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评估方法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学情评估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学情评估地理七年级上册(R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读南、北半球图(图2-1),回答1~2题。
图2-11. 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运用图中数据可以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之比约为()A. 2∶8B. 3∶7C. 4∶6D. 5∶52. 图中大洲中,未被赤道穿过的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3. 图2-2为全球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图2-2A. 由赤道向两极,陆地面积逐渐增大B. 由赤道向两极,海洋面积逐渐增大C. 全球海陆比例趋于平衡D. 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读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路线图(图2-3),回答4~5题。
图2-34. 图中的“西洋”指的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5. 从图中可以看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没有经过()A. 亚洲B. 非洲C.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D. 欧洲6. 读部分大洲轮廓图(图2-4),下列关于各大洲名称及其半球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图2-4A. 甲—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 乙—非洲—主要位于西半球C. 丙—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D. 丁—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7. 关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图2-5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①大洋B. ②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④大洲D. 赤道穿过的大洲只有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8. 下列海峡既沟通了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图2-6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9. 图2-7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该大洋是()图2-7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0. 图2-8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图,柱上横线部分代表曾被火山灰覆盖,小黑点部分代表曾被海生动物钻孔,这说明()图2-8A. 这是人类活动的结果B. 地球面貌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C. 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 这是地壳变动的结果11. 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图2-9A. 两个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B. 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C. 在地质时期,两个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D. 两个大陆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个大陆之间来回活动图2-10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四)交易因素
• 参照交易是不公平或非正常交易,使得交易价格高于 或低于公平的市场价格,因此需要对参照交易价格进 行修正。 • 非正常的参照交易: • (1)交易双方有利益关系; • (2)交易一方由于一项法规不得不进行某项交易; • (3)买方急于想买,卖方急于想卖; • (4)卖方为买方提供了低于市场条件或其他方式的融 资(如允许买方分期付款); • (5)在非现金交易方式基础上的复杂交叉交易(如相 互承诺以低于市场价值为对方提供产品或服务)。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应采用综合估价法 的计算公式,参考教材P105: 设备的重置成本=(200/50%)×(1+ 10%)=440(万元)。
• 2.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除了包括CIF价, 还包括( )。 A.关税 B.国外海运费 C.国内运杂费 D.国外运输保险费 E.基础费
单选题:
• 10.某被评估设备为2年前购置,预计评估 基准日后该设备与同类新型设备相比每 年运营成本增加20万元,该设备尚可使 用5年,若折现率为10%,企业适用所得 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 设备的功能性贬值额最接近于( ) 万元。 A.56.9 B.75.8 C.52.3 D.88.4
计算过程如下:
• (1)可修复性损耗引起的贬值额:17万 元; • (2)不可修复部分的重置成本为:15017=133万元 • (3)不可修复部分的贬值率:2/20=10% • (4)不可修复部分的贬值额: 133*10%=13.3万元 • (5)成新率:1-(17+13.3)/150=79.8%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资产累计实际利用时间 和资产累计法定利用时间的比值即资产 利用率,小于1表示开工不足。
第四篇 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第二章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四篇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第二章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风险评估的核心问题是()问题。
A.风险控制措施B.建立评估指标体系C.风险辨识D.风险评估总结【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风险评估的核心问题是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问题。
2、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A.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及规划建议B.对建筑的火灾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C.对评估单元进行定性及定量分级,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系统D.分析建筑内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风险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包括:①分析建筑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②对评估单元进行定性及定量分级,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系统;③对建筑的火灾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④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及规划建议。
故此题答案选D。
3、建筑特性在建筑状况评估单元中所占比例为0.26,不包括下列()方面。
A.公共区火灾荷载B.建筑质量C.建筑用途D.建筑面积【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略。
4、下列关于火灾风险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灾概率大,火灾风险高B.火灾所导致后果严重,火灾风险高C.火灾风险与火灾概率.后果成线性关系D.火灾风险是火灾概率与火灾后果的综合度量【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火灾风险是火灾概率与火灾后果的综合度量。
5、可燃物控制的目标,就是将可燃物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包括可燃物的数量和存在场所,控制的重点是()。
A.易燃物质B.可燃物数量C.可燃物的存放环境D.助燃物【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可燃物控制的目标,就是将可燃物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包括可燃物的数量和存在场所,控制的重点是易燃物质。
6、经过评估之后,针对建筑的总体评估结果,需要采取一定风险控制措施,将建筑的火灾风险控制在所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下。
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减少.风险转移等。
资产评估二

【正确答案】 A
8.
【正确答案】 B
9.
【正确答案】 C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资产评估过程中,完全相同的参照物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全新资产或旧资产都是可以作为参照物,经过价格调整,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题目条件,由于资产利用率=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使用年限<1。故本题应选B。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成本法对该资产进行评估。
3.某企业进行股份制改组,根据企业过去经营情况和未来市场情况,预测其未来5年收益额分别是13万元、14万元、11万元、12万元和15万元。根据银行利率及经营风险情况确定其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分别为10%和ll%。
试采用年金资本化法确定该企业的评估价值。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重置成本=800×10/1000=8(万元)。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公式:资产评估值(收益现值)=年收益额/本金化率,可以得知,本金化率越高,收益现值越低。A选项符合题意。
3.
【正确答案】 D
4.
【正确答案】 A
A.实体性贬值 B.功能性贬值
C.经济性贬值 D.非评估考虑因素
10.采用市场法评估资产价值时,需要以类似或相同资产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 )。
A.全新资产
B.旧资产
C.与被评估资产的成新率相同的资产
D.全新资产或旧资产
11.当资产的运转负荷不足时,资产实际已使用年限比名义使用年限要短,则该资产的资产利用率(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学情评估 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物体能够发声,这是因为()A.物体能够振动B.物体周围有介质C.我们能听到声音D.声能够被接收2.陨石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航天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次声波3.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
人们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是依据了琴和瑟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弦数不同4.如图,高脚杯口覆上保鲜膜,保鲜膜上撒一些小米。
对着杯口发声,发现小米开始“跳舞”。
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声音通过空气传到高脚杯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高脚杯并没有振动D.小米跳动说明膜在振动(第4题) (第5题)5.用如图所示的电动牙刷,在刷牙时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能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只能传递信息C.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D.超声波音调很高,人听不到6.现有四个编钟,如图所示,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四幅图为示波器中显示的对应的波形图,则下列关于敲锤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说法中正确的是()A.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B.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C.敲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D.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7.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 Hz”和“512 Hz”字样,用不同的方式,敲击甲、乙两音叉进行对比,正确的是()A.若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轻重力度敲击甲、乙两音叉,则它们音色不同B.用相同的力度敲击甲、乙两音叉,则乙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更多C.以更快的速度敲击甲音叉,则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音叉更高D.用相同的力度敲击甲、乙两音叉,则乙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更大8.“听音棒”是用来检测机械故障的理想工具。
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辅导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方法

第二章资产评估方法本章内容第一部分重要考点一、收益法的运用二、市场法的运用三、成本法的运用四、评估方法的之间的关系及选择第一部分重要考点一、收益法的运用1.要求资金时间价值的公式灵活运用,尤其是教材48-51页的公式。
2.出题模式:计算性单选题和综合题(1)单选题【例题1·单选题】某收益性资产,评估基准日后可使用年限为30年,每年收益为20万元,折现率为10%,其评估价值最接近于()。
A.178B.180C.188D.200[答疑编号615102010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使用教材48页公式2-15,这事实上是一个普通年金问题P=A*(P/A,i,n)=20*(P/A, 10%,30)= 20*9.4269=188.54万元【例题2·单选题】【2005年考题】某收益性资产,经专业评估人员预测,评估基准日后第一年预期收益为100万元,以后每年递减10万元,假设折现率为5%,该资产的评估价值最接近于()万元。
A.710B.386C.517D.446[答疑编号615102010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应该使用收益法下,纯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减,收益年期应该是10年(特别注意这种题目,收益年限需要自己计算,即使题目告诉了你收益年限,也要自己计算,检查题目给出的收益年限是否超过了真正的收益年限,比如本题中收益年限最大只能够是10年,如果题目告诉收益年限是8年,则计算应该使用8年,如果题目告诉收益年限超过10年,则计算应该使用10年。
)使用的计算公式:本题中A应该是评估基准日后的第一期收益100万元,B应该是等差级数递增额10万元,r=5%,n=10所以P=(100/0.05-100/0.052)×[1-(1+5%)-10]+ 10/0.05×[10/(1+5%)10]=(2000-4000)*0.3851+1227.82=455.65(万元)【例题3·单选题】某被估房地产自评估基准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30年,经专业评估人员分析,评估基准日后第一年的预期收益为50万元,其后各年的收益将以2%的比例递增,设定的折现率为10%,该房地产的评估值最接近于()万元。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习题集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一、单选1 与评估对象完全相同的参照物资产6个月前的成交价格为10万元,半年间该项资产价格上升了5%则最可能的评估值是() A11万 B12.5万C10.5万 D10.8万2收益法中的折现率作为一种期望投资报酬率,其构成应当包括()A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 B行业基准收益率C贴现率 D银行同期利率3 折现率和本金化率在本质上是()A不同的 B相同的 C部分相同的 D无可比性4 复原重置或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相比较,采用相同标准的是()A价格水平 B材料消耗 C设计水平 D规模和技术5 运用成本法评估时,下列方法中属于实体贬值测算方法的是()A成本市价法 B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C类比调整法 D观测法6 运用重置核算法确定的重置成本可以是()A复原重置成本 B更新重置成本 C复原重置或更新重置成本 D两者都不是7 运用物价指数法确定的重置成本可以是()A复原重置成本 B更新重置成本 C复原重置或更新重置成本 D两者都不是8 收益法中的收益指的是()A未来预期收益 B现实收益 C历史收益 D账面收益9 下列影响因素中属于功能性贬值的影响因素是()A社会需求下降 B市场价格变化 C新工艺新材料运用 D银行利率变化10 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表现为()A超额营运成本 B超额投资成本 C功能性贬值 D与功能性贬值无关二、多选1 运用市场法评估单项资产应考虑的可比因素主要有()A资产功能 B资产历史成本 C资产实体特征 D市场条件2 收益法涉及的基本要素是()A预期收益 B本金化率 C持续时间 D市场售价3 收益法公式P=A/R 成立的条件是()A纯收益每年不变 B纯收益每年递减 C资本化率固定且大于零 D收益年限无期4 运用成本法评估时属于重置成本估算方法的是()A重置核算法 B使用年限法 C功能价值法 D物价指数法5 下列方法中属于实体贬值测算方法的是()A重置核算法 B观测法 C使用年限法 D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6 形成资产经济性贬值的主要因素有()A社会通货膨胀B生产技术落后 C政府产业政策变化 D市场需求结构变化9 收益法的基本前提条件是()A未来收益可预测并可用货币计量 B承担的风险可预测并可用货币计量C预期收益年限可预测 D历史收益已知10 运用多种方法对同一资产进行评估,如果结果出现较大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A应用前提不具备 B技术手段不具备C分析过程有缺陷 D职业判断有错误三、计算1 某项被估资产需用10名工人进行操作,而同类先进设备只需要5名工人,据统计每名工人年工资福利等共约12000元,据测算该被估资产尚可使用五年,适用资本化率和折现率为10%。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程序与基本方法一、练习题1、术语解释(1)复原重置成本(2)更新重置成本(3)实体性贬值(4)功能性贬值(5)经济性贬值(6)总使用年限(7)实际已使用年限(8)资产利用率(9)成新率(10)成本法(11)比较法(12)收益法2、单项选择题(1)被评估宾馆因市场原因,在未来3年内每年收益净损失额约为5万元,假定折现率为10%,该宾馆的经济性贬值最接近于()万元。
a、15 b、12.6 c、10 d、50(2)用物价指数法估算的资产成本是资产的()。
a、复原重置成本b、既可以是复原重置成本,也可以是更新重置成本c、更新重置成本d、既不是复原重置成本,也不是更新重置成本(3)某项资产1997年购建,账面原值100000元,2000年进行评估,若以购建时物价指数为100%,则3年间同类资产物价环比价格指数分别为110%、120%、115%,则该项资产的重置成本应为()元。
a、145000b、115000c、152000d、151800(4)某被评估资产1980年购建账面价值为50万元,1989年进行评估,1980年、1989年该类资产的定基物价指数分别为120%、170%,则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为()万元。
a、50 b、70.8 c、35.3 d、85(5)某设备的年收益额为50万元,适用本金化率为20%,则该设备的收益现值为()万元。
a 、200 b、250 c、300 d、350(6)教堂、学校、专用机器设备等资产的价值评估,一般适宜选用()。
a、成本法b、收益法c、市场比较法d、残余法(7)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相同之处在于运用()。
a、相同的原材料b、相同的建造技术标准c、资产的现时价格d、相同的设计(8)运用成本法评估一项资产时,若分别选用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则应当考虑不同重置成本情况下,具有不同的()。
a、实体性贬值 b、经济性贬值 c、功能性贬值 d、资产利用率(9)估算资产的实体性贬值时所用的总使用年限是资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运用市场法时选择3个及3个以上参照物的目的是( C )。
A.为了符合资产评估的政策B.为了体现可比性的要求C.排除参照物个别交易的特殊性和偶然性D.便于计算2.被评估资产甲生产能力为60 000件/年,参照资产乙的重置成本为5 000元,生产能力为30 000件/年,设规模经济效益指数X取值0.7,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D )元。
A.7 300B.6 500C.7 212D.8 1233.截至评估基准日资产累计实际利用时间和资产累计法定利用时间的比值小于1时表示(C)。
A.满负荷运转B.超负荷运转C.开工不足D.与资产负荷无关4.被评估资产年生产能力为100吨,参照资产的年生产能力为160吨,评估基准日参照物资产的市场价格为20万元,由此确定的被评估资产的价值为( D )万元。
A.40B.5C.8D.12.55.实际已使用年限和名义已使用年限的关系为( A )。
A.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B.总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C.二者没有关系D.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6、关于物价指数法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A. 资产评估值=参照物成交价格*物价变动指数B. 资产评估值=参照物成交价格*(1+物价变动指数)C. 资产评估值=参照物成交价格*环比物价变动指数D. 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价格变动指数7.某项资产购建于2007年,账面原值为10万元,于2010年评估,若以取得时定基物价指数为100%,评估时定基物价指数为140%,该资产最可能评估值为( C )元。
A.120 000B.150 000C.140 000D.110 0008.被评估对象为2007年购入的一台设备,评估基准日该设备与目前相同生产能力的新型设备相比,需多用操作工人4人,每年多耗电40万度。
如果每名操作工人每年的工资及其他费用为2万元,每度电的价格为0.6元,设备尚可使用4年,折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最接近于( B )万元。
A.54B.76C.87D.101(4×2+40×0.6)×(1-25%)×(P/A,10%,4)=76.08(万元)9.下列不属于收益法的基本参数的是( D )。
A.收益额B.折现率C.收益期限D.重置成本10.评估某收益性资产,评估基准日后的第1年的预期净收益为500万元,且经专业评估人员测定认为,其后各年该资产的净收益将以2%的比例递增,设定的资本化率为10%,资产效用永续,该资产的评估值最接近于( C )万元。
A.5 000B.5 550C.6 250D.6 500500/(10%-2%)=6 250(万)11.关于成本法的前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
A.成本法从再取得资产的角度反映资产的价值,即通过资产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种贬值来反映资产的价值B.从相对准确合理,减少风险和提高评估效率的角度,把继续使用作为运用成本法的前提是有积极意义的C.采用成本法的前提要求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能够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价值D.对于非继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不可以运用成本法进行评估对于非继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如果运用成本法进行评估,需要对成本法下的基本要素做必要调整。
12.某评估机构以2005年1月1日为基准日对A企业进行整体评估,已知该企业2004年实现纯利润100万元,经调查分析,预计该企业自评估基准日起第一、二、三年内每年的纯利润将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加4%,自第四年起将稳定在第三年的水平上,若折现率为1 0%,无限期经营,则该企业评估价值最接近于( B )万元。
A.1 103B.1 114C.1 147D.1 310P1=100(1+4%)/(1+10%)+100(1+4%)^2/(1+10%)^2+100(1+4%)^3/(1+10%)^3=268.44P2=[100×(1+4%)^3/10%]/(1+10%)^3 =845.11P1+P2=268.44+845.11=1 113.55(万元)13.某收益性资产,使用年限为30年,年收益为20万元,折现率为10%,其评估价值最接近于( C )万元。
A.170B.180C.188D.20014.重新购建设备一台,现行市价为每台300 000元,运杂费2 000元,装卸费1 000元,直接安装成本1 000元,其中材料成本500元,人工成本500元。
间接安装成本为8 00元。
则该设备的重置成本为( C )元。
A.300 000B.303 000C.304 800D.305 000300 000+2 000+1 000+1 000+800=30480015.关于评估方法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 C )。
A.资产评估方法具有多样性,评估人员应该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从而有效的完成评估任务B.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不可机械的按某种固定模式或顺序进行选择C.对某项资产只能采用一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D.不论选择什么评估方法都要保证评估目的、评估时所依据的各种假设和条件与评估所使用的数据参数,及其评估结果在性质和逻辑上的一致性16.被评估对象为某企业的无形资产,预计该无形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后未来5年每年的收益维持在120万元的水平,并在第五年末出售该无形资产,经专家分析认为,该无形资产在第五年末的预期出售价格约为200万元,假设折现率为10%,该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最接近于( B )万元。
A.455B.580C.655D.1 324120×(P/A,10%,5)+200×(P/F,10%,5)=120×3.7908+200×0.6209=45 4.90+124.18=579.0817.评估某企业,经评估人员分析预测,该企业评估基准日后未来3年的预期净利润分别为200万元、220万元、230万元,从未来第四年至第十年企业净利润将保持在230万元水平上,企业在未来第十年末的资产预计变现价值为300万元,假定企业适用的折现率与资本化率均为10%,该企业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最接近于( B )万元。
A.1 377B.1 493C.1 777D.1 900P1=200×(P/F,10%,1)+220×(P/F,10%,2)+230×(P/F,10%,3)=5 36.427P2=230×(P/A,10%,7)×(P/F,10%,3)=841.25P3=300×(P/F,10%,10)=115.65P1+P2+P3=536.427+841.25+115.65=1 493.327(万元)18.市盈率倍数法主要适用于( D )的评估。
A.房地产评估B.无形资产评估C.机器设备评估D.企业价值评估19.某被评估房地产自评估基准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30年,经专业评估人员分析,评估基准日后第一年的预期收益为50万元,其后各年的收益将以2%的比例递增,设定的折现率为10%,该房地产的评估值最接近于( B )万元。
A.555B.560C.625D.65020.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相同之处表现为( C )。
A.技术水平相同B.制造标准相同C.价格水平相同D.材料消耗相同两者都是以现行价格水平来购建的。
21.以下贬值属于经济性贬值的是(C )。
A.由于使用及自然力作用导致资产的物理性能损耗造成的贬值B.由于技术进步引起资产的功能落后造成的贬值C.由于外部条件引起的资产闲置,收益下降所造成的贬值D.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使得资产建造成本低于原建造成本所引起的贬值22.某被评估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 000台产品,每台正常市场售价为1 000元,现因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市场需求变化,要保持10 000台生产能力,每台售价只能达到80 0元,该生产线尚可使用三年,折现率为10%,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该生产线经济贬值最可能为( A )万元。
A.373B.497C.164D.28810 000×(1 000-800)×(1-25%)×(P/A,10%,3)=373.04二、多项选择题1.市场法评估的基本前提主要是(AB )。
A.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B.公开市场上要有可比资产及其交易活动C.有充分时间进行分析判断D.有可预测的资产收益E.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能够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价值2.资产的实体性贬值通常的估算方法有(ABC )。
A.使用年限法B.修复费用法C.观察法D.统计分析法E.价格指数法3.以下属于被评估资产的功能性贬值的估算步骤的有(ABCD )。
A.将被评估资产的年运营成本和功能相同的但性能更好的新资产的年运营成本进行比较B.要估计被评估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C.估算净超额运营成本D.确定折现率,将净超额运营成本折现,计算出功能性贬值额E.评估市场情况4.成本法评估的基本前提条件主要是(AB )。
A.被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或被假定处于继续使用状态B.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能够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价值C.被估资产已经不能继续使用D.资产机会成本可预测E.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5.资产评估中,收益法中的收益额是指(BCE )。
A.资产的历史收益B.资产的未来收益C.资产的客观收益D.资产的现实实际收益E.收益额是资产在正常情况下所能够得到的归其产权主体的所得额6.下列关于重置成本估算方法中的价格指数法的阐述正确的有(ABC )。
A.根据价格指数法计算资产的重置成本,主要运用的公式是重置成本=资产的历史成本×价格指数,或者,重置成本=资产的历史成本×(1+价格变动指数)B.价格指数可以是环比价格指数或定基价格指数C.价格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是复原重置成本D.价格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是更新重置成本E.价格指数法在平时工作中很少见7.收益法P=A/r成立的条件有(ACD )。
A.纯收益每年不变B.纯收益每年递减C.资本化率固定且大于零D.收益年限无期E.收益年限有限8.选择评估方法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ABCE )。
A.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B.评估对象的类型、理化状态C.所可能收集到的数据及信息资料D.评估原则E.如果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时,不仅要确保满足各种方法使用的条件要求和程序要求,还应当对各种评估方法取得的各种价值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相应的调整,确定最终评估结果9.如果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得出的不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可能的原因主要有(ABCD )。
A.某些方法的应用前提不具备B.分析过程有缺陷C.职业判断有误D.分析过程和结构分析有失误E.资产的自然属性所致10.下列关于折现率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