 (3)2.2检验、验收标准 (3)3. 采购设备清单 (4)4. 技术要求 (4)4.1工作环境 (4)4.2 一体化截污设备技术要求 (4)4.3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要求 (6)5. 试验检验 (9)6. 资料及其它 (9)6.1 资料 (9)6.2 外协件 (10)6.3 现场技术服务 (10)6.4. 性能考核试验 (10)6.5. 监造和出厂试验 (11)6.6. 包装运输的特殊技术要求 (11)6.7设备铭牌 (12)7. 其它附件 (12)1. 概述一体化泵站由无动力除渣装置及提升泵站组成,其中无动力除渣装置是对初期雨水的所含污染物进行截流的系统,主要去除初期雨水中的颗粒物和漂浮物等,由玻璃钢外腔、高效涡流分离器等部件组成。

提升泵站与初期雨水截污装置均采用一体化设计,并成套提供,供货方需整体制作、运输运输、指导安装、指导调试和售后服务。

2. 标准规范卖方对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应符合下列标准和规范以及有关的法规要求。

2.1设计标准HG21504.1-92 《玻璃钢储槽标准系列(VN0.5m3~VN100m3)》JC/T587-1995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储罐》JB2923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ZBJ98003 水处理设备油漆、包装材料技术条件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机械行业标准类其它相关标准类2.2检验、验收标准GB50205―1995 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3. 采购设备清单4. 技术要求4.1工作环境使用条件:介质:雨水介质温度低于40℃;介质PH介于6~9之间。

4.2 无动力除渣装置技术要求无动力除渣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采用高效涡流水力分离原理,根据离心沉降和密度差分原理,使密度小的物体被留在上方,密度大的砂粒沉降到底部,达到分离效果,截留物需定期人工清理。

4.2.1制造用原材料4.2.1.1 设备制造用原材料符合图样要求和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标准
摘要:
1.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定义和特点
2.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和安装要求
3.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运行和维护注意事项
4.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正文:
一体化预制泵站是一种集成地埋式预制泵站,它根据客户特定要求在厂内精确预制,安装完毕后出厂。

这种泵站的井筒采用先进的材料定制生产,内部包括水泵、格栅、管路、阀门、仪表、控制设备以及维修设施等。

一体化预制泵站具有设计制作周期短、安装简便、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

在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

首先,泵站的设计应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进行,确保泵站的尺寸、形状和材料选择等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其次,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泵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取适当的固定和支撑措施,以防止泵站因外部因素导致倾斜或下陷。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运行和维护也是关键环节。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泵站的液位、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水泵的开关进行调节,确保泵站运行稳定。

在维护方面,要定期对泵站进行清洁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延长泵站的使用寿命。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一体化预制泵站在雨水、污水收集处
理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和运行可靠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总之,一体化预制泵站作为一种集成地埋式预制泵站,具有设计制作周期短、安装简便、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内涝防治、雨水、污水收集处理等领域。

在泵站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确保泵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
DN300(进水管)(出水管)电气控制柜成品泵房塑钢围栏泵站平面图3.904.10dn300(进水管)DN200,i=1%(出水管)B-B 剖面图2.001. 图中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尺寸单位除标高以米计,其余均以毫米计。2. 所有设备及管件连接所采用的螺栓、螺母及配件均为304不锈钢材质。说 明成品泵房主要设备及材料一览表1. 图中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尺寸单位除标高以米计,其余均以毫米计。2. 所有设备及管件连接所采用的螺栓、螺母及配件均为304不锈钢材质。说 明AA水泵安装孔格栅安装孔检修平台3. 成品泵房内安全格栅、检修爬梯、检修平台及导轨等附属设施均与玻璃钢成品泵房成套提供,附属设施相关性能参数均须满足人员及设备安全使用国家标准要求。进水管上绕曲橡胶接头之后至出水管上曲橡胶接头之前泵房所4. 玻璃钢成品泵房与混凝土底板连接的螺栓、螺母等设备均与玻璃钢成品泵房成套提供,成品泵房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需供货商派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协调安装,相关步骤须按生产厂家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操作。A-A 剖面图5. 玻璃钢复合材质成品泵房外露部分采用塑料草皮覆盖,与环境相协调。成品泵房材质须满足室外使用要求,抗老化。6. 建设及运行管理单位今后须严格按玻璃钢复合材质成品泵房生产厂家相关使用要求对设施进行养护。DN200通气管有管道、设备及井体均由玻璃钢复合材质成品泵房供货厂商成套提供。→DN200,i=1%→通气管顶距地2.0m3. 成品泵房玻璃钢井盖顶须高出泵站地坪0.20m。泵站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本次施工图依据以下资料进行设计:(1)《给排水制图标准》(GBJ106-87);(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4)《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3.本工程坐标采用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尺寸单位除管径、井平面尺寸以毫米计外,其余均以米计。4.管材、接口及施工方式:(1)泵房进水管(泵房~管材转换点):采用dn300的304不锈钢管,厚度8mm,法兰连接,开槽埋管施工。(2)泵房出水管(泵房~管材转换点):采用DN200 304不锈钢材质的钢管,管道壁厚6mm,法兰连接,开槽埋管施工。5.施工前须提前实测拟建泵房现状地坪标高、相关已建污水管道及窨井的位置和标高,若与本设计图有出入,请及时与建设和设计单位联系。施工时按图中管线坐标结合管位进行施工放线,放线后应先探明沿线地下管线和地面线杆、构建筑物;当与电力、通讯、燃气等地埋管线及地编 号材料名 称规 格 及 型 号备 注数量单位1污水泵站规模:2000m%%137/d1座主要工程量表面建构筑物较近时,需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防对其造成破坏。当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且无法迁移时,应及时与建设、设计单位联系协调解决。6.本工程污水管必须进行强度实验和严密性试验,压力段须进行水压试验(除钢管段试验压力为0.9MPa外,其余段为0.8MPa)。试验方法及施工验收按国家《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01-2004)及有关规定执行。7.本工程污水管与已建污水管连接时,施工人员应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做好连接处检井的通风后方可施工,避免发生施工人员因。高强度GRP成品泵房(5)《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城市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68-2007)及成品泵房生产厂家相关使用要求。9.接入本工程管道的工业废水必须符合现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及现行的各相关行业规范。8.污水泵房在事故或日常维护须停运、下人时,检修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周密防护措施,严格遵循《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1213164116518723115917201921注解规格材料数量名称编号DN300304不锈钢1提篮格栅21DN300橡胶1柔性接头20DN300SS3041进水管19DN2001挠性接头18SS3042通风管171电气控制柜161压力传感器及保护管151安全格栅131井盖12铝2爬梯11镀锌格栅板1服务平台9DN150SS3042压力管道7AVKDN1503042不锈钢导轨4--SS3044不锈钢导轨3-DN802自藕底座2-2水泵 1橡胶SS304SS304SS304铝合金SS3043.90 m 地面2.81 m 出口1.766 m 进口/警告1.666m 开始-0.323 m 停止-1.128m 底部8鳿fArial|b0|i0|c178|p348鳿fArial|b0|i0|c178|p34泵站实施位置须征得当地规划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开槽埋管及牵引管施工其余注意事项详见结构设计图。要求1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2 、钢筋牌号 热轧带肋钢筋HRB 4003 、表层混凝土厚度 30 mm4 、圆形砂砾 重量体积比: 全干时 1.9 吨/立方,水中 1.0 吨/立方5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证地面平实6 、没有考虑泵站本身的重量和摩擦力,如果考虑,将会增加额外的安全余量桶直径1.2m,高度5.228m}1GRP}筒体22有害气体中毒的安全事故。2.污水管网整治工程泵站工程日设计污水量规模为2000m3/d,污水泵流量94m3/h,功率2.2KW,扬程5m,水泵效率\P64.5%%%,一用一备一次建成。泵站施工图及设计说明排水1:100124泵站排水1:100125泵站泵房工艺设计图(二)排水1:100126泵站混凝土基础图配筋示意图排水1:100129175017503500175017503500Q=94m3/h,H=5m高强度GRP200020001200Q=90m3/h,N≤2.2KWH=5m,η≥64.5%页码阶段比例工程名称图 名审 核 设 计校 对项目负责人签字污水管网整治工程专业KS-1301-2施工图2013.01施工图未盖出图章无效审 定日 期工程号页码阶段比例工程名称图 名审 核 设 计校 对项目负责人签字污水管网整治工程专业KS-1301-2施工图2013.01施工图未盖出图章无效审 定日 期工程号页码阶段比例工程名称图 名审 核 设 计校 对项目负责人签字污水管网整治工程专业KS-1301-2施工图2013.01施工图未盖出图章无效审 定日 期工程号页码阶段比例工程名称图 名审 核 设 计校 对项目负责人签字污水管网整治工程专业KS-1301-2施工图2013.01施工图未盖出图章无效审 定日 期工程号配置水泵两台,一用一备1200潜污泵,一用一备每0.50m回填夯实夯实层罐底填充孔2.81 m (出水)-1.128 m 底部1.766m (进水)3.90 m 地面AA-1.3283.90 m 地面%%c20%%c16A-A 剖面图说 明}1、本图开挖方式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65-2010《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2、开挖尺寸为%%c=5000mm,H=6170mm;3、每开挖1m深度,用%%c20×%%c16钢筋制作宽度为250*250的钢筋网,钢筋网需要与原钢筋网焊接牢,4、根据图纸标高和进水管大小,做好进出水管的预留孔;5、在开挖的同时,要在基坑内装设排水设备;6、在基坑开挖完成后,用C30的混凝土在基坑底部浇厚度约为200mm的垫层;7、垫层完成后,在垫层的基础上浇注泵站的基础,该基础具体尺寸及布筋要求请见附图;8、待基础的强度达到70%时,方可以进行泵站罐体的安装;9、罐体的安装请见《预制式泵站安装及使用说明书》;10、罐体的安装完成后,则需要对罐底上的填充孔及基础上金属压块用混凝土进行浇注,以起到防护的作用;11、基坑的回填:基坑的回填正常情况下是使用开挖时的泥土,但泥土中不能包含直径大于30mm的12、回填过程中要注意基坑的四周要均匀回填,防止出现一则的土方过多,导致罐体倾侧;13、回填时第500mm的高度则需要夯实机进行夯实,夯实度要达到90%;14、待回填到离地面约300mm时,则在回填土表面浇注厚度约300mm的混凝土,以对回填土达到保护作用;15、以上施工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然后在钢模板和钢筋网中用C25的混泥土浇筑。在施工时需加支护措施,以防止塌方的发生;石头,砖块等硬物。由于该项目的基坑的土质包含大量的岩石,所以不能用于回填,为此建议使用黄砂及及细石的混合进行回填;排水1:100127排水1:100128页码阶段比例工程名称图 名审 核 设 计校 对项目负责人签字专业KS-1301-2施工图2013.01施工图未盖出图章无效审 定日 期工程号页码阶段比例工程名称图 名审 核 设 计校 对项目负责人签字专业KS-1301-2施工图2013.01施工图未盖出图章无效审 定日 期工程号泵站基坑开挖说明(一)污水管网整治工程石梁1#泵站基坑开挖说明(二)污水管网整治工程2600260030040002502501200400040005000

南京一体化预制泵站标准

南京一体化预制泵站标准

南京一体化预制泵站标准南京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建设水平一直以来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为了提高城市海绵化建设水平,有效处理城市排水问题,南京市开始推行预制泵站的建设。

为了保证预制泵站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了南京一体化预制泵站标准。

一、预制泵站的分类预制泵站是根据所处地形和使用环境的不同,分为地下式和地上式两种类型。

地下式预制泵站一般用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区,地上式预制泵站则用于郊区或者规划较为宽敞的区域。

二、预制泵站的设计参数1.设备选型:根据预测流量和扬程,确定泵站所需泵的数量及型号等相关设备。

2.泵站污水质量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泵站设计所需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3.泵站安全要求:确保泵站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泵房结构设计:根据地下或地上式的泵站类型,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和材料,确保泵房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5.泵站进出水管道设计:合理布置进出水管道,保证流体的顺畅运行。

6.自动化控制系统:配置合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泵站设备的自动运行和监控。

三、预制泵站建设工艺1.基坑开挖:根据泵站设计要求,开挖合适尺寸和形状的基坑。

2.泵站基础施工:采用混凝土浇筑或预制板块等方式进行泵站基础的施工。

3.泵房体结构搭建:根据泵房设计图纸,进行泵房体结构的组装和搭建工作。

4.进出水管道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和原始地形,进行进出水管道的铺设工作。

5.设备安装:将泵站所需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6.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和测试工作。

四、预制泵站的检测和验收对预制泵站进行验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检测:1.设备运行测试:对泵站设备进行全面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设备运行可靠性测试:对泵站运行状态进行长时间测试,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3.安全性测试:对泵站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确保设备操作安全可靠。

4.水质处理效果测试:对泵站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测试,确保水质达到要求。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标准摘要:1.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概述2.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技术标准3.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领域4.一体化预制泵站的优势与特点5.一体化预制泵站的选购与安装注意事项6.总结正文:一、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概述一体化预制泵站是一种集成度高、体积小巧、安装便捷的泵站系统。

它主要由泵组、控制器、传感器、阀门、管道等组成,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工业废水处理、农田排灌、建筑物排水等领域。

二、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技术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标准,一体化预制泵站应具备以下技术要求:1.泵站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防止水泵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

2.泵站材料选用优质不锈钢或玻璃钢,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泵站内部布局合理,便于检修和维护。

4.泵站具备自动控制功能,能实现无人值守运行。

三、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领域一体化预制泵站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程环境,如城市排水、建筑排水、农田排灌、工业废水处理等。

它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速度快、运行稳定、维护简便等优点。

四、一体化预制泵站的优势与特点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地资源。

2.采用优质材料,耐腐蚀、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3.集成度高,系统稳定,运行可靠。

4.自动控制,无人值守,降低运行成本。

5.安装简便,施工周期短。

五、一体化预制泵站的选购与安装注意事项1.选购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泵站型号和规格。

2.安装前,应充分了解泵站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3.安装过程中,确保泵站基础稳固,管道连接严密。

4.安装完成后,进行试运行,检查泵站运行是否正常。

六、总结一体化预制泵站作为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泵站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
一体化预制泵站筒体经过抗静压、抗变形力学计算,具有轻便、坚固、防水,运输便捷,抗腐蚀能力强的优点,其强度相当于传统层压式玻璃钢的双倍,可完全抵抗撕裂、腐蚀及其它破坏力,故其坚固、持久、耐用,质量稳定优良。

技术标准
(1)装置内水泵台数:2 台
(2)液位控制方式:采用精确的液位浮球开关;
(3)电机性能:防护等级:IP68,绝缘等级:F级;
(4)电气参数:工作电压:380V士10% 工作频率:50Hz士5%
( 5)出口形式:垂直法兰接口;
( 6)不堵塞:设有固液分离装置,水泵叶轮不接触杂物,不会造成缠绕与堵塞,延长其使用寿命;
( 7 )无污染:水箱采用全密封的活动顶盖设计,污水在密封状态下储存与排放,不外溢、无臭;
( 8)无沉淀免清掏:独特的反冲洗装置,能随时有效地冲洗水箱内沉积物,确保水箱内自动保持清洁,无沉积物沉积,避免日常清掏;
( 9 )控制方式:除采用液位浮球自动控制,另外还设有超限水位声光报警功能,手/ 自动操作功能;
(10)设备配置:包括箱体、水泵、不锈钢出水管、橡胶密封件、紧固件、出水管及管接件、止回阀、智能控制箱、底座及附件等。

(11)设备水箱采用SUS304不锈钢材质平板焊接而成,箱壁、箱底板厚度2mm箱盖为了方便维护检修,采用1.5mm厚,并配有提手和搭扣,便于检查维护;
( 12)设备配套进出水管路、止回阀、固液分离装置、安全装置等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防腐性较好,螺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底座采用碳钢防腐防锈处理;
( 13)控制系统:带有运行状态指示和故障报警等功能,能够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并能实现远程控制,受项目楼宇自控系统监控、控制设备状态;
( 14)设备装配要求:焊接件及安装的焊接部位的焊缝应牢固、光滑美观、无假焊、漏焊等缺陷,焊渣与药皮应清除干净。

各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紧固件无松动,各管道、电气元器件及线路等应布置整齐合理。

( 15)安装方式:地下负层地面落地安装,也可坑内安装。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内容包括
1 、起重设备的选择及布置
2、电气设备和自控设备设计
3、泵站的建筑、电气与结构的设计
4、施工方法的确定
5、泵的选择
6、集水池容积及尺寸的确定
7、泵站的布置
8、吸水管出水管的计算
9、泵站的建筑形式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范
一体化预制泵站泵井最低水位标高-1.8m ,最高水位标高-0.3m ,满足单台水泵50s 的流量,一体化预制泵站通过利用泵井的竖向空间代替常规泵站集水池平面面积要求,最终达到减小占地面的目标。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应用两相流动模型,对该泵站的流态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得到了水泵吸入口流态和泵坑底部的流动分布情况,水泵吸入口流线相对比较均匀,没有发现大的涡流,大部分底部速度均超过0.3m/s ,可以大大减小底部淤积情况。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注意事项: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
的出水量,若要满足该规范,拟泵站有效水深3m ,井筒内设三台泵,考虑一台备用泵,单井筒方案时,若污水泵站流量大于最大规模流量,则需设
置多套井筒并联方案。

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水泵频繁开启而规定的,水泵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 次,但随着水泵工艺的进步及自控系统的改良,目前进口水泵每小时启泵次数可达20 次,国产水泵可达10 次,可大大提高单井筒的规模,为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进一步推广及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