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小车运动起来

1.让小车运动起来
1.让小车运动起来

1.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2.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

2.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3.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4.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兴趣

2.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难点:有序地进行合作探究,并用实验数据说明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车、垫圈,棉绳、秒表、班级活动记录单

小组:小车、垫圈,棉绳、秒表、计算器、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1.出示划艇图片

提问:怎样让静止的划艇运动起来?怎样让划艇运动更快?怎样让它停下?(预设:学生关注到是力影响了物体的运动)

2.图片一次展示马车、推车、火车、汽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

提问:它们都是怎么动起来的?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车?都是怎么动起来的?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出示小车,设问:你能让它动起来吗?揭示课题: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

二、探索:探索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材料准备:小车、棉绳、垫圈、挂钩、秒表、计算器、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小车、绳子、垫圈,设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吗?

2.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适时追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才合适?(并演示小车的绳子太长或太短会怎样)

3.设问: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拉力是怎么产生的?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是垫圈的重力产生了拉力。

5.出示重力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6.教师引导:拉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垫圈的数量来表示。(教师展示小车)你觉得让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几个垫圈

7.学生进行猜测

8.微视频指导:让小车运动起来

9.学生实验探究

10.教师追问:这与你之前的推测一致吗?你有什么发现

11.提出问题:如果用更大的力拉动小车,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怎样用实验验证?

12.教师微视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成活动手册

三、研讨:实验发现

1.学生反馈交流实验结果及发现

2.小结:只有拉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3.设问:实验中,你是怎样让运动的小车停下来的?

4.追问: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给它力;如果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呢?

5.小结:让运动的小车静止,也需要用力,这个力是阻力。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动力。

四、拓展

1.出示踢足球的图片,讨论足球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如脚踢静止的足球,可以使足球运动起来;脚踩住足球,可以使足球静止;通过脚踢的用力大小控制足球的运动速度等。

【板书设计】

1.让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动力阻力

【作业设计】

1.给小车的拉力越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

A.越快

B.越慢

C.保持不变

2.让运动的小车停下来,可以用一下哪种方法()

A.给它一个动力

B.给它一个阻力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