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
运用整体教学助力课文解读——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Unit_1“Food_matters”的教学为例

方法探微运用整体教学助力课文解读———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Unit1“Food matters”的教学为例文|张晓华通过整体教学方法,如构建思维导图、层次化解读、创设生活化情境和小组合作探究,本文探讨了强化高中学生对英语课文深入理解的策略。
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Food matters”为例,课文展示了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这些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英语技能,还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理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促进了学生对语言和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一、构建思维导图,促进课文的深层解读在探讨牛津高中英语Unit1“Food matters”时,教师可构建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今天我们来通过思维导图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主题。
让我们先看看课文的标题,思考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线索。
学生:本单元“Reading”部分的标题是“Comfort Food”,可能是关于食物给我们带来的安慰感。
教师:对,那让我们以此为中心展开学习。
课文的开头是怎样的?请读一下第一句。
学生(读):Whenever I feel lonely,I have a secret recipe that never fails:rice,milk and sugar,cooked low and slow.教师:很好,这句话点明了课文什么样的主题?学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用食物来安慰自己的孤独感。
教师:那么我们在导图上将这种感觉与食物的关系连接起来。
课文接下来是怎样描述这种食物对作者情感的影响的?学生:作者说这道甜品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在祖母家的时光。
教师:很好,那请你用英语描述这种情感。
学生:The creamy flavour works like a time ma-chine,taking me back to my sunny childhood memories with my grandmother.教师:精彩,我们可以将这句话添加到导图中,说明食物是如何触发美好回忆的。
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

实用文档
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高中英语整体教学的优势
高中英语整体教学,即以大单元为教学单位,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一般3至4课时)完成教学的一种形式。
它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长时间的思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让学生从语言环境中探索出英语,多角度体验英语,并培养学生在不同语言情境中使用英语自信心和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言技能,促进英语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首先,高中英语整体教学优势得益于采用一体化教学过程。
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掌握词汇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开展综合性的工作,扩展知识和提高英语水平,如:扩展巩固知识,实践应用,发散思维等。
其次,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整体教学以课堂活动为主,包含丰富多彩的游戏、讨论、小组互动等,既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机能,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再次,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开口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培养,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被动反馈、合作学习以及交流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复习,从而提高学生在交际中所需要的能力。
总之,高中英语整体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可以满足学生英语学习需要及拓宽学生英语文化视野,确保学生英语学习质量更有质变。
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围绕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展开,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英语知识,提升英语运用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注重语言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际运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在经过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语言学习能力。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英语水平、学习兴趣、动机和策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英语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短语和句型,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2)理解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法知识,提高语法运用能力;(3)提升听力水平,能理解并获取英语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4)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流利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5)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从文章中提炼主旨和观点;(6)锻炼写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不同类型的文章。
2、过程与方法(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注重课后辅导和拓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3)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影响英语成绩的提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课教师应该探索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
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主题语境下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原则,提出了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旨在通过主题意义的引导,提升中学英语的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主题意义;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一、主题意义下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原则单元是高中英语主题教学的重要基础单位,通过单元整体语篇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语言特点,同时也可以获得相关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达到教育和育人的目的。
然而,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仍然以听、说、读、写为单元进行教学,没有从整体上进行整合,导致了课堂教学内容零散,教学内容片面,缺乏深度和完整性。
整个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各学习活动间缺乏有效的过渡和衔接,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不利于单元主题的深化。
此外,部分任课教师缺乏单元整体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出现单元词汇、句子以及语篇等分离的现象,单元教学的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立体性。
因此,教师应该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单元教学体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其英语能力。
同时,教师应当改变现有的割裂的教学方式,在单元教学中要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作业等内容,从而实现教学设计与教学学科素养的对接。
具体实施原则如下:其一,主题性原则。
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在每一主題之下都有多个子主题。
了解和探索这些课题,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主题为指导,在设计教学环境时,必须充分考虑单元的主题性,营造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谈中学英语整体教学

必须始终注意坚持教 学 目标 的整体性 、 教材处理 的 整体性和 教学程序的整体性。笔者在指导 高中英语新教材实施整体教 学 中作 了如下几个方 面的探讨 。
三项 目标 : 听 力 训 练 ( 材 提 供 的 听 力 材 料 或 自选 的 听 力 训 练 材 教 料) 。 复习本单元 的要点 。 口头 和 书 面 表 达 ( 据 课 本 上 的表 达 内 容 或 根 据课 文 和 根 学 生实 际设 计 设 计 的 内容 ) 。 个 主旋 律 : 及时评价和归纳的检测。 几项主要操练形式 : 听, 听写 , 小组 活动与讨 论 , 口笔 头相结合 操练 , 问与 提 答疑等 。 2 学 内容 的 整体 处理 . 教 笔 者 根 据 新 编 教 材 教 学 中 , 现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时 空矛 出 盾 的实 际 情 况 , 出对 于 教 学 内容 自主 地 整 体 处 理教 学 内 容 提 教 师 不 是 教 材 的奴 隶 , 是 教 材 的 主 人 。 笔 者 建 议 教师 而 在 备 课 处 理 教材 时 。应 该 根 据 自己 教学 对 象 和教 学 的实 际 , 按 照 下 图大 胆 地 对 教 材 进 行 处 理 。 aa t选取 教 学 内 容或 是 dp: 教 参 提 供 的 方法 或是 二者 都 采 用 。
21 0 0年 9月
教 学研 究
教 育教 学研 究
鼷0学宙晤鱼∞国固
张 莉娟
(- 县 南 寺 郎 固 中学 , 北 /平 河
广平
07 5 ) 560
整体教学现在 已成为许多学科所研究的共同课题 。但对 于整体教学 的理解和解 释却各有不 同。我以为 , 随着新 教学 大纲 的实施和新编英语教材 的使 用 , 英语教 师和教研人 员非 常有必要多方位和多角度地深入研 究英 语整体教学 , 义地 广 理解整体教学 的深层 意义 , 使其从根本上推进 当前 的英 语教 学研究 和改革 , 提高英 语教学 的效益 , 以服务 于社会 发展 之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的整体教学

段教学 , 对其 中的细节进 行分析 、 探索, 不过分段教学
也要贯彻整体教学 的原则 。 在分段讲授课文时可分两 条线进行 : h antra tet t 课文 内容主 ①T em i he do h x ( f e
w n t e rs?让学生经过思考后 回答, a t o x es s p 表达对 自己 祖 国的热爱 , 自己的祖 国强盛而 自豪, 为 不仅培养 了学 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 还对学生进行 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 这样使学生对课文有 了更深一层 的理解 , 进而还可仿 照课文写读后感或短文, 在逐步提高不断深化 的教学 过程 中, 学生读 、 思、 写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听、 说、 学习 能力得到 了发展 , 到了对课文深化理解和掌握 的 目 达
w l fn m faue o t dt n l rht tr i ea o d o e etrs r io a ci c e n si s a i f a e u
mo en b i ig . Wh t x m e r ie o s o d r ul n s② d a a pl a egv n t h w e s
,
谬
论 坛
20 ̄ 09
4 总 第 13 ) 期( 0期
浅谈高中英语 阅读 的整体教学
顾家云
荆 门市 6 5高 中,湖北 0
“ 阅读理解能力” 是检测学生从阅读 中获取信息的 能力 以及对文章理解 的速度和准确性 , 中学英语大纲 对课文教学有 明确的规定 :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 “ 来教……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 , 再进行分段教学也是 必要的, 目的在于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 进 而更好地掌握整篇课文。 如何上好阅读课 , ” 怎样把握 文章的整体性 , 一直是广大教师探究的问题 。本人在 教学 中着重从培养学生的理解 能力 出发 , 阅读课分 把 为三个阶段进行 。 第一阶段 , 整体泛读 。 先把课文作为整体来 教, 把 学生 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文整体 内容上 , 在学完 单词后 要求学生泛读课文 , 同时配合课文前 的预 习题 , 整体把 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 不理解 的单词不要停下来, 留到课堂上或课后解决, 要求学生尽快地读, 只要掌握 要点 即可。在 阅读过程中, 要求学生画出不理解 的地 方, 以便反馈给老师 , 使语言操 练时有针对性 。 第二阶段, 分段教学。第一阶段 的整体阅读课文 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完整信息和基本 内容 , 对课 文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 , 但还没有达到 由表及里、 由浅 入深 的逐步深化理解程度 。 因此在此基础上应进行分
高中英语课文阅读的整体教学

第2l卷第3期潍坊教育学院学报V d.21N o.3 2008年9月J O U R N A L O F W E l FA N GED U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ep.200$高中英语课文阅读的整体教学李青(山东省章丘市第五中学,山东章丘261500)摘要:阅读是一项综合技能,能促进词汇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上的难点。
整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法,阅读的整体教学值得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整体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4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080{2008}03—00102—02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效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
1。
4提问引导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词汇、句法和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的基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事先提出几个问题,或把问题设置成本材料。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丽忽单选题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找答案。
因为阅读总视语言意义的教学,将一段完整的阅读材料分割成若干部分,要有个目的,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有助予提高阅读速度。
这些逐句或逐字地翻译和讲解,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全都用在对指导性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课十凡行文字的分析上。
甚至会将一个完整的饶有趣味的故事文内容。
分解得支离破碎。
这样做既不利于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理2阅读中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很不理2.1阅读速度想。
整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它不仅仅是指有完整故学生带着上述指导性问题快速地读~遍课文并寻找这些事情节的教学,而主要是指把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同题的答案。
为了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遍阅读可要求结合起来,获得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学生作为课下作业完成,要求了解大意,找出重点难点,发现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

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摘要: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第二大优势就是语言训练的整体性。
在对课文进行复述或改写时不再是片段式的呈现,思维导图就像一张全面地图在我们学校诚以养德,智以育才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全校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学的突破口,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使用无疑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经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演练,我惊喜地发现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发挥的神奇效果,也深切地感受到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方面所发挥的强大作用。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课文教学有了整体性,而不像以前那样被语言点、分段分层的各个模块教学分割的支离破碎。
高中的英语课文一般都比较长,生词也比较多,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处理课文的话,往往就是先教单词,然而进行课文教学,即听录音朗读课文、分段翻译课文、分段解释语言点等等。
但这样的教学有其严重的缺陷:完整的语言知识被分割成独立的个体。
很多学生甚至在教完课文之后,根本不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更不用说理解作者的意图了,能够记住的只有一些单词、词组以及语法点。
美国语言学家Kenneth Goodman 认为,语言是不可分割的,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学习语言的重点是真实的言语和语篇的意义,而不是语言本身。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要认知一个问题,首先应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然后研究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后综合为整体。
课文整体教学正是遵循着这一理论进行的。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其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以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第一册Unit 1为例,整篇课文的内容以及其中涉及的语言点语法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图1),整体性非常明显,而且各个段落之间通过思维导图特有的连接线及说明而变得异常紧凑,完全不同于PPT制作的多页面无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中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
黄小雁
随着高中英语教材的不断改革,新大纲提出了“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
来教”。
然而近几年,在课文教学中有两种授课方式:“块块教学”和“整体教学”。
到底两者哪种方法可取,而又行之有效呢?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进行过这样的讨论?
一、“块块教学”与“整体教学”
“块块教学”就是分段教学,把本来完整的文章分解成若干支离破碎的部分,
然后一课时教一块。
这种方法虽然分解了难点,利于当堂巩固,语言基础知识比较落实,但分解的各部分毫不相干,不易理解记忆全篇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此教学方法重视语言形式,忽视思想内容,把语言点、语言教学
作为外语教学的目的,这是不符合语言的交际性的原则的。
“整体教学”是每堂课当作整体来处理,但课堂上不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结构的学习与运用,还是必要时篇章结构与修辞手法的分析及写作,都有所侧重。
侧重的面都涉及课文的整体,即所谓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中。
始
终把一篇课文作为整体教,把课文的内容和篇章结构放在突出的地位,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破坏故事的趣味性,不影响文章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有利于
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有利于整体识记。
这样就能见树木又见森林。
由此看来,课文整体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大突破,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整体原则
任何事物都可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整体又是由部分组成的。
但正如
心理学家格式塔所言:“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优先
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
(二)、心理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的表象,就要指导学生对学生的对象周密细致地进行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它的各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
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
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表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也更加强烈,尤其是遇到新材料时,往往希望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
(三)、教学现状
普通高中的生源大都是在地、市重点学校招生后才招的“三类生”,学生基础差,教学方法很难讲究。
多年来,英语教学形成并恪守了一个固定且单调的模式:词——短语——句子。
如此教学,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三年的英语教
学充其量让学生只死记了一些单词、短语,硬背了几个句型,几条语法,却忽视
了对课文整体的教学原则。
三、课文整体教学的过程
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课前预习——阅读理解——讲练巩固——运用。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
手段。
1、提供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在学生预习前应首先激发起学生的兴
趣。
可扼要地介绍背景知识,作者情况,故事梗概等,这样能激发学生对故事情
节或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
如高中英语第二册第三、四课All These Things Are To Be Answer For,此文篇幅较长,难度也较大,故有必要先给学生介绍:作者的情况,及 A Tale of Two Cities 里的有关人物:Dr Manette, two noblemen , the wounded peasant boy等,再简单介绍有关的故事梗概,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学习课文要达到省力高效,那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要善于置学生于主动地位,积极引导他们围绕课文进行语言实践,利用课文提供语言环境,扩充知识,发展智力,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提出要求,简要提问。
布置预习时,教师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①利用工具书查阅课文中的生词,了解其同义词、反义词;弄清每个词的“音、形、义”。
②找出新出现的词组
③找出新句型
④找出语法结构和难以理解的句子
⑤提出几个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
如我教高中第一册:L38:The Olympic games 一课时提了以下几个问题:
1 )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Flag?
2 ) And have you heard of the story of The Olympic Game?
3 ) 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 Games held?
4 ) When and where were the first modern Olympic Game held ?
5 ) What’s the Olympic Games motto ?Can you tell me what does it mean ?
(二)阅读理解
预习属于整体教学的第一个阶段——“接收”(reception),阅读理解属于整体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发展”(development)。
阅读理解由表层到深层,由课文内容向语言结构发展,阅读方式由略读、细读转入精读。
每次教学虽然牵涉到整篇课文,但理解只侧重一个局部,通常在课内让学
生限时阅读,要求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获取主要信息上。
因为有了预习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速度就加快了。
1、略读有时可以在阅读之前,把整篇课文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引导学生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意义。
如果是故事或传记性课文,也可以从更
大的范围拟出提要,帮助学生抓住主要线索。
如:Albert Einstein (高中第二册L16) 可列出三个简单的标题:
1)Einstein’s Family and His Boyhood
2)Einstein’s School life
3)Einstein’s Misfortune and the Change of His Luck
有时先叫学生阅读课文,再给予帮助,拟出课文提要,分层次检查学生的略
读理解。
如在教Abraham Lincoln 一文时,要求学生分别作“True”或“False”的判断:
1)Abraham Lincoln was born in Washington D.C.
2)He grew up in a poor family and was not able to receive regular education.
3)He worked as a storekeeper ,postmaster while studying law.
4)He tried to become a senator but failed.
5)He regarded slavery as an evil and opposed it fiercely.
6)The Southern states rebelled after 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7)It took four years for the North to win the Civil War.
8)Lincoln was shot by some one while he was attending a play at a theatre in
Wastington D.C.
2、细读在细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这一次可结合听
录音来进行,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看课文,以检查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讲练巩固
讲练巩固的具体做法如下:
1、以课文为中心,进行整体教学。
①再次听录音,模仿语音阅读朗读;教师领读,或让学生领读。
②教师讲解重点。
提问:课文中哪些新的词组和句型,了解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讲解:教师对重要的生词、词组、句型尽量用英语讲解,要做到重点、难
点精讲多练,也解决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重点、难点。
讲解的办法是:用英语
讲解词或词组;用同义或反义词解释;归纳习惯用语、动词短语搭配常用句等;
用同义结构解释句型或句式;对某些抽象的单词或词组,用中文解释;简化句子;让学生用课文中的重要词组造句。
2、复习巩固,及时强化
课文的巩固形式包括口头与书面的练习形式:
①背诵:
a. 背诵课文可以使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去记,记得牢。
b.背诵课文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语感,用起来比较自如。
c.背诵课文又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d.背诵课文有利于学生的写作。
②回答问题;
③还原翻译:英译汉,汉译英。
④复述课文。
⑤听写、缩写、改写。
(三)、运用
运用属于整体教学的第三阶段,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应贯穿于课文整体教学的全过程,而以最终阶段体现更为突出和集中。
四、结束语
课文整体教学的运用,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激起了他们渴求知识、自觉学好英语的动力。
但课文整体教学也并非尽善尽美,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