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的产生及危害

合集下载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地沟油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地沟油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地沟油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地沟油。

首先,地沟油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食品原料,它是通过收集下水道、油烟污染等地方的废弃食用油脂再加工而成的。

这些油脂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致癌物质等,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应该禁止使用地沟油。

其次,地沟油的使用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地沟油可能会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比如,2011年中国曝光了一起使用地沟油制作食品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是地沟油对食品安全的严重威胁的典型案例。

最后,禁止使用地沟油也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中国,地沟油的生产和销售已经被明确列为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地沟油的打击力度。

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食品安全,应该坚决禁止使用地沟油。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地沟油。

首先,地沟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废弃食用油脂的再利用问题。

在一些地区,废弃食用油脂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地沟油的存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地沟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食品加工成本,使得一些小商家能够降低成本,提供更实惠的食品价格。

这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居民来说,是一种福利。

最后,一些反对禁止地沟油的人认为,只要合理监管和规范地沟油的生产和使用,就可以避免地沟油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造成的危害。

他们认为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而不是一味地禁止使用地沟油。

综上所述,对于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地沟油这一辩题,不同的观点存在着各自的合理性。

但从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禁止使用地沟油似乎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毕竟,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动力。

”因此,应该尊重人民的意愿,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地沟油化学成分

地沟油化学成分

地沟油化学成分地沟油(Dì gōu yóu)化学成分概述引言:地沟油是一种由废弃食用油、废弃动植物油脂以及其他废弃物料经过非法加工后产生的一种液体油脂。

它通常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加工场所中生产,并被用于制作家居烹饪食品。

地沟油既不安全又不卫生,因此对于其化学成分的分析十分重要。

一、脂肪酸地沟油中最常见的化学成分之一是脂肪酸。

脂肪酸是由长链脂肪酸的脂肪醇和脂肪酸酯组成的。

地沟油通常含有高浓度的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和油酸等是主要成分。

这些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氧化脂质由于地沟油是由过度使用或者是废弃食用油加工而成,其中的脂质往往已经发生了氧化。

氧化脂质是不稳定的化学物质,在摄入后可能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这些反应进一步会导致人体组织的损害和疾病的发展,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

三、挥发性有机物地沟油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这些化合物可以迅速挥发出来并形成空气中的颗粒物。

一些 VOCs 可能是有毒的,并且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有害。

这些 VOCs 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他们有可感知的气味并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

四、多环芳烃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地沟油中的另一种主要化学成分。

PAHs 是一类由两个以上的苯环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一些 PAHs 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因此,地沟油中的 PAHs 含量成为评估其危害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其他有害物质除了以上提到的化学成分,地沟油还可能含有其他有害物质,如铅、镉、汞等重金属。

这些重金属在地沟油制造过程中被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例如,铅可以累积在人体内,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而镉和汞则会对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地沟油总结

地沟油总结

地沟油总结1. 引言地沟油是指在餐厨垃圾、废弃食用油等处置过程中被非法回收、加工后流向市场的食用油。

由于地沟油的制作过程不符合卫生标准,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巨大风险。

本文将对地沟油的来源、危害以及现行治理措施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净化食品产业,保障公众健康。

2. 地沟油的来源地沟油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餐厨垃圾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废弃物是地沟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由于垃圾分类体系未完善,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这些废弃物,并加工成地沟油。

这给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问题。

2.2 废弃食用油废弃食用油是地沟油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在餐厅、食堂等场所,部分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将废弃食用油收集起来,并加工成地沟油,再次流入市场。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3. 地沟油的危害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长期摄入对健康造成损害地沟油中含有的重金属、有害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导致肝脏功能异常、肾脏衰竭等严重疾病,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2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地沟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提高血脂水平,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摄入地沟油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3.3 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地沟油中非法添加工业染料、香精等物质,虽然能使劣质食品颜色鲜亮、味道诱人,但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地沟油一旦进入食品生产过程,将使食品质量下降,影响大众健康。

4. 现行治理措施为了净化食品市场,控制地沟油的流入,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4.1 严格监管政府机关加强了地沟油的监管力度,建立了食品安全部门,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地沟油的监管措施。

通过加大对餐饮行业的检查力度、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遏制了地沟油的生产和销售。

4.2 提高公众意识政府和媒体加大了地沟油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对地沟油的认知程度。

《浅谈地沟油》课件

《浅谈地沟油》课件
《浅谈地沟油》PPT课件
地沟油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提高大众对其认识。本课件 将探讨地沟油的定义、危害和处理方法。
什么是地沟油
地沟油的定义
地沟油是指在街头巷尾和餐饮单位等地收集的 食用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再次用于炒菜等食品 制作。
地沟油的来源
地沟油的来源主要包括餐馆餐饮、小吃摊、废 弃油品泄漏等。它通常是由废弃食用油再加工 而成。
如何避免食用地沟油
1
注意食品餐饮安全
2
关注食品安全相关新闻,了解餐饮单位
的评级,选择有证明的餐馆。

3
警惕小摊小贩
避免在街头小摊或不明来源的小贩处购 买食物,尽量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
关注政府立法
支持政府实施严格的餐饮监管措施,积 极参与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与宣传。
地沟油的处理
1 地沟油回收与利用
发展地沟油回收技术,使 废弃的食用油能够得到合 理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损 害。
2 地沟油的处置与管理
建立规范的地沟油处置与 管理机制,加强对地沟油 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和 打击。
3 未来地沟油管理的趋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地沟 油问题解决的科学化和智 能化发展。
结论
1 地沟油不仅危害身体健康
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和国家形象,需要引起各界重视。
2 倡导环保食品
促进行业合规,共建美好环境,努力推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
地沟油的危害
1 对人体的危害
食用地沟油可能导致肠胃 不适、胆汁结石、心血管 疾病等健康问题,长期食 用还会增加癌症等风险。
2 对环境的危害
地沟油的不当处理会导致 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对水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 严重影响。

地沟油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地沟油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地沟油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近来,地沟油出现日益频繁。

随着深入研究,在检测鉴定和资源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本文就地沟油的来源、危害、鉴定和资源利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地沟油危害鉴定资源利用近年来,地沟油的问题逐渐受到各界关注,低价易得的特性使它走向市场。

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它的危害逐渐阐明,鉴别方法日益完善,资源利用进展迅速。

1 引言地沟油来源有三[1]:一是下水道中油腻的漂浮物或由宾馆、酒楼的剩饭菜经简单加工所得。

二是将劣质猪肉加工所得。

三是反复用来油炸,使用次数超过一定范围,仍被重复的油。

2 危害2.1 生产加工过程带来的危害地沟油一般是由黑作坊非法生产加工的,加工环境恶劣,根本无法除去致病菌及有毒成分;以散装油的形式再回市场,常用回收的油桶灌装运输,多发生交叉污染[2],食用后会引起呕吐、腹泻等,严重的可能感染其他疾病。

2.2 含量超标带来的危害长期食用酸价和氧化值超标油脂,可因必需脂肪酸缺乏而中毒;大量过氧化脂质可使抗蛋白酶失活,诱发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超标的重金属污染物可引起头痛、腹绞痛、中毒性肝病、铅毒性脑病。

超标的黄曲霉素B1对肝脏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可导致胃、肾的肿瘤。

超标的苯并芘对眼睛、皮肤有强烈刺激,并可诱变畸胎及强致癌作用。

这类物质在人体内的潜伏期达15年,为1级危险毒物[3]。

2.3 反复高热带来的危害反复加热后的地沟油会析出磷脂,黏度增加,引起肝肿大及生育障碍[4]。

高温加热生成大量过氧化物可影响油脂的消化吸收。

产生的烟雾可引起呼吸道疾病。

反式脂肪酸是由顺式脂肪酸在高温下转化而来引发高血压、肥胖症,干扰必须脂肪酸的代谢,引发癌症。

2.4 其他危害油与水不混溶,易附着在排污管道上,影响管道的使用。

当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氧化时,产生恶臭会污染环境。

3 鉴定3.1 光谱法主要有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鉴别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法是利用油脂物质的选择性吸收[5],可以直接检测。

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

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

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乐卫东听到“地沟油”三个字,无论你有多么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多么超强的思维模式,都绝对难以把它与洁净和卫生联系在一起。

人们的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在幽幽暗暗的地下排水系统中,一种黏黏稠稠伴夹着各类腐烂物质和散发着混合型化学气味的黑色流体物质。

其来自于各个工矿企业、各种服务性行业和每一个家庭,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积累下,未经过科学而专业化处理过就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排放于地下管道中的废弃物的聚合。

“地沟油”是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着的垃圾。

一广义“地沟油”的危害一、“地沟油”作为没有经过科学化和专业化处理就直接随意排放的废弃物,因其性征粘稠,在延绵而漫长、密如蛛网的地下排污管道中容易粘连、容易沉积、甚而钙化,在很大程度上形成管网的淤塞不畅。

无端地给城市的排水和泄洪能力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特别是象我们这些属于江南地区的城市,每一年的黄梅雨季,都是对我们无锡市的排水和引洪系统的一次考验与挑战,而各条排水和引洪管道的(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下面每一条可以利用的管网)畅通,无疑是对我们这个城市在应对暴雨极端天气和消除洪涝灾害方面最最有力的保障之一。

二、“地沟油”作为废弃物未经过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处理就直接随意排放,通过地下纵横交错的管路系统,不可预估地流向四面八方,从而也就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带向沟渠、带向小溪、带向河流……。

由于“地沟油”的混合亲油特性,使其具有腐蚀性和不易分解性,一旦进入河流就很难去除。

一方面,“地沟油”中的动植物类油脂可以造成水体营养化,给蓝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由于蓝藻肆无忌惮地生长和繁殖,阻隔了阳光对水体的杀菌和净化,使得水质变差,微生物和细菌横生。

另一方面,“地沟油”中的非动植物(化学类或者工业类)性油脂进入河流,因其特有的腐蚀性和毒害性,使得大量水生物种难以生存和繁衍,对于水生物种的多样化和渔业资源丰富化都是致命的打击。

假如人、畜、禽一旦饮用了含有“地沟油”的水的话,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慢慢走向变异或死亡。

地沟油的危害

地沟油的危害


地沟油的危害 之 洗涤剂
洗涤液中常添加 的表面活性剂
下水道废弃油脂会伴有餐具洗涤水,因而 会造成提炼后的油脂中会含有洗涤液主要 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是一种亲油
其它组分具有 生殖毒性
又亲水的中等毒性物质。
致癌作用
地沟油的危害 之
微生物
来自病死的畜禽或未经检 疫有质量问题的动物制品, 其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 毒,在地沟油加工过程中残 留的可能性极高。
2015
地沟油的危害
什么是“
将下水道的油 腻漂浮物或饭 店的剩饭剩菜 (即泔水)经 过简单加工、 提炼出的油。
”?
狭 义
广 义
除狭义外,还包括劣 质猪肉、猪内脏、猪 皮加工提炼的油,还 有用于油炸食品的油 使用超过一定次数后 ,再被重复使用或往 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 重新使用的油。
脱色 脱酸
脱臭
地 沟 油 的 生 产 过 程
微生物本身
微生物产生的毒素
目前仍没有简便的方法鉴别地沟油
通过地沟油生产过程和检测方法分析可知,地沟油由于取样难,来源千差万别,不同的炼制
程度会产生不同组分的油脂产品,通过理化性质来检测地沟油无法实现。而酸价和外源物
质在地沟油精炼过程中,能大大降低或者除去,也不适用地沟油的检验。仅仅对于胆固醇
和重金属等指标,在生产过程中很难除去,适合对某一特点地沟油的检测。
让我们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危害
消化不良
腹泻
腹痛 致癌
重金属
黄曲霉 毒素
氧化酸败
苯并芘 反式 脂肪酸
洗涤剂
微生物
地沟油的危害 之 重金属

食用一定量,一般就会出现 重金属 在人体内能
头痛头晕乏力等,严重影响 和蛋白质及酶等发 消化道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地沟油简述

地沟油简述

地沟油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

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

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具体危害:消化不良腹泻、腹痛、胃癌与肠癌。

合理利用:地沟油可生产生物柴油、用“地沟油”制备选矿药剂、“地沟油”生产乙醇、沼气新技术、“地沟油”变身航空油。

检测:1.理化指标分析一般来说,正常食用油与地沟油在理化分析指标上存在差异,主要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水分、碘值、皂化值等。

2.重金属检测重金属含量超标是地沟油主要特征之一。

在地沟油回收及加工过程中因受到污染,或接触金属器皿后引入重金属,因此,重金属有可能成为地沟油特征化学成分。

因此重金属检测对检测添加经一定处理(如碱炼和添加还原剂降低酸价、过氧化值及脱色处理)地沟油的食用油非常合适。

3.脂肪酸组成分析地沟油常由多种油脂混合而成,成分复杂,具有多种油脂脂肪酸图谱特征,而单一食用油脂都具特定特征图谱,所以通过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也可作为鉴别地沟油指标之一。

4.胆固醇含量地沟油通常为多种动、植物油脂混合物,含有大量动物油脂。

动物油脂普遍含有相对较高胆固醇,而植物油一般不含或含有极少胆固醇,因此可通过检测胆固醇含量判定植物油是否含有动物油脂。

5.电导率法油脂属非导电物质,电导率极低,且钠盐难溶于油脂,在正常食用油中含量很少。

地沟油中残渣微粒,含有一定量盐,还有酸败产生化合物也会使电导率提高。

电导率法操作简单,对仪器与设备要求低,是一种快速检测地沟油方法。

6.薄层色谱法地沟油经高温加热或反复使用后会产生一些极性物质(如丙稀酰胺、多环芳烃、醛基等),虽经精炼也不易除去;而在合格食用植物油中几乎没有。

油样在展开剂作用下各种成分在硅胶板上扩散分离,经显色剂显色后可在板上观察到不同斑点。

7.荧光法考虑到地沟油外源性污染物质特性,针对餐具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在地沟油里,而食用油不含这种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沟油的产生及危害
地沟油最初在武汉出现,后来在珠三角地区广泛出现在餐桌上,现在全国各地可能都有,我们肯定都吃过地沟油。

据有关统计结果,国内地沟油一年的总利润达到15-20亿元,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全国每年消耗的油约2200万吨,从中产生330万吨废弃油脂,从这些废油脂中可以提炼270万吨的地沟油回流市场。

在我们吃的东西里面,大约有1/10都是地沟油做的。

想一想真是悲哀,连猪都不吃的东西,却让我们吃了。

地沟油的产生,是由社会一些不良犯者所为。

一是到高档场所收购潲水,二是到一些饲养家畜场所猪禽类吃不完的潲水油收购回去提炼,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加化工原料把脏油的颜色褪掉,变得清亮后再用烧碱去臭、再添加一些花生精之类的东西,这样使我们感到,油质清亮,味道很香,质量好、价钱低,从而使地沟油又回到了餐桌上。

有的人说,要想辨别地沟油,必须一看、二闻、三尝、四听、五问,这连中医看病的方法都用上了,但也是分辨不了的。

可以拿要买的油挑上两油在纸上烧一下,如果咔吧咔吧的响,可以说这种油就是劣品油。

地沟油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

地沟油里含有一种叫黄曲霉毒的致癌物质,而黄曲霉毒的毒性要比砒霜高100多倍,
对身体危害极大。

由于职业掏地沟油的不良犯者月收八可以上万元,利益驱动大。

如果一个大型餐馆把地沟油的开采交给了某个固定的掏地沟油者,不要几年就可以有上百万的收入。

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就是目前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经营太难的主要原因。

工商等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再加大打击力度,但难以打绝,好比消防员救火,一方熄灭,又有一方火点在报警。

其实全世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潲水油存在,关键是政府怎么处理的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在60年代就和我们现在一样,也有地沟油回到餐桌的现象,但时间很短暂,就得到了有效的处理。

比如日本,日本是一个很讲究环保的国家,政府把大量的经费拿来改造地沟油,让地沟油回流到别处有用的燃料,转化成为生物燃料,饲料及氮肥,把一些人吃不完之后给猪吃,猪吃不完的潲水油,政府提高收购价收购后卖给生物燃料工厂,高于酒店、餐饮餐点卖给黑心商人的价格,你当然再不会把潲水油卖给黑心商人了,家庭的潲水油也会收集不乱丢了,环境也好了。

日本人把一些废弃的一次性筷子转变成纸,而且三双筷子就可以制造一张A4纸,这又环保,又是循环经济。

社会上一些地下产业链、黑心商人,光靠执法部门去堵是堵不住的,要靠政府加大循环经济的投入,把废弃物转化
为新产品、新能源,提高循环经济的比例,不断提高行业环保、产业环保、社会环保、生存环境环保,人人在环保中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