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解题策略

合集下载

中考科学探究题的解题策略

中考科学探究题的解题策略
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一、心理因素(调整心态) •二、解题思路、技巧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2、科学实验探究题设置的问题类型:
(1)与提出问题、实验目的有关 (2)与猜想、假设有关 (3)与设计实验有关 (4)与实验方案评价有关 (5)与得出结论有关
你的观点并解释:

(2013湖州30)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 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 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 皿的营养琼脂上。
根据上述实验,回芥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
(1)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2)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2015绍兴27)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
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 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 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试验D中,推测几天以后胚芽鞘将 (选取向左弯曲,向 右弯曲,直立生长。
由._乙__方__案_更__合__理_,__因__为_其__采__用_对__照__组进行对比,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015湖州25)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 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
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 一个问题 能否让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明显现象

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

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

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在中考科学考试中,出现探究题的概率较高。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以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为例,介绍一下答题思路。

二、实验思路:1. 仔细审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控制的变量。

通过仔细分析题目,可以确定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总结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内容。

2. 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合理选择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

3. 正确操作:在操作实验时,要准确无误地进行实验步骤。

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过程,保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 组织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绘制实验曲线、制作图表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5. 问题解答:最后,要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

要仔细分析实验结果,遵循科学的思维逻辑,给出合乎要求的解答。

要注意逻辑严密、言之有理,用丰富的语言叙述实验思路和得出的结论。

三、注意事项:在解答实验探究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审题:对题目要求进行准确理解,确定实验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2. 运用科学知识: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要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3. 阐述实验思路:在回答问题时,要将实验思路清晰地展示出来,让阅卷老师能够理解你的实验过程和推理思路。

4. 结论的准确性:结论必须与实验结果相符,且具备科学的解释性和合理性。

5. 表达语言的规范性: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语病和错误表达。

四、实践与总结:为了提高对实验探究题的应对能力,同学们应多进行实际操作,积累实验经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提高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通过反复实践和总结,积累实验思维,才能在中考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实验探究题。

科学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科学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科学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方法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新课标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

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下面选择几例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仅供参考。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①;②;③。

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科学探究是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探究中,解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结论推理等方面介绍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一、问题分析1.理解问题在进行科学探究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

理解问题不仅包括了解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还需要深入思考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问题,才能提出合适的假设和实验方案。

2.提出假设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需要提出合适的假设。

假设应该具备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应该与已有研究成果相符合。

同时,应该预测实验结果,并且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

二、实验设计1.确定变量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改变的因素;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因素;控制变量是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因素。

确定变量有助于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制定实验方案根据问题和假设,制定合适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该包括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条件等方面。

同时,应该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并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数据处理1.数据采集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注意测量方法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该重复测量,并且记录下每次测量值。

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并且提高数据可靠性。

2.数据处理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平均数、标准差、直方图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并且判断是否满足假设。

四、结论推理1.结论总结在得出初步结论后,需要对结果进行总结,并且验证假设是否得到支持或者否定。

同时,在总结中也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释。

2.结果解释在对结果进行解释时,需要将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并且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同时,也需要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且提出改进措施。

总之,初中科学探究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过程。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1. 理解问题是关键在面对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时,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题目到底在问啥。

记住,这可不是“猜谜游戏”,而是考察你对科学实验的理解能力。

先别急着动手做实验,先把题目好好读一遍,理清楚每个要求。

1.1 理解题目中的关键字例如,题目可能会问“如何验证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这里的“验证”就是关键字,意味着你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某个现象。

再比如,“探究”可能要求你探索某种现象的原因或效果。

搞清楚这些关键字,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避免走弯路。

1.2 划分问题的步骤接下来,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步骤。

例如,题目让你研究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你可以先考虑如何设定实验温度,然后如何测量反应速度。

这样一步步分解,做起来会觉得清晰多了。

2. 设计实验方案弄懂题目之后,接下来就是设计实验方案了。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因为实验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准确性。

2.1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要设计实验,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比如说,如果你要验证某种物质的酸碱性,那你肯定需要酸碱指示剂。

别把实验用的材料搞错了,否则实验结果可能就会乱套。

2.2 设定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的设定也很重要。

比如,温度、时间、浓度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所以,最好能在实验之前,设定好各个条件,并记录下来,确保每次实验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

3. 实施和观察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就可以动手实验了。

在这个过程中,细节和观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认真操作实验过程中要小心翼翼,操作一定要细致。

比如,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要确保刻度准确。

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们往往决定了实验的成功与否。

做实验就像做饭一样,不能随随便便。

3.2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尽量详细。

不要只是记下结果,还要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变化情况都写下来。

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分析实验结果实验做完了,数据也记录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分析结果了。

中考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中考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启示注重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实验的重要方法,重要方法,科学探究中要注意评估对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使用。

二、评估探究结果例5在探究海波熔化的规律时,在探究海波熔化的规律时,小明设计了如左图所示方案,如左图所示方案,他在处理数据分析论证时,在方格纸上描出了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

请指出海波的熔点。

标点。

请指出海波的熔点。

分析评估时应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验数据的真实性。

方格纸上第3 纸上第3分钟的温度低于分钟的温度,第2分钟的温度,这是不正常的,正常的,应该去掉这个错误数据。

错误数据。

答案海波的熔点应该 48℃。

是48℃。

启示注重数据的真实性要注意评估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实性,发现异常的数据要注意分析是数据记错了,分析是数据记错了,还是受另一种规律支配的结果。

一种规律支配的结果。

对于错误的数据应该去掉,误的数据应该去掉,或者重新测量。

测量。

中考科学探究题的解答策略

中考科学探究题的解答策略

中考科学探究题的解答策略方西河中学程穹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为适应这一课程标准要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都加大了科学探究题的考查力度,但无论怎样考查、以什么样的形式考查,都是从科学探究七大要素的角度出发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笔者就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实验探究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现就科学探究题在中考中的考查方式及如何解答作以简要分析。

一、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课程标准对提出问题这一要素的基本要求是: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书面表达这些问题。

对于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仔细审题,弄清研究的物理对象,分析实验过程中变化的因素,经过思维加工,进而形成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科学问题,最后用简洁的、科学的、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军用天平和橡皮泥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从实验记录可以看出:小军同学想验证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解题的基本思路我们可以看出本题要研究的物理对象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橡皮泥的形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小军想验证的猜想(提出问题)是: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能力的考查课程标准对猜想与假设这一要素的基本要求是: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对于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认真分析探究的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事实,提出可检验的推测和假设结论。

例如:张红在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与煮沸同质量的豆浆所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中考科学 探究题解题策略 浙教版 精品

最新-中考科学 探究题解题策略 浙教版 精品

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1.提出科学问题①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 b ②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b ③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b 1.从实验设计中寻找问题的线索 1.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

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

试回答: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

(2)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2.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砂砾、黏砾和粉砾等土壤矿物质颗粒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他们把纱布包在漏斗的底端,再用橡皮带扎紧。

在三个漏斗中分别放入砂砾、黏砾和粉砾,在每个漏斗的上部留有相同的空间。

把三个漏斗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上,分别往三个漏斗中缓慢倒入等量的足够的水,当漏斗底部开始有水渗出时按下秒表计时。

(1)该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 。

(2)本实验因该收集的证据是 。

(3)三个装置中呈现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请作出解释。

3.如图是根据实验记录作出的折线图,分析该图并回答: (1)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2)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举一例)。

4、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株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原因是 。

(3)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变为 。

2.从猜想.假设中寻找问题5.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 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编号
反应物
1
5% H2O2 1g 水泥块 165秒
2
5% H2O2 1g MnO2 46秒
【实验记录】
催化剂 时间
【结 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反 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 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是否改变。 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 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H2O2 生成O2 的快慢的因素以及 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 设】 。 【实验方案】 。

(2015湖州25)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 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 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 能否让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明显现象 了一个问题 。 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团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 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 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 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 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 溶于酒精。
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③是否节约药品,即原料的利用率是否高; ④操作是否简单,即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 ⑤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 ⑥是否有实验误差; ⑦方案是否有新创意; ⑧安全性是否好
解题时应注意:
1.对实验数据、图表分析并总结得出结论,注意
表述的完整性(前提条件不能漏)。
2.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全面分析,因果关系要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 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 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 你的观点并解释: 。
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


至此,小明同案是 (2)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

(2015湖州27)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 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 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 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 时,折射角大于人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 那么,当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2013湖州30)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 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 示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 养皿的营养琼脂上。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实验探究专题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2、科学实验探究题设置的问题类型:
(1)与提出问题、实验目的有关 (2)与猜想、假设有关 (3)与设计实验有关 (4)与实验方案评价有关
(5)与得出结论有关

乙方案更合理,因为其采用对照组进行对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015湖州26)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黑心秤"的说法传闻称 许多菜市场的商家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这样电子秤显示的示数 会大于商品的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短斤缺两,电子秤下放上衬 垫物真会这样吗? [实验与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准备了电子秤、称量物(100克、300克、500克砝码 各1个),泡沫板,毛毯、纸板,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1。
无关变量)。语言组织务求精炼、准确、简洁。多推 敲。如题中有相关的设计内容也可采取仿写的方式。
2.设计中应具体说明怎样设计相同变量。 3.设计中不要忘记写出实验要观察的对象。 4.最后检查,看实验中的变量是否实现有效控制。
评价

①原理是否正确,即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
搞清。
3.结论的书写往往分为三个层次①某前提下,结
果与原因有(无)关 ②某前提下,结果会随着原 因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③某前提下, 结果与原因的某种数量关系 一般想法是能写②不 写①,能写③不写②
精典例题
1.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 设】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 溶液中, 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 体积)O2 所需的时间。 【进行实验】右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 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

(2015绍兴27)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 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 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 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试验D中,推测几天以后胚芽鞘将 (选取向左弯曲, 向右弯曲,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 是: 。 用空白琼脂放在同样的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表1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不会大于商品质量
解题思路
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找出题目中与教材 相联系的知识点。
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 题中的问题。
设计时需注意:
1.实验设计首先要明确各个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