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赵学刚,王学斌,刘康兵2011-03-23

摘要:近年来,中国政府数据统计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应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研究主要集中在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和衡量标准、统计数据失真的作用机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评估方法和管理理论,同时还有针对中国统计数据质量进行实证方面的评估以及改进统计数据质量的政策建议方面的讨论。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基础上,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府统计数据失真问题,还得从改革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入手,摆脱地方政府干扰,确保统计独立性,同时认为在现行框架下增加诸如消费价格指数权重、房屋销售价格及房价指数、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统计透明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当前很多对中国政府统计数据不必要和不公正的质疑。

关键词:统计数据,数据质量,理论研究,经验证据

一、引言

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而根据2010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相比前一年均价上涨约24%。2009年广大居民普遍感觉房价疯涨,出于与实际感觉的巨大反差,网民对当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的数据提出了大量质疑。国家统计局城市司2010年2月28日不得不公布了该数据的统计调查方案予以回应,以说明两套数据计算方法的差异。

其实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一直存在,早在1988年Perkins就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存在上偏误差的问题。2001年美国匹兹堡大学Rawski教授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几乎是全方位地对官方公布的中国经济增长数据表示高度的质疑(Rawski,2001a,2001b)。这一论断与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此前的疑虑遥相呼应,素有“国际经济乌鸦”之称的他曾经说过,“中国经济数据,是一堆不可置信的符号体系。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就像看一部科幻小说。”2002年,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

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统计的准确性指出了两个“正常”和两个“不正常”,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经济增长快于能源增长应当是正常的,但经济增长在某些时间段或某些年份与能源增长发生找不到原因的重大偏离甚至反向变动,是不正常的”;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综合要素生产率的一定程度上升是正常的,而没有原因的突然大幅度跃升是不正常的”。关于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工资、房价、失业数据、城镇化数据、居民收入数据、第三产业数据、房地产投资等统计数据被国家统计局搞得一片纷乱,经常存在不一致性,很难让人信服。最近,中国统计数据体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拷问。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我国的统计体系要从以制造业特别是工业生产为主的统计调整到涵盖商品消费、服务业、城市化水平等指标在内的全方位统计。

改革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统计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统计部门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总体看来,统计体系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现实,统计工作显然还有更大的改进余地,而且当下更显迫切。中国下一步要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改善宏观经济决策、进一步深入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改革现有的经济统计体系,这就必须要涉及到统计部门的改革。由于现有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献很多,评述所有学者的贡献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笔者只回顾了其中极具影响力的文献(当然,疏漏也在所难免),根据“理论--实证--政策”这一主线对其进行梳理,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学界和业界对中国统计体系的关注及其改革方向和对策的讨论。

本文余下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研究了统计数据质量理论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研究了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经验证据,第四部分研究了改进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第五部分是一个简单的小结。

二、统计数据质量的理论研究

目前国际上针对统计数据质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也有各自不同的定义。总的来说,从用户、生产者和被调查者三个角度考察,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标准共有11个,即适用性、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可衔接性、可取得性、可解释性、客观性(或诚信)、方法专业性(或健全性)、有效性、减轻调查负担。其中适用性、准确性、及时性、可取得性、可比性和可衔接性是国际统计界公认的数据质量之基本

构成要素和各国政府统计机构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测、监管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余芳东,2002;Wang and Strong,1996;Naumann and Rolker,2000)。我们可将上述标准理解为统计数据质量的内涵。绝大部分文献,仍然以准确性评估为核心内容,因此统计数据质量存在问题一般都是指统计数据失准或失真。

(一)统计数据失真机理

统计部门的行为会直接影响数据质量,如统计数据搜集整理过程中出现的设计误差、调查误差、汇总误差等(王强,1990;颜德纶,1990)。统计主体间的博弈是产生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要诱因,如企业和统计部门、上下级、区域间基于利益的博弈(朱秀君,2000;卢冶飞,2003;朱文兴、张继良,2005);官员业绩博弈、干预基层博弈和干预统计博弈(林勇、杨言勇,2008);地方官员在经济竞争当中的政治晋升博弈(周黎安,2004)。同时,袁平德(2004)指出被统计部门(地方、企业)之间的博弈容易造成各种攀比现象,表现在总量上攀“块头”、均值上攀“高低”、纵比上攀“速度”、横比上攀“位次”、“唯上”中攀“宠幸”。

对于统计体系,现行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体系本身的缺陷则是文献所关注的重点。世界银行(1992)认为中国以样本为基础的生产指数和独立构造的价格平减指数欠缺,没有对未出售的库存进行冲销,导致了中国官方对GDP总量数据的低估和速度的高估;李成瑞(1997)指出经济成份分类方面的科学性问题和所有制结构统计调查方面的准确性问题导致了含混或不准确和某些虚假不实现象的发生;孟连和王小鲁(2000)总结了七个导致数据偏差的可能机制。许宪春(2002)认为现行的GDP核算体系中,产业部门分类和支出项目分类仍然过粗,经常性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欠缺,缺乏GDP的分季度生产核算和使用核算,价格指数资料存在缺口,未被观测的经济存在统计遗漏,统计系统的独立性不强,某些统计数据容易受到地方干扰;任若恩(2002)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被高估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实行的可比价格法,考虑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生产指数法来测算经济增长率。岳希明(2005)指出劳动统计方法的差异导致了就业人员总数、就业人员行业以及它们的时间变化方面较大的差异。宋小川(2007)通过讨论现行GDP 核算体系的缺陷,认为中国GDP及其增长率被严重低估。

同时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制度方法、统计基础工作、统计外部干扰等是影响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