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示范教学课件

【题目解说】 “三顾茅庐”是 三次拜访茅庐 的意思,“顾”的意思 是 拜访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是为请他出山帮助处
境困难的自己, 兴复汉室 , 建功立业 。
二、研读课文,思考探究
(一)思考批注 1.刘备为见到诸葛亮,经历了哪些考验? 2.哪些方面体现了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诚意?
1.考验:
2.诚意: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批注: 1.积累生字词。
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草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向刘备阐述了“天下三分”的形势,刘备请诸葛亮 出山,拜他为军师。
【字音字形】
拜谒( yè )
愧赧( nǎn )
鄙( bǐ )贱
叱( chì )
侥(jiǎo)幸
岂可相强( qiǎnɡ )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 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 己实现统一大业。他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 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 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归期不定,刘备只 得失望地回去(一顾茅庐)。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再次去拜访诸葛 亮,不料诸葛亮跟崔州平出外闲游,不知去向。张飞本不愿 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 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 家危险局面的意思,再次失望而归。(二顾茅庐)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分析
(一)思考批注 1.刘备和诸葛亮分别是怎样的人? 2.文中多次写到关羽和张飞有什么作用?
1.人物形象: 【刘备】(第3段,语言描写)
谦辞:“末胄”“愚夫”“贱名”(对自己) 敬辞:“如雷贯耳”“晋谒”(对诸葛亮) 表现了刘备 谦虚恭敬的态度,求取贤能的决心。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三顾茅庐》课件

面 描
外貌描写——身 身长 披八 鹤尺 氅,,面 飘如 飘冠 然玉 有神,头仙戴之纶概巾,
写 语言描写——“ 乃一德耕操夫、耳元”直,,世之高士.亮
“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 “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侧面描写:
徐庶、司马徽、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正衬)
小说通过典型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描 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因为此时诸葛亮对刘备并没有完全 放心,对刘备的诚意有所怀疑,所以仍 然以拒绝的态度试探。
由此可见诸葛亮极为谨慎,对自己 将要辅佐的人需要深入了解、必须完全 信任,才能托付。
7.小结: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 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从刘备的动作(下马步行、等候、 徐步而入等)、神态(拱立阶下), 语言(其时刘备已年过40,孔明才27, 刘备却称孔明为“大贤”并称“拜 见”)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 的“诚心诚意”。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 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 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 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小说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 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 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 有兵法韬略。
这样做不合适,因为这种行为明显是对来访者 的不礼貌.虽然诸葛亮有试探的用意,但应适可而 止,否则,很可能与赏识自己的“伯乐”失之交臂。
这样合适,作者这样写,可以使文章的情节跌 宕起伏,增添了作品的情趣,也更能突出刘备思 贤如渴、礼贤下士的品质。
2.学了《三顾茅庐》后,你有 什么收获和启发呢?
①我们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 时…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 原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23三顾茅庐课件(幻灯片19张)

综合技能提升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许鸟的生命没有 那么长,但“我”仍然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 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是因为母亲教会了“我”和哥哥 对生命的尊重,“我”期待那群鸟能够一直快乐地活着。 它们承载着“我”对童年“赶鸟”生活的回忆、对母亲的 怀念。“我”相信,像“我”母亲这样善良的人还有很 多,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综合技能提升
5. 选文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X 运用环境描写,为下文写鸟飞下来吃 菜的情节做铺垫【结构】,描画了秋霜降临、 蔬菜长势旺盛的景象【内容】,表现了母亲的 勤劳能干【主】。
综合技能提升
【点拨】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画线句描写了 母亲种的菜园子里的风景,是环境描写,写“第一场 霜降临”,菜地里的繁茂景象,从侧面写出了母亲把 菜园侍弄得很好,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为下文写 一群长尾巴鸟“盯上了我家的菜地”做铺垫。
综合技能提升
4. 阅读选文第④—⑬段,按照时间顺序,环绕 “赶鸟”这一事件,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做稻草人吓鸟,被鸟识破→ __“__我__”__用__竹__竿__赶__鸟__,__和__鸟__成__了__敌__人_________→ “我”和哥哥准备药鸟,母亲责问→ __母__亲__用__荆__棘__防__鸟__,__鸟__不__那__么__放__肆__了___________
202X年×月×日
综合技能提升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63页第3-7题。
3. 根据上下文内容,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填入第⑤段和 第⑫段的括号内。(填字母) ⑤( A )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我 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不就是赶个鸟嘛,又轻松又好 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坦多了。 ⑫我俩低着头站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 敢喘。停了一会儿,( B ) A. 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 B. 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 了。
人教版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3、三顾茅庐(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共34张ppt)PPT课件

2. 刘玄德三顾草庐
人物的出场艺术:
小说创作对人物的正面刻画,是以人物 的出场为起点的。优秀的古代小说作家都非 常重视人物的出场处理,力争人物一出场就 能显示出自己的性格基调,为作者刻画人物 找到一个恰当的起点。
优秀的小说非常注重人物的出场艺术。
第一部分: 司马徽再荐名士(第1自然段)
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史诗。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 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 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 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他 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 的共鸣。
表达了对世事的冷眼观察和隐者的恬然淡定及 道家思想中出世的一面。
农夫
石广元 孟公威
“苍天如圆盖”
“壮士功名尚 未成”ຫໍສະໝຸດ “吾皇提剑清 寰海”诸葛均
黄承彦
“凤翱翔于千 仞兮”
“一夜北风寒”
表达了隐居生活的闲适及出世的期待。
从不同侧面烘托、渲染诸葛亮神秘莫测又急于出世 建功立业的形象。为诸葛亮性格内涵的二元构造作了烘 托、铺垫。
②再顾草庐,不遇孔明,邂逅石广元、孟公 威、诸葛均、黄承彦 关键语句: 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 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 如玉簇,林似银装。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实为万幸 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独叹梅花瘦 “此真卧龙矣!”滚鞍下马
①元直一荐 ②司马再荐 关键语句 ①“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以这样的打扮暗示其隐士 身份,使求贤若渴的刘备误以为是孔明。
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3.三顾茅庐(共16张PPT)

3、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明确: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
1、刘备在前往隆中的路上看到了哪些风景? 明确: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
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茂密的竹 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2.生难字词
殆(dài)
疏通(词1句),字把音握内容
拜谒(bài)( yè)
纶巾(guān)
(2)词义
拜谒: 拜访谒见。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思贤若渴: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教体学会重刘难备的点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读懂课文,感悟内容,学会尊重他人、以诚待人、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二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 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 通俗演义》的作者。
额(即“火烧新野”)草船借剑的成功;巧设空城计等故事都证实诸葛亮是一 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料事如神,胆大心细。
四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总结课文
《三顾茅庐》这是篇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 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完成统一中国 的大业。赞美了刘备的求贤若渴、诚心诚意以及诸葛 亮的雄心大略。
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41张PPT)【推荐下载课件】

三 顾 茅 庐
《三国演义》知多少?
1、你了解的三国历史? 2、你最熟悉的三国故事? 3、你最欣赏的三国人物? 4、你的阅读感受? 5、你的阅读障碍? 6、你的阅读策略?
桃园三结义
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
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
煮酒论英雄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 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 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 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 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 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 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 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 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 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 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 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 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 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 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大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 “圣人言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三国演义》知多少?
1、你了解的三国历史? 2、你最熟悉的三国故事? 3、你最欣赏的三国人物? 4、你的阅读感受? 5、你的阅读障碍? 6、你的阅读策略?
桃园三结义
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
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
煮酒论英雄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 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 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 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 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 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 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 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 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 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 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 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 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 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 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大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 “圣人言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4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44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b32ce1f5335a8103d22026.png)
殆(dài) 民殷(yīn) 存恤(xù)
箪食壶浆(dān) 鄙贱(bǐ)
检查预叱习:大仍然。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
名声大。贯,贯穿,进入。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林泉:山林和泉水,引申为隐居之地。
屏人促席:教他人回避,将坐席靠近。屏,使回
避。促,靠近。
作品简介
罗贯中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 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 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 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 ”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 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 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鲜明政治理想——仁 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 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依托,以强 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合作探究
圈点勾画描写刘备的内容,说说刘备 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气度宽宏、 有耐心、志向远大、忧国忧民、谦虚、 不耻下问。
合作探究
作者塑造刘备的形象采用了哪些方法?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衬托(张飞、 关羽对诸葛亮的态度)。
合作探究
《故乡》中杨二嫂的出场是“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说一说诸葛亮的出场属于哪 一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合作探究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比喻真心诚意,一再 邀请。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体现在语言上: 张飞嚷道: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
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 来!”刘备生气地说:“……汝何太无礼!今 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从刘备的话中可 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 ,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 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三顾茅庐》PPT课件(完整版)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 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
事内涵。
2024/1/28
24
角色扮演游戏:体验故事情节
2024/1/28
角色分配
01
让学生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角色,准备相应
的道具和服装。
情景再现
02
按照故事情节,学生们表演三顾茅庐的过程,通过对话和动作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024/1/28
15
生动描绘场景,烘托气氛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如“茅庐”、“竹林”、“溪流”等,营造出一种幽 静、清雅的氛围,为故事展开提供背景。
运用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表现不同场景下的气氛。如刘备三顾茅庐时,天色渐暗, 光影斑驳,烘托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氛。
2024/1/28
通过细腻的人物动作和表情描绘,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进一步烘托场景气氛 。
16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通过对比刘备的谦虚、诚恳与诸葛亮的淡泊、高远,突出两者不同的性 格特点。
2024/1/28
在场景描绘中,运用对比手法。如茅庐的简陋与刘备的高贵身份形成鲜 明对比,进一步突出刘备的诚意和诸葛亮的清高。
在情节安排上,通过对比展现人物的成长和转变。如刘备从初次的失望 到最后的坚定信念,诸葛亮从隐居避世到出山辅佐明主,形成鲜明对比 。
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
故事中体现的是传统的价值观念,如忠诚、智慧和勇气等。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 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代观念更加注重创新、开放和包容 性。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4
2023
PART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一 读一读字音
拜谒( yè ) 纶(guān)巾 鹤氅( chǎng )
胄( ) 疏( )懒 愧赧( )吴会( )
zhòu
shū
nǎn
kuài
殆( ) 存恤( ) 箪( )食壶浆
dài
xù
dān
二 写一写字形
jīng( 经 )世奇才
思贤如kě( )
渴
如雷guàn(
)耳
贯
三 记一记词义
1. 犹然:仍然。 2.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3. 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这里形容男子貌美。 4. 纶巾: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 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 徽推荐。司马徽说:“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得知 “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 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于是专程去拜 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本文讲述的是 刘备协同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见诸葛亮的故事。
酵而成的饮料。 12.避席: 古人席地而坐,起身离席,表示敬意。
内容理解
导思1.刘备为见到诸 葛亮,经历了诸葛 亮的哪些考验?
关键词: 思贤若渴
表现手法
导思2:本文主要人物是 刘备,为什么作者还多 次写到关羽和张飞?
人物形象
导思3.刘备和诸葛 亮分别是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5. 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6.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7. 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
回避。促,靠近。 8. 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
9. 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10.存恤: 爱惜,体恤。 11.箪食壶浆: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
23 三顾茅庐
说小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它是由根据《三 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中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 (重点)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
求贤才的虔诚。(难点)
罗贯中(约1330 -约1400),元 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从他的 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 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 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 的政治局面。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一 读一读字音
拜谒( yè ) 纶(guān)巾 鹤氅( chǎng )
胄( ) 疏( )懒 愧赧( )吴会( )
zhòu
shū
nǎn
kuài
殆( ) 存恤( ) 箪( )食壶浆
dài
xù
dān
二 写一写字形
jīng( 经 )世奇才
思贤如kě( )
渴
如雷guàn(
)耳
贯
三 记一记词义
1. 犹然:仍然。 2.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3. 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这里形容男子貌美。 4. 纶巾: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 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 徽推荐。司马徽说:“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得知 “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 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于是专程去拜 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本文讲述的是 刘备协同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见诸葛亮的故事。
酵而成的饮料。 12.避席: 古人席地而坐,起身离席,表示敬意。
内容理解
导思1.刘备为见到诸 葛亮,经历了诸葛 亮的哪些考验?
关键词: 思贤若渴
表现手法
导思2:本文主要人物是 刘备,为什么作者还多 次写到关羽和张飞?
人物形象
导思3.刘备和诸葛 亮分别是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5. 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6.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7. 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
回避。促,靠近。 8. 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
9. 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10.存恤: 爱惜,体恤。 11.箪食壶浆: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
23 三顾茅庐
说小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它是由根据《三 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中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 (重点)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
求贤才的虔诚。(难点)
罗贯中(约1330 -约1400),元 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从他的 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 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 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 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