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稿
大学生演讲稿: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前行勇追梦(精选多篇)

大学生演讲稿: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前行勇追梦(精选多篇)篇一:尊敬的评委、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前行勇追梦。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改革开放历程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四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不仅建设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城市群,而且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体,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不仅是中国的胜利,更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也走了各种弯路,但我们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我们的追梦精神。
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前行勇追梦的人。
正是因为这个精神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将会越来越美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追梦奋斗,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篇二: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前行勇追梦。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开启了新时代的篇章。
经过四十年的努力,我们的国家已经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国际上的强国,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弘扬了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前行勇追梦,正是因为有一代代人在勇攀高峰、奋力拼搏,才有了这么好的成果。
未来的道路怎么走?我们该怎么做?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保持改革开放的初心,不断学习、拥抱变化,不断推进改革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让我们一起用砥砺前行、勇追梦想的精神,谱写新时代的中国梦!篇三: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前行勇追梦。
四十年前,中国走近了世界,开始走出一条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重大决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这是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新起点,也是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前行勇追梦,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未来。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最好的时代--我为祖国改革开放点个赞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最好的时代–我为祖国改革开放点个赞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首先,感谢有机会在这次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演讲中,与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回到改革开放开始的年代,我们的父辈还经历了十年浩劫。
虽然他们没有亲身经历文革,但是那些年留下的痕迹,父辈坚韧的态度,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们渴求不仅仅是国家的发展,也希望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和自由。
1978年,一局面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家进入了一个几乎是未知的境地,也是我们在这个世纪中最为重要的机遇。
四十年来,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我们的国家政治、社会、文化、环境都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历最好的时代。
这个时代是建立在我们祖先放弃的十多年的经验之上,以及新一代的大力发展。
这个时代充满生机和活力,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开放的时代,也是我们更能关注人类历史的时代。
40年改革开放,国家立足现代世界,亚洲,以及全世界的舞台。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对此深表认同。
它写道:“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人故作姿态,非常高兴地接受各种新鲜事物,而且我们还能看到了伟大的人们,他们首先让我们认识到,方向是正确的,中国改革的方向也在逐渐拓展。
现在,中国有着世界上令人瞩目的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不仅在中国,还在世界其他地方被广泛地借鉴。
”在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取得了很多方面的进步。
首先,经济的增长可谓突飞猛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国民经济总量达到78.2万亿元,实现了强有力的增长,而这只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一次成果。
同时,一批批的企业家和新型科学家正在涌现。
他们的成功证明,改革开放40年为中国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然而,这个时代也有它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我们需要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做得更多、更好、更长久,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讲话稿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研讨会发言稿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习讨论演讲稿

铭记改革伟大成就在新时代继往开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讲话研讨会发言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恰好处于诸多历史交汇点——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在这特殊的时间点上,我们深刻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奋斗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在按照座谈研讨活动要求,我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切身感受和近期学习感悟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要把握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革命。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自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40年来,我国人民极大解放和发展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显示的中国力量,为世界积极作出的中国贡献,深刻印证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40年来,我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深刻彰显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是世界前进的历史大逻辑。
正如习总书记高度概括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
”可以当之无愧的说,改革开放就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实现。
(二)要明确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1978年11月小岗村悄悄按下手印的18位村民,不会想到因他们而开启的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大变革。
改革开放前后40年发言稿

改革开放前后40年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我们国家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刻。
在过去的40年中,我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我们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我们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
回望40年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极其艰难的时期。
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混乱不堪,人民生活贫困困苦。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很不利,我国深陷国际孤立和经济制裁中。
内外交困的局面让我们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开放,才能带领国家重振雄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迈出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
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挑战,但我们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们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
首先,我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1978年到现在,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数十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增强,经济增长贡献了世界经济的30%以上。
其次,我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得到了显著提升。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体系得到完善,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我们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得到了保障。
再次,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政治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得到了显著改革,实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法治、元、素质教育、政策扶贫等措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得到了保障。
最后,我们取得了显著的国际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关系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了区域和国际稳定与发展,树立了文化和精神的自信,提高了国际地位。
在过去的40年中,我们国家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
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

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亲爱的同志们,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正式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刻。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进步,也是中国与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见证。
回顾这四十年,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来之不易。
最初,我们遇到了举国上下的困境和挑战,但我们坚定地相信,改革开放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升级和深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是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民主权利的重大举措。
正是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引领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使我国实现了从封闭状态到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我们迈出了深入参与全球化的重要一步,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在经济结构和质量的提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国内最大的市场之一,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外汇储备和金融状况储备持有国。
同时,改革开放也使得我们的人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幸福。
一大批现代城市、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人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同时,改革开放也加速了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在航空、高铁、互联网等领域已经到达了世界级水平。
在政治领域,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法治原则和制度,保障了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公开。
同时,改革开放也加强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尊重了个人的选择和权益。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党内外多党合作,大力推动了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文化领域,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解放和创造性的进步。
演讲稿: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展历程

演讲稿: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展历程: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展历程。
在这四十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骄傲的事情。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回首四十年前,正是那个时候,中国在经济、文化、知识等方面都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当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非常低,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欠缺,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众所周知,那个时候中国每年的粮都要从国外进口,而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网络技术也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对外开放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强大的国内市场也赢得了世界上许多大企业的青睐,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投资者和人才。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善了本国人民的生活,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40年的历程中,中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科技创新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现在全国教育普及率达到了九成以上,高等教育良莠不齐,但也在大量涌现一系列优秀人才,这些才是建设一个强大国家的重要基石。
科技创新更是中国的重中之重,因创新而更好地引领世界潮流已是中国走向全球的密码。
知识产权保护也是让创新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现在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已经占世界申请量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数据是不争的事实。
40年的发展,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的发展,更注重社会发展,如环境保护、民生工程、医疗保障等。
中国致力于打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战役,对于破解困惑、重构社会和经济的矛盾是非常有益的。
现在的中国环保减排世界领先,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格外重点。
在民生工程这个领域,中国非常注重最基础的医疗保障。
如推进基层药店跨省销售,加大政府补助力度等,都有助于保证群众的合理医疗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展望未来中国能在40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几乎可以说是惊人的速度和钻石般耀眼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40年前开始的、在当时风骚独具、引领了世界潮流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将中国带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其定数正来自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明确肯定和支持了正在进行着的农村生产制度变革,并以此为标志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国策。
其后40年,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渊源于这个转折了中国命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40年间,中国改革开放的征途并不平坦。
但是,实践已然证明,只要改革开放的大路向不变,中国就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发展潮流中的弄潮儿。
如果说40年前,人们是从餐桌上食物的变化开始认识改革开放,从而拥护之、投入之并随之而动的话,那么,40年后,当人们不虑温饱的同时,是否也该不再关注今后前行的路向了呢?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当然不仅仅是餐桌上的变化,不仅仅是温饱,也不仅仅是经济体量的剧增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入中等收入门槛。
实际上,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最根本、最具决定意义的变化,就是人的自由度的增大。
正是有了自由以及不断跟进的制度化认可,人们才有可能释放出创造潜力,在经济领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也因此,人的自由度的增大以及不断增大的历史和愿景,也即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路向不应变、不能变。
40年里,改革开放已不仅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同时也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社会责任。
以往40年的历史提示人们,只有在改革开放的路向上,中国才会如以往那样遇到各种发展之机,从而抓住这些机遇,顺应时势,进而促成和成就历史之变。
40年过后,由于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政治经济共识,仍然是中国前行路向的不争之定数。
改革开放之不可移、不可变的根基在于,这个路向已经成为政治经济稳定的标志物,成为人们安定坦然的心理基础。
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优秀15篇)

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优秀15篇)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作文篇一周四,首批“00后”考生将走进高考考场。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恢复高考,正是那个年代,影响的改革事件之一。
翻开40余年的高考试卷,一道道考题,如实记录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点滴变化。
高考前夕,多位曾参与高考命题、阅卷的专家、教师梳理考题,不禁感叹,“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
”从时代烙印到聚焦个人1977年冬天,恢复高考,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春天来临。
全国近570万考生走进考场。
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时代烙印鲜明,除了《我在这战斗的一年》的作文题,“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心最红”“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我要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等时代话语纷纷入题。
1979年至1989年,中国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大量人才储备。
当时,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试卷难度系数居高不下。
以1981年为例,当年全国大学录取率仅为11%。
此时,考题也开始“解放思想”,1983年,高考作文首次出现一幅漫画,题目为《找水》,画面中,一个人挖水,挖了几铲,见没水,就又换了个地方,其实,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挖到水。
这一漫画,打破了作文题根据材料或命题写作的固有模式,同时,也敢于针砭时弊。
此时的理科考题依旧比较常规,题干基本上是各种公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试题开始聚焦“个人”。
1993年,高考科目设置为“3+2”,在全国各省推开,除语、数、外必考外,文科要考政治和历史,理科要考物理和化学。
随着独生子女一代参加高考,“送考”渐成高考风景。
,高校扩招,录取率大幅蹿升,越来越多的人圆了大学梦。
进入新世纪,高考取消了“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报名限制,高考向所有具备高中同等学力的人敞开大门。
从全国统考到分省命题20xx年,“3+X”的考试形式在本市当年春季高考中首次亮相,高考生不再考五科,而只考四科,除语、数、外三科外,文科考生考文科综合,理科考生考理科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稿
儿时的我生长在农村,一个偏远而落后的村子---上曹村。
上学要走三四里的土路。
清晰记得1996年雨水特别多,一下就是一周多。
那些天上学,我除了背上书包外,还得撑一把雨伞,穿一双高腰泥鞋才可上路。
坑洼不平的土路经过一连几天雨水的浸泡之后,人一踏上去就会立时陷入泥窝,鞋面沾满泥巴,想要再次抬腿迈步非得使劲不可,因为泥鞋被烂泥牢牢地吸住了。
为了赶路,我心急如焚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泥泞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跋涉着,雨水和着汗水濡湿了我的衣背。
原本在晴天顶多十几分钟就能到达的路程,在雨天竟要走四十分钟,因此,我在雨天上学难免常常迟到。
迟到是大家都有的事,也不止我一个,但最让人难堪的是走在半路不小心滑到,一屁股坐在冰冷的泥窝里,弄得满身满脸的泥水,就连书包上也沾满了泥巴。
这时候最让人受煎熬:去?还是不去?不去,耽误了一晌的功课,多可惜啊!去呢?又怕同学笑话我变成了个落汤鸡,况且,穿着脏乎乎、冷冰冰的衣服上课,那可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为了不再迟到,不再受同学们的嘲笑,我经常要早早地起床,大人们也要早早地为我预备饭菜。
可能是我人小力不从心吧,一学期里,我的考勤统计居然有好几次迟到,这些迟到,无一例外都因为雨天路滑的缘故。
为此,那段不光彩的日子也成了我人生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村上的土路不仅给上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不便,更给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民们制造了麻烦。
夏收秋播本身是件苦劳力,特别是遇到雨季,庄稼里的农活儿非得你用力气和汗水来换不可。
原因很简单,因为路难行啊。
试想,三四个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刚从松软的田地里拉出一架子车麦捆,摆在面前的又是一条大坑小窖的烂泥路,有些车辙里积满了雨水,只要架子车一陷进去就别想再拉出来。
如果离村子近些,全家人加把劲很快就拉回来了,可那离家三五里远的呢?不难想想:全家人齐上阵,拉一段路歇一会,喘喘气,再拉一段路歇一歇……等到拉回家的时候,全家人都已累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了。
倘若架子车滑进了泥潭里,人们又不得不卸下车上的麦捆,先从泥潭里拉出车子来,再重新装上,然后继续往回拉。
唉,童年的我,生长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当然是躲也躲不掉那种“非常”劳动的。
在那坎坷不平、一不小心就会翻车的道路上,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劳动的艰难与辛酸,也实实在在懂得了什么叫“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到如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一年,村长我六叔号召全村村民修路,村委会喇叭上一通知,就是陈仁义的下河东,还
有一些秦腔磁带一遍遍地单曲循环,那是的村名虽然温饱刚刚解决,衣着朴素,好多人都穿着有补丁的衣服,但素质我觉得很高,一听喇叭号召修路,蜂蛹而上,铁锹,撅头,架子车等工具毫不吝惜,男女老少戏场子里等待分配任务,不亚于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村长根据劳力和工具,
很快分工,就连我们小孩子提上竹笼子要捡石块垫路,热情高涨,场面伴随着沧桑而铿锵,欢快而豪迈的秦腔修着路,好不热闹,好不壮观。
考XX中的我,最终告别了乡村,去了县城上学,后来参加工作,从此,便很少再回到老家。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二十年一晃而过,当我再次回到家乡,踏进久违的乡村时,竟然让我耳目一新,为之怦然心动。
往日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早已变成了平直整洁的水泥路面,不仅村与村之间被宽阔的水泥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就连村庄里大大小小的街巷也都被水泥路完整地贯穿一体了。
每条街道的水泥路旁都修有排水沟,排水沟里的水自由欢快地流向远方;家家户户门前都栽树种花,绿树红花映衬着一座座鳞次栉比的红砖琉璃瓦房。
再也看不到过去那种柴草粪便、垃圾杂物胡乱堆砌的村庄,再也看不到下雨天污水横流、泥泞肮脏的街道。
我所遇到的,是往来穿梭于街道的林林总总的电动车、摩托车和小轿车。
这一切的变化,怎能让我与
以前贫穷落后的乡村相提并论呢?
乡村道路的硬化,改变了农村人们的生活。
现在的孩子,谁还会穿着厚重的泥鞋上学?去田间劳作时,农用三轮车随处可见,即使有人拉辆架子车行走,也不会觉得吃力受累。
自从村村通公路建成后,城乡客运比比皆是,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只要你一招手,便可随时去XXXXXXXX 县城,去邻村。
因为道路的通畅、便利,使得邻里、亲戚之间的走动越
来越频繁,越走越亲近了。
公路的建设,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村建设向城镇化迈进的步伐,掌握了现代化技术的乡亲们正满怀激情,携手共建着一个繁荣富强的小康农村。
乡村路,你的改变,让XXXXXXXX的乡亲们走上了一条和谐幸福、平坦光明的“轩辕”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