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文学概况
19世纪英国文学背景

19 世纪英国文学概述-现实主义小说-1英国十九世纪中、后期文学(一)概述小说在19世纪40至50年代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也是英国国内阶级斗争激化的时期。
列宁称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即宪章运动”带来了宪章派文学。
同时科学技术在加快发展,达尔文的划时代的进货论给了传统信仰以猛烈冲击。
在宗教界内部,出现了围绕谷物法和“英国现状”问题展开了时间更长的论争。
论争锻炼了散文。
正是在这个多事之秋,散文文学成果累累,卡莱尔的《法国革命》(1837)和《过去和现在》(1843)、麦考莱的《英国史》(1849~1861)、罗斯金的《威尼斯之石》(1851~1853)、穆勒的《论自由》(1859)等便是明证。
读者层也在急剧扩大;不少新刊物问世,开始了逐期连载长篇作品的作法。
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使小说作者更加关心社会上的重大问题。
狄更斯最初用幽默风趣的笔触写了《匹克威克外传》(1837),使人们感染到他的乐观主义;而不过两年,他就在《奥列佛·特维斯特》(1838)里写孤儿的苦难和伦敦贼窟的黑暗;进入40年代,他又写了一系列小说揭发崇拜金钱的罪恶后果,其中《董贝父子》(1848)尤为深刻;《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一部充满人世沧桑之感的成熟作品;接着而来的《荒凉山庄》(1853)、《艰难时世》(1854)与《小杜丽》(1857)则更见阴郁;《双城记》(1859)强烈地谴责了法国贵族的残酷,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民采取暴烈行动的戒惧;60年代的《远大前程》(1 861)写的是前程渺茫,而《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则用巨大的垃圾堆来作英国社会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更多使用和对于小说结构的注意是他后期小说的特点,表示了他在小说艺术上的发展;然而他最吸引读者的依然是他一贯保持的优点,即真实的细节与诗意的气氛的结合,幽默、风趣与悲剧怀的基本人生处境的结合,具体情节与深远的社会意义的结合。
19世纪后期文学概论

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文学——第一,为艺术而艺术,注重形 唯美主义文学——第一,为艺术而艺术,注重形 式美.第二,艺术是心灵的故乡,艺术可以永恒 和无限.第三,主张艺术超然于现实,进入象牙 塔. 英国诗人戈蒂耶是早期倡导者,早在1836年在 英国诗人戈蒂耶是早期倡导者,早在1836年在 《〈莫班小姐〉序言》中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 《〈莫班小姐〉序言》中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 的主张.代表作家:佩特(理论家):《 的主张.代表作家:佩特(理论家):《文艺复 兴研究》;王尔德:《莎乐美》(悲剧),《 兴研究》;王尔德:《莎乐美》(悲剧),《快 乐王子》 乐王子》(童话).
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第一,认为诗歌要摆脱描写外 象征主义文学——第一,认为诗歌要摆脱描写外 界事物的倾向,努力写出"内心真实" 界事物的倾向,努力写出"内心真实"第二,内 心的感受必须借助具体的形象才能表达,因此诗 人应当找出对应的"象征的森林" 人应当找出对应的"象征的森林"用物质的可感 性表现内心世界.第三,象征主义注重联想和暗 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 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 的手法.象征主义文学先驱:爱伦 的手法.象征主义文学先驱:爱伦坡(美国)和 波德莱尔(法国).莫里亚斯的《象征主义宣言》 波德莱尔(法国).莫里亚斯的《象征主义宣言》 (1886)标志着象征主义正式诞生.象征主义三 1886)标志着象征主义正式诞生.象征主义三 大诗人:兰波:《醉舟》,魏尔伦的诗集《 大诗人:兰波:《醉舟》,魏尔伦的诗集《无词 浪漫曲》,马拉美《牧神的午后》 浪漫曲》,马拉美《牧神的午后》.
十九世纪中后期欧洲文学

《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 运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 物,赋予人物以突出性格,是巴尔扎克创 作的突出特点。如同为野心家的拉斯蒂涅 和伏脱冷,一个涉世不深,在堕落道路上 犹豫不决;一个老谋深算,干起坏事毫不 动摇等,都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和重要的 典型意义。
雨果的评价
•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 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 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愿意也罢, 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 这部庞大而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 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 的强大的行列。
《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 小说语言多姿多彩,叙述生动,比喻深刻。人物 语言高度个性化,符合各自的身份、地位、经历。 伏脱冷的语言锋利冷酷,充满强盗、阴谋家的味 道,赤裸裸一针见血;高老头的语言充满了对女 儿的忘我痴情。 • 小说中叙述语言贴切晓畅,生动深刻,如伏脱冷 见自己的杀人计划让拉斯蒂涅动心时,他“那种 高兴好比一个渔翁觉得鱼儿上钩。”又如高老头 没钱而遭到女儿们的遗弃时,“就像柠檬榨干 了”,她们“把剩下的空壳仍在街上。”
巴尔扎克
• 活了51岁。 • 创作了96部中长短篇小说。 • 雨果:他的作品比他岁月还要长。
巴尔扎克的创作意图
• 编制恶习的清单,搜集情欲的主要 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上的主 要事件,结合相同的性格特征糅合 成典型人物,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 记写了的那部历史。
《人间喜剧》的分类
• • • • 风俗研究 哲理研究 分析研究 其中“风俗研究”是《人间喜剧》 的主体,又分为6个生活场景 。
风俗研究
• • • • • • 私人生活场景 巴黎生活场景 外省生活场景 军事生活场景 政治生活场景 乡村生活场景
《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
自考外国文学知识点8-9章

第八章19世纪文学(三)19世纪后期文学的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统领文学主要潮流的同时,无产阶级文学也发展壮大起来:自然主义、前期象征主义等各领风骚。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一)法国文学1.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羊脂球》(成名作)《一生》《漂亮朋友》(杜洛阿)《我的叔叔于勒》《项链》2.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二)《英国文学》1.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2.哈代:(三)德国文学冯达诺:德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创始人,代表作《艾菲.布利斯特》(四)中欧和南欧文学1.波兰:显克徽支:《你往何处去》:暴君尼禄时代的社会和基督教徒殉道的故事。
2.挪威文学:易卜生和比昂逊(《破产》)(五)俄国文学1.列夫托尔斯泰2.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哀伤》《套中人》(希腊教员别里科夫);契诃夫也是戏剧大师,作品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樱桃园》契诃夫的创作特色(重点记忆):简述《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和社会意义。
1契诃夫在短篇小说《套中人》中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士,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中学希腊语教员别里科夫。
他的是基本特征:由自私、怯弱、丧失人格、屈从反对势力,进而堕落成为反动势力的帮凶。
2透过这个形象,即看到沙皇统治的残酷,也看到了一些知识分子的自私,软弱和妥协性,还看到了俄国社会必须改造的迫切性。
(六)美国文学1.马克.吐温2.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白牙》《铁蹄》,代表作《马丁.伊登》3.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欧亨利法: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创作手法。
欧亨利小说构思巧妙,情节在意料之中,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被称为“欧亨利法”。
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二)自然主义文学简述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不太重要,但还是要看一下)1 19世纪后期流行的,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
外国文学讲义-十九世纪后期文学

外国文学讲义-十九世纪后期文学一、历史背景1、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矛盾重重2、出现了多种社会哲学思潮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法国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奥地利弗洛依德的心理学法国泰纳的决定论(种族、环境、时代)3、欧美文学流派繁多,思想各异,相互影响,并存发展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法国: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短篇(350多篇)—《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6部)—《一生》、《漂亮朋友》(代表作)法朗士:《克兰比尔》、《诸神渴了》2、英国: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伏尼契:《牛虻》3、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社会支柱》(共创作26部剧本)4、波兰:显克微支:《火与剑》、《洪流》、《你往何处去》(1905年获诺贝尔奖)5、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契诃夫(470多篇中、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6、美国: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300多个短篇小说)杰克•伦敦:《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喊》、《马丁•伊登》(代表作)三、自然主义文学1、含义:19世纪60年代起在法国形成的文学思潮,以左拉、龚古尔兄弟为代表。
其理论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主张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原理去分析和表现人的生物本能,注重对人的生理因素的分析。
认为人只能消极地受环境的支配,人的社会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决定。
2、自然主义的思想特征:(1)继承19世纪上半叶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观点,将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2)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描写一段历史时期,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19世纪后期文学

第8章19世纪后期文学8.1 复习笔记一、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19世纪的最后30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四次经济危机,资本垄断化进一步加强。
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并酝酿着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
而与此同时,北欧各国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反对封建残余势力的斗争仍占着重要地位。
2.社会哲学思潮随着资本主义的衰落和阶级斗争的激化,这时期出现了各种资产阶级的社会哲学思潮。
(1)尼采的超人哲学①尼采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人杰和群氓,认为人类进化的原则在于优先发展最强的人,即他所谓的“超人”;②他的权力意志论言,强者应有追求权力的欲望和行动,“权力意志”是世界万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夺取权力,弱肉强食是一切生物的本性;③他还宣扬“一切从权力产生的都是善,从软弱产生的都是恶”。
④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论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后来又成为法西斯专政的理论根据。
(2)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直觉、本能和感情才能认识一切事物的实神秘主义。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潜意识”特别是人的“性的本能”,决定着人的意识和一切社会活动;宣扬文艺创作和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乃是受潜意识支配的本能欲望的表现。
(4)泰纳的决定论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决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大要素,同样否定社会现象和精神活动的阶级内容。
3.文学状况这时期的欧美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然主义文学流行各国,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开始泛滥,而无产阶级文学则在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
而在80年代末,西欧某些作家还写了一些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反动文学作品。
它们宣扬恃强凌弱的思想,颂扬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扩张政策作辩护。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进一步看清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没落,同时又感到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的严重威胁,因而在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呈现出深刻的矛盾。
19世纪后期文学概述

▪ 奥斯卡·王尔德 ▪ 童话 《快乐王子》 ▪ 《夜莺与蔷薇》 ▪ 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
戏剧
▪ 《莎乐美》
▪ 《温德密尔夫人的扇子》
《痴男怨女》剧 照根据温德密尔 夫人的扇子改编 的美国电影
戏剧
▪ 邓比勋爵的朋友问他:“如果你很穷,她 肯定不会看你一眼!”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为魏尔伦 所作的肖像画
▪ 屋瓦上,一方天空, 多蓝多静! 屋瓦上,一株棕榈, 枝叶摇动。
天空下,一口大钟 甜蜜地响。 棕榈树上,一只鸟 哀伤地唱。
主啊,那才是生活 纯朴安谧, 那和平的喧嚷之声 来自城市。
——你呀,为何在这里 泪流不止? 说呀,你的青春究竟 怎样虚掷?
▪
《了悟》
▪ 泪洒落在我心上 雨轻轻在城市上空落着 ——阿尔蒂尔·兰波 泪洒落在我心上, 像雨在城市上空落着。 啊,是什么这样的忧伤 荆棘般降临我的心上? 啊,地面和屋顶上的雨 这样温柔的喧闹! 对我心的愁郁, 啊,这扬起的雨声! 泪水洒落,没来由啊, 落在这病了的心里。 什么?没有人背弃我? 这忧伤没来由啊。 这确是最坏的悲哀: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没有恨也没有爱, 我的心有这许多悲哀。
▪ A、什么是象征: ▪ B、什么是象征主义 1886年莫雷亚斯发表
了《象征主义宣言》,使这一新的流派得 以定名
▪ 代表作家: ▪ (1) 保尔·魏尔伦 ▪ 我渴望随着命运指引
的方向,心平气和地、 没有争吵、悔恨、羡 慕,笔直走完人生旅 途。
▪ 电影Total Eclipse ▪ (心之全蚀) ▪ 讲述了 ▪ 魏尔伦与兰波的恋情
▪ 他撒手人寰后不久, ▪ 他的学说和震世骇俗 ▪ 的口号, ▪ 如“重估一切 ▪ 价值”、 ▪ “上帝死了”就 ▪ 不胫而走
第八章 十九世纪后期概述

杰克·伦敦 杰克 伦敦
• 主要作品有被称为 北方故事” “北方故事”的《热 爱生命》 爱生命》、《野性的 呼唤》 呼唤》等,表现人的 顽强意志和坚韧的生 命力。此外还有半自 命力。 传体长篇小说《 传体长篇小说《马 伊登》 丁·伊登》,是一部表 伊登 美国梦” 现 “美国梦”破灭 的悲剧。 的悲剧。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 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到 世纪初美国 世纪后期到 文学的主流。南北战争( 文学的主流。南北战争(1861-1865)结束后资 ) 本主义迅猛发展,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 本主义迅猛发展 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 世界各国首位。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 世界各国首位。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 端和丑态也充分暴露出来。 端和丑态也充分暴露出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就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应运而生。这一时期,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应运而生。这一时期,马 克·吐温完成了他从早期轻松的幽默风格到中晚期 吐温完成了他从早期轻松的幽默风格到中晚期 辛辣的讽刺的手法的转型。又出现了欧·亨利 亨利、 辛辣的讽刺的手法的转型。又出现了欧 亨利、杰 伦敦等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 克·伦敦等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 伦敦等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
托马斯·哈代 托马斯 哈代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颓势相比,俄国19世 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颓势相比,俄国 世 纪中后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雄伟壮观景 一大批杰出的作家脱颖而出, 象。一大批杰出的作家脱颖而出,陀思妥耶夫斯 基、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列夫 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他们的作品中, 在他们的作品中,或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专制农 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都市中丑陋的人性、 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都市中丑陋的人性、 金钱的罪恶和家庭的变故, 金钱的罪恶和家庭的变故,或者干脆对沙皇专制 的整个国家机器进行入木三分的批判, 的整个国家机器进行入木三分的批判,或者在挖 掘人性丑陋的社会根源后大声疾呼新时代的到来。 掘人性丑陋的社会根源后大声疾呼新时代的到来。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将这一 文学思潮的文学社会功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 步,从而也使俄国文学成为继法国文学之后的另 一个世界文学的中心。 一个世界文学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感: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 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联觉: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 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 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 现象。例如,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 暖,所以这些颜色被称作暖色;蓝、青、 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这些颜色被称 作冷色。
象征主的兴起
19世纪后期文学概况
一、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在法国兴起的文学 思潮,以后波及到德、意、英、美等欧美国家。 自然主义产生于法国,左拉是自然主义理论的集 大成者和重要实践者,其他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 作家有龚古尔兄弟、于斯曼、莫泊桑、都德等。 自然主义理论对当时欧洲文坛产生了深广影响, 它影响到一批公认的现实主义作家,如法国的福 楼拜,挪威的易卜生,德国的霍普斯曼,比利时 的艾考特,美国的德莱塞等。 19世纪80年代末,在德国还产生了以史拉夫和 霍尔茨为代表的“彻底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 19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的巴拿斯派也深受自然 主义影响。
唯美主义哲学基础
唯美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康德的“纯粹美”理论。 康德在《审美判断力批判》中对美做了分析,认 为“审美的标准应不受道德、功利和快乐观念的 影响”,“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 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 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快感的对象就是 美。” 康德关于美的非功利性,非社会性,无利害性的 纯粹美观点成为唯美主义的理论根据。
波德莱尔:象征主义的先驱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象 征主义先驱,也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波德莱尔受美国诗人爱伦· 坡的启发,写作 一系列诗歌。成名作是诗集《恶之花》 (1857),它奠定了波德莱尔在世界诗歌 史上的地位。
《恶之花》:病态的花 《恶之花》收入129首诗。作者在扉页上写给诗 人戈蒂耶的献词中,称他的诗篇是“病态之花”。 整个诗集的主题是“恶” ,围绕恶展开善恶关系。 波德莱尔以辨证的观点看待恶,认为是恶具有双 重性,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有特殊的美。恶是环 境引起的,善是人为的产物,要得到善,就必须 和邪恶的环境作斗争,从恶中发掘善。
王尔德:唯美主义代表作家 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英国作家王尔 德(Oscar Wilde 1854-1900) 王尔德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一个著名医 生家庭,母亲是诗人。深受前拉斐尔画派 的影响,成为罗斯金(艺术批评家,支持 拉斐尔学派)和佩特唯美主义美学思想的 信徒。
《道林· 格雷的画像》:唯美主义代表作 王尔德的长篇小说《道林· 格雷的画像》(1891) 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年轻的道林· 格雷爱自己的 画像,希望自己永远像肖像上那样年轻貌美。他 的种种欲望都在肖像上表现出来。道林不愿意别 人看见变得凶狠苍老的肖像,用匕首刺肖像,刺 中的却是自己的心脏。肖像仍然年轻,但尸体却 是一个衰老的人。 “在存在过的每一件精美事物的背后都有着某种 悲惨的东西,最卑微的花朵在饱受苦难之后终于 开放……”
《恶之花》:象征主义的起点
《恶之花》被视为欧洲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也是象征派的重要起点。波德莱尔主张世界万物 互相感应,互为象征。他把“通感”和“联觉” (synesthesia)引入文学创作,成为他的诗歌 理论的核心。他说:“一切事物:形式、运动、 数字、颜色、香味,无论在精神世界还是自然世 界中都富有意义,可以互相交叉,相互颠倒,相 互沟通。” 他认为诗人的任务就在于挖掘自然与人之间的契 合关系和内在联系。《恶之花》实践了这一主张, 以丑恶病态的城市题材,反对传统乐观主义,否 定地狱般的现实,创造恶之花的审美意象,追求 无形存在的有形象征。恶之花从内容到形式开了 象征主义文学的先河。
马拉美(1842-1898) 前期象征主义的“灵魂”,他在理论和 创作上都颇有建树。他追求诗歌语言的雕 塑美和音乐美,注重诗歌形式上的工整与 音韵的和谐,提倡“纯诗”论,被视为象 征主义诗歌形式的艺术大师。主要理论文 章收入《彷徨集》,诗歌《牧神的午后》。
19世纪70年代,一批青年诗人接受了波德莱尔的 主张,并吸收唯美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 印象主义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创作理论中,形成 具有象征主义风格的反传统诗歌运动。
“象征主义”的概念是由青年诗人让· 莫雷亚斯 提出的。他在1886年《美的旋律》诗集序言中首 次使用“象征主义”来概括这个诗歌运动,并在 同年9月15日《费加罗报》上发表了《象征主义 宣言》,阐明象征主义的基本主张。从此由自发 走向自觉,由分散的创作变为相对集中的派别创 作,一个很有声势的文学运动开展起来。
我爱你如爱黑夜的天空 我爱你,如爱黑夜的天空, 哦,哀愁之壶,久久地沉默, 美人啊,你越是逃避,我越是爱你, 你的出现,是我黑夜的装饰, 无边的讽刺,也不能拉大 我伸开的手臂与碧空蓝天的距离。 我向前进攻,我爬上去袭击, 就像一群蛆虫围住一具尸体, 哦,我爱你,无情而残酷的野兽! 虽然你这般冰冷,却显得更加美丽!
3.把人等同于一般生物,重视生理作用和遗 传性问题 自然主义认为人逃不出生物学的范畴,因 而在作品中探索人物生理上的奥秘,阐明 它对人物的影响。 左拉说,自然主义作家“继续进行着生理 学家和医生的业务”。为此,他们把人物 置于某种病态中,酒精中毒,神经错乱, 色情狂等。
二、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Aestheticism)是19世纪中期 在法、德、英等国产生一种新的文艺思潮。 唯美主义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 术只为本身之美而存在,它强调超然于生 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 它的兴起是对社会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 庸俗作风的反抗。
戈蒂耶: 唯美主义首倡者
戈蒂耶(T.Gautier 1811-1872)法国诗人、小 说家评论家。 1835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莫班小姐》,在小说 的序言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 观点。 主张文艺脱离政治、道德、社会而“自治”,文 学的对象是单纯的美,美是至高无上的。他用 “为艺术而艺术”来抵制浪漫主义诗歌中“自我” 过度扩张和感情无限流露的倾向,以及当时“为 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思潮。这个观点震动了当时 的文坛。 《莫班小姐》被认为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和为艺 术而艺术的宣言书。由此“唯美主义”正式产生。
三、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Symbolist)文学是19世纪 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文学 流派,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流派,形成传统文学 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象征主义文学的发 展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为前期象征主义,20世纪初到40年代,为 后期象征主义。
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是马拉美、魏尔 兰和兰波。
兰波(1854-1891) 把非理性创作方法引进象征主义诗歌, 主张通过幻觉、直觉来表现非理性的真实 世界,进一步充实了象征主义的文学理论。 诗集《灵光集》。
魏尔兰(1844一1896)法国著名的象征派 诗人。《无言的罗曼斯》(1874)是他成熟之 作,其音乐性、暗示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 示。他的诗作,情绪忧郁,韵律讲究,于 朴实流畅的诗句学面,隐含着人生的苦痛 和悲凉。
为艺术而艺术 王尔德在小说的序言中系统地表达了他的为艺术 而艺术的美学观点。他认为,“不是艺术反映了 现实,而是现实反映了艺术;现实社会是丑恶的, 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家不应带有任何功 利主义的目的,也不应接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点是针对“为金钱而艺术” 的观点提出的,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它对20世纪 的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的出现产生了影响。
象征主义的艺术特征 1、突破现实主义只注重描写外部物质世界的手 法,着重通过象征物象,挖掘内心世界,赋予抽 象观念以有声有色的物质形式。 2、反对直抒胸臆,主张象征暗示,用象征性的 物象暗示主题和其他事物。 3、重视主观的认识作用和艺术想象的创造作用, 使意念具有触摸得到的形貌。 4、强调诗歌的音乐性。 5、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1.真实地描写现实, 对描写的人和事采取客观态度 左拉说:“我看见什么,我说出来,我一 句一句的记下来,仅限于此,道德教训, 我留给道德家去做。”(《书简》)。
2.采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 自然主义认为观察就是搜集材料,有了材 料就做实验。小说家做实验的材料是人, 实验的仪器是环境,实验的过程就是小说 情节的发展。 左拉把自然主义小说称为实验小说。他说: “假如实验的方法可以引导人们认识物质 生活,那么,实验方法也可以引导人们去 认识感情和精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